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坚实起步 纵深推进 已显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坚实起步纵深推进已显成效
新年伊始,贵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标志着贵阳生态文明建设在起步阶段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正步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正迈向科学发展的新境界。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务实部署,也为全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预示着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坚实的起步
2007年底,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两月之后,贵阳市委、市政府郑重作出《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总抓手和切入点,贵阳市从此踏上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两年来,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贵阳市酝酿出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是市委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中,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作出的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这本身就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市委决策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过程。两年来贵阳市大力强化生态文明观念,举办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的讲座、论坛、研讨班、研讨会,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传播和普及生态文明观念。特别是2009年8月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贵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以“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把生态文明的理性探讨和观念传播推向了新高,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长达30余万字《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文集》反映了这一重要成果。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欣慰地说,目前贵阳市“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大体都能说个一二三,也能够比较自觉地去实践。”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着力抓好治水、绿化、治污、整脏治乱四大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两湖一库”水质持续好转,实现了2009年水质持续恶化趋势得到遏止的阶段性目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近两年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花溪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日处理污水25万吨的新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7.9万吨,提前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稳定在95%以上。
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三二一”产业结构。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长足发展,深入打造“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城市品牌,在全国率先提出“避暑旅游”、“避暑产业”、“避暑经济”等特色城市经济新概念,近两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57%,去年达到294亿元,入选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高于第二产业5.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以上,“西南物流中心”进入中国物流园区50强。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振兴工业经济,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不利条件下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兴建首钢贵阳特殊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贵航军转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去年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农业产业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了一批无公害优质水果、中药材、茶叶种植基地。
法治化制度化建设有力推进。不遗余力地推进建章立制,在全国首创了环保法庭,用法律的武器保护“两湖一库”和环城林带;制定了《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生态功能区规划》等一系列法规;促进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批准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同时,探索建立了相应的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在短短两年中形成了大量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行之有效的文件和法规制度,在全国并不多见。
生态文明建设“总揽”作用初步发挥。两年来贵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总揽工作全局,奋力克服特大凝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两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明显高于全省、全国增长速度。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来谋划城市建设,为畅通城市血脉与经络,推进“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加快“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骨干路网建设,强力推进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实现甲秀南路、水东路、西南环线一期等多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贵阳市“空间不经济”问题正在得到实质性解决。近两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9%和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呈现了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的可喜现象。
务实的部署
《若干意见》的出台令人振奋,反映出贵阳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奋力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的信心和决心,是一个抢抓机遇、求真务实的决策部署。
抢抓机遇、因势利导的重要决策。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要机遇。从国际上看,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从国内来看,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实施新的十年西部大开发,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增长极。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坚持科学开发、绿色发展”
作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正在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贵阳市不失时机地出台的《若干意见》,是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因势利导的重要决策。
重点突出、载体明确的工作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应当准确把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载体,逐步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贵阳市委、市政府确定,近期重点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的各项工作,力争2010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并以“三创一办”为载体,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民生计划。贵阳市把造福人民群众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根本宗旨,着力改善民生,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使贵阳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旅游,并把实施“六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民生行动计划,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若干意见》就深入推进“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切实解决“提升群众安全感”、“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等一系列民生热点问题作出了安排,体现了为了群众与依靠群众的高度统一。
重在落实、务求实效的行动安排。2007年底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纲,2008年底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了如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009年底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对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出了操作性和务实性极强的安排部署。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强化责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若干意见》规定了明确责任主体、加大督查力度、严格干部考核、加大奖惩力度等硬性措施,以确保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几点启示
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功实践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给人以重要启示。
其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断迈向科学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贵阳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总揽工作全局,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力提升了全市科学发展水平。这就说明,科学发展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与推动科学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迈向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其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省城市顺应时代潮流、发挥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当今世界,城市的生态化成为时代潮流。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昭示了当前发展的动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城市的建设发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增强前瞻性,赢得主动权。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顺应了时代潮流,发挥了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大多是与省外和国外城市比较而言的,而贵阳的这些比较优势在省内其他城市大都具有。因此,学习借鉴贵阳的经验,我省城市都应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顺应时代潮流、发挥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
其三,贵阳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前列、作表率大有可为。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贵阳要走前列、作表率。在20多年的发展中,贵阳的一些经济社会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些工作在全省作出了表率。近年来,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理念新、起点高、举措得当,有章有法、内容丰富、组织有力,取得了重要进展,走在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一些成功做法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认真总结推广。在大力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贵阳市应继续走前列、做表率,无论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还是在生态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
其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前景广阔。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涵盖城市和乡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卓有成效,昭示了全省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潜力。省委提出抓好生态试验区示范建设,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继续深化毕节试验区改革试验与发展,支持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近年来这三个市、州、地都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如能在深入推进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