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2019年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复试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大纲

1 测试说明

1.1 凡入围博士研究生资格者均需参加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未参加者视

为自动放弃资格。

1.2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测试成绩按比

例折算为复试阶段“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的分值。

1.3课程适用范围及分值比例

1、岩土、桥隧工程方向:

(1)岩石力学,50分;

(2)土力学,50分。

上述课程总分100分,各课程分值比例可能有±5分的小调整。

2、结构工程方向:结构稳定理论,100分。

1.4 考试中可携带相关参考资料,但严禁携带手机、IPAD之类电子设备。

1.5 考试题型

1、岩土、桥隧工程方向: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2、结构工程方向:问答题、计算题。

1.6考试形式

1、岩土、桥隧工程方向:开卷。

2、结构工程方向:闭卷。

2.1 岩石力学

2.1.1 总体要求

(1)掌握岩石力学的基础知识及概念;

(2)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掌握岩石力学常用试验方法及基本理论计算方法。

2.1.2 测试大纲

(1)岩体的地质与结构特征

岩块特征,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特征对岩体性质的影响。(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物理、水理性质,岩块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性质及强度性质。

(3)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结构面的法向、剪切变形性质,不同类型结构面的强度性质。(4)岩体的力学性质

岩体的变形试验及变形参数的确定方法,岩体变形曲线的基本类型及特征,岩体变形性质的影响因素,裂隙岩体的压缩强度的计算方法。(5)工程岩体分类

我国的工程岩体分类标准。

(6)岩体天然应力

岩体天然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高地应力的特征,岩体天然应力的测量

及估算方法。

(7)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边坡岩体的应力分布特征、变形破坏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8)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围岩压力的计算,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围岩位移的计算,围岩抗力与极限承载力。

(9)地基岩体稳定性分析

地基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地基岩体的承载力。

2.1.3 主要参考书目

(1)刘佑荣,唐辉明主编,岩体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2)张永兴,许明主编,岩石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3)蔡美峰主编,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年

2.2 土力学

2.2.1 总体要求

(1)掌握土力学基础知识及概念;

(2)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掌握土力学几个基本课题的原理及设计计算方法,准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4)答题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2.2 测试大纲

(1)土的物理性质

土颗粒与孔隙水的相互作用,颗粒级配曲线,常用土性指标的定义,土的状态。

(2)土体中应力计算

土体自重应力计算,附加应力计算,基底压力计算,有效应力原理。(3)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压缩曲线,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及概念。

(4)土的抗剪强度

土的抗剪强度的破坏理论,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5)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计算,朗肯土压力理论(会计算),库仑土压力理论。(6)边坡稳定分析

无粘性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整体圆弧法、瑞典条分法、毕肖甫法、普遍条分法、有限元法等方法在粘性土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7)地基承载力

地基破坏形式,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承载力的原理。

2.2.3 主要参考书目

(1)王成华主编,土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2月

(2)四校合编,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3 结构稳定理论

2.3.1 总体要求

本科目着重考核考生掌握《结构稳定理论》的概念以及主要分析方法的程度。考察考生对线弹性稳定理论、非线性稳定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稳定、临界荷载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各种结构设计中有关稳定计算的基本要求,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方法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的能力。

2.3.2 测试大纲

(1) 压杆的线性、非线性稳定。

轴压杆的稳定是最基本的稳定问题。了解大挠度理论、初始缺陷和初始预应力影响、非弹性屈曲理论和压杆稳定理论在工程设计中应用。

(2) 稳定计算的方法。

各种稳定计算的方法和应用范围。

(3) 单层、多层刚架平面内弹性稳定、压弯杆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三个稳定准则、压杆弹性弯扭屈曲、梁的侧扭屈曲、拱的弹性稳定、薄板的弹性屈曲和后屈曲强度。

(4) 单层、多层刚架平面内非线性弹性、非线性弹塑性稳定分析。

(5) 变截面刚架平面屈曲理论。

(6) 开口薄壁杆件的扭转理论。

(7) 网壳的线弹性、非线性弹性、非线性弹塑性稳定分析。

2.3.3 主要参考书目

(1)陈骥.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六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