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5题;共15分)
1. (4分)(2016·安顺) 根据提示默写。

①《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

《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②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表明远大的志向和夺取胜利的信心。

2. (3分) (2017七下·兴化月考)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百折不náo________的勇气。

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shù________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bá shè________,一切幻想都是虚无缥缈的。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________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

②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________。

③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________,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A . 宽阔闪烁映衬
B . 宽敞闪烁对比
C . 宽敞燃烧对比
D . 宽阔燃烧映衬
4.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也会不同地带来辐射危害。

B . 引领、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历史地、辨证地看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稳中看进,缓中看新,难中看机,变中看势。

C . 伊拉克恐怖势力持续扩大,安全局势日趋严重。

伊斯兰极端势力在阿拉伯世界日益聚集和扩散,伊拉克危机恶化恐将成为中东大变局的导火索。

D . 正如新闻联播评论所说:“电视综艺节目的公益模式改变了传统综艺节目过分追求娱乐效果,成为主流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手段。

5. (4分)(2017·广东模拟) 仿照画线句,另写两个句子,使之和画线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地为我亮着,照亮我迟疑的脚步;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倘若我是自暴自弃的流浪者,母亲必是那天涯边一棵参天的古木,笔直地为我站着,支撑我疲倦的身躯。

二、阅读 (共4题;共87分)
6.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

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

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

”求之,弗予。

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

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

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

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

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教;指点。

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

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

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

⑤ 诮:责问。

(1)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则意其犹有美者(猜测)
B . 使者见而怪之曰(奇怪)
C . 吾固知吴人之靳也(本来)
D . 颦蹙以让使者(责备)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 有植枸橼于庭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 . 使者以诮吴人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 . 而王之求弗止乃记之而去
D . 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而伯乐不常有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

②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4)
梁王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7. (2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
班超①字仲升,扶风平陵人。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謇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十六年,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卿曹②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当与从事③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

从事文俗吏④ ,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注释】①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②卿曹:你们。

③从事:幕僚一类的文职官员。

④文俗吏:平庸的文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②后忽更疏懈()
③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④今虏使到裁数日()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佣者笑而应曰而涉猎书传
B . 以吾众诈自称以取封侯
C . 扶苏以数谏故狐疑未知所从故
D . 辍耕之垄上当与从事议之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4)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两处)
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
(5)
分别简述陈胜和班超遭遇的境地和采取的对策。

(6)
【甲】【乙】两文中陈胜、班超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8. (20分)(2017·包头)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以下问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

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

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

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

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

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作者:舒翼本文有改动)
(1)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

(2)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3)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本文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
9.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①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

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

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

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

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②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③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④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

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

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⑤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⑥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⑦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

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

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⑧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

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⑨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

⑩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

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

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⑪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

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⑫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
(1)
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
(2)
写出第⑪段“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这个句子划线词在句中的含义。

(3)
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何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
请品析第⑧段划线的句子。

(5)
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

读完上文,请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文 (共2题;共20分)
10. (5分)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11. (15分)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练习题。

(1)
《伊索寓言》是一部___________。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___人,善于讲________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少部分以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主人公。

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______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

(3)
你课外已经读过伊索寓言了,请你说说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
①《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________________。

③《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5题;共15分)
1-1、
2-1、
3-1、
4-1、
5-1、
二、阅读 (共4题;共87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7-5、
7-6、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三、作文 (共2题;共20分)
10-1、
11-1、
11-2、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