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9七下·嘉陵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 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受“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小华假期里苦读了中国诗词。回校后与同学畅谈中华诗词之神韵,同学们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话“________,________”来为她的惊人进步点赞。
(4)古人常在诗中表达思乡累亲的感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乡之情;岑参则在《逢入京使》中用“________ ,________”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二、诗歌阅读 (共1题;共3分)
2. (3分)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 . 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 . 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 . 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3. (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 . 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C . 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 . 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20八下·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渔人甚异之 (诧异)
B .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C . 此公欲来,能容否(收留、容留)
D . 杨谢而从之 (道谢)
(2)下列各项中的“之”字与“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的“之”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渔人甚异之
B . 忘路之远近
C . 麻枲之属
D . 与众共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4)【甲】文中的“________” 与【乙】文中的“________”都描写了村落中动物悦耳的叫声。
(5)【甲】【乙】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图景?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5. (11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学会“拐弯”
①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有一个好心态。”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概括和百年人生的智慧,也是对人们的忠告。
②历史像一辆在弯弯曲曲路上行进的车子,每个人都是坐在车上的乘客。车子拐弯了,不随着车子拐弯的人,就有掉下去的危险。斯大林对此说得更形象:“每当历史的车子在转弯时,总会有人从车子上掉下来。”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适应车子的转弯而主动转弯。爱因斯坦说:“人的最高本领是能够主动适应客观条件。”适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人只有主动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适应客观条件“拐弯”,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③俗话说,人生在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这个“拐弯”,不是放弃,不是退出,而是在迂回中窥测前进的方向,在困难中发现有利的因素,在审时度势后作出理智的选择。“文革”时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被勒令守楼和听电话。一般人会觉得这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时光,便利用着3年“好时光”,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这是形退实进,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做一件事有时也是如此,本来以为走到了失败的境地,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正好走向另一成功的途径。伊朗建德黑兰皇宫时,设计者原打算把镜子镶嵌在墙面上的。当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后却被打破了,他们就大胆创新,将这些碎片镶嵌到墙壁和天花板上。于是,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德黑兰皇宫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
⑤可见,人生天地间,学会“拐弯”是极为要紧的事。学会“拐弯”,不仅需要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需要化解困难的大智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②﹣④段具体阐述了怎样做才能学会“拐弯”,请逐段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一半代表向下,右边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