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考试)上课讲义
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一、概述*学科独立标志:1908罗斯《社会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定义:侧重心理学的定义: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侧重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勒温公式 B=f(P,E) 。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围。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的等 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古希腊~19 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19 世纪中叶~20 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顶峰(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其理论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人格理论。
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知识核心讲义-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下)【圣才出品】
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知识核心讲义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考查要点】1.态度的特点、成分;2.态度的形成;3.态度转变的模型、影响因素以及理论。
【内容详解】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
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历史和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
有的学者甚至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一、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的成分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由于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al tendency,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三)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态度决定行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比如,很多人认为抽烟有害,但仍然吞云吐雾。
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课件)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 的可能
四、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 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性别、性别角色 3、道德社会化 4、政治社会化
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篇 社会心理学知识
主讲: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何谓社会心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有何关联?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群人
香港街景
人格与情境
两个人在交谈,谁内向,谁外向? 三个人在交谈,谁内向,谁外向?
世俗智慧与社会心理学
三思而后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欲速则不达;兵贵神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吃 今日事今日毕;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概述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态度 沟通与人际关系 社会影响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简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内在 统一
经验
解释
期望定向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自我认同。 2、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 (2)主观性
(3)多重性
(4)稳定性 (5)契约性
《心理咨询师 理论知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精华版)
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美】罗斯《社会心理学》,【英】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97-99)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一)侧重心理学:【美】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艾尔乌德,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德】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 (P,E)中,( B-行为, f-函数关系,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勒温)的观点。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P99-104)★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美】F.奥尔波特)。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04-107)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伦理原则(1.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2.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3.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4.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5.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
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之外的其他关系)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应用最广泛)、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P108-113)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为代表)1.社会学习论: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内部讲义第二课
第2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知识点:社会化概念(识记)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再社会化(识记)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识记)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知识点:社会化的条件(识记)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知识点:社会化的载体(识记)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知识点:政治社会化知识点:道德社会化(领会)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它有三个方面: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
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
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3.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知识点:性别角色社会化(识记)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知识点:语言社会化(识记)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
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知识核心讲义-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上)【圣才出品】
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知识核心讲义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也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是职业心理咨询师要学习的基础心理学课程。
心理咨询师必须准确掌握并熟练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节 概 述【考查要点】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社会心理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3.主要的研究方法;4.主要的理论流派,各自的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
【内容详解】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现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在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的观点,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考虑到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们比较普遍的看法和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研究内容,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概述二、社会化与自我概念三、社会知觉与归因四、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五、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六、沟通与人际关系七、社会影响八、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90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最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学的变化过程。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影响。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一格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行为,P 个体,E个体所处的环境f函数关系。
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众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二、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英国本能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心理咨询师考前讲义社会心理学章节知识总结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考点串讲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诞生1908、罗斯(美)《社会心理学》麦独孤(英)《社会心理学导论》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勒温:B=f (P, E),B:行为;P:个体;E:环境;f:函数关系三、社会心理学简史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及时间哲学思辨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辩论人性(善与恶)eg孟子/苏/柏拉图-善;荀子 /亚里士多德-恶经验描述 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初进化论、民族、群众、本能、精神分析麦独孤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实证分析 20世纪初至今社会心理学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阶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反社会价值观-干预和引导)、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1)学习的机制联想:经典条件反射(鸽子-和平)强化:操作条件反射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模仿(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符合互动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3、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荣格:集体无意识霍妮: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沙利文: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1、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终身社会化的观点社会化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继续社会化(成年)、再社会化(社会急剧变化)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劳动教养-社区矫正)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掌握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社会角色社会化基本条件:(题干:一个人要变成社会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从出生到独立生活,13-25岁,有变长趋势。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总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在西方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社会心理学曾被认为是分属于社会学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界,有“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之称,也因此,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定义分为二类,一类是从心理学出发,主要是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
另一类从社会学出发,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受到广泛采用的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Allport)奥尔伯特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像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从奥尔波特开始,社会心理学具有了个体心理倾向,从而确定了社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研究的立场,这是奥尔波特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侧重于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家斯特克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倾向社会学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艾尔乌德,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2、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定义由安德列耶编、前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作为大学生心理学系教科书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3、我国学者的定义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取得最高成就的早期学者,也被誉为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的孙本文(1946年《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心理咨询师培训)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人际关系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人际 沟通研究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
(心理咨询师培训)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研究团队中个体间的协同与合作 以及领导力的发展和影响。
社会认同和自我概念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 群体的认同感,自我概念是个体 对自我特征和身份的认知。
社会影响和社会规范
研究他人对个体的影响力和个体 对他人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心理咨询师培训)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1 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心理咨询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咨询师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 应对策略。
心理咨询师培训
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中,了解社会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培训)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影响和社会规范
社会影响研究他人对个体的影响力,社会规范研 究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对他人、自我和社会情境的认 知过程,社会知觉研究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情境的 感知。
最新[分享]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教学讲义ppt课件
v 2、什么是图式? v 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v 3、图式的概念及作用。 A、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v B、影响记忆 v C、影响自我知觉 v D、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4.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
v 首因效应: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现象。
v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 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 v 2)角色不清(心理咨询师是万能的) v 3)角色中断 v 4)角色失败(e.g官员下台)
v 8、自我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v A、生理自我(8个月—3岁):主要是 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 配感与爱护感等。
v B、社会自我(3岁—13/14岁):社会 自我处于自我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 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 动
培养
几乎每年考! !
v 5、角色分类(选择题) v 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 VS 成就角色 v 按角色功能: 功利型 VS 表现型 v 按规范程度: 规定型 VS 开放型
v 6、简述角色扮演过程的三个要素。 v A、角色期待 B、角色领悟 C、角色实践
v 7、角色失调的种类(选择题出现) v 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分享]西南大学心理咨询 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知识串讲
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
v 基础心理学 v 社会心理学 v 发展心理学 v 变态心理学 v 心理测量学 v 咨询心理学
实在没有时间看书,能猜中吗?
v 心理测量学
v 基础心理学
越 来
v 发展心理学
越容
易
v 社会心理学
猜 中
v 变态心理学
v 咨询心理学
v 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 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三级)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汇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P89-91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 (P,E B-行为; 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2社会心理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2在人际层面(3在群体层面(4在社会层面(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1教材(基础知识P91-97一、哲学思辨阶段1.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但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
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三、实证分析阶段(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2谢里夫“游动效应”研究;(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2、专栏2-3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教材(基础知识P97-102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二调查法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人是关系的产物。
人的心理,是自然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节社会影响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的分支学科,诞生于心理学、社会学两个母体,形成两种取向:侧重心理学的、侧重社会学的。
注:社会是人的有机结合。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活动的学科。
举例,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举例,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定义取向1: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学科。
取向2: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举例,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依然以《乡土中国》片段为例总之,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情境中的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人在社会情境(或想象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
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行为,等。
勒温:B=f(P,E)行为是个体与情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E=envioranment环境“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因素群。
”——勒温同一个时代的人,心理与行为方式具有某些共性。
同一个亚文化环境下的人,也具有某些共性。
如下实验:电影《死亡实验》(THE EXPERIMENT)第一节概述We are prisoners of our own experiences.人,是情境的产物。
(根据电影的意思而翻译)“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因素群。
心理咨询师讲义二
㈠达尔文的进化论 ㈡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㈢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㈣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2021/1/15
8
三、实证分析阶段
▪ 时间
➢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
▪ 特点
➢ 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 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2021/1/15
9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5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2021/1/15
26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 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 即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行为原因的知觉 ➢ 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
会行为发生的基础
2021/1/15
27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㈠认知者的经验
➢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对新觉察 到的信息起引导作用
2021/1/15
29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㈠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 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有重要影响 ➢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
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 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 熟人间尤其是亲密的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
➢ G.W.奥尔波特(1954)——社会心理学了试 图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 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021/1/15
4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㈠社会行为
➢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 应系统
➢ 包括个体习得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 为,人际合作与竞争及群体的决策行为
最新(心理咨询师培训)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教学讲义PPT课件
第一节 概 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 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 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 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诞生。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1.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
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与客我互动的结果。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 2.“力比多”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 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 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 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迪尔凯姆)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和产 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霍曼斯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 史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三个 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1、G·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他人存在形式包括(BCD)。
(A)虚拟的存在(B)现实的存在(C)想象的存在(D)隐含的存在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C)。
(08-05二级)(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包括(AC)。
(08-5三级)(A)社会行为(B)社会影响(C)社会意识(D)本能行为3、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B)的学科。
(08-11二级)(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C)社会知觉(D)社会情感4、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D)。
(08-11二级)(A)不予干预(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5、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C )。
(09-5 三级)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6、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A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09-5 三级)A.观察B.实验C.思辩D.归纳7、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D)。
(09-11 二级)(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8、社会行为是由(A)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09-11 三级)(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9、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D)。
(09-11 三级)(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10、G·奥尔波特认为,社会的存在,也就是他人的存在方式包括(ABC)。
(09-11 三级)(A)现实的存在(B)想象的存在(C)隐含的存在(D)虚拟的存在麦孤独(W.McDougall)用(D)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11-05二级)(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 本能11、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B)。
(11-5 三级)(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12、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D)。
(11-05二级)(A)存在主义(B)自我实现(C)人的尊严(D) 观察学习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1、性别表示男女在(B)。
(08-05二级)(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D)。
(08-05二级)(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3、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A)的观点。
二级)(A)C·罗杰斯(B)M·米德(C)W·詹姆士(D)K·勒温4、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BCD)。
(08-05二级)(A)印象管理(B)决定期待(C)解释经验(D)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5、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ABC)。
(08-5三级)(A)家庭(B)大众传媒(C)学校(D)交通工具6、角色失调包括(ABC)。
(08-5三级)(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不清(D)角色误解7、(D)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08-11二级)(A)家庭(B)大学(C)杂志(D)意识8、企业家属于(B)的社会角色。
(08-11二级)(A)表现型(B)功利型(C)开放型(D)创新性9、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AD)。
(08-11三级)(A)先赋角色(B)功利角色(C)表现角色(D)成就角色10、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包括(ABC)。
(08-11三级)(A)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B)解释经验(C)决定期待(D)控制情感11、自我概念(self)是指(D)。
(09-5 二级)A.人格中的监控成分B.人格中的本能成分C.求助者真实的本体性D.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12、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B)。
(09-5 三级)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13、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D)。
(09-5 三级)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14、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C)。
(09-5 三级)A.主我B.客我C.镜我D.超我15、一般来说,农民属于(ABC)。
(09-5 三级)A.成就角色B.规定性角色C.功利性角色D.不自觉角色16、现实生活中,个体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B)。
(二级)(A)印象定位(B)角色期待(C)基本规范(D)评价标准17、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包括(ABCD)。
(09-11 二级)(A)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B)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C)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D)自尊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18、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D)。
(09-11 三级)(A)性别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道德社会化(D)言语社会化19、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B)。
(09-11 三级)(A)自尊=成功/自信(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自信/抱负(D)自尊=抱负/成功20、自尊是个体对其(A)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09-11 三级)(A)社会角色(B)自我概念(C)自我意识(D)自我价值21、关于自我(self),正确的说法包括(BC)。
(09-11 三级)(A)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的方式(B)也叫自我意识(C)是个体对自我存在状态的认知(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22、自尊需要包括(AB)。
(09-11 三级)(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B)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C)对归宿感的需要(D)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23、可以提高个体自尊水平因素包括(ABCD)。
(11-5 三级)(A)选择参与(B)正确的社会比较(C)扬长补短(D)成功的行为24、正常情况下,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主要包括(ABC)。
(11-5 三级)(A)学校(B)参照群体(C)家庭(D)居住小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09-11 三级)(A)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B)选择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增加自尊(C)自尊是一种缺失性需要(D)成功的行为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1、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D)。
(08-05二级)(A)近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首因效应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D)。
(08-05二级)(A)平均模式(B)中心品质模式(C)加法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3、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D)的归因。
(A)社会视角(B)行为主体(C)刺激客体(D)情境4、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ABCD)。
(08-05二级)(A)隐藏自我(B)投人所好(C)自我抬高(D)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6、光环效应是一种(D)的现象。
(08-11二级)(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入为主(D)以偏概全7、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ABCD)。
(08-11三级)(A)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B)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C)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D)投人所好8、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ABCD)(08-11三级)(A)社会视角(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C)观察位置(D)时间因素11、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A),就可能将行为归因于行为主体。
(09-5 二级)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13、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B)的作用。
(09-5 三级)A.概括化B.社会适应C.抽象化D.消极14、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C)的性质。
(09-5 三级)A.积极B.双向作用C.消极D.定势作用15、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AC)的人之间产生。
(09-5 三级)A.熟悉B.不熟悉C.亲密D.不常见面16、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掌握包括(BCD)的信息。
(09-5 三级)A.协调性B.特异性C.共同性D.一致性17、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C)。
(09-11 二级)(A)印象输入(B)印象输出(C)印象管理(D)印象形成18、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A)的知觉。
(09-11 二级)(A)自己(B)社会(C)自然(D)环境19、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B)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09-11 二级)(A)利益(B)社会视角(C)态度(D)控制点20、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模式认为,人们经常仅仅根据对象的几个(CD)特征对其形成总体印象。
(09-11 二级)(A)概括性(B)新奇(C)对个体意义大(D)重要21、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B)的预测。
(09-11 三级)(A)准确(B)变化(C)稳定(D)系统22、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称为(B)。
(三级)(A)抽象化他人(B)重要他人(C)概括化他人(D)一般他人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这种人被称为C (A)行动者(B)观察者(C)外控者(D)内控者23、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况,就在有可能被归因于(A)。
(11-05二级)(A)行为主体(B)刺激客体(C)偶然因素(D) 环境背景24、时间会影响归因,人们会对过去许久的事情,倾向于解释为(C)的原因。
(二级)(A)图形(B)刺激客体(C)背景(D)行为主体25、失败时人们往往外归因,这属于一种(BC)。
(二级)(A)自我障碍(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C)自我防卫(D)动机性归因偏差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亲合的作用包括(ABC)。
(08-05二级)(A)获得信息(B)减轻心理压力(C)避免窘境(D)协调群体内行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08-05二级)(A)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的成就动机越高(B)目标价值较小。
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也小(C)个体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D)文化水平越高,成就动机越强3、关于利他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