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学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实验学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34(0)x y y =≠,则( )
A .34y 0x +=
B .8-6y=0x
C .3+4x y y x =+
D .
43
x y = 2.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与∠β不相等...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3.如图,C 为射线AB 上一点,AB =30,AC 比BC 的
1
4
多5,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单位/秒和1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 上沿AB 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M 为BP 的中点,N 为QM 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 =2AC ;②AB =4NQ ;③当PB =
1
2
BQ 时,t =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4.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
2
1
3+x =5x B .x 2+1=3x C .3
2y
=y+2 D .2x ﹣3y =1
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21(1)(1)x
x x +=+- B .()am an a m n +=- C .2
244(2)m m m +-=-
D .2
2(2)(1)a
a a a --=-+
6.﹣2020的倒数是( ) A .﹣2020
B .﹣
1
2020
C .2020
D .
1
2020
7.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单位:cm ).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如果设长方形的长为xc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
A .2(x+10)=10×4+6×2
B .2(x+10)=10×3+6×2
C .2x+10=10×4+6×2
D .2(x+10)=10×2+6×2 8.如果+5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5米,那么-3米表示( ). A .向西走3米 B .向北走3米 C .向东走3米 D .向南走3米 9.若代数式3x ﹣9的值与﹣3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
A .2
B .4
C .﹣2
D .﹣4
10.将方程
212
134
x x -+=-去分母,得( ) A .4(21)3(2)x x -=+ B .4(21)12(2)x x -=-+
C .(21)63(2)x x -=-+
D .4(21)123(2)x x -=-+
11.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
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不赔不赚
B .赚了9元
C .赚了18元
D .赔了18元
12.某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6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 ) A .40分钟
B .42分钟
C .44分钟
D .46分钟
二、填空题
13.如果实数a ,b 满足(a-3)2+|b+1|=0,那么a b =__________.
14.甲、乙两地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和﹣9米,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米. 15.已知单项式2
45225n m x
y x y ++与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
16.一个商店把某件商品按进价提高20%作为定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按定价减价20%出售,很快卖掉,结果这次生意亏了4元.那么这件商品的进价是________元. 17.﹣30×(
1223-+4
5
)=_____. 18.已知m ﹣2n =2,则2(2n ﹣m )3﹣3m+6n =_____.
19.计算: 1
01(2019)5-⎛⎫
+- ⎪⎝⎭
=_________
20.若a-b=-7,c+d=2013,则(b+c)-(a-d)的值是______. 21.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22.小康家里养了8头猪,质量分别为:104,98.5,96,91.8,102.5,100.7,103,95.5(单位:kg ),每头猪超过100kg 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 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_____.
23.当12点20分时,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__________. 24.若2a ﹣b=4,则整式4a ﹣2b+3的值是______.
三、压轴题
25.已知AOD α∠=,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
(1)如图1,当160α=︒,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求MON ∠的大小; (2)如图2,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20BOC ∠=︒,60MON ∠=︒,求
α.
26.如图1,线段AB 的长为a .
(1)尺规作图: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2AB ;延长线段BA 到D ,使AD =AC .(先用尺规画图,再用签字笔把笔迹涂黑.)
(2)在(1)的条件下,以线段AB 所在的直线画数轴,以点A 为原点,若点B 对应的数恰好为10,请在数轴上标出点C ,D 两点,并直接写出C ,D 两点表示的有理数,若点M 是BC 的中点,点N 是AD 的中点,请求线段MN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现有甲、乙两个物体在数轴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从点D 处开始,在点C ,D 之间进行往返运动;乙从点N 开始,在N ,M 之间进行往返运动,甲、乙同时开始运动,当乙从M 点第一次回到点N 时,甲、乙同时停止运动,若甲的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乙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请求出甲和乙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
27.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探究: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
结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 和数n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 ∣.
直接应用:表示数a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表示数a 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 灵活应用:
(1)如果∣a+1∣=3,那么a=____;
(2)若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a-2∣+∣a+4∣=_____; (3)若∣a-2∣+∣a+4∣=10,则a =______; 实际应用:
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表示-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长度/秒.
(1)两只电子蚂蚁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求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
(2)求运动几秒后甲到A 、B 、C 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
28.对于数轴上的点P ,Q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 到点Q 的距离为d(d≥0),则称d 为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记作d[PQ].例如,在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是2,点Q 表示的数是5,则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为d[PQ]=3. 问题解决:
(1)点M ,N 都在数轴上,点M 表示的数是1,且点N 到点M 的d 追随值d[MN]=a(a≥0),则点N 表示的数是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点C 表示的数是1,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A ,B 都沿着正方向同时移动,其中A 点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B 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A 从点C 出发,点B 表示的数是b ,设运动时间为t(t>0).
①当b=4时,问t 为何值时,点A 到点B 的d 追随值d[AB]=2; ②若0<t≤3时,点A 到点B 的d 追随值d[AB]≤6,求b 的取值范围.
29.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段AB 的“2倍点”. (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 (2)若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求AC 的长;
(3)如图②,已知AB =20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 m /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 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_____________s 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 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
30.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示数b ,C 点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c 满足|a+2|+(c-7)2=0.
(1)a=______,b=______,c=______;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点B 与数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则AB=______,AC=______,BC=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4)直接写出点B 为AC 中点时的t 的值.
31.如图,在数轴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A B C D ,其中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
0,3,10,且2CD AB .
(1)点D 表示的数是 ;(直接写出结果)
(2)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是t (秒),当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时. ①求t 的值;
②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P ,满足3BD PA PC -=?若存在,求出点P 表示的数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阅读理解)
若A ,B ,C 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 到A 的距离是点C 到B 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 是(A ,B )的优点.
例如,如图①,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 到点A 的距离是2,到点B 的距离是1,那么点C 是(A ,B )的优点;又如,表示0的点D 到点A 的距离是1,到点B 的距离是2,那么点D 就不是(A ,B )的优点,但点D 是(B ,A )的优点. (知识运用)
如图②,M 、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所表示的数为﹣2,点N 所表示的数为4. (1)数 所表示的点是(M ,N )的优点;
(2)如图③,A 、B 为数轴上两点,点A 所表示的数为﹣20,点B 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 从点B 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停止.当t 为何值时,P 、A 和B 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进行一一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A 中、34y 0x +=,可得34y x =-,故A 错; B 中、8-6y=0x ,可得出43x y =,故B 错; C 中、3+4x y y x =+,可得出23x y =,故C 错;
D 中、
43x y
=,交叉相乘得到34x y =,故D 对.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及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余角与补角的性质进行一一判断可得答案. . 【详解】
解:A,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α=∠β=45o ; B,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α=∠β; C,由图可得∠α不一定与∠β相等; D,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α=∠β.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度的计算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其中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AC 比BC 的1
4
多5可分别求出AC 与BC 的长度,然后分别求出当P 与Q 重合时,此时t=30s ,当P 到达B 时,此时t=15s ,最后分情况讨论点P 与Q 的位置. 【详解】
解:设BC =x ,
∴AC =14x +5 ∵AC +BC =AB
∴x +
1
4
x +5=30, 解得:x =20,
∴BC=20,AC=10,
∴BC=2AC,故①成立,∵AP=2t,BQ=t,
当0≤t≤15时,
此时点P在线段AB上,∴BP=AB﹣AP=30﹣2t,∵M是BP的中点
∴MB=1
2
BP=15﹣t
∵QM=MB+BQ,
∴QM=15,
∵N为QM的中点,
∴NQ=1
2
QM=
15
2
,
∴AB=4NQ,
当15<t≤30时,
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
∴BP=AP﹣AB=2t﹣30,
∵M是BP的中点
∴BM=1
2
BP=t﹣15
∵QM=BQ﹣BM=15,∵N为QM的中点,
∴NQ=1
2
QM=
15
2
,
∴AB=4NQ,
当t>30时,
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
∴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
∴BM=1
2
BP=t﹣15
∵QM=BQ﹣BM=15,∵N为QM的中点,
∴NQ=1
2
QM=
15
2
,
∴AB=4NQ,
综上所述,AB=4NQ,故②正确,
当0<t≤15,PB=1
2
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
∴AP=2t,BQ=t
∴PB=AB﹣AP=30﹣2t,
∴30﹣2t=1
2
t,
∴t=12,
当15<t≤30,PB=1
2
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
∴AP=2t,BQ=t,
∴PB=AP﹣AB=2t﹣30,
∴2t﹣30=1
2
t,
t=20,
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
∴PB=AP﹣AB=2t﹣30,
∴2t﹣30=1
2
t,
t=20,不符合t>30,
综上所述,当PB=1
2
BQ时,t=12或20,故③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到达B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与Q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A、
21
3
x
=5x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B 、x 2+1=3x 未知数x 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C 、
3
2y
=y+2中等号左边不是整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D 、2x ﹣3y =1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A .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未知数x 的次数是1这个条件.此类题目可严格按照定义解题.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分别利用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对各选项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详解】
解:A 、21x +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 B 、()am an a m n +=+,故此选项错误; C 、244m m +-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 D 、2
2(2)(1)a
a a a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解答. 【详解】
解:根据倒数的概念可得,﹣2020的倒数是1
2020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目中图形,求得梯形的长.由图知,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再设另一边为x 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详解】
解: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故设另一边为x厘米.
根据题意得:2×(10+x)=10×4+6×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目中梯形变化为矩形,其周长不变.
8.A
解析:A
【解析】
∵+5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5米,
∴-3米表示向西走3米,
故选A.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3x﹣9﹣3=0,
解得:x=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方程两边同乘12即可得答案.
【详解】
方程212
1
34
x x
-+
=-两边同时乘12得:4(21)123(2)
x x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乘.1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盈利的这件成本为x元,则135-x=25%x,解得:x=108元;亏本的这件成本
为y 元,则y -135=25%y ,解得:y=180元,则135×2-(108+180)=-18元,即赔了18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2.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设开始做作业时的时间是6点x 分,
∴6x ﹣0.5x=180﹣120,
解得x≈11;
再设做完作业后的时间是6点y 分,
∴6y ﹣0.5y=180+120,
解得y≈55,
∴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55﹣11=44分钟.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1;
【解析】
解:由题意得:a-3=0,b+1=0,解得:a=3,b=-1,∴=-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 解析:-1;
【解析】
解:由题意得:a -3=0,b +1=0,解得:a =3,b =-1,∴3(1)a b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
14.【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20﹣(﹣9),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20﹣(﹣9)=20+9=29,
故答案为:29.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关键是
解析:【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20﹣(﹣9),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20﹣(﹣9)=20+9=29,
故答案为:29.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关键是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5.9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题,则,解出m 、n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
和是同类项
且
,
【点睛】
本题考查同类型的定义,解题关键是针对x 、y 的次方都相等联立等式解出 解析:9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题,则25,24n m +=+=,解出m 、n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
242n x y +和525m x y +是同类项
∴25n +=且24m +=
∴3n =,2m =
∴239m n ==
【点睛】
本题考查同类型的定义,解题关键是针对x 、y 的次方都相等联立等式解出m 、n 的值即可. 16.100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 的方程,求解可得商品的进价.
解:根据题意:设未知进价为x ,
可得:x•(1+20%)•(1-20%)=96
解得:x=100;
解析:100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 的方程,求解可得商品的进价.
解:根据题意:设未知进价为x ,
可得:x•(1+20%)•(1-20%)=96
解得:x=100;
17.﹣19.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详解】
解:﹣30×(+)
=﹣30×+(﹣30)×()+(﹣30)× =﹣15+20﹣24
=﹣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解析:﹣19.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30×(12
23
-+
4
5
)
=﹣30×1
2
+(﹣30)×(
2
3
-)+(﹣30)×
4
5
=﹣15+20﹣24
=﹣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详解】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
解析:-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
【详解】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3×2
=﹣16﹣6
=﹣22,
故答案为:﹣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
19.6
【解析】
【分析】
利用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5+1=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解析:6
【解析】
【分析】
利用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5+1=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2020
【解析】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
由已知
解析:2020
【解析】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
由已知,a-b=-7,c+d=2013,
∴原式=7+2013=2020,
故答案为:20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算,整体代换思想的应用,掌握整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1.2×105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
解析:2×105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2×105.
故答案为:5.2×105.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2.5.
【解析】
【分析】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每头猪超过100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1.5.
故答案为:﹣1.
解析:5.
【解析】
【分析】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每头猪超过100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1.5.
故答案为:﹣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依据这一点可以简化数的求和计算.
23.110°
【解析】
【分析】
12时整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当12时20分时,分针和时针都转过一定的角度,用分针转过的角度减去时针转过的角度,就得到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
【详解】
解:因为
解析:110°
【解析】
【分析】
12时整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当12时20分时,分针和时针都转过一定的角度,用分针转过的角度减去时针转过的角度,就得到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
【详解】
解:因为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
所以钟表上12时20分时,时针转过的角度是:0.5°×20=10°,
分针转过的角度是:6°×20=120°,
所以12时20分钟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120°-10°=110°.
故答案为:1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解决的关键是理解钟面上的分针每分钟旋转6°,时针每分钟旋转0.5°.
24.11
【解析】
【分析】
对整式变形得,再将2a ﹣b=4整体代入即可.
【详解】
解:∵2a﹣b=4,
∴=,
故答案为:11.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已
解析:11
【解析】
【分析】
对整式423a b -+变形得2(2)3a b -+,再将2a ﹣b=4整体代入即可.
【详解】
解:∵2a ﹣b=4,
∴423a b -+=2(2)324311a b -+=⨯+=,
故答案为:11.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已知条件对代数式进行适当变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压轴题
25.(1)80°;(2)140°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BOM=12∠AOB ,∠BON=12
∠BOD ,再根据角的和差得∠AOD=∠AOB+∠BOD ,∠MON=∠BOM+∠BON ,结合三式求解;(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
义∠MOC=
12∠AOC ,∠BON=12
∠BOD ,再根据角的和差得∠AOD=∠AOC+∠BOD-∠BOC ,∠MON=∠MOC+∠BON-∠BOC 结合三式求解.
【详解】
解:(1)∵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
∴∠BOM=12∠AOB ,∠BON=12
∠BOD , ∴∠MON=∠BOM+∠BON=12∠AOB+12∠BOD=12
(∠AOB+∠BOD). ∵∠AOD=∠AOB+∠BOD=α=160°,
∴∠MON=12×160°=80°;
(2)∵OM平分∠AOC,ON平分∠BOD,
∴∠MOC=1
2
∠AOC,∠BON=
1
2
∠BOD,
∵∠MON=∠MOC+∠BON-∠BOC,
∴∠MON=1
2
∠AOC+
1
2
∠BOD -∠BOC=
1
2
(∠AOC+∠BOD )-∠BOC.
∵∠AOD=∠AOB+∠BOD,∠AOC=∠AOB+∠BOC,
∴∠MON=1
2
(∠AOB+∠BOC+∠BOD )-∠BOC=
1
2
(∠AOD+∠BOC )-∠BOC,
∵∠AOD=α,∠MON=60°,∠BOC=20°,
∴60°=1
2
(α+20°)-20°,
∴α=1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明确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详见解析;(2)35;(3)﹣5、15、112
3
、﹣7
6
7
.
【解析】
【分析】
(1)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按要求做出即可;
(2)根据中点的定义及线段长度的计算求出;
(3)认真分析甲、乙物体运行的轨迹来判断它们相遇的可能性,分情况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相遇的时间,然后计算出位置.
【详解】
解:(1)如图所示;
(2)根据(1)所作图的条件,如果以点A为原点,若点B对应的数恰好为10,则有
点C对应的数为30,点D对应的数为﹣30,MN=|20﹣(﹣15)|=35
(3)设乙从M点第一次回到点N时所用时间为t,则
t=2235
22
MN⨯
==35(秒)
那么甲在总的时间t内所运动的长度为
s=5t=5×35=175
可见,在乙运动的时间内,甲在C,D之间运动的情况为
175÷60=2……55,也就是说甲在C,D之间运动一个来回还多出55长度单位.①设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的时间为t1,有
5t1=2t1+15,t1=5(秒)
而﹣30+5×5=﹣5,﹣15+2×5=﹣5
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5.
②设甲乙第二次相遇时的时间经过的时间t2,有
5t2+2t2=25+30+5+10,t2=10(秒)
此时甲的位置:﹣15×5+60+30=15,乙的位置15×2﹣15=15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15.
③设甲乙第三次相遇时的时间经过的时间t3,有
5t3﹣2t3=20,t3=20
3
(秒)
此时甲的位置:30﹣(5×20
3
﹣15)=11
2
3
,乙的位置:20﹣(2×
20
3
﹣5)=11
2
3
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112 3
④从时间和甲运行的轨迹来看,他们可能第四次相遇.设第四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为t4,有
5t4﹣112
3
﹣30﹣15+2t4=11
2
3
,t4=9
16
21
(秒)
此时甲的位置:5×916
21
﹣45﹣11
2
3
=﹣7
6
7
,乙的位置:11
2
3
﹣2×9
16
21
=﹣7
6
7
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76
7
.
四次相遇所用时间为:5+10+20
3
+9
16
21
=31
3
7
(秒),剩余运行时间为:35﹣31
3
7
=3
4
7
(秒)
当时间为35秒时,乙回到N点停止,甲在剩余的时间运行距离为5×34
7
=
525
7
=
176
7
.
位置在﹣76
7
+17
6
7
=10,无法再和乙相遇,故所有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为﹣5、15、
112
3
、﹣7
6
7
.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作图及线段长度计算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是两个点在数轴上做复杂运动时的运动轨迹和相遇的位置,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正确分析出可能相遇的情况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7.探究:3;5;直接应用:∣a-2∣,∣a+4∣;灵活应用(1)2或-4;(2)6;(3)-6或4;实际应用:(1)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是-10.4;(2)运动2秒或5秒后甲到A、B、C 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
【解析】
【分析】
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绝对值的意义、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及数轴直观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探究:4-1=3;2-(-3)=5.
直接应用:∣a-2∣,∣a+4∣;
灵活应用:
(1)a+1=±3,a=3-1=2或a=-3-1=-4,∴a=2或-4;
(2)∵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a-2<0,a+4>0,∴原式=2-a+a+4=6;(3)由(2)可知,a<-4或a>2.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a<-4时,方程变为:2-a-(a+4)=10,解得:a=-6;
②当a>2时,方程变为:a-2+(a+4)=10,解得:a=4;
综上所述:a的值为-6或4.
实际应用:
(1)设x秒后甲与乙相遇,则:
4x+6x=34
解得:x=3.4,4×3.4=13.6,﹣24+13.6=﹣10.4.
故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是﹣10.4;
(2)设y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B点距A,C两点的距离为
14+20=34<40,A点距B、C两点的距离为14+34=48>40,C点距A、B的距离为34+20=54>40,故甲应为于AB或BC之间.
①AB之间时:4y+(14﹣4y)+(14﹣4y+20)=40
解得:y=2;
②BC之间时:4y+(4y﹣14)+(34﹣4y)=40
解得:y=5.
答:运动2秒或5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8.(1)1+a或1-a;(2)1
2
或
5
2
;(3)1≤b≤7.
【解析】
【分析】
(1)根据d追随值的定义,分点N在点M左侧和点N在点M右侧两种情况,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2)①分点A在点B左侧和点A在点B右侧两种情况,类比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根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计算即可;②
【详解】
解:(1)点N在点M右侧时,点N表示的数是1+a;
点N 在点M 左侧时,点N 表示的数是1-a ;
(2)①b=4时,AB 相距3个单位,
当点A 在点B 左侧时,t=(3-2)÷(3-1)=
12, 当点A 在点B 右侧时,t=(3+2)÷(3-1)=52
; ②当点B 在点A 左侧或重合时,即d ≤1时,随着时间的增大,d 追随值会越来越大, ∵0<t≤3,点A 到点B 的d 追随值d[AB]≤6,
∴1-d+3×(3-1)≤6,
解得d ≥1,
∴d=1,
当点B 在点A 右侧时,即d>1时,在AB 重合之前,随着时间的增大,d 追随值会越来越小,
∵点A 到点B 的d 追随值d[AB]≤6,∴d ≤7
∴1<d ≤7,
综合两种情况,d 的取值范围是1≤d ≤7.
故答案为(1)1+a 或1-a ;(2)①
12或52;②1≤b≤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和动点问题.
29.(1)是;(2)5cm 或7.5cm 或10cm ;(3)10或
607. 【解析】
【分析】
(1)根据“2倍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2)分点C 在中点的左边,点C 在中点,点C 在中点的右边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
(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P 应在Q 的右边,分别表示出AQ 、QP 、PB ,求出t 的范围.然后根据(2)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
(1)∵整个线段的长是较短线段长度的2倍,∴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2倍点”. 故答案为是;
(2)∵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AC =1513⨯
=5cm 或AC =1512⨯=7.5cm 或AC =1523
⨯=10cm . (3)∵点Q 是线段AP 的“2倍点”,∴点Q 在线段AP 上.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P=2t,BQ=t,∴AQ=20-t,QP=2t-(20-t)=3t-20,PB=20-2t.∵PB=20-2t≥0,∴t≤10.
∵QP=3t-20≥0,∴t≥20
3,∴20
3
≤t≤1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Q=1
3
AP时,20-t=
1
3
×2t,解得:t=12>10,舍去;
②当AQ=1
2
AP时,20-t=
1
2
×2t,解得:t=10;
③当AQ=2
3
AP时,20-t=
2
3
×2t,解得:t
60
7
;
答:t为10或60
7
时,点Q是线段AP的“2倍点”.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线段的和差等知识点,题目需根据“2倍点”的定义分类讨论,理解“2倍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1)-2;1;7;(2)4;(3)3+3t;9+5t;6+2t;(4)3.
【解析】
【分析】
(1)利用|a+2|+(c﹣7)2=0,得a+2=0,c﹣7=0,解得a,c的值,由b是最小的正整数,可得b=1;
(2)先求出对称点,即可得出结果;
(3)分别写出点A、B、C表示的数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AB、AC、BC即可;(4)由点B为AC中点,得到AB=BC,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1)∵|a+2|+(c﹣7)2=0,∴a+2=0,c﹣7=0,解得:a=﹣2,c=7.
∵b是最小的正整数,∴b=1.
故答案为﹣2,1,7.
(2)(7+2)÷2=4.5,对称点为7﹣4.5=2.5,2.5+(2.5﹣1)=4.
故答案为4.
(3)点A表示的数为:-2-t,点B表示的数为:1+2t,点C表示的数为:7+4t,则
AB=t+2t+3=3t+3,AC=t+4t+9=5t+9,BC=2t+6.
故答案为3t+3,5t+9,2t+6.
(4)∵点B为AC中点,∴AB=BC,∴3t+3=2t+6,解得:t=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及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的特点能求出两点间的距离.
31.(1)16;(2)①t的值为3或14
3
秒;②存在,P表示的数为
31
4
.
【解析】
【分析】
(1)由数轴可知,AB=3,则CD=6,所以D 表示的数为16,
(2)①当运动时间是t 秒时,在运动过程中,B 点表示的数为3+2t,A 点表示的数为2t, C 点表示的数为10-t ,D 点表示的数为16-t ,分情况讨论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解答即可;②分情况讨论当t=3秒, t=
143秒时,满足3BD PA PC -=的点P , 注意P 为线段AB 上的点对x 的值的限制.
【详解】
(1)16
(2)①在运动过程中,B 点表示的数为3+2t,A 点表示的数为2t,C 点表示的数为10-t ,D 点表示的数为16-t.
当BC =2,点B 在点C 的右边时,
由题意得:32-10-2BC t t =+=(),
解得:t =3,
当AD=2,点A 在点D 的左边时,
由题意得:16--22AD t t ==,
解得:t =143
. 综上,t 的值为3或
143
秒 ②存在,理由如下: 当t=3时,A 点表示的数为6,B 点表示的数为9,C 点表示的数为7,D 点表示的数为13. 则13-94-6|-7|BD PA x PC x ====,,,
-3BD PA PC =,
()4--6|-7|x x ∴=, 解得:314x =或112, 又P 点在线段AB 上,则69x ≤≤
314
x ∴=. 当143t =时,A 点表示的数为283,B 点表示的数为373,C 点表示的数为163
,D 点表示的数为343
. 则37343816-1-|-|3333
BD PA x PC x ====,,, -3BD PA PC =, ∴ 28161--|-|33x x ⎛
⎫= ⎪⎝
⎭,
解得:7912x =或176, 又283733
x ≤≤, x ∴无解
综上,P 表示的数为
314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解题的关键是:(1)由路程=速度×时间结合运动方向找出运动t 秒时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2)根据3BD PA PC -=列出关于t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32.(1)2或10;(2)当t 为5秒、10秒或7.5秒时,P 、A 和B 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
【解析】
【分析】
(1)设所求数为x ,根据优点的定义分优点在M 、N 之间和优点在点N 右边,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优点的定义可知分三种情况:①P 为(A ,B )的优点;②P 为(B ,A )的优点;③B 为(A ,P )的优点.设点P 表示的数为x ,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 的值.
【详解】
解:(1)设所求数为x ,
当优点在M 、N 之间时,由题意得x ﹣(﹣2)=2(4﹣x ),解得x=2;
当优点在点N 右边时,由题意得x ﹣(﹣2)=2(x ﹣4),解得:x=10;
故答案为:2或10;
(2)设点P 表示的数为x ,则PA=x+20,PB=40﹣x ,AB=40﹣(﹣20)=60,
分三种情况:
①P 为(A ,B )的优点.
由题意,得PA=2PB ,即x ﹣(﹣20)=2(40﹣x ),
解得x=20,
∴t=(40﹣20)÷4=5(秒);
②P 为(B ,A )的优点.
由题意,得PB=2PA ,即40﹣x=2(x+20),
解得x=0,
∴t=(40﹣0)÷4=10(秒);
③B 为(A ,P )的优点.
由题意,得AB=2PA ,即60=2(x+20)
解得x=10,
此时,点P 为AB 的中点,即A 也为(B ,P )的优点,
∴t=30÷4=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