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是为了指导海口市未来发展而制定的规划文件。
通过规划,海口市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背景中国正面临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海口作为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也面临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因此,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势在必行。
背景中国正面临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海口作为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也面临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因此,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势在必行。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规划时间范围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间范围为2023年至2035年,这一时期将是海口市城市发展的关键阶段。
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文档
2020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文档Document Writing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城乡规划凝聚了人类智慧,属于知识性创造成果,理应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城乡规划的法治化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
下文是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欢迎阅读!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城乡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特定地区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特定地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特定地区,是指国有农(林)场,依法确定的重点景区、沿海重点区域,经国家、省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旅游度假区、开发区、产业园区、成片开发区域,以及省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全市城乡统一规划、整体布局的指导思想,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以及分级编制、逐级指导的原则。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优先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鼓励开发地下空间。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突出城市特色,保护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历史和传统风貌,并符合建设生态省、生态市和国际旅游岛的要求。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1•【字号】海府办[2012]55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正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海府办〔2012〕5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4月1日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指导东寨港旅游区(以下简称本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适当开发旅游功能,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西至东寨港大道与规划海涛路、南至规划新老铺(暂名)公路、东至规划通往文昌市的高等级公路及海口市域边界、北至琼州海峡,但不包括已经批准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地。
规划总面积为78.88平方公里。
严格执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切实保障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及生态修复。
积极加强本区与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科普与教育培训、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协调。
第三条规划原则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原则。
本区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紧邻中国最早且已经纳入国际湿地公约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本区的综合环境整治、旅游功能开发、村镇社区建设等,都应以自然保护区及本区内的自然生态和修复为优先原则,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切实加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禁止各类破坏性的规划及发展建设活动。
核心品牌开发原则。
重点依托享有国际盛誉的东寨港红树林资源,在重点加强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结合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大力推进核心品牌项目的发展,塑造中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形象。
海口市新埠岛总体规划方案
(二 )由旅游市场分析看新埠岛开发定位位
(三 )由房地产分析看新埠岛开发定位位
小结 新埠岛的开发应以全国迅速成长中、高薪族为主要市场 对象,发展度假型小城镇社区。
综合上述分析: 新埠岛的产业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旅游业:开发城市型或市镇型滨水旅游城区,以享受人际交流之乐为主题,开发 重点为游艇业、休闲生态渔业。 2、房地产业:包括为当地居民服务的高品质高档居所;结合旅游业的开发,开发以 全国高薪族为主要市场对象的度假型第二居所、度假村以及养老村。 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包括文化市场、艺术创作、艺术市场、高尔夫等产业。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新埠岛总体规划方案
基地区位及范围
第一部分 新埠岛现状
自然环境现状
四季都可度假的气候 新埠岛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 沛,四季常青,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湿度高,降雨量年 内分布不均匀,洪枯流量差别大。 亲水的自然资源 海 新埠岛面四临水得天独厚,北向蔚蓝无涯的澎湃
大海
江 河 溪 东南环视宽阔平静的海南岛第一大河南渡江 西邻已具城市感可以行船的横渡河 内有数条曲折有致的溪流渠道蜿蜒通过
人文环境现状
新埠岛现由新埠、横沟、土尾和 三联四个社区居委会组成,四个居 委会管理新埠上村、新埠下村、新 埠新村、东坡村、西坡村、横沟村、 土尾村、三联村等八个村。现状总 人口12193人,常住人口9571人。
(四)挑战分析 海口西海岸和海甸岛美丽沙项目跟新埠岛的产业具有同构现象,这两个地区现在 已进入了开发启动阶段,这将对新埠岛的开发建设经营产生一定挑战。
二、开发定位 (一)由城市空间结构看新埠岛发展定位
小结 新埠岛的发展,从城市产业链来看,应该要形成与海口连 通互补的共生体。 从城市经济来看,使之成为与海口目前价值有明显市场区 隔的高价资产。 新埠岛成功地扩越式开发,可以有效地带动海口市整体城 市行销的升级与转型。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终极版).doc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把海口建成具有热带海岛风光的生态花园城市、健康型宜居城市、滨海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海口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城市建设,应按本规定执行。
海口市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村镇建设按相关专业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海口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本规定由海口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和特殊用地等九大类(详见表2.1),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第六条在计算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
第七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或特定地区规划)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详见表2.2)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的,应先提出调整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注:1、√允许设置2、×不允许设置3、О是否设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第九条为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岸线土地资源,建设滨海旅游渡假胜地,东海岸、海口外滩(含海甸岛、新埠岛)、西海岸的临海一线用地,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控制要求外不再安排居住用地。
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修改稿)(草案)
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修改稿)(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规划种类】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城乡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旅游度假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旅游度假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条【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全市城乡统一规划、整体布局的指导思想,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以及分级编制、逐级指导的原则。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优先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鼓励开发地下空间。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突出城市特色,保护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历史和传统风貌,并符合建设生态省、生态市和国际旅游岛的要求。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依据省会城市性质,突出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统筹考虑省会城市功能建设和省直机关的用地布局及空间安排需要。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多规协调】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省空间规划体系的有关规定建立海口市空间规划体系,加强对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空间规划工作的统筹协调。
第五条【信息管理】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负责实施城乡规划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运行、维护和更新,采用遥感影像(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分析(ArcGIS)等技术增强规划监督检查,及时公开规划成果数据并开展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的整合,确立城乡规划信息化一体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和规范,实现信息交换、共享以及协调办公的综合管理平台。
中规院-海口总体城市设计导则
■ 景观风貌总策略:整合滨海景观要素,构建凸显现代滨海城市特色的景观风貌体系;以滨海景观 统领与协调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 特色空间总策略:重点突出滨海特色空间走廊,组织“向海汇聚”的公共空间网络,构建空间舒 适、环境友好、活动丰富的特色空间系统。
■ 轴带贯通:打通“二横五纵”的城市主干脉络,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复合城市功能、交通、 景观的连续线性支撑体系。“二横”的骨架道路分别为滨海大道及其东延线、国兴大道-海秀路 及其西延线,“五纵”其中四条骨架道路分别为长海大道、丘海大道、滨江东路、兴洋大道,另 有与人民大道-五指山路-朱云路连线重合的空间发展廊道。
第2条 本导则的控制与引导范围分为市域和主城区两个层面,市域范围包括海口市全部行政辖区,主城 区范围以海口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北与海口市东、西行政界线围合的区域为主。
第3条 本导则包括总则、目标与策略、要素分类控制与引导、片区控制与引导四部分。
第1节 要素控制导则一:山水格局
第6条 保护海口“地脉结丘,江洋抱城”的山水格局,保持自然环境空间结构,凸显城市的山水生态特 色。
URBAN DESIGN GUIDELINE
5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 导则 附图4 重点城市设计项目分布图
第二章 目标与策略
■ 严格保护城市水系,控制滨水地带建设项目,开展水生态修复,管控海岸线、江岸线及周边区 域,治理红树林湿地、羊山湿地、白水塘湿地等,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提升水生态环境。
第8条 强化“两带两廊”生态结构,突出山水资源的结构性作用。
第4条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总目标为“滨海花园、魅力椰城”;空间设计定位为:面向国际的滨海“秀” 城、凸显生态的花园“绿”城、健康宜居的活力“乐”城、根植本土的魅力“名”城;城市风貌 定位为:海滨风采、田园风境、现代风尚、本土风情。
海口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修改版3-8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把海口建成具有热带海岛风光的生态花园城市、健康型宜居城市、滨海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海口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城市建设,应按本规定执行。
海口市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村镇建设按相关专业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海口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四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和特殊用地等九大类(详见表2.1),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第五条在计算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或特定地区规划)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详见表2.2)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的,应先提出调整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1、√允许设置2、×不允许设置3、О是否设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第八条为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岸线土地资源,建设滨海旅游渡假胜地,东海岸、海口外滩(含海甸岛、新埠岛)、西海岸的临海一线用地,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控制要求外不再安排居住用地。
海口市秀英区海秀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期内保持耕地和基本农田总体布局稳定,耕地减少主要 集中在椰海大道北侧等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基本农田布局按照 “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主要调出 零散、偏僻、质量不高、难以管护的基本农田,调入现状高等别 耕地,以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有提高,集中连片程度有提高。 从空间上看,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 66.56 公顷,主 要分布在儒益村、永庄村和周仁村;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还 划定了一般耕地区,总面积 293.16 公顷,主要分布在儒益村、 业里村、永庄村和周仁村。
(二)基本农田
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4.56 公顷,根据 2014 年海 口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经空间分析,截至 2014 年底,海 秀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仍为 64.56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执行 情况良好。
(三)园地
现行规划中,规划基期年全镇园地面积为 17.38 公顷,规划 期末园地面积为 17.11 公顷。截至 2014 年底,全镇现状园地面 积为 17.38 公顷,与规划基期保持一致,仍高于规划目标 0.27 公 顷。
1
公顷。 6、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现行规划中全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规模 43.47 公顷。 7、土地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
重原则,加强镇域内农田林网的保护,构建区域生态网络体系, 将海秀镇建设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友好、人与自然和谐、 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典型。
(三)现行规划主要指标的空间安排
II
第一章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第一节 现行规划基本情况
(一)编制背景
现行规划编制之时,面临以下的特定背景: 第一,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 1996 年-2010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10 年,规划期限即将到期,亟需编制新一 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秀 镇用地需求不断增强,亟待编制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 三,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作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 础数据,可以确保规划基础数据的现势性,从而保证规划的权威 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海口市遵谭镇总体规划说明
海口市遵谭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背景根据2009年3月13日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由于“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部分项目位于遵谭镇域范围内,其职能和内容应纳入到《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因此需要对已批复的《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总体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提高规划调整编制效率,海口市龙华区建设局委托我院进行调整《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总体规划》,由于“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位于遵谭镇镇域的北部,没有涉及到遵谭镇镇区,因此本次总体规划调整仅限于遵谭镇域范围。
二、2005年版的《海口市总体规划》对遵谭镇的定位2005年《海口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确定遵谭镇为海口市域范围内的一般城镇,属于三级镇。
由于遵谭镇自身经济、基础设施等其它综合条件较差,加上不在海口总体规划的主要发展轴上,故对其用地及人口规模的发展有所限制。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1、以《海口市总体规划》为指导。
通过实施海口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与深化遵谭镇的职能与地位。
2、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不断优化城镇土地资源与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城镇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以因地制宜、求实创新为指导。
在区域范围内全面分析城镇自身优势和劣势,力求克服劣势,充分发挥优势,以求创造城镇的特色,加速城镇的发展。
四、规划原则(一)宏观指导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人文关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人类生存与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构筑具有一定乡土及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模式。
2、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从城镇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现状出发,综合分析遵谭镇在龙华区乃至海口市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遵谭镇的区域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谋求实现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布点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有机整合。
3、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对镇域范围内的土地、水系、景观等影响城镇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规划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和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海口市人民政府2005年6月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海口市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1988-2005)》即将到期,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第二条规划修编背景1.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发展战略思想.2.中共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提出了"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区域发展新思路.3.海口市委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两个翻番,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出了"突出沿海,开发沿江,提升中心,拓展两翼,带动腹地"的城市发展战略.4.2002年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原海口,琼山两市合并.行政区划调整标志着海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五个统筹"原则,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构建海口和谐社会的能力.2.遵循海岛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并加强中心城市的各项经济功能.3.突出省,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4.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建设的综合影响,以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省建设为方向,保持并提高海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5. 突出表现海口生态环境优势,增强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景观风貌特色.6. 加强与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各部门行业规划,海口市"十一五"规划思路以及各专项规划的紧密衔接和相互协调.第四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25.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6.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7.《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8.《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9.《琼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10.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五条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近期2005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六条本次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海口市行政辖区,包括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总面积为2304.8平方公里.第七条确定上版规划的老城组团以及文昌市的铺前镇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区.海口市城市发展建设应与协调区相衔接.第八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第九条文本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十条本规划由海口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十一条城市发展总目标把海口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最强,服务设施最优的海南省经济中心城市,拥有一流生态环境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理想居住地,国际知名的绿色生态城市. 第十二条城市发展阶段性目标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富裕,提前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成为中国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90亿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初步建成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以热带滨海风光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第十三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积极推进海口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在旅游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航空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等方面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格局.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海口市人民政府2005年6月 32.进一步强化海口作为全省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与省会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快速提升海口对全省的综合辐射带动作用.3.调整海口工业与港口布局,继续推动马村港集装箱枢纽港区和老城工业区的建设,培育现代物流与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海南西部工业走廊的龙头,实现琼北地区统筹协调发展.第十四条社会发展策略1.优先强化基础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总体水平跨入国内发达地区行列.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社会保障面和就业面,努力使人民生活整体实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进而达到富裕水平.3.创新文体事业发展机制,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市,区,街道,居(村)委会四级文化网络,建设面向全省服务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积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4.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逐步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第十五条经济发展策略1.落实海南省"一省两地"经济发展战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海洋,生态环保,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化纤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重视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依托海南热带海岛风光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健康疗养,商务会展,购物娱乐,体育健身等热带滨海旅游业,适度发展旨在服务于岛外的房地产业.3.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立以港口,机场,铁路,公路运输和物流配送为主体的物流服务体系;依托马村枢纽港的建设,构建临海型现代物流园区.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省会职能,促进行政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商业服务,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多功能服务型的中心城市.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发展热带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热带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促进生产型农业向都市服务型农业转变.第十六条生态环境发展策略1.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布局合理,生态景观和谐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的各项奋斗目标,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建成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工业企业全部开展清洁生产,农业基本实现生态化生产,将生态旅游建设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3.积极推广城镇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发展农村生态型村庄.4.加强江,湖,海和城市水体的综合整治力度,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5.重点保护近海水体环境,更新改造现有的东,西海岸防护林.保护沿岸红树林,规范管理滨海养殖.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生物多样性.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46.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保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山国家地质公园等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市民的生态文明水平.第十七条城市特色发展策略1.绿色环境特色构建组团间,沿海,沿江和南部生态防护林带,加大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度,高标准提升城市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2.热带风光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通过建筑物,道路,广场和园林等各项建设,突出展示热带城市的环境和景观特色.3.滨海滨江特色加大岸线生态恢复性建设和美化绿化,合理使用岸线,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岸线的不同功能.4.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大力维护和修缮名胜古迹,深入挖掘海口历史文化底蕴,开辟新的历史文化主题资源,申报海口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交融,保护与塑造海口历史文化风貌.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职能第十八条城市性质南省省会,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城市,南海海洋生态产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十九条城市主要职能1.海南省政治中心,省级党政军机关所在地.2.海南省经济中心,省级金融保险,商务办公,重要商业服务设施所在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研发与生产基地.3.海南省文化中心,省级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会展中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机构所在地.4.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地,海南历史文化展示基地,海南旅游综合服务基地.5.具有热带海岛风光和优良生态环境的理想居住地.6.海南省综合交通枢纽,海南主要进出岛门户.7.国家开发南海海洋资源战略基地.第四章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第二十条人口发展规模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海口市人民政府2005年6月 5近期(2010年):预测总人口180-200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29万以内;远期(2020年):预测总人口230-250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75万以内.第二十一条市域城市化水平近期(2010年):预测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44-14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左右;远期(2020年):预测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92-2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左右.第二十二条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建设用地123.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5.8平方米; 远期(2020年):建设用地209.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6平方米. 第二十三条城镇人口引导与分布1.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人口增长实行有效调控,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2.中心组团应疏散第二产业,适度控制人口密度,远期人口规模控制在113万人;长流组团和江东组团应积极推进教育产业,第二产业和房地产业的集聚,远期人口规模分别控制在40万人和22万人.3.积极发展建制镇,加快市域城镇化进程,远期建制镇和大型居民点人口控制在17-25万人.第二十四条城市建设用地控制1.建立城市发展的动态监控机制,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及时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投放总量,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处置积压房地产.尽快收回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第五章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节城镇化目标第二十五条城镇化目标1.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策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布局调整为契机,通过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农业产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城区转移.2.城镇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市域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控制.强调市域城镇结构合理,布局有序,特色突出的原则.城镇建设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应有机结合,相互穿插,采用集约式组团发展模式.3.重点建设建制镇,走集约化和生态型发展道路;合理制定村镇规划,逐步完善村镇的集市,交通,供水等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大型居民点和农村生态型村庄建设.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6第二十六条城乡协调发展原则与目标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是海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达,农民富裕的根本出路.是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第二节城镇规模,职能与布局第二十七条城镇结构特大城市1个:海口市主城区;建制镇9个:永兴,东山,新坡,龙塘,云龙,红旗,三门坡,三江,大致坡;大型居民点14座:石山,美安,遵谭,龙桥,十字路,美仁坡,旧州,新民,甲子,大坡,演丰,演海,咸来,谭文.第二十八条城镇职能1.海口市主城区:海南省省会,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城市,南海海洋生态产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永兴镇: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3.东山镇:以发展旅游,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4.新坡镇:以发展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5.龙塘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6.云龙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7.红旗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8.三门坡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9.三江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市.10.大致坡镇:以发展商贸型业为主的城镇.第二十九条城镇布局建立并完善中心放射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一心四轴"的空间结构特色."一心"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由主城区为中心放射出的四条城镇发展轴,9个建制镇镇区构成四条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四条城镇发展轴分别为:1.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文高速公路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三江镇区和大致坡镇区.2.海榆东线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榆东线公路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云龙镇区,红旗镇区和三门坡镇区.3.东线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东线高速公路和南渡江西岸沿江公路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龙塘镇区和新坡镇区.4.海榆中线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榆中线公路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永兴镇区和东山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海口市人民政府2005年6月7镇区.第三十条城镇撤并与城镇建设1.适时进行乡镇区划调整,邻近市区的城镇纳入主城区.市区外围17个镇合并为9个建制镇,撤并的城镇成为农村居民点.2.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加强建制镇公共交通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小城镇集约发展,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3.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建立符合农村居民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第三节城乡空间管制第三十一条空间类型划分市域空间划分为主城区,镇区(居民点),保护区和农林生产区等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第三十二条区域空间管制分区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和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用于指导城镇开发建设行为.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和重大基础设施的预留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任何不符合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必须限期搬迁;限制建设区多数是资源环境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将根据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划分控制等级,科学合理的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按照相关的保护要素提出具体建设限制标准,严格控制发展,严格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补偿政策,达到相应的保护要求.适宜建设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满足各类保护区的标准要求.(1)禁止建设区: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文保单位的重点保护区,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和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坡度大于25%的山体等.(2)限制建设区:包括河湖湿地的生态控制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行滞洪区,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和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工程地质中度控制建设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玉龙泉森林公园,沙坡水库森林公园,永庄水库森林公园,五源河森林公园及经济林,主城区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生态绿地及山体保护区等.(3)适宜建设区:指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第三十三条重要空间管制(1)主要公路,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控制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严禁城市,城镇和村庄夹公路发展.(2)主要河道两侧防护带控制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城镇地段防护带不小于50米,城镇以外地段防护带不小于100米.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8(3)控制预留市政基础设施走廊用地.(4)水源地,雷达站,气象站,军事设施,外事机构,微波站,微波通道,危险品等设施应按照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确定控制范围.第三十四条促进主城区带状组团式结构的发展,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组团建设规模,禁止占用生态隔离绿地,保证主城区生态环境完整性.第三十五条促进城镇集约化发展,避免其沿交通干线盲目蔓延;农村大型居民点一般不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三十六条重点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建立针对规划建设的环境评估制度,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持,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依据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第三十七条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区应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予以长期严格保护,不得随意征用或改作它用.禁止在保护区内挖沙,取土,采石,采矿,建房,堆放固体废弃物;禁止进行非农业开发建设,国家和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应经法定程序报批调整.第四节市域公路交通系统第三十八条加强海口市域公路交通系统网络化建设,形成"五纵五横一滨江"公路网.1."五纵"是指海文高速公路,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公路,海榆中线公路,海榆西线公路,现状基本完备;2."五横"是指滨海公路,海口绕城高速公路,老(城)铺(前)公路,长(流)大(致坡)公路,澄(迈)文(昌)公路等五条横向联系道路,其中新建设的有海口绕城高速公路(高速),澄文公路,老铺公路,长大公路,需要完善的有滨海公路; 3."一滨江"是指南渡江西岸滨江公路;在南渡江西侧自南渡江大桥起,经龙塘镇在新坡镇南部南渡江转弯处接入东线高速公路4.所有新建道路,技术等级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技术标准.第三十九条加快县道公路网和乡道公路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公路网密度和道路技术等级.第五节市域基础设施第四十条远期主城区外城镇人口18.5万人,用水量标准为350升/人·日,总用水量达6.48万立方米/日.四十一条东山镇,新坡镇和龙塘镇以南渡江为水源,其他乡镇和大型居民点均以地下水为水源,但应避免过量开采地下水.四十二条加强南渡江流域水源涵养地的保护,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屏障.第四十三条主城区外居民生活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算,总污水量为5.18万立方米/日.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海口市人民政府2005年6月9第四十四条各乡镇和大型居民点污水采用小型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自然水体,或用于农业用水及景观绿化用水.四十五条实施南渡江城镇段河道污水截流与河岸绿化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南渡江周边污染源的控制,城镇新建排水管道应实施雨污分流.第四十六条主城区外各乡镇及居民点人均综合用电指标为3300千瓦时/人.年,年用电量为6.1亿千瓦时,最大负荷为11.74万千瓦.第四十七条110千伏电网:新建110千伏红旗变,主变容量为2×4万千伏安,由220千伏琼山变出双回线路供电,同时220千伏东路变出线为备用电源;将35千伏新坡变升压改造为110千伏变电站,容量2×3.15万千伏安,由220千伏琼山变出线供电,同时接入玉洲至塔岭的110千伏线路上.第四十八条35千伏电网:新建35 千伏东山变,永兴变,云龙变,结合周边电力网架建设联络线,使35 千伏电网形成完整的环网结构.第四十九条变电站型式一般采用户外式,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户内式或半户外式,110千伏变电站用地标准:户外式为0.35-0.55公顷,户内式为800-1500平方米;35千伏变电站用地标准:户外式为0.2-0.35公顷,户内式为500-1000平方米.第五十条远期主城区外乡镇电信交换机容量达14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将达到60%,用户数达11.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0%,用户数为7.4万户.第五十一条大力发展乡镇电信市场,提高电话普及率.在建制镇中分别设置电信模块局,即:永兴镇,东山镇,新坡镇,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三门坡镇,三江镇,大致坡镇,共9个.第五十二条近期建设永兴镇,东山镇,新坡镇,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三门坡镇,三江镇,大致坡镇等9个邮政支局,远期建设城乡一体化邮政设施服务体系.第五十三条市域各乡镇居民生活耗热定额为2520兆焦/人·年(60万千卡/人·年),远期年。
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说明(2014年调整)(征求意见稿)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二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调整背景 (1)第一节基本情况 (1)第二节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3)第三节规划调整的工作过程 (6)第四节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 (8)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 (10)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10)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变化情况 (11)第三章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变化情况 (15)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5)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 (21)第三节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27)第四节园、林地布局调整 (28)第六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33)第七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第四章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说明 (35)第一节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5)第二节基本农田调整检验分析 (38)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变化分析 (41)第六章规划调整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 (42)第一节对规划主要目标实现的影响评价 (42)第二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估 (43)第三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43)第四节调整方案可操作性分析 (44)第七章其它相关说明 (45)第一节关于规划基础数据来源的说明 (45)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与二调数据的衔接 (45)第三节规划协调情况 (45)第一章规划调整背景第一节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永兴镇位于海口市南部,北纬19°54',东经110°16'。
北邻海口,东连龙桥和龙泉镇,南接遵谭和东山镇,西交石山镇。
省道海榆中线和市级三美公路成“十”字贯穿永兴镇区。
建成的中线高速公路位于镇区以西,往东10公里上环岛高速;向西14公里达海榆西线;北距秀英港15公里,交通便捷,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镇。
2、地形地貌永兴镇地处羊山腹地,属羊山小丘陵地区,海拨30-222米。
境内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有雷虎、永茂、群香、群任等火山岭群,地形分为中部、南部地小丘陵山区和北部的缓坡丘陵区两类。
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海口市人民政府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年4月目录1 总则 (3)1。
1项目背景与环评工作概况 (3)1。
2评价范围 (4)1.3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 (6)1.4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8)2 规划概况与环境影响识别 (18)2.1规划概要 (18)2。
2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体系 (21)3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污染源调查 (28)3.1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28)3。
1。
1 概况 (28)3。
1.2 历史沿革 (28)3。
1.3 发展现状 (28)3.1.4 存在问题 (29)3。
2污染源调查 (31)3。
2。
1 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31)3。
2.2 废水污染源 (32)3.3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制约和障碍因素 (32)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4)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6优化规划方案的建议及规划单位的采纳意见 (39)7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与环境合理性分析 (47)7。
1综合论证 (47)7.2环境保护目标可达性分析 (48)8 环境保护措施 (54)9 结论 (61)1 总则1.1 项目背景与环评工作概况为科学开发建设和管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海口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以下称本规划),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的范围西至东寨港大道与规划海涛路、南至规划新老铺(暂名)公路、东至规划通往文昌市的高等级公路及海口市域边界、北至琼州海峡,但不包括已经批准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地。
规划总面积为78。
87 km2。
开发建设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是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发建设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是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的需要。
开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规划,是海口市响应省委、省政府绿色崛起,建设美丽海南号召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海口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2月1日委托我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会同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组成了评价技术课题组,并聘请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的教授、专家协助进行了生态调查,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于2013年4月20日完成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的编制。
海口市美兰区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海口市美兰区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海口市美兰区位于海南省东部,是海口市辖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美兰区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成为了市政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我将对美兰区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这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以探讨这一议题。
二、项目概况美兰区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是指针对区域内老旧、滞后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住房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美兰区在实施这一项目时,必须考虑如何尊重历史、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确保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1.城市规划在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中,城市规划是基础性工作。
美兰区需要邀请专业规划团队,结合地域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全面规划设计。
规划应注重城市功能布局、绿地和公共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方面,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
2.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市更新项目中的核心问题。
美兰区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统筹安排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保障城市功能区域的平衡发展。
还需要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整治和开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住房保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住房保障是一项重要工作。
美兰区需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原居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为新进入的居民提供合适的住房。
可以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激励开发商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来实现住房供应的多元化。
4.公共设施建设城市更新项目还需加大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美兰区要合理规划公共设施的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以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四、个人观点在美兰区城市更新及自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中,我认为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确保改造项目符合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二是要加强生态环保,注重水土保持和绿色建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提升城市品质;三是要注重公共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和改造过程,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第一篇: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提要:西海岸新区的公共中心、文教与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及绿色宜居社区的综合发展地区。
十片:主要指由城市级主干路和中央生态主轴划分出来的十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地块;西海岸新区南片区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片区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东南部,具体规划范围为:北起长流三号路,南至南海大道以南约780米处,东起长滨路(包括长滨路东侧省体育中心项目用地),西至粤海大道-东环铁路一线。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6.83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西海岸新区的公共中心、文教与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及绿色宜居社区的综合发展地区。
规划结构本片区的空间结构为“纵横两轴,一主两副,十片八点”。
两轴:纵向中央生态主轴和横向长秀大道发展轴;一主:是横轴和纵轴交叉处的主中心;两副:长秀大道商务办公中心、南部文体公共中心;十片:主要指由城市级主干路和中央生态主轴划分出来的十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地块;八点:八个功能片区中心。
来源:海口规划局第二篇:海口市西海岸新区粤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海口市西海岸新区粤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大中小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2日共有411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特别提示:此规划公示已结束,结束时间是2010-12-11。
(结束的规划公示只显示部分内容,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海口市西海岸新区粤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一、类型:批前公示二、公示时间:30天(2010年11月12日—12月11日)三、规划范围本规划区规划范围东起长流起步区边界、西部以西海岸及海口火车站为界、北抵北部海岸线、南临南海大道,规划用地面积1190.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68.9公顷、游艇产业用地57.6公顷、创意产业用地77.8公顷、综合用地35.6公顷、其他公共设施用地107.5公顷、道路广场用地219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7.4公顷、绿地240公顷、对外交通用地186.2公顷、水域80.9公顷。
海口港总体规划2008
海口港总体规划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二00八年八月交通运输部文件海南省人民政府交规划发〔2008〕196号关于海口港总体规划的批复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你们联合报送的《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海口港总体规划>的请示》(琼交规财〔2006〕309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海口港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一、海口港是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海南省和海口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文撑,是海南省和海口市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的战略资源。
海口港应具备装卸储存、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组织、通信信息、通信信息、现代物流、临海工业、综合服务、旅游客运等多种功能。
随着腹地经济发展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海口售将逐步发展成为以能源、集装箱、散杂货及客货汽车滚苌、火车轮渡运输为主,设施先进、功能齐备、文明环保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二、港口岸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
海口港规划区域内岸线总长82.3公里,规划的港口岸线25.3公里。
原则同意《规划》提出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规划各段港口岸线的主要功能如:(一)马村岸段(玉包角至东水村):自然岸线长约20公里,规划为港口岸线。
其中玉包角至马村岬角岸线长14公里,尚未开发;马村岬角至东水村岸线长6公里,为原马村港区岸线,现巳开发利用岸线约4公里,尚余2公里岸线可利用。
(二)盈滨~天尾角岸段:粤海铁路火车轮渡南防波堤至天尾角2.5km,规划为港口岸线,目前已建有民生燃气码头和粤海铁路火车轮渡码头工程。
(三)海口湾湾顶岸段:海南石油公司油码头至秀英港东侧市政排水沟,岸线长约2.8km,为秀英港区岸线。
已开发利用,规划为港口岸线。
三、同意将海口港划分为马村、新海和秀英三个港区,各港区的主要功能如下:(一)马村港区:是海口港的综合性港区,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油品、散杂货及危险品运输。
2011-2020年海口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海口市总体规划今年5月17日获国务院批复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就正为海口描绘了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
主城区规划“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新的总规走出了过去“东强、西拓、南控、中强”格局,形成“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新格局。
东进:建设东海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桂林洋高校区,着重发展休闲度假、教育科研、空港物流等产业,打造全省人才培育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国家级滨海生态旅游示范区。
南优:加强南郊生态保护,适度发展优势产业。
西扩:科学规划建设西海岸新区,加快推进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五源河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建成聚集高端人才的生态宜居区和全省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北拓: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邮轮、游艇、帆板等休闲产业,加快海上人工岛等项目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有序发展高端旅游地产,凸显海湾旅游休闲城市特色,展现北岸城市的秀美。
中强:突出综合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和生活空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加强城市路网建设,构建循环有序、畅通便捷的城市路网;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业态;建设舒适和谐的生活居住区和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
江东、长流组团重点拓展面向岛外服务功能“一个中心”为具有岛内中心职能的中心城区组团;两个组团分别为具有岛外职能发展特色要求的长流组团和江东组团。
各组团功能为:中心城区组团:重点完善面向岛内综合中心功能(政治、金融商贸、工业产业、交通枢纽、文化中心、旅游服务等)。
江东组团:重点拓展面向岛外现代综合服务功能(旅游度假、对外交通、工业产业、仓储物流、休闲体育、科研文教等)。
长流组团:重点拓展面向岛内、岛外综合功能(滨海旅游、对外交通、科研文教、办公、体育、工业、仓储物流等)。
城镇空间布局“一心四轴”布局海口城镇空间结构“一心”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四条呈放射状城镇发展轴。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完整版)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把海口建成具有热带海岛风光的生态花园城市、健康型宜居城市、滨海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海口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城市建设,应按本规定执行。
海口市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村镇建设按相关专业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海口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四条本规定由海口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和特殊用地等九大类(详见表2.1),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第六条在计算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
第七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或特定地区规划)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详见表2。
2)的规定执行.第八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的,应先提出调整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1、√允许设置2、×不允许设置3、О是否设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第九条为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岸线土地资源,建设滨海旅游渡假胜地,东海岸、海口外滩(含海甸岛、新埠岛)、西海岸的临海一线用地,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控制要求外不再安排居住用地。
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总体规划
科研教育用地
17.16
1.49%
A33
中小学用地
17.16
1.49%
A4
体育用地
5.60
0.49%
A5
医疗卫生用地
5.66
0.49%
A6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12
0.10%
A7
文物古迹用地
0.66
0.06%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84.66
7.34%
B1
商业设施用地
83.54
7.25%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1.12
0.10%
M
工业用地
347.01
30.10%
M1
一类工业用地
256.44
22.24%
M2
二类工业用地
90.57
7.86%
S
交通设施用地
148.42
12.87%
S1
城市道路用地
143.02
12.41%
S3
综合交通枢纽用地
1.08
0.09%
S4
交通场站用地
4.32
0.37%
S41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1.92
0.17%
S42
社会停车场用地
2.40
0.21%
U
公用设施用地
16.94
1.47%
U1
供应设施用地
5.61
0.49%
U2
环境设施用地
9.14
0.79%
U3
安全设施用地
1.82
0.16%
U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0.37
0.03%
《海口市如意岛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如意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规划背景《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将总体空间结构发展确定为“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
其中“北拓”战略是指“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邮轮、游艇、帆板等休闲产业,加快海上人工岛等项目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有序发展高端旅游地产,凸显海湾旅游休闲城市特色,展现北岸城市的秀美。
”结合海口市主城区“北拓”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2010年2 月,海口市人民政府的组织编制《海口市如意岛区域建设用海规划》。
2011年12月,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海口市如意岛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批文号为国海管字〔2011〕836号。
批复明确规划填海总面积控制在716公顷以内。
并强调“合理安排开发时序,有效控制开发进度,严禁圈占和闲置海域”。
为统筹开发海口市如意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尽快发挥如意岛的功能作用,避免海域闲置,海口市规划局委托我院在《海口市如意岛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海南省海口市如意岛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范围如意岛规划范围按照国家海洋局批复的用地范围,填海总面积716.3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12公顷。
三、规划性质以度假康体、休闲娱乐为核心,集文化交流、高端消费、时尚创意于一体的低碳、环保型高端旅游度假区。
四、人口规模1、游客数量如意岛旅游观光人数为年接待量300万人次,日均接待1万人次;如意岛旅游度假人数为年接待量150万人次,日均接待0.5万人次。
2、服务人口根据经验取值,游客人数与服务人口数的比例为1:2,规划区日均游客人数为1.5万人次,则需要旅游服务人口为3万人。
五、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五区”1、“一心”是指中湾北侧的岛屿型公共绿心。
2、“一轴”是指跨海大桥—海川路发展轴线。
3、“五区”是指休闲娱乐区、商业商务区、养生度假区、休闲度假区、集散中心五个功能类型区。
六、用地布局如意岛用海控制面积为716.34公顷,其中规划控制用地698.2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12公顷,水域面积86.24公顷),防潮堤用地18.1公顷,具体各类用地状况如下: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用地面积6.0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99%,其中:行政办公用地0.31公顷,指布置于人工湖北侧扬帆路上的派出所用地;学校用地2.58公顷,布置在海川路东段,以国际学校为主要办学特色;医院用地3.15公顷,布置在学校用地的东侧,是集常规医疗与高端健检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布局 建立并完善中心放射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一心四轴” 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以主城 区为中心的四条呈放射状城镇发展轴。10个建制镇镇区构成 四条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这四条城镇发展轴分别为: 1.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文高速公路为依托。该发 展轴上有三江镇区和大致坡镇区。 2.海榆东线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榆东线公路为依托。该发 展轴上有云龙镇区、旧州镇区、红旗镇区和三门坡镇区。 3.东线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东线高速公路和南渡江西岸 沿江公路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龙塘镇区和新坡镇区。 4.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 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永兴镇区和东山镇区。
远景空间格局 以海口中心组团、长流组团、江东组团、 老城组团为基础形成的琼北地区沿海“一 城多组团”带状特大城市群。利都市区 内部通过快速道路、轨道交通、绕城高速 公路建立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加强海口市域公路交通系统网络化建设,形成“五纵五横一 滨江”公路网。 1.“五纵”是指海文高速公路、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 公路、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海榆西线公路。 2.“五横”是指滨海公路、海口绕城高速公路、老 (城)—铺(前)公路、长(流)—大(致坡)公路、澄 (迈)-文(昌)公路等五条横向联系道路,其中新建设的 有海口绕城高速公路(高速)、澄-文公路、老-铺公路、 长-大公路,需要完善的有滨海公路。 3.“一滨江”是指南渡江西岸滨江公路;自南渡江大桥西 侧起,经龙塘镇在新坡镇南部接东线高速公路。 4.所有新建道路,技术等级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技术标准。
江东组团 江东组团是海口城市复合职能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组团 由办公居住片区、水城片区、桂林洋滨海片区、桂林洋 综合片区、灵山片区组成。 滨江办公居住片区:以办公居住为主,并配套相应的商 业服务设施的片区。 滨海水城片区: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片区。 桂林洋滨海片区: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片区。 桂林洋综合片区:以教育科研、高新技术和无污染工业 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灵山片区:以航空物流和居住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中心组团 中心组团由十一个片区组成:秀英片区、金盘片区、金牛岭片区、 金贸片区、海口旧城片区、大英山片区、府城片区、白龙片区、滨 江片区、海甸片区和新埠片区。各片区的功能定位是: 秀英片区:以工业、港口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金盘片区:以发展高科技工业为主的片区。 金牛岭片区:居住型片区。 金贸片区:以发展商业金融服务、居住为主的副中心。 海口旧城片区:包括海口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综合型片区。 大英山片区:行政办公和综合型城市中心区。 府城片区:包括府城格局保护区在内的综合型片区。 白龙片区:居住型片区。 滨江片区:居住型片区。 海甸片区:以发展教育和居住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新埠片区:以生态保护、旅游、居住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建设用地123.6平方公 里,人均建设用地95.8平方米; 远期(2020年):建设用地209.4平方公 里,人均建设用地119.6平方米。
城镇等级 特大城市1个:海口市主城区; 建制镇10个:永兴、东山、新坡、龙塘、 云龙、红旗、旧州、三门坡、三江、大致坡; 大型居民点13个:石山、美安、遵谭、龙 桥、十字路、美仁坡、新民、甲子、大坡、 演丰、演海、咸来、谭文。
主城区空间布局 采取“3+1”的布局结构。“3+1”是指沿海岸 线的滨海旅游发展轴线、城市发展轴线和生态保 护轴线以及沿南渡江的纵向发展轴线。
主城区用地布局 海口主城区用地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 两个组团”的用地布局结构。其中“一个中心” 为具有岛内中心职能的中心组团;两个组团为具 有岛外职能发展要求的特色组团:长流组团和江 东组团。
城市特色发展策略 1.绿色环境特色 构建组团间、沿海、沿江生态隔离绿地和南部生态防护林带,增 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力提升城市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 2.热带风光特色 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塑造热带城市特色, 对构成城市综合风貌的建筑物、城市道路、雕塑小品、广场、公 园、小型绿地等各项要素,应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特 点,并强调与整体环境保持协调。 3.滨海滨江特色 合理利用滨江、滨海岸线,科学安排各种岸线的功能和布局。注 重城市生活岸线与公共岸线的利用,加大生态岸线的恢复和保护 力度。
城市发展总目标 把海口建设成为海南省经济实力最强、服 务设施最优的中心城市,较高国际知名度 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具有优良生态 环境的健康宜居城市和浓郁地域文化特色 的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阶段性目标 到2010年,海口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对琼北区域的辐射 带动作用增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成为中国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 到2020年,海口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90亿 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并在 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初步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 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以热带滨海风光为特色 的绿色生态城市。
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市域总人口180-200万人, 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29万以内。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230-250万人, 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75万以内。
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44- 14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左右。 远期(2020年):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92- 2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左右。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5.4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职能 第四章 人口与用地规模 第五章 市域城乡协调发展 第六章 主城区空间总体布局 第七章 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第八章 主城区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九章 主城区远景发展设想 第十章 规划管理措施与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附 则
4.健康宜居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居情感和温馨气氛 的营造,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成为国内外理想的宜 居城市之一。 5.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大力维护和修缮名胜古迹,深入挖掘海口历史文化 底蕴,开辟新的历史文化主题资源,申报海口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 交融,保护与塑造海口历史文化风貌。
城镇职能 1.海口市主城区:海南省省会,热带海岛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 市,国家南海海洋研发和综合产业开发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永兴镇: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3.东山镇:以发展旅游、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4.新坡镇:以发展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5.龙塘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6.云龙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7.红旗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为主的城镇。 8.旧州镇: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商贸为主的城镇。 9.三门坡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10.三江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11.大致坡镇:以发展商贸为主的城镇。
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海口主城区空间布局结构是滨海带状组团式。在总体空间 发展策略上,要遵循“中强、西拓、东优、南控”的发展 原则。 中强:强化与完善中心组团建设,充分利用空置地,提高 集约与规模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西拓;鼓励中心组团建设用地的西向拓展,注重长流组团、 老城组团的专业性开发和规模积聚,积极培育长流组团的 产业增长点。 东优:选择恰当时机,择优开发项目,有选择性地开发江 东组团。江东组团的开发要注重开发品质而不是开发的规 模。要优先考虑人口密度低、土地开发价值高的项目,注 重与环境相协调。 南控:控制城市向南发展,保护城市生态屏障,确立生态 发展底线,注重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长流组团 长流组团沿海的带型发展区域以发展市级行政办公、旅游 度假、生活居住、对外交通等功能为主;其它区域为文化 教育和办公居住功能为主。在海口火车站区域,形成组团 商业中心区。 长流组团分为四个片区,分别为:西海岸片区、长流片区、 粤海通道片区、金沙湾旅游区。各片区的功能定位是: 西海岸片区:以旅游度假和居住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长流片区:以市级行政办公、教育科研为主的综合型片区。 粤海通道片区:以过海铁路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主的片区。 金沙湾旅游区:海口西海岸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区域, 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