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十) 谈中国诗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中国诗和中国画融合一致”的说法是因为发生了统一错觉,对传统不够理解而形成的错误认识。
【解析】A项,原文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措辞不严密。C项,与作者观点相反,原文是“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E项,“对传统不够理解”才“会发生统一的错觉”,逻辑顺序错误。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答案】①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②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③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诗和中国画(节选)
钱钟书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遗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中,节省了不少心力。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凌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不见树。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屈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n),旁人难以意会。释朱宏《竹窗随笔》论禅宗问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这其实是生活中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举一个文评史上的惯例罢。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①____,____②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____③____,提高上岗率。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答案】 如果没有钱钟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
苦心孤诣字斟句酌地推敲文字、考据求证,又哪里会有理论名著《管锥编》的问世!
6.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①②③处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每处均不超过15个字。
原 因
料理家务
10.结合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以及这篇文章,简要分析钱钟书的语言特点。
【解析】 这是一个由课内牵引到课外的拓展性题目,回答时不必求全面,只要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分析即可。
【答案】(1)善于使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解说得生动透彻,如文中以“水米”来比喻“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两种主张。用“清官判断家务事”比喻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旧传统的作品的批评,生动幽默。(2)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将两者的观点表现得准确清楚,如将新传统的批评家和旧传统的批评家对比,将“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观点进行对比,从对比中阐述自己的主张。(3)大量引用古典诗文,不仅使文章典雅丰富,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认识、估计全面客观,主要是由于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
B.除旧布新促进了人类集体性健康遗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节省了不少心力。
C.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并非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也许是不屑注意。
D.“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在中国旧传统里非概括“文学”的界说,主要是规定个别文体的职能。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解析】 要揣摩言下之意。前者是说要重精神生活,后者是说读书要有选择。
【答案】(1)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要安于俭朴的生活,淡于物质的奢华。(2)书籍永远读不完,只有善于选择,精心研究,才能有所成就。
5.仿照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使用钱钟书的事例;②句式与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十) 谈中国诗 含答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解析】 本题通过图文转换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等能力。图表主要针对某市“目前”“将来”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议。其中“料理家务”和“照顾老人”两项变化较大,因此①、②两处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概括结论。③处是给家政培训机构提建议,那就要求针对上述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培训机构也应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调整培训课程(或调整培训内容)。
【解析】A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个词语形容的对象是人的技能或人工物品,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美景,此句对象错误。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此处用来形容灾情,用错对象,且不合语境。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此句中两人并非“初次见面”,用错对象,故不正确。D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这句的意思是: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脱离实际的计划。故正确。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解析】 必须写出钱钟书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句式: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答案】B
4.阅读下面的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有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D.⑤⑥②④③①
【解析】 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⑤⑥、①④排在一起,再根据②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将②排在首位,再根据③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确定“二者”指的是“伸出援手”和“正确施救”。
9.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批评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文章第一段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针对新传统里的批评家的偏见而展开议论的。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作者在文中主要批评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主要是批评他们对旧传统里的作品进行评论时,有见林而不见树的偏差。
【答案】BD
8.第2段里画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这两句话”指的是哪两句话?“水米无干”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这”是一个关键词,可见这两句是指上文中的句子。“水米无干”的“干”是“关系”,“水米”是比喻的喻体,找出它的本体即可。
【答案】“这两句话”指的是“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水米无干”指说的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即古代文体是散文用来“载道”,诗歌用来“言志”。
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主要是规定各种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文”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诗”“词”。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言”诗里说不出口的“志”。这些文体就像台阶或梯级,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最高。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以后,我们很容易把“文”一律理解为广义上的“文学”,把“诗”认为是文学创作精华的同义词。于是那两句老话仿佛“顿顿都喝稀饭”和“一日三餐全吃面”,或“两口儿都上北京”和“双双同去上海”,变成相互排除的命题了。传统文评里有它的矛盾,但是这两句话不能算是矛盾的口号。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了这个矛盾的错觉。当然,相反的,也会发生统一的错觉,譬如我们常听说中国诗和中国画是融合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