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案例

当前,“农村关爱工程”正全面展开,为交流典型经验,现将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任路路等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手记刊出,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发现、总结和上报基层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关爱工程”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深刻的关爱氛围。

留守儿童个案之一——爱和自信的力量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蔡晓(化名)

年龄:11岁

年级:六年级

性别:女

性格特征:自卑、忧郁

二、个人背景资料

1、父母一起外出上海打工,该生成绩是一年不如一年,每次考试成绩总分在班中总徘徊在倒数几名。

2、内心知道学习很严重,但由于学习障碍多,缺乏自信,不爱学习。

三、分析与诊断

由于学习成绩变差,常常受到老师和监护人的批评,所以得到的一直是“你不行”“你真差”“没出息”等否定评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是“差生”和“笨学生”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象形成后,人的感情、举止甚至才能也永远与自我意象一致,所以她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四、辅导策略与过程

“热吗?妈妈给你擦擦汗。”“学习上有困难吗?跟我说说”“这是妈妈的联系方式,有啥困难就打电话给妈妈。”……在“代理妈妈”高红梅的关爱声中,大兴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蔡晓流下了热泪。

多安静的一幅亲情图,多温馨的母女交流,多感人的一幕。冒着三十四度的高温,代理妈妈高红梅走进了留守儿童蔡晓的家中,送去母亲的关爱和夏日的清冷,高老师刚接寄宿部六(5)班时,就发现她是一位很特别的孩子,点名时,她说“到”的声音很小,脸红,不多言语,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看作文选,高老师观察到,只有在她一个人专注地看书时,才能看见她那浅浅的酒涡和她双眸中流转的光彩。第二天,高老师带着《感悟童心的300个亲情故事》和《小学生优异作文选》来到她面前说:“老师知道你喜欢读书,送你两本,你笑起来很好看,我喜欢你的笑容”。蔡晓接过书声音很小的说了一声“谢谢!”。师生间的交流从此开始,慢慢地老师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和她的心理,老师帮着她梳头时说:“你的妈妈不在身边,我就是你的妈妈,你无论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通过心灵的沟通信箱或直接找我谈”。从此,高老师就义不容辞地当起了蔡晓的代理妈妈。

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该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用的举措,制定了有关制度,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爱。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跟踪观察、记录;组织“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及

其家庭“结对子”,成立村庄学习小组,教师做代理妈妈,照应学生学习生活;设立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等等,有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如今,蔡晓同学很自豪地说,:“我有两个爱我的妈妈,我的亲妈妈在外地挣钱供我上学,我的老师妈妈关怀我的学习和生活,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她们!”她变得开朗多了,课堂上发言多了,和同学交流多了,主动帮助别人多了,自信心增强了,成绩也逐渐上升了。爱的滋润,让孩子找到了自信,爱的力量使孩子康健的成长。让留守儿童体味更多的关爱,找回自信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问题行为改变情形

经过一学期的辅导,该生基本消除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在下半学期上课比以往更专注,成绩有较大起色。原本只在教室里坐着的她,也在下课和同学一起玩了。六、小结与启示

缺乏关爱和自信是该生及同类学生成绩差的关键,她们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信心上。一次次胜利,一次次展现,一次次鼓舞就是一次次肯定学生的努力,就是一次次地把“我能行”的信息输入学生的脑中,学生的脑中也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自己属于胜利者,胜利的自我意象就会形成。胜利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代理妈妈关爱学生生活、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她们就会迎难而上,胜利需要战胜许多挫折,有了自信才会愈挫愈奋,多找学生“能”的地方加以鼓励、表扬和肯定,把“你不行”变为“你行”。

出名童话家郑渊洁说得好:合格的老师和父母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她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是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她什么地方不行。自信是通往胜利的第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创留守学生胜利的今天和明天。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任路路徐玉梅留守儿童个案之二——让留守儿童体味更多关爱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李敏(化名)

出生年月:1996年5月

年级:五年级

性别:女

家庭住址:大兴镇竹城村

二、家庭现有成员状况

其祖父母在家务农,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三、案例分析

李敏是五年级时转入中心校寄宿部就读的。她性格内向、忸怩,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每次一接触到我的目光就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好半天才敢抬起头偷偷的望我一下,在校园里遇到我时,她总是加快脚步小跑过去……通过了解,我知道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祖父母身体不好,照顾她也不是很简易,她的父母经常连春节都不回来过,她已有三、四年没有看见父母了……

我更加关注这个孩子了,无论是冲开水,还是就餐,我都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她,慢慢的,我知道了她常年见不到父母的苦恼与思念,知道了她不敢和老师交往而又渴望老师关爱的矛盾心理,而这些又都成了她的心理负担,使得她开学以来一直无法安下心来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决定对她的教育从细微处入手,关爱她、鼓励她,帮助她树立信心,大胆和人交往,我发现她作文基础较好,便指导它修改习作,鼓励她参加作文竞赛,渐渐的,她对学习感兴趣了,成绩也由原来的六十多名进步到三十多名了。很多时候,我不经意地帮她整理一下衣领、红领巾,梳理一下头发。有时让她收收作业本,我都能明明的感觉到她已经把我当作亲人了,无论是人际交往上,还是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她在成长日记中写到:刚转来时,我特别害怕上学,害怕面对不认识的同学和老师,爸爸妈妈又都没在家,我真怕在学校寄宿不适应……现在,我不怕了,同学就向是兄弟姐妹一样,老师就向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们。双休日我都不想回家了,因为又要和老师、同学分开两天了……

四、案例反思: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作为临时监护人的他们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父母亲在外打工比较忙,偶尔的电话交流根源满足不了孩子对亲情的渴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这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情感的沟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一样的关爱与呵护。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任路路高红梅留守儿童个案之三——留守儿童不孤独

一、个案基本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