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写作顺序的作用).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解析版)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现代文阅读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解析版)考点分析一、主要考点: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中,总会考到有关记叙文顺序方面的题目。
我们知道,一篇记叙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来安排文中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顺序。
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分析作者安排顺序的意图,从而去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一般常考插叙和倒叙,尤其常考插叙,主要以考查辨识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方式出现,此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记叙的顺序就易拿分。
常考形式一、此类题主要出现的形式:(一般题目简单明了,易审题准确)(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2)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何好处?(3)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4)本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并说说这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5)文中第三段是插叙,此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6)文章开头即是全文结局,这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7)本文的记叙顺序是顺叙吗?若不是,是什么记叙顺序呢?二、根据此类题常考形式,找到这类题的重点是辨识记叙文为何种记叙顺序,并掌握其作用【有关记叙顺序的知识点】(一)顺叙及其作用顺叙也称正叙,叙事的手法之一。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
【作用】1.按事件发展(时间)叙述,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二)倒叙及其作用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三)插叙及其作用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東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2021年中考语文人教部编版-专题:现代文阅读(讲义解析版)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知识集结知识元记叙文阅读知识讲解◎记叙文阅读知识点与各题型解题方法一、记叙文阅读知识点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记叙文中最常见的方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片段提到文章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从事件开头,按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①使叙述有波澜;②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作用: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完整,使文章更充实。
(4)补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①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完整;②行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
3.记叙的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4)以某人或某物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6)以见闻为线索。
二、记叙文阅读概括题解题方法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根据文章题干确定本题的答题区域;(3)在答题区域内提取相关信息(人物的动作与情感、事件的经过与结果);(4)将提取出来的信息整合,基本答题模式:①人+事+情感+结果(以人为主);②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事件为主)。
2.概括人物性格与情感。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根据题干确定本题的答题区域;(3)在答题区域内提取相关信息(情感词、对人物的一系列正侧面描写);(4)将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归纳。
3.概括文章主旨。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等;(3)结合人物与文章内容概括。
4.表格类概括题。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概括内容参照题型1,同时注意表格内的其它信息,仿照其它内容的格式整合答案(不要求完全仿照,只要答题点不丢失即可);(3)概括情感参照题型2,同时注意表格内其它信息。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四步法”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四步法”摘要:根据新课标及目前中考的实际情况,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
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方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学生的。
经过八年的语文教学,笔者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素材和解题经验,现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阅读理解阅读训练阅读技巧解题技巧一、“四步法”第一步——阅读材料所谓“阅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答题时切忌没完整地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的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二、“四步法”第二步——找到原话所谓“找到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的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先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
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6 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
专题6.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一)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散文阅读、(二)考点指津小说阅读◆考点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常见问法】1. 文章以“……”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知识放送】小说标题的作用1. 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 设置悬念。
4. 贯穿全文的线索。
5.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6.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题技巧】详见“散文阅读”专题讲解中“考点一”的“解题技巧”。
【答题模板】标题的含义是……,它概括(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内容、线索等),引起读者对……的深思(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考点二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常见问法】1. 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述。
2. 请根据文章内容及提示,补全故事情节。
3. 根据提示,将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4. 请按照时间顺序将小说的内容补充完整。
【解题技巧】1. 首先,审清题意,弄清楚题目要求填写的内容。
所填写的内容可能是时间、地点、场景,也可能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
2. 其次,确定答题范围。
根据题目所给的线索提示,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找到空缺情节在文中所对应的段落。
3. 最后,概括段意,精练表达。
抓住关键语句,如起首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体现思路的标示句等,加以提炼整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考点三探究小说主题【常见问法】1.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 说说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解题技巧】1. 把握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把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1)小说反映的社会现象。
(2)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
(3)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考察所领悟到的哲理。
2. 应多注意文中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隐藏于其中。
记叙文阅读:材料的安放位置、顺序及其调换
记叙文阅读13. 材料的安放位置、顺序及其调换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且所占分值较大,比如河南中考,满分120,现代文阅读两篇共28分,其中记叙文阅读是第一篇,一般占16分。
这里所说的记叙文,其实也包括了散文和小小说。
因为这三类文体考点和题型比较相近,所以都将其放入记叙文阅读这一类来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第13讲:材料的安放位置、顺序及其调换【常见题型】1.给一段材料(给一句话),应放在第X段的后面?为什么?2.给一段材料(给一句话),应放在第X段和第X段(第X句和X句)中间?为什么?3.文中作者先写XX,再写XX,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文章第X段中为什么会提到XX?5.几个段落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6.第X段和第X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答题技巧】1.材料的安放位置和顺序:所有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的,作者也是依照中心安排材料位置和先后顺序的。
时间上由先往后,内容上由浅入深,这是文章材料安排的基本规律。
但有时,作者会有意打乱这样的顺序,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参考第4讲中的倒叙、插叙的作用),这就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考点。
2.材料的调换:分析段落顺序能否调换,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操作:①概括相邻两段的各自内容,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两段之间如果存在着时间先后、前因后果、前浅后深、前表后里等关系,就不能调换位置。
②从这两段与上下段的关系来看,前一段与上一段的关系紧密或者后一段与下一段的关系紧密,这两段就不能调换位置。
③看这两段前、后或者文章开头有没有暗示语。
暗示语往往有递进、并列、先后等暗示,决定了段落间的关系,可以从暗示语来看这两段能不能调换位置。
【答题格式】1.给一段材料,应放在文章哪一段之后?为什么?①应放在第X段之后;②概括材料的内容;③内容上与文中第X段介绍的XX事物的XX特点相一致;④符合文章XX的写作顺序(XX的行文结构);⑤因此应放在第X 段之后。
现代文阅读复习:怎样讲故事——叙述顺序、叙述节奏、叙述腔调、叙述方式和叙述技巧
现代文阅读复习:怎样讲故事——叙述顺序、叙述节奏、叙述腔调、叙述方式和叙述技巧此处重点复习叙述顺序、叙述节奏、叙述腔调和叙述方式、叙述技巧五个方面。
一.叙述顺序二.叙述节奏事情的进展有快慢,故事的叙述也有快慢。
故事时间长、叙述时间短,则叙述节奏快;反之,则叙述节奏慢。
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叙事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它们能让小说呈现出一种有张有弛的叙述节奏。
加速之处,往往是次要情节或无关紧要之处;减速之处,往往是关键情节、精彩之处。
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多用描写手法。
小说的魅力与生动性,恰恰体现在叙事速度的不停变化和恰到好处的叙述节奏上。
叙述节奏有以下五种形式:三.叙述腔调叙述腔调是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
对于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叙述者直接在作品中现身,主观地将故事讲述出来,并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和判断,告诉读者怎样看待人物,怎样评价事件,叙述腔调较为明显,小说中夹杂着叙述者的主观情感与判断。
对于以“显示”为主的小说,叙述者隐藏在故事背后,不在作品中露面,只是将故事客观地呈现出来,叙述者不流露任何情感态度,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评判,叙述腔调不太明显。
为凸显“显示”的效果,小说运用较多的是对话和心理再现方式,通常出现在对话体和意识流小说中。
四.叙述方式五.叙述技巧1.制造情节波澜的技巧2.使情节安排严密的技巧3.使结构紧凑的技巧(1)预设前后照应的伏笔伏笔不仅可使情节严密,同样是使小说结构紧凑的技巧。
伏笔与照应的配套使用,可以使文学作品首尾一体,结构紧凑。
(2)安排明暗交织的线索小说作者有时会安排明线与暗线两条线索来巧妙构思。
故事的发展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包容在其中的为暗线。
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得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
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占据较大分值。
其中,记叙文阅读包括散文和小小说。
因为考点和题型相似,所以将其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记叙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印象深刻。
倒叙则是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可以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埋下伏笔,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避免平铺直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事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交代、说明,使内容更充实,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紧凑,脉络更清晰,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让文章内容更加跌宕起伏。
补叙是指叙事结束后,用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充交代了前文的相关情节,使文章更严密,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
在考试中,考查整篇文章写作顺叙的,一般是顺叙和倒叙;考查文章中间一段或几段的,往往是插叙。
例如,2017年毕节中考题《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就采用了倒叙的叙述顺序,有力地表达了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吃苦的主题,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夜色凄冷,阵阵XXX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突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睡在自己的汽车前面,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她摇醒男孩,询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睡觉。
男孩告诉她,他在等待失主来认领一部手机,为了赚学费,他每天放学后都会来捡废品。
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记叙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阅读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的线索是指贯串记叙内容的脉络,有连缀全文的作用,可以人物、事件、物件、时间、空间为线索,或者以叙述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以时空转移为线索②以事件为线索③以物为线索④以人为线索⑤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等。
3.记叙的顺序:①顺叙(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作用:全面反映事物来龙去脉,顺理成章。
②倒叙(先写结果,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提到前面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作用:强调结果,巧设悬念,吸引读者,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一种是插入的内容跟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件。
作用:交代原委,使文章行文有波澜,有变化。
4.记叙的人称:①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
“我”在文中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只是陪衬,甚至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②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它的优点是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的叙述,但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容易使读者感到亲切。
③有的文章中运用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阅读时要注意有时是同读者讲话,有时是作者在同作品中的人或物讲话。
衔接知新1.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现代文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
其作用如下:(1)记叙:使文章叙事条理清晰,能清楚地呈现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部分记叙文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时间的先后 6.地点变换线索找出其线索的方法: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1、2、3、4、5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5、1、2、3、4、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1、2、X、3、4、5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4.补叙:在叙述的结尾,补充交代与前面情节相关的内容。
1、2、3、4、5、X四、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他"或"他们",作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人觉得客观、可信。
第二人称:以“你”来讲述或者抒情议论。
(在诗歌和讲演中较多)作用:面对面地倾诉会更亲切自然;或者面对面地斥责语气会显得更加强烈。
五、人物的描写方法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方法)侧面描写:以环境渲染烘托;以他人来衬托;他人的反应来衬托(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2.神态描写(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八年级上课外现代文阅读记叙、阅读文方式
课外现代文阅读整合文学类作品阅读【强化几个考点】考点一:内容情节梳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情节(人+事+果)或者心理变化(所填短语要看出前后明显不同且与相应情节对应)。
考点二:记叙的顺序及作用记叙文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类型。
1.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记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补充交代了……内容,丰富了……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
考点三:记叙线索1.线索分类:(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3)以人物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索;(5)以物为线索;(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判断方法:看本质(贯穿全文)、看题目、看反复(文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考点四:句子或段落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句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要看句段在文中的具体位置。
在开头的作用: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引出下文;照应题目在文中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照应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在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开头2.句段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在开头的作用:交代环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调。
在中间的作用: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人物形象。
在结尾的作用:深化中心,升华情感;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考点五:人物形象分析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9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极简背诵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极简背诵版)一、必背核心知识(一)文章顺序、结构、句段作用:(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游览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观察顺序:由远到近,如《观潮》,从上到下,如《草原》第1自然段。
(2)记叙顺序:倒叙、插叙。
(3)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4)中心句作用:总起句,总领全文;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句,总结全文。
(二)文章要素、部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写作手法(1)表现(写作)手法:对比、首尾呼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联想、想象、象征。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3)常见感情:赞美、歌颂、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憎恨、痛恨、痛苦、愧疚、伤心、悲痛......(四)描写事物角度(1)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2)描写事物角度:形状、声音、颜色、状态(动态/静态)、味道。
(3)词性:形容词、动词、叠词二、现代文阅读:◎六年级语文课内单元语文阅读要素梳理: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整体,又写出了个人的特点,让读者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2.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浏览内容方法、勾画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查找资料法、对比筛选法。
3.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4.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5.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一)文本概括:1.概括题:(1)谁+干什么。
或者(2)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
答案要简洁完整,小标题注意字数一致。
“2+1”法则:人物+事件+结果/环境。
2.文本题:问有哪些?哪几个原因?为什么?指什么?技巧:回文定位,就近原则。
划出答案涉及的原文内容,直接抄写或概括回答。
2020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技巧顺序:掌握顺序,梳理内容
顺序:掌握顺序,梳理内容写人叙事文阅读要点:1.写什么人?人做了什么事?2.写作思路3.深刻内涵描景状物文阅读要点:1.描什么景?状什么物?2.写作思路3.深刻内涵写人叙事文章表达顺序不同于结构顺序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
从记叙文叙述角度看: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或者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
如《草船借箭》、《将相和》等,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我的魔盒》我有一个魔盒,这个魔盒是我以前买饼干送的。
这个魔盒里面是“魔幻草”的种子和泥土。
先把一半泥土倒进盒子里铺平,再把种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盒子里铺在泥土上面,然后把剩下的泥土盖在种子上,就像给种子盖被子,最后给种子喝水。
在种的时候我发现泥土是一粒一粒的,后来妈妈说:“这是人造营养土。
”这回我算是明白了。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一段有关的事情。
作用:补充情节,更好地突出和反映人物。
例如《凡卡》分叙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清楚。
挖土的同学挖得多起劲呀!佳佳同学额头上渗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腮边滚下来,她也顾不上用手帕去擦,只用袖子一揩,又埋头继续干。
挑土的同学也不甘示弱。
特别是大海同学,挖土的同学刚装满筐,只见他弯下腰,一手搭在扁担上,呼地一阵风就走了。
平整沙土的帅帅也很积极。
连平时最娇气的乐乐同学也一改往日的“派头”……朱自清《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雨是最寻常的……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状物写静物一般按外形(形状、颜色、图案)→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气味→生长环境→用途的顺序。
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记叙文阅读4.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且所占分值较大,比如河南中考,满分120,现代文阅读两篇共28分,其中记叙文阅读是第一篇,一般占16分。
这里所说的记叙文,其实也包括了散文和小小说。
因为这三类文体考点和题型比较相近,所以都将其放入记叙文阅读这一类来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第4讲: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考点1】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常见题型】本文(或某一段、某几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1.常见的记叙顺序及其作用:①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叙记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注意: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之外,其他仍用顺叙的方法来写。
作用: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埋下伏笔、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避免平铺直叙。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事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注意:使用插叙时,要注意前后语言的过渡要自然连贯。
作用:内容上: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交代、说明,使内容更充实。
结构上: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紧凑,脉络更清晰。
人物和中心上: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
叙述效果上:避免故事情节的平淡,让文章内容更加跌宕起伏。
④补叙:指叙事结束后,用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补充交代了前文的相关情节,使文章更严密,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
【技巧点拨】考查整篇文章写作顺叙的,一般是顺叙和倒叙;考查文章中间一段或几段的,往往是插叙。
【典题例析】2017年毕节中考题《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题目】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何作用?(3分)【答案】倒叙。
①有力地表达了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吃苦的主题;②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现代文阅读之记叙顺序
⑥整整一天,我发现,刘老师总有意无意地向我投来凝视的目光, 整整一天,我的心都感到快乐。
⑦到了傍晚,军军问我:“我那块包在‘奶油太妃’里的肥皂泥你 是吃了还是扔了?”天哪!夜里,我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了很久,心里满是 说不出的委屈。
⑧从那以后,我开始害怕刘老师那凝视的目光了……几十年过去了, 我再也没颜面见刘老师,那颗假糖,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④煤油灯可以放在许多地方,譬如书桌上、窗台上,也可挂在墙 上、门框上。煤油灯的光线其实很微弱,甚至有些昏暗,由于煤油紧 缺且价钱贵,点灯用油非常注意节省。天黑透了,月亮也不亮了,各 家才陆续点起煤油灯。为了节约,灯芯拔得很小,灯发出如豆的光芒, 连灯下的人也模模糊糊。灯光星星点点,飘闪飘闪。忙碌奔波了一天 的庄稼人,望见家里从门窗里透出来的煤油灯光,疲倦与辛苦荡然无 存。
学法指导二
记叙顺序及作用
3、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 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 (1)对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起衬托作用,使内容更丰富结构紧凑跌宕多姿。 (2)交代了……内容,为下文做铺垫 (3)突出中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例如:《爸爸的花落了》一文中“有一天下大雨,。。。。。。又拿出两个 铜板来给我”。运用插叙作用: (1)交代六年前“我”迟到的原因,以及父亲对我的严厉。(2) 是故事的情 节的补充交代,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3)为下文“我’逐渐成长做铺垫。(4)突出爸爸严中有爱的性格。
例如:《散步》采用顺叙:劝母散步→发生分歧→解决分歧。
学法指导二 记叙顺序及作用
2、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倒叙的作用: (1)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续性。
现代文阅读(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叙事文,说明文答题方法)
现代文分类阅读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3、记叙顺序的作用一、顺叙通过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按照认识的发展来叙述二、倒叙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三、插叙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鲜明。
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可算做第三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7、开头作用:A:(倒叙)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