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初探

合集下载

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

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

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侗族大歌是中国南方侗族民间歌唱艺术的瑰宝,被称为“活化石”。

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不仅富有魅力,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侗族大歌的起源、特点以及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侗族大歌起源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的侗族聚居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其形式自由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歌词以侗文为主,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侗族大歌是民间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音乐旋律悠扬、动情感人,歌词抒发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感慨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然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许多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侗族大歌的传统方式逐渐被冲淡,年轻一代对此了解和熟悉的意愿也在减弱。

另外,侗族大歌的语言和字母系统变得陌生,很多年轻人不再使用侗文,使得大歌的演唱者和传承者日渐减少。

同时,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也给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和文化挖掘。

通过深入了解大歌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归纳总结出其文化内涵和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其次,加强对侗族大歌传承人的培训和激励。

通过开展各种培训班和比赛活动,鼓励并激励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侗族大歌,增强他们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将侗族大歌列入学校教育课程。

通过将大歌纳入学校音乐课程或民族文化课程,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在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人才培养的不足是制约侗族大歌传承的主要问题之一。

缺乏专业的传承人和教育机构,限制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侗族大歌传承中的一个难题。

在现代社会中,侗族大歌很难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和关注,这导致很多传承人选择放弃这一艺术形式而寻求其他更有利可图的职业。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三江侗族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分支,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文化冲击的影响,三江侗族的非物质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和文化衰退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文化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现状、困境原因以及传承途径,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促进三江侗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对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进行研究,既是对三江侗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弘扬。

【字数:208】1.2 研究意义三江侗族作为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意义在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播。

研究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还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

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是该族群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通过深入研究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现状及困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江侗族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价值,从而推动相关传统技艺、习俗等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2. 正文2.1 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概况三江侗族是中国侗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手工艺、传统医药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包括侗族竹编技艺、侗族牛角琴演奏、侗族银饰工艺等。

侗族竹编技艺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侗族人民善于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将竹子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如筐篓、凉席、笆篱等,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悟和利用。

侗族牛角琴是一种由牛角制成的弦乐器,音色悠扬,深受侗族人民喜爱。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是指传统的侗族文化、技艺和信仰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作为侗族的宝贵财富,它的传承及发展对于侗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传、身教和实践三种。

口传是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即通过祖辈长辈、师傅、舞蹈团、唱经组等文化宣传者的口头宣传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承给后代和社区的其他人。

身教则是通过身体动作、表情和语调来传递文化的信息和习俗,使人们逐渐认知和践行。

实践则是以亲身体验为主要手段,通过各种传统活动、民俗节庆等实际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去。

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依托现代科技并寻找新的传承途径。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可以通过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合,集成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旅游项目,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效益。

同时,培育文化产业人才,创建专业的文化管理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提高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水平。

另外,应加强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教育普及和普及活动,提高大众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邀请专业团队和传统文化宣传者进行文化讲解、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魅力,从而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最后,对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遗产保护工作也十分关键。

应该从法律、政策、机制等方面落实有力的保护措施,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确保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总之,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全面加强保护、利用和推广,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性和丰富性,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较为艰巨的任务。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侗族文化不断地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侗族文化保护区、开展侗族文化研究等,同时侗族人民也在积极地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

侗族的许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歌舞、木偶戏、侗笺字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其中,侗笺字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被誉为“活化石”。

近年来,随着传承人数的减少,侗笺字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侗笺字,侗族人民开始开展侗笺字教育和传承工作,这种努力也为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关注。

在保护侗族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侗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 1 -。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侗族大歌是中国南方侗族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歌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族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变化,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的研究,探讨侗族大歌的传承问题,并提出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一、侗族大歌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1.传承人逐渐减少侗族大歌传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传承人的逐渐减少。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已经离开了传统农村生活,技艺传承得不到继承,逐渐消失。

此外,如今的年轻一代更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逐渐降低,对于传统文艺的兴趣也较低。

2.文化多样性的丧失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侗族大歌的传承也面临着受到外部文化影响的风险。

新生代的歌手和听众已经习惯了现代化的音乐形式,忽略了侗族大歌的特殊意义和文化价值。

侗族大歌的风格和内容在现代音乐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也导致侗族大歌的文化多样性受到了丧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

3.传承方式的贫困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十分贫困,传统祭祀、家庭教育和口传等方式难以为那些没有传统文化基础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传承平台。

而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也无法真正地帮助侗族大歌的传承工作,因为侗族大歌的美学、文化内涵和演唱技巧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精细的技能传承,只有通过口耳相承和现场学习才能真正传承。

尽管侗族大歌传承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侗族大歌“非遗”传承:1.完善侗族大歌的保护政策体系政府应加强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力度,出台进一步细化的保护措施,加强培训和支持措施,倡导更多的人参与到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2.注重侗族大歌的文化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侗族大歌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侗族大歌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意识。

此外,应该加强村庄和社区的文化教育,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根基,防止侗族大歌在时代的河流中逐渐消失。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和多样性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的独特标志,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当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保护现状和问题以及保护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如唱歌、舞蹈、手工艺等。

其中以苗族、侗族的传统文化最为丰富多彩。

苗族、侗族的歌舞文化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族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出对自然、对祖先、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情。

黔东南地区的手工艺制作技艺也非常独特,如苗族的织布、刺绣等,侗族的银饰、竹编等,这些手工艺品都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了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二、保护现状和问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黔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1. 传统技艺失传: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逐渐失传。

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这导致了传统技艺的断代传承。

2. 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的矛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

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被改编和歪曲,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

3. 保护体系不健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都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保护对策为了有效保护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和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增强保护意识。

2. 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加大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探索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品、传统节日等多个方面,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侗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工作。

一、侗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保护侗族语言文字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侗族人民传承祖先智慧和丰富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侗族语言文字受到了汉语的冲击,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挑战。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语言文字,侗族地区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

通过开办侗族语言文字的学校、举办侗族语言文字的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侗族人民对自己语言文字的认识和重视。

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侗族语言文字进行数字化,建立了侗族语言文字的数据库,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学习侗族语言文字。

二、侗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与弘扬侗族的传统音乐舞蹈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侗族著名的“芦笙”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结合侗族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传承和弘扬侗族传统音乐舞蹈,侗族地区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

举办芦笙音乐比赛、侗族舞蹈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侗族青年的参与,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和学习侗族传统音乐舞蹈。

还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侗族传统音乐舞蹈的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了解和学习侗族传统文化。

三、侗族手工艺品的传承与振兴侗族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是侗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品的充斥,侗族手工艺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为了传承和振兴侗族手工艺品,侗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组织开展侗族手工艺品的展览和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侗族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在乡村开办手工艺品的培训班,培养更多的手工艺人才,传承侗族手工艺品的技艺和工艺。

还利用现代市场手段,将侗族手工艺品进行包装、推广和销售,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购买侗族手工艺品。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侗族大歌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侗族大歌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脚步日益加快,侗族大歌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困境。

传承人口的减少,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基础设施的欠缺,都成为侗族大歌传承的重大障碍。

由于侗族大歌传承监测不到位,长时间以来,侗族各界对其保护和传承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

传统的口传非正式传承已经不足以满足今天的传承需要。

目前,传承机构的缺乏和人才的匮乏是缓解侗族大歌传承问题的主要方向。

研究表明,侗族大歌的传承问题与当地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环境的失衡,金钱文化的冲击,以及乡村人口减少等因素,导致侗族大歌的表演场所受到严重限制。

同时,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相对缺乏也是传承问题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开展侗族大歌传承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侗乡学校应该加强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积极宣传侗族大歌文化,鼓励学生参加大歌表演活动。

公共图书馆应该收集、整理和传播侗族大歌艺术,以便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同时,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组织大歌演唱比赛、经验交流展演等活动,提高大歌传承人的技能水平。

另外,对大歌表演场所的改善也很重要。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传承基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同时,也应该发挥文化产业的作用,积极培育大歌表演市场,为大歌传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总之,侗族大歌的传承问题需要多方合作来解决。

只有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改善表演场所和环境,扶持传承人和组织,才能保护和传承这一灿烂的文化遗产。

侗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调查与探究——基于贵州省黎平县实证调研

侗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调查与探究——基于贵州省黎平县实证调研
对旅游资源 的提升着重表现在文化旅游上。 二、侗 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对策
被称 为 “ 天 下第一侗 乡” 。在历史及 地理等 诸多 因素 的共 同 作用下 ,传 统的侗族文化得 以较好地保 留 ,并成为众多 民族 学家 、人类 学家研究侗族文化 的理想基 地。侗族文化之瑰宝 乃鼓楼 、花 桥和大歌 ,三者被誉为侗族 三宝。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迅速 发展和文化 日益多元化 的今 天 ,原生态 的侗族文 化 以其独有 的魅力闻名遐迩 ,侗 乡黎平 的旅 游资源亦 因此得 到 了相应 的开发 ,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当地经 济的发展。
【 关键词 】 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 主义文化 包含着少 数 民族 的优 秀文化 ,我 国 5 6个 民族 的文化 共同构成 了光辉灿烂 的中华 文化。侗族有着悠久 的历史 ,其 居住 区主要在贵州 、湖南 和广西的交界处 ,湖北 恩施也有部分侗族 。 贵州省 黎平 县是 我国侗族 人 口最多的县 ,
对 缓慢 ,同时也 由于贵 州本地现 有法律 、法规 的本 身缺 陷 , 故而侗 族传统文 化 的保 护与传承 缺少法律 依据和 制度保证 。 如知识产权 问题 、民族关 系问题 、政府职责 问题 、条件保 障 问题 、传承人 的权利 与义 务问题等等 ,这些 问题 的存 在 ,直 接导致侗族传统文化在保 护与传承 的过程 中时常发生 无法可 依 的现 象 ,从而使 文化 主体 的利益 受到损 害且得不 到赔偿 。 长此以往 ,越来越多 的优 秀民族文化 即使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 名录 ,也会 因保护不力而将走 向消失 的边缘 。
须突出重点 ,明确核心 。 ( 一 )政府应加 大重视 力度 ,科 学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侗族生 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建设 社会 主义文化 强国的 重要组成部分 ,对侗族生态文化加 以保 护 ,是政府文 化职能 的体现 ,政府必须发挥 主导作用 。但是政府 在掌 控全 局 ,主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侗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涵盖了语言、音乐舞蹈、手工艺、节日习俗等方面。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侗族群众积极开展实践与探索。

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侗族的语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语言,一些侗族地区开展了侗族语言的教育和培训,组织语言专家和老一辈侗族人员编写语言教材,开设侗族语言课程。

侗族地区还举办侗族语言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侗族语言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了侗族语言的使用和传承率。

音乐舞蹈是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的歌舞形式独特多样,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的音乐舞蹈,一些侗族地区成立了民间艺术团体,开设音乐舞蹈培训班,传授侗族的舞蹈技巧和音乐演奏技巧。

侗族地区还举办音乐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展示侗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侗族音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中。

手工艺是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的手工艺技术独特精湛,如竹编、蜡染、木雕等。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的手工艺,一些侗族地区建立了手工艺传习所和手工艺学校,邀请老一辈手工艺人传授技艺,培养年轻人的手工艺人才。

侗族地区还举办手工艺比赛和展览,推广侗族手工艺品,提高侗族手工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节日习俗是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侗族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如侗族的苗年节、赛龙船等。

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的节日习俗,侗族地区组织侗族群众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举办节日民俗展览和民俗文化论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侗族的节日习俗,传承和弘扬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各级政府和侗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侗族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了提升。

还需要加强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注重培养和传承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侗族的文化价值和贡献。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歌词、服饰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内涵。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侗族人民对生活、工作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侗族大歌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侗族青年不再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导致侗族大歌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侗族大歌传承的环境逐渐恶化。

传统的侗族村落和社区逐渐消失,侗族大歌的传承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没有了原有的社会和文化支持体系。

侗族大歌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存在问题。

由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落后于时代发展,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加强对侗族大歌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传媒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侗族大歌,增强社会对侗族大歌传承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需要加强对侗族大歌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侗族青年参与到侗族大歌的传承中来,培养一批合格的传承人。

我们需要加强对侗族大歌传承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保护传统的侗族村落和社区,恢复并建设侗族大歌的传承场所和基地,为侗族大歌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侗族大歌传承的创新发展。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侗族大歌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开发新的传承方式和途径,提升侗族大歌的传承效果和质量。

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文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侗族人民的历史和情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不仅是对侗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侗族服饰手工艺保护传承问题探析

侗族服饰手工艺保护传承问题探析

侗族服饰手工艺保护传承问题探析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贵州、江西等地,以湖南的侗寨最为著名。

侗族人民崇尚自然、尊重传统,在衣着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风采。

侗族服饰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侗族服饰的手工艺保护和传承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侗族服饰手工艺保护传承问题进行探析。

侗族服饰手工艺的保护传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传统技艺的失传。

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手工操作才能完成。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少的人选择从事侗族服饰制作的手工艺。

许多侗族人选择了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而留在侗寨的年轻人更多地接触到了现代化的服饰,对传统的侗族服饰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传统的侗族服饰技艺渐渐地失传下去,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巨大的困境。

侗族服饰手工艺的保护传承还面临着现代娱乐和时尚的冲击。

如今,电视、互联网等娱乐方式的普及让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人追求时尚和流行。

侗族服饰在一些年轻人看来已经过时,不再符合时尚的潮流。

他们更愿意选择现代化的服饰来表达自己。

而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让侗族服饰在实用性上遇到了挑战,比如侗族服饰大多是手工缝制的,没有现代服饰那样的便捷和舒适。

传统的侗族服饰面临着被现代化时尚淘汰的风险。

侗族服饰手工艺的保护传承还面临着商业化的冲击。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商业化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许多商家进行了对侗族服饰的改革和创新。

他们以商业利益为先,开始使用机械替代手工,使用廉价的材料替代原有的传统材料。

商家们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量生产模仿品和山寨品,使得真正传统的侗族服饰逐渐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

这些商家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侗族服饰手工艺的传承,也伤害了纯手工制作的服饰工匠的利益。

拥有独特的侗族服饰手工艺是侗族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但商业化的冲击却让传统的侗族服饰面临被泛滥山寨品代替的危险。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口传心授的史诗,被誉为“侗乡之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侗族大歌传承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对策,希望能够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侗族大歌的概述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是侗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社会历史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情感。

侗族大歌通常由族中的老艺人口头传唱,其内容涵盖了侗族的民族地理、历史风情、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被誉为“侗族百科全书”。

侗族大歌既是侗族人民的心灵寄托,也是他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侗族大歌以其“见闻说唱”、“歌者村说”、“民歌情景体”、“通俗历史体”等特点,成为古老的史诗形式,其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爱情悲欢、生活琐事等。

在长期的口头传承中,侗族大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成为了侗族文化的一大亮点。

二、侗族大歌传承现状1.口传心授传承困难侗族大歌是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进行传承,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侗族大歌的口传心授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许多老艺人去世后,其所掌握的大歌内容也随之失传,导致侗族大歌的口传心授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现代生活压力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渐普及,侗族大歌的传唱者和传承者逐渐减少。

许多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侗族大歌传承的关注和参与度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侗族大歌传承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3.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目前,侗族大歌在保护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机制,使得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一些地方,由于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不力,导致一些珍贵的大歌内容和传承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1.弘扬侗族大歌文化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文化宣传和教育,提高侗族大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和探究的对象。

本文将从侗族文化的背景、传承情况以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侗族文化背景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东、江西、云南等多个省份,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

侗族文化在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和影响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体系。

传承至今的侗族文化有着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侗族文化传承情况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侗族群众一直以来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高度重视的事项之一。

目前,侗族文化在传承上既有积极发展的情况,也有面临挑战和困难的情况。

一方面,政府在加强侗族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

侗族群众也在继承和传承侗族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包括传统歌舞、习俗和语言等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社会文化冲击,对传统的侗族文化和传统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同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使传统的侗族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和传承。

三、侗族文化发展前景侗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侗族群众的努力和社会各方的支持。

政府应继续制定并放实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侗族文化的记录和研究,创建并完善涉及侗族文化的博物馆和展览馆等文化机构。

同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也应得到更多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侗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侗族文化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宝藏,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只有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侗族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兼容,并推动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非物质遗产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本文将围绕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途径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民俗、口述文学等方面。

侗族歌舞以传统的侗族广场舞为主要形式,富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三江侗族的手工艺制作也非常精湛,如侗族织锦、竹编等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民俗文化方面,侗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也颇具特色,例如侗族芦笙节、板凳舞等活动。

二、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挑战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在当代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人口减少。

随着现代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了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口的减少。

2. 传承环境恶劣。

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技艺需要长期的传承和练习,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制作环境受到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如嘈杂的生活环境和缺乏传统的学习场所等。

3. 传承载体缺失。

由于新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一些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载体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传统乐器的使用和传唱的曲目减少等。

三、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策略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传统文化创新等方面。

1. 政府支持。

政府应当注重加强对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大对侗族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各种资金和场地支持。

2. 社会参与。

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通过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举办文化节庆等方式,增强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公众意识,激励更多年轻人积极参与传承活动。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迁,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合适的发展途径。

一、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手工艺、民间信仰、口述传统和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侗族的原生态歌舞、木偶戏、侗族芦笙、侗族民居建筑等是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形式。

二、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三江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一些消极影响。

传统音乐和戏曲的演出渐渐减少,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逐渐失传,民间信仰和节庆活动的传承也面临困难。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流失和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三、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许多困难。

首先是传承人的流失和老龄化问题,许多精通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人年事已高,他们的后人或者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机会去学习和传承。

其次是现代社会的冲击,侗族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这也导致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冲击。

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一些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逐渐被商业化和虚假化所破坏。

四、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发展途径针对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探索出合适的发展途径。

首先是加强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保护,政府应该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推进相关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等途径,加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传授,培养新的传承人。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三江侗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其非物质遗产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需要探讨其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带头作用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三江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财政投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相关机构和人员积极参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二、培育传承人才和志愿者队伍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需要依托一批传承人和专业人才。

因此,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培养传承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三、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社会宣传和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文化展览、文化节庆等活动,向社会传达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高社会对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推广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可以将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地方政府可以建设相关旅游设施和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广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

五、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科研和创新活动可以为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加强科研和创新力度,探索三江侗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便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文化遗产。

总之,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专家、传承人、志愿者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以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为目标,为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2024年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肇兴侗寨为个案》范文

《2024年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肇兴侗寨为个案》范文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肇兴侗寨为个案》篇一一、引言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古村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无形的文化资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肇兴侗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肇兴侗寨为个案,探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肇兴侗寨概述肇兴侗寨位于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侗族古村落。

这里的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生活方式以及民间艺术等,都体现了浓厚的侗族文化特色。

侗寨的居民世代相传,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歌舞、侗绣工艺、侗族鼓楼建筑技艺等。

三、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一)保护措施肇兴侗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计划、加强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修缮等。

(二)保护成效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肇兴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许多濒临失传的技艺重新焕发生机,传统节庆活动也得到了恢复和发扬。

四、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一)传承人断层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离去,许多独特的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退,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层。

(二)现代化冲击随着现代文化的涌入,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一些居民对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认同感减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挑战。

(三)资金与资源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古村落由于经济条件落后,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以及传承人的培养。

五、解决策略与建议(一)加强传承人培养通过开展传承人培养计划,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传承。

同时,建立传承人数据库,记录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和技艺特点,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培养。

(二)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文化旅游等方式,增强居民和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度。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1. 引言1.1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的血脉和灵魂,承载着侗族人民智慧、情感和传统。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侗族民歌、侗绣、侗族传统建筑、侗族舞蹈等,是侗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它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侗族人民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保护和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侗族文化的完整性和传统特色。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对于侗族社会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侗族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1.2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浪潮下逐渐岌岌可危。

许多侗族传统技艺和习俗正在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面临着种种困境,传统技艺的传承渠道不畅,传统观念的淡化使得传承者缺乏动力和信心。

在当今社会,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文化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纷纷开展相关活动,加强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新,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和推广,为传承工作带来新的希望。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既面临挑战又蕴含着机遇。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让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绽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0字】2. 正文2.1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点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初探摘要: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统一和协调上有较大的困难,各地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严重,工作重复性大、成本高、效率低。

只有打破行政区划的桎梏、建立协调工作机构、制定统一规划、协调开展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做到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行政区划的分割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制约已越来越明显。

如何淡化行政区划的影响,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整体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侗族及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侗族的分布从总体上讲比较集中、集聚性比较强,但由于人数众多,分布面广,又具有自己的分布特征,也由此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分布特点。

1.侗族分布的区位特征。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份向东移动到贵州、湖南一带;另一部份移至广西定居下来。

公元6—9世纪在今侗族居住地的专管少数民族的州对所辖地区称“峒”或“溪洞”。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

侗族以锦屏县启蒙镇为界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南部方言区汉化程度较低。

侗族聚居区主要集中在黔、湘、桂三省。

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的通道、靖县、芷江、新晃,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地共有侗族240多万人,占侗族总人口的80%。

这就形成了侗族分布的区位特征:分跨四省,且地域又相对集中。

2.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

侗族文化流传脉络清晰,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繁多且光彩夺目。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二、三批名录的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戏、侗族萨玛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十五项二十七个点,其中“侗族大歌”、“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列入贵州、湖南、广西(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数十项,列入州(地市)、县级的更多。

由于历史原因及地域因素的影响,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虽相对集中,但并不均衡,呈南强北弱的趋势。

北部方言区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消失。

被列入国家、省(区)、州(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所分布的地域性较强,有的项目应用性人群相对较少。

如:“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和广西的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三江和贵州的黎平;“侗戏”主要分布在贵州黎平及湖南通道;“侗族琵琶歌”主要分布在贵州的榕江和黎平;侗族傩戏“咚咚推”主要分布在湖南新晃;“侗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的通道;“侗族箫笛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贵州的玉屏。

二、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生境变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难度加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侗族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的国门打开了,侗寨的寨门也打开了。

信息浪潮的冲击,电视、电脑、手机成为外来强势文化融入的最主要的媒介,流行歌曲取代着“侗族大歌”,电视剧取代着“侗戏”,手机短信取代着“行歌坐夜”式的恋爱方式;外出打工潮的冲击,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

年轻人更多地受到汉族文化的熏陶,时装比侗服对他们更具吸引力,侗布制作及“侗锦织造技艺”的传承面临压力。

因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这件在原来看来在一个小村寨或一个家族就能自然完成的事,今天却变得异常艰难,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扶持与协作。

2.行政区划造成的本位意识,阻碍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

由于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区,三省区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三省几乎各自为阵,存在着诸多不足。

(1)缺乏“全景式”研究。

没有把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缺乏对其一个“全景式”的把握,各省区、甚至各地州市各自为政,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2)缺乏行政区域协作意识。

一级政府服务一方人民。

行政区划造成的本位意识,使三省区政府有关部门只注重自己辖区内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缺乏行政区域间的协作意识。

特别是黔湘“夜郎之争”后,相关的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更是阻碍重重。

3.交通和信息的发达,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传承、保护、开发提供可能。

侗族整个分布区都位于低山丘陵地带,东有雪峰山,西有苗岭支脉,北有武陵山、佛顶山,南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

过去,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三省区侗族村寨间的交往困难重重。

近些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后,侗乡的交通变得十分便利。

侗族聚居区现有三个机场:黎平机场、铜仁机场、芷江机场;三条铁路干线:湘黔、枝柳、渝怀铁路;两条国道:320、209国道;另有沪昆高速穿境而过,包茂、贵广、厦蓉等高速公路、铁路在建;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贯穿境内,水路也十分方便。

同时,侗族地区的信息覆盖面在迅速增大,除少数侗寨没有网络和通讯信号之外,绝大部分侗族人都用上了电视、手机和电脑。

4.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为文化协作提供了经验。

黔、湘、桂侗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力、木材、煤炭等物质贸易为主,发展到至今的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侗族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的措施1.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跨区域协作的意义。

目前,各地政府部门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在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完善四级(国家、省、市州、县)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打造生态旅游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制约,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实行跨区域协作,有些工作将会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无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去挖掘和发展。

因此,政府部门充分认识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的重要性,疏通人为的“堰塞湖”,是更好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证。

2.行政手段给力,建立一个中心机构,健全一套可行的规章制度。

目前,研究侗族地区文化发展较大的民间机构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及黔湘桂三省区的侗学会,它们的主要活动局限在开展一些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在文化传播、传承、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仅仅靠这种民间机构要完成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是不可能的。

官方机构方面,各地的民族委员会或文化部门履行着主要的职责,但这些机构只对本行政区划内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履行职责,无职权、无义务跨行政区划开展相关工作。

因此,有必要在行政手段的推动下,三省区联合设立“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并建立健全一套可行的规章制度。

3.以“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和传承。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要得以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平台作依托。

侗族南部方言区的“三省坡”地区不失为较好的选址。

这一地区毗邻相连的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贵州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共七个县,总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有侗族人口113.3万,占区域总人口的53.3%,是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主要以静态保护为主。

其保护方式与保护内容可归纳为:三省区发展侗族文化旅游名录整体保护;收集、整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对三省区资料进行全面真实地记录和归档;建立三省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为展示侗族文化及培养传承人创造必要的条件;作为固定的活动场所,使三省区侗族传统文化活动、传统生产及生活方式得以交流、保护与传承。

4.以发展侗族文化旅游为纽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和开发。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所有旅游形态中最吸引人、最长久不衰和最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旅游形态。

发展侗族文化旅游,能使侗族文化在与当今现代主流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中得以保护和发展。

要把文化旅游市场做大做强,更需要三省区积极协作,共同规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1)共同打造“侗族文化旅游圈”。

“三省坡”地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又是侗族原生态文化聚集地,因此,以“三省坡”作为“侗族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并逐渐向周边地区开发旅游线路,是做大做强侗族文化旅游的可行之举。

(2)联合开发具有侗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侗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侗族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目前,三省区都有了一些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湖南通道的“侗锦”、“芦笙”、贵州玉屏的萧笛、广西的“风雨桥”模型等。

但由于各自为阵,缺乏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大的旅游市场,这些产品难以上规模、出品牌,营销之路将越走越窄。

所以,联合开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曾梦宇,胡艳丽.论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前沿,2010,(11).[2]杨明兰.从大歌的轰动效应看侗族歌谣文化的产业化开发[C].2010年全国侗族地区经济文化协作研讨会论文集..[3]吴浩.论侗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C].2010年全国侗族地区经济文化协作研讨会论文集.[4]胡艳丽,曾梦宇.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刍议[J].前沿,201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