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精品】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精品】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指示物,它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被广泛用于评估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氧化损伤程度。
本文旨在介绍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脂质过氧化反应是指脂质分子在产生自由基的作用下和氧分子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其中丙二醛是其主要生成产物之一。
丙二醛含量可用氨基苯酚反应法进行测定,方法如下:二、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植物组织样品取出后,立即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在-80℃条件下保存。
制备样品时最好避免使用任何金属仪器或操作工具。
2.提取组织丙二醛:取出冰冻样品,加入10%四氢吡啶,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将上清液移至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三氯醋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7.4),混合均匀后加入1%氨基苯酚溶液,摇晃混匀后,在沸水中加热15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
3.检测丙二醛含量:加入冷却到室温的硫酸,甲醛,氨基苯酚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之后用丙酮-石油醚混合液提取反应液中的丙二醛。
4.测定丙二醛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丙二醛含量,吸收波长为532nm,以硫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三、实验注意事项1.制备样品时,应采取快速操作,避免组织样品在高温、干燥等条件下发生氧化损伤。
2.反应液中的溶液准确测量。
3.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反应液溅出。
4.在测定过程中,确保光谱仪的本底值已经清除,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总之,通过此篇文章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化领域中的实验研究。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改-2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意义。
2.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是由于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对植物的伤害程度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的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三甲川最大吸收峰在532nm处,最小吸收峰600nm处,消光系数为155 (mM)-1 cm-1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会受到多种物质的干扰。
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 nm,在532 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处的非特异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Fe3+存在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 nm、450 nm处的吸收值,所以在硫代巴比妥酸与丙二醛的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Fe3+存在,通常植物组织中每克干重含Fe3+的量为100~300 µg。
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通常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 nmol/L。
在532nm、600 nm和4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丙二醛含量。
三、试验用品1.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2.实验器皿天平、研钵、容量瓶(50 mL)、移液枪、量筒(5 mL)、试管、10 ml离心管、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3.实验试剂⑴石英砂⑵ 20%三氯乙酸(TCA)溶液:小心称取TCA10 g,定容50 mL。
⑶ 0.1%三氯乙酸(TCA)溶液:取250 µL20% 的TCA稀释至50 mL。
⑷ 0.5%硫代巴比妥酸(TBA):0.25 g硫代巴比妥酸溶解50 mL20% 的TCA。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实验1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1. MDA 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1g ,剪碎,加入50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8),研磨,4℃,10000g离心10min,上清液定容为10ml为样品提取液.(取部分上清液立即分装于4℃保存,用于POD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2. 丙二醛含量测定: 吸取离心的上清液1.5 ml(对照加1.5 mL 蒸馏水),加入2.5ml 0.5% TBA 溶液,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30 min (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试管并冷却,4000g 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测定532 nm 、600 nm 和450 nm 处的吸光度值。
3.结果计算:MDA的浓度: C(μmol/L)= 6.45×(A 532 - A 600 )-0.56× A 450 MDA 含量( μmol/g)= [MDA浓度(umol/L)×提取液体积(mL)]/[样品重量(g)×1000]实验2 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测定(比色法)反应混合液:100 mmol /L 磷酸缓冲液(pH6.0 )50 mL 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28 μl ,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 % 过氧化氢19 μl ,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1.POD的制备:上一实验中提取并分装的上清液1ml (若浓度高用磷酸缓冲液稀释)2. 酶活性的测定:取反应混合液3 mL 和上述酶液1mL,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 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共记录5次。
以反应混合液3 mL 和磷酸缓冲液1mL为对照。
3.以没加酶液的反应体系混合液为对照,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3.结果计算也可以用每min 内 A 470 变化0.01 为 1 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表示。
【精品】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精品】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研究植物中丙二醛的重要性以及丙二醛浓度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2. 掌握植物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物分解的产物,是氧化应激的指标之一。
在植物中,氧化应激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例如病毒感染、冷热伤害、营养缺乏、病理性衰老等。
氧化应激可导致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膜脂产生丙二醛。
因此,测量植物中丙二醛的浓度可以作为研究植物抗氧化性的指标之一。
本实验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植物中丙二醛含量,原理是TBA可以与丙二醛反应生成红色的丙二醛- TBA复合物,其吸收峰位在532 nm处,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确定丙二醛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植物材料的获取和制备(1)选择植物组织或器官(如叶片、根、果实等)。
(2)将所选植物材料切碎,称取10g左右的样品,加入10 mL 10%三氯乙酸(TCA)的全氟烷提取液中(三氯乙酸毒性较大,操作时要带口罩)。
(3)用搅拌器将植物样品匀浆,放在冰箱中冷藏30分钟,使样品中的丙二醛充分释放。
(4)离心样品15分钟,取出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2.5% TBA溶液,混合均匀。
(5)将混合液热浴在90°C温水中加热15分钟。
加热后,将混合液立即置于冰水中降温至室温。
2. 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含量(1)将混合液用橡胶头香瓶移至1cm宽光程量筒中,用2.5% TBA溶液作对照。
(2)用分光光度计在532 nm处读取混合液和对照的吸收值。
计算混合液中丙二醛的含量,单位为nmol/g FW(新鲜重)。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样品和有毒化学品。
2. 混合液必须热浴到90℃,加热时间必须精确,否则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 混合液的pH值一定要保持在酸性范围内。
4. 取样时尽量避免样品接触金属器皿,以免产生误差。
5. 实验前要彻底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避免污染样品。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原理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条件,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形成在532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5mmol/(L·cm),并且在600nm处有最小光吸收。
可按公式:A532-A600=155000×C×L①算出MDA浓度C(μmol/L),进一步算出单位质量组织中MDA含量(μmol/g)。
式中A532和A600分别表示532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值。
L为比色杯厚度(cm)。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对MDA-TBA反应有干扰作用。
为消除这种干扰,经试验,可用下列公式消除由蔗糖引起的误差。
C(μmol/L)=6.45(A532-A600)−0.56A450②式中:A450、A532和A600分别表示450nm、532nm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用公式②算出植物样品提取液中MDA的浓度后,进一步算出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海滨锦葵叶片。
(二)试剂1、5%三氯乙酸(TCA)。
2、0.67%(W/V)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称取硫代巴比妥酸0.67g溶于10%TCA溶解并用其定容至l00mL。
(三)仪器设备研钵,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天平,刻度试管,可调加样器三、实验步骤1.MDA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0.5g,剪碎,加入5%TCA5mL,研磨至匀浆,匀浆在3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加入2mL0.67%TBA溶液,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试管并冷却,3000r/min再离心15min。
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了解丙二醛对植物组织的影响。
实验原理:丙二醛是一种有毒物质,能够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引起细胞膜的损伤,从而对植物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可以反映其受到氧化应激的程度。
实验步骤:1.取不同植物组织(如叶片、茎、根等),用酒精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
2.取一定量的植物糊状物,加入冰冷的缓冲液,彻底悬浊。
3.将悬浊液离心,取上清液。
4.将上清液与丙二醛检测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放置一段时间使反应进行。
5.用紫外可视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吸光度。
实验结果:测定得到的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如下:叶片:0.15 mg/g茎:0.12 mg/g根:0.19 mg/g实验讨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有所差异。
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最低,茎中次之,根中最高。
这可能是因为叶片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及时合成和分解丙二醛,因此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
茎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丙二醛的合成和分解速率较慢,所以茎中丙二醛的含量较高。
根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弱,且通常处于有害氧化反应的环境中,因此根中丙二醛的含量最高。
实验结论: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有所差异,叶片中的含量最低,茎中次之,根中最高。
这说明丙二醛对植物组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根部受到的氧化应激较大。
实验改进:为了更准确地测定丙二醛的含量,可以改进实验方法,如提取植物组织时使用更精细的研磨方法,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在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相关的抗氧化剂,以降低丙二醛的生成量;实验中还可以添加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测定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并对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毒性和氧化应激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本实验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作用植物体内的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氧化防御和环境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丙二醛作为一种氧化应激指示物质,可以反映植物的生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因此对于植物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丙二醛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在植物体内,丙二醛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脂质过氧化和其他生物氧化反应。
脂质过氧化是植物体受到逆境胁迫时的常见代谢途径,同时也是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丙二醛的重要来源。
植物体内还存在一系列丙二醛代谢酶和抗氧化酶系统,可以对丙二醛进行调控和代谢,从而保持细胞内丙二醛的稳态平衡。
三、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1. 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对植物样品中的丙二醛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
2. 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或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对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3. 生化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其他生化分析技术,可以对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四、丙二醛含量的生理意义和应用前景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以反映植物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抗氧化能力,还可以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环境胁迫评估、新品种选育等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随着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植物丙二醛含量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植物生长发育机制和环境适应策略的探索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植物生理研究中,丙二醛作为一种重要的氧化应激指示物质,其含量测定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抗逆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为植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对于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研究充满信心,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植物组织中的含量对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环境的胁迫反应和抗氧化防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丙二醛的产生主要与氧化应激过程有关,这是一种对植物组织造成伤害的生理过程,由此可见丙二醛在植物生理中的重要性。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 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 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
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1. 丙二醛的提取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 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实验十一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
——比色法
植物生物学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植物组织内MDA积累水平对植物生理状态的影 响; • 掌握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MDA含量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 MDA是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之一。 逆境胁迫导致自由基(O ·2 、OH •等)积累,诱导细胞 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反应。
3,计算含量
• MDA的浓度: C(µ mol/L)=6.45(A532-A600)-0.56A450 • MDA的含量 含量( µ mol/g FW) =C µ mol/L ×
V1(mL)× V (mL)
2 (mL) × W(g FW)
式中,V1为反应液总量(ml);2mL为反应液中的提取液数
量;V为提取液总量(ml); W为植物样品重量(g)。
• MDA的积累加剧对细胞的伤害。 MDA可与蛋白质、核酸等结合使之失去其活性, 从而进一 步破坏了生物膜及细胞内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最终导致植物受 伤害, 甚至死亡。
•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MDA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
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氚,在532nm处有最大光吸收,在
600nm处有最小光吸收 。
• 试剂 10%三氯乙酸(TCA); 0.6%硫代巴比妥酸(TBA)。
四,实验步骤
1. MDA的提取:
0.5g植物叶片洗净、擦干、剪碎,臵于研钵中 加少许石英砂、5mLTCA(分次),研磨匀浆后转 移至离心管。4000 rpm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 品提取液。测量提取液体积V。
2,显色反应与测定 2mL提取液+2mL TBA,混匀,沸水浴15min,迅 速冷却。 另取2mLTCA+2mLTBA同样操作,为对照液。 反应液4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测量体积 (V1),以对照液调零,测定532nm、600nm、 450nm处的光吸收值。
实验7-2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7-2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7-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意义。
【实验原理】植物器官在衰老或逆境胁迫时,会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终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脂类过氧化程度和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在532nm 处有最大吸收波长。
植物在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增加,而糖与硫代巴比妥酸的反应产物在532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时需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采用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可分别求出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蔗糖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和532nm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85.40和7.40;丙二醛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和532nm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0和15500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列出二元一次方程:A450=C1×85.4A532- A600=C1×7.4+ C2×155000解此方程得:C1(mmol/L)=11.71 A450C2(μmol/L)=6.45(A532- A600)-0.56 A450 (1)其中:C1——可溶性糖的浓度C2——丙二醛的浓度A450、 A532、A600分别表示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实验器材与试剂】1、实验材料受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正常植物叶片或器官2、实验试剂 10%的三氯乙酸(TCA)(称取10克TCA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石英砂、0.6%的硫代巴比妥酸(称取0.6克硫代巴比妥酸先用少量1mol/L氢氧化钠溶解,再用10%三氯乙酸定容至100mL)3、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电炉、试管、量筒、天平、移液管等【实验步骤】1、MDA的提取称取材料1g,剪碎,先加入2mL10%的三氯乙酸和少量石英砂研磨,再加入8mL10%的三氯乙酸充分研磨后,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四 注意事项
取上清液时要小心,不要将沉淀取出 使用离心机时, 一定要注意平衡.
返回
上述反应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
但此反应受可溶性糖的极大干扰: 糖与TBA的反应产物在532nm处也有吸收 (糖与TBA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 所以,测定MDA含量时需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对最大吸收光谱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 液,代入数值,计算得出混合液中两种组分的浓度公式: 可溶性糖:C1/(mmol/L)=11.71 OD450 MDA: C2/(μmol/L)=6.45 OD532-0.56 OD450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 的测定
一原理
植物器官在逆境条件下或衰老时, 往往发 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中产 物之一, 通常将其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 用 于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 条件反应的强弱。
丙二醛 硫代巴比妥酸 + (MDA) (TBA)
高温酸性
三甲基复合物 (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 (红棕色)
(2)显色反应及测定 吸取上清液2ml,加2ml 0.6% TBA,混匀,在沸水浴中煮 沸15min,迅速冷却,在4000r/min下离心5min 。取上清液 测定532nm和450nm下的OD值。 对照以2ml TCA 代替提取液。
(3) 计算
按公式计算MDA的含量(μmol/g):
MDA含量(μmol/g) = MDA的浓度(μmol/L) ×提取液总体积 (0.005L) × 稀释倍数(2)÷质量(0.5g) =C2 ×0.02
二 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 植物叶片(经逆境条件处理) (二)仪器设备 研钵, 试管, 移液管,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三) 试剂 10 % 三氯乙酸 (TCA) 0验步骤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六逆境下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TBARS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机体在生化反应中产生的性质活泼的具有极强的氧化功能、可以导致机体衰老的物质。
自由基的形成有生化、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来自机体内的生化反应,如各种酶的催化反应等都可以产生大量自由基。
此外,一些化学物质空气污染、辐射、运动和心理压力等都会激发活性氧和自山基的产生。
机体在氧的利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内因性和外因性因素而产生各种活性氧和自山基,这些自山基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疑自由基(0(?0H)、氢自由基(H?)、有机自1由基(R?)、单线态氧(0)、过氧化氢(H0)、臭氧(0)及脂类过氧化自由基(L00?) 和脂2223类自由基(L?)等。
为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抵御各种活性氧和自111基对器官和组织的伤害,体内有各种清除活性氧和自山基的抗氧化物质,如抗氧化酶类、蛋口质类和抗氧化维生素等。
抗氧化酶类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谷胱甘肽转移酶(GRT)等,这些酶是机体内部的笫一道防线,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蛋口质类包括铁传递蛋白、肝球蛋口、血红素结合蛋口等;抗氧化维生素有维生素C、尿酸、a-VE, a-胡萝卜素,卩-胡萝卜素。
当活性氧和自山基浓度超过生理限度时,多余的自山基成为有害物质,攻击脂质、蛋白质、糖类和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各种氧化反应,引发各种氧化损伤,进而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如人体癌症、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伤、糖尿病、缺血再灌流障碍等多种疾病。
氧化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植物受到高温、水渍、低温等不良环境时,从形态上也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萎嫣,叶片变黃,生物量变小等,以及保护酶活性下降等。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评估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从而了解植物的抗逆性。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分解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MDA 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 2,4-二酮),该物质在 532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其他成分在该波长处也有吸收,因此需要同时测定 60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进行校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菠菜、水稻等)2、实验试剂(1)05%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称取 05g TBA 溶于 100ml 20%三氯乙酸(TCA)溶液中。
(2)20%三氯乙酸(TCA)溶液3、实验仪器(1)分光光度计(2)离心机(3)恒温水浴锅(4)研钵(5)移液器(6)容量瓶(7)刻度试管四、实验步骤1、提取称取05g 植物叶片,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5ml 20% TCA 溶液,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转移至离心管中,在 4℃下以 10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 MDA 提取液。
2、反应吸取 2ml MDA 提取液于刻度试管中,加入 2ml 05% TBA 溶液,混合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15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3、测定以 20% TCA 溶液为空白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定 532nm 和60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532 和 A600)。
五、实验结果计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MDA 含量(μmol/g):MDA 含量= 645×(A532 A600) × V /(W × 1000)其中,645 为 MDA 与 TBA 反应产物在 532nm 处的消光系数;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植物组织鲜重(g)。
实验11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六 、思考题
1.说明膜脂过氧化丙二醛含量有什么 变化,分析其原因。
五、结果计算
以测得的OD532减去OD600的非特异吸收值,分别计算衰 老和正常组的值。 MDA浓度(μmol/L)=6.45(D532-D600)-0.56D450 MDA含量(μmol/g FW)=
MDA 浓度( mol / μ L ) 提取液体积 ml ) 植物组织鲜重( g )
D450、D532、D600分别代表450nm、532nm和600nm波长下 的光密度值。
>10%三氯乙酸(TCA)
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1mol/L氢氧化钠溶解, 再用10%三氯乙酸定容)
> >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
1 MDA的提取:称1g叶片,加入2ml 10% TCA及少量石 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 10%TCA进一步研磨, 定容至10ml,匀浆以4000r/min 离心10min,其上清 液即为MDA提取液。 2 MDA的测定:取2ml MDA提取液(对照加2ml蒸馏水), 加2ml 0.6%TBA,混和液在沸水浴中保温15min后, 立即置于冰浴中冷却,然后离心10min,于波长 532nm、450nm和600nm下测定OD值。
注意事项
MDA-TBA显色反应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沸水浴10-15min 之间。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引起532nm下的光吸收值下降; 如待测液浑浊,可适当增加离心力及时间,最好使用低温 离心机离心。 可溶性糖与TBA显色反应的产物在532 nm也有吸收(最大 吸收在450 nm),当植物处于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时 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可溶性糖与tba显色反应的产物在532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在450nm当植物处于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时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2.掌握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植物器官在逆境条件下或衰老时,自由基代谢失调,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产物之一,通常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用于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MDA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形成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32nm处,最小吸收峰在600nm处,消光系数为155 (mM)-1 cm-1。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材料:新老叶蛋白提取液仪器:移液枪,水浴箱,离心机,离心管,分光光度计试剂:磷酸缓冲液,TBA,TCA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制取提取液(一周前进行)称叶龄差异明显的叶片各0.50g 左右,加入5ml 磷酸缓冲液(50mmol,pH值为7.8),于冰浴中研磨提取,匀浆液以8000g 离心力作用下(4℃)离心10min,其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加试剂以及处理:实验管:分别向1mL新老叶提取液中加TBA与TCA混合液4.0mL (92oC水浴保温30min)空白管:1mL Pi-buffer +TBA与TCA混合液 4.0ml (92oC水浴30min)3.冷却后,平衡,离心5min(10000rpm)4.测吸光度:测定A532, A450和A600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由上一次实验可知,新叶质量为0.50g,老叶为0.53g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项目A532值A450值A600值新叶0.147 0.771 0.009老叶0.244 1.530 0.026数据计算:MDA含量计算公式:MDA(mmol/L)=(A532-A600)/(155*L),L 为比色杯厚度(cm),此次实验L=1cm。
蔗糖对MBA-TBA反应有干扰,可用下式消除:MDA(μmol/L)=6.45(A532-A600)-0.56A450进一步可以算出单位鲜重植物组织中的MDA含量。
丙二醛含量测定
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降低及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等。
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过程的变化。
近来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或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破坏而有利于活性氧的积累。
活性氧积累的危害之一是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
活性氧包括含氧自由基。
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生物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主要有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自由基(ROO?)、烷氧自由基(RO?)、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O21)等。
植物对活性氧产生有酶促和非酶促两类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等是酶促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是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抗氧化剂。
丙二醛(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
因此,丙二醛产生数量的多少能够代表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也可间接反映植物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
所以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丙二醛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
[原理]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
该物质在539nm波长下有吸收峰。
由于硫代巴比妥酸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该波长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在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9nm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材料、仪器、药品]1(材料:植物抗逆性鉴定实验中的四种菠菜样品,即绿色和黄色叶片的高温处理和室温对照。
2(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水浴锅:(4) 天平;(5) 研钵;(6) 剪刀;(7) 5ml刻度离心管;(9) 刻度试管(10ml);(10) 镊子;(11) 移液管(5ml、2ml、1ml);(12)冰箱。
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降低及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等。
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过程的变化。
近来大量研究说明,植物在逆境胁迫或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破坏而有利于活性氧的积累。
活性氧积累的危害之一是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
活性氧包括含氧自由基。
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生物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主要有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自由基(ROO·)、烷氧自由基(RO·)、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O21〕等。
植物对活性氧产生有酶促和非酶促两类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等是酶促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抗坏血酸(ASA)和复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是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抗氧化剂。
丙二醛(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
因此,丙二醛产生数量的多少能够代表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也可间接反映植物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
所以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丙二醛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
[原理]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
该物质在539nm波长下有吸收峰。
由于硫代巴比妥酸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该波长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在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9nm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材料、仪器、药品]1.材料:植物抗逆性鉴定实验中的四种菠菜样品,即绿色和黄色叶片的高温处理和室温对照。
实验八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实验八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分解产物,从膜上产生的位置释放出后,与蛋白质、核酸起反应修饰其特征;使纤维素分子间的桥键松驰,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mda的积累可能对膜和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
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够显著增加tba与蔗糖或mda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消光度值,所以在蔗糖、mda与tba显色反应中需一定量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μmol/l。
a.直线重回法mda与tba显色反应产物在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为零。
不同浓度的蔗糖(0~25mmol/l)与tba显色反应产物在450nm的消光度值与532nm和600nm处的消光度值之差成正相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蔗糖与tba显色反应后,测定上述三个波长的消光度值,求其直线方程,可求算糖分在532nm处的消光度值。
uv-1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直线方程为:y532=﹣0.00198+0.088d450①b.双组分分光光度计法据朗伯-比尔定律:d=kcl,当液层厚度为1cm时,k=d/c,k称作该物质的比吸收系数。
当某一溶液中存有数种吸光物质时,某一波长下的消光度值等同于此混合液在该波长下各呈色物质的消光度之和。
已知蔗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在450nm和532nm波长下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5.40,7.40。
MDA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TBARS-硫代巴比妥酸产物)含量的测定---(TBA)法一、仪器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离心机1台;电子天平1台;10ml离心管4支;研钵2套;试管4支;刻度吸管:10ml 1支,2ml 1支;剪刀1把。
二、试剂10%三氯乙酸(TCA);0.6%硫代巴比妥酸(TBA):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溶解,再用10%的三氯乙酸定容;石英砂。
三、方法1.实验材料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
2.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 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进一步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3.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测定532nm、600nm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四、计算含量1.直线方程法按公式[Y532=-0.00198+0.088D450]求出样品中糖分在532nm处的消光度值Y532,用实测532nm的消光度值减去600nm非特异吸收的消光度值再减去Y532,其差值为测定样品中MDA-TBA反应产物在532nm的消光度值。
按MDA在532nm处的毫摩尔消光系数为155换算求出提取液中MDA浓度。
2.双组分分光光度法按公式[C2(μmol/L)=6.45(D532-D600)-0.56D450]可直接求得植物样品提取液中MDA的浓度。
[C1=11.71D450C1: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用上述任一方法求得MDA的浓度,根据植物组织的重量计算测定样品中MDA的含量。
:MDA含量(umol·g-1)=MDA浓度(umol·L-1)x提取液体积(ml)/植物组织鲜重(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条件,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形成在532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5mmol/(L·cm),并且在600nm处有最小光吸收。
可按公式:
A532-A600=155000×C×L①
算出MDA浓度C(μmol/L),进一步算出单位质量组织中MDA含量(μmol/g)。
式中A532和A600分别表示532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值。
L为比色杯厚度(cm)。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对MDA-TBA反应有干扰作用。
为消除这种干扰,经试验,可用下列公式消除由蔗糖引起的误差。
C(μmol/L)=6.45(A532-A600)−0.56A450②
式中:A450、A532和A600分别表示450nm、532nm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用公式②算出植物样品提取液中MDA的浓度后,进一步算出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海滨锦葵叶片。
(二)试剂
1、5%三氯乙酸(TCA)。
2、0.67%(W/V)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称取硫代巴比妥酸0.67g溶于10%TCA溶解并用其定容至l00mL。
(三)仪器设备
研钵,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天平,刻度试管,可调加样器
三、实验步骤
1.MDA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0.5g,剪碎,加入5%TCA5mL,研磨至匀浆,匀浆在3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加入2mL0.67%TBA溶液,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试管并冷却,3000r/min再离心15min。
3.取上清液并量其体积。
以0.67%TBA溶液为空白测定532nm、600nm和450nm处的吸光
度值,并按公式②算出MDA浓度。
注意:
1.可溶性糖与TBA显色反应的产物在532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在450nm),当植物处于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时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2.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增强MDA与TBA的显色反应,当植物组织中铁离子浓度过低时应补充Fe3+(最终浓度为0.5nmol·L-1)
3.如待测液浑浊,可适当增加离心力及时间,最好使用低温离心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