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防治课件第四章(1)作物病虫害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四、金针虫
(一)形态识别
种类
沟金针虫
细胸金针虫
褐纹金针虫
宽背金针虫
体长 长14~18㎜ 宽3~5㎜
长8~9㎜ 宽约2.5㎜
长9㎜ 宽2.7㎜
长9~13㎜ 宽约4㎜
成 体色 栗褐色 虫
鞘翅 长为前胸4~5 倍;纵列刻点 不明显
体长 20~30㎜
暗褐色 长约头胸部的2倍上 有9条纵列刻点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二)生活习性
[暗黑鳃金龟] 年生1代,多数以3龄老熟幼虫筑土室越冬, 少数以成虫越冬。以成虫越冬的成为次年5月出土的虫源; 以幼虫越冬的于5月上中旬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7月中旬 至8月中旬为成虫活动高峰期;秋季为幼虫危害盛期。成虫 晚上活动,趋光性强,飞翔速度快,黎明前入土潜伏。 [铜绿丽金龟] 年生1代,以幼虫在深土中越冬。6月上中旬 为成虫活动盛期;幼虫活动为害到10月中下旬,当10cm土温 低于10℃时下潜越冬,幼虫期长达300余天。成虫昼伏夜出, 趋光性强,对生厩肥有较强趋性。撂荒地和有机质丰富、土 壤较湿润的地块及豆、薯类作物田块发生量大。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四、金针虫
[种类及分布]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的总称。种类 很多,农田常见的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 针虫等。沟金针虫是亚洲大陆的特有种,分布于蒙古和我 国北方各省区,是旱作地区最重要地下害虫之一;细胸金 针虫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各省区;褐纹金针虫分布于 华北、西北等地区,常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 [为害状]金针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可为害禾谷类及薯、 豆、棉花、甜菜等农作物和蔬菜以及果树、林木幼苗等。 咬食种子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根系或地下茎导致 生长不良甚至枯死。被害部很少被咬断,伤口不整齐而呈 麻丝状,还能蛀食薯类的块根、块茎,诱发细菌性腐烂。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三、蝼蛄
[种类及分布]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为害严重的有东方蝼 蛄和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在国内南、北各省都有分布,是农 田的优势种群;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尤以华北、 西北地区干旱瘠薄的山坡地和塬区为害严重。 [为害状]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成、若虫都非常活跃,均喜 欢取食各种农作物及蔬菜的种子和幼苗,特别喜欢取食刚发 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缺苗断垄;也咬食幼根和嫩茎,被害部 常被咬成乱麻状,使幼苗生长不良或凋枯死亡。蝼蛄活动力 强,善爬乱窜,常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与土 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温室、大棚和苗圃地受害更重。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二)生活习性
[黄地老虎] 黄河以北每年发生2~4代。以幼虫在麦田、 菜田以及田埂、沟渠等处10cm左右土层中越冬。春季均 以第一代幼虫发生多,危害严重。主要为害棉花、玉米、 高粱、烟草、大豆、蔬菜等春播作物。成虫趋化性弱,但 喜食洋葱花蜜,卵散产在干草棒、根须、土块及麻类、杂 草的叶片背面。 [大地老虎]在长江沿岸每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次春气温 8~10℃时开始取食,气温20.5℃时幼虫陆续成熟,停止 取食,开始滞育。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定义]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土壤中,主 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如种子、地下茎、根等)和近地 面部分的一类害虫,是农业害虫中一个特殊生态类群。
[种类]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320多种,主要包括蛴螬、 蝼蛄、金针虫、地老虎、拟地甲、根蛆、根蝽等。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种类及分布]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农作物的重要 害虫。种类很多,为害农作物比较严重的有小地老虎、黄 地老虎和大地老虎等2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属于世界性的 大害虫,国内各省均有发生。黄地老虎主要分布在黄河以 北地区,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大地老虎仅在长江沿岸 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北方发生较少。 [寄主及害状]地老虎的食性较杂,可为害多种粮食作物、 棉花、蔬菜、烟草、中药材及果树、林木的幼苗。低龄幼 虫昼夜活动,取食子叶、嫩叶和嫩茎,3龄后昼伏夜出, 可咬断近地面的嫩茎,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第一节 地下害虫
四、金针虫
(一)形态识别 1.沟金针虫
成、幼虫特征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四、金针虫
(一)形态识别 2.细胸金针虫
成、幼虫特征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四、金针虫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作物病虫害防治 目录
作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第一章 昆虫基础知识 ………. 第二章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
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三章 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 第五章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 ……….
附录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
作物病虫害防治

纹;在肾状纹外有一尖 端向外的剑状纹,外缘
但肾状纹外无黑色 剑状纹;前缘靠基
色边,斑中央暗褐色; 翅面上散布褐色小点
内侧有2 个尖端向内的 部三分之二处呈黑
剑状纹


体长37~50mm表皮满 体长41~60mm 布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多皱纹,颗粒不明
体长33~43mm颗粒 不明显;为两块黄褐

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 褐色纵带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2.大地老虎
成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2.大地老虎
幼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3.黄地老虎
成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3.黄地老虎
23㎜
黑褐色
黑色
长约前胸的2倍 ;9条纵列刻点 明显
25㎜
长约前胸的2倍 纵沟窄,沟间突 出
20~22㎜
幼 体色 金黄色 虫 尾节 二分叉;叉的
内侧各有一小 齿
淡黄色
茶黄色
圆锥形不分叉;近基 不分叉;尖端
部两侧各有1圆斑
有三个齿状突

棕褐色
分叉;叉上各有 两个结节四个齿 突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三、蝼蛄
(一)形态识别
种类
华北蝼蛄
体长
39~50mm
体色
黑褐色
腹部
近圆筒形
前足 腿节下缘呈S形弯曲 后足 胫节背面内缘有刺1~2根
东方蝼蛄
30~35mm 黄褐色 近纺锤形 腿节下缘平直
胫节背面内缘有刺3~4根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三、蝼蛄
16~22 mm 黑褐色,有光泽
有4条纵隆线,翅面 及腹部无短绒毛
外侧有3个尖锐齿突
臀节背板包向腹面
35~45 mm
每侧 3根,冠缝侧2 根,额缝侧上方1根
无刺毛列;钩状毛散 生,排列不均匀,达 全节的2/3
暗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17~22 mm
19~21 mm
暗黑色,无光泽
铜绿色,有光泽
纵隆线不明显,翅面 有4条明显纵隆线,前 及腹部有短小绒毛 胸背板及鞘翅铜绿色
幼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3.黄地老虎
生活史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4.三种地老虎 幼虫特征比较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二)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国内由北向南每年发生 1~7代不等。北方广大地区的越冬代成虫均由南方迁入。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趋化性强,喜食花蜜补充营养。 ●幼虫3龄前昼夜活动,3龄后昼伏夜出,将幼苗茎基部咬断 造成缺苗断垄;5~6龄为暴食期,占总食量的90%以上。 幼虫动作敏捷,3龄后有自残性和较强的耐饥能力,对泡桐 叶有一定趋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时缩成环形。 ● 幼虫老熟后潜入5~7cm表土层中筑土室化蛹。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第二节 粮食作物害虫 第三节 棉麻作物害虫 第四节 油料作物害虫 第五节 薯类、烟草及糖料作物害虫 第六节 储粮害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类 二、金针虫类 三、蝼蛄类 四、蛴螬类 五、地下害虫综合防治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
黄地老虎
体长16~23mm,深褐色。体长20~25mm浅褐 体长14~19mm黄褐色
源自文库
前翅黑褐色;内、外横 色。
前翅黄褐色;横线不

线将翅分为三部分,中 部有明显环形斑和肾状
前翅灰褐色;肾状 纹和环形斑明显,
明显,肾状纹和环形 斑较明显,均有黑褐
外侧有3个较钝齿突 外侧有2个齿状突起
背、腹板相会于腹末 臀节背板不包向腹面
35~45 mm
30~33 mm
冠缝两侧各1根
冠缝两侧各6~8根,排 成1纵列
无刺毛列;钩状毛排 钩毛区中央有2列长针
列散乱,但较均匀,仅 状刺毛相对排列,每
占全节的1/2
侧15~18根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种类]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 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个类群。国内常见 的有30多种,重要的种类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 铜 绿丽金龟等,遍布国内各地,以黄淮流域受害最为严重。 [寄主]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麦类、玉米、高粱、豆类、 薯类、花生、棉花、甜菜等农作物和蔬菜、果树、林木的 种子、幼苗及根茎等。
显;全部深褐色
色斑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1.小地老虎 成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1.小地老虎
幼虫(1)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一、地老虎
(一)形态识别 1.小地老虎 幼虫(2)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为害] 蛴螬始终在地下为害,咬断幼苗根茎断口整齐,使 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蛀食薯类、甜菜的块 根、块茎,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容易染病造成腐烂。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种类
体长 体色 成鞘 翅
虫 前足胫节
腹部
体长
头部前顶 幼 刚毛
虫 肛腹板覆 毛区刺毛 列
大黑鳃金龟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一)形态识别 3.铜绿丽金龟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一)形态识别
幼虫臀节比较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二)生活习性
[大黑鳃金龟]除华南年生1代以成虫越冬外,其它地区 均2年发生1代,成、幼虫均可越冬。越冬成虫春季10 cm土 温达14~15℃时开始出土,10 cm土温达17℃以上时盛发。 秋季土温低于10℃时,开始向深土层移动,5℃以下全部进 入越冬状态。以幼虫越冬为主的年份,次年春季麦田和春播 作物受害重,而夏秋作物受害轻;以成虫越冬为主的年份, 次年春季受害轻,夏秋作物受害重。成虫于傍晚开始出土活 动,20~21时活动最盛。趋光性弱,有假死性,飞翔力弱, 活动范围较小,常在局部地区形成连年为害的老虫窝。
二、蛴螬
(一)形态识别
蛴螬俗称白地 蚕、壮地虫、 地漏子等,属 寡足型幼虫。 体肥、色白、 常弯曲成C型, 形态奇特,易 于识别。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螬
(一)形态识别 1.大黑鳃金龟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二、蛴 螬
(一)形态识别 2.暗黑鳃金龟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一)形态识别 1.华北蝼蛄
成、若虫特征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三、蝼蛄
(一)形态识别 2.东方蝼蛄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三、蝼蛄
(一)形态识别 3.两种蝼蛄 前、后足 特征比较
第四章 作物害虫防治技术
第一节 地下害虫
三、蝼蛄
(二)生活习性 ●华北蝼蛄为多年性害虫,约3年发生一代。东方蝼蛄在长 江流域及以南年生1代,在三北地区2年完成1代。均以成、 若虫在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上升到表土层活动为害,春 播作物苗期是一年中的春季为害高峰期。天气炎热蝼蛄下 潜越夏。秋播后又上升到地表为害幼苗,形成秋季为害高 峰。天气转冷后陆续入土越冬。 ●蝼蛄昼伏夜出,趋光、趋化性较强,对具有香甜味的物 质趋性强,嗜食煮熟的谷子、棉籽和炒香的豆饼、麦麸等, 对新鲜马粪及未腐熟的有机物也有趋性。20cm土温15~ 20℃,含水量20%是蝼蛄活动为害最适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