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f5e1adcf242336c1fb95e20.png)
晨起复查血液指标(包括血常规、血生化)
若无异常,通知出院。
若有异常,退出路径,对症处理。
医师签名:
标准住院日≤5天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适合应用folfox化疗方案,以实施术后辅助化疗(ICD-10:Z51.1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 年 月 日
常规医嘱:
□进入临床路径
□普外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通饮食位
□肝胆胰脾、腹腔彩超
□心电图
□各种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生化全套等)
化疗方案:
长期医嘱:
□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水化 第1-5天
□格拉司琼止吐 1-5天
□替加氟 1-5天
□亚叶酸钙 1-5天
□苦参、康艾中药抗肿瘤药物 1-5天
临时医嘱:
□奥沙利铂 第1天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4天 年 月 日
空医嘱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d4db207d0d233d4b04e696d.png)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一、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ICD-10:D36.153)。
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临床表现:腹部肿块,可有腹痛,可有儿茶酚胺代谢(VMA/HVA)异常及相应并发症状或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导致的相应并发症。
2.体格检查:上腹部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
3.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建议三维成像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并符合Ⅰ-Ⅱ期肿瘤,MRI 可用于检查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
选择性行PET/CT检查。
4.手术情况:术中探查和完整切除情况符合Ⅰ-Ⅱ期肿瘤。
5.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或仅有镜下残留。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神经母细胞瘤疾病编码(ICD-10:D36.153)术前评估属Ⅰ-Ⅱ期病例,可行手术切除。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术前评估属Ⅲ、Ⅳ、ⅣS期者不进入路径:如肿瘤巨大、区域淋巴结受累、术前发现骨髓转移、骨转移或其他位置有远处转移、发现基于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子,估计肿瘤无法切除等;或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乳糜漏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治疗。
卵巢癌术后TP化疗方案临床路径
![卵巢癌术后TP化疗方案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e83766b312b3169a451a48f.png)
卵巢癌术后TP化疗方案临床路径一、卵巢癌术后TP化疗方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癌术后行辅助化疗。
(二)诊断依据。
1.病理诊断为卵巢癌。
2.卵巢癌术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术后无化疗禁忌。
2.通常二药联合,不用更多药物联合。
3.体力状况差、高龄、不耐受两药联合方案者,考虑采用单药化疗或对症支持治疗。
4.化疗医嘱(一般情况不能耐受顺铂者考虑使用卡铂)TP 方案:紫杉醇180mg+ 0.9%NS 500ml 静滴联合顺铂40mg+ NS 500ml 静滴(四)标准住院日为3-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
2.年龄<75 岁。
3.术后体力状况基本恢复正常。
4.无全身化疗禁忌症。
5.评估肿瘤需要接受化疗者可以进入路径。
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化疗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生化全套、电解质;(3)心电图;(4)肿瘤标志物和妇科彩超、盆腔CT。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超声心动图、全身骨扫描等。
3.纠正患者的贫血、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及胃肠道反应。
(七)化疗日为入院第3-10 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八)化疗后恢复。
1.必要时复查:血常规,生化全套、电解质2.必要时对症处理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化疗相关的反应。
(九)出院标准。
1.化疗结束,无明显副反应。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疗期间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病情进展退出临床路径。
3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需要对症处理,导致治疗时延长、费用增加,退出临床路径。
4.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特殊处理,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
5.出现影响卵巢癌治疗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
化疗方案 神经母细胞瘤
![化疗方案 神经母细胞瘤](https://img.taocdn.com/s3/m/7bea71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7.png)
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简介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
神经母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
这种肿瘤通常位于头部、腹部或盆腔,可能会侵犯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
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和晚期发现的情况,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复杂而困难。
化疗的重要性在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化疗被视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化疗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控制瘤体大小和减轻症状。
它还可以作为手术前后以及放疗前后的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方案通常基于瘤体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因素进行个体化制定。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化疗方案:1. 总体介绍•化疗方案名称:迪芬辛方案•化疗周期:高剂量化疗周期后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
•化疗时间:每个周期持续3-5天,每3-4周为一个周期,共6-8个周期。
•化疗药物:–CI(卡铂):注射剂,静脉滴注。
–VP(长春新碱):注射剂,静脉滴注。
–VCR(长春巴豆碱):注射剂,静脉滴注。
–CTX(环磷酰胺):口服或静脉注射。
–ETO(依托泊苷):注射剂,静脉滴注。
2. 高剂量化疗周期在高剂量化疗周期中,患者接受高剂量化疗药物,以彻底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常用的方案包括:•HD-CT(高剂量环磷酰胺和长春巴豆碱):每3-4周为一个周期,共3个周期。
该方案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常用。
3. 迪芬辛方案在高剂量化疗周期后,患者将随机分配到迪芬辛方案的两个治疗组。
迪芬辛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组:•VEC组:VP + ETO + CTX方案,每3-4周进行一个周期,共4-6个周期。
•高剂量VECE组:LP(长春新碱) + VP + ETO + CTX方案,每3-4周进行一个周期,共2-4个周期。
4. 其他化疗方案除了迪芬辛方案,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见的化疗方案可供选择,如:•POG方案:VP +卡铂 +长春巴豆碱/环磷酰胺 + VCR/环磷酰胺。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e06a3f619e8b8f67c1cb998.png)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一、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ICD-10:Z51.102)行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疾病编码。
2.已排除患儿复发及恶病质等。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1-2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确诊检查(1)病理检查:肿块切除,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2)骨髓涂片或活检、基于GD2免疫细胞学检测;(3)24 h尿VMA或HVA定量(必要时留置导尿);(4)影像学依据;(5)血NSE。
2、分期检查(1)胸部CT增强;(2)腹部及盆腔增强CT,B型超声;(3)眼球B型超声(选择性);(4)ECT全身骨扫描;(5)髂后骨髓涂片+MD 检测;(6)MRI;(7)PET-CT(选择性)。
3、基因分子检测(1)N—MYC扩增倍数;(2)DNA倍性;(3)lp缺失(选择性);(4)1lq缺失(选择性)。
4、各脏器功能检查(1)全血象;(2)肝肾功能,电解质;(3)血清LDH;(4)EEG,EKG;(5)流病检测;(6)听力检查。
二、危险度分级低危:①所有1期;②<1岁所有2期;③>1岁MYCN未扩增2期;④>1岁,MYCN虽扩增但INPC为预后良好型2期;⑤MYCN未扩增,INPC 为预后良好型且DNA为多倍体4S期。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二)2024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8272f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a.png)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化疗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则是针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化疗治疗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指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化疗适应症的确定、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方案的个体化定制、化疗治疗过程的监测和化疗后的护理管理。
正文:1. 化疗适应症的确定- 确定病理诊断和分期,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化疗治疗。
- 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如年龄、身体状况、伴随疾病等,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化疗。
- 评估患者的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情况等,以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2. 化疗药物的选择- 根据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表型,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 考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根据患者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3. 化疗方案的个体化定制- 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指标和个体差异,定制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 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类型,如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或辅助化疗等。
- 考虑化疗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制定化疗方案的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
4. 化疗治疗过程的监测- 对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进行监测和评估。
- 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如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 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
5. 化疗后的护理管理- 建立化疗后的随访制度,监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晚期并发症。
- 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应对化疗后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 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化疗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
总结: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是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指南。
癌症化疗的护理新
![癌症化疗的护理新](https://img.taocdn.com/s3/m/a1fefe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6.png)
另说明提示:紫杉醇必须用聚丙烯输液器和容器。因为 紫杉醇中的药物成分和聚氯乙烯(目前普通的输液器)发 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13
静脉给药注意事项
(2) 了解化验结果与幅动参数,白细胞小于4.0×109/L血 小板低于8×109/L及时向医生报告。因暂停化疗。
(3) 严格核对医嘱,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速 度及时间,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4) 对于初次化疗病人作好宣教,取得病人合作,避免针 头从静脉脱出而使化疗药物外漏。
(5) 采用适当化疗药物溶酶,很多药物需溶酶稀释后应用, 根据药性用溶酶。用生理盐水作溶酶:氮芥,环磷酰胺。 博来霉素,喜树碱,亚胺锟,足叶乙甙(VP16),顺铂。 用葡萄糖作溶酶:氨甲喋呤,吡喃阿霉素,秋水酰碱,光 辉霉素,卡铂,抗癌锑,草酸铂。
8
二·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 为最常用给药途径。又分为静推、
静冲、静滴三种,静脉化疗给药的方法取 决于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及细胞增殖动 力学原理。般刺激性药物,操作方法为药液
稀释排气后,更换针头不再排气,注射速度慢,确保针头 在静脉内,定时检查回血情况,注射完抽少量回血,注射 管内一定要有负压再拔针,压迫针眼1-2分钟。 静脉冲入: (1) 用于强刺激性药物时,为预防药物外漏,减轻药物对 静脉壁刺激的给药方法。 (2) 方法:选择恰当的注射部位,建立适宜静脉通路,检 查有无回血,将稀释后化疗药液(由莫菲氏滴管冲入),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必须在床旁监护下完成,避免药物外溢。 随即冲入N.S或葡萄糖2-3分钟,待药物冲入体内后,再恢 复正常原滴速,采用联合用药,应首先注入发疱剂,两种 药物均应有一定的时间,隔药20-30分钟。以防止两种药 物相混,随即冲入体内,待3-4分钟后再恢复原滴数。
化疗方案 神经母细胞瘤
![化疗方案 神经母细胞瘤](https://img.taocdn.com/s3/m/aa4ae5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8.png)
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简介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儿童身上。
该疾病起源于神经系统的母细胞,可以发生在脑部、胸腔和腹腔等部位。
由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迅速和侵袭性,化疗在治疗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和疗程安排。
药物选择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顺铂(Cisplatin)、长春新碱(Etoposide)、卡培他滨(Cyclophosphamide)和长春瑞滨(Vincristine)。
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和扩散。
顺铂顺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过程,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顺铂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长春新碱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可以阻断DNA链的旋转,阻碍DNA的复制和修复,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长春新碱常与顺铂联合应用,促进抗肿瘤疗效的提高。
卡培他滨卡培他滨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RNA合成,阻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卡培他滨常与顺铂或长春新碱联合应用,以增强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效果。
长春瑞滨长春瑞滨是一种微管抑制剂,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长春瑞滨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给药途径神经母细胞瘤的化疗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方便简单,适用于某些口服可用的化疗药物。
然而,对于某些需要高浓度药物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水平的药物,口服给药可能不够理想。
静脉注射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可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病灶部位,从而提高药物浓度。
但静脉注射需要在医院监测下进行,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
腹腔注射对于神经母细胞瘤转移到腹腔的患者,腹腔注射可以直接将化疗药物输送到病灶部位。
临床护理路径在胶质瘤介入化疗术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胶质瘤介入化疗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fcdfcb647d27284a73515c.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胶质瘤介入化疗术中的应用标签:临床护理路径,胶质瘤,介入化疗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原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位居脑肿瘤之首。
尽管近年来有许多新型的诊疗手段,但是胶质瘤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术后5年的生存率不足10%。
由于其浸润性生长方式,压迫并损害周围组织,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造成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手术后介入化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胶质瘤术后化疗方式,但其治疗费用较高,患者对疾病及并发症的不了解给临床护理处置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亟须一种可以兼顾临床治疗与患者体验的临床护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配合临床治疗、兼顾成本规律的基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模式并遵循循证医学知识的新型的临床护理方案,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理念的现实模式。
依据胶质瘤术后开展介入化疗术的流程,遵循WHO 疾病指南和循证医学指南,我科将该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胶质瘤介入化疗的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胶质瘤患者,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30~75岁。
进入路径标准:①第1诊断必须符合ICD-10:M93800/3神经胶质瘤疾病编码,行经股动脉插管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化疗。
②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退出条件:①伴有影响介入治疗的合并症,需进行诊断和治疗。
②出现介入化疗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③出现Ⅲ度以上明显的骨髓抑制、药物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严重不良化疗反应。
④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组间性别、年龄、化疗疗程等均无显著差异。
出院标准:①患者一般状况良好。
②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1.2实施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①护士长、主管护士和责任组长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基于患者胶质瘤病情,结合国内外先进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相关文献,定制合理有效的护理路径方案。
公布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标准(2022版)
![公布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标准(2022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a5ad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9.png)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一、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
〔二〕诊断依据。
依据(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外科学组〕。
1. 确诊标准(以下两项之一):(1)肿瘤组织光镜下获得肯定的病理学诊断(以下检查可有可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检查、血清NSE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2)骨髓抽吸涂片和活检发觉特征性神经母细胞(小圆细胞,呈巢状或菊花团状排列;抗GD2抗体染色阳性),并且伴有血清NSE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
2. INSS分期〔1〕局限性肿瘤,肉眼完全切除,伴有/无镜下残留,同侧与肿瘤非粘连性淋巴结镜下阴性(与原发肿瘤融合粘连并一并切除的淋巴结可以是阳性的)。
〔2A〕局限性病变,肉眼不完全切除,同侧与肿瘤非粘连性淋巴结镜下阴性。
〔2B〕局限性病变,肉眼完全或不完全切除,同侧与肿瘤非粘连性淋巴结镜下阳性,对侧肿大的淋巴结镜下阴性。
〔3〕无法切除的单侧肿瘤越过中线,地域性淋巴结阴性/阳性;单侧肿瘤未超越中线,对侧肿大淋巴结阳性;中线部位肿瘤,通过肿瘤直接侵fan(无法切除)或淋巴结转移方法向两侧延伸。
〔4〕任何原发肿瘤伴有远处淋巴结、骨髓、肝、皮肤和/或其他器官(除外4S期)播散。
〔4S〕原发肿瘤为局限病变(I、IIA或IIB期),并仅限于皮肤、肝和/或骨髓转移(限于年龄<1岁的婴儿),骨髓微量受累即骨髓穿刺或活检显示神经母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的比例<10%;如果行MIBG扫描,骨髓必须是阴性的)。
注:中线为脊柱,越过中线是指侵fan到或越过脊柱的对侧缘。
假设存在多发原发病变,按照受累范围最广的病变进行分期。
3. 危险度分组(COG)〔1〕低危:①全部1期;②<1岁全部2期;③>1岁MYCN未扩增2期;④>1岁,MYCN虽扩增但INPC为预后良好型2期;⑤MYCN未扩增,INPC为预后良好型且DNA 为多倍体4S期。
肿瘤化疗性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2
![肿瘤化疗性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2](https://img.taocdn.com/s3/m/b1b2951c6bd97f192279e9c6.png)
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项目入院第1日入院第2日(化疗第1日)化疗第2日~出院前1日出院日宣教1、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2、介绍主管医师及查房时间,主管护士及职责3、介绍病友4、介绍各种检查的目的、要求及配合方法5、加强营养6、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7、讲解穿刺置管术的必要性8、心理指导给予支持及关心9、首次化疗者应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化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反应及处理方法10、介绍此种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1、告知使用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1)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要禁止饮用冷水,禁止接触冷的物品,防止遇冷引发急性神经毒性反应。
从化疗当天即嘱患者戴手套,以免接触床档、输液架等金属器物,有冷感而加重肢端麻木,因低温刺激也可诱发咽喉痉挛,故指导患者用温开水漱洗;饮食应温软,水果用热水浸泡加温后食用;加强保暖,防止受凉;对主诉肢端麻木较重者,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护理措施(2)使用长春新碱类药物时,注意评估患者有无腹痛、便秘、尿频、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损伤情况,以便及时停药和对症治疗(3)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神经肌肉症状,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子状的麻木、关节肌肉痛等,常见于用药后2~3天,用药后的5~6天可自行减轻或消失。
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说明此症状是药物的正常反应,治疗结束后短期内可自行恢复正常2、清淡易消化饮食3、无PICC的患者应告知化疗药物外渗后果,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告知患者尽量在输液期间减少活动1、告知患者出院时间及流程,准备好出院所需手续2、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及家属加强保护意识,防止受伤。
四肢感觉异常者,应经常保持四肢清洁,可戴手套、穿袜子保护;要避免受压和冷热刺激,防止烫伤和冻伤,腱发射消失、肌肉痉挛、肌力下降等有振动感觉的患者要避免上下楼梯,房间内禁放锐器,较硬且有棱角处用棉垫包裹,减少碰撞;独自活动时可用拐杖,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肿瘤化疗临床路径
![肿瘤化疗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a9dfc15c850ad02de804199.png)
诊治依据:2011年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药物选择 常用化疗药物有ADM、EPI、DDP、5-FU及MMC
临床路径单
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实施方式: 临床路径组织管理机构: 管理委员会:医院院长和分管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 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分管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该科医、护和相关人员任成员
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临床路径开发: 常见病、多发病 相对:治疗方案明确,技术成熟,诊疗费用稳定 遵循循证医学,参考卫生部/相关专业学会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 术操作规范、专家(专业团体)共识
临床路径政策演进
2009年成为深化医改的启动年,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明确提出推行常见病临床路径。 2009年6月13日,卫生部首次制定和发布第一批病种临床路径。 2009年8月18日,成立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
(由10院士担任首席专家、22个临床学科204名专家组成,具体名单未公布)》 2009年10月13日,颁布《管理指导原则》。 2009年12月7日,下发开展试点工作通知,公布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肿瘤临床路径实施情况
针对肿瘤相关疾病的手术和化疗 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审核和颁布50个肿瘤病种临床路径, 其中手术路径占绝大多数,为34个,肿瘤化疗临床路径有16个, 涉及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胃癌食管癌、肺癌、血液肿瘤等。
已发布的肿瘤相关临床路径
乳腺癌:
2009版:手术 2012版:保乳术、术后放疗、改良根治术、化疗 2016版 乳腺癌临床路径(手术524)
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方案
![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ef8e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7.png)
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儿童肿瘤,通常起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神经母细胞。
这种癌症通常发生在肾上腺、腹部或胸部,但也可以发生在头部、颈部或其他部位。
由于神经母细胞瘤的高度侵袭性和快速蔓延的特点,化疗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疗是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破坏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并抑制其进一步生长和扩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化疗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平行治疗。
在制定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方案时,医生会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肿瘤的分级和扩散程度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方案:1. COJEC方案(化疗联合放疗)COJEC方案是针对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设计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案。
该方案包括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顺铂和VP-16等多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通常在放疗前后进行化疗,旨在减小肿瘤的体积以方便手术切除或减缓术后复发的风险。
2. CADO方案(化疗联合放疗)CADO方案是针对中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设计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案。
该方案包括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顺铂和柔红霉素等多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与COJEC方案相比,CADO方案使用柔红霉素替代了VP-16。
这种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3. VAC方案(化疗前手术)VAC方案是一种先行化疗后手术的治疗方案,旨在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患者手术时的风险。
VAC方案包括顺铂、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
在化疗后,医生可以更容易地切除肿瘤,且化疗可以进一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
4. Tipifarnib方案(靶向治疗)Tipifar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复发或进展性的神经母细胞瘤。
它通过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Tipifarnib通常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虽然以上列举的几种方案在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具体的治疗方案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制定。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和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和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a08645dfd0a79563d1e72b7.png)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
化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
□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 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 引流管
是否出院
录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尿管 □完成出院记录、并案首页、
□ 注意引流量、尿量
□复查血、尿常规等
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七)治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
1. FOLFOX6 2. FOLFOX4 3. Xelox 4. 卡培他滨单药 (八)化疗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 1-2 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 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肝肾功能:每化疗周期复查 1 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 及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九)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 化疗期间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 抑酸剂、止泻药、预防过敏、升白细胞及血小板、贫血治疗。 (十)出院标准。 1.完成既定化疗流程; 2.无发热等感染表现; 3.无Ⅲ度及以上的恶心、呕吐及腹泻(NCI 分级); 4.无未控制的癌痛; 5.若行化验,无需干预的异常结果; 6.无需干预的其他并发症。
□根据术后病理决定术后是
处理
□根据情况停计尿量(广泛子宫 否需要放、化疗
□静脉输液(视患者情况而定) 切除者保留 7 天以上)
□抗菌药物:根据病情及抗菌 临时医嘱:
药物使用原则
□ 换药
临时医嘱:
□止吐药物等(胃粘膜保护药
□换药
物、抑制胃酸药物)根据情况停
□止吐药物等(胃粘膜保护药 用
物、抑制胃酸药物)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1de0d2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2.png)
小孩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一、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年纪小于 18 岁,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二、诊断依照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诸福棠适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体检:可有发热、疲备、食欲减退、关节痛苦、皮肤瘀斑、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
2.血惯例、生化检查。
3.骨髓涂片或活检。
4.病理学检查:肿块切除、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
5.VMA、NSE检测。
6.基因分子检测: N-MYC、染色体。
7.影像学检查、各脏器功能检查。
三、诊断标准1.肿瘤组织光镜下获取一定的病理学诊断2.骨髓涂片或活检发现特点性神经母细胞四、形态学分类(INPC)1.神经母细胞瘤(间质困穷):未分化的;弱分化的;分化中的。
2.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淆型(间质丰富)。
3.节细胞神经瘤(间质优势):成熟中;成熟型。
4.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混淆型,间质丰富/ 优势和困穷)。
五、预后分类1.预后优秀型:<1.5 岁,弱分化或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而且 MKI 为低度或中度; 1.5 ~ 5 岁,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而且 MKI 为低度;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淆型 ( Schwannian 间质丰富 ) ;节细胞神经瘤 ( Schwannian 间质优势 ) 。
2.预后不良型: <1.5 岁,未分化的或高度 MKI 神经母细胞;1.5 ~ 5 岁,未分化或弱分化神经母细胞瘤,或中度或高度MKI 神经母细胞瘤;≥ 5 岁的各样亚型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 ( 混淆型, Schwannian 间质丰富 / 优势和困穷 ) 。
MKI 分为三级,低度(< 100/5000 );中度(< 100-200/5000 );高度(> 200/5000 )。
3. 鉴于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子(IDRFs)1)单侧病变,延长到两个间室;颈部 - 胸腔;胸腔 - 腹腔;腹腔- 盆腔。
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28359ad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9.png)
□复查血常规,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必要时)等
□注意观察体温、血压、体重等
□重要脏器临床症状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预约复
诊日期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ICD-10:C56-02),行术后化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5-7天
日期
住院第1–2天
化疗前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
□完善入院检查
□决定化疗方案
□妇科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临时医嘱:
□化疗方案
□重要脏器功能保护:止吐、保肝、保胃、保肾等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化疗期间心理与生活护理
□化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1.
2.
□无□有,原因:1.
2.护士签名医师Fra bibliotek名□心电图
□胸部CT、盆腹腔增强CT或MRI、肿瘤标志物、心、肺功能测定,肾图等
(必要时)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临时医嘱:
□ PICC置管术(必要时)
□化疗前必要时脱敏治疗(首次)
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
![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https://img.taocdn.com/s3/m/ae1678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化疗方案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母细胞的恶性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通常起源于脊髓基底神经节或肾上腺。
这种肿瘤通常具有快速生长和侵袭性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很大的威胁。
化疗是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分裂。
但是,由于儿童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治疗反应较差,化疗方案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在制定化疗方案时,医生通常会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和化疗药物的类型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疗药物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1. 萤敏体萤敏体是一种DNA损伤剂,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它可以通过与细胞DNA发生交联,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萤敏体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如长春新碱。
2. 长春新碱长春新碱是一种DNA间断剂,通过抑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来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它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如萤敏体,以增强治疗效果。
3. 顺铂顺铂是一种常用的癌症化疗药物,对神经母细胞瘤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通过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
4.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DNA和RNA的合成来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它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5. 预防治疗预防治疗是指在肿瘤切除手术后,为了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而进行的治疗。
通常使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新碱、顺铂和氟尿嘧啶等。
需要注意的是,化疗方案的选择和使用应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化疗会持续数个周期,每个周期通常为几周。
化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总结起来,化疗是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萤敏体、长春新碱、顺铂和氟尿嘧啶等。
化疗方案的制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与专业医师密切合作,并定期进行随访,是保障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患者化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患者化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c7d5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7c.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患者化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牛润花; 王翠英; 郭志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5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将9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行为改变情况,护理质量满意率,病人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患者化疗健康教育中应用,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1832-1833)
【作者】牛润花; 王翠英; 郭志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7
【相关文献】
1.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高翠英;徐丽萍;刘琦;赵国凤
2.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患者化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牛润花;王翠英;郭志强
3.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J], 卞翠凤;宦心;蒋平
4.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艾艳;徐秋
瑾;杨芳
5.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J], 王圆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一、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ICD-10:Z51.102)
行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疾病编码。
2.已排除患儿复发及恶病质等。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1-2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确诊检查
(1)病理检查:肿块切除,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2)骨髓涂片或活检、基于GD2免疫细胞学检
测;(3)24 h尿VMA或HVA定量(必要时留置导尿);(4)影像学依据;
(5)血NSE。
2、分期检查(1)胸部CT增强;(2)腹部及盆腔增强CT,B型超声;(3)眼球B型超声(选择性);(4)ECT全身骨扫描;(5)髂后骨髓涂片+MD 检测;(6)MRI;(7)PET-CT(选择性)。
3、基因分子检测(1)N—MYC扩增倍数;(2)DNA倍性;(3)lp缺失(选择性);(4)1lq缺失(选择性)。
4、各脏器功能检查(1)全血象;(2)肝肾功能,电解质;(3)血清LDH;
(4)EEG,EKG;(5)流病检测;(6)听力检查。
二、危险度分级
低危:①所有1期;②<1岁所有2期;③>1岁MYCN未扩增2期;④>1岁,MYCN虽扩增但INPC为预后良好型2期;⑤MYCN未扩增,INPC 为预后良好型且DNA为多倍体4S期。
中危:0<1岁,MYCN未扩增3期;②>1岁,MYCN未扩增且INPC为预后良好型3期;③<1岁半,MYCN未扩增4期;④MYCN未扩增,DNA 为二倍体4S期;⑤MYCN未扩增且INPC为预后良好型4S期。
高危:①>1岁,MYCN扩增INPC为预后不良型2期;Q<I岁,MYCN扩增3期;③>1岁,MY—CN未扩增但INPC为预后不良型3期;④>1岁,MYCN扩增3期;⑤<1岁,MYCN扩增4期;⑥>1岁半的所有4期;
OMYCN扩增的4S期。
如患者确有感染指征,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患者患者情况、感染部位,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用药。
(七)化疗方案
1.低危组治疗计划。
手术+术后观察oR手术+化疗
1 CBP+VPl6
2 CBP+CTX+ADR评估(包括BM)推迟手术情况:手术及术后评估
3 CTX+VPl6
4 CBP+CTX+ADR全面评估a
5 CTX+VPl6
6 CBP+CTX+ADR评估
7 CBP+VPl6
8 CTX+ADR终点评估b
随访:Q2M随访
注:CTX:1.0g/m2第1天(<12 kg:33 mg/kg);VPl6:120
mg/m2第1~3天(<12kg:4mg/kg);ADR:30mg/m2第1天(<12 kg:1 mg/kg)
a全面评估: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听力评估。
有骨髓浸润每2
疗程行骨髓涂片及MRD检查直至转阴.b终点评估:主要治疗结束后的全面评估
2.中危组治疗计划(化疗至VGPR后4个疗
程)。
1 VCR+CDDP+ACIR+CTX
2 VCR+CDDP+VPl6+CTX评估(包括BM)
3 VCR+CDDP+ADR+CTX
4 VCR+CDDP+VPl6+CTX全面评估a手术及术后评估
5 VCR+CDDP+ADR+CTX
6 VCR+CDDP+VPl6+CTX评估
7 VCR+CDDP+ADR+CTX
8 VCR+CDDP+VPl6+CTx终点评估b
维持治疗:13-cis—RAl60mg/m2,14天/月,共6个月
随访:Q2M随访
注:VCR:1.5mg/m2第1天(<12 kg:0.05mg/kg)}CTX:1.2
g/m2第1天(<12 kg:40 mg/kg);CDDP:90 mg/m2第2天(<12 kg:3mg/kg)lVPl6:160 mg/m2第4天(<12 kg:5.3 mg/kg);ADR:30 mg/m2第4天(<12 kg:1mg/kg)
a全面评估: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听力评估。
有骨髓浸润每2 疗程行骨髓涂片及MRD检测直至转阴.b终点评估:主要治疗结束后的全面评估。
3.高危组治疗计划(化疗至VGPR后4个疗程)。
1 CTX*+TOPO
2 CTX*十TOPO评估(包括BM)
3 CDDP+VP-16
4 CTX+DOXO+VCR+MESNA全面评估-干细胞采集
手术及术后评估
5 CDDP+VP-16
6 CTX+DOXO+VCR+MESNA评估
7 CTX+TOP0
8 CDD+VP-16全面评估8
ABMTl
放疗
ABMT2 (自体干细胞移植)
终点评估b
维持治疗;13-cis-RAl60mg/m2.14天/月.共6个月
随访:Q2M随访
注:CTX:400 mg/m2第1~5天(<12 kg:13.3 mg/kg);Topotecan:1.2 mg/m2第1~5天.可用Irinotecan代替,120 mg/m2第1~3天;CDDP:50 mg/m2第1~4天(<12kg;1.66 mg/kg);
VPl6:200mg/m2第1~3天(<12 kg 6.67 mg/kg);CTX:1800
mg/m2第1~2天(<12 kg60 mg/kg);Mesna:420 mg/m2第1~2
天q4h×3;DOXO:25 mg/m2第1~3天(<12 kg;0.83 mg/kg);VCR:<12 mon 0.017 mg/kg第1~3天、>12 mon且>12 kg
0.67mg/m2第1~3天、>12 mon且<12 kg 0.022 mg/kg第1~3 天、总剂量不超过2 mg/72 h或0.67mg/d。
(八)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治疗期间,发现肿瘤有复发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2.患儿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需要处理的疾病。
二、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ICD-10:Z51.102) 行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