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收入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谓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好与坏就会直接影响经济运行。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其不同的搭配模式。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会对已有的政策模式下的政策侧重点和政策手段进行一定的调整,即纵向协调;在某一个时期的政策搭配模式下,政府不仅要调整政策本身,也要注意政策配合系统的整体优化,即横向协调。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谓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这些政策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措施,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它们及各有千秋,又要紧密联系,但是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依据现实情境协调一致的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现在通过两种重要渠道来调节货币,一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二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一、政策协调配合因素
一国债
国债是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个基本结合点,不仅是财政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而且为货币政策的调节市场提供了操作对象。国债对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1年期国债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但是我国中短期国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会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协调发挥作用,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二是国债市场由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柜台市场三个部分组成,也就是说投资者不能跨市场交易,这些条件也限制了国债的流动性。三是按照金融市场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国债利率在市场利率体系中是最低的,由于我国的利率机制缺乏弹性,不利于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从而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二财政投融资
财政投融资是指财政部门利用国家信用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通过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来支持企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它是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结合点,财政投融资具有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的作用。但在目
前,由于我国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二者没有明显的的范围,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了追逐市场份额,纷纷向竞争性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领域渗透。一方面
扩大了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遏制了民间资本的投资;另一方面,使得货
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影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并且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
风险。
三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以惊人的速度不停增长。然而,这样做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
从目前来看,外汇占据的款项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这就造成我国资本市场
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被动收购外汇,迫使外汇储备增加的
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的背离相驰程度越来越大,从而人民币面临短期升值和
长期贬值的两难境地。
二、建议
由于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大打折扣。所以应
该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建议:
1加强国债管理,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在国债管理方面的配合。第一,使国债
品种多元化,并且进一步扩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第二,应逐步取消限制商业银行购买
国债的条令,允许商业银行大规模地直接进入国债市场,打破国债市场的分割局面,建立
统一的国债市场。第三,要逐步调整国债的利率结构,改变长期以来的国债利率高、银行
储蓄存款及其它金融产品利率低的状况,增强国债利率弹性,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
2推进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框架体系。在财政投融资方面,
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明确财政投资的原则、范围和领域。在科学的投融资体系内,财
政投融资应加强公共福利的增长,不宜干扰和影响民间投资的选择和偏好,不宜进行风险
性投资。为防范融资风险,还需要强化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投融
资效率。这些都是构建长期规划、统筹安排、规划有序和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框架体系的内
在要求。
3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增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
本项目保持顺差。但是这种格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防范这一风险,把国际收支和内
外部经济调整平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要打破这种格局,必
须坚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尽管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会使我国
面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导致大量外汇流入,但从长远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会
增加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从更进一步的角度来讲,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
内需。通过以上方式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以减轻外汇占款的压力,从而减轻相关的制
约因素,使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更好的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
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
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3]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4]任碧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J].中国经济问题,2021.
[5]汪同三,王成璋.21世纪数量经济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产业结构协调、社会秩序安
定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是一个值
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
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其次,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改革开放以来,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调控功能难
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
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第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绩效财政和银行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财
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
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
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第四,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过度
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
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态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