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应对之策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78e75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3.png)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1-04T10:29:50.75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贾宝宝[导读]陕西旅游集团陕西 710100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特别是随着微博、论坛、贴吧之后,“抖音”“快手”等新兴短视频媒介的广泛普及,更是容易形成话语声浪、舆情波涛,整个网络舆论传播呈现出十分复杂的舆论变象。
对于肩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双重责任的国有企业而言,应对、把握和引导网络舆情工作,已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作答。
一、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具有多方面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广泛,“微传播”特点突出。
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和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网络会以最快速度介入,在极短时间内刷屏网络,引起社会空前关注的事件屡见不鲜。
看似单薄和孤立关注、点击、回帖、推送等,一旦快速聚集,就会如同“亚马逊雨林中蝴蝶的翅膀”,成为声势浩大的舆论声浪。
(二)网络舆情传播复合性进行,聚合分化特征凸显。
作为一种网络化的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媒体的传播格局,形成网格化、动态时、立体式的复合传播方式,使传播影响更加难料和不可控。
在此过程中,原有网络热点或话题在传播演化中不断延伸,随时可能生成新的话题、出现新的声浪或引发新的舆情。
前不久的西安地铁拖拽女乘客事件就是从抖音平台上,率先发酵引爆,其他媒体跟进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ead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b.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加强本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公司”)的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确保公司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在BBS论坛、微博、微信、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网络媒体上出现的关于公司及其业务、管理、人员、产品等各方面的任何级别的不良舆情、安全事故、环境保护事件和造谣诽谤信息等,以及可能对公司形象和利益造成损害的网络舆情事件。
3. 工作原则(1)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网络舆情,防止事态扩大,减少负面影响。
(2)有效沟通:加强与网络媒体、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
(3)统一协调:在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4)依法依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信息组、宣传组、处置组、后勤保障组等。
(2)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发布应急处置信息,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各部门职责(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信息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宣传组:负责制定宣传方案,发布正面信息,引导舆论。
(4)处置组:负责具体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包括调查核实、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
(5)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舆情监测(1)建立舆情监测机制:通过专业舆情监测平台、网络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实时监测网络舆情。
(2)分析舆情信息: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舆情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
2. 舆情预警(1)发布预警信息:当发现可能对公司形象和利益造成损害的网络舆情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248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9.png)
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国内外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及时解决网络舆情带来的危机风险。
二、背景分析1.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征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与其中一事物相关的信息被大量群体关注,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蔓延、影响社会公众态度和行为的现象。
网络舆情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规模大、传播范围广、舆论激烈表达等特征。
2.国有企业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网络舆情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企业声誉:网络舆情会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干扰企业经营:网络舆情有可能扰乱企业正常运营,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3)蔓延至其它领域:网络舆情即使起源于其中一特定领域,但在蔓延过程中可能渗透到其他无关领域,引发更大的社会影响。
三、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及时应对网络舆情: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国有企业能更加迅速地捕捉和应对网络舆情,以减少危机风险对企业的损害。
2.增强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是国有企业提高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帮助企业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做好预防、应对和修复等各个环节。
3.保护国有企业利益:网络舆情有可能给国有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失,应急预案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判断危机形势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利益。
四、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1.指导思想(1)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应将网络舆情列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工作。
(2)合理规划: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组织、宣传、培训等工作,全员参与,形成科学、高效、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2.预案内容和流程(1)信息监测与预警: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采集、监测、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发出预警。
国企舆论管理制度
![国企舆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2479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7.png)
国企舆论管理制度一、舆论管理的原则1.公开透明原则。
国企舆论管理应当始终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
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做法,才能增强舆论管理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及时回应原则。
国企面对舆论关注时,应该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解,避免猜测和传闻的滋生,防止负面舆论蔓延。
3.公平公正原则。
国企在进行舆论管理时,应当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对待各种舆论,并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予以回应,不能因为个人情感或利益关系而扭曲事实,诋毁他人。
4.持续有效原则。
舆论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工作,而不是临时的应对。
国企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舆论管理机制,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有效地进行舆论管理,避免因为一次失误而影响企业形象。
二、舆论管理的流程1.舆情监测。
国企应当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对社会各种不同的舆论进行持续监控和分析,及时了解社会舆论的动向和企业形象在社会上的认知。
2.舆情分析。
在进行舆情监控后,国企需要对得到的舆情进行深度分析,了解舆情的来源、动机、影响力,并根据不同的舆情特点制定应对策略。
3.舆情应对。
国企应当根据舆情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策略,并及时进行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舆情应对时,要避免情绪化的回应,应该理性客观地进行舆情引导和敏感问题的处理。
4.效果评估。
舆论管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舆情应对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出经验教训,为下一次舆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三、舆论管理的方法1.建立健全的舆论管理团队。
国企应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舆论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分析、应对和评估舆情,确保舆论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这个团队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2.加强内部沟通。
国企在进行舆论管理时,需要加强内部沟通,让内部员工对企业形象和舆论敏感问题有所了解,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企业形象的影响,从而减少因为内部因素而造成的负面舆情。
3.建立应急预案。
(4篇)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汇编(集团公司)
![(4篇)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汇编(集团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6aedee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2.png)
(4篇)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汇编(集团公司)文章一: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在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度性薄弱环节,往往容易引发舆情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在舆情管理方面需要考虑以下思路和方法。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应涵盖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等方面。
通过舆情监测来及时掌握舆情信息,舆情分析则可以把握舆情发展趋势和市场预期,进而为舆情应对提供决策支持。
其次,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舆情预案的制定与优化。
舆情预案是国有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的重要指导手册,它需要详细规定舆情事件的分类、责任分工、应急处理流程以及相关内外部沟通渠道等,以指导企业在舆情危机中的应对策略。
第三,国有企业应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协作。
在处理舆情事件时,及时、透明地向外界传递信息非常重要。
国有企业应建立起与公众、媒体、政府等各方的良好沟通渠道,以便及时回应外界关切,减少负面舆情的扩散。
同时,国有企业内部也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以便快速了解员工和干部的意见和想法,从而更好地处理舆情事件。
最后,国有企业应注重员工舆情意识的培养。
员工是国有企业的核心力量,也是舆情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舆情培训,提高他们的舆情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使其成为舆情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
文章二:国有企业舆情管理中的创新思路与方法为了更好地应对舆情风险,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舆情管理思路与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新方向:首先,国有企业可以借鉴社交媒体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主动传递积极信息,增加企业公信力,减少负面舆情的扩散。
其次,国有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舆情预测分析。
国企如何应对网络安全
![国企如何应对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50c14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7.png)
国企如何应对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当今国企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国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教育,推广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政策:制定和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和政策,明确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员工的网络行为,确保网络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3. 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提高网络安全的抵御能力。
4. 实施安全访问控制:建立合理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重要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信息,减少外部攻击和内部安全事件的风险。
5.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补系统中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 加强网络监控和安全事件响应能力: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建设安全监控中心,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减小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
7. 加强外部合作和信息共享:积极与其他国企、政府机构和安全厂商等合作,共享网络安全信息和安全威胁情报,提高对网络威胁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国企应重视网络安全问题,通过加强员工意识教育、制定安全策略和政策、建立安全防护体系等多方面手段,提高网络安全的保护能力,确保企业信息和资产的安全。
我国国企负面舆情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企负面舆情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e83ef6b90d6c85ed3ac6c4.png)
我国国企负面舆情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摘要: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最新对央企的专项监测显示,央企企业家负面舆情呈现增长态势,贪腐事件频发是引爆负面舆情的关键因素。
在赞叹政府反腐力度加大的同时,有关国有企业的不良舆情信息,也随之充斥媒体和网络。
有些负面舆情甚至不断在网上发酵,这些关于国有企业负面形象的评价和言论,严重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部分民众对国企认识的误解。
显然,这种舆论形势不利于为国企及其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种种隐忧。
因此,如何把握舆情发展脉搏,正确应对国企负面舆情问题,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国有企业;负面舆情;成因及对策引言当今社会,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第四、第五媒体,赋予媒体以更加强大的力量,以更迅猛的速度,如惊涛拍岸般地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击荡着人们的心灵。
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网络时代,媒体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世界。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媒体环境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在各类企业危机事件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起作为危机事件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乃至追踪者,但有些时候,网络却成为了企业危机的放大器、滋生地,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交互共享性强等优势,在企业危机事件处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频繁爆发的网络舆论危机正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
1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发生的类型及特点1.1网络危机类型1.1.1网络谣言或传言网络谣言或传言是最常见的网络危机,对企业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在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媒体迅速兴起和发展的时代,各种网络用户空间均有可能变成各类信息的扩散地和舆情的扩音器。
任何一种谣言或传言经网络转发,会给企业带来恶劣的影响。
1.1.2网络黑客或病毒对企业网站的攻击网络是由一个个节点和终端组成的,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本身十分脆弱,因为网络终端通过路径就可以访问到另外一个终端,因此,网络黑客就有可能更改或窃取某个终端上的内容。
浅谈国有企业宣传创新及舆情应对——以H国企为例
![浅谈国有企业宣传创新及舆情应对——以H国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9a5868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2.png)
浅谈国有企业宣传创新及舆情应对——以H国企为例关键词:国企宣传,创新,舆情应对机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宣传工作既有作为公有制基础的特殊性特征,也有现代竞争企业的一般性特点。
作为权属人民、政府举办的企业,其宣传工作的政治色彩天然鲜明,肩负着承担党和国家经济命脉的使命。
作为现代企业,其宣传工作必须服务于企业目标,要在效益输出最大化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思路。
本文以H国企宣传工作和舆情应对工作为研究案例,重点围绕上述两个主要功能特征,按照增强管理和减轻负担的管控思路,进一步挖掘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管理效能及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贡献力。
一、国有企业宣传的功能特点国有企业宣传是国有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不但能在塑造企业文化和凝聚员工思想上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在树立企业形象和培育外部忠诚上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根据H国企的实际情况,以政治思想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企业品牌塑造、企业目标达成、企业形象树立为分析维度,总结归纳出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在内外部管理方面的六大作用。
1.内部管理:国有企业宣传发挥着凝聚思想和沟通的润滑作用一是政治思想引领。
一方面,通过回答员工“谁的企业”“为谁干活”“怎么干活”等基本问题,梳理企业员工正确的企业“三观”,在企业内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确保企业政治方向不偏移;另一方面,针对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大指示和办企方针,及时宣贯执行,让企业员工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保持一致,让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规范,不超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红线。
在政治思想引领方面,H国企尤其重视对党和国家重要指导思想、中央关于行业重要部署、企业重大发展思路的宣传,通过列入考核的方式成为不断强化职工的思想武装。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
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约束作用。
H国企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其通过对企业文化归纳提炼、标识设计、释义宣贯等传承发扬企业文化。
企业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危机
![企业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e9c4d7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b.png)
企业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危机当前,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谣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企业遇到谣言攻击,会对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和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危机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积极的舆论引导在网络谣言面前,企业要有积极的舆论引导态度。
企业需要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积极回应谣言,保持透明度和公开性。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应的信息,发布真相报告或研究报告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以便消除恶意攻击。
可以在公司的官网和社交媒体上面发布事实相关信息,并给用户提供信息查询的平台,增加信息的参考性,进一步化解危机。
二、建立危机管理团队企业的危机管理团队需要掌握全面的危机管理技能和经验。
在企业内部,应该选派一个人实施危机管理。
该人员应该熟悉公司信息,能够保持联系并协调全公司员工资源。
此外,还需要把握公关技巧,善于沟通、协商、调节冲突等技巧,对于疑似谣言的言论,进行第一时间处理,尽快化解危机。
三、培养品牌的信任度企业对待品牌的态度可以影响品牌的发展。
品牌的形象不好,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业务,还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
因此,企业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培育用户对品牌的认识和信任度。
这就要求企业加强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的影响和美誉度,以减轻谣言对企业和品牌的影响。
四、加强合规管理企业应该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政策和行业自律,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信息识别与核实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以保障企业自身合规运动。
加强标准的制定,将企业的诚信度与品质度的要素逐步入标准体系,将公司品牌与口碑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这样能够使企业面对谣言时,不会对企业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舆情防控机制企业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防控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防范网络谣言和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这一机制应涉及到包括社交媒体、舆情监测、危机预警、网络公关、灾难响应等方面,有效预防和处置企业危机。
定期组织专业的培训,提高员工危机管理技能。
国企网络舆情处置情况汇报
![国企网络舆情处置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62a34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6.png)
国企网络舆情处置情况汇报
近期,国企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公司在处理
网络舆情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具
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
针对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和影响力,我公司加强了舆情监测和
预警机制的建设,引入了先进的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掌
握舆情信息,为后续处置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针对突发性舆情事件,我公司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明确了舆
情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有效回应,及时平息舆情的蔓延。
三、加强舆情信息发布渠道。
我公司积极拓展舆情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
信等多种媒介,及时向公众发布官方态度和处理进展,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有效稳定了舆论场。
四、加强舆情处置能力建设。
我公司加强了舆情处置团队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舆情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了舆情事件的及时处置和妥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负面影响。
五、加强舆情回访和总结。
我公司建立了舆情回访和总结机制,对每一起舆情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回访和总结,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舆情处理工作,提高了整体处置水平。
总的来看,国企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网络舆情风险日益增加的当下,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强舆情处置工作,完善机制,提高能力,确保国企形象和声誉的稳固。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增强风险意识,做好舆情处置工作,共同维护公司形象和品牌。
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fdc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6.png)
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XX集团是一个大型国企,其产品覆盖了多个领域,涵盖能源、化工、煤炭等多个行业。
随着社会媒体的普及,网络舆情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需要我们提前制定好应急处置预案,以应对突发网络舆情。
第一步:舆情监测舆情监测是应急处置的第一步,必须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
舆情监测可以依赖多种手段,如网络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新媒体监测与分析平台等工具。
在XX集团,我们将借助主流社交媒体和舆情监测工具实现。
我们将建立一个舆情监测团队,对集团及其分支机构在网络上的声誉进行实时监测。
我们还将借助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和论坛,通过搜索关键词、关注公众号等方式获取最新的舆情信息。
第二步:舆情评估舆情评估是在舆情监测之后建立的,该步骤旨在形成一张清晰的舆情画像,并准确地识别突发网络舆情的程度和走向。
舆情评估的关键是分析并评估信息的可靠性、传播范围、言论关注度、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等因素。
通过开发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实现对舆情的分类、层级和重要程度的判断。
第三步:应对策略应对策略根据舆情评估的结果确定。
如果发现网上有关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负面评价,可以考虑迅速推出相应的积极宣传,借助自媒体、公关策略等手段形成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准确地回应消费者的期望和关切。
如果发现网络中存在谣言或报道不实的情况,应该及时发表正式声明并开展相关的权威解释,以尽快修复集团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第四步:应急团队培训为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应该进行应急团队培训。
应急团队成员应包括舆情危机管理人员、网络运营人员、法务人员、营销人员等,并应制定详细的责任分工、信息沟通流程和沟通渠道。
必要时,应建立舆情管理专业部门或委员会,并将其与公司内部多个部门(如人力资源、运营、技术、财务等)进行联系,以确保及时处理网络舆情事件。
结论问题的发现、评估和解决是应急预案的核心。
XX集团应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及时关注并解决舆情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公共关系建立、积极展示公司形象,并开通企业公民绿色通道等行为,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市场和公众的信任,以期帮助集团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央企国企如何应对舆情危机
![央企国企如何应对舆情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89d3ddb9581b6bd97f19eaef.png)
《央企国企如何应对舆情危机》课程大纲【培训目的】:1、认识网络舆情、了解网络舆情的本质,2、熟悉网络舆情的发生逻辑、发生过程3、掌握网络舆情应对的流程、方法及关键点【培训对象】:1、央企、国企各级书记、领导2、央企、国企中高层管理人员2、央企、国企新闻宣传干部及网宣人员等【课程时间】:1天【培训导师】:上海蓝草咨询【课程大纲】:一、舆情概念及理论1、舆情概念2、舆情要素3、舆情的形成土壤4、舆情与舆论的关系5、3个舆论场的关系6、3个舆论场的各自特点7、舆情发展演变中的三个理论二、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1、网站新闻评论2、论坛与社区BBS3、聚合新闻RSS4、QQ5、MSN6、博客BLOG7、微博MicroBlog三、国企面对的舆论环境1、国企面临的三个问题2、社会问题3、体制问题4、自身问题四、网络“抽象愤怒”及产生的原因1、抽象愤怒的定义2、抽象愤怒的危害3、抽象愤怒的表现形式4、抽象愤怒产生的深层次原因5、抽象愤怒的三大指向五、国企网络管理常见的问题1、部分领导对舆情思想重视不够;2、管理上仍存在不规范;3、舆情工作机制不健全;4、处置舆情能力和水平有限,不能及时妥善应对;5、沟通联系不及时,不能有效引导舆论态势的发展.六、国企舆情处置中常见的几个问题1、怕;2、慌;3、捂;4、拖;5、虚;6、吓;7、骗;8、推;9、打;七、国企如何建立有效的舆情工作机制1、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领导小组。
(2)组建工作团队。
(3)建立工作巡查。
(4)严格奖惩措施。
(5)加强后勤保障。
2、强化引导力度。
(1)建立媒体合作机制。
(2)加强对舆情的分析研判。
(3)建立官方平台3、做好事后处置。
(1)主动通报。
(2)精准定位。
(3)总结归纳(4)正面宣传4、开展主题宣传八、国企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做法1、加强日常监测2、锁定监测的主要渠道3、与舆情内容进行分类4、网络舆情的监测周期5、舆情阅评工作6、敏感问题重点查办7、组建网络发言人队伍8、寻求意见领袖9、加大与网民的沟通九、国企突发事件及危机沟通1、五种错误的心理2、一位省委组织部长的总结3、突发事件处理的十三个关键点4、危机沟通的三个策略起点5、危机沟通的策略及方法6、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应避免的陷阱7、舆情危机媒体沟通的具体路径。
大型国企网络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
![大型国企网络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28125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a.png)
大型国企网络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愈发严重。
尤其是在大型国企中,因为其业务规模大、信息量大,管理难度高,因此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相对更大。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两个方面,讨论大型国企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和如何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二、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型国企在日常的运营活动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网络安全风险:1、信息泄露风险由于大型国企拥有的客户、业务、数据、机密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这些信息遭到泄露,将对企业的运营、竞争、品牌形象等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信息篡改风险信息篡改是指网络黑客通过篡改数据、攻击系统、截获信息等方式,将信息呈现的内容或者结果改成不同于原始信息的新结果。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内部决策可能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
3、网络攻击风险网络攻击指的是黑客通过入侵网络系统,获取企业的重要信息、破坏企业的网络系统和数据,对企业的整个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等。
网络攻击一旦发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危害,因为黑客能够获得一些非法利益,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息安全。
4、恶意软件传播风险恶意软件指的是一种被黑客用来攻击计算机的软件,其目的是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通过病毒、蠕虫、木马等手段,向他人发送垃圾电邮、破坏重要文件、秘密窃取用户账户信息等。
这种情况发生时,黑客可以影响企业的运营,并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网络安全加强的对策为提高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能力,大型国企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并采取以下预防和控制措施。
1、部署安全技术装置大型国企应当维护自身的防火墙、虚拟私有网络(VPN)应用、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技术装置。
利用这些安全技术装置,大型国企可以及时发现、阻止网络攻击,并保障企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不受非法访问和恶意干扰。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制定并落实企业的安全政策、安全标准、安全流程等,实现对企业所有安全措施的全方位、系统化、有效性监控。
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c9a7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7.png)
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XX集团国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监管与处理工作已经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XX集团意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为了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保护公司声誉,提出了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二、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和分析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对公司形象和利益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1. XX集团网络舆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和指挥网络舆情应急工作。
2. 相关部门:包括媒体宣传部门、法务部门、公关部门等,负责配合网络舆情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协助。
3. 外部专业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委托相关的公关公司、舆情监测公司等提供协助和支持。
四、应急工作流程1. 舆情监测与预警: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掌握重大网络舆情事件。
2. 事件评估与响应:网络舆情事件被发现后,由网络舆情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确定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信息归档与统计: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和归档,包括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外应对措施以及后续的跟进处理等。
4. 舆情处置指南:制定详尽的舆情处置指南,明确应对原则和紧急措施,指导相关部门进行具体的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5. 外部沟通与应对:及时与关键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向外界发布准确、客观的信息,降低网络舆情事件对公司的负面影响。
6. 事件跟踪与总结: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五、应急资源准备1. 人员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培训和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
2. 信息收集与分析: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专门团队,提供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信息支持。
国企舆情处理方案
![国企舆情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6dd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4.png)
国企舆情处理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舆情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企业的声誉、品牌形象以及合法利益造成直接影响,国有企业处理舆情事件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重点从战略、角色、流程三个方面提出国企舆情处理方案,帮助国企应对舆情事件,保护企业形象和利益。
一、舆情处理战略要制定有效的舆情处理战略,一方面仍需保持积极应对态度,及时回应、表态;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度的应对,不应动辄发声,要有根据情况量力而行的策略。
1. 建立公关危机应对机制国企应制定完善公关危机应对机制,明确相关流程和责任人,包括:•公司管理层:协调应对策略,制定应对方案;•公关部门:负责策划舆情应对方案,组织协调相关工作;•法务部门:负责法律风险评估及法律救济。
同时,国企应建立应急计划,包括:关键人员的联系方式、应对措施、应对工具等。
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应紧急启用应急计划,快速、精准应对事件。
2. 制定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告制度我们应该要从企业形象与利益体现的角度制定信息公告制度,对事件公开及时的信息,以迎接公众、媒体的关注。
信息公告制度要具备以下特点:•及时性:在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发布公告;•透明度:公告的信息要充分、准确、客观、全面;•原则性:坚持慎重原则,避免造成系统的冲击和用户的打击;•安全性:对舆情事件和留言进行分析、整理,以取得舆情事件的真正动态;同时,要注意安全管理,防止敏感信息被泄露。
同时,信息公告要准确传递企业立场与态度,让公众了解公司的内部风向和决策模式,以达到维护企业形象与利益的目标。
3. 从维护公共安全角度制定舆情处理策略国企面临的舆情事件种类取之不竭,从财务、环保、品质、安全等方面都可能出现舆情事件,多角度的处理策略是关键。
在处理舆情事件的同时,应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作为处理工作的关键,这不仅符合国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和公信力,防止因舆情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国企职场中的危机传播如何应对舆情危机
![国企职场中的危机传播如何应对舆情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e3746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b.png)
国企职场中的危机传播如何应对舆情危机在国企职场中,舆情危机是一种常见的危机传播现象,它可能会对国企的声誉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舆情危机,国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舆论、回应质疑以及及时解决危机。
本文将探讨国企职场中的危机传播以及如何应对舆情危机。
一、危机传播的特点国企职场中的危机传播具有一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有效应对舆情危机至关重要。
1.信息不对称在危机爆发之初,国企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舆情危机通常是由信息泄露、内部不和谐等原因引起的,这些信息可能会被外界迅速传播,而国企内部对危机的真相和处理进展的信息了解不足。
2.舆论形成的速度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的时代,舆论的形成速度极快。
一旦危机爆发,公众将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
因此,国企需要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以防止负面舆论的扩散。
3.声音失衡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负面声音往往比正面声音更容易引起关注。
各类信息平台和自媒体偏向于报道和传播负面新闻,这可能导致国企的正面声音被掩盖。
因此,国企需要通过积极引导舆论,宣传正面的声音,确保公众对问题的全面了解。
二、应对舆情危机的策略为了应对国企职场中的危机传播,国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舆情危机。
1.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国企应建立一支专门负责危机传播的管理团队,他们负责危机的预警、处理和应对工作。
该团队由危机管理专家、公关专家以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他们应当具备良好的危机应对能力和敏锐的舆情判断力。
2.及时回应和沟通危机发生时,国企应及时回应和沟通。
公众对危机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有着很高的期望,国企应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回应公众的关切。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例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危机处理进展报告等,增加与公众的互动,以提高危机应对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正确引导舆论国企应积极引导舆论,及时回应和澄清负面信息。
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发布权威专家的观点、开展公众教育等方式,增加正面声音的出现频率,扭转舆论的走向。
新媒体环境下国企舆情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新媒体环境下国企舆情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f419d5843b3567ec112d8a2e.png)
新媒体环境下国企舆情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文/李志华 杨宏涛摘要:在当今这个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尤其是个人媒体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常规媒体控制话语权的格局,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媒体舆情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出现的各种舆情事件,国有企业应该认清舆情危机、并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和管理舆情危机。
本文围绕当今新媒体环境下国企舆情危机的现状,阐述国企舆情危机的类型,并根据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有针对的提出面对舆情的措施,希望能给予相关工作者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国企;舆情;危机1 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1.1 危机意识不强烈我国的国有企业跟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在危机管理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因此在国有企业当中,很多领导阶层对舆情不够重视,危机意识非常淡薄,主要表现为没有将舆情管理纳入风险管理的范围,对企业潜在的舆情危机没有认真分析,没有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从而使得国有企业在面对舆情危机的时候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甚至因为这种处境,导致舆情最终掀起狂澜。
1.2 舆情应对机制不健全舆情应对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第一,新闻发言人机制不能及时运行和启动,根据人民网的调查显示,在2011年到2012年,国有企业在面临舆情危机时,官方发言人出面回应舆情的情况少之又少,由于新闻发言人“不发言”的状态,使得信息不能够及时的公开;第二,国有企业没有舆情应对机制体制和方案,在舆情发生时,往往十分慌乱不能沉着的应对;第三,舆情跟踪和舆情分析机制还没有建立,目前在使用的舆情防范机制也是普遍落后于传媒行业发展速度的,完全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建立舆情跟踪以及舆情分析机制势在必行。
2 新媒体环境下国企舆情控制的应对措施2.1 构建舆情应对网络构建舆情应对管理体系,即由国企的舆情管理领导小组,国企的舆情管理部门,以及舆情信息管理人员组成,形成“联动机制”,由各个舆情管理部分对舆情进行分析和评论,并及时将舆情汇报给主要领导,组织各部门参加舆情信息联系会议,共同应对舆情事件;最后加强舆情应对能力的培训,国有企业的宣传者是舆情处置的前线人员,因此需要加强实战培训,注重培训防范媒体歪曲事实,以及媒体不实的报道;加强与社会大众和媒体互动沟通方面的培训;加强如何宣传国企的品牌和形象的培训,切实提高舆情的应对能力。
国企舆情风险季度总结汇报
![国企舆情风险季度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32179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7.png)
国企舆情风险季度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总结我们国企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所面临的舆情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舆情管理水平。
一、舆情风险总体概述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我们国企面临了一定的舆情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问题: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我们公司的某一产品因质量问题引发了不良媒体报道,给公司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员工不当言行: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我们公司出现了一些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不当言论,引发公众不满的情况。
这些言论与我们公司的价值观不符,对公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3.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我们公司的某一生产基地发生了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和媒体的关注。
这对于我们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解决方案面对以上的舆情风险,我们国企需要采取以下的解决方案:1.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我们需要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回应客户的反馈和投诉,树立公司负责任、诚信经营的形象。
2.加强员工教育和管理:我们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明确宣传公司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加强对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行监管,引导员工用正确、正面的语言代表公司形象。
同时,加强内部沟通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降低员工发布不当言论的风险。
3.加强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我们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及时履行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增强社会的信任度和对公司环保工作的认可。
三、舆情管理策略为了更好地应对舆情风险,我们国企还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舆情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舆情监测和预警: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和市场反馈。
集团公司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汇编(4篇)
![集团公司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汇编(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d90e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c.png)
集团公司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汇编(4篇)文章一:集团公司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的舆情管理成为集团公司必须重视和加强的方面。
在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健全舆情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舆情管理制度,明确舆情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要设立专门的舆情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收集、监测和分析舆情,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制定应对措施。
同时,要明确各级企业的舆情管理职责,确保舆情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二、加强舆情监测与分析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平台,及时收集和监测国内外媒体、社交媒体和舆论平台上与企业相关的信息。
同时,要进行舆情的深入分析,了解各类舆情对企业形象和利益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三、加强舆情应对与管理能力集团公司要加强舆情应对与管理能力,建立应对危机舆情的预案和应急机制。
预案包括危机舆情的预警机制、紧急处理程序和危机应对策略等。
同时,要加强舆情危机管理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处理经验。
四、积极引导舆论态势集团公司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舆论态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以通过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开展媒体宣传活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舆论的正面评价。
还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在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包括:建立健全舆情管理制度、加强舆情监测与分析、加强舆情应对与管理能力、积极引导舆论态势。
只有加强舆情管理,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舆情挑战,确保企业形象和利益的稳定和发展。
文章二:集团公司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方法要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集团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多渠道收集舆情信息集团公司可以通过软件平台或专业机构来收集舆情信息。
可以利用舆情监测软件,对各种网络、媒体信息进行全面监控和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舆情危机爆发初 期 ,消 息会象病毒 裂变 方式
一
企业实体 经营产 生伤害 的危机信息。 在传统 媒体 时代 ,当企业面 临危机 时,主 要是
通 过 新 闻 发 布 会 向 各 大 传 统 新 闻 媒 体 进 行 危 机 公
样高速传播 。但 这 个时候 可靠 的消 息往往 不 多 , 网络上充斥着猜 测和 谣言。这时企业 的一举一动都
油 的油 品 质 量 问题 是 导 致 雾 霾 天 气 的 主 因 ,并 形
企业应根据 危机所 处的不 同阶段采取 不同 的应对 策
略 ,事前 以预 防监 控 为主 ,事 中 以快速 应对 为 主 ,
事后以恢 复企业 形象和经 营为主。
一
成 了舆 情。 这一 事 态 的发 生 要 求相 关 国 有企 业 对 网络舆 情 危机 有 足够 的重 视和 清 醒 的认 识 ,早作
根据危机 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 不同的应对策略 ,事前 以预 防监控为主 ,事 中以快速应对 为主 ,事后
以恢复企 业形象和经营为主。
[ 关键 词] 舆情危机 ;事前 防范;事 中处理 ;事后恢复
2 0 1 3年 1月份 以来 ,国 内各 重点城 市 出 现 了 严 重 的雾霾 天 气 ,在 雾 霾 产 生原 因的调 查 结 果 尚 未发布 之前 ,多数 网 民就 已经 认 定 中 石化 、 中石
观察 思考
国企 在 网络 舆 情 危 机 中 的应对 之 策
◎ 唐 大麟 张 睿 刘 洋
[ 摘
要]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 ,特 别是微博等 个人媒 体 的迅 速 崛起 ,不仅 改 变了传 统媒 体控制
话语权 的格局 ,更创造 了新的媒体舆论环境 。面对新媒体环境 中出现的 网络舆 情危机 ,国有企 业应
来有针对性地采用 不同 的管理 方法和 指导 帮助 。严
的第二个 方面就是不仅 我们管理 者要有 良好 的执 行 力 ,而且要培养 员工 的职业 操守。员工 不一定特 别 喜欢 自己的工作 ,但管理 者一定 要 向员 工灌输 既然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4— 0 2 [ 作 者简介] 彭庆 , 北 京石油管理干部学 院教授。
早预 防不仅可 以使企业 了解危机 的表现方面 ,以便
及 早 思考 应 对 方法 或解 决 策 略 ,还 可 以 帮 助 企 业 把 危 机 尽 可 能 的扼 杀 在 摇 篮 里 。
归纳 ,对正在形成 的、极有可 能产 生更大范 围影响 的舆论进行筛选和重 点追踪 ,为后续可 能发生 的网 络舆情走 向做好各种应 对和准备。
、
事 前 防范策 略
企业进行危机管理 的前 提是做好 事前 防范。危
准备 、积极应 对 ,及 时 化 解 危 机 ,以保 障企 业 健
康发展。
机一般是指企业遇 到的突发事件 、偶 然事件 ,通 常 是突如其来、从天而 降,若没 有强烈 的危机意识 和
有 效 的危 机 预 防 机 制 ,企 业 可 能 很 难 立 刻 做 出 有效
面对新媒体环境 中 出现 的网络舆情 危机 ,国有
“ 勇” ,对 于 一 个 管 理 者 而 言 ,首 先 是 要 勇 于 冒 险 、 勇于 创 新 :其 次 是 要 有 一 种 担 当精 神 ,敢 于 负
我们依靠这个职业 为生 ,那么我们就 必须具 备精于
此 道 的职 业 道 德 。 管 理 无 止 境 。 每 一 家优 秀 的 企 业 都 有 自己 或 显 或 隐 的管 理 哲 学 。形 成 一 个 有 效 的 管 理 哲 学 ,需 要 我 们 管 理 者 深 层 次地 思 考 、用 心 去体 验 ,然 后 提 炼 出来 ,并 且 深 入 到 所 有 的 员 工 。 先 进 的 哲 学 思 想 是
完备的 舆 情 监 测 系统 并 不 能 解 决 所 有 问题 ,
能够 收集 网络 媒体 中 网 民对 本企 业 的看 法。但 是 , 舆情信 息 收集 只 是企 业 防范 网络舆 情 危机 的第 一 步 ,更重要 的 目标是通过 把握引发 网络舆情 中企 业 危机的种类和特点 以及网络 受众 的心理 ,预测危 机
责 ,而不是遇事推诿塞责。 “ 严” 就是管理者要依据 制度 赏罚 分明 ,同时又 要像孔子 “ 因材施教 ” 那样做到“ 因人施管” 。在权 变
领 导 理 论 中有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观 点 就 是 管 理 者 应 该
根据不 同员工 的能力大小 、员工对待工 作 的态度 等
企业永续经营的灵魂。
在 网 络 受众 中 的传 播 路 径 和 发 展 态 势 。 由于 很 多 企 业 并 不 拥 有 能进 行 危 机 识 别 、危 机 处 理 等 能 力 的 专 业 人 才 或部 门 ,使 企 业 往 往 忽 略 一 些 网 络 上 可 能 对
当企业监测 到 正 常 的网络 舆情 演 变 为正 在传 播 开 来 的 网络舆 情 危 机后 ,企业 进 入 危机 公 关 的应 对 阶段 。国企 在 这个 阶段 的应 急措 施应 遵循 以下 几
对于 中石油 、中石化这样 的特大型 国有企业 而
言 ,防范 网络 舆 情 危 机 的 有 效 方 式 是 建 立 完 整 的舆
情监 测系统 ,以加 强对 媒体信息 的监测和 处理 。现
在 的 大 型 国 有 企 业 通 常都 有 自 己 的 信 息 处理 中 心 ,
二 、事 中处理 策略
[ 责任 编辑 ] 刘曙光
2 0 1 3年 2期 Biblioteka 北京石油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应 对 ,丧 失 解 决 危 机 的 良机 。 而 对 企 业 危 机 进 行 提
动 等形 式正 面 宣传 企 业 ,与 网络 媒体 维 持 良好 关
系 ,与 微 博 、 B B S上 的 “ 意见领 袖” 维 持 良好 关 系 : 在 危机 预 警 环 节 ,通 过 对 媒 体 监 测 信 息 进 行 判 断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