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远程PC机间建立通信的方法
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而PC 机和单片机作为计算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信息传输和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优缺点。
一、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最常见的通信方式之一。
通过串口通信,PC机和单片机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主要通过串行接口来实现,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稳定可靠,适用于数据量较小且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同时,串口通信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的优点,因此在一些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并口通信并口通信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另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
并口通信通过并行接口来实现,传输速度相对较快,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并口通信相对于串口通信而言,不仅传输速度更快,而且还可以一次传输多个数据位,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但与之相对的是,并口通信所需引脚较多,设计和布线相对复杂,因此在一些对硬件成本和实现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使用较少。
三、USB通信USB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较强的兼容性。
对于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而言,通过USB接口连接PC机和单片机,可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USB通信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的特性,因此使用非常方便。
同时,USB接口还支持供电功能,可以为单片机提供电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USB通信相对于串口和并口通信而言,实现难度较大,需要借助专门的USB芯片或模块。
四、网络通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网络通信越来越常见。
通过网络通信,PC机和单片机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
网络通信可以基于以太网、Wi-Fi等多种网络协议进行,其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较高。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通信的实现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网络协议、安全性等诸多因素,同时还需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一、引言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单片机MSP430和PC机的串口通信设计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
本文将从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该设计。
二、串口介绍串口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常用的有RS232和RS485等。
RS232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串口通信协议。
RS232接口有三根线,分别为发送线Tx、接收线Rx和地线GND。
该协议规定,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电平差为±3至±15V,其中正电平表示逻辑0,负电平表示逻辑1三、硬件设计1.MSP430硬件设计MSP430是一种低功耗的专用于嵌入式应用的16位RISC微控制器。
它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和两个USART (UART)接口。
其中一个USART接口用于将MSP430与PC机连接。
2.PC机硬件设计PC机通过串口连接到MSP430。
首先,需要将PC机的串口RS232转换为TTL电平,即RS232转TTL电平转换器。
其次,将转换后的TTL电平通过杜邦线连接至MSP430的USART接口的Tx和Rx引脚。
四、软件实现1.MSP430软件设计(1)串口初始化:设置数据位长度、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2)发送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存入发送缓冲区,并使能发送中断。
(3)接收数据:开启接收中断,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接收缓冲区。
(4)中断处理:发送中断和接收中断时,分别从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并发送/接收。
2.PC机软件设计(1)打开串口: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长度等。
(2)发送数据:向串口发送数据,可以通过打开的串口进行写入。
(3)接收数据:使用轮询或中断方式读取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信设计,主要包括了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通过串口通信,MSP430和PC机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从而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需求。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串口通信、USB通信和以太网通信。
1. 串口通信:串口是最常用的单片机与PC机通信方式之一。
单片机通常具有UART模块,可以通过串口与PC机进行
通信。
通过串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单片机通
过串口发送数据时,需要将数据转换为串口通信所需的格
式(如ASCII码),PC机在接收到数据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解析和处理。
2. USB通信:USB是一种更快的通信方式,可以直接连接单片机和PC机,通过USB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这种
通信方式中,单片机需要支持USB接口,并通过USB协议与PC机进行通信。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单片机上实现
USB设备的功能,以及相应的USB驱动程序。
3. 以太网通信: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单片机需要具备以太网接口,并通过以太网协议进行通信。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单片机可以作为TCP/IP客户端或服务器来连接PC机和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
无论使用何种通信方式,都需要在单片机和PC机上实现相应的软件和驱动程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可以参考相关的开发文档和资料。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1. 引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许多场景中,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常用的通信方式,以及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2. 通信原理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是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的。
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但占用的引脚少,适合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3. 通信方式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方式包括:- 串口通信:使用串口通信可以方便地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需要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单片机通过串口发送数据,PC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
- USB通信:通过USB接口连接单片机和PC机,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USB通信需要使用USB转串口模块或者USB转串口芯片来实现。
- 以太网通信: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单片机和PC机,可以实现远程的数据传输。
以太网通信需要使用以太网模块或者以太网芯片来实现。
4. 实现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步骤下面将介绍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以串口通信为例,步骤如下:4.1. 硬件连接首先,需要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
单片机的串口引脚连接到串口线的发送端和接收端,PC机的串口引脚连接到串口线的接收端和发送端。
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4.2. 单片机程序编写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使其能够通过串口发送数据给PC机。
根据单片机的型号和开发平台,选择相应的串口通信库或者使用底层的串口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3. PC机程序编写在PC机上编写程序,使其能够通过串口接收来自单片机的数据。
根据PC机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选择相应的串口通信库或者使用底层的串口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4. 通信测试与调试编写完成的单片机程序和PC机程序可以进行通信测试与调试。
首先确保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连接没有问题,然后运行单片机程序和PC机程序,观察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情况。
浅析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的实现及应用

浅析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的实现及应用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是电子技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实现方式,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本文将就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的实现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浅析。
一、实现方法1.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单片机与计算机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它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且应用范围广。
它通过串口对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通讯速率一般为9600bps~115200bps。
它的应用场景包括数据采集和控制、远程监控等。
2.仿真串口通信仿真串口通信使用虚拟串口连接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具有实时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
它主要应用于开发调试程序,同时还有下载程序、数据传输等功能。
3.Ethernet通信Ethernet通信是一种高效的通信方式,其以太网接口实现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通讯速率高、传输距离远,并且能够同时支持多台设备。
主要应用于远程监控、数据上传等领域。
二、应用领域1.物联网物联网是指互联网将不仅仅是人类之间的通信,而是设备与设备之间互相通信而形成的网络。
在物联网中,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从而实现全球互联。
2.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中,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数据采集、过程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生态环境。
3.医疗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医疗设备数据采集、远程诊断和医疗照顾等功能,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和诊断准确性,达到更好的医疗健康效果。
总之,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日益重要,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会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采用MA232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采用MA232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一、本文概述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度高、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仪表、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MCS51单片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其稳定的性能和广泛的适应性受到了工程师们的青睐。
然而,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一直是困扰工程师们的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采用MA232串口通信模块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之间通信的方法,为工程师们提供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首先介绍MCS51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然后详细阐述MA232串口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采用MA232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
通过实例演示和测试结果分析,验证采用MA232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师们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MCS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采用MA232串口通信模块实现通信的关键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MCS51单片机简介MCS51单片机,又称为Intel 8051微控制器,是Intel公司在1980年代初推出的一款8位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单片机。
自推出以来,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合理的价格和广泛的应用场景,MCS51单片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了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经典之作。
MCS51单片机采用了典型的微处理器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部数据存储器(RAM)、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RAM)、各种I/O 接口电路以及时钟电路等。
其中,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进行数据的运算和处理。
内部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而外部数据存储器则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用于存放更多的数据或程序。
MCS51单片机还提供了丰富的I/O接口电路,包括并行I/O口、串行通信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使得单片机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随着单片机和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测控领域的广泛应用,由PC机和多台单片机构成的多机网络测控系统已成为单片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它结合了单片机在实时数据采集和微机对图形处理、显示的优点。
同时,windows环境下后台微机在数据库管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者结合,使得单片机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动监测或控制,而形成了向以网络为核心的分布式多点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文主要介绍PC机与51系列单片机实现通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硬件结构和单片机的通1S程序设计
单片机和PC机的串行通信一般采用RS-232、RS-422或B3-485总线标准接口,也有采用非标准的20nnJL电流环的。
为保证通信的可靠,在选择接口时必须注意:(1)通信的速率;(2)通信距离:(3)抗干扰能力;(4)组网方式。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RS-232接口与单片机通信的方法。
1、RS-232电平转换和PC机的接口电路。
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的实现及应用

用提供更 多的参考。
线P OS是利用无 线通 信模块 来完 成与计 算机 L 1 NUX操 作 系统来 实现 。 目前 ,在进 行嵌入 远 程通 信的 :而有线 P o s 机 则是应 用有 线数 式操 作系统内容设计时 ,多采用开发板 制造商 据接 口来 完成 的。 所提供 的内核程序架构,这也进一步减少 了程
单片机 常用的是 5 1系列,其应 用程序 也
多采 用 C 语 言 、 汇 编 语 言 等 。
2 . 3 工作 原 理
无 论是有线方式还是无线方式的 P OS 机, 均 是利 用互联网与金融系统的计算机来实现远 程通信 ,并完成相应的数据管理与控制 。如 操作 系统 的 MCU ( 如S UMS U NG2 4 4 0等 ),虽然 也 可 以采 用 C语 言 进 行 编 程, 但 多采 用 I NC E 5 0平 台 或
【 关键词】单片机 。 机 控制 系 统 远程通信 3 无线 P 0 s 机通信系统设计
3 . 1无线通信 系统特性
序设计者 的工作量,使单片机编程工作更 为简
单 。
单 片机 属 微型 计算机 范 围,常 被作 为 电
子终 端数据 采集 、信息交换控制等的最终执行 司的 GP RS通 信模块:用户只有在终端无线接 者 :因此 ,单片机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 入移动 网络之后 , 方能实现与计算机远程通信 。 中。若通 过技术手段将单片机的通信接 口与远 P OS机无线通信模块则是接入无线 网的基础硬 程计 算机 实现通信,则可迅速 、快捷 、准确地 件接 口,并在遵 照互联网通信协议基础之上完 完成 大量 的远程数据 的交换。P OS机上进行信 成 无线 通信连 接 。该 P OS机 无线通 信系 统具 用 卡消费、水费、电费 以及煤气费等消 费活动 有 以下几种特性 : 的实现与完成均是 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 ,通过 3 . 1 . 1 移 动性强 单 片机通信接 口与远程计算机达成通信协议后 P OS机 是利 用移 动公 司 网络来 全面 实现 完成 的一系列数据 交互。 本文则以P O s 机为例 , 数据传输 ,因此 ,只要移动公司网络覆盖 的地 系统对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 的实现进行 分 区均可有效地、安全地使用 ,它并不受其他 因 析 与探 究。 素影响。同时,P O S 机 自身还 具有体积 小、携
利用VB6.0实现网络远程PC与单片机通信

在各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中,常常遇到单片机与PC的通信问题,在速度要求不高、传送距离不远的场合一般采用RS 232标准串行接口实现,在传送距离较远的场合,也有学者研究通过网络实现PC间的通信。
但是,要同时满足高速度和远距离PC与单片机通信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对单片机的远程控制与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本文在结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的设计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创新,设计一个远程通信系统,他由3部分构成:远端PC、本地端PC和单片机系统。
通过VB 可视化编程,远端PC利用局域网向本地端PC发出命令,本地端PC接到命令后,自动与单片机通过打印机接口以EPP1.9协议进行通信(串行接口作为备用通信口),并将接到的单片机数据实时传送给远端PC,以实现高速远程情况下PC与单片机通信的要求。
1 系统结构与设计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远端PC通过局域网和本地PC通信,在通信中使用Winsock控件和TCP/1P协议;本地端PC通过并行通信接口或串行通信接口与单片机通信,在并口通信中使用WINIO并口通信驱动程序、EPP协议和LPT打印机接口,在串口通信中使用MsComm控件、RS 232C协议和COM口。
在此结构中,本地PC端起到中继的作用,当本地端PC接收到从远端PC传送过来的命令,在选择通信方式后,与单片机通信,使单片机向远端PC传送数据。
2 远端PC与本地端PC通信设计TCP/IP是目前在网络通信中广泛采用的一组完整的网络协议,该协议的核心是TCP,IP和UDP协议。
TCP/IP网络环境下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系统编程界面套接字(Socket)实现与内核的交互。
利用Socket通信编程接口编写程序,其目的是在TCP/IP所组建网络的不同机器之间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建立通信连接,开发人员只要提供一些基本的连接信息,其余由操作系统内核完成。
WinSock(Windows Socket)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通用的TCP/IP应用程序的网络编程接口,通过调用WinSock的接口函数来调用TCP/IP的各种功能。
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

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单片机与 PC 机串口通信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单片机与 PC 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便捷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单片机系统能够与强大的 PC 机进行有效的信息交互。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CU),是一种集成了 CPU、内存、I/O 接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芯片。
它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扮演着“大脑”的角色,负责控制和协调设备的运行。
而 PC 机,作为功能强大的通用计算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单片机与 PC 机的串口通信呢?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通过串口通信,PC 机可以向单片机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单片机所控制设备的远程操作。
另一方面,单片机可以将其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给 PC 机,以便在 PC 机上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析和存储。
串口通信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它是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通过发送和接收一系列的二进制位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以一位一位的顺序依次传输,相比于并行通信,虽然速度较慢,但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要实现单片机与 PC 机的串口通信,需要一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在硬件方面,通常需要一个串口转换芯片,将单片机的 TTL 电平(通常为 0 5V)转换为 PC 机所使用的 RS232 电平(通常为-10V 到+10V)。
常见的串口转换芯片有 MAX232 等。
此外,还需要连接相应的数据线,将单片机的串口引脚与 PC 机的串口接口相连。
在软件方面,对于单片机来说,需要编写相应的串口通信程序,设置串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并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而对于 PC 机,通常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如 C++、C、Python 等,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串口通信库来实现与单片机的通信。
```cinclude <reg52h>void initUART(){TMOD = 0x20; //设置定时器 1 为模式 2TH1 = 0xfd; //波特率 9600TL1 = 0xfd;TR1 = 1; //启动定时器 1SCON = 0x50; //工作方式 1,允许接收}void 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SBUF = dat;while (!TI);//等待发送完成TI = 0; //清除发送标志}void main(){initUART();while (1){sendByte('A');delay_ms(1000);}}```在这个示例中,首先通过`initUART` 函数对串口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波特率等参数。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协议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协议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通过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来实现数据交换、控制指令传输等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并介绍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一、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前,需要确定使用哪种通信方式。
根据通信距离、带宽、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的不同,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通信方式:1.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它使用两根线(TX 和RX)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一般较低,但成本低廉,适用于较短距离的通信。
串口通信常用的协议包括UART(Universa1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RS232和RS485等。
2.并口通信并口通信是另一种常见的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它使用8根或16根线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较高,但成械校高,适用于较长距离的通信。
并口通信常用的协议包括GP1O(Genera1Purpose1nput∕Output)、1PT(1inePrintTermina1)和CentroniCS等。
B通信USB通信是一种高速、可靠和易于使用的通信方式,成本适中,适用于中短距离的通信。
USB通信可以提供高带宽和多路复用功能,并支持热插拔和自动配置。
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USB通信时,需要使用USB转串□芯片或USB转并口芯片将USB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或并□信号。
4.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方式,适用于远程通信和大规模数据传输。
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网络通信时,需要使用以太网接口芯片或无线网络模块等设备来连接网络,并通过socket编程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输。
二、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为了保证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稳定和正确,需要使用适当的通信协议。
利用VB 6.0实现网络远程PC与单片机通信-精品文档

利用VB6.0实现网络远程PC与单片机通信Realization of Longdistance Network PC′s Communication with Single Chip Computer by VB 6.0 ZHANG Guangnan1,2,MA Shengqian1(1.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Engineering,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2.Arts and Science of BaojiUniversity,Baoji,721007,China):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ongdistance network control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fully using the unique features of VB visual programming,the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parallel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by integrated with Winsock network controls,WINIO parallel communication drivers and MsComm serial communication controls in the VB 6.0 software environment.This paper designs a system which can implement longdistance network PC′s communication with single chip computer.Keywords:VB 6.0;WinSock;WINIO;MsComm;EPP;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在各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中,常常遇到单片机与PC的通信问题,在速度要求不高、传送距离不远的场合一般采用RS 232标准串行接口实现[1],在传送距离较远的场合,也有学者研究通过网络实现PC间的通信[2]。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手把手教你我发现有一部分朋友希望找51单片机和计算机通讯的例子来学习,因此就发上来这个例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这里需要下载“一步一步教你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串口调试助手V2.2”和“虚拟串口链接软件”。
首先需要在PROTEUS里面建立一个51单片机与串口COM1通讯的电路图,然后编写相应的程序,这个工作不需要你去做,只要把“一步一步教你51_PC串口通信”这个压缩文件下载下来就OK了。
另外需要两个软件配合使用:串口调试助手V2.2和虚拟串口链接软件,这个你也可以在下面下载。
开始工作了。
安装“虚拟串口链接软件”,破解很简单。
安装完后运行如图1:将圆圈里的串口改成COM1与COM3,点击“add pair”后,出现如下图2所示:这就表示,利用这个软件将计算机的串口1和模拟串口3(串口调试助手V2.2)联接了起来,这两个串口可以进行串口通信。
运行“串口调试助手V2.2”,修改串口为COM3,波特率为2400,如图3所示:打开电路图4:注:虚拟串口终端波特率2400,串口为COM1,波特率2400。
虚拟串口显示终端通过拨动开关分别显示单片机发送给COM1的数据和COM3发送给单片机的数据。
首先演示一下单片机向计算机的串口发送数据。
拨动开关向右拨,运行,按一下开关,虚拟串口终端显示单片机向计算机COM1发送的数据,而计算机的COM1已经和COM3相连,因此可以在COM3收到单片机发送给COM1的数据。
如图5:接着再演示一下计算机的串口向单片机发送数据。
拨动开关向右拨,在串口调试助手V2.2中输入想要发送的数据,点击手动发送,则字符串由COM3发送给了计算机的COM1,再由COM1发送给单片机。
单片机的程序里面有回显功能,将接收到的字符串反方向发送给了COM3,因此可以在COM3的接受框内能够接收到会显得字符串。
我要下载:一步一步教你51_PC串口通信.rar (65.27 KB)。
PC机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

PC机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pc机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系统。
该系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rf418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异步串行无线传输,可用于小区无线抄表、gps及柱上断路器远程控制等。
本文从工程实际的角度,设计了硬件电路及相应的上下位机程序。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通信 rf418 pc机近年来,随着单片机及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采用pc机与多台单片机构成的测控系统越来越多。
但在一些场合,如与移动的测控对象进行通信、较远距离通信不适合布线的地方等,则不适合采用有线通信。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无线通讯技术逐渐应用于pc机与单片机之间。
在本文中的无线通讯主要采用无线收发模块rf418,通过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无线通信,由此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
该无线通信系统可实现的通信距离为6~15公里,完全克服了红外无线传输的直线性、静止性、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缺点。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机pc机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dte(数据终端设备),主要用于接收由下位机部分采集到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动态显示等。
同时可以把一些数据、命令字等数据传给下位机部分,用于与下位机部分的双向信息沟通或对下位机部分控制等。
2.无线收发模块rf418该模块作为dce(数据通信设备),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两个或多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
通过该模块可以把数据的电平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以一定频率电磁波的方式传送出去。
同时也可以接收电磁波中的无线电信号,并把其转化成数据的电平信号传输到数据终端设备。
总线标准接口板由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信号是ttl电平标准,而通信线上的数据信号却是rs-232c电平标准,该接口板主要用于较远距离通信的dce与dte之间的ttl电平和rs-232电平的相互转换。
4.单片机系统单片机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控制元件相连,起到了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出控制指令的作用。
单片机与远程PC机间建立通信的方法

单片机与远程PC机间建立通信的方法单片机与远程PC机间建立通信的方法关键字:单片机远程PC机引言串口服务器是一种协议转换模块,它通过提供1、2、4、8 或16 口的RS-232 或RS-422/485 串口界面,以及1 个10/100M 的以太网接口,可以将RS-232 或RS-422/485 串行设备接入TCP/IP 网络中而不需要更改控制程序,主计算机使用TCP/IP 协议通过以太网访问被接入的终端设备。
上位机采用Socket 编程。
1 系统总体设计1.1 设计思路将经过传感器或变压器转变的标准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A/D 转换,变成数字化的数据,把这些数据通过单片机串口传送到串口服务器上,串口服务器将单片机发出来的数据包转换为以太网数据报文格式,转发到Internet 上,从而实现数据网上传输,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从上层PC 机进行实时监控。
1.2 系统总体结构该系统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其系统总体结构。
该存储转发上网系统采集终端主要是由传感器,放大电路,光电隔离电路,采集电路,近端LED显示电路,串口服务器等模块组成。
其中,该系统数据采集终端为一单片机控制系统,通信口为RS232/485 可选接口。
本系统中采用的串口服务器是嵌入式串口服务器DNE-18。
DNE-18 用TCP server 方式来实现串口数据到网络口的转换。
给DNE-18 配置了唯一的IP 地址和相应的端口号后,DNE-18 开始侦听,若网络中有主机发起联接DNE-18 会接受联接请求,并将网络口收到的从串口发出并将串口收到的数据从网络口以TCP/IP 协议包送出。
DNE-18 不对用户数据包做任何解析或更改,提供完全透明的数据通道。
2 系统的软硬件构成2.1 系统硬件框图本系统的硬件设计核心部分是远程数据采集、存储转发的终端。
其硬件框图。
其工作原理是:对温度传感器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即信号放大、滤波、量化等处理过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干扰信号的抑制、转换精度及线性等诸多因素。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随着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51单片机在许多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易于编程等优点,使其在各种嵌入式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与PC机的通信是一个关键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方法和协议。
串口通信是51单片机与PC机进行通信的最常用方式之一。
串口通信使用一个或多个串行数据线来传输数据,通常使用RS232或TTL电平标准。
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将51单片机的串口与PC机的串口进行连接。
通常使用DB9或USB转TTL电路来实现这一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UART控制器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Keil C51或IAR Embedded Workbench 等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程。
USB通信是一种比较新的通信方式,它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等优点。
在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USB接口芯片来实现与PC机的通信。
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将51单片机的USB接口芯片与PC机的USB接口进行连接。
通常使用CH340G或FT232等USB转串口芯片来实现这一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USB接口芯片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相应的USB库来进行编程。
网络通信是一种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通信方式。
在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以太网控制器来实现与PC机的网络通信。
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将51单片机的以太网控制器与PC机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
通常使用ENC28J60等以太网控制器来实现这一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以太网控制器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相应的网络库来进行编程。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编程涉及到更多的协议和数据格式,需要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
本文介绍了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三种常用方式:串口通信、USB 通信和网络通信。
每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1. 引言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命令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与PC 机之间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编写通信例程的步骤。
2.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原理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串口(UART)或者USB接口实现。
串口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
USB接口则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复杂的协议,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复杂的控制。
2.1 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使用两根线(TXD和RXD)进行数据传输。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TXD线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RXD线接收数据。
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使用相同的波特率(Baud rate)进行通信,波特率决定了每秒钟传输的位数。
2.2 USB通信原理USB通信使用四根线进行数据传输:VCC(供电)、GND(地线)、D+、D-(数据线)。
USB接口还包括一个复杂的协议,如USB1.1、USB2.0、USB3.0等。
3. 编写通信例程的步骤编写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需要以下步骤:3.1 确定通信方式首先需要确定使用串口通信还是USB通信。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3.2 配置硬件根据选择的通信方式,配置单片机和PC机的硬件接口。
如果使用串口通信,需要连接TXD和RXD线;如果使用USB通信,需要连接VCC、GND、D+、D-线。
3.3 编写单片机程序根据单片机的型号和开发环境,编写单片机程序。
程序中需要包含对串口或USB接口的初始化配置以及数据传输或命令控制的代码。
3.4 编写PC机程序在PC机上编写相应的程序,用于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根据选择的通信方式,编写串口或USB接口相关的代码。
在使用串口通信时可以使用Python中的serial库进行串口读写操作。
3.5 测试与调试将编写好的单片机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并运行PC机程序。
通过监视器或调试工具查看数据传输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基于MODEM的单片机与PC机间的远程通信究研

基于MODEM的单片机与PC机间的远程通信究研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数据通信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通信方式,它是利用通信系统将数字、字母及字符等以二进制形成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
数据通信可以在两台及以上PC 机之间、PC 机与单片机之间以及单片机之间进行,通过通信通道如公用电话网、载波通道、光绺通道、微波通道、卫星通道将两机联结。
目前,单片机以其高性能价格比、高可靠性广泛用于自动监视、测量、控制等技术领域。
单片机主要用作从机,安装在监视、测量和控制现场,而PC 机则用作主机,安装在条件优越的环境(如温度和温度适合、几乎无干扰源)中。
单片机与PC 机之间利用公共电话网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 实现远程数字通信,其原理框1 PC 机串行通信结构PC 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一般采用串行异步通信方法。
在PC 机中设置四个(COM1、COM2、COM3、COM4)或两个(COM1、COM2)符合RS-232C 接口标准的串行口(以下均以两个串行口来说明)。
其中COM2 为25 针的连接器,COM1 为9 针的连接器。
PC 机为实现异步通信,设置了通用异步接收器和发送器,即:UART 通过编程可以设定通信格式和速度。
PC 机中UART 的电平为TTL 电平,而串行口的电平为RS-232C 的电平,为此PC 机发送出去的数据要经电平转换器(如1488)转换为RS-232C 电平;PC 机接收的数据要经电平转换器(如1489)转换为TTL 电平。
PC 机串行通信的硬件结构如在单片机中,一般只设置一个25 针或9 针连接的串行口,由于单片机8098 中的电平为TTL 电平,为了要经过RS-232C 实现异步通信,也要用一片1488 和两片1489 来进行电平转换。
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硬件接口如3 单片机与PC 机之间的硬件接口当单片机与PC 机距离很近时(15m 以内),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可以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与远程PC机间建立通信的方法
关键字:单片机远程PC机
引言
串口服务器是一种协议转换模块,它通过提供1、2、4、8 或16 口的RS-232 或RS-422/485 串口界面,以及1 个10/100M 的以太网接口,可以将RS-232 或RS-422/485 串行设备接入TCP/IP 网络中而不需要更改控制程序,主计算机使用TCP/IP 协议通过以太网访问被接入的终端设备。
上位机采用Socket 编程。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设计思路
将经过传感器或变压器转变的标准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A/D 转换,变成数字化的数据,把这些数据通过单片机串口传送到串口服务器上,串口服务器将单片机发出来的数据包转换为以太网数据报文格式,转发到Internet 上,从而实现数据网上传输,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从上层PC 机进行实时监控。
1.2 系统总体结构
该系统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其系统总体结构。
该存储转发上网系统采集终端主要是由传感器,放大电路,光电隔离电路,采集电路,近端LED显示电路,串口服务器等模块组成。
其中,该系统数据采集终端为一单片机控制系统,通信口为RS232/485 可选接口。
本系统中采用的串口服务器是嵌入式串口服务器DNE-18。
DNE-18 用TCP server 方式来实现串口数据到网络口的转换。
给DNE-18 配置了唯一的IP 地址和相应的端口号后,DNE-18 开始侦听,若网络中有主机发起联接DNE-18 会接受联接请求,并将网络口收到的从串口发出并将串口收到的数据从网络口以TCP/IP 协议包送出。
DNE-18 不对用户数据包做任何解析或更改,提供完全透明的数据通道。
2 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2.1 系统硬件框图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核心部分是远程数据采集、存储转发的终端。
其硬件框图。
其工作原理是:对温度传感器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即信号放大、滤波、量化等处理过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干扰信号的抑制、转换精度及线性等诸多因素。
为了对模拟量输入通道消除干扰,加入隔离放大器ISO100。
单片机AT89C52 控制ADC0809 进行数据采集。
将采集到的信号分为两路进行处理。
一路进行LED 显示:即当A/D 转换完毕后,单片机内存中保存有A/D 转换的通道数,以及A/D 转换后的数据。
当一路转换完毕后,单片机读到模数转换数据后,从8255A 中读通道路数,完成通道路数的显示过程。
同理,当显示通道路数完毕后,然后显示A/D 转换数据。
另一路用MAX232 芯片实现TTL 与RS232 电平之间的转换,将转换的数据送给串口服务器DNE-18。
串口服务器就是把单片机发出来的数据包转换为以太网数据报文格式,然后转发到Internet 上,实现数据网上传输。
本文,重点介绍光电隔离模块以及串口服务器的应用模块。
1) 光电隔离模块。
由于模拟量输入信号一般都要经过放大后才能进行A/D 转换,因此采用兼有放大和隔离功能的隔离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端在电气上完全隔离。
所用的隔离方法有变压器隔离和光电隔离两种。
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线性光电隔离放大器ISO100,ISO100 是美国B-B 公司生产的一种小型廉价光电隔离放大器。
它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与两个光电二极管进行耦合,一路耦合到输出端,一路反馈到输入端,构成负反馈,以提高放大器的精度、线性度和温度稳定性。
ISO100 的工作电源为+18V,隔离电压为2500V,输入电流为1A,输出电压Vout=RifnI ,改变Rf即能改变增益。
当输入为电压量,应串联电阻Rin,使输入电流在要求范围内。
ISO100 构成的热电偶放大器的连接图:
图3 光电隔离抗干扰电路图
2) 串口服务器的应用模块。
串口服务器是把单片机发出来的数据包转换为以太网数据报文格式,然后转发到Internet 上,实现数据网上传输。
串口服务器的输入口是单片机经过MAX232 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口是RJ45 接口。
当串口服务器加电时候,PLED 就会发光; 当输出口RJ45 与交换机或是PC 正确连接时,LLED 就会发光,当串口服务器准备就绪时,RLED 就会发光。
当对串口服务器进行IP 地址和端口号,串行口工作方式正确设置后,串口服务器方能正常工作,才能进行串行数据与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转换,才能把数据发送到Internet 上的某个主机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串口服务器的RJ45 与计算机直接相连,需要使用交叉双绞线,即网线一端用568A 标准,另一端用568B 标准。
如果串口服务器RJ45 连接的是以太网交换机或是集线器,则使用直通线,即网线两端都用568A 标准。
2.2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框图。
它是由延时、数据采集、数码显示、十六进制转ASCII 码、数据协议、数据发送等6 个模块组成。
下面将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简单概述:
1) 延时模块。
本模块完成的功能为延时1 s。
利用定时器0 溢出中断完成。
2) 数据采集模块。
每隔一秒对ADC0809 中的一路数据进行采样,然后将其保存在数据缓冲区中。
3) 数码显示模块。
当ADC0809 中与一路数据被采集完毕后,共阴级八段数码管显示当前ADC0809 中通道路数,以及当前路数的数据值。
4)十六进制转ASCII 码模块。
本子程序完成的功能是把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 码。
5) 数据协议模块。
本程序完成的功能是将要发送的ASCII 码数据实现帧封装,定义数据包的头和尾,以及中间分隔符,起始字符为“! ”,结束字符为“#”。
中间分隔符号为“+”,为方便上位机接收和存储单片机发送的采集数据。
6) 数据发送模块。
本程序完成的功能是将数据包发送到串口服务器上。
2.3 软件流程图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系统上电后的,首先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定时器工作方式,串行口工作方式,开定时中断等。
然后对八路通道进行循环采集、显示,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缓冲区,然后由串行口发送数据。
流程图。
3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方案,采用单片机和串口服务器,既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又可以将数据封装向Internet 发送,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非常适用于远距离、偏远地点的数据终端采集工作,是数据网络连接的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