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宁波培训班课件
合集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课件(PPT 110页)_8810

2021/2/28
李斯特菌
• 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主 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 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在美国每年约 引起2500份病例、500人死亡,其 致死率甚至高过沙门氏菌及肉毒杆 菌。1999年美国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14人死亡,97人患病,6人流产 。2000年底法国也发生此类中毒, 6人死亡 。2000年6月,日本雪印 牌牛奶致使14500人中毒,使占全 国市场总份额14%的雪印牛奶全部 回收,厂家全部停产整顿。
2021/2/28
2021/2/28
2021/2/28
上海甲肝大爆发
• 1987年上海甲肝大爆 发。由于贝类被随意 倾倒的人粪尿污染, 1987 年在喜食蚶子的 上海居民中引发了甲 型肝炎流行(仅用开 水烫一下就食用)。 在持续了半年多的甲 肝风波中,全城直接 查出31万人感染。
2021/2/28
瘦肉精事件
2006年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 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 精食物中毒事故,300多人次 到医院就诊。2011年央视 3·15曝光了河南双汇用瘦肉 精喂养的“健美猪”,消息 爆出后,双汇上演“滑特卢 ”市值5天蒸发170亿。瘦肉 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添 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 肉率,现已禁用。瘦肉精含 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 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 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高 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 性极大。 2021/2/28
2021/2/28
孔雀绿事件
1933年起其作为杀虫剂、防腐剂 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 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 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从上世 纪90年代开始发现,孔雀石绿及 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 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 、致突变等副作用。2005年6月5 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某知名超 市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一种名为 孔雀绿的色素成分,这种物质对 人体有害,是继苏丹红后发出的 又一个食品安全警报。在台湾、 河南湖北等地水产业中,也发现
李斯特菌
• 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主 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 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在美国每年约 引起2500份病例、500人死亡,其 致死率甚至高过沙门氏菌及肉毒杆 菌。1999年美国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14人死亡,97人患病,6人流产 。2000年底法国也发生此类中毒, 6人死亡 。2000年6月,日本雪印 牌牛奶致使14500人中毒,使占全 国市场总份额14%的雪印牛奶全部 回收,厂家全部停产整顿。
2021/2/28
2021/2/28
2021/2/28
上海甲肝大爆发
• 1987年上海甲肝大爆 发。由于贝类被随意 倾倒的人粪尿污染, 1987 年在喜食蚶子的 上海居民中引发了甲 型肝炎流行(仅用开 水烫一下就食用)。 在持续了半年多的甲 肝风波中,全城直接 查出31万人感染。
2021/2/28
瘦肉精事件
2006年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 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 精食物中毒事故,300多人次 到医院就诊。2011年央视 3·15曝光了河南双汇用瘦肉 精喂养的“健美猪”,消息 爆出后,双汇上演“滑特卢 ”市值5天蒸发170亿。瘦肉 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添 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 肉率,现已禁用。瘦肉精含 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 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 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高 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 性极大。 2021/2/28
2021/2/28
孔雀绿事件
1933年起其作为杀虫剂、防腐剂 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 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 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从上世 纪90年代开始发现,孔雀石绿及 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 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 、致突变等副作用。2005年6月5 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某知名超 市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一种名为 孔雀绿的色素成分,这种物质对 人体有害,是继苏丹红后发出的 又一个食品安全警报。在台湾、 河南湖北等地水产业中,也发现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课件0)ppt

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指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推广科学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0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
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手段,对农产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进行初步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感官检测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确保其符合相关限量标准。
化学检测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检测农产品中的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以评估其卫生安全状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指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和追踪的一种制度。通过追溯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03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是指对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生物检测
不定期抽查
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特定农产品进行随机抽查,以保障市场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定期检查
各级监管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追溯管理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确保问题产品能够及时召回和处理。
风险识别
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 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消费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挑战与对策
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批发市场应设立质量检测机构,对入场农产品进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 全。
农产品零售市场质量安全监管
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零售市场应要求经营者提供农产品的进货凭证和质量合格证明,确 保农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
零售市场应加强对经营者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 农产品及时下架处理,并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加工成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估
建立成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
对加工完成的成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 企业要求。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
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置,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 场。
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定期对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消除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01
02
03
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建立原料采购验收制度, 对采购的原料进行质量安 全检测,确保原料符合相 关标准和企业要求。
加强加工过程监控
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 点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确保加工过程符合质量安 全要求。
建立产品追溯体系
对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半 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和记 录,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
04
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管 理
$number {01}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 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消费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挑战与对策
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批发市场应设立质量检测机构,对入场农产品进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 全。
农产品零售市场质量安全监管
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零售市场应要求经营者提供农产品的进货凭证和质量合格证明,确 保农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
零售市场应加强对经营者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 农产品及时下架处理,并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加工成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估
建立成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
对加工完成的成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 企业要求。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
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置,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 场。
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定期对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消除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01
02
03
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建立原料采购验收制度, 对采购的原料进行质量安 全检测,确保原料符合相 关标准和企业要求。
加强加工过程监控
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 点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确保加工过程符合质量安 全要求。
建立产品追溯体系
对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半 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和记 录,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
04
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管 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课件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标准实施监督
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 售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 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建立认证制度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
并颁发证书。
加强认证管理
规范认证程序,加强认证机构的管 理和监督,确保认证的公正性和权 威性。
推广认证标识
在农产品包装上加贴认证标识,方 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优质农产品。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制度、操作规范和应急预 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 作流程。
加强队伍建设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的素质和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建立标准体系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 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推广标准化生产
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 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 。
设备更新
及时更新老旧设备,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损耗。
06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与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通过收集和分析农产品 生产、加工、流通等环 节的相关信息,识别可 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 。
风险评估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 评估,包括风险发生的 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 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
指农产品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内在价值,包括在生产、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形成、残存的营养、危害物质或 因素,经科学鉴定对最终产品有害,不符合应当有的标准要求,危害到消费者健康,或经评估认为是不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或要求的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相关标准的重要依据。
加强标准实施监督
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 售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 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建立认证制度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
并颁发证书。
加强认证管理
规范认证程序,加强认证机构的管 理和监督,确保认证的公正性和权 威性。
推广认证标识
在农产品包装上加贴认证标识,方 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优质农产品。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制度、操作规范和应急预 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 作流程。
加强队伍建设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的素质和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建立标准体系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 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推广标准化生产
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 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 。
设备更新
及时更新老旧设备,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损耗。
06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与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通过收集和分析农产品 生产、加工、流通等环 节的相关信息,识别可 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 。
风险评估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 评估,包括风险发生的 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 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
指农产品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内在价值,包括在生产、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形成、残存的营养、危害物质或 因素,经科学鉴定对最终产品有害,不符合应当有的标准要求,危害到消费者健康,或经评估认为是不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或要求的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相关标准的重要依据。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教材PPT模版

苏丹红
2005年1月28日,英国第一食品公司发现其从 印度进口的5吨红辣椒粉含有工业色素“苏丹红一 号”。英国第一食品公司在2月7日向英国食品标准 局作了报告。英国食品标准局马上向各国发出通告, 在2月21日要求召回400多种可能含有“苏丹红一 号”的食品,包括了麦当劳的4种调味料:西部烧烤 调味汁、地戎芥末蛋黄酱、凯馓调味汁(普通脂肪型) 和凯馓调味汁(低脂肪型)。
近年来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Ø 1987年 上海甲肝大爆发 Ø 2004年 阜阳奶粉事件、龙口掺假粉丝事件 Ø 2006年 山东多宝鱼事件、苏丹红鸭蛋事件 Ø 2008年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 Ø 2010年 四季豆、韭菜剧毒药残问题、地沟油、南京小
龙虾粉污染导致横纹肌溶解 Ø 2011年 双汇瘦肉精事件 染色馒头事件 Ø 2012年 健康元地沟油事件、“毒胶囊”事件、
食 以 安为 先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且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政府和国家形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 量的日益提高,国民的食品消费需求已由吃饱向吃好转变, 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严、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举世瞩 目的热点。
2006 年11 月河 北某禽蛋加工厂生 产的一些“红心咸 鸭蛋”在北京被查 出含有苏丹红Ⅳ号。 苏丹红Ⅳ号列为三 类致癌物, 其初级 代谢产物邻氨基偶 氮甲苯和邻甲基苯 胺均列为二类致癌 物, 对人可能致癌。
瘦肉精事件
2006年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 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精食物中毒 事故,300多人次到医院就诊。 2011年央视3·15曝光了河南双 汇用瘦肉精喂养的“健美猪”。 瘦肉精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 的瘦肉率,现已禁用。瘦肉精含量 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肌肉震颤、 头晕、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对 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 险性极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的制定
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和质量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检验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符 合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的执行
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标准对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 控制标准的制定
微生物污染等,强调防范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课程建设
培训课程设计
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 等环节的需求,设计针对性强 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
实践操作。
培训师资
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 伍,包括专家学者、农业技术人员 等,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教材与教具
编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和 教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培训效 果。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该法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责任主体、监管体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 内容,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法律 依据。
该法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性进行 了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 安全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 法律体系。
该条例对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 进行了规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 要法规之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课件
2023-11-12
contents
目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要求 •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执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与培训 • 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例分析
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中,不产生有毒有 害物质,同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保障公众的健 康和安全。
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培训PPT课件

农产品全程质 量控制培训
一、主要做法
• 1、加强体系建设。为确保基地内蔬菜的 标准化生产,协会要成立领导小组和技 术指导小组,发展一批核心农户(会 员),实行目标管理,分工负责,责任 到人;
2、注重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
• 基地建设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至关重要,因 此,协会从基地的地点、水源、环境条件到产 品的生产规模、群众基础都要进行精心选择, 为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协会应积极引进试验示范蔬菜新品 种、新技术,引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生产技术规范来指 导蔬菜生产,使蔬菜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基地使用的农药、种子、化肥等主要农业投 入品,由协会统一组织货源,农户按需购买, 并建立购买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投入品品种、 数量、使用范围、使用面积、使用时间等信 息。
2、严把农业投入品在产地的流通和 使用关口,开展“放心农资进基地 下田”活动,推动农业投入品整治 工作。
• 严禁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进 入基地,一经发现使用,取消其资格。
5、从源头严格控制投入品。
• 教育农民不买不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禁 止使用的农药和生化制剂等农业投入品, 协会负责组织相关农业投入品货源,指 导农户科学使用。国家严禁使用和明令 禁止使用的农药和生化制剂等农业投入 品禁止进入基地内;
1、加强基地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 从源头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
建立了田间生产记录档案。
• 3、生产基地内的农户蔬菜生产均建立田 间生产记录档案,实事求是地做好农事 活动的实时记录;
4、抓好宣传培训,加强田间技术指导。
• 为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的规范化、标准 化生产,积极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 方式,把农技课堂办到田间地头,达到 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技术指导小组成 员在蔬菜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深入田间地 头,到千家万户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技 术操作规程和生产技术规范中的各项技 术措施落实到位;
一、主要做法
• 1、加强体系建设。为确保基地内蔬菜的 标准化生产,协会要成立领导小组和技 术指导小组,发展一批核心农户(会 员),实行目标管理,分工负责,责任 到人;
2、注重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
• 基地建设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至关重要,因 此,协会从基地的地点、水源、环境条件到产 品的生产规模、群众基础都要进行精心选择, 为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协会应积极引进试验示范蔬菜新品 种、新技术,引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生产技术规范来指 导蔬菜生产,使蔬菜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基地使用的农药、种子、化肥等主要农业投 入品,由协会统一组织货源,农户按需购买, 并建立购买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投入品品种、 数量、使用范围、使用面积、使用时间等信 息。
2、严把农业投入品在产地的流通和 使用关口,开展“放心农资进基地 下田”活动,推动农业投入品整治 工作。
• 严禁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进 入基地,一经发现使用,取消其资格。
5、从源头严格控制投入品。
• 教育农民不买不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禁 止使用的农药和生化制剂等农业投入品, 协会负责组织相关农业投入品货源,指 导农户科学使用。国家严禁使用和明令 禁止使用的农药和生化制剂等农业投入 品禁止进入基地内;
1、加强基地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 从源头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
建立了田间生产记录档案。
• 3、生产基地内的农户蔬菜生产均建立田 间生产记录档案,实事求是地做好农事 活动的实时记录;
4、抓好宣传培训,加强田间技术指导。
• 为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的规范化、标准 化生产,积极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 方式,把农技课堂办到田间地头,达到 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技术指导小组成 员在蔬菜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深入田间地 头,到千家万户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技 术操作规程和生产技术规范中的各项技 术措施落实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是指该国家或本地区保障安全、优质农产 品的有效供给,实现食物资源和农业产业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般来说,农产品质 量安全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污染途径
物理性污染:如通过人工或机械在农产品 中混入杂质、农产品因辐照导致放射性污 染等
(二)现有社会管理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 相适应 。一是社会诚信缺失;二是社会法 制建设滞后;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政 策缺乏。
(三)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与经 济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快速提 高不相适应。
(三)当前面临的任务极其艰巨
一是公众要求越来越高 二是外部市场要求越来越高 三是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
经费严重不足。 在科学研究方面,科研专项投入少,支撑力量薄弱
立法和执法 执法不严、处罚力度小
面临的两难问题
1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数量安全的 “两难”问题
2
发展产业与质量安全监管的“两难 ”问题
3
保护生产者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的 “两难”问题
“两难”问题原因分析
(一)现有国情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 保障质量安全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个不相匹配”
一是产业发展速度与行业素质、科技支撑 力度不相匹配
二是队伍建设力度与落实责任、社会各界 要求不相匹配
三是支撑体系强度与科学监管、长效机制 要求不相匹配
八、下一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是找准问题隐患
一是农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是产地重金属污染 四是假劣农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宁波培训班课 件
主要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涵义与特点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历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涵义与特点
(一)基本涵义
质量:是指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
总和,是度量产品优劣程度的特性,主要反映的 是农产品内源性指标的高低,如蛋白质、脂肪、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指标。
安全:是指防范潜在的危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现实工作中,农产品安全主要是指防范农产品中 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重点 强调安全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农产品外源性指标, 如农兽药残留、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重金属 和非法添加物等。
2.依法科学处置。目前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 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要坚持依法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的 工作原则,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 故,要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范围、 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千万不能等 事情发生几天,网上都炒起来了,还未反应。涉及科学的 问题,要十分慎重,做到讲话不过头,反应不过度,是什 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防止扩散,防止发酵。涉及多个 地区的问题,产地与销地彼此要加强协调配合,出了问题 的地方,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迅速采取整改措施;发现 问题的地方,配合采取监管措施,不能相互埋怨、自乱阵 脚。
一是找准问题隐患
一是农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是产地重金属污染 四是假劣农资
二是落实重点措施
一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二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三要创新制度机制
三是提高监管能力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健全机构队伍, 强化手段条件,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 员负责、有能力干事”。
拟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在“菜篮 子”主产区创建农产品监管示范县,目前 正在制定创建活动方案、考评认定办法和 财政项目建议报告。
强调两项工作
水产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融 合
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强化应急处置
1.加强舆情监控。强化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 警,全面把握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态。针对可疑信 息,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工作。对于不实信息,要及时向 社会澄清事实;对于属实信息,要依据线索,迅速排查, 依法处置。
(二)我国原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这次机构改革前,我国食品安全实行的是分段监 管、综合协调的体制,部门间职责权限不清晰, 协调配合难度较大,极易出现“遇好事都想管、 遇问题都推诿”的现象,尤其是食用农产品监管,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较早,食用农产 品未能建立类似食品安全监管分工明确的管理体 制,食用农产品在收购、运输、屠宰、初级加工、 市场等环节监管职责不清,近几年在各地出现了 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荧光染色磨菇、豆芽 监管扯皮现象,质检、卫生、农业、工商四个部 门认识不统一,相互推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 管缺失,给违法分子留下了生存空间。
(一)基本涵义
安全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在一 定的标准要求下,通过认证、检测、准入 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达到。
质量是要实现优中更优,通过优质来实现消 费者的追求,优价来实现生产者的目的。
广义上说,安全包括消费安全、动植物安全 和生态环境安全,目前我国还主要在保障 农产品的消费安全上。
(一)基本涵义
(二)数量质量并重发展阶段(1992-2000) (三)质量安全全面提升阶段(2001-现在)
行动背景
第一: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开始突 破1万亿斤,标志着我国农产品供求进 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需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战略调整的重 要内容。
行动背景
一柄双刃剑 消费观念:科学、合理、正确的消费观有助于提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 管理制度: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管理措施等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
危害的直接性 危害的隐蔽性 危害的累积性 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管理复杂性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历程
三个发展阶段
(一)追求数量增长阶段(1949-1991)
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
概括为三句话
1
我国的农产 品质量安全 水平总体上 是稳定、有 保障的
2
农产品质量 安全仍面临 一些问题隐 患和制约因 素
3
要解决这些 问题需要很 长一段时间, 任务艰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很大提升
一是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重大活动保障有力 四是农业标准化扎实推进 五是体系建设切实加强 六是突发问题及时处置
结束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安以管为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天大的事, 监管是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要切实落 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改变生产发展 方式,统筹经济、社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 展,破解数量与质量、产业发展与安全监 管、保护生产者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等“两 难”问题,最终实现生产者乐于生产、监 管者爱于监管、消费者安于消费的和谐目 标。
问题产生的原因
思想认识
部分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意识不强 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
产业现状
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小而分散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问题产生的原因
工作基础 在监管体系方面,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在标准体系方面,我国标准制修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在检测体系方面,市县和乡镇基层检测能力十分薄弱,
化学性污染:如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 等造成的残留
生物性污染: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 些毒素等
(三)主要影响因素
生产经营方式:产地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农业投入品尤其是农、 兽药的使用
加工贮运水平:鲜活农产品的加工贮运水平直接 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市场流通体系:物流体系、销售渠道和贮藏设施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来说是
差距主要表现
一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快速提高以后进 入徘徊通道,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 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仍是重 点难题,部分地区、个别重点养殖品种检 出率还比较高。
二是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虽提高 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成为水产品 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
三是贝类产品中生物毒素时有发生,贝藻 类产品中重金属残留超标问题不容忽视。
(二)问题和隐患仍然存在
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药、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是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 四是掺杂使假、假劣农资
从品种上看
种植业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稻米镉超标等 产品
畜产品 瘦肉精、生鲜奶滥用抗生素等
水产品
孔雀石绿、硝基呋喃 ;鳜鱼、大菱 鲆和乌鳢
投入品 假冒伪劣农资、“黑窝点”等
六、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基层面临的问题
(一)领导不够重视的问题 (二)财政状况差的问题 (三)监管能力弱的问题 (四)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的问题
基层面临的问题
(五)监管部门间相互扯皮的问题 (六)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实走形的问题
(七)部分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的问题
七、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第二: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去的关税壁垒变成了技术壁垒,要 适应这一变化,促进农产品出口、保 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必须练好内功, 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行动背景
第三:因高毒农药和“瘦肉精”等引 发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 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尽快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
(二)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部门分段监管为主的体制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最高管理机构 农业部:主要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和进入批发市场、零售
市场和加 工企业前的监管,同时将原商务部负责的生猪 定点屠宰监管的职能划归农业部,新增了对进入市场前的 收购、贩运和贮藏的监管;对于投入品的监管,兽药、饲 料及饲料添加剂和种子、种苗(包括水产品种苗)是由农 业部门全权监管,农药和肥料仍按现有监管权限分别监管。 国家食药总局:负责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流通、加工 和餐饮环节的监管,并将原卫生部负责的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的职能划归食药总局。
(二)污染途径
物理性污染:如通过人工或机械在农产品 中混入杂质、农产品因辐照导致放射性污 染等
(二)现有社会管理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 相适应 。一是社会诚信缺失;二是社会法 制建设滞后;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政 策缺乏。
(三)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与经 济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快速提 高不相适应。
(三)当前面临的任务极其艰巨
一是公众要求越来越高 二是外部市场要求越来越高 三是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
经费严重不足。 在科学研究方面,科研专项投入少,支撑力量薄弱
立法和执法 执法不严、处罚力度小
面临的两难问题
1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数量安全的 “两难”问题
2
发展产业与质量安全监管的“两难 ”问题
3
保护生产者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的 “两难”问题
“两难”问题原因分析
(一)现有国情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 保障质量安全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个不相匹配”
一是产业发展速度与行业素质、科技支撑 力度不相匹配
二是队伍建设力度与落实责任、社会各界 要求不相匹配
三是支撑体系强度与科学监管、长效机制 要求不相匹配
八、下一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是找准问题隐患
一是农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是产地重金属污染 四是假劣农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宁波培训班课 件
主要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涵义与特点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历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涵义与特点
(一)基本涵义
质量:是指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
总和,是度量产品优劣程度的特性,主要反映的 是农产品内源性指标的高低,如蛋白质、脂肪、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指标。
安全:是指防范潜在的危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现实工作中,农产品安全主要是指防范农产品中 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重点 强调安全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农产品外源性指标, 如农兽药残留、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重金属 和非法添加物等。
2.依法科学处置。目前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 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要坚持依法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的 工作原则,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 故,要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范围、 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千万不能等 事情发生几天,网上都炒起来了,还未反应。涉及科学的 问题,要十分慎重,做到讲话不过头,反应不过度,是什 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防止扩散,防止发酵。涉及多个 地区的问题,产地与销地彼此要加强协调配合,出了问题 的地方,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迅速采取整改措施;发现 问题的地方,配合采取监管措施,不能相互埋怨、自乱阵 脚。
一是找准问题隐患
一是农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是产地重金属污染 四是假劣农资
二是落实重点措施
一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二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三要创新制度机制
三是提高监管能力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健全机构队伍, 强化手段条件,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 员负责、有能力干事”。
拟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在“菜篮 子”主产区创建农产品监管示范县,目前 正在制定创建活动方案、考评认定办法和 财政项目建议报告。
强调两项工作
水产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融 合
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强化应急处置
1.加强舆情监控。强化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 警,全面把握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态。针对可疑信 息,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工作。对于不实信息,要及时向 社会澄清事实;对于属实信息,要依据线索,迅速排查, 依法处置。
(二)我国原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这次机构改革前,我国食品安全实行的是分段监 管、综合协调的体制,部门间职责权限不清晰, 协调配合难度较大,极易出现“遇好事都想管、 遇问题都推诿”的现象,尤其是食用农产品监管,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较早,食用农产 品未能建立类似食品安全监管分工明确的管理体 制,食用农产品在收购、运输、屠宰、初级加工、 市场等环节监管职责不清,近几年在各地出现了 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荧光染色磨菇、豆芽 监管扯皮现象,质检、卫生、农业、工商四个部 门认识不统一,相互推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 管缺失,给违法分子留下了生存空间。
(一)基本涵义
安全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在一 定的标准要求下,通过认证、检测、准入 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达到。
质量是要实现优中更优,通过优质来实现消 费者的追求,优价来实现生产者的目的。
广义上说,安全包括消费安全、动植物安全 和生态环境安全,目前我国还主要在保障 农产品的消费安全上。
(一)基本涵义
(二)数量质量并重发展阶段(1992-2000) (三)质量安全全面提升阶段(2001-现在)
行动背景
第一: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开始突 破1万亿斤,标志着我国农产品供求进 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需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战略调整的重 要内容。
行动背景
一柄双刃剑 消费观念:科学、合理、正确的消费观有助于提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 管理制度: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管理措施等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
危害的直接性 危害的隐蔽性 危害的累积性 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管理复杂性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历程
三个发展阶段
(一)追求数量增长阶段(1949-1991)
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
概括为三句话
1
我国的农产 品质量安全 水平总体上 是稳定、有 保障的
2
农产品质量 安全仍面临 一些问题隐 患和制约因 素
3
要解决这些 问题需要很 长一段时间, 任务艰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很大提升
一是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重大活动保障有力 四是农业标准化扎实推进 五是体系建设切实加强 六是突发问题及时处置
结束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安以管为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天大的事, 监管是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要切实落 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改变生产发展 方式,统筹经济、社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 展,破解数量与质量、产业发展与安全监 管、保护生产者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等“两 难”问题,最终实现生产者乐于生产、监 管者爱于监管、消费者安于消费的和谐目 标。
问题产生的原因
思想认识
部分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意识不强 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
产业现状
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小而分散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问题产生的原因
工作基础 在监管体系方面,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在标准体系方面,我国标准制修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在检测体系方面,市县和乡镇基层检测能力十分薄弱,
化学性污染:如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 等造成的残留
生物性污染: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 些毒素等
(三)主要影响因素
生产经营方式:产地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农业投入品尤其是农、 兽药的使用
加工贮运水平:鲜活农产品的加工贮运水平直接 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市场流通体系:物流体系、销售渠道和贮藏设施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来说是
差距主要表现
一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快速提高以后进 入徘徊通道,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 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仍是重 点难题,部分地区、个别重点养殖品种检 出率还比较高。
二是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虽提高 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成为水产品 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
三是贝类产品中生物毒素时有发生,贝藻 类产品中重金属残留超标问题不容忽视。
(二)问题和隐患仍然存在
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药、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是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 四是掺杂使假、假劣农资
从品种上看
种植业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稻米镉超标等 产品
畜产品 瘦肉精、生鲜奶滥用抗生素等
水产品
孔雀石绿、硝基呋喃 ;鳜鱼、大菱 鲆和乌鳢
投入品 假冒伪劣农资、“黑窝点”等
六、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基层面临的问题
(一)领导不够重视的问题 (二)财政状况差的问题 (三)监管能力弱的问题 (四)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的问题
基层面临的问题
(五)监管部门间相互扯皮的问题 (六)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实走形的问题
(七)部分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的问题
七、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第二: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去的关税壁垒变成了技术壁垒,要 适应这一变化,促进农产品出口、保 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必须练好内功, 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行动背景
第三:因高毒农药和“瘦肉精”等引 发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 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尽快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
(二)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部门分段监管为主的体制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最高管理机构 农业部:主要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和进入批发市场、零售
市场和加 工企业前的监管,同时将原商务部负责的生猪 定点屠宰监管的职能划归农业部,新增了对进入市场前的 收购、贩运和贮藏的监管;对于投入品的监管,兽药、饲 料及饲料添加剂和种子、种苗(包括水产品种苗)是由农 业部门全权监管,农药和肥料仍按现有监管权限分别监管。 国家食药总局:负责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流通、加工 和餐饮环节的监管,并将原卫生部负责的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的职能划归食药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