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核→脑根→加入迷走神经→咽喉肌
•副神经核→脊髓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性——舌肌
核上瘫——中枢性——舌尖歪向健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周围性——舌尖歪向患侧(舌肌萎缩)
面神经总结
顺序其名称
成分
起核
终核
分布
损伤症状
Ⅰ
嗅神经
特殊内脏感觉
嗅球
鼻腔嗅粘膜
嗅觉障碍
Ⅱ
视神经
特殊躯体感觉
下丘脑的生理功能:
1、体温调节:
产热中枢——下丘脑后部:使心率加快、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阻止热量丢失;同时肌肉不自主收缩、颤抖,立毛肌收缩、脂肪和糖代谢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散热中枢——下丘脑内侧区:使皮肤和血管扩张和出汗、呼吸加深、气喘——热量散失而降温。
2、调节摄食
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决定机体的摄食活动或感受饥饿;
1、蚓部损害:——躯干性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幅宽
2、半球损害:——肢体性共济失调------指鼻试验不稳准
跟-膝-胫试验不稳准
轮替差
水平眼震
小脑性语言——爆发性语言
肌张力低
(爆发性语言——表现言语缓慢、发音生硬、音调高低不一,音节停顿不当、如吟诗状语言)
脑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
功能: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中枢
对体温、代谢、内分泌、饮食、体重、
生殖、睡眠、觉醒及内脏活动起重要作用
丘脑痛——对侧身体自发性疼痛,丘脑病变引起的。——丘脑的刺激性症状
丘脑综合征:
1、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1对侧半身感觉缺失
②感觉性共济失调
③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程度不一
2、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
3、对侧半身感觉过敏、过度或倒错
2、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受单侧皮质核束支配
延髓: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 syndrome)——延髓旁正中、下腹侧病变
①病侧舌肌瘫痪及萎缩-舌下神经
②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
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er综合征)——同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脑桥:Millard-Gubler综合征(脑桥外侧部综合征)——交叉性瘫痪——脑桥腹外侧部
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少量出血即引起三偏综合征;
大量出血血肿扩散可入脑室,形成脑疝。
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特殊白质区域,连接丘脑、脑干和脊髓的传入及传出纤维。
2、锥体束——
间脑
丘脑——感觉的中继站:感觉(除嗅觉外)进入大脑前的中继站;
同时对上行网状系统、边缘系统、运动系统及大脑的活动起重要作用。
鉴别点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
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
病灶延髓或Ⅺ、Ⅹ、Ⅻ一侧或双侧两侧皮质脑干束
表现所支配的肌无力,吞咽困难,构吞咽困难、构音困难,病理性
音困难,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脑干反射阳性(吸吮下颌颏掌)
唇及舌肌无力、萎缩,肌束颤动伸舌受限不能,强哭强笑,伴肢体锥体束征
Ⅺ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性
他们的主要鉴别点————额纹是否消失
鉴别点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病变部位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
面瘫与病灶关系同侧对侧
面瘫范围全面肌麻痹眼裂以下面肌麻痹
味觉可有障碍正常
伴发症状不一定常有,如偏瘫
电变性反应有无
Ⅷ前庭蜗神经——位觉、听觉
Ⅸ舌咽神经——混合性
(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详述:
Ⅰ嗅神经——性质:特殊内脏感觉性
Ⅱ视神经——性质:特殊躯体感觉性
Ⅲ动眼神经——运动性
动眼神经核——: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
下支→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和动眼神经副核(E-W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Ⅳ滑车神经——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性
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上斜肌
Ⅴ三叉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性→头面部皮肤及粘膜
1同侧的面神经麻痹(周围性)和展神经麻痹——
表现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同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对侧。
②对侧中枢性偏瘫
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中脑:Weber综合征(中脑腹侧部综合征、大脑脚底综合征)——中脑腹内侧、大脑脚底病变,损害锥体束和动眼神经
①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眼球向上、内收及向下运动麻痹,瞳孔扩大及对光反射消失
海马-记忆精神
钩回-嗅觉中枢
颞叶——损害临床特点
1、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最可靠症状:表现为能听见别人讲的话但不能理解;自己讲的话也常不能理解。即不能正常回答问题和正常说话,所问非所答。
2、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及顶叶下部——表现为叫不出本来认识的东西的名称,如“写字用的”
③撅嘴反射(双侧额叶病变)
④掌颏反射
顶叶:
中央后回感觉中枢
缘上回优势半球运用中枢
角回视觉言语中枢
顶上小叶实体感觉皮质中枢
顶叶——损害临床表现:
1、皮质感觉障碍:顶叶刺激性病变——症状为病灶对侧、限局性、感觉性癫痫发作;
顶叶损害性病变——复合感觉障碍
2、体象障碍:(优势半球病变)
角回——否认对侧肢体存在或认为不是自己的
失写症——额中回后部受损
3、JACKSON癫痫:额叶刺激性病变——皮质运动区4区受损——症状为从局部开始后向整个肢体扩延直至全身,多为一侧性的,不伴有意识丧失。可有TODD麻痹。
4、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共济失调——为额-桥-小脑通路受损
5、额叶损伤引起的原始反射:
①强握及摸索反射:额上回后部及中央前回(在一侧同时见则是额叶病变);②吸吮反射
大脑
大脑白质纤维:
1、投射纤维——大脑皮质与其下部结构连接的纤维。(如与间脑、脑干、脊髓)
2、联络纤维——连接同侧半球各皮质区的纤维。
3、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半球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海马连合。
1、皮质运动区(随意运动区)——中央前回(4区)——功能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
2、运动前区——中央前回(6区)为椎体外系的皮质区,基底神经核和红核——与联合运动和姿势调节有关。
外侧膝状体
眼球视网膜
视觉障碍
Ⅲ
动眼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动眼神经核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眼外斜视、上睑下垂
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
动眼神经副核(E-W核)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
Ⅳ
滑车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滑车神经核
上斜肌
眼Baidu Nhomakorabea能外下斜视
Ⅴ
三叉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3、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和顶上小叶(5、7区)——对侧半身痛、温、触、位、震、压觉。
4、运动语言中枢——(Broca区)——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部(44、45区,即三角部和盖部)——管理语言运动——运动性失语症
5、听觉语言中枢——颞横回与颞上回后方(22区)——理解听到的语言——命名性失语症
②对侧中枢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肌麻痹(伸舌偏向健侧)、上下肢瘫痪
小脑
小脑功能:调节肌肉张力,控制姿势、步态;
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随意运动。
3个小脑脚:小脑下脚(绳状体)、小脑中脚(桥臂)、小脑上脚(结合臂)。
分别与延髓、脑桥、中脑相连。
小脑——损害临床特点:
(共济失调、爆发性语言、轮替障碍、协同障碍、反击征、肌张力减低)
(2)皮质盲:双侧枕叶病变(但光反射存在)
《如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动眼神经受损》
2、视觉失认:视力正常但不认识物体
3、视幻觉:视中枢刺激性病变
4、视觉变形:可能为癫痫先兆——视觉中枢及顶、枕、颞交界处病变
内囊损害临床特点: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是因内囊损害而引起锥体束受损导致的。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血压不稳、多汗、喘息样呼吸、
心率加快、应激性溃疡
(6)生殖及性功能障碍
(7)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Frohlich综合征
病变累及腹内侧核及结节核
下丘脑病变综合征——发作性睡眠综合征——网状结构
脑干(交叉瘫定位于脑干)
自上而下的组成-中脑、脑桥和延髓
1、嗅神经核和视神经核不在脑干上
缘上回——病觉失认:否认偏瘫或幻多肢
3、Gerstmann综合征:
①计算不能
②手指失认
③左右失认
④书写不能
4、失读症:角回病变
5、象限盲:一侧视辐射上部病变-对侧下象限盲——见于顶叶占位病变
(仅4、5为枕叶病变;1、4、5为顶叶病变)
颞叶:听觉、语言及记忆
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感觉性言语中枢-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特殊内脏运动性→咀嚼肌
三大分支:第1支眼神经(红)第2支上颌神经(蓝)第3支下颌神经(绿)
V叉损伤——“剥洋葱”样感觉障碍
Ⅵ展神经——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性——外直肌
Ⅶ面神经——混合性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面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上泌涎核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膝神经节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耳部皮肤感觉和面部本体感觉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④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Ⅹ迷走神经——混合性
(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1、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指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或核双侧性损害导致所支配的肌肉乏力而出现的一种综合征。
2、假性延髓麻痹——两侧皮质脑干束受损,也能引起构音和吞咽障碍。
3、颞叶癫痫:颞叶刺激性病变——多精神运动样发作:幻嗅、幻味(即“沟回发作”-钩回病变)
4、精神及记忆障碍:颞叶广泛受损或双侧病变
5、视野改变:1/4象限盲——视束/视辐射受损
枕叶:部位及组成:位于顶枕裂后方
内侧面楔回舌回
距状裂周围-纹状区(视觉中枢)
枕叶——损害临床特点:
1、视野改变:
(1)偏盲:一侧枕叶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
额叶:
中央前回:运动区
额中回后部:侧视中枢
额下回后部:(Broca区)言语运动中枢
额叶——损害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对侧面、舌和肢体瘫痪——运动区损伤——多单瘫:
如肢瘫--中央前回上部;面、舌、上肢瘫--中央前回下部
2、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症,又称Broca失语——优势半球的Broca区受损——能理解话但不能表达;
共有12对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1、1、2、4、4)
分类:(性质)
Ⅰ嗅、Ⅱ视、Ⅷ前-------——感觉性神经
Ⅲ动眼、Ⅳ滑、Ⅵ展、Ⅺ副、Ⅻ舌下-------——运动性神经
Ⅴ叉、Ⅶ面、Ⅸ舌咽、Ⅹ迷-------——混合性的神经
1、语言功能、逻辑思维——取决于左半球
2、空间结构、形状识别、音乐、美术、综合能力、形象思维——取决于右半球
1、基底核——系大脑半球内部的灰质团块,位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
2、边缘系统——功能与保持个体和种类生存的防御反应、获食行为、进食、生殖等的动机、情绪、记忆、内脏、及运动功能有关。
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口角歪向健侧、鼻唇沟变浅
一般内脏运动
上泌涎核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腔和腭的腺体
分泌障碍
特殊内脏感觉
孤束核上部
舌前2/3味蕾
舌前2/3味觉障碍
Ⅷ
前庭蜗神经
特殊躯体感觉
前庭神经核群
平衡器的半规管壶腹脊、球囊斑和椭圆囊斑
饱食中枢——下丘脑内侧区:决定机体的停止摄食活动或饱胀。
3、尿崩症
下丘脑对水液代谢失常导致。
下丘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1)体温调节障碍:
视前区病变-中枢性高热/体温过低
(2)尿崩症:视上核、室旁核及下丘脑垂体受损
(3)睡眠觉醒障碍:
视前区-觉醒下丘脑后部-觉醒
(4)摄食异常:贪食、拒食、厌食
饮食中枢-灰结节的外侧区
6、视觉语言中枢——角回(39区)又称阅读中枢——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失读症
7、视觉区——枕叶(18、19区)
8、听觉区——颞横回(41、42区)
9、闻觉区——颞叶
10、额叶联合区——智利、性格、精神方面的改变。
附:优势半球的语言和运动中枢如图:
黄:书写中枢
粉:运动语言中枢
绿:听觉语言中枢
蓝:视觉语言中枢
支配——面肌、下颌下腺、舌下腺、泪腺
核上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对侧下部面肌麻痹,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示齿无力,多伴对侧偏瘫、中枢性舌麻痹。(额纹不消失,不影响腺体分泌)
核下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BELL氏征);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嘴角歪向健侧,鼓腮吹口哨漏气,食物易留在患侧齿颊之间。
头面部皮肤,口腔、鼻腔粘膜、牙及牙龈、眼球、硬脑膜等
头面部感觉障碍
特殊内脏运动
三叉神经运动核
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鼓膜和腭帆张肌
咀嚼肌瘫痪
顺序其名称
成分
起核
终核
分布
损伤症状
Ⅵ
展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展神经核
外直肌
眼内斜视
Ⅶ
面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耳部皮肤
特殊内脏运动
面神经核
面部表情肌、颈阔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镫骨肌
•副神经核→脊髓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性——舌肌
核上瘫——中枢性——舌尖歪向健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周围性——舌尖歪向患侧(舌肌萎缩)
面神经总结
顺序其名称
成分
起核
终核
分布
损伤症状
Ⅰ
嗅神经
特殊内脏感觉
嗅球
鼻腔嗅粘膜
嗅觉障碍
Ⅱ
视神经
特殊躯体感觉
下丘脑的生理功能:
1、体温调节:
产热中枢——下丘脑后部:使心率加快、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阻止热量丢失;同时肌肉不自主收缩、颤抖,立毛肌收缩、脂肪和糖代谢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散热中枢——下丘脑内侧区:使皮肤和血管扩张和出汗、呼吸加深、气喘——热量散失而降温。
2、调节摄食
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决定机体的摄食活动或感受饥饿;
1、蚓部损害:——躯干性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幅宽
2、半球损害:——肢体性共济失调------指鼻试验不稳准
跟-膝-胫试验不稳准
轮替差
水平眼震
小脑性语言——爆发性语言
肌张力低
(爆发性语言——表现言语缓慢、发音生硬、音调高低不一,音节停顿不当、如吟诗状语言)
脑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
功能: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中枢
对体温、代谢、内分泌、饮食、体重、
生殖、睡眠、觉醒及内脏活动起重要作用
丘脑痛——对侧身体自发性疼痛,丘脑病变引起的。——丘脑的刺激性症状
丘脑综合征:
1、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1对侧半身感觉缺失
②感觉性共济失调
③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程度不一
2、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
3、对侧半身感觉过敏、过度或倒错
2、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受单侧皮质核束支配
延髓: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 syndrome)——延髓旁正中、下腹侧病变
①病侧舌肌瘫痪及萎缩-舌下神经
②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
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er综合征)——同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脑桥:Millard-Gubler综合征(脑桥外侧部综合征)——交叉性瘫痪——脑桥腹外侧部
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少量出血即引起三偏综合征;
大量出血血肿扩散可入脑室,形成脑疝。
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特殊白质区域,连接丘脑、脑干和脊髓的传入及传出纤维。
2、锥体束——
间脑
丘脑——感觉的中继站:感觉(除嗅觉外)进入大脑前的中继站;
同时对上行网状系统、边缘系统、运动系统及大脑的活动起重要作用。
鉴别点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
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
病灶延髓或Ⅺ、Ⅹ、Ⅻ一侧或双侧两侧皮质脑干束
表现所支配的肌无力,吞咽困难,构吞咽困难、构音困难,病理性
音困难,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脑干反射阳性(吸吮下颌颏掌)
唇及舌肌无力、萎缩,肌束颤动伸舌受限不能,强哭强笑,伴肢体锥体束征
Ⅺ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性
他们的主要鉴别点————额纹是否消失
鉴别点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病变部位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
面瘫与病灶关系同侧对侧
面瘫范围全面肌麻痹眼裂以下面肌麻痹
味觉可有障碍正常
伴发症状不一定常有,如偏瘫
电变性反应有无
Ⅷ前庭蜗神经——位觉、听觉
Ⅸ舌咽神经——混合性
(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详述:
Ⅰ嗅神经——性质:特殊内脏感觉性
Ⅱ视神经——性质:特殊躯体感觉性
Ⅲ动眼神经——运动性
动眼神经核——: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
下支→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和动眼神经副核(E-W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Ⅳ滑车神经——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性
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上斜肌
Ⅴ三叉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性→头面部皮肤及粘膜
1同侧的面神经麻痹(周围性)和展神经麻痹——
表现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同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对侧。
②对侧中枢性偏瘫
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中脑:Weber综合征(中脑腹侧部综合征、大脑脚底综合征)——中脑腹内侧、大脑脚底病变,损害锥体束和动眼神经
①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眼球向上、内收及向下运动麻痹,瞳孔扩大及对光反射消失
海马-记忆精神
钩回-嗅觉中枢
颞叶——损害临床特点
1、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最可靠症状:表现为能听见别人讲的话但不能理解;自己讲的话也常不能理解。即不能正常回答问题和正常说话,所问非所答。
2、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及顶叶下部——表现为叫不出本来认识的东西的名称,如“写字用的”
③撅嘴反射(双侧额叶病变)
④掌颏反射
顶叶:
中央后回感觉中枢
缘上回优势半球运用中枢
角回视觉言语中枢
顶上小叶实体感觉皮质中枢
顶叶——损害临床表现:
1、皮质感觉障碍:顶叶刺激性病变——症状为病灶对侧、限局性、感觉性癫痫发作;
顶叶损害性病变——复合感觉障碍
2、体象障碍:(优势半球病变)
角回——否认对侧肢体存在或认为不是自己的
失写症——额中回后部受损
3、JACKSON癫痫:额叶刺激性病变——皮质运动区4区受损——症状为从局部开始后向整个肢体扩延直至全身,多为一侧性的,不伴有意识丧失。可有TODD麻痹。
4、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共济失调——为额-桥-小脑通路受损
5、额叶损伤引起的原始反射:
①强握及摸索反射:额上回后部及中央前回(在一侧同时见则是额叶病变);②吸吮反射
大脑
大脑白质纤维:
1、投射纤维——大脑皮质与其下部结构连接的纤维。(如与间脑、脑干、脊髓)
2、联络纤维——连接同侧半球各皮质区的纤维。
3、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半球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海马连合。
1、皮质运动区(随意运动区)——中央前回(4区)——功能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
2、运动前区——中央前回(6区)为椎体外系的皮质区,基底神经核和红核——与联合运动和姿势调节有关。
外侧膝状体
眼球视网膜
视觉障碍
Ⅲ
动眼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动眼神经核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眼外斜视、上睑下垂
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
动眼神经副核(E-W核)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
Ⅳ
滑车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滑车神经核
上斜肌
眼Baidu Nhomakorabea能外下斜视
Ⅴ
三叉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3、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和顶上小叶(5、7区)——对侧半身痛、温、触、位、震、压觉。
4、运动语言中枢——(Broca区)——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部(44、45区,即三角部和盖部)——管理语言运动——运动性失语症
5、听觉语言中枢——颞横回与颞上回后方(22区)——理解听到的语言——命名性失语症
②对侧中枢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肌麻痹(伸舌偏向健侧)、上下肢瘫痪
小脑
小脑功能:调节肌肉张力,控制姿势、步态;
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随意运动。
3个小脑脚:小脑下脚(绳状体)、小脑中脚(桥臂)、小脑上脚(结合臂)。
分别与延髓、脑桥、中脑相连。
小脑——损害临床特点:
(共济失调、爆发性语言、轮替障碍、协同障碍、反击征、肌张力减低)
(2)皮质盲:双侧枕叶病变(但光反射存在)
《如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动眼神经受损》
2、视觉失认:视力正常但不认识物体
3、视幻觉:视中枢刺激性病变
4、视觉变形:可能为癫痫先兆——视觉中枢及顶、枕、颞交界处病变
内囊损害临床特点: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是因内囊损害而引起锥体束受损导致的。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血压不稳、多汗、喘息样呼吸、
心率加快、应激性溃疡
(6)生殖及性功能障碍
(7)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Frohlich综合征
病变累及腹内侧核及结节核
下丘脑病变综合征——发作性睡眠综合征——网状结构
脑干(交叉瘫定位于脑干)
自上而下的组成-中脑、脑桥和延髓
1、嗅神经核和视神经核不在脑干上
缘上回——病觉失认:否认偏瘫或幻多肢
3、Gerstmann综合征:
①计算不能
②手指失认
③左右失认
④书写不能
4、失读症:角回病变
5、象限盲:一侧视辐射上部病变-对侧下象限盲——见于顶叶占位病变
(仅4、5为枕叶病变;1、4、5为顶叶病变)
颞叶:听觉、语言及记忆
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感觉性言语中枢-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特殊内脏运动性→咀嚼肌
三大分支:第1支眼神经(红)第2支上颌神经(蓝)第3支下颌神经(绿)
V叉损伤——“剥洋葱”样感觉障碍
Ⅵ展神经——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性——外直肌
Ⅶ面神经——混合性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面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上泌涎核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膝神经节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耳部皮肤感觉和面部本体感觉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④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Ⅹ迷走神经——混合性
(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1、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指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或核双侧性损害导致所支配的肌肉乏力而出现的一种综合征。
2、假性延髓麻痹——两侧皮质脑干束受损,也能引起构音和吞咽障碍。
3、颞叶癫痫:颞叶刺激性病变——多精神运动样发作:幻嗅、幻味(即“沟回发作”-钩回病变)
4、精神及记忆障碍:颞叶广泛受损或双侧病变
5、视野改变:1/4象限盲——视束/视辐射受损
枕叶:部位及组成:位于顶枕裂后方
内侧面楔回舌回
距状裂周围-纹状区(视觉中枢)
枕叶——损害临床特点:
1、视野改变:
(1)偏盲:一侧枕叶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
额叶:
中央前回:运动区
额中回后部:侧视中枢
额下回后部:(Broca区)言语运动中枢
额叶——损害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对侧面、舌和肢体瘫痪——运动区损伤——多单瘫:
如肢瘫--中央前回上部;面、舌、上肢瘫--中央前回下部
2、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症,又称Broca失语——优势半球的Broca区受损——能理解话但不能表达;
共有12对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1、1、2、4、4)
分类:(性质)
Ⅰ嗅、Ⅱ视、Ⅷ前-------——感觉性神经
Ⅲ动眼、Ⅳ滑、Ⅵ展、Ⅺ副、Ⅻ舌下-------——运动性神经
Ⅴ叉、Ⅶ面、Ⅸ舌咽、Ⅹ迷-------——混合性的神经
1、语言功能、逻辑思维——取决于左半球
2、空间结构、形状识别、音乐、美术、综合能力、形象思维——取决于右半球
1、基底核——系大脑半球内部的灰质团块,位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
2、边缘系统——功能与保持个体和种类生存的防御反应、获食行为、进食、生殖等的动机、情绪、记忆、内脏、及运动功能有关。
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口角歪向健侧、鼻唇沟变浅
一般内脏运动
上泌涎核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腔和腭的腺体
分泌障碍
特殊内脏感觉
孤束核上部
舌前2/3味蕾
舌前2/3味觉障碍
Ⅷ
前庭蜗神经
特殊躯体感觉
前庭神经核群
平衡器的半规管壶腹脊、球囊斑和椭圆囊斑
饱食中枢——下丘脑内侧区:决定机体的停止摄食活动或饱胀。
3、尿崩症
下丘脑对水液代谢失常导致。
下丘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1)体温调节障碍:
视前区病变-中枢性高热/体温过低
(2)尿崩症:视上核、室旁核及下丘脑垂体受损
(3)睡眠觉醒障碍:
视前区-觉醒下丘脑后部-觉醒
(4)摄食异常:贪食、拒食、厌食
饮食中枢-灰结节的外侧区
6、视觉语言中枢——角回(39区)又称阅读中枢——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失读症
7、视觉区——枕叶(18、19区)
8、听觉区——颞横回(41、42区)
9、闻觉区——颞叶
10、额叶联合区——智利、性格、精神方面的改变。
附:优势半球的语言和运动中枢如图:
黄:书写中枢
粉:运动语言中枢
绿:听觉语言中枢
蓝:视觉语言中枢
支配——面肌、下颌下腺、舌下腺、泪腺
核上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对侧下部面肌麻痹,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示齿无力,多伴对侧偏瘫、中枢性舌麻痹。(额纹不消失,不影响腺体分泌)
核下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BELL氏征);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嘴角歪向健侧,鼓腮吹口哨漏气,食物易留在患侧齿颊之间。
头面部皮肤,口腔、鼻腔粘膜、牙及牙龈、眼球、硬脑膜等
头面部感觉障碍
特殊内脏运动
三叉神经运动核
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鼓膜和腭帆张肌
咀嚼肌瘫痪
顺序其名称
成分
起核
终核
分布
损伤症状
Ⅵ
展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展神经核
外直肌
眼内斜视
Ⅶ
面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耳部皮肤
特殊内脏运动
面神经核
面部表情肌、颈阔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镫骨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