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作品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当代学者对卡夫卡作品现实意义的研究

摘要

在外国文学中,卡夫卡始终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时,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研究就会缺乏说服力。我们并不是在刻意抬高卡夫卡在文学与哲学中的地位,而是因为在文学创作与哲学思考中,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像卡夫卡那样用生命进行探寻。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与卡夫卡命运相似的普通人,但他们却因找不到精神寄托而身陷痛苦。在这里,我们从中国学者对卡夫卡的研究成果出发,讨论如何挖掘卡夫卡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现实意义,使卡夫卡为大众熟知,将形而上的存在主义转化为形而下的现实救助。

关键字:卡夫卡人文关怀现实意义存在主义

中国最早谈到卡夫卡的是1930年赵景深的《最近的德国文坛》,在那时,中国学者便意识到卡夫卡写作的态度是写实的,但意义却是象征的(赵景深,1930)。1936年第一部《卡夫卡文集》出版,这是卡夫卡首次以较全面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大众面前。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文坛对卡夫卡的研究是比较浅层次的,例如萧乾在《创作四试前记》中将卡夫卡归为象征主义作家,卞之琳将詹姆士的小说与卡夫卡的寓言故事相比较等等,这些都是不成熟的,他们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卡夫卡的存在主义中蕴含的现实主义。而到了新中国成立时,英雄主义在文学中占了上风,并且文学长期被政治捆绑,所以突显普通个人心理世界的卡夫卡自然受到了冷落。正如叶廷芳所说的,“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卡夫卡研究才步入比较宽松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于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存在主义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1】

卡夫卡首先展现给我们的价值判断便是对于生命的态度,我们是该放任自流,还是活出个性,这是当代社会,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命题。胡志明的《卡夫卡现象学》详细阐述了卡夫卡作品中蕴含的存在主义,对卡夫卡的精神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精神、生活、社会政治、艺术构思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卡夫卡的存在观与海德格尔不同,他更多是在强调无言与沉默,就好像一个虚无的人存在于这个虚无的世界。无论是卡夫卡作品中的神话,还是变形,都是虚无主义的表征,但正是生命的虚无,才迫使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虚无的世界中挣扎,寻找自己信仰的依据。袁义江在《为什么说卡夫卡是个存在主义者》一文中就提到,在卡夫卡之前,西方社会就已出现了普遍的“信仰危机”,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程度已使人类的理性开始痛苦地面对自己的有限性,它直接导致了以克尔凯郭尔为鼻祖的存在主义这种“危机哲学”的出现。所以,卡夫卡事先预知了未来自然科学成熟之时,便是人类情感泯灭之日。

卡夫卡不断地向命运提出疑问,“提问,从最普遍的方面来说,就是力图从模态的变形,从分裂和阻碍中达到一种坚定的判断决断。这种提问具有其问题中的意向相关项:该问题就是在提问的主动性中预先建构起来的句法对象,正如判断活动在判断中具有其相关项,在其中作为对象性的相关事态得以预先建构起来一样。”【2】这就从另一面反观出了文学对具体生活的依赖性。《卡夫卡现象学》对人文关怀的探讨可以说贯穿始终,详尽了孤独的卡夫卡在傲世与避世中对命运的强烈反抗。但现实中,卡夫卡却选择了隐忍,但“安于孤独,就必须‘镇压’任何接受诱惑的欲念。”【3】也正因为此,“卡夫卡与尼采的思想和作品才有这样的相似点——受虐狂。”【4】在当下社会,我们不就是受虐狂吗?面对残酷的竞争,我们却迫使自己乐观面对,尽管可能什么也改变不了。

作为一个语言艺术家,卡夫卡无意研究逻辑学,思考空洞的哲学问题,他所思考的都是他所遭受的具体的伤痛。单一的哲学只是小众文化,就连与之相近的文学、历史都难以理解,卡夫卡的贡献便是将文学与哲学融合在一起,是生命价值所在这一命题成为不朽的追寻。“存在主义对文学的贡献之一是把哲学变成了美学,也就是把某些哲学范畴或哲学概念变成了艺术手段。”【5】对于这一点,卡夫卡的作品将其诠释的淋漓尽致,用哲学的高度来增加文学的深度,但反过来说,如果想让文学更加大众化,是不是可以考虑去哲学化呢?

卡夫卡年轻时就发出呼叫:“上帝不让我写,但我偏要写!”【6】可见写作对于年卡夫卡乃是生命燃烧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方式。即使他变成了“甲虫”,他依然在进行对人性的思考,就像当代社会的人们,他们可以沉默,但思想从未停止,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所需要去表达的。卡夫卡在文中对格里高尔变形后所陷入的孤独、荒谬和悲惨的境遇展示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类生存境遇在文学中象征性和寓言化的体现,小说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作家对主人公如哀歌般的生活遭遇的同情和个人精神的人文主义思考。”【7】

与上述观点相反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易晓明认为,“人文主义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衰落具有不可逆转性”。【8】这样的评判对于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有失公允。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就事论事,缺乏历史背景,那么就很难拥有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文学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文学作品除了共性还要有个性,不然容易误导生活环境不同的读者,因此文学作品除了要反映时代大背景外,还要有反映个人的实质,因此“卡夫卡精神与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傅小平《对叶廷芳的访谈》,《诗歌月刊》20)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面对自己的内心是都会产生一种恐惧。钱颖伟的《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具体的解析了这种卡夫卡式内心的恐惧,卡夫卡当时不被人所理解,他的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但他的现象放在当下社会却恰逢其时。现在社会上弥漫的不安的氛围,在这个制度化、不再有个人的社会里,人会产生强烈的无家感和异化感,甚至好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社会,内心充满了恐惧与逃避的情绪,他们所看到的,永远都是制度所运转的机器,没有感情,只有凌驾于情感之上的理性。

叶廷芳强调:“卡夫卡研究绝不等于语言修辞学研究,而主要靠思维运作能力。”【9】这就说明,卡夫卡所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语言组织技巧,也不是具体的历史情境,他表现的,更多的是人类的共性,将每个人在具体生活中所承受的提炼出来,最终形成不再是捷克独有的社会语境。

残雪是八十年代的孤独者之一,她在那个人类情感面对冰冷机器挑战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情感依靠——卡夫卡。在《灵魂的城堡》中,她几乎分析了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