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7
ppt课件
胆红素代谢特点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原因
• 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 • UDPGT含量↓,活性↓ • 出生时肝细胞将CB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 ,
早产儿更明显
ppt课件
8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肠肝循环特点
•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
CB转变成UCB
• 肠道内缺乏细菌→ UCB产生和吸收↑ • 如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吸收↑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 原因 • 胎儿血氧分压↓→红细胞数量↑;出生后血氧分压↑→过
多红细胞破坏
• 红细胞寿命↓
• 血红蛋白分解速度↑
• 旁路胆红素生成↑
ppt课件 6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原因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联结 胆红素的量越少 刚出生新生儿常有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 与白蛋白联结
3
新生儿 • 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ppt课件
4
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和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ppt课件 5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肠肝循环增加 • 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血红蛋白病 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F-Poole和血红蛋白 Hasharon等; 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而引起溶血 红细胞膜异常 G-6-PD、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 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维生素E 缺乏和低锌血症等→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破坏↑
ppt课件
胆红素代谢特点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原因
• 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 • UDPGT含量↓,活性↓ • 出生时肝细胞将CB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 ,
早产儿更明显
ppt课件
8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肠肝循环特点
•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
CB转变成UCB
• 肠道内缺乏细菌→ UCB产生和吸收↑ • 如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吸收↑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 原因 • 胎儿血氧分压↓→红细胞数量↑;出生后血氧分压↑→过
多红细胞破坏
• 红细胞寿命↓
• 血红蛋白分解速度↑
• 旁路胆红素生成↑
ppt课件 6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原因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联结 胆红素的量越少 刚出生新生儿常有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 与白蛋白联结
3
新生儿 • 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ppt课件
4
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和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ppt课件 5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肠肝循环增加 • 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血红蛋白病 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F-Poole和血红蛋白 Hasharon等; 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而引起溶血 红细胞膜异常 G-6-PD、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 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维生素E 缺乏和低锌血症等→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破坏↑
新生儿黄疸(最新)PPT课件
新生宝宝黄疸怎么办?
宋丽丽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
• 在母婴同室及新生儿门诊工作,每天会遇到新生宝宝皮肤发黄 • 因为黄疸确实非常常见,大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会有肉
眼可见的黄疸
• 遗憾的是,在经济和医学相对发达的今天,每年还是会遇到几 例甚至十余例胆红素脑病的孩子,让人叹息 • 原因大多数是家属对黄疸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2、母乳成分(晚发型):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肠道内水 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吸收增加。
➢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成水 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方法:单面,双面;连续,间断,一般24-48小时即可获得 满意效果。 ➢副作用: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眼及外生殖器(做 好保护无影响)。
• 足月儿黄疸干预方案:
时龄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mg/dL)
考虑光疗
光疗
<24
>6
>9
24-48
>9
>12
48-72
>12
&g17
光疗失败换血
换血加光疗
>12
>15
>17
>20
>20
>25
>22
>25
二、 在家里的宝宝黄疸什么情况该 就医?
• 观察黄疸范围和深度,初步判断黄疸严重程度 • 如小腿明显黄染,提示黄疸比较严重 • 如足底和手掌明显黄染,提示黄疸非常严重 • 须尽快给予处理
后遗症期
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和牙釉 质发育不良等
• 如果规范的治疗,大部分黄疸的预后都不错, • 但如果不重视导致了胆红素脑病就非常可惜了。
宋丽丽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
• 在母婴同室及新生儿门诊工作,每天会遇到新生宝宝皮肤发黄 • 因为黄疸确实非常常见,大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会有肉
眼可见的黄疸
• 遗憾的是,在经济和医学相对发达的今天,每年还是会遇到几 例甚至十余例胆红素脑病的孩子,让人叹息 • 原因大多数是家属对黄疸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2、母乳成分(晚发型):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肠道内水 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吸收增加。
➢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成水 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方法:单面,双面;连续,间断,一般24-48小时即可获得 满意效果。 ➢副作用: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眼及外生殖器(做 好保护无影响)。
• 足月儿黄疸干预方案:
时龄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mg/dL)
考虑光疗
光疗
<24
>6
>9
24-48
>9
>12
48-72
>12
&g17
光疗失败换血
换血加光疗
>12
>15
>17
>20
>20
>25
>22
>25
二、 在家里的宝宝黄疸什么情况该 就医?
• 观察黄疸范围和深度,初步判断黄疸严重程度 • 如小腿明显黄染,提示黄疸比较严重 • 如足底和手掌明显黄染,提示黄疸非常严重 • 须尽快给予处理
后遗症期
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和牙釉 质发育不良等
• 如果规范的治疗,大部分黄疸的预后都不错, • 但如果不重视导致了胆红素脑病就非常可惜了。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
案例二:母乳性黄疸的护理
总结词
暂停母乳喂养、观察病情
详细描述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发生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护理要点包括暂停母乳喂养3-5天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黄疸消退不明显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恢复母乳喂养后,如黄疸再次出现但较 为轻微,可继续母乳喂养,如较为严重则应考虑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
。
03
新生儿黄疸护理措施
日常护理
01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 湿度,确保新生儿舒适 的环境。
02
定期为新生儿洗澡、更 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
0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排便 、排尿情况,及时处理 异常情况。
04
定期为新生儿测量体温 ,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 内。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确 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促进康复
加速黄疸消退
有助于宝宝正常发育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如光照治疗、 药物治疗等,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 使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健康的宝宝才能正常发育,通过有效 的黄疸护理,可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 长。
提高宝宝舒适度
不适和疼痛会影响新生儿的睡眠和饮 食,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良好的护 理可以减轻宝宝的不适感,提高其舒 适度。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 生成过多、胆汁排泄障碍等。
发病机制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全导致 胆红素代谢障碍,同时新生儿肠 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影响胆红 素的排泄。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可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诊断
通过观察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进 行确诊。
新生儿黄疸【儿科】 ppt课件
> 0.85μmol/L >85μmol/L (快) >34μmol/L
一般情况
良好
相应表现
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病因复杂
ppt课件
8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红素排泄障碍
※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 所致
ppt课件
9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
ppt课件
14
诊断步骤※
黄疸
总胆红素
足 月 儿 < 12.9mg/dl , 早 产 儿 < 15mg/dl或每日升高<5mg/dl
生理性黄疸
阳性 Rh 、 ABO 及 其他血型不合
正常或降低
正常
RBC压积
RBC形态、网织RBC
异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异常
窒息、感染、头颅血肿、
、红细胞酶缺乏
IDM幽门狭窄、小肠闭锁
ppt课件
16
新生儿黄疸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严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 有后遗症:
胆红素常造成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 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坏死
目前将胆红素脑病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 (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表现-前3期)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第4期,核黄疸)
血清胆红素μmol/L 每小时胆红素升高
每日胆红素升高 血清结合胆红素
足月儿 早产儿 2~3天 3~5天 4~5天 5~7天 5~7天 7~9天 ≤2周 ≤4周
<221 <256
<0.85μmol/L
<85μmol/L
足月儿 早产儿 生后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一般情况
良好
相应表现
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病因复杂
ppt课件
8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红素排泄障碍
※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 所致
ppt课件
9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
ppt课件
14
诊断步骤※
黄疸
总胆红素
足 月 儿 < 12.9mg/dl , 早 产 儿 < 15mg/dl或每日升高<5mg/dl
生理性黄疸
阳性 Rh 、 ABO 及 其他血型不合
正常或降低
正常
RBC压积
RBC形态、网织RBC
异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异常
窒息、感染、头颅血肿、
、红细胞酶缺乏
IDM幽门狭窄、小肠闭锁
ppt课件
16
新生儿黄疸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严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 有后遗症:
胆红素常造成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 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坏死
目前将胆红素脑病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 (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表现-前3期)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第4期,核黄疸)
血清胆红素μmol/L 每小时胆红素升高
每日胆红素升高 血清结合胆红素
足月儿 早产儿 2~3天 3~5天 4~5天 5~7天 5~7天 7~9天 ≤2周 ≤4周
<221 <256
<0.85μmol/L
<85μmol/L
足月儿 早产儿 生后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新生儿黄疸的正确认识及处理 ppt课件
基层医疗机构的核黄疸仍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ppt课件 12
延误诊断与延误治疗严重性
发展到胆红素脑病已不仅是Rh溶血病 足月儿或者晚期早产儿出院时黄疸常被认为是“健康新
生儿”,出院后再次返回门诊或急诊,已经形成严重的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脑病是一个可防可控的疾病,关键在于对出生后 和出院后的新生儿进行胆红素的密切监测
适时、有效、安全的干预
ppt课件
11
延误诊断与延误治疗严重性
① 对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认识不足
② 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对新生儿健康知识了解甚少,以
及对急性胆红素Biblioteka 病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或缺乏经验③ 新生儿出生早期胆红素监测不足而出现延误诊断,未 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胆红素脑病
石家庄某医院7年中收治的1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有25例出现胆 红素脑病,至少一半来自农村
光疗和换血技术对于防治胆红素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ppt课件
13
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问题
① 对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过分担心 ② 缺乏对新生儿黄疸的便捷、可行的监测手段
③ 忽略日龄的影响,只要新生儿胆红素接近或超过
220.1umol/L (12mg/d1),都要接受各种治疗,缺乏个 体化的分析和监测 新生儿胆红素的益处---抗氧化作用
新生儿黄疸的正确认识和处理
ppt课件
1
我们认识新生儿黄疸吗? 我们能正确处理新生儿黄疸吗?
新生儿黄疸认识的误区
新生儿黄疸不要紧,是正常现象,会自然消 退的
生后14天内的黄疸是生理性的,超过14天黄
疸未退才需看医生
黄疸只要消退了就没造成危害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一)预防胆红素脑病 1.加强保暖
2.喂养调整
3.蓝光照射
4.按医嘱用药
5.配合换血治疗
6.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措施】
(二)健康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本病的常见原因、如何观察黄 疸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介绍黄疸的预防知 识。并发胆红素脑病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时
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
谢谢!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 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 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 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 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 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 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 ,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 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均为病理性黄疸。
十、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 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 jaundice)
– 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 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05.2~256.5μmol/L(12~ 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
–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病因
新生儿肝炎—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 感染因素 新生儿尿路感染 破坏红细胞 细菌 新生儿败血症 损坏肝细胞
原 因
非感染因素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胆道闭锁 母乳性黄疸 胎粪延迟排出 遗传性疾病(vit k3、樟脑丸 ) 低血糖 缺氧 酸中毒
新生儿黄疸小讲课课件
预防感染
护理要点
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发现黄疸症状 定期测量新生儿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鼓励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 保健
孕期预防措施
01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异常 02
解答思路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案例分析
1. 案例1: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如何处理?
2. 案例2:新生儿黄疸值较高,是否 需要治疗?
3. 案例3: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的 关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
情况
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3
避免感染: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 0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接触辐射、
减少孕期并发症
有毒化学物质等,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05
预防贫血:补充铁、叶酸等营养素, 06
预防早产: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等,
预防孕期贫血
预防早产发生
产后护理要点
1
2
3
病理性黄疸:出生 后24小时内出现, 持续时间较长,可
能伴有其他症状
感染性黄疸:因感 染导致,可能伴有 发热、食欲不振等
症状
母乳性黄疸:因母 乳喂养导致,一般
2-3周内消退
病因分析
病理性黄疸:感 染、溶血、胆道 闭锁等疾病导致
药物性黄疸:药 物使用不当导致
生理性黄疸:新 生儿胆红素代谢
特点所致
母乳性黄疸:母 乳喂养引起
护理要点
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发现黄疸症状 定期测量新生儿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鼓励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 保健
孕期预防措施
01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异常 02
解答思路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案例分析
1. 案例1: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如何处理?
2. 案例2:新生儿黄疸值较高,是否 需要治疗?
3. 案例3: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的 关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
情况
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3
避免感染: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 0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接触辐射、
减少孕期并发症
有毒化学物质等,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05
预防贫血:补充铁、叶酸等营养素, 06
预防早产: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等,
预防孕期贫血
预防早产发生
产后护理要点
1
2
3
病理性黄疸:出生 后24小时内出现, 持续时间较长,可
能伴有其他症状
感染性黄疸:因感 染导致,可能伴有 发热、食欲不振等
症状
母乳性黄疸:因母 乳喂养导致,一般
2-3周内消退
病因分析
病理性黄疸:感 染、溶血、胆道 闭锁等疾病导致
药物性黄疸:药 物使用不当导致
生理性黄疸:新 生儿胆红素代谢
特点所致
母乳性黄疸:母 乳喂养引起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
溶血性黄疸的危害
溶血性黄疸的新生儿可能出现 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且病 情发展迅速。
溶血性黄疸可能导致新生儿出 现胆红素脑病,引发脑发育障 碍、智力低下等问题。
溶血性黄疸还可能导致新生儿 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03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生理性黄疸的护理
定义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 生后2-3天出现的皮肤、黏 膜及巩膜黄染,一般无其 他症状,持续一周左右可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处理胆 红素能力不足、胆汁排泄障碍等。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新生儿缺 氧、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等。
02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生理性黄疸的危害
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黄疸。这类婴儿更容 易出现黄疸,并且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密切观察。
生理性黄疸可能导致新生儿食欲下降、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从而影响其生长发 育。
如宝宝出现溶血性黄疸症状,应立 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护理
密切观察宝宝生命体征及黄疸程度 ;避免使用肝损害药物;注意宝宝 保暖和休息;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 。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产前检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医生会对 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检查是否存 在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
CONTENTS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 新生儿黄疸病例分享 • 新生儿黄疸常儿黄疸的定义
0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 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 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 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疸颜色 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B 病理性黄疸
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 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 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全身症状
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 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
张力增高等
五 健康宣教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概念
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 其他组织被染承认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病因
二 病因
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
血浆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 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
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 •分无创和有创两种检查方法 •无创的检测方法:经皮测胆红素仪,操作便携 •有创的是抽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护理
四 护理
1 光照疗法 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 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2 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 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3 换血疗法 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 血
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
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纸 尿裤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 (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早产儿
4 可略延迟1~2天出现,程度较 重、消退较迟,可延至2~4周。
B 病理性黄疸
1 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3 程度重:足月儿大于12.9mg/dl 早产儿大于15mg/dl
2 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 上升超过5mg/dl
4 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B 病理性黄疸
黄疸程度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
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贫血
五 健康宣教
04
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若仍出现黄疸,可改 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渐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 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则暂停母乳喂养。同时指导家 长将婴儿防至有阳光的地方,可透过玻璃晒脸、手等 暴露部位,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
05
及时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06
发放有关书面材料
AHT
THANK YOU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
四 护理
1
1.密切观察黄
疸的程度、进 展的速度
2
3
记录黄疸进展情况,经皮测胆红素的值, 床头交接班
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 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 角弓反张,抽搐等
观察胎便排出的时间和次数,若胎便排出 少或延迟,应警惕黄疸加重,并注意大便 的颜色
四 护理
2
保证液体的入量,少量多次喂奶,并加少量葡萄 糖,遵照医嘱进行光疗
3、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 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成右侧卧位。如患 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 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使其安静后才喂食,防 止呕吐。
4、保护皮肤
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除勤换尿布外,还需要抗感染治疗润滑皮肤的物 质保护其臀部皮肤。给患儿换尿布后,用鞣酸软膏涂于其臀部,使之起 到一层保护膜作用,能有效防止粪便对患儿臀部皮肤刺激,防止臀红发 生。
GZ Anhe-Tai OB/GYN Services
广州安和泰妇产医院 新生儿黄疸
目录
一
概念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二 病因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三 临床表现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四 护理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3
光疗时的护理
4
密切观察患儿一般情况,如无皮疹、腹泻、青铜症 等光疗副作用及有无黄疸反跳情况发生
5
保证充分的水份和营养供给,防止产生脱水热,有 助于胆 红素代谢产物的排出
健康宣教
五 健康宣教
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
01
对于新生儿溶血症,做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
性用药
02
03
若为红细胞葡萄糖G-6-PG缺陷者,忌食蚕豆及 豆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
二 病因
1 病理性黄疸 2
3
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红细胞破坏及肝肠 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 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 素升高
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 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临床表现
三 临床表现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 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
01
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
液等,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
02 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A 生理性黄疸
黄疸色泽
1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 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新生儿
2 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 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 核黄疸
黄疸部位
3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 端一般不过肘膝
1、光疗仪器的准备
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及时更换灯管。箱 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高度,并使温箱 升到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为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 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2、患儿的准备
光照前常规体温监护,检查患儿皮肤完整性,有无臀红,有无硬肿, 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防止患儿舞动抓破皮肤,必要时包裹 患儿手足。并及时更换。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 损伤。
B 病理性黄疸
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 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 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全身症状
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 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
张力增高等
五 健康宣教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概念
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 其他组织被染承认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病因
二 病因
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
血浆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 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
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 •分无创和有创两种检查方法 •无创的检测方法:经皮测胆红素仪,操作便携 •有创的是抽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护理
四 护理
1 光照疗法 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 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2 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 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3 换血疗法 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 血
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
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纸 尿裤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 (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早产儿
4 可略延迟1~2天出现,程度较 重、消退较迟,可延至2~4周。
B 病理性黄疸
1 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3 程度重:足月儿大于12.9mg/dl 早产儿大于15mg/dl
2 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 上升超过5mg/dl
4 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B 病理性黄疸
黄疸程度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
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贫血
五 健康宣教
04
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若仍出现黄疸,可改 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渐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 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则暂停母乳喂养。同时指导家 长将婴儿防至有阳光的地方,可透过玻璃晒脸、手等 暴露部位,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
05
及时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06
发放有关书面材料
AHT
THANK YOU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
四 护理
1
1.密切观察黄
疸的程度、进 展的速度
2
3
记录黄疸进展情况,经皮测胆红素的值, 床头交接班
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 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 角弓反张,抽搐等
观察胎便排出的时间和次数,若胎便排出 少或延迟,应警惕黄疸加重,并注意大便 的颜色
四 护理
2
保证液体的入量,少量多次喂奶,并加少量葡萄 糖,遵照医嘱进行光疗
3、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 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成右侧卧位。如患 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 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使其安静后才喂食,防 止呕吐。
4、保护皮肤
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除勤换尿布外,还需要抗感染治疗润滑皮肤的物 质保护其臀部皮肤。给患儿换尿布后,用鞣酸软膏涂于其臀部,使之起 到一层保护膜作用,能有效防止粪便对患儿臀部皮肤刺激,防止臀红发 生。
GZ Anhe-Tai OB/GYN Services
广州安和泰妇产医院 新生儿黄疸
目录
一
概念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二 病因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三 临床表现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四 护理 Insert Header Topic Here
3
光疗时的护理
4
密切观察患儿一般情况,如无皮疹、腹泻、青铜症 等光疗副作用及有无黄疸反跳情况发生
5
保证充分的水份和营养供给,防止产生脱水热,有 助于胆 红素代谢产物的排出
健康宣教
五 健康宣教
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
01
对于新生儿溶血症,做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
性用药
02
03
若为红细胞葡萄糖G-6-PG缺陷者,忌食蚕豆及 豆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
二 病因
1 病理性黄疸 2
3
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红细胞破坏及肝肠 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 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 素升高
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 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临床表现
三 临床表现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 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
01
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
液等,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
02 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A 生理性黄疸
黄疸色泽
1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 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新生儿
2 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 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 核黄疸
黄疸部位
3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 端一般不过肘膝
1、光疗仪器的准备
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及时更换灯管。箱 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高度,并使温箱 升到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为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 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2、患儿的准备
光照前常规体温监护,检查患儿皮肤完整性,有无臀红,有无硬肿, 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防止患儿舞动抓破皮肤,必要时包裹 患儿手足。并及时更换。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 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