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2

合集下载

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1

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1

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新中国所确立的最基本的立国外交原则,也是我国一贯奉行的对外战略方针。

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独立自主的贯彻实施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自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国际关系趋向缓和,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做出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首先强调独立自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继而提出要奉行真正不结盟的政策。

他还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交往。

到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大转折,东欧发生剧变,苏联也演变解体,东西方冷战格局瓦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中国顶住了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和平演变的攻势,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和更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方面一再庄严声明: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一方面,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对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的实施又作了一些新调整,使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既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又强调不搞对抗霸权主义是独立自主的大害。

霸权主义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不尊重别国的主权,蛮横地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侵略、操纵或统治别的国家,以达其称霸世界、控制和支配国际秩序的目的。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必须同霸权主义做坚决的斗争。

反对霸权主义是我国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过去,中国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不愧为一支中坚力量。

冷战结束以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随之消亡,天下仍很不太平。

邓小平指出:“过去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现在情况变了。

但是,强权政治在升级,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想垄断世界, 这点我们看得很清楚。

”[1 ] (P329) 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大国顽固地坚持冷战思维,一方面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极力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一心想把社会主义制度搞垮;另一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击、压制,要把这些国家全部纳入它们所控制的范围。

冷战后中国外交观的鲜明特色解读

冷战后中国外交观的鲜明特色解读

冷战后中国外交观的鲜明特色解读作者:李华锋来源:《理论导刊》2011年第11期摘要:冷战后的中国外交观具有鲜明的特色。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根本宗旨;坚持独立自主性与和平性是基本属性;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外交重点;多边外交、政党外交与民间外交是重要补充。

这些外交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关键词:冷战后;中国外交观;鲜明特征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1-0110-03外交观是一国对外交事务的基本认识,是国家开展外交实践的重要依据。

在冷战后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外交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作为中国最权威的文件,为审视中国外交观提供了适宜的视角。

本文拟以冷战后中国共产党的四次党代会报告为文本,分析冷战后中国外交观的鲜明特征。

一、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根本宗旨是一国外交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判一国外交的首要标尺。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基本行为主体,正确适宜的外交宗旨一般具有国际、国内两重诉求。

国内诉求指外交为国家利益服务,这是一国的立国之本;国际诉求指外交为国际利益服务,这是一国的强国之路。

中国虽然在冷战结束前没有明确提出过自己的外交宗旨,而是采用“基本目标”、“根本目的”等说法,但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在外交观上一直坚持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有机统一。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既注意在外交事务中牢牢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罔顾国际公益或他国利益而一味牺牲国家利益,也注意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大的贡献。

冷战结束后初期,在相对不利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继续坚持明确的国内、国际两重诉求。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外交基本目标定位为“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242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处境的明显改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信心更为充足,外交视野更为广阔,不仅提出“外交宗旨”这一高层定位,而且说法也与原有的外交目标、目的等有一定的变化。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指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根据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

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则是维护自身主权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下面将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行简述。

首先,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外交,反对侵略和扩张主义,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

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理念,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和平、发展与合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其次,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制度。

中国坚持维护国际秩序,主张通过国际法治和多边机制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主张建设一个没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第三,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携手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以开放包容为特征的新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模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合作机制,推动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四,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曾受到过多次的外来侵略和列强控制。

基于历史经验,中国高度重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拒绝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干涉。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维护各国的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

第五,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

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倡导和推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和合作。

中国与其他大国保持战略稳定和互利互信的关系,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避免大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综上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和平发展、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大国和平共处等原则。

冷战后中国的外交

冷战后中国的外交

1、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二战后40多年来的国际关系,一直在雅尔塔美苏两极体制的支配制约和影响下发展、变化。

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解体,导致两极格局最终结束。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最大的事变之一。

这一事件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而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对比结构就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一方面,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世界各种力量的新的分化组合首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第二,美国乘机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

美国世界新秩序战略的重点是在欧洲和亚太地区,是以大西洋和太平洋为重点的“两洋战略”。

美国认为,控制了这两个地区就能控制全球,防止出现能够向美国挑战的新的大国,以维护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谋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安全。

第三,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

第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第五,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冷战后的中国: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使中国的安全环境大大改善。

主要表现是:中俄关系有了实质性改善;摆脱了与所有国家的军事冲突;同所有邻国都保持着至少是正常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日益频繁和不断深化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交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互信,降低了军事对抗的可能。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外交是指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进行的有关外交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其外交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特点和趋势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外交的发展状况。

1、坚持独立自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强调对外关系中的平等互利原则。

这种立场也反映在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治理过程中,主张维护自身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2、不断拓展朋友圈: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方面积极倡导,以建立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互利共赢,拓展朋友圈。

3、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国外交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至上,遵循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同时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中国内政。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的核心利益是基本国策。

4、求同存异:中国在处理同不同的国家之间关系上,一开始就坚持了“求同存异”的基本观点。

即在共同利益方面加强合作,在存在观点分歧和利益冲突的问题上,妥善处理彼此关系,形成了寻求共赢的重要工作原则。

1、多边主义: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并倡导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推进世界多极化、建设全球伙伴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2、开放合作:中国支持多边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全球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致力于加强经济互联互通,推动形成更加和谐、包容、共同发展的世界。

3、构建安全机制:中国一直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稳定力量,并希望通过双边和多边的方式,构建更加稳定的安全机制,维护亚洲和全球地区的和平。

4、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在外交中,中国一方面积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兼顾当代创新,自主创新,发展新型的外交思路和模式,推动外交行为的多元化、智能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合作、多边主义和推动和平稳定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迎接国际上渐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积极扩大交际圈,不断满足国家利益和人民需要,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

试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的特点及原因

试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的特点及原因

试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的特点及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环境,几次大幅度地调整外交政策。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立场,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曲折中日益走向成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演变幅度之大,在世界各国外交史上是罕见的。

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演变是中共领导人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在曲折中日益走向成熟。

第一阶段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特点: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原因:1947年2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后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等,相应地,苏联也在东欧针锋相对地建立起了对应的组织和订立了计划,东西方两大阵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在此种情况下,中国也面临着外交方向的选择问题。

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并且还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的直接和间接干预,中美关系成为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最主要问题,美国企图利用军事威胁、政治包围、经济封锁等手段来对新中国进行遏制,以图挽回在内战中的失败。

因此,中国外交最紧要的目标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治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中国认为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需要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二是加强同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三是积极支持亚非拉的民族独立,同时同它们发展友好关系。

针对于大的目标,毛泽东在1949年,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另起炉灶”的意思是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承认,签订的条约也进行重新审定。

“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就是不急于去解决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问题,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肃清,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上同其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讲解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讲解

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 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 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 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1. China has all along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With regard to all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ina will, proceed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determine its stand and policy in the light of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matter, without yielding to any outside pressure. China does not form an alliance with any big power or group of big powers. Nor does China establish military groups with other countries, or engage in arms race and military expansion.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 合作关系。
4. China is ready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friendly relations of cooperation with all the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mutual non-aggression, mutual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冷战后中国周边外交两种新机制的特点探析

冷战后中国周边外交两种新机制的特点探析

作 进 一步 加 强 . 全世 界 的 目光 再 次 投 向 了 中 国 。 这 两 次 历 使 在
史 性政 治 盛 会 中 .中 国始 终 以一 个 成 熟 负 责 的 大 国形 象演 绎 中 国周 边 外 交 .积 极地 为探 索 新 型 的 周 边 国 家关 系 和周 边 国 家合 作 机 制 发 挥作 用 。 国家 合 作 机制 是 国家 间 合 作 的 规 则 、 体
冷战后 中国周边外 交两种新机制 的特点探析
钱 璐
( 家 庄学 院 ,河 北 石 家 庄 石
003 ) 5 0 5
摘 要 : 战 结 束后 . 了适 应 国 际局 势的 变化 , 国 以 史为 鉴 , 取 以 往 外 交 政 策 中的 经 验 教 训 , 冷 为 中 吸 开始 进 一 步地
调 整 和 完善 其 外 交政 策 . 国的 周 边 外 交 政 策 也 随之 有 了进 一 步 的 发 展 和 创 新 。 积极 开展 多 边 外 交 的 过 程 中, 国 中 在 中 参 与 并 发展 了两 种 新 的 国家 合 作 机 制 . 为确 立 亚 太地 区新 型 的 国 家 关 系、 型 安 全 观 和 新 型 区域 合 作 模 式 提 供 了重 新
领 域 交流 与合 作 不 断 拓 展 0 6 . 2 0 年 双边 贸 易 额 达 到 1 0 亿 美 68
元 . 19 年 双 边 贸 易额 的2 倍 . 国 与东 盟 也 互 相 成 为对 方 是 91 O 中
的第 四 大 贸易 伙 伴 这 些 丰 硕 的 外交 成 果 都 是 在 中 国 积极 参 机 制 及 东 盟一 中 国 ( 0 1 机 制 、 长 会 议 机 制 、 盟 地 区 论 1+ ) 外 东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1讲 课题32 当代中国的外交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1讲 课题32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题32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方针(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内容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图解历史“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1)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2)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4)1956年,中国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1)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2)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1)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4)中国迎来建交高潮。

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改革开放后(1)调整: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成就: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揭示其背后的理念和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 和平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是和平发展。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 独立自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权益和尊严。

中国既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权利,也坚决捍卫自身的独立和自主。

3. 平等互利: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准则,倡导和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主张在国际事务中平等相待,推动各国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推进共同发展进步。

4. 多边主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机制,推动多边主义进程。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的作用和权威,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1. 决策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中央的要求变成行动。

2. 维护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

3. 扩大开放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强调扩大开放合作。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有关地区热点问题的斡旋调解,推动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干涉别国内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的实践和成就1.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独特创新是“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随着中国的崛起,其外交也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模式,被称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种外交模式明显具有一些特点和特征。

本文将论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并对其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坚持和平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外交中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

中国强调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尽管中国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追求,但中国不主张通过冲突和战争来实现其国家利益。

中国将和平与稳定作为首要目标,试图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二、独立自主中国在外交中一直强调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坚持主权平等、国事不干涉、互不侵犯等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干涉和霸权主义。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彼此的国家利益和国家选择的道路,不干涉他国内政,并且谋求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争端和矛盾。

三、互利共赢中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一直倡导互利共赢的理念。

中国通过开展互利合作,帮助其他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提升。

在对待其他发展中国家时,中国采用了一系列的援助和合作,通过供应廉价的产品和提供技术支持来帮助这些国家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四、多边主义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倡导多边主义。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致力于维护国际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为国际事务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倡导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共同发展来实现国际合作。

五、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人类的共同利益置于第一位。

中国认为,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倡导建立公正、合理、普遍适用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平等的世界。

以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特点,这种外交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中国的外交是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发展规律和全球议题的思考和回应。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摘要: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新时期中国在外交中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全方位和平发展主动权正文: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

多边的外交。

冷战结束以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

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

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

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法杖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

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

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冷战后中国对外战略的新发展

冷战后中国对外战略的新发展

作者: 赵纪梅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78-79页
主题词: 冷战以后;中国;对外战略;和平;发展;国际新秩序
摘要: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形势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愈益明显.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的显著特点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全方位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摘要: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新时期中国在外交中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全方位和平发展主动权正文: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

多边的外交。

冷战结束以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

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

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

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法杖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

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

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

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

3.掌握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一、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征,它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第二、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二、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

他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三、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第一、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调整对美政策。

第二、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

第三、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

四、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逐步改善和发展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五、九十年代(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

一、50年代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

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原因: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就是说1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的合法主权国家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60年代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2、原因: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冷战后中国外交观的鲜明特色解读

冷战后中国外交观的鲜明特色解读
更为广阔, 不仪提出“ 外交宗旨” 这一高层定位, 而且说法也与原
有 的外交 目标 、 目的等有一定的变化 。在十六大报告中 , 中国首
次指出 “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 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 展 ”并表示“ 同各国人民一道 , , 愿 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
高事业” l在十七大报告中, 。口 s 中国再次强调,不管 国际风云如 “ 何变幻 , 中国政府和人 民都将……恪守维护世界和平 、 促进共同 发展的外交政策宗 旨。”这一外交宗旨的显著特点是既没有突 f
世 界 经济 与政 治
冷 战后 中国外 交观 的鲜 明特色解读
李华锋
( 山东大学 政 治学与公共 管理 学院, 济南 20 0 ) 510 摘 要 : 战后的中国外 交观具有鲜 明的特色。维护世界 和平 , 冷 促进共 同发展是根本 宗 旨; 坚持独立 自主性与和
平性是基本属性; 发达 国家 、 周边 国家 与发展 中国家是外交重点; 多边外交 、 政党外交与 民间外交是 重要 补充 。这 些 外交观既有继承 , 又有发展 ; 既有利于 中国的和平发展, 又有利于世界 的和平稳定。 关键词 : 冷战后 ; 中国外交观 ; 鲜明特 征
剧全球化。 安全威胁的全球化要求 中国必须把世界的和平 、 安全 与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看待国家利 益, b 下, 十年来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在坚持维护国家传统的政治与经
新世纪 , 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 处境的明显改善,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信心更为充足 , 外交视野
根本宗旨是一 国外交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评判一 国外交 的首要标尺。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基本行为主体, 正确适宜的 外交宗旨一般具有国际 、 国内两重诉求。国内诉求指外交为国家 利益服务, 这是一 国的立国之本; 国际诉求指外交为国际利益服 务, 这是一 国的强国之路。中国虽然在冷战结束前没有明确提出

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

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
四、独立自主,不结盟、全方位
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首先,经过建国后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
其次,国际上美苏争霸的态势发生了变化。里根上台后对内提出“振兴经济,”对
外要“重振国威”,重新研制和部署卡特执政时期停止的一些武器计划项目,运用经济和外交手段,在全球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开始了一轮被称为“新冷战”的全球进攻战略。中国认识到自己在国际上的份量和责任,开始执行不结盟政策。
1969年4月中共9大以后,毛泽东主席通过周恩来总理委托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四位老帅,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当时的国际问题。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两份报告,认为美苏两国单独或联合进攻中国的可能性都不大。陈毅进而提出,利用苏美矛盾,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设想。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一边倒”政策的宣布减少了苏联的怀疑。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团访问莫斯科,此后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也赴苏联。经过近两个月的认真和艰苦的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定中苏之间加强“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予以军事及其他援助”。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使中苏两大国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也使得新政权有一个可靠的同盟国,国家安全增加了保障。
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处于不同国际地位的中苏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共运一些方面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苏联仰仗自己大国地位,企图将中国拉入其“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全球战略。在双方产生战略分歧后,最终中国把苏联和美国等同起来,提出了“反帝必反修”的主张。受这个战略态势的影响中国在六十年代在对外政策上显示出“两面开弓”、“四面出击”的态势,一度把对外宣传世界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对外工作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既坚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又积极探寻与各大国发展合作关系的新形式,广泛建立各类“伙伴关系”
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这是邓小平对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的鲜明体现。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我们完全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求,同所有国家一道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国与国之间进行这样那样的战略结盟,是冷战的产物和反映,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国际关系的正常开展的。

所以,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 ] (P57) 只有真正不结盟,在观察和判断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时,才不会戴“有色眼镜”,不会受外力的掣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的本来面目和实质,从而摆正我们的立场和观点,提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方针和方法。

只有真正不结盟,才有利于我国与各大国保持正常关系。

既同它们进行各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又同来自任何一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坚决斗争。

这样,也有利于我国利用各大国间的矛盾,使我国在国际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说,真正不结盟不是某一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应长期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

冷战结束后,我国也一再庄严声明: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中国不与任何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绝不是再封闭起来,不与任何国家发展必要的交往了。

恰恰相反,不结盟,是为了更好地扩大交往,开展正常有益的交流与协作。

为了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调整的变化,我国积极探索与各大国关系发展的新形式,建立了各类“伙伴关系”。

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是世纪之交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的新体现。

五、既坚持“不当头”的方针,又强调始终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代表第三世界的利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有着相同的命运,过去都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今天又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任务,也都受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侵害,都迫切要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把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

邓小平曾
明确指出:“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

⋯⋯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1 ] (P56) 然而,中国又是第三世界中一个最大的国家,还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上一直代表第三世界讲话,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

因此,有些国家认为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头目,或希望中国当第三世界的头。

对此,邓小平又明确提出了中国“永远不当头”的主张。

1990 年12 月,邓小平再次提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

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

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

”[1 ] (P363) 可见,不当头,这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基本国策的要求和体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一切国际事务,切实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中国不当第三世界的头,但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代表第三世界的利益。

冷战结束后,我国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邓小平“不当头”的外交主张,在这一前提下,按照完全平等的原则,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形式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报告再次申明:“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各个方面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正当权益。

”1998 年8 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外交部第九次使节会议的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及我国对外工作的任务时,他要求“进一步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并强调指出:在“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权益”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原则”。

[8 ]
六、既坚持“不称霸”的基本立场,又强调要“有所作为,”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永远不称霸,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为我国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邓小平也一再强调这一点,1978 年5 月,他就明确指出,中国“永远不能称霸”,“如果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实行霸权主义”。

[7 ] (P112) 1984 年5 月,他再次指出:“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1 ] (P56) 。

1990年,面对世界局势严重动荡的状况,他提出了要韬光养晦的方针,并又多次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

[1 ] (P358、363) 霸权主义是对独立自主的严重践踏和破坏,我们奉行独立自
主的原则,必然要反对霸权主义,而反对霸权主义的人,自己当然不能搞霸权。

我们过去曾深受霸权主义之害,现在仍然受着霸权主义的气,所以,我们对霸权主义深恶痛绝,反对霸权主义一直是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任务。

中国现在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条件称霸。

我们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远不够称霸的资格。

一些国家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是极其荒谬的。

再说,即便是以后中国发展强盛起来,也绝不会搞霸权。

富裕强大并不是一个国家搞霸权主义的必然条件,关键是看一个国家的统治集团进行外交活动的目的。

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越发展强大,就会越有力地同霸权主义作斗争,会越有利于世界和平。

这是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外交目的所决定的一种必然趋向。

当然,永不称霸决不是对国际事务袖手旁观,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更不是低声下气做人,自轻自卑,任人摆布。

中国在国际上还要发挥自己必要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有所作为。

冷战结束以来,我们在坚持韬光养晦、永不称霸的前提下,也敢当敢为,积极活跃于国际舞台,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显示了我们的作为: (1) 继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也声援和支持一切国家的反霸斗争,有力地遏制了霸权主义的嚣张气势; (2) 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极力主张并通过做各种实际工作,敦促地区热点冲突和平解决; (4) 在致力于本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外经济、科技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 (5) 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