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湛江市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湛江市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a91b0ec8bd63186bcebbc7b.png)
生态绿岛 绿色节点
环海绿带
绿轴
景观系统分析图
规划控制策略
• 整体控制策略
(1)规模控制。主要包括非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人口规模控 制3个方面。 (2)结构控制。规划主要通过路网控制达到对海东新区整体结构的控制 。
(3)功能控制。规划主要结合海东新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商务办公 、会议会展等高端服务功能,适度发展居住功能,原则上不允许发展 工 业、仓储等功能。
• 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分离,实现了交通分流 • 构建慢行系统,创造宜人的滨海生活空间。
红色:快速路 紫色:交通性主干道 蓝色:生活性主干道 黄色:次干路 绿色:支路
绿地结构
规划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自然生态林 地等各类型绿地的组织,形成“一圈、 一岛、一核、两轴 、多廊、多点”的绿地结构,构建“绿网嵌套、绿斑点缀、 蓝绿呼应”的绿地系统格局和“水绿相融、岛湾相拥、海城 相依”的滨海景观整体意象。
路网弹性控制图
规划通过弹性路网为地 块开发提供相应的弹性 空间,以满足不同规模 的开发需求
红色:结构性路网 蓝色:弹性路网
地块控制策略
• 规划主要通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兼容性、容积率、 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
距离、沿路建筑高度、建筑设计引导等指标进行地块控制。其中,用
开发强度控制图
建筑高度控制图
方案对比
谢谢!
END
• “蓝绿织网”——结合规划区三面临海的特点, 构建外围蓝色海滨围绕、内部绿色廊道交织的 “融合型城市”,蓝绿互相渗透,构建格网状的 城市骨架。
蓝色:结构骨架 绿色:发展主轴 红色:公共服务中心
居住区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要说明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要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665f62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png)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2020 简要说明一.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我国南方大港广东省副中心城市之一粤西及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具有北热带风光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2.城市规模1城市人口规模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近期至2005年为85万左右中期至2010年100-110万远期至2020年150-175万。
2城市用地规模现状湛江市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71.02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96.67平方米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标准确定近期至200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89.7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104.68平方米远期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73.3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105.27平方米。
3.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经济高效、充满活力的城市富有雷州历史文化底蕴、南国风光、滨海特色的城市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未来18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到2007年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3年再翻一番到2020年实现宽裕小康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近期-核心目标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形成运输物流中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力争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3远期-核心目标发展高科技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建成粤西及环北部湾经济圈主要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和海洋经济强市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明星城市。
二.城市发展方向选择结合考虑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为提升核心-完善功能西扩东拓-拉开框架北推南进-做大做强。
提升核心主城建设区调整完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存在大量的尚未建设的用地且处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核心地段近中期内通过进一步开发未建设区调整优化用地功能结构重点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配套。
西扩东拓西部麻章城区、临港工业园区已有一定基础且用地条件较好有利于与现有基础设施的衔接规划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基本都从建成区西部穿过对麻章城区、临港工业园区及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展有极大的拉动作用。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24d61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2.png)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摘要] 6月19日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批复指出,湛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北部湾城市之一。
一、总则1、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2、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约715.7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507.23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示意图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1、城市发展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包括空港、深水良港等在内的全市综合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产业、绿色钢铁石化产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为纽带,以海湾海岛景观塑造为特色,建成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西地区城市,代表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和XXX合作竞争的区域性城市。
2、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一体战略。
整合空间,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以湛江城区为辐射核,统筹协调周边的遂溪县、雷州市及经济、交通、生态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区域,共同打造大湛江城镇圈,促进湛江与周边国家战略区域的协调对接。
量体裁衣,实现市域城镇差异化发展。
将湛江市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化指导地区、镇村协调发展区和生态控制区,针对各种地区制定响应的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XXX统筹战略推进海洋开发。
整合湛江海洋资源,构建海洋发展新平台,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统筹港城关系。
依托东海岛港区和宝满港区,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临港工业,形成“港工互动”格局;积极发展面向港口经济的城市生产性服务职能,形成“港城互动”格局。
3)魅力引领战略以平安、温馨、愉悦的空间塑造,实现魅力引领发展。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cd840c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2.png)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6•【字号】湛府[2006]28号•【施行日期】2006.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湛府〔2006〕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业经湛江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五”时期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符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符合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求和我市实际,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纲要》,积极组织实施,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
湛江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编制《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一)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十五”是不平凡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为目标,确立和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实现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出口、财政收入五个翻一番,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
![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6b2e5416fc700abb68fcad.png)
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报批稿)湛江市交通运输局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12月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修改稿)组织单位:湛江市交通运输局单位负责人:张文山局长项目负责人:赵一方科长编制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朱利翔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总工程师:卢永昌院总工、教授级高工项目主管院长:廖建航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项目主管总工程师:张勇院副总工、高级工程师设计所负责人:徐洪波(港湾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周娟(工程师)编制单位名称: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等级: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业务范围:各行业、各等级的建设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编号:A144005973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录前言 (1)第一章港口发展的现状 (3)第三章港区性质和功能 (24)第四章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25)第五章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28)第六章港口配套设施规划 (34)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38)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43)附图:1.附图1—地理位置图2.附图2—港区形势图3.附图3—湛江港东海岛岸线规划图4.附图4—湛江港东海岛港区规划图(方案一)5.附图6—进港航道及锚地图6.附图7—东海岛港区集疏运通道规划图附件:1.《关于印发湛江港总体规划审查意见的通知》2. 《关于印发湛江港总体规划(补充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交规划发[2006]328号)3.《关于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的审查意见》(交规划发[2008]43号)4. 《关于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修改稿的审查意见》(交规划发[2010]43号)5.《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6.《湛江港东海岛港区详细规划工程方案二维潮流数模与泥沙淤积计算分析研究报》,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前言湛江港位于广东省西部雷州半岛,东出南海,西倚北部湾,南望海南岛,北靠大西南,处于粤、桂、琼三省(区)的结合部,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东政办[2013]61号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东政办[2013]61号](https://img.taocdn.com/s3/m/5d4e870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e.png)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东政办〔2013〕6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海东市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10月18日海东市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海东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综合功能,保障市政设施完好。
依据国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海东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2、本意见适用于指导海东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
3、海东市行政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执行本意见规定,本意见未涉及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现行规范、标准和办法。
第二章城市道路、管线、综合管廊工程4、海东市城市道路设计路网密度应在国家道路网规划指标的基础上每平方公里增加2-3公里;快速路、主干路设计年限为30年,次干路,支路的设计年限为20年。
5、道路横断面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分隔设施等组成。
按设置形式分为以下四类:5.1、第一类设有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的道路,可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道路路幅原则上不小于50米,机动车道设双向6车道以上(含6车道),双向8车道路段可根据道路的重要性及对城市今后发展需要在城市控规中予以明确。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226c57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c.png)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6•【字号】湛建管[2013]51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湛建管〔2013〕5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开发区)、奋勇经济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向我局及市级有关主管部门反映。
附件:《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奋勇经济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推广,确保我市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15年完成绿色建筑8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
根据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省人大第62号公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粤委办发电〔2012〕22号)、《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粤府函〔2012〕45号)等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对全市符合特定条件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技术。
现就绿色建筑建设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推广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不仅是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城乡建设方式、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eabb8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b.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2•【文号】国办函〔2017〕60号•【施行日期】2017.06.1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7〕6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湛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北部湾中心城市之一。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湛江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湛江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216.9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城乡一体有序发展。
加强湛江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发挥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2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1.66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根据湛江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湛江市海东新区
![湛江市海东新区](https://img.taocdn.com/s3/m/835d203b5727a5e9856a6110.png)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滨海城市新区控制性规划——湛江市海东新区姓名:陈典钊学号:0816010046班级:08建一概论海东新区是洪江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地区,规划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湛江市城市副中心,形成集商务、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滨海城市新区和“港湾翠链、海的故乡”。
在这一目标导向下,规划以港湾、半岛、绿轴、格网构筑城市骨架,形成“岛城聚港、轴线拓展,蓝绿织网”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向海开放”的城市道路发展框架,构建具有滨海景观特色的绿地结构,形成丰富多元的人性化的滨海休闲区和生态社区,并采取“编制区一管理单元一街坊一地块”四级弹性控制模式,从规模、功能、结构等方面加强控制,推动海东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目录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二、城市性质与规模三、区域统筹发展四、新城空间布局五、近期建设规划六、规划实施措施1.规划背景海东新区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北部,北起龙王湾、南接海湾大道、西临麻斜海,东至坡头镇,总面积为1608.34hm2,是湛江市重要的滨海城市新区。
海东新区三面环海,拥有丰富优美的滨海轮廓线,是未来湛江市构建现代化滨海城市风貌的重要地区。
随着湛江城市的东拓和“一湾两岸”滨海城市格局的构建,海东新区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时期。
作为湛江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区,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对于推动湛江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职能,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城市朝生态化、闲适化方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巩固和提升湛江市“南中国海门户城市、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粤西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契机。
2.规划区域特征分析规划立足于区域分析,通过背景梳理、策略研究发掘海尔新区的区域特质:(1)区位优越:与湛江城市中心区隔海相望。
依据2005年城市总体规划,未来湛江城市将跨过湛江湾向东拓展,形成跨海湾城市格局。
海东新区可通过海湾大桥与规划城市主中心直接连通,与规划行政中心、会展中心隔海相望,具有发展成为海湾西岸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6861f858f5f61fb73666c7.png)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1总则11.1工作背景 (1)1.2评价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 (1)1.3编制依据 (2)1.3.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2)1.3.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 (3)1.3.3相关发展规划 (4)1.3.4相关环保规划与区划 (5)1.3.5相关环评文件 (5)1.3.6技术导则和规范 (5)1.4评价期限 (6)1.5评价范围 (6)1.6评价指导思想和原则 (7)1.7规划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 (7)1.8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9)1.8.1环境质量标准 (9)1.8.2污染物排放标准 (10)1.8.3其他标准 (11)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11)1.9.1污染控制要求 (11)1.9.2环境保护目标 (12)1.10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15)2规划概况172.2规划概述 (17)2.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17)2.2.2规划时间 (17)2.2.3规划目标 (17)2.2.4规划发展方向 (17)2.2.5规划发展战略 (20)2.2.6规划规模 (20)2.2.7规划空间结构 (22)2.2.8专项建设规划 (24)2.3分期建设规划 (28)2.3.1近期建设规划 (28)2.3.2规划期末 (28)2.3.3远景规划 (29)3环境现状调查与主要环境问题分析30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2海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6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2)4规划方案及污染物排放分析334.1规划方案 (33)4.2污染源分析 (34)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7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37)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37)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38)5.4陆生生态环境影响与环境累积影响分析 (39)5.5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40)6环境风险评价43 7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67.1规划调整建议 (46)7.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8)8执行总结541总则1.1工作背景东海岛已进入经济大开发的前台。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b43d92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2.png)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04•【字号】东政办〔2015〕165号•【施行日期】2015.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扎实推进《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切实加快编制进度,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编制任务,现将《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1月4日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我市已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编制《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根据年内提请省政府审批《海东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总体目标,目前总规已进入编制完成全部成果的关键时期。
为确保编制工作按期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专项工作组组长:王发昌副市长李群省政府参事副组长:王国林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局长曹志明青海机场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锦晓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李明平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莫晓珍乐都区副区长范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部负责人成员:张一弓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廷恩市教育局副局长韩世林市公安局副局长蔡艺武市民政局副局长黄金梅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德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包仲明市水务局副局长严小宁市农发委副主任鄂积年市林业局副局长汪顺福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元杰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占全市卫计委副主任张孝荣市统计局副局长马振英市招商局局长星发洪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质监站站长梁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科科长何宝龙海东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合乐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许培武平安区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局长田军正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代国礼互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尕藏化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马全德循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晏德全乐都区规划办主任何杰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科长刘睿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科长朱春晓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干部专项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在市规划建设局,具体负责总规编制期间的日常工作,莫晓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城市向东,海东崛起”未来湛江海东新区将加速发展
![“城市向东,海东崛起”未来湛江海东新区将加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abb46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8.png)
“城市向东,海东崛起”未来湛江海东新区将加速发展海东新区是广东省湛江城市扩容提质的重大平台,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其北起325国道、南至南调河、西起赤坎区滨湖、东至省道S286线往东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包括坡头区南调街道、官渡镇、龙头镇、坡头镇部分,赤坎区调顺街道,吴川市黄坡镇及遂溪县黄略镇部分。
十年前的湛江海湾大桥十年后的湛江海湾大桥一.海东新区的建设1.湛江创新产业新城,珠海与湛江首个城市级合作项目落地湛江海东新区,湛江创新产业新城由两市龙头国企珠海华发集团、湛江交通投资集团联袂打造,总占地62.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60亿元,涵盖总部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商业综合体、行政服务中心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配套业态,建成后将成为湛江海东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和创新产业聚集区,对于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具有重大意义。
2.南油片区改造,未来华润置地将对南油片区进行改造,南油片区位于湛江市坡头区,主要为中国海油驻湛单位用地,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分为5个小区和测井大院,涵盖生产指挥、行政办公、科研、仓储、居住以及生产配套设施等功能,占地约2874亩。
片区内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包括各类职工住房8916套、约90万平方米;各类办公、研发、生产等用房约26万平方米;图书馆、水厂等生活、市政配套设施建筑约10万平方米。
其中,大部分建筑属于旧式步梯房,基础配套设施也落后破旧。
项目将着力于集中同功能用地,整体连片改造,以提效矿区整体土地的利用,同时改善城市界面、提升居住品质、增强商务氛围,将南油片区打造成湛江的“城市更新示范区”和“产城融合先导区”,实现“城市品质升级”。
3.粤西第一高楼,湛江地标商务中心项目,位于湛江市海东新区,紧邻省运会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其中一栋5A甲级写字楼,建筑高度为360米,地上79层,地下3层,另有一座大型商场。
湛江市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1页PPT
![湛江市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8f6fba7f1922791688e8f2.png)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1、学问—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https://img.taocdn.com/s3/m/2ee377d8b84ae45c3a358ca9.png)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山大学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1 规划背景 (1)2 规划方案概述 (1)3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6)4规划合理性及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8)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 (9)6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1)7 环境风险评价 (14)8 总体评价结论 (19)附图一地理位置图 (21)附图二土地利用规划图 (22)附图三大气现状监测布点图 (23)附图四海水及地下水、土壤现状监测布点图 (24)附图五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25)附图六敏感点图 (26)1 规划背景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最短的口岸,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的战略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近年来,湛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中心城区向海湾东岸拓展,并把海东新区作为湛江推动中心城区拥湾发展、加快构建“一湾两岸”生态型海湾城市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海东新区列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四个重点建设的新区之一,这对海东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加快湛江海东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广东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联系,深度参与北部湾经济区、海南以及大西南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国南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有利于南海战略的实施,促进广东探索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模式。
有利于完善广东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有利于湛江市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完善产业体系。
2 规划方案概述2.1规划名称和期限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
规划近期至2016年,中期至2020 年,远期至2030年。
2.2规划范围湛江海东新区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北起325国道、南至南调河、西起赤坎滨湖、东至省道S286线往东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平方公里),包括坡头区官渡镇、龙头镇、坡头镇部分,赤坎区调顺岛,吴川市黄坡镇及遂溪县黄略镇部分。
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年)
![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f77fbe463968011ca30091c6.png)
青海省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一、编制目的2013年海东撤地设市以前,各县自行组织编制县级单元城市总体规划,地区政府没有编制过全市范围的城市总体规划。
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和对海东发展“五句话”的定位要求,海东市在科学评估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市政府作出了科学编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二、规划范围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1.市域:范围为市辖两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面积约1.32 万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为乐都区东至马厂乡岔沟村西边界,西至高店镇西边界,南至瞿昙镇朵巴营村,北至仓家峡;平安区东至平安东边界,西至哈拉直沟及小峡与西宁交界,北至哈拉直沟乡北边界,南至白沈沟古城镇山城村,面积约992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范围为乐都区北至引胜河上李家村,南至瞿昙河沈家庄,西至乐都平安交界地区,东至老鸦峡;平安区南起南山,北到机场北和红崖子沟,东至平安与乐都交界处,西到海东工业园区西侧三十里堡一带,面积约212 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6-2030年。
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1-2050年。
四、城市性质青海省副中心城市,兰西经济区重要支点和新型产业基地,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五、城市职能1、青海省对外联系的窗口和门户枢纽2、青藏高原商贸物流中心3、兰西经济区新型产业基地4、国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河湟文化旅游展示服务基地6、功能优化、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化地区六、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37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5平方米;规划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7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4.23平方米。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湛江海东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3]294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湛江海东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3]29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17f990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4.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湛江海东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湛江海东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3〕294号)湛江市人民政府,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海洋渔业局、旅游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湛江海东新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府办公厅2013年6月13日湛江海东新区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湛江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现提出以下工作方案:一、规划编制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湛江市政府抓紧编制湛江海东新区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一)总体规划是湛江海东新区规划建设的行动指南,是编制湛江海东新区其他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
总体规划要明确湛江海东新区的区域范围、人口预期、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组织架构和政策导向等。
(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明确湛江海东新区产业发展定位、产业体系、产业分工、产业布局及与周边产业合作重点等。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明确湛江海东新区交通、市政、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框架、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等内容。
二、政策创新湛江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围绕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我省进一步促进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抓紧开展湛江海东新区规划建设相关专项政策创新研究,重点推进城乡统筹、财税、土地、投融资、围填海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三、相关要求(一)湛江市要切实担负起湛江海东新区规划建设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山大学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1 规划背景 (1)2 规划方案概述 (1)3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6)4规划合理性及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8)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 (9)6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1)7 环境风险评价 (14)8 总体评价结论 (19)附图一地理位置图 (21)附图二土地利用规划图 (22)附图三大气现状监测布点图 (23)附图四海水及地下水、土壤现状监测布点图 (24)附图五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25)附图六敏感点图 (26)1 规划背景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最短的口岸,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的战略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近年来,湛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中心城区向海湾东岸拓展,并把海东新区作为湛江推动中心城区拥湾发展、加快构建“一湾两岸”生态型海湾城市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海东新区列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四个重点建设的新区之一,这对海东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加快湛江海东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广东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联系,深度参与北部湾经济区、海南以及大西南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国南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有利于南海战略的实施,促进广东探索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模式。
有利于完善广东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有利于湛江市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完善产业体系。
2 规划方案概述2.1规划名称和期限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
规划近期至2016年,中期至2020 年,远期至2030年。
2.2规划范围湛江海东新区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北起325国道、南至南调河、西起赤坎滨湖、东至省道S286线往东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平方公里),包括坡头区官渡镇、龙头镇、坡头镇部分,赤坎区调顺岛,吴川市黄坡镇及遂溪县黄略镇部分。
2.3战略定位按照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从容发展,积极探索新型的发展模式,将海东新区打造成为湛江城市副中心和湛江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
1、实施南海战略的重大平台。
充分发挥湛江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与东海岛、南三岛等片区充分协作,明确分工,积极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对虾期货为代表的海洋金融服务和海洋科技研发等服务功能,将海东新区建设成为广东实施南海战略的重要海洋资源加工基地、研发和后勤保障基地、海洋金融中心,为广东新兴海洋产业以及海产品期货交易提供示范平台。
2、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湛江代表处、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中国-东盟港口物流行业合作对接基地、中国-东盟经济开发区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四大合作机制落户在湛江的机会,提升合作规模和水平,在海东新区强化与东盟商务、科研合作,为物流、产业合作提供中转平台,打造广东面向东盟商务交流的合作示范区。
引入东盟各国银行进入,使新区打造成东盟金融结算中心。
3、都市经济的新兴载体。
依托粤西机场和沿海高铁等快速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总部管理、金融、研发设计、配送销售等现代服务业,为湛江、茂名等地的制造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积极融入粤西地区经济分工体系,努力成为湛江产业分工体系中都市经济的重要载体。
4、宜居宜业的海湾新城区。
发挥滨海生态资源优势,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有选择的引入产业,提高城市宜居性和生态性,将海东新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富有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区。
2.5发展目标海东新区的建设要按照“三步走”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实施、有序推进。
1、到2016年,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海东新区初具规模。
启动建设起步区和部分核心区,建设完成省运会主场馆、广医附属医院、示范性高中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海湾新城区形成雏形。
总人口为35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27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建设用地规模约22平方公里。
2、到2020年,主体功能基本具备,宜居宜业的生态型海湾新城区形成规模。
在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同时,逐步完善都市经济。
都市经济示范区、东盟合作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生态型海湾新城区形成规模。
总人口57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52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建设用地规模约58平方公里。
3、到2030年,全面建成人居创业俱佳的海湾新城。
进入提质发展阶段,新兴经济载体和能力进一步壮大和提升,人居创业俱佳的海湾新城区特色全面显现,代表广东参与东盟合作的能力全面增强。
城镇人口规模9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建设用地规模约105平方公里。
2.6 发展策略和功能分区(1)发展策略1、发挥滨海环境优势,构建优越的自然本底。
加强生态保育,构建以海湾为核心,由江、田、湿地和公园等共同组成的树枝状生态网络体系。
在此基础上,结合沙滩、水库等资源条件,鼓励发展滨海旅游项目,适度发展高端旅游地产项目和养老休闲服务项目。
2、承接主城区功能外溢,推动文化创意、研发等产业发展。
海东新区紧邻老城区,用地条件好,且有大量可开发用地和可更新改造的用地。
未来应发挥靠近主城的区位优势,打造新型都市产业集聚区,通过“三旧改造”对调顺岛等用地功能进行更新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和科技创意产业。
3、改善大交通格局,依托大型基础设施引领新区服务业发展。
新区应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依托客货运交通枢纽发展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等商贸服务业;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发展商务办公、生活服务业(总部经济区);以公共交通为引导,依托现有设施,在景观最优质的地区构建环湾区公共服务中心。
4、借力粤西空港和东海岛产业区两极带动,加快制造业产业布局。
新区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湛江的海洋资源优势,发展以海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配套的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相关产业;打造海洋产业示范基地、新兴制造业示范基地、东盟商务合作示范区、都市型产业集聚区等。
(2)功能分区顺应海东新区独特的滨海地形地貌,与主城区功能协调发展,打造“一心、两轴、三片”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心:依托滨海景观优质地区打造新区的公共服务核心。
两轴:依托交通干线,形成产业发展轴和环湾城市服务轴。
产业发展轴——依托海东大道等区域性道路,发挥新机场和东海岛工业区两极产业带动作用,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研发创意、商贸会展等,成为海东新区的产业发展引擎。
环湾城市服务轴——利用滨海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商业、文化、休闲、主题公园等服务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片:利用海湾港汊等自然要素的分割,引导海东新区逐渐发展成为三大片区:麻斜海东岸片区、调顺岛片区和官渡湾片区。
其内部通过功能的配套组合,提倡土地的混合使用,形成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组团式发展格局。
2.7总体布局和用地规划(1)总体布局1、水系梳理对现状水系进行梳理,并结合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水系的构想,在尽可能保留原有自然水系要素基础上,对提升环境品质和土地价值最有效的水系进行人工再造,增强海东新区的海湾景观特色,以求最小的工程开发量实现景观环境和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2、岸线综合利用本次规划对于港口用海、红树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留为主,并结合沿海红树林和沙滩资源,开发主题公园和旅游设施,在保护红树林的同时,强化湛江海湾特色,为居民提供优质休闲度假去处。
对于渔业用地等内部海滩区域以滩涂整治为主,在保留水系河道的前提下,布局城市功能,提高土地的使用率,规划滩涂整治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3、道路交通衔接海东新区对外交通便利,临近粤西机场和高速公路出入口。
通过汕湛高速联系粤西机场、广湛高速以及规划的汕湛高速;通过海湾大道、调顺跨海通道、调顺隧道等快速衔接海湾西岸;通过海东大道联系广湛高速官渡出入口。
海东新区内部路网考虑龙王湾海湾自然肌理,将人工路网要素和自然水系要素相融合,路网顺应自然海叉走势,形成25-30°的肌理。
路网顺应地形,有利于土地规整开发,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路网与湛江盛行主导风向相协调,便于东南向季风在城区内部的流通,缓解城市热岛。
4、城市公共核心海东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与老城区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构建环湾市级公共服务核心,其中海东新区将主要承担市级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商务、研发创意等服务职能。
公共核心主要围绕龙王湾集中布置,分别在麻斜海东岸片区发展商业、商务、体育休闲、研发创意、文化等功能;在调顺岛片区发展文化产业、休闲娱乐等功能;在官渡湾片区发展科研、会展、物流商贸等功能。
5、产业基地布局规划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研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主要四大产业类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湛江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中布局在新区东北部、325国道两侧。
现代服务业——打造粤西地区总部经济中心,发展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商贸物流等产业,规划主要布局在麻斜海东岸片区,麻斜海南岸主要部件商业、商务等功能,北岸打造东盟合作示范。
科研创意产业——包括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主要布局在调顺岛地区和海东大道中段两侧,增强新区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休闲旅游产业——包括健康养生产业、旅游休闲产业、体育休闲产业,依托海东新区滨海和生态优势,环湾进行布置。
6、居住用地安排海东新区居住用地主要沿海湾岸线布局,包括城市普通住宅、度假旅游型居住、高档居住等类型,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房地产产品供应体系。
度假旅游型和高档居住主要布局在各海滩周边及甘村水库南侧。
(2)土地利用规划规划海东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05.4km2,备用地面积为17.6km2,各类城市用地面积如下表。
3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3.1 海水环境质量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本次海水现状监测的五个监测断面共13个监测点中,靠近遂溪河口的1~4#监测点的监测项目超标种类最多,包括BOD5、DO、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总大肠杆菌,所有监测项目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超标监测点最多,在13个监测点中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
五个监测断面中,上游的1号和2号监测断面的监测值超标较多。
从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评价海域水体中的部分监测项目存在超标,推测超标原因为遂溪河上游水体生活污水排放和农田过度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