孔子观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观后感

物教1401 陈珂 140804202

影片的开头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权威,诸侯割据,社会动乱,礼崩乐坏,而孔子就出生于这个时代。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是衰老的孔子手执竹简,叹道,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交给未来了。年轻的孔子就职于被三桓控制的鲁国。孔丘在中都推行的周礼反响很好,并且得到了鲁国国君的支持,甚至被任命为大司寇。与此同时,季氏三桓之首季孙斯在主持其父的葬礼,而一个应该陪葬的奴隶漆思弓逃走了,中箭之后被孔子弟子子路救下。并且拒绝了费邑司马公山狃要求带走或者一起反鲁的邀请。孔子则借冬祭时雄雉啄尾羽,而众大夫请求不用此鸡祭祀,请求季孙斯饶恕漆思弓,并废除陪葬制。因为孔子在鲁国的政绩很好,齐国有了危机感,要求与鲁国在夹谷会盟,孔子察觉到了齐国的动机,想借费邑的军马,然而虽然与季孙斯的比箭赢了,但是公山狃因为前嫌不肯出兵。而会盟之时,又不费一兵一卒,收复汶上三城。虽无兵马但用智谋用牛车制造出马车的假象,吓退齐国。与此同时,公山狃准备投奔卫国,昏庸的太子想要收留被夫人南子否决。南子建议卫国国君写国书聘请孔子来教学,鲁国国君任用孔子为代理国相。孔子提出堕三都的建议,但是被弟子泄露给了季氏。而公山狃也率兵攻向宫中,意图反叛自立为王。孔子将公山狃一众引至武子台,一举击败。而齐国出兵边界,鲁国国君因为害怕他与鋮邑里应外合,不得不终止堕三都的计划。而孔子因为不仅祭祀时没有分发肉给他,还被季氏送了一块代表离别的玉珏,终于离开鲁国。拒绝了卫国请他强壮军事的请求。并见了惺惺相惜神交已久的南子。而后齐国攻打鲁国,鲁国请求孔子一行回国,冉求大败齐国。子路与漆思弓去卫国,为救卫国少主战死。路上颜回救书而死。孔子最后也终于回了鲁国。

此片我感触颇深的是孔子对于教育的执着,明明鲁国赶走了他,但是当鲁国邀请他回国时,他还是说,我不要官职,只要让我好好教书就好。还记得语文老师讲过,齐鲁之地无论贵贱,性情极其刚烈,重情重义,昔日项羽败于刘邦,被杀,刘邦前往项羽的封地,大概就是鲁国,鲁国百姓坚决不降,直到刘邦将项羽的人头挂给他们看,“鲁父兄乃降”。与老子的避世不同,孔子怀揣着一颗仁者之心,出世以教化众人,以期得到天下大同的目标。如果将老子比喻为月亮,清冷孤傲,不似人间,那么孔子大概就是太阳,温暖而普照。

片中颜回之死是因为救落水的书简,这是电影的艺术手法,因为历史上并无记录说颜回是这样死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家语》也说他“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而因为史书记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以看出大概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身体虚弱,又与孔子跋涉各国,最终致死。

而子路之死倒符合史实,当时卫国原太子流亡十二年回来,攻入当时已是卫出公,也是他儿子的宫内,食卫奉的子路听闻急忙向城内赶,城门将要关闭,一个叫子羔的人告诉子路,形势已定,出公都已逃跑了,你可以回去,不要进城白白送死。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太子派下的两人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可见其忠主。

而子见南子的故事,在“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基础上花了很多镜头,加入了很多商业元素,大概是为

了满足观众的胃口。两人是否惺惺相惜也无从知晓。

片中大量使用了孔子的语录,虽然“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与“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放在一起略别扭,“兹事体大”与“这可是剂猛药”放在一起也不是很妥当。但是满篇放在实际场景中论语片段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论语。例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言必信,行必果”,“兵以正,今以奇胜”,“朽木不可雕也”,“志士仁人,宁杀生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人”,“上善若水”等。

回来又看了一遍,除了对孔子的生平更加了解之外,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未来的老师,应该以教育为己任,不论贫富贵贱,因材施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