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酒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民族文化风情
期末作业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语言文学
姓名:赵桥明
学号:104030172
彝族酒文化
彝族酒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
它在振奋精神、和谐关系、传播信息、征婚纳聘等方面,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高山峡谷间,彝族自身传统的万物有灵观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不时还主宰着人们的头脑,酒,就成为人们"通灵"的要件,在"驱邪"、"赶鬼"、人生礼仪、祭祖慰神甚至下种收割、出门归家等方面,都少不了用酒。
其酒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种类与制作、酒具、饮法、酒与人生仪礼等方面,特别是酒类与特别的酒具。
从酒的制作工艺来分,有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几种。
而其酒具除与其他民族一样使用玻璃、陶、瓷、金属等原料制成的外,还用牛角、羊角、木、竹等酒具,特别是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制作和使用的漆木酒具,堪称酒具珍宝,早已享誉国内外。
酒具用特选的木材作料,有专门的师傅从事这一行业,酒具上施以黄、红、黑三色,器物有酒盘、酒壶、酒杯等,壶有鸟嘴壶、遍身壶、圆壶等多种,大小尺寸不等;杯有兽脚杯、鹰爪杯、雁爪杯等,过去彝族等级森严,酒具也因此有尊卑之分。
一、彝族喝酒习俗
彝族饮酒非常特别,分别有"吃白酒"、"咂酒"和"转转酒"等饮法,其间还要伴以猜拳酒令、酒曲、酒舞和相关的说唱等艺术。
在彝族地区,有酒歌必有酒舞,有酒舞必有酒歌。
酒与歌舞种类繁多,可分为敬酒歌舞、进新歌舞、生日歌舞、嫁娶歌舞和法事歌舞等几类。
彝族以酒为贵,酒是迎宾待客、过节、婚礼、丧葬、探亲访友、毕摩祭祀等活动等必备礼物,同时配于丰盛的肉食,以此热情待客。
彝族俗语:“腊肉无味,加盐给客人吃;荞酒不香,加蜜给客人喝”。
到过彝乡的人都能体会到,昭觉彝族是极其好客的。
当客人一进门,主人就让客人坐在火塘旁上位,端出香喷喷的酒来,请你先喝几口后,主人家才与客人共饮。
彝族赞美酒席是这样说的“酒坛置放如红岩,敬酒穿梭如蜜蜂。
”“花杯像鹊鸣,黑杯似鸦叫,白杯如蝶舞”。
用于每一场合的酒各有专名。
如:“平民农牧酒,请人帮忙酒;家族内部酒,和睦团结酒;亲戚朋友酒,相互问候酒;纠纷调解酒,…德古‟长者酒;青年小伙酒,英勇善战酒;女儿姑娘酒,能工巧手酒。
迎宾待客酒,吉祥如意酒……”
彝族传统饮酒方式是没有干杯饮酒的。
在屋里饮酒围坐火塘边,饮着转转酒,有事说事,无事聊天。
嗜酒者多饮,不会酒者少饮或不饮均可,但酒杯一定要传递下去。
主人向来没有强迫客人多饮酒的习俗。
“一坛酒、一杯酒都表达情意。
一般是十斤五斤一坛酒,百斤千斤也是一坛酒。
饮酒饮情意,不在乎多少。
”由此可见彝族酒文化的饶有情趣,丰富多彩。
彝族是个崇尚酒的民族,他们的谚语中有一句最为经典就是:“汉人的茶,彝家的酒”,足见酒在彝胞心目中的地位。
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
彝族的传统酿酒分为3大类:甜酒,类似汉族的醪糟;白酒,即蒸馏酒;泡水酒,由优质粮拌酒曲发酵翻入坛中,封口数月后渗净水浸泡而成,俗称“坛坛酒”、“杆杆酒”、“咂酒”。
酒的功能尤如“万能”之法宝:迎宾敬客、喜庆娱乐、连情交友、调解纠纷、祭祀祖先、送死悼丧等。
凉山彝族饮酒习俗则风格独特,无以论比:首先是形式上分场合、对象、用途、条件;其次是顺序上先尊长后晚辈,先客后主,先酒后饭。
彝族特别盛行“喝寡酒”,边饮边侃,气氛热烈,歌酒并呈,情趣交融;见者有份,就地成圈,一人一口,依次传饮,俗称“转转酒”。
彝族敬酒不干杯,不强求。
“有把最后一口酒留给主人喝,以示主人家年年有酒,富裕安康“有酒不尽,待有来日”。
在凉山地区,彝族同袍对于登门的客人,进门三杯酒,喝了再说。
喝得满脸红光,主人才算满意。
彝家人待客先用酒,大事小事都可以用一杯酒了事。
这些酒承载了彝族千年的文化,包含了彝族同胞对于宾客的美好祝福,你能不好意思不喝酒吗?
彝族同胞重酒、尚酒,所表现的酒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从酒的历史、制作、功能、到酒器的制作饮酒习俗、节饮思想等,都可以反映出彝族的悠久历史、独特风俗、豪爽性格和生活方式,走近他们,可以领略到我们中原地区人民平时所体会不到的酒文化,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我们不多见的酒器文化,走近他们,我们才更加能够体会到彝族的生活方式,彝族酒文化,真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彝族日常生活中,酒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般当客人来到,我们都是沏茶招待客,而在彝族却有倒酒敬客之俗。
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饮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于是,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秆秆酒
彝族的传统酒类是秆秆酒。
秆秆酒用坛子盛装,饮用时,用细竹秆插入坛中吸饮或用它接入酒杯饮用。
秆秆酒以其吸饮工具而得名。
秆秆酒因用坛子盛装,故以"坛"作为计数单位,现在有以瓶装的一瓶酒也称为一"坛"酒。
饮用秆秆酒最为特别的部分是用秆秆饮用。
秆秆多用黄笔直制成,笔直节用烧红的细铁丝烙通。
喝秆秆酒的又一特色是采用萨玛(刻度、标记)制度。
即在一竹片上钻一个小眼,插入一根小竹条,喝酒时,将竹片横放在酒坛口,小竹条朝下,即成萨玛(相当于一杯酒).
秆秆酒属水酒类,酒度低,一般在20°~30°之间,酒味醇香浓甜,老少皆宜,一年四季都适合饮用。
每次喝时,将水倒入坛中与酒混合,水倒至与坛口平。
喝酒者须用秆秆喝酒,直至萨玛的小竹条完全露出,做为敬了一个萨玛。
再加满水,第二位饮者也须将萨玛小竹条喝得完全露出。
如此反得,直至酒味淡如水。
一坛大的秆秆酒可以喝好几天,一般过年泡一坛秆秆酒足矣。
坛坛酒
每当岁时喜庆,彝家人每家每户都要各自酿造一坛醇美甘甜的坛坛酒。
坛坛酒是用荞麦、高梁、小麦、平方米等粮食作物精酿而成的,它以酒味醇美甘甜受到人们的喜爱。
据说,昔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行军至彝寨,好客的匀老兄弟曾邀请他痛饮坛坛酒,以示慰劳。
石达开在开怀畅饮席间赋诗助兴,留下了"千颗明珠一盏收,英雄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一饮长江水倒流"的赞美佳句,至今仍在彝族民间流传。
二、美丽的酒器及特点
彝族的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彝族的酒器,他们的酒器颇为讲究,主要有盛酒具、酒杯、酒碗、酒壶、酒勺、酒管等。
每种酒具,又分若干种样,大到坛桶,小到一节竹筒和一片叶子(比如四季豆、向日葵等大型的叶子,都可以折叠成酒杯或水杯),也可成为盛酒和饮酒的器具。
其中又以用漆器制作的酒器最负盛名,各式酒器在漆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其型体多样独特,纹饰艳丽夺目。
如鹰爪酒杯、黄牛角酒杯、水牛角酒杯、猪脚酒杯、扁圆形酒壶、圆形酒壶、鸽形酒壶等器皿,都是彝族髹漆工艺中的上佳之作。
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几达苏”。
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
彝族漆器的主要色彩有红、黑、黄三色,彝族人民喜爱红色,它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贵、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这三种颜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彩明快艳丽。
三色以生漆与朱砂、石黄和锅烟分别调和而成,它们的搭配使用,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庄重、尚酒的思想,火红热烈的性格和爱美向上的追求。
漆器全部采用天然原料制成,无公害、不污染环境。
土漆经特殊配料晒制,干燥之后对任何人均不会产生过敏反映或其它毒副作用,符合人们讲究生活品味,追求自然、环保的现代生活理念。
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价值:漆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工艺精美,构图奇特,高贵典雅,手感温润,色泽柔和,光可鉴人,既可把玩欣赏,又具有贴近生活的使用功能。
彝族酒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装璜别致,色彩亮丽。
一套完整的彝族酒器通常包括10个酒杯、一个酒壳、一个托盘,酒壳、酒杯全是用整块木头雕凿的,酒壳扁薄而呈椭圆形,小的酒壳只能装二三两酒,大的能装一二斤;小酒杯能装二三钱酒,大酒杯能装下一瓶啤酒。
彝族酒器在层次、等级上也有讲究。
一般以凶禽猛兽的爪、蹄制作的酒器为最尊;以制作精巧、造型优美、使用别致的“沙勒博”酒壶、船形啤酒碗等为最珍;以金、银、海螺质地制作的酒器为最贵。
图案以一点、一线或一圆为中心,对称展开,繁简相宜,显得活泼严谨、明快,极富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些图案的产生,源于古代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由于彝族先民对天体、大地、动植物的崇拜心理,便出现了人对日月、山川、大地、草木进行符号化和图案的描绘,继
而又产生出各种图腾崇拜的符号与图案。
这些图案也广泛地使用在彝族的服饰、民居和建筑装饰等其他彩绘上,形成了彝族独具特色的“三色文化”。
最为绝妙而富有科学性的是彝族酒壶。
它的制作独特精美,把彝族人民的智慧、审美能力融于酒壶上,取名为"萨尔博"。
形状有扁有圆,都是封顶的,从表面看来,似乎天衣无缝,连掺酒处也不易发现。
三、独特风味的酒歌
在彝族聚居区往往是一家喜庆,举寨欢腾,因为彝家有客必有酒宴,有宴就有酒歌。
喝酒唱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俗。
可以说酒酿歌来,歌唱酒。
弥勒彝族正是用最古老、最简朴、最优美的酒歌诠释民族酒文化。
如今,彝族的日常生活中仍然飘荡着优美动听的酒歌。
农事节庆唱酒歌,表达了缅怀先祖、析祷丰收的情感;婚嫁唱酒歌,明誓了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情;丧葬唱酒歌,表述了后人的忠孝之心;宴席唱酒歌,寻求了人生礼趣;离别唱酒歌,倾述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
总之,有酒无歌不成礼,离开了酒和酒歌,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酒歌这一永恒的旋律唱出了彝族热情好客的民族个性;酒歌这一古老的诗歌唱出了浓郁深厚的民族酒文化之精髓。
歌舞劝酒,融合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酒文化观念为一体,曾受到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关注。
彝族的心就像酒一样透明,彝族的血就像酒一样浓烈,彝族的性格就像酒一样火辣,所以彝族喜酒爱酒贵酒也唱酒。
在彝家,有了酒,便有歌,酒与歌总要结伴而行。
从古到今,弥勒彝族的喜、怒、哀、乐都藏在酒歌中,或浑厚、或高亢、或甜美、或纯净的酒歌,表达的是一种祝福、思念、赞美、叙旧以及客人对主人的谢意,体现的是一种友善往来的好客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美好和谐的幸福生活。
因此,彝族喝酒,品尝的不单纯是一种液体,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追求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