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国开电大西方经济学原理(本)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

国开电大西方经济学原理(本)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

国开电大西方经济学原理(本)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本次形考任务旨在进行理论分析,探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以下是对任务的分析和建议。

1. 理论分析的目的和背景理论分析是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

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学理论,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理论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理论分析的重点和内容理论分析的重点是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需求与供给理论:包括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市场均衡等概念和分析方法。

- 生产与成本理论:包括生产函数、成本函数、边际产品和边际成本等经济学概念。

-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涉及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等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增长模型、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相关理论。

- 宏观经济学理论: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现象与政策。

3. 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理论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 确定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和问题。

2. 阅读相关的经济学文献和资料,了解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3. 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假设和模型。

4. 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经济学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答。

5. 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验证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6. 总结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理论分析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分析对经济学研究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综合分析能力。

- 为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指导。

5. 总结理论分析是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经济学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经济学水平。

> 注意:以上分析仅为建议,具体的理论分析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和学校教材为准。

重点练习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

重点练习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3.4. 生产要素5.总产量6.平均产量7.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等产量曲线10.11.等成本线12.等斜线13.扩展线14.规模报酬15.规模经济16.规模不经济17.外在经济18.外在不经济二、选择题:1.生产函数表示( c )。

A.一定数量的投入B.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与( c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B.纵轴C.横轴D.总产量曲线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b d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生产技术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A和B5.当总产量下降时( c d )。

A.AP为零B.AP为负C.MP小于或等于零D.AP递减6.等产量线( d a )。

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B.除非得到了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表示了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量都是一定的7.生产的第二阶段( a )开始于AP L开始下降处。

A.总是B.决不是C.经常是D.有时是8.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B.等成本线的斜率C.边际技术替代率D.边际报酬9.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量,则MRTS Lk是( d b)。

A.1/2B.2C.1D.410.在生产有效区域里,等产量线( d )。

A.凸向原点B.不能相交C.负向倾斜D.以上都对11.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了D.以上都正确12.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 )。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解: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等产量曲线: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等量产品的两种投入要素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为维持同等的产量水平,放弃一定数量的某种投入要素而必须增加的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以MRTS 表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二、计算题1.解:32313131)(61,)(313221K L MP L K K L MP K L ==⨯=-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25/)(6150/)(31,3231KL L K P MP P MP K K L L ==; 化简得,L=K ①;又因50L+25K=8000 ②;由①和②得,L=107, K=107。

2.解:32313131)(31,)(3232K L MP L K K L MP K L ===-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1/)(312/)(32,3231KL L K P MP P MP K K L L ==,化简得,L=K ①; 又因Q=L 2/3 K 1/3=L=100,K=100。

3.解:32313131)(31,)(3232K L MP L K K L MP K L ===-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1/)(312/)(32,3231KL L K P MP P MP K K L L ==,化简得,L=K ①; 又因2L+K=3000 ②;由①和②得,L=1000, K=1000,Q=L 2/3 K 1/3= 10002/3 10001/3=1000。

西方经济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综合

第一章导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参见教材P3)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4)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参见教材P4)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8)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参见教材P16)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参见教材P16)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导论一、基本概念⒈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理论。

p4⒉宏观经济学: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的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的理论。

p4⒊规范分析: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标准。

p16⒋实证分析:指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p16⒌均衡分析:均衡主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p17⒍非均衡分析: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

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备的,搜集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交易不可能完全是均衡的交易,非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p17⒎流量分析: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影响的分析。

p18⒏存量分析:指对存量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p18二、思考题⒈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p3~4答题要点: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p5~6答题要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经济理论水平,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第三,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⒊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13~14答题要点:⒋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基本问题?p14~15答题要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本)教材计算题参考答案(第2版)

西方经济学(本)教材计算题参考答案(第2版)

第三章效用理论计算题参考答案教材第80页1.解:已知:TU=14Q-Q2边际效用对TU=14Q-Q2进行求导,得MU=-2Q+14令:边际效用MU=dTU/dQ=0,则:-2Q+14=0 Q=7TU=14Q-Q2=14×7-7×7=49答:该家庭消费7个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为49。

2.解:已知:TU=4+Y;X=16,Y=14将X=16,Y=14代入TU=4+Y得:(1)TU=4+14=16+14=30答:消费者的总效用为30。

(2)已知:X=4,TU=30将X=4,TU=30代入TU=4+Y得:30=4+YY=30-8=22答:需要消费22个单位Y商品。

(3)已知:Y=10,TU=30将Y=10,TU=30代入TU=4+Y得:30=4+10 4=20 =5X=25答:需要消费25个单位X商品。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计算题参考答案教材第117页:1.解:(1)见表劳动量(L)总产量(TPL)平均产量(APL)边际产量(MPL)0 0 -- --1 5 5 52 12 6 73 18 6 64 22 5.5 45 25 5 36 27 4.5 27 28 4 18 28 3.5 09 27 3 -110 25 2.5 -2(2)参见教材第89页图4-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劳动投入的3个至8个之间2.解:已知:TC=3000+5Q-Q2,求得:(1)因为TC=TFC+TVC;所以TFC=3000,TVC=5Q-Q2因为AFC=TFC/Q;所以AFC=3000/Q因为AVC=TVC/Q;所以AVC=(5Q-Q2)/Q =5-Q因为AC=TC/Q;所以AC=(3000+5Q-Q2)/Q=3000/Q+5-Q因为MC=ΔTC/ΔQ,边际成本对总成本求导,所以MC=5-2Q(2)又知:Q=3时,求得:因为TC=TFC+TVC,所以TFC=3000所以TVC=5Q-Q2=5×3-3×3=6因为AFC=TFC/Q;所以AFC=3000/Q=3000/3=1000因为AVC=TVC/Q;所以TVC=(5Q-Q2)/ Q =5-Q=5-3=2或6/3=2因为AC=TC/Q;所以AC=(3000+5Q-Q2)/Q=3000/Q+5-Q=3000/3+5-3=1002或(3000+6)/3=1002因为MC=ΔTC/ΔQ,边际成本对总成本求导,所以MC=5-2Q=5-2×3=-1 (3)又知Q=50,P=20求得:TR=Q×P=50×20=1000TC=3000+5Q-Q2=3000+5×50-50×50=750利润π=TR-TC=1000-750=250答:(略)3.解:已知:总产量TP=-0.1L3+6L2+12L(1)因为:平均产量APL=TP/L;所以AP=(-0.1L3+6L2+12L)/L=-0.1L2+6L+12 求平均产量APL最大,以L为自变量对上式进行求导,同时令其为零,即:dAPL/dL=-0.2L+6=0-0.2L=-6L=30答: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30。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第四章成本理论【重难点提示】本章重难点包括:成本概念;利润概念;短期成本;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

【内容精要】一、成本、利润概念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份,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

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

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1、基本概念厂商短期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进的双曲线。

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2、短期成本相互关系及特征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得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边际成本即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成本曲线为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第四章 成本理论【重难点提示】本章重难点包括:成本概念;利润概念;短期成本;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

【内容精要】一、成本、利润概念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份,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

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

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1、基本概念厂商短期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进的双曲线。

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2、短期成本相互关系及特征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得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边际成本即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成本曲线为先降后升的U 形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关键概念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生产者的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的预算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二、单项选择1.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A 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的变化 B 产量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 C 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 D 产量中能归功于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2.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首先发生:A 边际产量下降 B 平均产量下降 C 总产量下降 D B和C3. 生产函数表示:A 一定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 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 以上都对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A 存在技术进步 B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 具有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 D 只有不变生产要素5.等成本线往外移动表明: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 C 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D 以上都对6.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 只连续投入一种生产要素 B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以上都对7.当某厂商以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时,他:A 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B 一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 C 无法确定 D 经济利润为零8.一个企业发现,在现在所用的生产技术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大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该企业可以: A 只要愿意增加总成本就可以增加产量B 只要资本价格下降,在同样的总成本时可以增加生产 C 如果减少劳动并增加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 D 如果增加劳动并减少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9.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价格的差别 B 等成本线斜率的差别 C 生产函数的差别 D 技术的可获得性10.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做:A 不变投入 B 可变投入 C 减少的收益 D 增加的收益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12.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A 无差异曲线B 消费可能线C 收入消费曲线D 生产扩展路线13.在某一生产活动中,投入X与Y时的产量为Q,投入2X和2Y时产出为3Q,这表明() A规模收益递增B可变投入边际收益递增C规模收益递减D规模收益不变14.若企业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出相同产出,则MRTSLK 是() A 1/2 B 2 C 1 D 415..若厂商总成本为24美元,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和Y的价格分别为()A 4美元和3美元B 3美元和4美元C 8美元和6美元D 6美元和8美元16.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低成本是()A 24美元B 48美元C 12美元D 36美元17.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 )A 3单位X 和4单位YB 4单位X 和3单位YC 8单位X 和6单位YD 6单位X 和8单位Y18.等成本线从AB 移到CD ,表明总成本从24增至( ) A 32美元 B 36美元 C48美元 D 60美元19.如果有效的使用32美元,则产量( )A 小于200个单位B 大于300个单位C 小于3 00个单位,大于200个单位D 300个单位参考答案:1-5 CAABB 6-10 BCDCB 11-15 ADABB 16-19 ABBC三、简答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和前提是什么?内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将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要素当中时,这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先递增,但随着这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最终使得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递减。

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公式为:TP=f (L,K)2.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公式为:AP=TP/Q3.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公式为:MP=△TP/△Q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成本(T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公式为:MC=△TC/△Q5.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公式为:TR=P×Q6.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AR=TR/Q7.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公式为:MR=△TR/△Q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1.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

12.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全部支出。

包括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和短期总可变成本(STVC)。

即STC=STFC+STVC13.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包括平均不变成本(SAFC)和平均可变成本(SAVC)。

SAC= SAVC +SAFC。

14.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一、选择题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 A )A. 生产函数B. 生产可能性曲线C. 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2.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 ( A )A. 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量的变化B. 产量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C. 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D. 产量中能归功于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3.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 C )A. 平均产量B. 边际成本C. 边际产量D. 平均成本4.生产函数的斜率是 ( D )A. 总产量B. 平均成本C. 平均产量D. 边际产量5.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B )A. 随劳动的增加,产量减少B. 随劳动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减少C. 随劳动的减少,产量增加D. 随劳动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6、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素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C )。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A 产量提高了;B 成本增加了;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9、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三个单位的资本,仍然能生产相同产出,则MRTSLK是(B )。

A、1/3;B、3;C、1;D 、610、假定生产某一产品的最小成本是20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则可以知道( D )。

A每单位资本的价格一定是每单位劳动价格的2倍;B每单位劳动的价格一定是每单位资本价格的2倍;C 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D 上述说法均不正确11、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D)。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关键概念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生产者的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的预算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二、单项选择1.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A 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的变化 B 产量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 C 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 D 产量中能归功于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2.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首先发生:A 边际产量下降 B 平均产量下降 C 总产量下降 D B和C3. 生产函数表示:A 一定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 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 以上都对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A 存在技术进步 B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 具有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 D 只有不变生产要素5.等成本线往外移动表明: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 C 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D 以上都对6.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 只连续投入一种生产要素 B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以上都对7.当某厂商以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时,他:A 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B 一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 C 无法确定 D 经济利润为零8.一个企业发现,在现在所用的生产技术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大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该企业可以: A 只要愿意增加总成本就可以增加产量B 只要资本价格下降,在同样的总成本时可以增加生产 C 如果减少劳动并增加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 D 如果增加劳动并减少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9.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价格的差别 B 等成本线斜率的差别 C 生产函数的差别 D 技术的可获得性10.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做:A 不变投入 B 可变投入 C 减少的收益 D 增加的收益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12.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A 无差异曲线B 消费可能线C 收入消费曲线D 生产扩展路线13.在某一生产活动中,投入X与Y时的产量为Q,投入2X和2Y时产出为3Q,这表明() A规模收益递增B可变投入边际收益递增C规模收益递减D规模收益不变14.若企业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出相同产出,则MRTSLK 是() A 1/2 B 2 C 1 D 415..若厂商总成本为24美元,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和Y的价格分别为()A 4美元和3美元B 3美元和4美元C 8美元和6美元D 6美元和8美元16.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低成本是()A 24美元B 48美元C 12美元D 36美元17.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 )A 3单位X 和4单位YB 4单位X 和3单位YC 8单位X 和6单位YD 6单位X 和8单位Y18.等成本线从AB 移到CD ,表明总成本从24增至( ) A 32美元 B 36美元 C48美元 D 60美元19.如果有效的使用32美元,则产量( )A 小于200个单位B 大于300个单位C 小于3 00个单位,大于200个单位D 300个单位参考答案:1-5 CAABB 6-10 BCDCB 11-15 ADABB 16-19 ABBC三、简答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和前提是什么?内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将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要素当中时,这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先递增,但随着这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最终使得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递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参考答案以下是《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的参考答案:1. 请简述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边际效用是指每多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个体消费决策和资源配置问题。

它可以帮助人们判断何时停止消费以获得最大满足度,同时也指导着资源的有效配置。

2. 什么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如何影响企业的决策?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对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当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时,企业会增加生产量;当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企业会减少生产量。

边际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和定价策略。

3. 请解释机会成本的概念,并提供一个例子说明。

机会成本是指为追求某个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例如,假设一位学生在花费500元购买一本教科书的同时,也有机会使用这500元去参加某项有趣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机会成本就是无法参加有趣活动所带来的享乐和体验的价值。

4. 解释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和向左移动的原因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成本的下降、技术进步、增加的产能等。

这意味着供应量增加,价格不变时,市场出清量将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市场均衡点向右移动。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成本的上升、资源的减少等。

这意味着供应量减少,价格不变时,市场出清量将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升,市场均衡点向左移动。

5. 请解释需求弹性的概念,并提供一个弹性大于1和弹性小于1的例子。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弹性大于1时,需求被认为是弹性的。

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10%,汽车销量下降了20%。

这表明汽车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

当需求弹性小于1时,需求被认为是非弹性的。

例如,当盐的价格上涨10%,需求几乎不受影响。

这显示出盐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太敏感。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第四章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西方(微观)经济学第4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微观)经济学第4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作业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且从第 5 单位开始。

从表中可看出,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 4 单位增加到第 5 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 下降为 12。

2、短期生产函数()K L fQ,=的TPL 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均呈倒U型。

如图2-1的上半部分,TPL曲线从原点出发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b后单调下降。

TPL曲线的拐点a在其极大值点与原点之间。

TPL曲线在原点与拐点之间凸向下;在拐点以右凸向上。

如图2-2所示,A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以横轴为其渐进线。

如图2-1的下半部分,M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经过横轴而将至第四象限。

Q bcaTPLO LQOLMP L图2-1APLQTPLAPLOLMP O L 图2-2 图2-3MPL 与 TPL之间的主要关系是:,0,0<↓⇔=⇔>↑⇔LLLLLLMPTPMPTPMPTP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1),在TPL 递增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上方;在TPL 取极大值处,MPL恰好经过横轴;在TPL递减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下方。

M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L L AP ,AP ,<↓⇔=⇔>↑⇔L L L L L L L MP AP MP AP AP MP AP 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2),在AP L 递增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上方;在AP L 取极大值处,MP L 恰好经过AP L ;在AP L 递减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下方。

T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TP L 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为相应横坐标处的AP L (图2-3).3. (1)因为生产函数225.05.02),(K L KL K L f Q --==,且 K=10, 则劳动的总产量为505.020),(2--===L L K L f Q 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 TP L /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dTP L /dL=20-L (2)①总产量的最大值令MP L =20-L=0,解得劳动的总产量TP L 达到极大值时厂商的劳动投入量L=20。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但它们所涉及的经济范畴有所不同。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产量逐渐减少的规律。

这意味着,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虽然会增加总产量,但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边际产量为零或负值。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将会增加,但产量增加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则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产量的速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当生产规模较小的时候,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快速增加总产量,即出现递增的规模报酬;但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对总产量的增加效果变得越来越小,即出现递减的规模报酬。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规模时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成本和效益。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成本和价格等因素,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如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制定出最优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成本最小化原则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各种成本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

虽然成本最小化原则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本微观部分网考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微观部分网考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微观部分网考练习题(含答案)(2—4章)第二章供求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B产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相关产品的价格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D.是一回事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的减少D.价格下降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偏好的改变D.需求量的变动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B.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A.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C)A.供给增加B.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1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D.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1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19.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20.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A.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B.粮食价格上升C.粮食价格下降D.粮食交易量增加2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22.均衡价格随着(D)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3.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2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A.4/3B.4/5C.2/5D.5/22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A.大于4B.小于4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26.需求的变动引起(A)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27.供给的变动引起(B)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28.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本)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公式为:TP=f (L,K) 2.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公式为:AP=TP/Q3.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公式为:MP=△TP/△Q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成本(T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公式为:MC=△TC/△Q5.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公式为:TR=P×Q 6.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AR=TR/Q 7.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公式为:MR=△TR/△Q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1.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

12.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全部支出。

包括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和短期总可变成本(STVC)。

即STC=STFC+STVC13.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包括平均不变成本(SAFC)和平均可变成本(SAVC)。

SAC= SAVC +SAFC。

14.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公式为:SMC=△STC/△Q。

15.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公式为:LTC=f(Q)。

16.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厂商长期中平均单位产品的成本。

公式为:LAC= LTC/Q17.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厂商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LMC=△LTC/△Q。

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B5.C6.C7.B8.A9.C10.D11.D12.C13.D14.B15.B16.B17.D18.B 三、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D4.AC5.ABD6.ACE7.ACE8.AE9.BD10.BCE 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10.×11.×12.√13.× 五、计算题 1.已知Q=6750 – 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

求(1)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 (2)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1)因为:TC=12000+0.025Q2,所以MC = 0.05 Q 又因为:Q=6750 – 50P,所以TR=P·Q=135Q - (1/50)Q2 MR=135- (1/25)Q 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 所以0.05 Q=135- (1/25)Q Q=1500 P=105 (2)最大利润=TR-TC=89250 2.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时,P L= 4,P K = 1 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 (2)最小成本是多少? 解:(1)因为Q=LK, 所以MP K=LMP L=K 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 K/MP L=P K/P L 将Q=10 ,P L= 4,P K = 1 代入MP K/MP L=P K/P L 可得:K=4L和10=KL 所以:L = 1.6,K=6.4 (2)最小成本=4·1.6+1·6.4=12.8 3.已知可变要素劳动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劳动量(总产量(T平均产量(AQ边际产量(L)Q))MQ)00——15552126731866422 5.5452553627 4.5272841828 3.509273-11025 2.5-2 (1)计算并填表中空格 (2)在坐标图上做出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3)该生产函数是否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 (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试求: (1)写出TFC、TVC、AFC、AVC、AC和MC的方程式 TFC=30000 TVC=5Q+Q2 AC=30000/Q+5+Q AVC=VC/Q=5+Q MC=5+2Q (2)Q=3时,求TFC、TVC、AFC、AVC、AC和MC TFC=30000 TVC=5Q+Q2+15+9=24 AC=30000/Q+5+Q=10000+8=10008 AVC=VC/Q=5+Q=8 MC=5+2Q=11 (3)Q=50时,P=20,求TR、TC和利润或亏损额 TR=P·Q=50·20=1000 TC= 30000+5Q+Q2=32750 亏损=TR-TC=1000-32750= -31750 六、问答题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 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AP)。

2.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

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3.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区域?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

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

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 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所示: 5.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7.厂商利润公式是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1)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

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成本中。

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 = TR-TC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 = MC)因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

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