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第1讲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史)课件: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单元综合提升

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史)课件: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单元综合提升

世界现代史 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初~40年代中期)单元综合提升内容索引单元知识结构纵横线索归纳主观大题导练单元知识结构纵横线索归纳专题一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制的发展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体制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公司制、股份制转变,激烈的竞争,促使了企业的兼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私人垄断组织开始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体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

(2)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深化理解】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五种主要经济思想和模式(1)重商主义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2)自由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3)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核心是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政策:主要实行货币主义和供给主义,国家减小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5)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政策:美国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既不完全自由放任,也不过度干预经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专题复习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专题复习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4)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5)评价:
①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
②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
响。 ③是 苏联解体
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组二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关键词: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
(2)爆发:1929年10月,从美国纽约开始,然后在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蔓延。
(3)影响: ①加深了各国的 社会危机 ,德、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抬 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②说明传统的“ 自由放任 ”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 济的新发展,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 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①金融:《紧急银行法》——使人们恢复对 银行 的信 心。 ②农业:《农业调整法》——减少 农产品过剩 ,提高农产 品价格。 ③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减少盲目生产,缓解劳 资关系,扩大 内需 。 ④社会福利和就业:《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秩序, 增加 就业机会 。
(3)影响: ①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 现。 (4)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 局部调整 。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 ①优先发展 重工业 。 ②实行单一 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推行 农业集体化 运动。

高考历史人民教育专用专题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_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

高考历史人民教育专用专题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_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

析史料
-9-
2.罗斯福新政 (1)措施 ①整顿财政金融:逐步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 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②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 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④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2)特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 出的局部调整。
高考历史人民教育专用专题世纪现代 化模式 的探索_ 社会主 义制度 的建立 和资本 主义经 济政策 的调整 ppt( 精品系 列PPT)
析史料
-8-
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 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影响:加深了各国的社会危机,德、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抬头,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专题十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考点二
-2-
考点二
-3-
政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历 治 史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面对经济大危 方 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方法,矛盾不断激化,最终走向
面 战争
经 济 方 面
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功与失误并存;面对 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文 化 方 面
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定了 20 世纪物理学理论的基础;现代主义 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 精神空虚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课件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课件
栏目索引第十六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历史北京专用栏目索引单元概览一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政治方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二阶段特征20世纪上半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步形成
栏目索引
历史 北京专用
栏目索引
2.主要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复兴工业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 全国工业复兴法 》,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 平经营章程;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调整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 直接原因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随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2.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深远。 3.影响 (1)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发生,法西斯 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栏目索引
革命。而十月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革命的领 导者是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革命过程中成立了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委员会,工人、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 性质的革命。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是苏 联。(✕) 提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时的俄国称苏维 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 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二、甘地 1.生平:出身于虔诚的印度教家庭,提出非暴力理论,1924年成为印度国大党 主席,1948年遇刺身亡。

2014版《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第1讲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14版《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第1讲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 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胡代光《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与 凯恩斯主义倡导的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主要不同?(2)两 种经济模式对当时世界经济、国家政治格局有何主要影响?
措施
国家 内容 美国 苏联
项目
手段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
在保证私有制经济 的前提下,强调一 定的计划性,保护 资本主义自由企业 制度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
在国营经济占主导 地位的情况下,强调 市场经济等多种经 济成分并举,发展社 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实质特点
【典例3】材料
据图表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观察材料一曲线图,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 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观察图二指出影响1921-1925年苏
2.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资本主义
时期,主要是工业资本运作,采取机器大生产下的自由竞争、自 由贸易主义政策。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私人垄断资本 产生,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加盛行,生 产与资本的无序运作更加严重,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的发展,促进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从而 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 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 政策的主要依据。
②《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
社会主义革命 的任务,指明了革命道路。 为_____________

高三历史 现代化范式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 现代化范式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 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 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 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 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 化。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 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 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 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 题从材料信息可知,机器工业影响中国的区域由南向北在逐 渐减小;而从王公大臣的态度可知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 国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以为非者亦半”。 第(2)题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带‘洋’字的词语”在日常用语中逐渐 消失始于新中国的成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即可得分。 但经济方面原因应答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影 响。
【答案】(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 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 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 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的能力。把材 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是解题关键。第⑴题回答中国式的 道路要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活动相联系,1958年前的成就 要归类回答。第⑵题从1958年及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 中来找答案。第⑶题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来分析。

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克思主义,实行“多元化”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建设 改革
剧变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建立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和教育水平。大多采用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南斯拉夫
措施:权力下放,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影响:①调动了地方、企业和群众 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②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 来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
背景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俄国产生了第一代产业工人; 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组织工人运动。 思想: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列宁主义 形成。 直接原因:一战中俄军的失利使沙皇政府评价
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
成效(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造卫 政治上,平凡冤假错案,强调集体
星等) 领导,改革干部制度;经济上:加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 大农业投入、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③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
拜,但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B 兴趣”。这一主张( )
A.加强了国家对粮食的控制 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稳定 C.推进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有助于卫国战争取得胜利
6.有西方学者认为,苏联前期建立的政治体制 和意识形态基本上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 转型,但是在实现现代化时,不仅没有推动国 家快速转型和发展,反而成为一种桎梏,到后 期愈来愈僵化和保守,从而导致它的崩溃。这
形成过程 两个“五年计划”,1937年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在此过程中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1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1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第十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 -11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能力突破点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领域 ——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 评价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 式”;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评价 :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 :领域—— 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评价 :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十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 -7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能力突破点四
能力突破点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把握苏联(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出台的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及影响,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我们应该 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以新材料、图表形式来创设新 情境考查上述知识点,如 2013 年课标全国Ⅰ33 题,2013 年课标全国Ⅱ35 题,2014 年课标全国Ⅰ34 题。
第十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 -12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2014届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12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14届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12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返回目录
退出
拓展深化:1.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 使罗斯福政府有能 力干预国家经济。 (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 的政治保障。 (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形成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返回目录
退出
2.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 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 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缓解 了社会紧张局势。 (3)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 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 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 济的手段。
第 12 单元
20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退出Fra bibliotek返回目录
退出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时 间 意 义 1917 年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 理论变为现实
返回目录
退出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18 年下半年至 时间 1921 年春至 20 世纪 20 年代末 1921 年春 ①国内外敌对势力 ①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 企图扼杀新生的苏 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 背景 维埃政权;②粮食严 续实施,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 重缺乏,经济极端困 (必要性)(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 难 力发展水平)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 工业 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形式,实 国有 内 行国家资本主义 容 商业 禁止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实行义务劳动制和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 分配 平均主义配给制 取酬的工资制

2014年高考历史专题提升学科特色专题突破 知识点突破 第1讲 现代化史观课件

2014年高考历史专题提升学科特色专题突破 知识点突破 第1讲 现代化史观课件

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城市化等核心要
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现代化也叫近代化是指近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
迁的现象,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 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 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故选 D 项。 答案:D
(3)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 (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模式)。
现代化不等于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 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现代化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进程, 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代化并 不等同于社会进步,它有消极的一面,需要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 提,现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障。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一定要从本 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1讲
现代化史观
1.基本概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 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 程) 。
2.主要内容:
(1)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即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制等。 (2)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
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
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 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 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 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 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 B 项。 答案:B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专题四 世界现代史第一讲 20世纪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专题四 世界现代史第一讲 20世纪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第一讲20世纪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一、单项选择题1. (2013·广州期末)“长期以来,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

现在,他们(农民)处置自己的农产品的行为就不能再叫做投机倒把了。

”这种转变是由于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2. (2013·中山期末)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 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 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3. (2013·佛山一模)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B.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C. 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D. 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4. (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 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5. (2013·韶关一模)二战后西方国家努力修补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尤其是所有权方面的“人民化”与社会制度上的“福利化”。

其中“人民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 国际格局的改变B. 社会结构的变化C. 意识形态的剧变D. 议会民主制颠覆6. (2013·杭州一模)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考向2】世界近现代化经济模式的调整对世界政治、经 济格局,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
时间
19世纪初—19世 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 初—20世纪30年 代
20世纪30年代 后
生产关系 自由资本主义阶 私人垄断资本主 国家垄断资本
所处阶段 段
义阶段
主义阶段
国际政治 格局
西欧是世界政治 舞台的中心,英 国确立世界霸权
(2)评价。 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 度,损害了_农__民__的__利__益__,引起人民的不满。
3.新经济政策: (1)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允许_私__人__和__外__国__资__本__家__经__营__。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_按__劳__分__配__制__。
【热点考向1】对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构想
特点
实质目的
战时与共产主义相 战胜国内外敌人,同时
战时共产主义 结合,共产主义在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
政策
政治、军事、经济 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
上的全面运用
想和实践
构想
新经济政 策
工业化与 农业集体 化政策
特点
实质目的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 价值规律;在坚持社 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 前提下,一定限度内 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俄国历史学家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极大地改变了苏联 社会的面貌。在头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就从进口机器设备的 国家变成了生产机器设备的国家。……但工业税使大量的集体 农庄亏损,农业的增长速度普遍下降。1929-1935年实行城市居 民按票供应,实际供应的粮食远远低于政府规定的标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创建新的社会主义 社会的挑战”,十月革命后,列宁进行了哪些经济探索。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结果。
2.罗斯福新政: (1)措施。 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实行_美__元__贬__值__,刺激出口;扩大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②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_全__国__工__业__复__兴__法__》, 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_农__产__品__结__构__等。 ④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以__工__代__ _赈__”;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2)评价。 ①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到巩固_工__农__联__盟__、稳定政治形 势的作用。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 主义经济过渡创造了条件。
【考点二】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变化 关键词 大危机 自由放任 关税壁垒 国家干预
以工代赈 社会保障 体制创新 1.经济大危机: (1)社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_提__高__关__ _税__,影响国际贸易。 (2)社会秩序: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开始泛 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 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 主义,巩固工农联盟,恢 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 资本主义,建立起社会主 义
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
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 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
工业;采取高度集中 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社
的计划经济体制
会主义政权
【典例1】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 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关于这种新的社 会主义社会他们过去已宣传很久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对这 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
(2)影响。 ①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 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间接影响: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_法__西__斯__势__力__, 巩固了民主政治的统治。 ③深远影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凯恩斯主 义,开创_国__家__干__预__经__济__发__展__的新模式。
【深化拓展】 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农业方面采取的 措施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是为了适应当时战争的特 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 但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压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后期 引起农民的不满。
2.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 要,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小农国家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 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过度牺牲农民利益以支援重工业发展,导致 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总值滑坡,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 展。
美、德崛起,欧 洲仍为世界政治 格局的中心
美国崛起,逐 步形成美苏两 极世界的格局
时间
19世纪初—19 19世纪末20世纪 20世纪30年 世纪70年代 初—20世纪30年代 代后
美国确立世界
以西欧为中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经济霸权地位,
国际经 济格局
资本主义世界 最终形成,美、德 苏联成为工业 市场初步形成, 两国经济迅速发展, 化国家,以美 英国成为“世 但英国仍为世界经 国为主导的资
【解题提示】
审题
第(1)题
列宁面对“创建新的社 找题眼 会主义社会的挑战”进
行的经济探索
抓时间十月革命后答源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 济政策的转变
第(2)题
苏联工业化
20世纪30年代 工业化的积极影响 和存在的弊端
答案:(1)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 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并希望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②1921 年,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实施新经济政 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化以 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工农业之间比例失调现象;消费品匮乏,人 民生活水平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