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1-资料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垂直型国际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4)外包型国际分工 (5)网状型国际分工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 (1)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2)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 的思想进行了深刻比判,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不是其所
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
品数量。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再多,但如果可供消费的商
品的数量和种类少得可怜,那么该国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会
高。可供消费的商品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怎 样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亚当·斯密认为扩大生产才能提 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生产的扩大最根本的动力是劳动生 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简而言之,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的基本思想。
在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经济 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商主义认为货币 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在当时,货币主要是一些贵重 金属,如黄金、白银等。所以重商主义强调国库 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 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所以,他们为政府 开具的调节经济的处方是取消进口,因为进口会 导致本国贵重金属的流失,同时鼓励出口,因为 出口会导致贵重金属的流入。这一观点反映了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重金属 的认识。
分工后
酒的总产量 毛呢的总产量
英国 0 2.7
葡萄牙 2.4 0
交换后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即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各国劳动强度的变化会改变世界劳动强度,从而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变化。劳动强度与国际价值量成正比关系:劳动强度越大,意味着单位时间消耗的劳动越多,因而价值量也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越小,单位时间消耗的劳动越少,因而价值量也越小。
贸易参与国的贸易量
*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
国际贸易 商品价格差异 商品生产成本差异 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异 所以生产要素禀赋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贸易的有利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量
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一年共生产2单位的酒和2单位的呢绒,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220人一年可生产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70人一年可生产2.125单位的酒。呢绒和酒两种产品的产量都比分工前提高了。
假定英国用一半的呢绒和葡萄牙交换酒,交换比例为1:1。英国的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为1.1单位,比分工前均0.1单位;葡萄牙的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是1.1和1.025单位,比分工前增加了0.1单位和0.025单位.
贸易利益的表现:
提高了贸易双方的劳动生产率
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一年共生产2单位的酒和2单位的呢绒,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220人一年可生产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90人一年可生产2.375单位的酒。呢绒和酒两种产品的产量都比分工前提高了。
提高了贸易双方的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 假定英国用一半的呢绒和葡萄牙交换酒,交换比例为1:1。英国的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为1.1单位,比分工前均0.1单位;葡萄牙的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是1.1和1.275单位,比分工前增加了0.1单位和0.275单位.
第三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1
• 要素禀赋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公司内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
密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适应英国新兴资产阶
级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基础的
理论。
斯密对重商主义视金银货币为财富,对外
贸易主要在于追求外贸顺差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斯密认为,进行对外贸易的国家可以得到两种利益: 即输出本国不需要的剩余产品和输入本国所需要的其他 商品,从而使通商各国都能获得莫大利益。因此,对外
提高近百倍。
因此,每个人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
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获得分工的好处。
绝对成本理论
斯密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
间的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如果每个人都
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
的东西,那对交换双方都有利。裁缝不必自己
做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也不必自己缝衣 服,而向裁缝买衣服。每个人都应当发挥自己 的优势,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 交换,那是有利的。国际贸易也是如此。
耕地
运输
分工前
分工后
哥
牛
40
60
(40+60) /2=50 (50+100) /2=75
60
弟 拖拉机
50
100
80
比较成本理论
呢绒 英国 葡萄牙 100 90 酒 120 80
什么是比较成本
范家骧定义
两国生产两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比例 英葡:酒的成本比为120/80,酒的成本英为 葡的1.5倍;呢绒成本比为100/90,呢绒的成本 英为葡的1.1倍。 葡英:呢绒成本比为90/100,呢绒成本葡是 英的90%;酒的成本比为80/120,酒的成本葡是 英的67%。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一、多项选择题1.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谓的两大基本模式指的是()。
A.比较优势论B.要素禀赋论C.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贸易理论2. 要素禀赋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
A.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B.各国规模经济程度差异C.各国要素组合比例不同D.各国贸易政策不同3.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0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
A.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B. 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C.德国生产并出口毛呢D. 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4.在海默关于跨国公司特定优势分类的基础上,金德尔伯格将特定优势进一步具体区分为()。
A.企业产品的差别化优势B.企业的技术优势C.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D.企业的市场垄断优势5.导致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
A.产品的异质B.需求偏好的相似C.规模经济D.贸易政策的差异6.当投资国以本国优势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与本国之间的()。
A.技术差距会扩大B.贸易量会扩大C.技术差距缩小D.贸易量萎缩7.贸易差额论的主要政策主张为()。
A.禁止货币外流B.实行奖出限入C.开采金银矿藏D.保护弱小产业8.阶段保护论的合理成分主要体现在()。
A.以关税作为保护手段B.以幼稚产业作为保护对象C.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目的D.保护的动态性和适度性9.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A.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倍增效应B.顺差对国内投资的倍增效应C.逆差对国民收入的倍缩效应D.逆差对国内投资的倍缩效应10.从时间上看,自创新国开始生产至摹仿国完全由自己生产并替代进口的时期为()。
A.需求差距和反应差距B.摹仿差距C.需求差距和掌握差距D.反应差距和掌握差距1.AB2.AC3.BC4.ABCD5.ABC6.CD7.BD8.ABD9.AC10.BD二 .判断题1.绝对利益论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集中的表现在各国能够实现互通有无。
第三章国际分工理论
凡涅克认为,里昂惕夫的研究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 如果美国对于某些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 口来满足,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和提炼在美国时耗费 大量投资的,即属于高资本投入的产品,则美国的 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密集度必然上升,就会出现里 昂惕夫反论的现象。
▪ 技术差距说 该理论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 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和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 而又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 较优势。出口这类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
2.7
190
2.375
190
交换结果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单位) (人/年)
1
1.7
1.375
1
贸易所得 产量增加 消费增加 理论局限
其理论无法解释贸易双方一方居于绝对优势,而另 一方处于绝对劣势时,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 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 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生产和贸易模式
认为这种情况是美国对其劳动密集型产品进 行保护的结果,也可能是别的国家对其缺乏 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贸易保护,从 而使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限制的 结果。
▪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人力资本说)
赫俄并没有区分劳动的技能方面的差别,而劳动者 在劳动技能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一定的劳 动技能的背后是大量的资本投入,即更多的教育和 培训上的投入。美国在此方面要远远的高与其他国 家而使劳动更富有资本特性。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1)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进出口产品不是自己不能生产的,也不完全是 因为成本和价格上的原因
可编辑ppt
3
可编辑ppt
4
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 需求相似论 • 市场结构论
可编辑ppt
5
一、林德的偏好相似论
收入
偏好
需求
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其偏好就 会相似,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
可编辑ppt
30
如韩国汽车相对于美国汽车产业而 言,可能总体上处于劣势,造成了自 由贸易条件下韩国从美国进口汽车, 但同时韩国的大宇汽车其竞争力却高 于国际汽车产业的平均水平,使其汽 车能打入美国市场→韩、美两国汽车 上的产业内贸易。
的
外 部 经
•货币外部经济(集聚,更方便的服 务等,成本降低)
济
新贸易理论引入了广 义的外部经济
可编辑ppt
25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一,出口的扩大引起产业的扩大,整 个产业的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上升
第二,首先向需求相似出口,能获得比 较优势
第三,应采取积极的政策干预义获得外 部规模经济的利益
第四,贸易的利益
可编辑ppt
22
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产业水平上的规模 经济,又称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从同 产业内其他厂商的扩大中获得的生产率提 高和成本的下降。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个别厂商水平上的 规模经济,又称内部经济,是指厂商的单 位产品生产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厂商 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可编辑ppt
11
产业组织理论简介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在生产要
素投入既定的前提下,为优化资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
产品
A国
B国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
6
1
布匹(码/劳动小时))
4
5
绝对优势说明(假定AB两国各有2劳动小时)
产品
A国
B国
世界总量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
6
1
分工前生产
7
布匹(码/劳动小时))
大卫·李嘉图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两个国家产品生产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一个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时,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只要其各种产品劳动成本投入上有所不同,仍可以开展贸易并从中获益。
§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3.2 比较成本理论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国际分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3.2
1776年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1817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817—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4
5
9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
12
分工后 产出
12 (+5)
布匹(码/
小麦
6
6
交换后两国消费
12
布匹
5
5
10
小麦
+5
交换后两国的到的好处
12
布匹
+1
10
1
2
3
4
《国际贸易学》课件03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的利与弊
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分工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充分利用资 源和专业知识,提高生产效率。
资源分配
通过国际贸易分工,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满足各个国家的需求动力 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贸易不平衡
国际贸易分工可能导致贸易不平衡,增加一些国家 的依赖性并导致经济不稳定。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应用和实践
1
经济整合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为经济整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如自由贸易区和经济联盟。
2
全球价值链
国际贸易分工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和互联互通。
3
战略申请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也被应用于国家间的战略规划和市场竞争,以实现长期发展和 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研究了全球贸易中的合作与专业化,为经济增长和福利提 供基础。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概念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探讨了国家之间在生产、经济和资源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互利共赢。
国际贸易分工的原则和模式
国际贸易分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和相对比较优势原则,包括商品交换、劳动 分工以及资源配置。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其绝对成本最低的商品,以提高经 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某国在所有商品上都有绝对比较劣势,仍可通过选择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来参与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的要素与影响因素
比较优势的要素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和资本,而国家的特殊条件和 政策环境也会影响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贸易第三章国际分工PPT课件
(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续)
• 3.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为世界绝大多
数国家接受,从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各国对外经 济贸易政策的主流。它们为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 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世界社会分工向 广化和深化发展。 • 4.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 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包括各种 类型的国家,且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加深。
兴工业化国家。 • (三)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 • 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
从国际货物分工向国际服务分工延伸:从单一类 型的国际分工向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形式发展。 • (四)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三、人口与市场
• 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 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 1.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 需要。
• 2.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 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
•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市场 不断扩大,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参与国际分工 的愿望日益强烈。
四、交通与通信业(新)
• 第一,较高运输成本减少初级产品出口所得的收 入,降低了一国经济可以用作投资的储蓄量;抬 高资本货物的出口价格,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
际化的趋势,促使整个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 • 2. 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 (1)建立起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和贸易体系。 • (2)金融、货币和投资市场囊括全球。 • (3)出现了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流动。世界性移
民、人才跨国培养、公开和隐蔽性流动都在加大。 • (4)建立地区和全球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与机制。
参与这种分工的国家除了发达国家,还有一些新 兴工业化国家。
第三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葡萄酒 呢绒 (单位) (单位) 90 100
100
120
由于使用相同的劳动力资源,两国在两种产
品上的产出量是不同的,从直观可以看到, 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说明生产成本高), 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 (说明生产成本低)。按照斯密的观点,这 两国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现在我们看看两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的国内 相对生产成本(或叫机会成本)
由于假定A或B分别都是生产等量的两种产品。根据计算,即 144/ (3+6)=16;144/(12+4)=9。 可知,在封闭条件下:(1)A国生产16个单位的X,16个单位的Y; (2)B国生产9个单位的X,9个单位的Y。 全世界有25个单位的X和25个单位的Y。 根据各自的绝对成本优势,A国专门生产X产品,B国专门生产Y产品。
(二)比较利益理论的基本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就是通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
劳动成本相对数量的大小,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 产交换哪种产品。 其基本观点是: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 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应本着“两利(或优) 相权取其重、两弊(或劣)相权取其轻”的分工和 贸易原则进行,即在国际商品生产分工中,各种商 品生产都占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大的 商品,放弃优势相对小的商品生产;而在各种商品 生产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 的商品,放弃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生产;然后通过 国际贸易,使贸易双方获利。
知识回顾
设一国在某种产品上的产量为Q,所要求的
劳动力投入为L,而工资率为W,如果全部资 源用于生产某一产品,产量是Q1或Q2。 (1)Q1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Q1/L÷Q2/L= Q1/ Q2 (2)Q1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 L/Q1÷L/Q2= Q2/ Q1 (3)Q1产品的相对价格 =W.L/Q1÷W.L/Q2= Q2/ Q1(这是用不同产 品的产量来度量相对价格的)
第三章国际分工
种特殊情形。若一国在任何产品上均无绝对优势能否 参与国际分工并未作出解释。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1.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英国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 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 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 典经济学家。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3.绝对优势说的简评 1)意义: 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地利
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②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
利的思想,从而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③他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2)局限性: ①关于交换引起分工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换以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国家 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生产成本 机会成本
棉布/小 小麦/ 麦 棉布
中国 1.125 0.89
棉布 (相 对小 麦)
0.89
小麦 (相 对棉 布)
1.125
棉布 (相 对小 麦)
0.89
小麦 (相 对棉 布)
1.125
美国 0.83 1.2 1.2 0.83 1.2 0.83
第三章 国际分工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 国际分工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地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4、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简评 、 科学性: a俄林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 本差异,理论上有所创新; b将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 c生产要素禀赋论仍属比较成本范畴 局限性: a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 b该理论没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c没考虑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两大分支: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 西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
1、决定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由国际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 2、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获利
价值 劳动生 产率低 亏 国际价值 盈 劳动生 产率高 甲 乙 国别
第二节
比较成本理论
4、李嘉图理论的局限性 、 1)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2)静态的观点 3 3)忽视了生产关系在劳动分工中的作用
第三节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资源禀赋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 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1)假设 (2)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a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b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第四节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一国进 口 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 产业间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一国既 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3 产业内贸易与公司优势
公司的特定优势主要有两类: 知识资产优势 规模节约优势 总结: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 产品差别 规模经济 消费者偏好差别 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 消费层次结构
二、公司内贸易理论 公司内贸易理论 (一)、公司内贸易的定义: 公司内贸易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 或者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与一般意义上国际贸易的区别: ①公司内贸易双方都处于共同所有权控制之下 ②进行交易的市场是跨国公司的内部市场 ③交换的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制订的转移价格 ④从其交易内容看,公司内贸易的商品大多是具 有特殊意义的中间产品
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9时23 分1秒 上午9时 23分09 :23:012 1.6.28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1.5.265.26.202108:3008:30:57May-2108:30
国际分工前
英国和葡萄牙一年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 位酒。
国际分工后
英国生产2.2单位呢绒(100+120)/100 葡萄牙生产2.375单位的酒(110+80)/80 显然,参与国际分工后,两国的总福利
增加了,这是分工带来资源配置效率提 高的结果。
利益分配
假定英国将一半的呢绒与葡萄牙的酒交 换,交换比例为1:1,则:
–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 首先,决定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不是一国的之内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其次,国际价值决定的特征使得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能 获得利益
比较成本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阶段
– 古典阶段 – 新古典阶段 – 理论新发展阶段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2021年5月26 日星期三
绝对成本理论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国际贸易分 工理论的创始者,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
国际贸易-第三单元-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分工、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
4. 销售渠道
出口国 1.出口企业----→ 2.出口企业----→出口商----→ 3.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4.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5.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6.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7.出口企业--------
进口国 ----→国外顾客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 受 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 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 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 约 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 格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四、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二)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 生产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国际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国 际商品价值的变动,而且两者的变动方向是一 致的。
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使国际市场 价格长久地背离国际价值,这是由于垄断没有 消灭竞争,竞争反而更激烈。
二、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一)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国际市场 价格
【注意】 自然条件对分工只产生的 一定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小。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是 国际分工的制约性因素
1.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会使生产结构 产生差异,从而使国际分工成为生产和生活 的一种需求。
2. 分工是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 。 3. 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分工产生和最终得 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影响国际价值量的主要因素
1.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联系的广度与深度 2. 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变化而变动 3. 贸易参加国贸易量的大小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二、世界市场上的商品流通渠道
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是根据货样进行大 (1)商品交易所(Exchange)。是根据货样进行大 )商品交易所( )。 宗批发交易的场所。交易所中通常没有商品,买卖 宗批发交易的场所。交易所中通常没有商品, 时无需出示和验看商品, 时无需出示和验看商品,而是根据规定的标准和货 成交是在标准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 样进行交易 。成交是在标准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交易所买卖的商品往往具有同质性。主要有: 在交易所买卖的商品往往具有同质性。主要有:有 色金属、谷物、纺织原料、食品和油料等。 色金属、谷物、纺织原料、食品和油料等。 )。国际商品拍卖是指 (2)国际商品拍卖(Auction)。国际商品拍卖是指 )国际商品拍卖( )。 经过专门组织的、 经过专门组织的、在一定的地点定期举行的现货市 进入拍卖市场交易的商品大多具有不易标准化、 场。进入拍卖市场交易的商品大多具有不易标准化、
发展阶段:产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发展阶段: 最终确立。 最终确立。世界各国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 国际分工体系;世界各国的产品都被纳入世 国际分工体系; 界商品流转范围; 界商品流转范围;有了为世界市场服务的现 代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如海洋轮船、铁路、 代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如海洋轮船、铁路、 电报、电话等)。可见, )。可见 电报、电话等)。可见,正是在机器大工业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的建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 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才形成了真正意 义上的世界市场。 义上的世界市场。 正式确立阶段: 正式确立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 垄断的资本主义。在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上, 垄断的资本主义。在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上, 通过商品交换、资本输出, 通过商品交换、资本输出,借助于更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贸易理论
• 绝对成本理论 • 比较成本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公司内贸易理论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 斯密站在产业资本的立场上批 判重商主义,将对资本主义的 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对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问 题提出了新观点。
从根本上是主张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与分工的,
要改变的,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剥削秩序。
2020/7/28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 由于国际价值决定的特点,使得参加国际贸易的双
方都能获得利益 • 如果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按国际价值交换,可
获得超额利润 • 如果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按国际价值交换,较
2020/7/28
绝对成本理论
一国应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 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 即生产费用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 产还是从外国进口。一国某种产品的成 本绝对地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 品的产业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 反,就是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或处于
2020/7/28
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 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 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
2020/7/28
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 论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大致分为两大分支: 一支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 干预,要求取消对外贸易中的各种限制和特 权,让国际贸易自由地发展。另一支主张保 护贸易,赞成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倡通过 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对本国的市场和产业进 行保护,以增强本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呢 绒 1 0 0
9 0
酒 1 2 0
8 0
2020/7/28
按照李嘉图的思想,葡萄牙应两优 择重,放弃生产成本比英国优势较少的 呢绒,专门生产酒,并拿它向英国出口 ,换取呢绒。英国则应两劣取轻,放弃 生产成本比葡萄牙劣势较多的酒,专门 生产呢绒,并向葡萄牙出口呢绒以换取 酒的进口。这样对双方都会是有利的。
多的国民劳动换回了较少的劳动。但商品进口后, 还要再在国内市场上进行交换,交换的不是国内不 能生产的,就是生产成本很高的,按国内生产条件 交换仍然有利可图
2020/7/28
• 马克思:经济不发达国家在与发达
国家进行贸易时,这种国家所付出的实 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 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 的更便宜。
2020/7/28
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以自由贸易为主线
• 二是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世界工厂地 位的确定,使英国不惧怕外国商品的竞 争,有条件通过自由贸易为本国工业的 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020/7/28
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经历 三个发展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分工理论阶段 •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 新贸易理论阶段
2020/7/28
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以自由贸易为主线
• 自由贸易理论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18~19世 纪的英国,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一是经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政策 的保护,英国商人凭借特权获得了大量财富 ,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他们开始追求经济个 人主义和物质利益,需要从国外进口廉价的 工业原料和粮食,因而反对限制进口的重商 主义政策,要求贸易的自由放任。
第三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二、比较成本理论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 四、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新发展
2020/7/28
• 所谓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就是有关国际 贸易发生的基础、决定国际贸易总量、 构成、方向即国际贸易模式等的系统说 明,它是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国际 贸易的理论说明分为两大分支:一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二 是西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
2020/7/28
绝对成本理论
斯密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 间的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如果每个人都 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 的东西,那对交换双方都有利。裁缝不必自己 做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也不必自己缝衣 服,而向裁缝买衣服。每个人都应当发挥自己 的优势,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 交换,那是有利的。国际贸易也是如此。
2一种理 论的产生放到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中去,一定的理论都是特定的经济社会 实践的反映,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 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不断接近真理 的过程。
2020/7/28
• 在理论研究中,要敢于立一家之言,敢 于争论,同时又要具有学术宽容,不要 文人相轻,轻易否定别人的研究成果。 所谓做学问,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集 大成,二是标新立异,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首先要认真读书,掌握前人已有的 研究成果,这样才有可能创新。
西方经济学有关国际贸易问题的分 析多侧重于现象的分析和描述,回避了 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质。但由于其理论主 要针对国际贸易活动本身,因此,其理 论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对马克思主义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2020/7/28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 论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经
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剥削关系;另一方面,国 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具有两面性。但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2020/7/28
马克思非常重视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在 他的《资本论》的写作计划中,曾计划在第 四卷中讨论国际贸易问题,内容包括国际生 产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与输入 、汇兑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完成 自己的写作计划。但在《资本论》有关资本 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中,马克思还是多次论 及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问题。 马克思的分析揭示了国际分工的本质和国际 交换的基础,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2020/7/28
2020/7/28
比较成本理论
在所有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影响 最大的莫过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自其创立 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 经典,并成为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 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 逻辑起点。
2020/7/28
比较成本理论
英 国 葡 萄 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