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概念名词解释
新生儿黄疸概念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新生儿黄疸不?哎呀,这新生儿黄疸啊,就好像是宝宝出生后遇到的一个小怪兽!你想想看啊,刚出生的小宝贝,粉粉嫩嫩的多可爱呀,可突然就可能被这个黄疸给缠上了。
黄疸呢,其实就是宝宝血液里的胆红素太多啦。
胆红素是啥?就好比是身体里的一种“调皮分子”。
宝宝出生后,肝脏这个小卫士还没那么强大,没办法一下子就把这些“调皮分子”都清理掉,于是它们就在宝宝身体里捣乱,让宝宝的皮肤、眼睛啥的变黄啦。
就像你家里突然闯进了一群捣乱的小猴子,得想办法把它们赶出去呀。
有些宝宝的黄疸不严重,就像小打小闹,过一阵自己就好了,这多让人欣慰呀!可有些宝宝的黄疸就比较严重了,那可真是让人揪心啊!
我记得有一次去看朋友,她刚生完宝宝,结果宝宝就有黄疸。
她着急得不行,不停地问医生这该咋办呀。
医生就很耐心地解释,说先观察观察,多给宝宝喂喂奶,让宝宝多排便,就像把那些“调皮分子”往外赶一样。
嘿,你说这多形象啊!
对于新生儿黄疸,咱可不能大意啊!就像对待一场小战斗,得时刻关注着宝宝的情况。
要是黄疸一直不退,或者越来越严重,那可得赶紧找医生帮忙,这可不是能拖的事儿呀!总之呢,新生儿黄疸就是宝
宝成长路上可能会遇到的一个小挑战,咱当家长的可得重视起来,和医生一起帮助宝宝打败这个小怪兽!
我的观点就是,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绝不能轻视,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新生婴儿黄疸标准
新生婴儿黄疸标准新生婴儿黄疸是指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症状。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过多而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对于新生儿来说,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了解新生婴儿黄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黄疸出现时间。
新生儿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2-3天内开始出现,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持续1-2周。
对于早产儿来说,黄疸出现的时间可能会更早,但通常会在出生后的一周内达到峰值。
二、黄疸程度。
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皮肤和黏膜的颜色来判断。
一般来说,轻度黄疸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现淡黄色,中度黄疸则呈现明显的黄色,重度黄疸则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现深黄色甚至橙黄色。
对于不同程度的黄疸,医生会有相应的处理和治疗方案。
三、黄疸部位。
除了观察皮肤和黏膜的颜色,还可以通过观察黄疸的部位来判断黄疸的程度。
如果黄疸从头部开始向下延伸,可能是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从下肢开始向上延伸,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而如果黄疸从脸部开始向下延伸,则可能是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四、其他相关指标。
除了观察黄疸的外在表现,医生通常还会通过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
对于早产儿来说,还需要考虑孕周和体重等因素来判断黄疸的标准。
总之,了解新生婴儿黄疸的标准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黄疸的程度,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生婴儿黄疸的标准,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
家庭护理
观察黄疸程度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 黄疸程度,如发现黄疸加 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 时就医。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
定期为宝宝洗澡,保持皮 肤清洁,避免皮肤感染和 破损,以防加重黄疸症状 。
充足的水分摄入
适当给宝宝喂水,以增加 宝宝排尿和排便次数,有 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定期检查与监测
新生儿黄疸时,皮肤、巩膜出现黄染,严重时可遍及全身。
观察伴随症状
如新生儿出现嗜睡、拒奶、发热、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黄疸严重 。
观察大便颜色
黄疸时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
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测定
通过检测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了解黄疸的严重 程度。
肝功能检查
了解肝脏功能是否受损,有助于鉴别黄疸的原因 。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
发病率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大约60%-80%的足月儿和80%-90%的早产儿会出 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影响因素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新生儿出生时胎龄、体重、喂养方式 、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感染等。其中,母乳喂养和母乳性黄疸是比较常见的 原因之一。
02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详细描述
光照疗法通常在医院的婴儿病房内进行,将新生儿置于蓝光箱或蓝光床中,用黑 纸遮盖双眼和生殖器部位,连续照射2-4天,每天12-24小时。光照疗法期间, 医生会监测胆红素水平,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益生菌、酶诱导剂和中药等,旨在促进胆红素排泄和降低黄疸程度。
详细描述
短期影响
生理性黄疸
短期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通 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周左右 自行消退。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黄疸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0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 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 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 巩膜发黄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包括皮 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等。 医生会观察宝宝的症状来 确定是否为新生儿黄疸。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和尿 液检查,以确定胆红素水 平和其他相关指标。
肝功能检查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 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以评估黄疸的程度和原因 。
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方法
药物治疗
01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新生儿排出胆红素
,如肝酶诱导剂等。
光疗
02
光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通过照射蓝光或绿
光来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换血疗法
03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换血疗法,以降低
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黄疸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 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由于病理因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 代谢异常,包括感染、溶血、缺 氧、母乳性黄疸等。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
观察生长发育情况
长期未消退的黄疸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体重增 长缓慢、身高发育迟缓等。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可以帮助判断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治疗,随着孩子的生 长发育和多吃多排,可以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治疗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等。具体治疗 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病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定期检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
若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应尽早进行蓝 光照射治疗,同时遵医嘱用药。
病例二:家庭护理与预防
总结词
科学喂养、合理护理可预防黄疸。
详细描述
家庭护理和预防对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病例二:家庭护理与预防
具体措施 鼓励母乳喂养,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新生儿黄疸能否自行消退?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治疗,部分病情较轻的病例可以在治疗后自行消退。但是 ,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光疗、药物治疗或换血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 续时间,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观察黄疸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 发热、呕吐等,以便及时发现并
发症。
预防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常伴有并发症,如败血症、肝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改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预防并发症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病理性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与日常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与日常护理高燕 (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若新生儿出生后皮肤和白眼珠微微发黄,1周后自行消退,为生理性黄疸,大约80%的早产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若新生儿出生后皮肤等各个地方呈现金黄色或橘黄色,则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通常还会出现体温异常、精神异常、嗜睡、食欲不振、进食异常、呕吐、尖叫哭泣等异常行为,伴有贫血、大便颜色异常等现象,应及时就医接受检查和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黄疸胆红素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分解产生的一种物质。
在胎儿时期,母体的肝脏会处理掉大部分胆红素,因此胎儿的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相对较低。
但出生后,新生儿的肝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肝脏机能相对较弱,肝脏需要适应处理更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而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的排泄障碍等。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在自然光线下,父母可以对新生儿的皮肤颜色进行观察。
如果仅仅是面部微黄,其他部位无异常现象,为轻度黄疸;如果躯干部分也呈微黄色,则为中度黄疸;如果发黄程度较重,四肢和手足心均出现了黄色,则为重度黄疸,需及时去医院治疗。
此外,还可以通过大便颜色判断黄疸类型。
如果大便仅仅是微黄,且不染尿布,1周自行消退,为生理性黄疸;如果大便呈陶土色,考虑胆道出现问题,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黄疸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通过大量排尿促进胆红素的排出,降低黄疸。
同时,还需要根据黄疸程度补充糖分和热力,如在新生儿喝水时加入一些葡萄糖;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带出去晒晒太阳,尽可能大面积晒到新生儿皮肤(要保护好眼睛),以补充热力。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危害,在喂水、补充葡萄糖、晒太阳等方法不起作用时,可尝试停止母乳喂养,因为黄疸的来源有可能是母乳。
新生儿黄疸-PPT
正常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
合和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白蛋白 白蛋白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胆红素的来源(成人vs 新生儿)
成人每日生成胆红素3.8mg/kg
衰老红细胞
骨髓中红
血红蛋白(80%) 细胞前体
网状内皮细胞 肝、脾、骨髓
肝脏和其他 组织中的含 血红素蛋白
游离胆红素或称 未结合胆红素(UCB)
血循环中
+白蛋白
原因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 量越低→联结胆红素的量 越少
刚出生新生儿常有酸中毒, 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 结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UCB-白蛋白) 或称联结胆红素
肝血窦
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成人vs 新生儿)
CB水溶性、不能透过半透膜, 可通过肾小球滤过
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等
胆红素生成过多
感染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
肠肝循环增加
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饥饿和喂
养延迟等→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吸收↑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儿,黄疸于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 6~12周消退,停喂母乳3~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消 退
成人
血清总胆红素含量<1mg/dl, 当> 2mg/dl时,临床上出现黄疸;
新生儿
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
黄疸;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宣教内容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宣教内容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皮肤、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的现象。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健康宣教,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新生儿黄疸的基本知识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消退。
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弱,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为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或消退延迟,则可能为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
二、黄疸的观察与识别家长要学会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变化,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速度等。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颜色较浅,局限于面部和颈部,而病理性黄疸则颜色较深,可能波及全身。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大便颜色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黄疸的护理与预防保持新生儿充足的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促进新生儿肝脏功能的发育和胆红素的代谢。
给予新生儿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保持新生儿大便通畅,有助于减少肠道内胆红素的再吸收。
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如有家族性黄疸病史,应在孕期咨询医生,了解可能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四、黄疸的治疗与随访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给新生儿服药、接受光疗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黄疸消退后,家长还需定期带新生儿进行随访,以确保肝脏功能恢复正常。
随访时间根据医生建议而定,一般为黄疸消退后1-2周。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但要学会观察和识别黄疸的变化,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新生儿黄疸标准
新生儿黄疸标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2-4天内开始出现,随着孩子的生长和发育,黄疸会逐渐减轻并消失。
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完善导致的,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
然而,一些情况下黄疸可能会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因此,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黄疸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黄疸的出现时间、黄疸的程度、黄疸的部位、伴随症状等。
首先,黄疸的出现时间通常是在出生后的2-4天内,如果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或者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其次,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肤色来判断,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黄疸不会超过脐带水平,如果超过脐带水平或者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就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黄疸的部位也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如果出现黄疸同时伴随着眼白、口腔黏膜等部位的黄疸,也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伴随症状也是需要重点观察的,如果新生儿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尿量减少等不适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
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标准,家长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时观察新生儿的肤色变化,对于出现黄疸的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其次,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的充分喂养和排尿,有助于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最后,要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因为阳光会加重黄疸的程度,应该选择遮阳的方式进行护理。
总之,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标准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观察和了解黄疸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希望家长们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新生儿黄疸的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让他们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目录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症状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检查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湿邪内蕴,肝脾失和茵陈丹参汤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新生儿黄疸指数解析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概述湿热型黄疸热毒型黄疸瘀滞型黄疸脾湿型黄疸饮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适宜技术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症状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检查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湿邪内蕴,肝脾失和茵陈丹参汤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新生儿黄疸指数解析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概述湿热型黄疸热毒型黄疸瘀滞型黄疸脾湿型黄疸饮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适宜技术展开编辑本段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
新生儿去黄疸最快方法
新生儿去黄疸最快方法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2-4天内出现。
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排泄不畅造成的,如果不及时处理,
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那么,针对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最
快的去黄疸方法呢?
首先,充分喂奶。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中的乳糖可以促进
胆红素的排泄,所以要保证新生儿充分喂奶,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
另外,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可以适量增加喂奶次数,帮助宝宝更
快地排出胆红素。
其次,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新生儿体内的胆红
素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因此可以适当让新生儿在早晨或傍
晚的阳光下晒太阳,但要注意避免中午强烈的阳光直射。
此外,保持室内通风。
室内空气流通不良会导致新生儿体内胆
红素排泄不畅,所以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让空气
流通。
另外,注意宝宝的排便情况。
新生儿黄疸时,排便是排出胆红
素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保证宝宝每天有规律的排便,避免便秘现象
的发生。
最后,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的黄疸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
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综上所述,新生儿去黄疸的最快方法包括充分喂奶、多晒太阳、保持室内通风、注意宝宝的排便情况以及及时就医。
希望家长们能
够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宝宝尽快摆脱黄疸
的困扰,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原因及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原因及治疗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病症,特征是皮肤和眼球发黄。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但对于有些婴儿而言,黄疸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了解黄疸的产生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父母来说非常重要。
一、产生原因1.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所有新生儿黄疸的70%以上。
通常在出生后2-4天内出现,并在大约一周内消退。
造成这种类型黄疸的原因是新生儿血液中较高水平的胆红素。
在胎儿时期,胆红素主要通过母体代谢,在出生后才开始由孩子自身代谢处理。
然而,在处理速度与产生速度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导致胆红素积累。
2. 非免疫性草率型黄疸草率型黄疸也被称为乳头溃破型或外周血红细胞溶血型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发生。
这种类型的黄疸并不常见,占新生儿黄疸的一小部分。
它是由于孩子与母亲的血型不兼容而导致。
当母婴之间的血型差异很大时,母亲体内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从而导致溶血。
3. 非免疫性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先天性感染、敗血症、肺炎或尿路感染等情况下。
这些感染引起了整体身体系统的反应,从而影响到新生儿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
4. 肝脏相关问题少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可能是由于肝脏本身存在问题所致。
这些问题包括遗传性胆汁淤积症和其他罕见的代谢障碍。
二、治疗方法1. 给予足够喂养足够的喂养能促进新生儿的肠道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对于母乳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频繁而充足地哺乳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其他情况下的喂养方式,医生会提供适当建议。
2. 光疗光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黄疸的方法。
通过将新生儿置于特殊波长的荧光灯下,可以帮助降解体内过多的胆红素。
在进行光疗时,通常会让婴儿只穿尿布,并保护眼睛。
3. 确认并处理潜在原因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持续高黄疸值,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原因。
如果有感染、溶血等问题,则需要相应治疗。
如发现肝功能异常,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
游离抗体实验 估计溶血发展和换血效果
患儿血清+正常同血型红细胞--- +抗人球蛋白血清--凝聚为+
诊断
产前诊断 1 病史提示 2 孕妇体内抗A或抗B IgG> 1:64;Rh
血型抗体持续增高。
生后诊断 1 生后早期出现的,持续加重的黄疸 2 母子血型不合 3 改良coomb或抗体释放一项阳性
Rh溶血病
红细胞缺乏D抗原称为Rh阴性,具有D抗原称为Rh阳
性,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阳性。 母亲Rh阴性(无D抗原),若胎儿Rh阳性可发生Rh溶血病。 母亲Rh阳性(有D抗原),但缺乏Rh系统其他抗原如E 等,若胎儿有该抗原也可发生Rh溶血病。
RhD溶血病最常见
其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 RhD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E,Rhe溶血病罕见。
病因
由父亲遗传而母亲 所不具有的显性胎 儿红细胞血型抗原, 通过胎盘进入母体, 刺激母体产生相应 的血型抗体,当不 完全抗体进入胎儿 血循环后,与红细 胞的相应抗原结合, 在单核-巨噬细胞 系统内被破坏,引 起溶血。
父 AB 子A A 子A 溶血
母O A
胎 盘
抗 体
Rh血型抗体
Rh基因
编码Rh抗原的两个基因是RHD和RHCE;
母基因 型OO 子基因型 子血型 AO A 父基因 型AA 母基因 型OO 父基因 型AO
AO 或 OO A 或 O
ABO血型抗体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上缺乏A或B抗原时,血 浆中存在相应的抗体即抗A抗体或抗B抗体为天然抗 体,以IgM为主,实质是由于机体与广泛存在的类 ABO物质接触产生。
如果由于输血、怀孕或类ABO物质的刺 激使抗体浓度增加,这种免疫抗A或抗B抗体多半为 IgG,特别是O型母亲。
新生儿黄疸查房ppt课件
黄疸的症状
皮肤、黏膜黄疸
新生儿黄疸最为常见的症状为 皮肤、黏膜发黄,首先出现于 面部,随后可蔓延至躯干、四
肢等部位。
巩膜黄染
部分新生儿可表现为巩膜黄染 ,这也是黄疸的典型表现之一 。
尿液颜色改变
黄疸患儿的尿液颜色可能加深 ,呈现淡黄色或深黄色。
粪便颜色改变
新生儿黄疸时,粪便可能呈现 淡黄色或白陶土样。
及时就诊
如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 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母乳喂养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孕期营养 ,避免营养不良、贫血和感染等,以降低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新 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但是,如果母亲有疾 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需要人工喂养。
健康讲座
组织健康讲座,向孕妇和家长介绍新生儿黄疸及其他育儿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照顾新生儿。
05
新生儿黄疸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产儿黄疸
总结词
早产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 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皮肤、黏 膜和巩膜黄染。
VS
详细描述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早产儿肝脏功能尚未完 全发育,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而导致的。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黄疸通常会逐渐减 轻。治疗方法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指单纯因胆红素 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病 理性黄疸指由于病理因素如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引起胆红 素代谢障碍而导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名词解释
新生儿黄疸名词解释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表现为皮肤、眼睛和黏膜等部位呈现黄色。
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未完全发育,不能有效代谢体内过多的胆红素。
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生成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通过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
当肝脏功能不足时,体内胆红素过多,就会在身体各部位沉积,引起皮肤和眼睛等部位黄疸。
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大约有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的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只需观察便可恢复正常。
但若黄疸过重,或持续时间超过2周,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
光疗利用特殊的光源照射新生儿的皮肤,能够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以达到治疗黄疸的效果。
药物治疗一般采用葡萄糖醇或酚酞等药物,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家长们在日常护理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比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新生儿暴露在紫外线下,及时喂养,避免新生儿缺氧等。
若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1 -。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时,过高的胆红素水平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肝功 能障碍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时可出现肝衰竭。肝 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对肝脏造成永久性损害。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还可能引起其他一系列并发症, 包括感染、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详细描述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黄疸时容易并发感染 ,如肺炎、脐炎等。感染可加重黄疸症状, 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此外,新生儿黄疸 还可能引起低血糖和低钙血症,导致喂养困 难、惊厥等症状。这些并发症需要早期发现 并及时治疗,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进 一步损害。
。
通过将宝宝暴露在特定波长的蓝 光下,可以促使皮肤中的胆红素 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易于排出体
外。
光照疗法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 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情况,并确
保安全。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紧急措施,通常在光照疗法无效或病情危重时使 用。
通过将宝宝的血液抽出,并输入含有较低胆红素的血液,可以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 水平。
换血疗法需要在医院进行,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
03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孕妈妈在孕期要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 染和疾病。
02
定期产前检查,了解胎 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 现并处理问题。
03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 ,促进胎便排出,减少 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 。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红细胞 破坏过多、母乳喂养等。
发病机制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胆红 素能力不足、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
临床表现与诊断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和眼巩膜呈现黄色的症状。
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在生理上会导致胆红素代谢的紊乱,造成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过多,形成黄疸。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根据胆红素血清浓度来确定的。
在新生儿黄疸检测中,通常会使用皮肤黄疸测量仪或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来确定是否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会在生后2-3天内出现,然后逐渐消退。
以下是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范围:1. 生后24小时内:在生后24小时内黄疸水平通常较低。
此时,新生儿的胆红素血清浓度应该在8 mg/dL以下。
2. 生后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在此期间,黄疸水平逐渐上升,然后逐渐下降。
胆红素血清浓度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逐步增加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生后48-72小时是黄疸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新生儿的胆红素血清浓度应该在12 mg/dL以下。
3. 生后72小时以上:大约在生后3-5天后,黄疸开始逐渐减退。
胆红素血清浓度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通常情况下,在生后一周内新生儿的黄疸会完全消退。
胆红素血清浓度在这个时期内应该在6 mg/dL 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字是一般情况下的正常范围。
如果宝宝的黄疸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特别是在胆红素血清浓度超过15 mg/dL时,就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此外,有一种称为生理性黄疸的现象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生理性黄疸是指不需要特殊治疗即可自行消退的黄疸。
它通常在生后2-3天内出现,然后在第一周内逐渐消退。
胆红素血清浓度可以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总结起来,在新生儿黄疸检测中,胆红素血清浓度是评估黄疸的关键指标。
正常值的范围会根据宝宝的生后时间逐渐变化。
了解黄疸的正常值范围有助于家长正确评估宝宝的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新生儿黄疸的名词解释
新生儿黄疸的名词解释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和巩膜呈现黄绿色的病症。
下面将对新生儿黄疸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胆红素(Bilirubin):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肝脏代谢后被排出体外。
高水平的胆红素积聚在体内会导致黄疸。
2. 黄疸(Jaundice):黄疸是一种病症,皮肤和巩膜等部位的黄绿色变,是胆红素血中浓度升高的表现。
3. 新生儿(Newborn):指出生后30天内的婴儿。
4. 乳胆石(Breast Milk Jaundice):乳胆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可能由母乳中的一些成分引起。
在支持母乳喂养的情况下,症状通常会在几周至几个月内逐渐消退。
5. 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的状态。
这种病症可能是由胆红素生成、肝功能、肠道吸收或胆红素排泄的异常引起。
6. 肝功能(Liver Function):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负责代谢、储存和排泄的功能。
在新生儿黄疸中,肝脏功能的不全可能会导致胆红素的积聚。
7. 生物发光法(Bilirubin Phototherapy):生物发光法是通过照射新生儿的皮肤来降低体内胆红素浓度的一种治疗方法。
特定波长的蓝光可以转化胆红素的结构,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
8. 胆道梗阻(Bile Duct Obstruction):胆道梗阻是一种阻碍胆汁流动的情况,可能是由先天性异常、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
胆道梗阻可能导致胆红素积聚和黄疸。
9. 胆汁(Bile):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含有大量胆红素和其他胆固醇代谢产物的液体。
胆汁的正常排出是保持体内胆红素平衡的关键。
10. 光化学分解(Photochemical Decomposition):光化学分解是一种利用光线能量来改变分子结构的过程。
在新生儿黄疸中,生物发光法通过光线作用于胆红素,将其分解为更易排出的代谢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八任务6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复习提问】1.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产伤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先兴奋后抑制【案例】小儿20 天,足月顺产,2周末黄疸加深,粪便色变浅,拒食。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3.5cm,质中,脾左肋下1cm;血白细胞10 X 109/ L ,血清总胆红素265 μmol / L。
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思考:1.发生病理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至少达到多少?2.引发该患儿黄疸的可能疾病是什么?【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使用蓝光疗法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的能力;具备为感染性病因引起新生黄疸的患儿处理感染病灶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典型临床表现、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并掌握常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指导患儿家长正确喂养患儿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及合作的能力;具备为患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一、定义(图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
(视频)二、病因(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大多数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出生时通过产道被感染,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于红细胞,加速红细胞破坏、损伤肝脏细胞,使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疽加重。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ABO系统和Rh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②胆道闭锁:肝肠循环受阻,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清含量增高;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疽:发生率0.5%~2%;⑤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K3、K4、樟脑丸等;⑦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疸。
三、临床表现1. 新生儿肝炎一般黄疸于生后2~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伴拒食、体重不增、大便色浅,尿色深黄,肝(脾)肿大。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伴肝功能异常。
2. 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作用,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黄疸于一周内出现,或黄疸退而复出并进行性加重,并伴全身中毒症状,有感染病灶,以脐炎、皮肤脓疱疮引起最多见。
早期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两者均高;晚期则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3.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致使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ABO系统和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者最多见。
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1)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新生儿A型或B型多见。
母亲为AB型或婴儿为0型均不发生。
常因O型血母亲孕前接触过A或B型血,产生相应的抗体,妊娠时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故ABO溶血可有50%第一胎发生。
(2)Rh血型不合:Rh血型有六种抗原(C、c、D、d、E、e),具有D抗原者为阳性,汉族人99.66%Rh阳性。
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Rh阳性胎儿,一般不会发生在母亲未输过血的第一胎,症状随胎次增重。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Rh溶血病症状较重,ABO溶血病病情较轻。
主要表现有:①胎儿水肿;②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迅速增加;③贫血:ABO血型不合者血红蛋白多正常。
严重贫血见于Rh血型不合,由于骨髓外造血活跃,出现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④胆红素脑病。
4. 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牛奶明显增高,使肠道中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及吸收增加所致。
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5天出现黄疸,持续升高,2~3周达高峰1~4个月逐渐消退。
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2~4天黄疸明显下降,若不下降应排除此病因。
若再继续喂母乳黄疸不再下降或又上升,最终延迟消退。
5. 先天性胆道闭锁黄疸生后1~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皮肤呈黄绿色,肝脏进行性增大,质硬、光滑,粪便呈灰白色(陶土色)。
以结合性胆红素增加为主,肝功能异常,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
如不及时治疗3~4个月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表现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可因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使大脑神经核黄染、变性坏死,以大脑基底核、下丘脑和第四脑室底部最明显,引起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
患儿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以后出现笑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
临床上分为4期:①警告期:嗜睡、脑性尖叫、吸吮力弱、肌张力低下,时限约12~36小时;②痉挛期:双眼凝视、-抽搐、角弓反张、呼吸节律不整,时限约12~36小时或死亡;③恢复期:抽搐减少至消失,可正常吃奶;④后遗症期:多在生后2个月左右,出现手足徐动,耳聋,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智力落后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遗症。
病理性黄疸特点(高胆红素血症) (小先生:生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 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2. 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μmol/L,早产儿﹥ 256.2μmol/L;3. 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4.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 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四、辅助检查(图片)1.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05.2μmol/L(12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34μmol/L (2mg/dl)。
2.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可鉴别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
4. 溶血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高,并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并对母婴血型进行测定,检查有无ABO或Rh血型不合。
五、治疗原则1. 祛除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 降低血清胆红素: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
必要时应用蓝光疗法,适当的输入人体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3. 保护肝脏: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4. 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六、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知识缺乏(家长)缺乏黄疸护理的有关知识。
七、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病情(1)观察皮肤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判断其转归。
当血清胆红素达到85.5~119.7μmol/L(5~7mg/dl)时,在自然光线下,可观察到面部皮肤黄染,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黄疸程度加重,逐步由躯干向四肢发展,当血清胆红素达307.8μmol/L(18mg/dl)时,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黄色,当手足转为橘黄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
此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2. 保暖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 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
应耐心、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4. 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涂以2%碘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 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视频)6.遵医嘱用药(1)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
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八、健康指导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使家长了解病情的转归,取得家长的配合。
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和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
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
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
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疾病有:感染性:新生儿肝炎、败血症,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及母乳性黄疸等。
病理性黄疸特点:早、重、快、久、高;血清胆红素>342μmol /L(20mg/dl)引起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
【案例分析】(讨论)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05.2μmol/L(12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34μmol /L(2mg/dl)时可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根据案例中小儿临床表现如黄疸出现时间2周末黄疸加深,粪便色变浅,拒食及相应辅助检查考虑引发黄疸可能的疾病为新生儿肝炎。
【护考模拟】(学生抢答并解答)()1.足月新生儿,第一胎,男婴,出生后第三天,母乳喂养,出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皮肤黄染渐加重。
查:血红蛋白12g/L,母血型O型,子血型B型。
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胆道闭锁B.新生儿生理性黄疸C.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症D.母乳性黄疸E.新生儿败血症()2.对上题中患儿护理措施不包括A.给予光照疗法B.输血浆C.保暖D.停止母乳喂养E.给予苯巴比妥()3.一新生儿发生败血症,后出现嗜睡、尖声哭,肌张力下降,胆红素上升至386umol/L,该患儿可能发生了A.低血糖B.颅内出血C.胆红素脑病D.呼吸衰竭E.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包括A.病毒感染B.细菌感染C.血型不合D.母乳性黄疸E.新生儿脱水热()5. 患儿女,生后7天,近日来,巩膜、皮肤黄染明显,来医院就诊。
查体:T 36.8℃、P132次/分、R 24次/分,精神、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
其黄疽可能是A.病理性黄疽B.生理性黄疽C.胆道闭锁D.新生儿脐炎E.新生儿败血症【课后作业】请为病理性黄疸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预习下一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