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论文——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

合集下载

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分析中国外交政策演进

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分析中国外交政策演进

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分析中国外交政策演进
郑竞魁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整体外交战略中,周边外交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国际地位的改善以及国家安全的保障,都需要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始终将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作为基本出发点。

本文将对中国-东南亚关系进行探究,从而分析中国外交政策的演进。

【总页数】1页(P97-97)
【作者】郑竞魁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威慑策略研究——以中美关系中的朝鲜战争及两次台海危机为例 [J], 刘晓秋
2.从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发展看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演进 [J], 马櫻
3.目的论视域下的外交话语翻译——以《2020年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例 [J], 张林;葛亚军
4.中国与阿连德时代智利的关系:研究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一个实例 [J], 威谦·约瑟夫;王翔
5.从大国关系视野分析中国外交政策演变——以《概论》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例 [J], 房尚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外交

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外交

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外交作者:赵周欢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6期赵周欢【摘要】东南亚国家人口众多、有较为丰富的能源与资源。

和中国有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往来。

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中国不断帮助东南亚国家取得了民族解放与独立独立,中国在不断崛起的同时,也积极帮助东南亚国家发展。

东南亚地区毗邻我国, 我国也积极同东南亚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如今我们正在建设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问题也被迫切提上日程。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外交现状及对策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重要的周边国家,其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与此同时,其对中国的重要性也不可替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的不断发展,这些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工作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不计其数,但与此同时双方的交往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双方必须分析问题出现原因,找出问题并逐步解决,不断推进双方关系的改善。

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外交现状(一)政治方面“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政策是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正式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1]的合作倡议。

为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需要从心开始,可以通过经济、政治、文化、贸易、制度等政策,运用交心、凝心、合心等实践方略,取得良好的民心相通效果。

民心相通政策具有明显的互通性,包括相互理解、相互认识、相互扶持等。

其中,相同的心理因素是民心相通的加速器,特别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下,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像清末的中国一样再闭关锁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2]这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除此以外,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衡量要素。

针对一带一路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上与中国和东南亚经济体之间密切相关,中国企业(国企、私企)大量进入到境外市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中国企业对境外投资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分析作为中国周边重要地区,东南亚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地区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双方的联系与合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实状况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历史背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从云南出发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在唐宋时期贯穿了东南亚,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传播功不可没。

此外,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者眼中称为天竺,“天竺”在梵语中指印度,但它亦代表印度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

在中国南海周边,泉州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在唐、宋时期与东南亚文明交往频繁,使得南海周边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而中国也因此吸收了不同文化和技术成果。

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属于欧美列强殖民地范畴,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东南亚地区具有战略重要性。

为了解放台湾,中国曾一度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故不乏亲中的土著领袖。

但是,最终新政府受制于美国于是逐渐放弃了东南亚,转而向苏联寻求支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能持续发展至今,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现实状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04年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建立了全面的经贸合作关系。

此外,中国还与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一些经济合作区,如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昆明-新加坡通道等等。

在贸易方面,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更加紧密,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到201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6300亿美元,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旅游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热门旅游景点。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通过陆路、航空、游轮等多个渠道出境的游客数量达到1.4亿人次,其中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中国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这些游客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

他们的到来为东南亚国家带来了消费需求和就业机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东南亚外交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东南亚外交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东南亚外交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出,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

但周边国家众多,就东南亚这个次区域而言,中国应推行什么样的外交方略?这取决于相关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一带一路”角度看,东南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建设的首选区域,“海丝”拟建设的两条线路都要穿过这一地区,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陆丝”)拟建设的的六大走廊中,就包括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从经济合作角度看,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实施,未来东盟有可能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从人文交流角度看,2016年双边人员往来已经超过3000万,且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政府提供的政府奖学金名额中,东盟所占份额最大。

这些都是周边其他次区域不能比拟的。

从政治角度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整体上稳定友好,不存在战略性的矛盾;东盟是中国参加多边外交的首要舞台,从参与柬埔寨战后重建,到参加东盟地区论坛;东盟是中国实践新安全观的重要平台,中国许多新的安全政策通过东盟及其所搭建的平台宣布;南海争端存在于中国与东盟部分成员国之间,但总体可控。

总之,就整体而言,东盟依然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某些方面(如“海丝”建设)还是首要地区。

考虑到东南亚国家数量较多、大小不一、发展程度差异甚大、在东盟内所处的地位不同,有必要把东南亚划分为“海岛国家”(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与新加坡)与“半岛国家”(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与越南)两部分。

海岛国家中,马来西亚应是中国的头号合作对象,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为重要合作对象,东帝汶与文莱为一般合作对象;半岛国家中,泰国应为中国的头号合作对象,老挝、柬埔寨为重点合作对象,缅甸与越南为一般合作对象。

原因如下:海岛国家方面,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盟中仅次于新加坡,为了与印尼竞争在东盟内的影响力,希望获得某种区域外的战略支持;属于温和的伊斯兰国家,相对世俗化;人口达3100万,21%的人口为华人,且大马华人的政治地位相对高于印尼华人;1975年建交以来马来西亚政府整体上对华比较友好;在南海争端中长期倾向于采取低调、务实、双边途径进行应对。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流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流关系,这种友好交流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更体现在人文交流、教育交流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政治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自建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繁,政府间的合作也日益深入。

双方在地区安全、海上合作、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上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中国是东南亚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双方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投资协定等合作机制,加强了经贸往来。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加,投资合作也日益深化,共同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教育交流、旅游交流等日益活跃。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双方的文化内涵,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教育交流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学校之间开展了师生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双方的教育事业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流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还体现在地区合作和国际事务中。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加三、东亚合作等地区合作机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流不仅有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助于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双方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在谈论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之前,我想应从一个更大一点的视野,即从目前我国的周边关系谈起。

前不久我作为一位高访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呆了一段时间。

访问期间,曾见过不少美国的专家与学者。

他们几乎都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对外政策有了巨大变化,使得你们中国的周边关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而我们国内的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政策没有变,国外对我国的看法,对我国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论发生点什么事,都会来责怪我们,真是不公平。

”这两种看法如此不一样,如此对立,反差之大令我非常震惊。

这也促使我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应该做进一步深刻的分析。

实际上,国内对上述问题,分歧还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对我们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的看法很不一致。

且先后出了很多影响较大,足以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书。

大家都说中国崛起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顾历史,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但翅膀又不是特别硬朗的时期,有两个非常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第一、高估自己力量;第二、错估外部形势。

面对这种形势,作为学者,特别是我们东南亚研究学者,确实值得深层次地从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研究和分析这个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我们对我国的周边关系做一个回顾:从历史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面镜子。

一般的规律是,中国强大的时候,与周边国家关系是好的。

中国衰弱的时候,和周边国家关系是不好的。

现在,应该说中国比较强大。

是不是与周边的关系已经出现一种逆转了呢?我们说,现在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最好的时期,当然也不一定就用最好这个词,但肯定是个较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周边关系问题上做出了三个方面的努力:当然,东盟的十个国家差别很大,与中国的关系也很不一样。

比如说越南,就抓住南中国海问题。

印尼,要重新做东盟的主导,担心中国在东盟有更大的发言权。

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浅析

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浅析

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浅析作者:聂汝玉章璐瑶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摘要: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经济不落下风的发展状态下,在传统外交的基础上,公共外交作为补充形式,在包括国家形象的维护与塑造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公共外交进行一定的探讨并浅析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上,公共外交应如何发挥其自身影响力,维护国家形象。

关键词:公共外交东南亚外交政策现代意义上来讲的公共外交最初发源地是美国,学者认为,公共外交是赢得用户并得到其他国家政府支持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来讲,公共外交能够影响到本国以及对象国的民众,从而制造出舆论压力,达到外交目的。

公共外交作为“背后的说服者”,其主要对象不是所谓的政客,更多的是国家民众,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沟通以及互动,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塑造,在现代外交上,越来越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

一、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变化中国对东南亚国家,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外交演变过程,其经历了从单一的宣传到多维的,立体化的外交体系构筑的过程,在这一发展中,主要概括为三个过程1.1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在这一时期,我们国家的公共外交,只是处于一个尝试的阶段,更多的还是依靠着政府为中坚力量的对外宣传。

当时的中国,一方面要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对美国霸权主义做出反对态度。

在东南亚各国,中国当时面对的外交对象主要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比如越南、老挝等,所以公共外交以官方为主,主要是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以新华社为主的各大媒体,出版各类宣传刊物来宣传国家政策,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1.2 1978年至1991年美苏冷战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使得中国开始注重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在这一时期,我国与众多东南亚国家建交,这也是为了经济发展吸引外资以及跟东南亚的华侨同胞们处理好合作关系而服务。

此时,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都作为双方交流的辅助平台。

二战以后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探讨

二战以后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探讨

二战以后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探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经济外交政策的和行为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拓展。

加强和巩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战略之一。

因此,东南亚作为中国的周边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标签:中国;东南亚;经济外交1 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外交的整体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已由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走向产业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与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共同发展的。

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不断得到纵向与横向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同东南亚的经济交往经历了从曲折、反复的非正常发展,到正常健康发展以致快速、全方位发展的过程。

中国与东南亚间的经济外交也在经济区域化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

经济外交作为一种新型外交模式,其可以概括为:由主权国家或者国家间的经济组织或代表其政府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及专门的外交机构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为本国经济利益服务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或者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或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的访问、谈判、签订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双边和多边的活动。

中国同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基本上也是围绕着国际经济合作外交、经济援助、能源外交、金融外交和经济制裁等方面展开。

双方对经济外交的理解和运用的意识不断增强。

2 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外交的现状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过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1967年东盟成立时,受冷战影响,东盟各国纷纷视中国为共产主义威胁,而当时唯一与中国建交的印度尼西亚也在加入东盟后宣布与中国断交。

东盟各国之后对中国纷纷实行贸易禁令。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冷战结束,中国与东盟国家逐渐得到改善,到1991年,东盟十国全部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思政内容

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思政内容

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思政内容
抗疫合作是加深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大机遇。

应该说中国抗疫的能力让东南亚国家非常惊讶,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让它们看在眼里,中国提出的抗疫合作模式也是它们认可的,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和形象上升了。

但是,中国自身的抗疫模式是它们无法复制的,因此,这也让它们比较警觉和担忧。

总体上讲,在疫情期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稳定,未来彼此在公共卫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应该会大大加强。

大国平衡是东盟国家与大国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集体认知和共同认可的战略。

虽然由于国际、地区环境和国内政治的改变,部分东盟国家出现了阶段性的“亲美”或者“亲华”政策,但是,东盟国家总体不太可能偏离大国平衡战略。

东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偏向也应该不会是常态化的,偏向性属于少数国家的阶段性选择。

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分析

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分析

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分析2019-06-27摘要:经济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种,对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起到⼗分重要的作⽤。

⼗⼋⼤后,中国的经济外交摆在了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位置并有了新的内涵,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为我国开展经济外交提供了重要平台,但我国的经济外交也充满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为此,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对策,处理好和域外国家的关系等来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词:经济外交;“⼀带⼀路”;经贸合作⼀、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概况中国与东南亚地理位置接近,双⽅经贸合作关系⽐较密切。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我国外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东南亚地区⾃1967年成⽴“东盟”后,积极发展对华关系。

2010年1⽉1⽇中国――东盟⾃贸区正式建⽴,这是中国与国外建⽴的第⼀个⾃由贸易区,也是迄今为⽌由发展中国家建⽴的最⼤⾃贸区。

2014年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欣欣向荣,双边贸易总量持续增长,达4804亿美元。

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的第三⼤贸易伙伴国,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重要投资市场;中国连续6年成为东盟第⼀⼤贸易伙伴国,⽽且中国也是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第⼀⼤贸易伙伴国。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不仅仅只是初级产品,更有集成电路、计算机等⾼新技术产品。

双⽅的合作不仅仅是投资和货物贸易,对外⼯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业务也发展得⽐较顺利。

近年来,中国⾼铁加快了⾛向东南亚地区的步伐,如马来西亚―新加坡⾼铁的中标、2016年1⽉“雅万⾼铁”的开始设计与修建等。

另外,中国与东南亚在科技、⽂化、旅游、农业、资源等的合作与交流也⽇益频繁起来。

⼆、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外交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外交的机遇1.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

东南亚位于中国南部,和中国距离较近。

中国和东南亚可以通过陆路、铁路、海运、管道和航空等交通运输⽅式进⾏经贸合作和⼈⽂交流。

这些都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便双⽅交流。

2.⽂化相近,华侨、华⼈较多。

中国和东南亚同属东⽅⽂化,且风俗习惯和中国相近或相似,再加之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众多,有利于双⽅的积极沟通。

中国东南亚战略

中国东南亚战略

中国东南亚战略
中国东南亚战略是中国对沿海国家的一种战略性开放性政策,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
入进行推进,主要用于促进和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以及邻近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政府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和邻近国家之间的发展才能实现中国理想“新长城”概念,在实现外交主张“和平共处、互利合作、相互尊重和共谋发展”的同时,不仅有利于彼
此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还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的稳定和地位的提升。

中国东南亚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一种新的政治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新的外交理念。

这种理
念的实际内涵有六个方面,即:在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和邻国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加强中国海外资源、人力资源、军事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安全、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促进和发展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及邻国之间的关系;积极支持中国与附近
国家参与安全合作机制,扩大包括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在内的国际合作框架;以和平发展为
宗旨,倡导各参事继续遵守国际公约,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友谊和互谅;积极推动花拳绣腿式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探讨统一化进程,探讨新的政治制度和实体构架。

中国政府认为,遵循中国东南亚战略,可以联合努力,建立泛亚洲合作架构,这样就可以
在世界多极化时代更好的发挥双方的作用,促进区域的安全和繁荣,为东南亚国家及其次
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增进国际合作氛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通过该战
略的落实,中国增进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且在各国发展重大项目时获得更
多合作机会,因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都有着和谐安定的关系,而这也是确保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中国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

论中国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
受其支持与鼓励 ; 、 三 是否在特殊 的时间针对特 殊 的对象 ; 是否通过文化表现形式开展 的公 四、 关 活 动 。 ] ”
随着国家之 间交往 的 日益频繁 , 外交领 域
的不断拓展 , 文化 外交 已成为主权 国家外交 的

个极为重要 的组成部分。中外学者以及政府
对文 化外交 的定 义大致分 为两类 : 一类 定义认
为, 文化 外交 就是 主权 国家 之间 的文化 交 往。
如英 国学 者 米 尔 顿 ・卡 明 ( io .C m M hn C u — m ns认为 , 化外交是 指 国家 之间或公众 之 i ) g 文
间, 通过观念、 讯息 、 艺术和其他文化层 面的交 流 , 推 动 彼 此 的 了 解 。 米 切 尔 ( . M 来 【1 1 3 J .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对外交往摆脱了死板的意识形态约束坚持采取灵活自主的原则这一时期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联系不断拓展有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从1979年的194起3035人次迅速发展到1986年的1075起9499人次分别是文革前年平均数的16倍和40多倍与外国签订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数量约是文革前的两倍
都将文化外 交等 同于公共 外交 , 而公 共外交 的
关键 目的就在 于塑 造或者 改变 一个 国家 的形
[ 收稿 日期】 201 一o3一l1 0
挥越 来 越 大 的 作 用 。 马 克 ・雷 纳 德 ( a Mr k Loa ) 出, 2 世纪 中一个主权 国家 推行 enr 指 d 在 1
抵 消误 解, 仇恨 和恐怖主义 ; 对外 国内部关 于文化的开放 与宽容 的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o 【
认知 , 并让其民众从该 国的角度去看 问题 ; 三 第

试论述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述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述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担当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中国的近邻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力。

首先,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双方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不仅对双方经济有利,也有助于实现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

其次,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而东南亚国家作为该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合作机遇。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能源合作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了地区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在东南亚地区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如东盟+中国、东盟地区论坛等,促进了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再次,东南亚地区对中国的周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保持着良好的邻里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安全对话与合作,并共同应对地区的安全挑战。

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安
全对于中国的周边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中国高度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总之,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战略合作和安全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推动了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与东南亚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周边外交格局。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包含了中国近期以及远期的战略谋划。

近但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差异巨大,国内风险、跨境威胁和大国博弈等问题,尽管“一带一路”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潜力,但仍有可能受到严重干扰。

中国应正确看待“一带一路”,不要过于乐观期待,而应充分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国力的限度与边界,注意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加强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海外利益保护网络,并借助各种双多边机制为沿线节点国家政治危机和重大地区问题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

期末论文——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

期末论文——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

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西南交通大学电讯刘祺【关键词】东南亚外交南海问题新安全观【摘要】在南海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愈加凸显,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中国提出了新安全观,并在其指导下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平等对话,加强区域合作与互利互惠。

当我们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对外战略全局来认真审视,可以发现,在中国的外交棋局中,东南亚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子,因为它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地缘政治区域。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接壤,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的关联最为紧密,随着新世纪国际形势的深入发展,东南亚地区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战略意义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近年来,中国一力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致力于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采取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

本文将尝试从“新安全观”和南海问题的大背景下简要分析中国在新形势下对东南亚的外交策略。

一、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东南亚是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缘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南部沿海相接,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否对中国有重要影响。

从地缘环境上看,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屏障和能源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维护该地区的和平、安全,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新世纪打破美国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高。

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惕,使它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对手,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便开始的战略东移可以看出这一点。

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并牵制中国发展,在中国周边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圈,借以控制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并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

试论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

试论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
关键 词 :中 国 公 共 外 交 东南 亚
[ 中图分类号] 82 D 2.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0 32 7 (0 ) 一 o 0o 10 —4 9 2 1 0 O 4一 4 1 4
On Ch n SPu l p o a yt wa d S u h a t i i a’ b i Di lm c o r o t e s a c As
公众 , 从而达到制造舆论 , 向对手施压 的 目的① 。 就公 共外交 的路径 而言 , 出于改变对 象 国的政治 生 态进 而实现 本 国利 益 的 目的 , 公共 外交 是 一个 “ 背
dpo c n i u sdfa iit n e e st f hn ’ u l ilma yt o te s i ,a d po ies ne ilma ya dd s se s l ya dn c si o ia S bi dpo c S uh at c e bi y C p c o Asa n rvd o l
l t n e ms 1 8 P . 5 ai sT r , 9 7, P 8 . o

② Jsp .y , . P w rF ri oc ,w ni h oe h sN eJ s r o e ,oe n P l yT e tt g i e
A nvr r( uu n 19 )P .5 . n ies yA tm ,9 0 ,P13 a
东 南亚 纵横 A OU D S U HE S sA R N O T A TA I
2 1, 01 - 4
试论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
夏 玉清 罗致 含 ※
摘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 作为传统外交的补充形式, 公共外交在 塑造 国家形象、 建立国 家 问互信 方面扮 演 了重要 角 色。本 文从 介绍 公共 外 交理论 开始 , 讨 中国对 东南 亚 国家公 共 外 交的 实践 , 探 并 就 中国对 东 南亚 的公 共外 交提 出建议 。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世界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之一,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起伏,但总的来说,这个地区的经济正快速增长。

这其中,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之间的关系。

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现状东南亚地区由10个国家组成,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

这些国家面积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在冷战结束之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危机,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虽然这些危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东南亚国家接下来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它们逐渐走出困境,恢复经济增长。

目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联合国会议贸易和发展组织的数据,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10年间持续保持在5%以上。

新的市场机遇、强大的消费需求和政府政策的改革都是这一成功的原因。

此外,东南亚国家也在推动区域性经济合作,例如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

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战略中国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已经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以下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战略:1.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例如,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推动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高铁项目,这是两国之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之一。

此外,中国还与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开发协议。

2. 互利共赢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东南亚国家目前推进的重要项目之一。

简析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

简析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

简析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但为什么南海争端却持续不断呢,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总的看来是以下两点原因:一,觊觎南海航运的控制权;二,对南海资源的垂涎。

要解决南海争端,对不同国家要有不同的政策。

对于美国,首先是中国惯用手段,外交官表达不满,一一反驳美国所谓的航海不自由及采用多边机制解决南海问题的言论。

其次,应由军方表达对美国在南海任何的军事行动的不满,并实施相应的小报复措施。

最后是政府在朝鲜问题与伊朗问题上用于美国合作的方式,要求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更多的与我国合作。

在应对日本和印度,不仅要警惕他们对南海相关各国在军事上的合作,而且要在东海及藏南地区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使他们有心无力在南海搅混水。

最重要的是对东南亚各国的策略。

与我国在南海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有:越南、菲律宾另外,要对他们的这种嚣张气焰适当打压,军方要适时告诫他们,有美国背后并不可靠。

、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五国。

2002年,我国与东盟十国在柬埔寨共签《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中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互信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这份宣言的要点包括“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以及“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

此后南海问题确实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最近由于美国、日本等国不断的参与,南海问题的解决又出现的不少麻烦。

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两国,仗着有美国的口头承诺,态度愈加蛮横。

对此我国要同他们继续进行一对一的谈判,防止他们在东盟内部达成一致或把美国拉进谈判,这样对以后得谈判更加不利。

同时在经济上采取一定措施,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发展离不开我们。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 当前,中国在外交策在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中国外交政策论⽂,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中国外交政策论⽂篇⼀:《中国“和”外交政策浅析》 摘要:纵观美国等西⽅强权国家的外交策略,他们往往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和先进的军事⼒量,特别是⽤核武器来威胁他国,导致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发展严重受挫。

⽽⽇益强⼤的中国则秉持和平的发展理念,始终践⾏⾃⼰的“和”外交政策,与西⽅的“核”外交形成鲜明对⽐,得到了绝⼤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欢迎,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显⽰出蓬勃⽣机。

关键词:和平;和谐;合作 ⼀、中国“和”外交政策的提出与历史发展 中国是⼀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直是贯穿中国传统历史⽂化的主流思想。

2005年12⽉,温家宝在出访法国时发表《尊重不同⽂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古就有以和为贵、和⽽不同、和实⽣物的思想。

‘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与⼈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境界;‘和⽽不同’就是说⼀个国家、⼀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明存在,⼜能保留⾃⼰的优秀⽂明传统;‘和实⽣物’就是说只有不同⽂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物化新,推进⽂明的进步。

”[1]2006年4⽉,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学发表的演讲中,突出强调了中国传统⽂化中的和谐思想,他说:“中华⽂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中国⼈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和谐、⼈际和谐、⾝⼼和谐,向往⼈⼈相亲、⼈⼈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2]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的讲话从⽂化和传统的⾓度,道出了中国实⾏“和”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继承性。

新中国“和”外交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我国在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外交策略中,倡导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发挥了积极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西南交通大学电讯刘祺【关键词】东南亚外交南海问题新安全观【摘要】在南海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愈加凸显,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中国提出了新安全观,并在其指导下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平等对话,加强区域合作与互利互惠。

当我们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对外战略全局来认真审视,可以发现,在中国的外交棋局中,东南亚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子,因为它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地缘政治区域。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接壤,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的关联最为紧密,随着新世纪国际形势的深入发展,东南亚地区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战略意义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近年来,中国一力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致力于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采取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

本文将尝试从“新安全观”和南海问题的大背景下简要分析中国在新形势下对东南亚的外交策略。

一、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东南亚是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缘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南部沿海相接,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否对中国有重要影响。

从地缘环境上看,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屏障和能源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维护该地区的和平、安全,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新世纪打破美国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高。

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惕,使它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对手,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便开始的战略东移可以看出这一点。

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并牵制中国发展,在中国周边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圈,借以控制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并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

中国要在新世纪取得进一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打破美国的战略围堵。

而东南亚正是中国打破围堵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美国在该地区的部署尚未未完成,立足未稳。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今年来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稳中有进,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加深,这就为中国打破美国的围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再次,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东南亚地区既与中国相邻,又有丰富的能源储藏,成为中国十分看好的能源供应基地。

该地区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也大力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这种相互需求,无疑有助于推动双方在能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合作,这对于提高中国的经济安全系数、确保稳定高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区域内的规模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想要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活力,就必须加大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南亚多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举世瞩目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建立。

自贸区的建立必将加快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增强双方的经济实力、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经发挥重要作用。

二、南海问题与东南亚外交说到外交,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一道避不开的障碍。

2012年初,中菲两国的黄岩岛之争再次将南海问题推向了国际社会的风口浪尖,其实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南海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断侵占中国的南海诸岛,挑战我南海主权,再加上美国,日本等国在背后推波助澜,使得南海局势异常复杂。

(一)南海问题由来所谓南海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南海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三方面的争议,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六国七方”,其实质就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地区主权归属上的争端,焦点是南海群岛的主权归属。

有关南海问题的争端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南海争端问题。

南中国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等资源,被称之为第二个“波斯湾”,再加上南海是世界上一条重要的海上国际运输航线,使南海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和资源价值。

一时间,南海的战略价值凸显。

南海地区所蕴藏的战略价值使南海地区的周边国家对南沙诸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也纷纷以种种借口抢占和争夺我南沙诸岛。

20世纪80年代,为了和平解决本不存在任何主权归属问题的南海问题争端,中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但时至今日,南海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变得异常复杂,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也变得被动。

一些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漏洞,在抢占中国南海诸岛的同时,还谋求使他们的抢占行为合法化,扩大和保护其既得利益。

同时,中日的钓鱼岛争端,美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使得南海问题愈加复杂化。

(二)南海问题现状自南海诸岛争端产生以来,南海周边的部分东南亚国家也逐步加快了其抢占中国南海诸岛的步伐,,南海问题也变得异常复杂。

形成了当前“六国七方”对峙和角逐的局面,“四国五方”的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局面。

目前南海问题争议方多达七个,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上述七方所占岛屿所形成的犬牙交错局面,使得彼此间的利益难以协调。

此外,随着美日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倾向也日益显现。

2007年初,越共中央十届四中全会通过《至2020年海洋战略》,将过去其一直强调的海洋经济战略,上升为一种以“海洋强国”为目标、“靠海洋经济致富”为途径。

将发展海洋经济与保卫海洋“主权和权益”密切结合的长远、全面的海洋战略,加大了侵占我领土,攫取我海洋资源的力度,到目前为止,越南已占据我南海岛礁达29个。

1971年南海地区被报道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后,菲律宾正式对太平岛提出声称,并要求中国台湾撤走在诸岛上的驻军。

在此之后,菲律宾加快了侵占我南沙群岛的步伐。

2009年,菲律宾出台2699号法案,首次把“卡拉延群岛”与黄岩岛列为其国土。

2011年,五名菲律宾议员登上我南沙群岛的中业岛,并插上菲律宾国旗进行主权宣示,严重侵犯我领土主权。

此外,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均在岛屿归属、领海主权、专属经济区等问题与我国纠纷不断。

及当前影响南海局势走向的境外因素,美国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说的话题。

近年来,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屡屡敢于与中国叫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在背后为其撑腰,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摄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美国庞大的军事实力,中国不敢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使用武力等过激行为,基于此,他们试图将南海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国际化,利用国际舆论向中国施压,以谋取私利。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重新划分,美国的战略东移倾向早已显现,想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存在,以制衡中国,中国决不能对美国掉以轻心。

从80年代开始,日本能源匮乏问题显现,其主要能源石油的进口主要经南中国海运抵日本,南中国海航线一度被日本视作“生命线”。

基于此,日本开始加大对南中国海的关注度。

近年来,日本更是在各种场合,表达其对南沙群岛的关切之意。

日本此举的目的无非就是从南海问题上积累对付中国这一长期战略竞争对手的经验,并实现借助南海争端牵制中国的目的。

因此,现在看来,日本会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中去,从中获益。

(三)南海形势下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策略过去的三十余年间里,为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但此举却给中国的主权带来了严重损害,南海周边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利用一些国际规约的漏洞侵占中国领土,曾经共同达成的南海政策如今只有中国在单方面的执行,过去的那种寄希望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来解决边界分歧的途径成为空谈,一切为经济发展服务也成为南海主权争端长期不能得到解决的思想障碍。

“搁置主权可以成为共同开发的基础,但共同开发却不可能成为解决主权争端的基础。

”未来,在解决南海争端上,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着手解决南海主权争端谈判,而不要无限期拖延,这对中国弊大于利。

另外“中国应该对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南海政策动向保持高度关注,尤其要注意其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诉求,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双边沟通,以避免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南海的能源潜力是共同开发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与南海诸岛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能源的焦虑持续上升,这就使有关各方对共同开发能源带来的相对收益极为关注。

特别是随着越南等国在南海所获取的能源资源在其整个国家能源供给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使得相关国家在利益面前不愿放手。

因此,中国必须与东南亚有关各国加强沟通与协作,切实推进共同开发,努力通过共同合作,沟通相关国家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探讨共同的解决之道,使各方都能在能源问题上有较充分的安全感。

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中,可以看到越南、菲律宾等国的表现愈加强硬,我们不难看出在它们身后的美国与日本的影子。

美日一方面在表面上宣称承认在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另一方面对与中国有争端的东南亚国家暗施援手,在背后为他们撑腰,菲律宾更是公然将岛礁之争推向国际法庭。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致力于实现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和谐的周边合作和友好平等的关系,减小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发展壮大的恐惧;加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以国家间的平等对话解决矛盾冲突。

目前我国的主要相关政策有以下几点:(1)和平谈判解决边境争端,改善与邻国的关系;(2)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双边对话中促进合作:对于中国来说,建立各种伙伴关系的目的是提升双边关系。

与周边国家伙伴关系的创立帮助解决潜在的冲突。

与有领土争端的邻国建立伙伴关系有助于通过多边对话机制解决冲突。

(3)参与多边外交机制,促进冲突的共同解决:冷战结束后,中国改变了对多边外交的猜疑和看法,开始参与相关的机制。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从过去的孤立政策中转变出来,转向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对话。

正如江泽民在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中国不仅在周边地区多边组织中表现活跃,还创建了上合组织、亚洲博鳌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4)加强经济贸易合作。

一方面,中国通过双边合作强化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发掘既存的国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