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题-专题练习有答案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
中国武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武术之舞。
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②由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所以,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已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
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③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
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皈依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
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④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与价值体系。
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即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
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
⑤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英雄用掺杂着各类正面因素(如友情、亲情、爱国主义)的暴力行为对反面人物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消灭,最终完成对正义的救赎和对暴力的消解。
2024年高考专题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新教材新高考)第4讲 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和概括(练习解析版)
第04讲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基础题和拔高题)【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信息世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时代,多门类的舞台艺术形式不断涌现,中国戏曲独领风骚的格局受到冲击,戏曲创新往往只注意外表形式上的变化……借鉴吸收其他艺术特长无可厚非,但时下戏曲舞台“三轮车踩上舞台”“放一段电影表现天上仙境”“真雨真雪直接呈现”等手法却时有出现,甚至“整台戏曲以交响乐取代锣鼓经”也不乏其人。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戏曲舞台上的一支“云肘”、一套“马舞”、一趟“走边”、一组“起霸”,直至“急急风”“慢长锤”“四击头”等戏曲音乐中的锣鼓经,乃是戏曲从业者们千百年来呕心沥血,把人类生活实践经过长期的艺术提炼,才创造出的戏曲本体精华——写意性虚拟特点。
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代新剧,“大制作拼设备”“戏不够景来凑”“投入三千万演出仅三场”等急功近利现象也不在少数,而戏曲应有的内在本体优势却日渐淡化。
戏不像戏、曲不像曲,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独到的内在韵律不知何处,老戏迷渐渐远离,新观众难以进门。
中国戏曲有别于话剧、歌剧、音乐剧等广义的舞台戏剧,中国戏曲回归本体是一个长期困扰戏曲改革的重要问题。
著名艺术大师梅兰芳论戏曲改革时提出“移步不换形”,正是强调了戏曲本体的重要性。
《秋江》中的老艄公手持一根船桨,既能表现大风大浪,又能反映潺潺流水;《三岔口》满台灯光下的激烈对打,表现的却是伸手不见五指,令人惊叹;《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用擂鼓舞剑的戏曲形式、配以一段京剧“夜深沉”音乐曲牌,却表现出十万大军背水一战前的微妙心态。
戏曲的程式、肢体的表现、独特的韵味、优美的旋律,正是中国戏曲有别于其他舞台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独到的本体优势,也正是国外艺术家对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拍案叫绝之处。
著名戏曲导演、戏曲理论家阿甲曾就戏曲的本体属性作出过四点归纳:“戏曲是以唱、做、念、打等表演手段为基础;戏曲是程式化的舞台艺术;戏曲是运用虚拟手段,虚实结合的舞台艺术;戏曲是以表演直接与观众打交道的舞台艺术。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训练:筛选并整合信息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二:新时代文学迄今为止已近十年,新时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精准地反映该时期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真实、立体、全面地构建中国形象的同时,还通过历史回顾、现实关怀和未来构想,建构既属于中国本土也具有世界影响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十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文艺和社科的系列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在研究和探讨文艺理论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标识性概念、开辟学术新领域等方面,取得不少突破性成绩,同时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方法路径的创新性提升。
语文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语文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史学研究与记载历史事实的书籍有天然的不解之緣,研究历史必然要研读史籍。
中国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讲求精读系统性的史籍与相关典籍。
越往后代,书籍、文献越加积累,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其部帙之多,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于是类书、书目、各种索引应运而生,给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然而,各种类书良莠不齐,而且割裂原书籍的内容,再机械地分类编辑,呈碎片化状态,所取史料的形成背景、语境、前因后果基本消失,因而会导致误解。
因此,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类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然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功。
正因如此,古人剖析类书,常常提醒学者:“抄撮类书,非根柢之学。
”到了当代,电子学术资源兴起,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二是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料与信息,三是可以检索的学术资料数据库。
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与原书一致,仅载体不同,对学者而言均属读书,无多少区别。
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对治学方式的冲击也不大。
只有第三类极大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者获取史料的途径,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
不过,数据库仍存在与类书相似的缺陷,这决定了它还不能取代读书治史的基本理路:第一,所得资料也呈现为碎片化的堆积,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语境,存在误读的可能性;第二,检索所得史料,难分真伪,而且因割裂、碎片化更难考辨真伪;第三,受数据庳涵括内容的限制,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资料,如《四库全书》的编纂暗地里排斥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
在史学研究中,史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必须在读书、思考、研讨和撰著的实践中培育,要有史料鉴别和考订的能力,要有理论思维,仅仅掌握史料的供应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有了学术资料数据库并不能轻松治史了。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冰桶挑战”:当心公益背后的网络媚俗杨程①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曾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
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
②关于“冰桶挑战”的起源,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这项活动。
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
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③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
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500万人次。
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
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
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
不过“认怂”的名人也有。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被点名后,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来支持该活动。
很快,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
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的挑战。
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④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
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评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
通用版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4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信息筛选整合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4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信息筛选整合含解析练前提醒1.坚信一个原则:答案就在原文中。
2.牢记三个步骤:通读全文(了解);找准相关语句(判断);对照辨析(确认)。
3.排查三个方面: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9分)阅读文签:学术论文+道德基准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
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
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
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
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
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
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
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部分行为。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题-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定义“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文,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文。
二、从考纲出发,知道考什么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主要内容。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指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3.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所谓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4.抓住命题规律,找到突破口从所考查的文本上看,选材范围上有所拓宽。
近两年,高考论述类文本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文艺学等,所选文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言具有严谨的特点。
经过改造加工的文本,具备了论述类文本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立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小,“五脏俱全”,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做一篇完整论述文的缩影。
所选文本的论点很鲜明,一般是在文本的首段就旗帜鲜明地点明文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层次很清晰。
作为论据,既有事实性的材料,也有理论性的论据。
论证方法也很灵活,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演绎推理)、对比论证等。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朋友圈”繁荣的理由,首先在于“部落”的营造。
“部落”隐喻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费索利提出,即“因相同的情感集聚起来的族群及其联系”“因共同的情感,我们与他者相遇、相聚,形成部落;又因情感的转移,我们从一个部落走向另一个部落。
”“朋友圈”就是这样的部落,也是一种游牧主义。
对于“朋友圈”的一切操作,包括关注、阅读、点赞、回复、发表、转发、屏蔽、删除、清空等等,都是为了实现和巩固共同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相同或相近价值观的显现,会促使我们或紧或松、或明或暗地凝结在一起。
而不同的价值观认识或追求,会造成我们之间或近或远、或短暂或永久的疏离。
继而,我们亦能够在这样的部落或游牧主义中找回自身的基本价值观。
一方面,有一些价值观是公开的、公民化的、浮躁的和侵略性的,它们由媒体、经济或政治权力所决定,这些价值观往往是非常抽象的价值认识,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活力影响甚微。
另一方面,有一些价值观是原始的、基本的、可靠的和具有启发性的,它们由常识、生活经验和感性理智所丰富,这些是平民化、民粹化和自主化的价值认识,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活力影响重大。
此外,部落是建立在“邻近”和“日常”基础之上的生活哲学。
邻近,对或是真实、或是象征区域的分享,促发伦理与感情共同体的涌现。
日常,不仅是所有共在、共存、共生的基础,也是人们思想与精神的摇篮。
生活哲学,是对观察并融入世界的如其所是的要求。
“朋友圈”亦是如此,邻近造就了其空间场所联系,日常承载了其内容主题,而这一切所呈现出的真真假假与虚虚实实,反映的正是其意欲构筑的生活哲学形象。
其次在于话语权的重构。
话语权,是“说话权利”和“说话权力”的统一。
话语权利,指有资格说话、有机会说话,是话语权得以实现的前提。
说话权力,指说话的权威性、说话的影响力,是话语权得以实现的关键。
话语权在社会结构中的分布与资源占有情况、具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等均有着密切的关联。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含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4·全国乙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探讨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协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日已取得了不行替代的地位。
一种新的人文探讨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探讨,人们必需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
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
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探讨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建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
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需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合合,或者用更困难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
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
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困难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
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
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化,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
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须要解读的。
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探讨供应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
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旧是依靠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事域的认知和理解。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诗歌传情达意有两大基本手段, 即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
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感受和内在的节奏感受, 而意象、形象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
要完美地鉴赏、理解一首诗, 必须充分调动人们的这两大类感觉能力。
任何一类感觉能力的缺乏, 都会导致对诗歌理解的障碍。
当我们仅专注于意象的显现和内涵时, 往往就会对音韵节奏的表现作用“听而不闻”, 甚至把它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
尤其面对那些没有什么意象, 而主要诉诸音韵节奏的诗时, 我们就会显得木然无知, 处于一种所谓的“失语”状态。
这种能力的缺乏还容易导致出现另一个毛病。
由于对音韵节奏的感悟本是一种关系性的、整体性的感悟, 这种能力的缺乏就会带来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诗歌解读现象, 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谓象征)大加穿凿, 大加发挥。
在诗歌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阐释过度”的毛病, 就常常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
与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对, 在诗歌理解中出现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
一旦诗有一些稍深厚复杂的意象或象征, 就感到不知所措。
尤其是当一些诗主要并不依赖于音韵节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颖深厚以及意境来表现时, 他们就基本失去了领悟诗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
这样一种对待诗歌的态度对于理解诗歌, 尤其是理解新诗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这样对待诗, 对待那些缺乏音韵节奏的诗, 实则也是偏颇的。
因为诗, 本来就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
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 有时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 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
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 我们就应当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 而不要再计较于它的音韵节奏是否优美。
当然, 我们也希望, 诗能够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 但我们也要知道, 诗作为一门混合型的艺术, 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 但有时候的确会有所偏重。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信息筛选与整合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信息筛选与整合【典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认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
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四大板块之间密切的互动,构成早期中国文明的基本文化生态框架。
东南板块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
中国拥有华北的旱作农业与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两个起源区,事实上,在华南地区还发展了园圃农业。
东北地区通过依赖水生资源,发展出来一种定居的狩猎采集经济,又称为“渔猎新石器文化”。
尽管东南板块的各个区域农业开始早晚并不相同,农业形态也各有差异,但普遍具有较高的定居性,这构成了东南板块显著的共性。
西北板块以草原、荒漠、高原等地形为主,这里的初级生产力较低,动物群流动性大。
有了马牛羊等物种后,人类稳定利用草原地带成为可能,随后在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游牧政权及经济。
由于游牧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一方面需要与农耕群体发展贸易交换,另一方面,游牧群体利用骑射的优势常常劫掠,交换与战争构成了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互动的主要方式。
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的互动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从东北到西南的生态交错带地区实现的,这个地区堪称中国文明演进的“枢纽”。
文化生态交错带同时具有两个生态区的资源,相比于单个生态区的资源种类更丰富,但是由于它处在两个生态区的交界地带,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这个交界地带的位置频繁迁移,因此,其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
生活在这个地带的早期人群,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文化适应方式。
调整的方式不仅包括生计方式的改变,还包括人群的频繁流动。
这一特征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中可以清楚看到,当时人们在狩猎采集与农业之间徘徊。
相比其他三个板块,海洋板块更少受到重视。
有研究表明,早期这个区域是以渔猎为生的复杂狩猎采集者社会。
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2020-2024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五年高考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目录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高考真题) (1)参考答案与解析 (1)一、2024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2)二、2024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3)三、2024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 (4)四、2024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 (6)五、2023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9)六、2023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9)七、2023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 (11)八、2023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 (12)九、2023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 (13)十、2023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 (14)十一、2022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16)十二、2022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17)十三、2022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 (18)十四、2022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 (19)十五、2022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 (19)十六、2022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 (21)十七、2021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22)十八、2021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23)十九、2021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 (24)二十、2021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 (25)二十一、2021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 (26)二十二、2021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 (28)二十三、2020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 (30)二十四、2020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 (31)二十五、2020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 (32)二十六、2020全国Ⅱ卷(实用类文本) (33)二十七、2020全国Ⅲ卷(论述类文本) (35)二十八、2020全国Ⅲ卷(实用类文本) (35)二十九、2020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 (37)三十、2020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 (38)一、2024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2.(3分)D3.(3分)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新课标卷地区选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
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
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
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
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
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
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
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
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
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
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
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
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
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
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
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材料二: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
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
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
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
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典型
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典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筛选整合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筛选整合“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设问方式](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下列关于×××的表述,不能体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例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文本见本专题[研透全国卷]),完成下面的题目。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说法错误,由原文第4自然段“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
同时“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意味”的因果关系错误,且“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的应是“小说家”本人,而非“人们”。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1.走好三步,解决筛选整合信息题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章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如上题,必须在全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点才能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
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
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上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
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意蕴探秘汉字如何诞生已经无从考证,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今天,我们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
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
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
汉字则不然。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浸多也。
”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
“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
“字”所包含的“孳乳”义,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
“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
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
这里,就产生了一种似乎古怪的现象,那就是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
可是,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
“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
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
其内在原因,则不能不归结为一种文化心态上的诉求。
汉字的复杂性,却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
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
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
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
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第4期)【注】①孳乳:繁殖、派生。
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如今还在记录我们生活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敬畏。
B.许慎的《说文解字序》认为,“依类象形”的“文”为物象之本,“形声相益”的“字”具有生态学意义上“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C.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个观点是以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为基础的。
D.汉字被诟病的一个原因包括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推崇、敬仰的思想。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字子”的形态出现。
C.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变化,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进而发展成似乎古怪的表意文字。
D.有些人把汉字的象形性当作落后的象征,而忽略了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汉字正因为其美学特质从而成为伟大的文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B.“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C.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题答案一、1.D2.B3.D二、1.D2.C3.A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题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