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物机理看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作为其中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具有广泛应用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并分为以下几个章节进行细化阐述。
一、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1.1 乳腺癌与内分泌激素1.2 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二、内分泌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1 适应症2.2 禁忌症三、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3.1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3.2 雌激素拮抗剂3.3 联合药物治疗四、内分泌治疗的应用时间和疗程4.1 应用时间的选择4.2 疗程的管理和调整五、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估5.1 临床疗效指标5.2 影像学评估指标5.3 生物学标志物评估指标六、内分泌治疗的毒副作用及防治6.1 短期毒副作用6.2 长期毒副作用6.3 防治措施七、内分泌治疗的联合其他治疗方式7.1 放疗7.2 化疗7.3 靶向治疗八、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8.1 个体化治疗策略8.2 与患者的沟通与合作8.3 治疗效果的监测与评估九、附件附件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参考文献附件2、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详细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内分泌治疗:通过干预肿瘤细胞的内分泌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2、适应症:乳腺癌患者中,具备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条件和特征。
3、禁忌症:由于特定的病理生理情况,使患者不适合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情况。
4、短期毒副作用:内分泌治疗在短期内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长期毒副作用:内分泌治疗在较长时间内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策略_图文.
生堡医堂盘查垫!!生!旦望目筮丝鲞苤21塑塑型丛鲤』£堑磐,§垒!翌:!!12:型:丝:型垒垫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策略江泽飞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05午1月,我国部分从事乳腺癌临床工作的专家也就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基本共识¨J。
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j,更新如下看法。
一、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1.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原则:(1对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并可提高总生存率。
(2辅助内分泌治疗在化疗之后使用,但可以和放射治疗以及生物靶向治疗同时应用。
(3出于不同月经状态的患者体内雌激素来源不同,所以对患者的药物选择不同。
2.绝经标准:绝经判定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年龄>160岁已停经者。
(2年龄在45—60岁之间,自然停经1年以上。
(3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4双侧卵巢放疗去势后。
以下情况需要根据血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P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判断患者是否达到了绝经后水平:(1年龄在45~60岁之问,自然停经不足1年。
(245岁以下,因化疗等其他原因停经。
(3曾接受单纯子宫切除术而保留卵巢。
但应注意,有时患者的血激素水平会因化疗发生暂时的改交,所以判定这部分患者是否绝经应慎重,需要动态检测激素水平。
3.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1术后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研究证明3种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及依西美坦疗效都优于三苯氧胺¨1,而3种芳香化酶DO[:10.3760/cma.j.im 0376-249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原则
另外,还需要注意: 1、正在接受LH-RH(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拮抗剂治疗的妇女无法判断是否绝经。 2、 辅助化疗前没有绝经的妇女,停经不能作为判断绝经的依据,因为患者在化疗后虽然会停止排卵或无月经,但卵巢功能仍可能正常或有恢复可能。
3、因子宫疾病切除了子宫的患者,虽无月经表现,但卵巢功能可以是正常的,是否真正绝经务必进行卵巢功能检测后才能判断。 4、对于化疗引起停经的妇女,如果考虑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内分泌治疗,则需要考虑有效地卵巢抑制(双侧卵巢完整切除或药物抑制),或者连续多次监测 FSH/或雌二醇水平已确认患者处于绝经后状态。
适应症:可用于在抗雌激素辅助治疗后或治疗过程中复发的,或是在抗雌激素治疗中进展的绝经后(包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使用方法:推荐剂量为每月给药一次,一次250毫克,臀部缓慢肌注。
六、孕激素类 孕激素类主要拮抗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泌乳素,阻止ER在细胞核内积蓄,从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其作用虽与是否绝经及激素受体有关,但明显比其他内分泌药物所受影响小。
七、芳香化酶抑制剂 (1)作用机理:绝经前的雌激素主要来自卵巢,绝经后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逐渐减少进而停止,由肾上腺、脂肪、肌肉、肝脏、乳腺及乳腺癌中的雄烯二酮及雄激素芳香化而产生雌激素。
芳香化酶抑制剂分为三代:第一代 氨鲁米特(AG)第二代 法曲唑(非甾体类) 福美坦(甾体类) 又名兰他隆,已不用第三代 来曲唑Letrozole(非甾体类)弗隆 芙瑞 阿那曲唑Anostraxole(非甾体类) 瑞宁德 瑞婷 依西美坦Exemestane(甾体类) 尤尼坦 可怡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ppt课件
及时处理
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应根据症状 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 停药等。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教育,使其了解内分泌 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 法,提高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06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 望
新药研发进展
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新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研发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新药物,以更精准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和扩散。
针对激素受体阴性的新药
02
针对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探索新的治疗药物,以改善患者
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03
研究不同内分泌治疗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 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 泌治疗策略 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 •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实践 •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发 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血脂异常
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如高 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需定期监测 血脂水平,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使 用降脂药物治疗。
潮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潮热、出汗等症状 ,可采用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等 方法缓解。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定期检查
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妇科检 查、骨密度检测、血脂和乳腺检 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的各个方面。
一、内分泌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抑制或延缓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乳腺癌中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的作用,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二、内分泌治疗的适应症1、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可有效减小肿瘤的体积,降低术后复发率。
2、高风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的选择,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3、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帮助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
三、内分泌治疗的药物1、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阿那曲唑等。
2、雌激素合成抑制剂:如地诺前列醇、氨氯地平等。
3、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依西美坦、富马酸来曲唑等。
四、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1、骨质疏松:长期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雌激素合成抑制剂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2、热潮红:尤其对于绝经前妇女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副作用,可能出现热潮红等更年期症状。
3、心血管问题:某些药物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
附件:1、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清单2、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管理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中表达雌激素受体的状态。
阳性表示有表达,反之为阴性。
2、辅助治疗:指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用药进行的治疗,旨在减小肿瘤体积,降低复发率。
3、预防性治疗:指在高风险患者中,早期使用药物阻止疾病的发生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4、一线治疗:指作为首次治疗选择的治疗方法。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HR+HER2-晚期乳腺癌则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种亚型。
这种病情的复杂性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二、治疗策略1、激素治疗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激素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受体,激素治疗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等。
2、化疗化疗是一种通过破坏癌细胞DNA来阻止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和长春瑞滨等。
化疗通常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西尼、纳武单抗等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4、其他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和放疗等。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等。
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治疗选择建议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既往治疗经历和患者意愿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1、激素治疗通常是首选,因为它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轻。
如果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则考虑化疗或免疫治疗。
2、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化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更有可能攻击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
然而,化疗的副作用也需要充分考虑。
3、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患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然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4、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但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5、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解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尊重患者的治疗意愿。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药物耐药后应对策略
OS** HR = 0.89 (95% CI, 0.73-1.10) 对数秩检验 P = .14 Kaplan-Meier 中位数 EVE+EXE: 30.98 月 PBO+EXE: 26.55 月
删失时间
风险患者的数量
EVE+EXE 48547144842941439937334733031129227926624823221619615411891 58 39 23 11 1 0 PBO+EXE23923222021120119418217016215314513012011310910298 77 56 41 28 18 8 5 1 0
•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GFR)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 细胞内第二信使通路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通路
- cyclinD1-CDK4/6信号通路
Musgrove EA,et al. Nat Rev Cancer. 2009 Sep;9(9):631-43
1:1
来曲唑 2.5 mg QD
N=99
aSchedule 3/1
浙江省肿瘤医院
PALOMA-1: 无进展生存(ITT人群): 队列1和队列2
无进展生存期概率 (%) 无进展生存期概率(%)
队列 1 事件数量 (%) PFS中位数, 月 (95% CI) 风险比 (95% CI) P值
100
PAL + LET (N=34)
浙江省肿瘤医院
ESR1突变主要与早期AI的治疗相关
原发乳腺癌标 本几乎没有 ESR1突变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进展论文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18-01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有抗雌激素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孕酮类、抗孕激素药、抗雄激素药、lh-rh类似物。
1抗雌激素类: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期内分泌治疗的一线药物。
作用机制(1)是通过与雌激素竞争激素受体。
形成tam-受体复合物以降低癌细胞活性,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期,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2)作用于生长因素,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诱发tgf-β,降低血清tgf水平,前者不管受体状态如何,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后果者则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分裂作用;(3)促进il-2的生成,提高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4)抑制作为细胞内增殖因子信息传导通路中的蛋白激酶,并通过细胞内生物代谢旁路与er或pr结合。
1.1他莫昔芬(三苯氧胺、tam)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雌激素。
1977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
用于(1)绝经前妇女晚期乳腺癌的治疗;(2)联合化疗;(3)绝经后妇女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单独化疗的辅助治疗;(4)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5)男性乳腺癌的治疗。
1998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国际权威协作临床研究报道37000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表明:(1)乳腺癌术后辅助tam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2)tam对绝经后患者有效,绝经前患者也有一定疗效;(3)er阳性患者用tam效果较好,er不明的患者也有效。
(4)辅助化疗加用tam能进一步提高疗效;(5)延长服药时间能提高疗效;(6)服用tam明显降低对侧乳腺癌发生率;(7)长期服用tam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国际公认tam是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标准的术后辅助治疗,tam常用剂是为tam常用剂量为10-20mg/次,一般认为如治疗有效,则用药不应短于2年,但加大剂量疗效并不增加。
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策略及新进展
主要内容
1 TAM单药,5年还是10年? 2 OFS联合TAM 3 OFS联合AI 3 4 年轻患者的卵巢保护问题
主要内容
1 TAM单药,5年还是10年?
2 OFS联合TAM 3 OFS联合AI 3 4 年轻患者的卵巢保护问题
ATLAS研究: TAM 10年 & 5年
TEXT & SOFT:研究设计
目的:评估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女性最佳的内分泌治疗,即辅 助AI(依西美坦)联合OFS较他莫昔芬联合OFS改善DFS
入组:2003年11月-2011年4月
•绝经前
随
•手术后≥12周
机
•计划OFS
•无计划化疗或计划化疗
•绝经前
•手术后≥12周
随
•无化疗
机
或
•化疗后≤8个月保持绝经前状态Biblioteka 504030
20 % ±SE 10
复复发发
5年:15年-25.1% 10年:15年-21.4% 第5-9年:RR=0.90 (0.79-1.02) 第10+年:RR=0.75 (0.62-0.90)
50
40
30
20 % ±SE 10
乳乳腺腺癌癌死死亡亡
5年:15年-15.0% 10年:15年-12.2% 第5-9年:RR=0.97 (0.79-1.18) 第10+年:RR=0.71(0.58-0.88)
分层因素:研究、化疗、淋巴结状态
TEXT=Tamoxifen and Exemestane Trial SOFT=Suppression of Ovarian Function Trial Pagani O,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LBA1.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中,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内分泌治疗的原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雌激素密切相关。
雌激素通过与乳腺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促进乳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因此,内分泌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与E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二、内分泌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和芳香化酶抑制剂()。
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他莫昔芬(Tamoxifen)是最早使用的SERM类药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他莫昔芬通过与ER竞争性结合,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促进作用。
他莫昔芬还能抑制肿瘤血管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他莫昔芬主要用于治疗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氟维司群(Fulvestrant)是一种新型的SERD类药物,通过阻断ER并诱导其降解,从而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促进作用。
氟维司群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对他莫昔芬耐药的患者。
3.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是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常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来曲唑(Letrozole)、阿那曲唑(Anastrozole)和依西美坦(Exemestane)。
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与他莫昔芬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三、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1.早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根据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与药物选择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与药物选择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于男性。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乳腺癌患者中起到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探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理及药物选择。
一、内分泌治疗原理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内分泌信号传导,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乳腺癌中约70%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细胞表面存在大量ER,对雌激素高度依赖。
而雌激素可通过与ER结合,促进肿瘤细胞内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刺激肿瘤的生长。
因此,抑制雌激素对ER的作用,成为内分泌治疗的关键。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对雌激素的干扰:1. 雌激素阻断剂: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AI)。
SERM能与ER结合,从而起到雌激素拮抗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AI通过抑制合成雌激素的酶类活性,减少体内雌激素的合成。
2. 雌激素受体降解剂:这些药物能够促使ER蛋白质发生降解,减少肿瘤细胞的ER水平,从而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作用。
3. LHRH类似物:LHRH(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通过抑制垂体中LH的分泌,进而降低卵巢激素的合成。
二、适用人群及药物选择内分泌治疗适用于ER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作为一线治疗或辅助治疗。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1. SERM类药物:常用的SERM类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他莫昔芬广泛应用于早期、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他莫昔芬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潮热、阴道出血等。
2. AI类药物:AI类药物主要有阿那曲唑、来曲唑等。
AI常用于更年期后女性患者,可用于早期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AI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质疏松、肌肉酸痛等。
3. 雌激素受体降解剂:此类药物典型代表是富马酸。
富马酸常用于更年期后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质疏松、食欲不振等。
乳腺癌治疗内分泌耐药机制
三、细胞周期正调控分子活化或上调(cyclin D1, cyclin E, Myc) 细胞周期负调控分子失活或下调(p21,p27)
四、抗凋亡因子活化或上调(BCL-XL) 促凋亡因子失活或下调(BCL2-interacting killer,caspase 9)
PK
mT
OR
Protein sythesis
Proliferation
Survival
E
ER target gene transcription Invasion
ERRE
9
三、内分泌治疗 耐药的主要临床对策
10
1、联合抑制ER通路与RTKs下游通路 Inhibitors of PI3K, Akt, and/or mTOR pat Inhibitors of Ras-Raf-MEK-MAPK pathway期乳腺癌(M0)内分泌治疗后十年进 展率超过三分之一
华西医院 1989-今 早期乳腺癌 接受内分泌治疗共4676例,其中
随访年限
随访满足随访年 疾病进展率 死亡率 限的患者总例数
内分泌治疗后三年 内分泌治疗后五年 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2510 1536
538
BC II AKT inhibitors
I
AKT inhibitor
II
AKT Ant i sense
ATP-competitive AKT inhibitors
Triciribine phosphate
VioQuest Pharmaceuticals / BC II AKT inhibitor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药研发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药研发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以及最新的新药研发情况。
一、药物治疗进展1. 内分泌治疗:对于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常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的效果。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方式。
乳腺癌中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Her2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
Her2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Her2蛋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PARP抑制剂则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导致细胞死亡。
3. 化疗:化疗是一种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方式。
对于乳腺癌来说,化疗是非常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的选择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分子特征来确定。
二、新药研发1. CDK4/6抑制剂:CDK4/6抑制剂是一类针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和6的药物。
近年来,这类药物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
CDK4/6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阻断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2. PI3K抑制剂:PI3K抑制剂是一类针对PI3K信号通路的药物。
PI3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抑制这一通路,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都在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挑战与展望尽管乳腺癌药物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乳腺癌的亚型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导致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尽相同。
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指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指南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
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的疾病阶段和临床情况下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指南和相关信息。
一、内分泌治疗的原理及适应症内分泌治疗是通过干扰或阻断肿瘤组织中的雌激素信号传导,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1.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约70%的乳腺癌患者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内分泌治疗中溢于言表。
这些肿瘤对雌激素依赖明显,通过给予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 更年期前后女性乳腺癌:更年期前后女性雌激素与卵巢功能相关的巨大变化,容易导致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从而增加了乳腺癌的风险。
内分泌治疗在这一群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和药物选择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卵巢、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内分泌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1.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丽珠维 (Tamoxifen)、托烷司琼(Toremifene) 等。
这些药物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在竞争性抑制雌激素结合,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2.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 (Anastrozole)、依那西普(Exemestane) 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体内产生的雌激素的合成酶,从而进一步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三、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副作用管理内分泌治疗后,应通过一系列的疗效评估指标来监测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等。
通过及时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效果。
同时,内分泌治疗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在内分泌治疗中,我们应该注意对患者的副作用管理和年龄、病情以及患者自身状况的综合考量,有效地降低并缓解患者的副作用,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非常多样化,其中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具体药物以及注意事项。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大部分乳腺癌细胞都表达雌激素受体(ER),通过结合到这些受体上,雌激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
因此,抑制或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适应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以应用于ER阳性(乳腺癌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的乳腺癌患者。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年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个体化的治疗需求,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1. 药物A药物A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常用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它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的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药物A还可减少乳腺癌的复发和早期乳腺癌转为晚期乳腺癌的风险。
2. 药物B药物B是一种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AI),常用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与药物A相比,药物B在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
3. 药物C药物C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s),它可以结合到雌激素受体上并使其降解,从而阻断雌激素信号传导。
药物C常用于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尤其是对那些对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耐药的患者。
注意事项在使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 与医生充分沟通:在开始内分泌治疗之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详细内容、可能的副作用和疗效预期。
2. 定期随访:内分泌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测,以监测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乳腺癌晚期二线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乳腺癌晚期二线治疗方案,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内分泌治疗1. 靶向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的药物(1)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适用于绝经后ER阳性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氟维司群,适用于E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 靶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激动剂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适用于绝经后ER阳性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二、化疗1. 单药化疗(1)紫杉醇:适用于多种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ER阴性或PR阴性的患者。
(2)多西他赛:适用于多种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ER阴性或PR阴性的患者。
2. 联合化疗(1)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如多西他赛+多柔比星(A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TC)等,适用于ER阴性或PR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蒽环类药物+卡培他滨:如多柔比星+卡培他滨(AC-T)、表柔比星+卡培他滨(TC-T)等,适用于ER阳性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三、靶向治疗1. 靶向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1)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帕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 靶向PI3K/AKT/mTOR信号通路(1)贝伐珠单抗:适用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依维莫司:适用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四、免疫治疗1. PD-1/PD-L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适用于PD-L1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 CTLA-4抑制剂如伊匹单抗,适用于CTLA-4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五、中医中药治疗1. 中药方剂(1)清热解毒类:如犀牛角、金银花、连翘等,适用于乳腺癌热毒内蕴证。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
其中,激素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日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包括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具体的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
1.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细胞上表达雌激素受体(ER)的一种类型。
此类型乳腺癌对雌激素的依赖性较高,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可以极大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抑制雌激素的生物活性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地非那醇、托瑞米费;(2)雌激素合成抑制剂,如芳香化酶抑制剂;(3)选择性雌激素降解剂,如贝那普利。
2. 具体的药物选择2.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地非那醇和托瑞米费是常用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它们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止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的结合,从而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
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2 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包括阿那曲唑和依那司他。
它们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这些药物适用于更年期后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绝经后乳腺癌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和关节痛等不良反应,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2.3 选择性雌激素降解剂贝那普利是目前唯一一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激素治疗的选择性雌激素降解剂。
它可以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和降解来减少体内雌激素的合成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贝那普利在早期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3. 治疗效果评估对于接受激素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药物选择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药物选择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而内分泌疗法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和药物选择。
一、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理乳腺癌中约70%的患者存在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情况,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对雌激素的依赖性较高。
因此,通过干扰雌激素对癌细胞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治疗主要利用药物的抗雌激素效应来达到抑制乳腺癌生长的目的。
药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这一效应:1.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此类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雌激素受体,从而抑制雌激素的作用。
例如,土司腺癌抑素(tamoxifen)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止雌激素进入细胞核,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2.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从而减少对肿瘤细胞的刺激。
当肿瘤依赖于合成雌激素时,此类药物的应用可以达到抑制乳腺癌生长的效果。
例如,阿那曲唑(anastrozole)是一种选择性的非甾体类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从而逐渐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
3. 雌激素受体降解剂:这类药物可以加速雌激素受体的降解,减少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减少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
例如,依罗丹(fulvestrant)是一款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降解剂,可结合并降解肿瘤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
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1.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土司腺癌抑素(tamoxifen):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化疗后和绝经后的患者。
常规剂量为每天20毫克,口服给药。
2.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 阿那曲唑(anastrozole):适用于绝经后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常规剂量为每天1毫克,口服给药。
- 莱特罗唑(letrozole):适用于绝经后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晚期乳腺癌是指乳腺癌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病情已经波及到周围组织或身体的其他器官。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帮助患者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手术治疗1. 手术切除对于晚期乳腺癌,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
主要包括乳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切除术旨在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尽量保留乳房外形和功能。
淋巴结清扫术则是为了检查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如果有需要切除转移的淋巴结。
2. 乳房重建手术对于进行乳腺切除术的患者,乳房重建手术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乳房重建手术可通过植入假体或采用患者自身组织进行重建。
二、放疗放疗是一种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灭癌细胞和防止其复发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乳腺癌,放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并预防局部复发。
此外,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放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三、药物治疗1.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通常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可以清除体内微小病灶和转移灶,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化学治疗常常会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监测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针对乳腺癌细胞上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赫赛汀类、曲妥珠单抗等。
靶向治疗可以精准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相较于化学治疗副作用更小。
3.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通过使用药物抑制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依赖,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晚期乳腺癌中约有70%的患者可以受益于内分泌治疗。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全身雌激素拮抗剂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
四、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晚期乳腺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和免疫细胞诱导剂(PD-L1抑制剂)是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基本策略
继发性内分泌治疗耐药
? 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治疗≥2 年 后出现复发转移,辅助内分泌治疗结束 后12 月内出现复发转移,或转移性乳腺 癌一线内分泌治疗≥6 个月出现疾病进展。
1
ER阳性/HER2阴性进展期乳腺
癌
? 目前认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一种慢性疾病,患 者的生存时间长、预后好。大部分这类患者对内分泌 治疗敏感,治疗获益大,因此,推荐首选内分泌治疗。 但是,对于存在内脏危象、症状严重、明确存在内分 泌治疗耐药的患者,如果其在内分泌治疗阶段出现疾 病进展,可以首选化疗,以便快速减轻或缓解临床症 状,控制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1
维持治疗
? 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内分泌维持 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是一 个合理的选择。
1
总结
1
谢谢!
1
1
内分泌治疗生物学机制
1
绝经的定义
绝经通常是生理性的月经永久性终止, 也可以是乳腺癌治疗引起的卵巢合成的雌激 素功能永久地丧失。绝经的定义可参考以下 几条标准: 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年龄≥60岁。 年龄<60岁,且在没有化疗和服用他莫昔芬、托 瑞米芬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情况下停经 1年 以上,同时血 FSH及雌二醇水平符合绝经后 的范围;而正在服用他莫昔芬、托瑞米芬, 年龄<60岁的停经患者,必须连续监测血 FSH
内分泌治疗 或 不用
单用内分泌治疗 或 化疗→内分泌治疗
化疗→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 或 不用 化疗→内分泌治疗
化疗→内分泌治疗
ER和PgR阴性 不适用内分泌治疗
化疗
化疗
1
1
1
1
1
ER阳性/HER2阴性进展期乳腺 癌的内分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 雌激素受体结构及作用机理 ➢ 内分泌药物作用机制 ➢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内分泌治疗原则
SERD 氟维司群
雌激素 SERM
他莫昔芬
ERE
E E
TE
ER
E
ER
ER
E
绝经前: GnRH 激动剂
(+/- AI) 绝经后: 芳香化酶抑制剂
1. CK Osborne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4) 90(Suppl 1), S2–S6 2. Peter Schmid presented at Fulvestrant 500mg launch meeting in Shanghai 2015.
AF2
1. CK Osborne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4) 90(Suppl 1), S2–S6 2. Peter Schmid presented at Fulvestrant 500mg launch meeting in Shanghai 2015.
雌激素受体结构及作用机理
雌二醇
转录
E
Co-
Repressor
AF2
2
AF2
AF2 Co-activator 2
AF2
AF2
ER
E
E
AF1
E
E
ERAFE1
RNAPoly I
AF1
AF1
AF1
共活化因子1
CoRepressor 1
HSP90
1. CK Osborne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4) 90(Suppl 1), S2–S6 2. Peter Schmid presented at Fulvestrant 500mg launch meeting in Shanghai 2015.
从作用机理看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医学审批编号419.616,022
目录
➢ 雌激素受体结构及作用机理 ➢ 内分泌药物作用机制 ➢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雌激素受体结构及作用机理
ER结构
通过磷酸化调节 在雌激素反应部位与DNA相互作用
E2-已调节 (构象改变)
AF1
LBD
目录
➢ 雌激素受体结构及作用机理 ➢ 内分泌药物作用机制 ➢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ER+ 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策略
- 无/局限的内脏转移 - 进展缓慢 - DFI长
内分泌治疗
一线 应答
二线 应答
三线
ER+转移性乳腺癌
- 难治性 - 快速进展
- 危及生命的内脏转移 - 进展迅速 - DFI短
化疗
一线
二线
三线
2002年之前的MBC内分泌治疗
辅助治疗
他莫昔芬
转移性疾病
许多RCT
非甾体类AI
- N>1S年A氟I)v或s维TA司M 群(辅助ET后
Fulv250 v-s ANGS/AMI或A (辅助ET后<1年)
TAM的RCT显示疗效
相当 (研究0020/0021)
依西美坦
氟维司群
Fulv250 vs Exe的
• 氟维司群是唯一一个结合、阻断并且降解ER的内分泌药物
创新机制: 精准靶向雌激素受体 结合力是三苯氧胺的100倍 降解ER受体,对AI耐药的患者依然有效 全面阻断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John F. Robertson et al. CANCER RESEARCH 61, 6739–6746 Toy W, et al. Nat Genet. 2013 Dec;45(12):1439-45.
氟维司群500mg疗效优于AI
二线治疗,氟维司群500mg 优于250mg (CONFIRM研究)
Di Leo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一线治疗, 氟维司群500 是否优于阿那曲唑1mg? – I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FALCON)
存在的问题:氟维司群RC2T5证0m明g疗是效否相已当经是最优的一线选择?
(EFECT, SOFEA)
氟维司群
依西美坦
氟维司群剂量效应
清楚的剂量效应显示:氟维司群剂量>250 mg时,下调ER更加有效
J Robertson et al, Cancer Res 2001; DeFriend DJ,. Cancer Res. 1994
卵巢
E
肾上腺
绝经后
芳香化酶 抑制剂
E E
TE
ER
ER ER
E
ERE
F. Lumachi et al. Curr Med Chem. 2011;18(4):513-22 CK Osborne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4) 90(Suppl 1), S2 – S6
氟维司群作用机制
• 氟维司群:新型雌激素受体下调剂
Faslodex: Faslodex is the only ET that targets, binds to, blocks and degrades the ER, making it a more potent inhibitor of the ER pathway than AI’s and tamoxifen; Women with ABC live longer when treated with Faslodex 500mg, compared to other ET; The Faslodex 500mg survival benefit is achieved without exposure to chemo-like toxicity or detriment to patient QOL
AF1
Anthony Howell et al. CANCER 2000;89(4):817-825
拮抗作用 激动作用 部分激动/拮抗作用
芳香化酶抑制剂阻断雄激素转换成雌激素 并不直接作用于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 SERM
他莫昔芬 SERD
氟维司群
绝经前
GnRH 激动剂 下调LHRH 受体
促性腺激素 (FSH + LH)
选择性 ER 调节剂 vs 下调剂 (SERD)
转录改变 ER基因转录
他莫昔芬
AF2
T
AF2
ER
AF2 AF2
T T
AF1 AF1
T
AF2
T
RNA
-Poly
EARF1EAF1
I
共活化因子1
AF1
协同抑制因子 1
氟维司群
AF2
F
AF2
AF1
AF2
AF2
AF2
F
F
ER
F
F
AF1
AF1
AF1
ERE
RNAPoly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