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
态度的测量
总加量表法 ▲由20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在意义的大小上无本质区 别 ▲程度分三等、五等(非常赞成、赞成、无所谓、反对、 非常反对)、七等 社会距离尺度法 通过测量人与人的社会距离反映人们的某种社会态度 五点法 一点法 选取一组有关问题的简单、直接、涉及面广的陈述,再 要求被试对每个陈述作出反应,依据应答评记分数。 主题统觉法(TAT)---投射法的一种
- 15 -
平衡论
O + P + ① + X P - ② + O - X P - ③ - O + X P + ④ O - - X
O + P + ⑤ - X P
O +
+ X P - ⑥
O -
+ X P
O -
- X - ⑧
+ ⑦
- 16 -
认知失调论
---弗斯廷格1957你提出 需要、态度、兴趣、理想、信念等元素的不一致,就产 生失调。 ★解除失调的方法: 改变认知元素 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加强认知系统的协调 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降低不协调的愿望的三个因素: 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个体在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
- 13 -
4.1.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改变的理论 ★ 学习理论 刺 激
(信息传播)
注意
了解
接受
态度形成和改变
★ 功能理论 功利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认识性功能 ★ 认知理论
- 14 -
态度与行为
认知理论:
○平衡论(海德) 人们的认知系统存在某些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一致的压 力。 ○一致论 主体与情境不一致导致压力促使主体改变自己的做法 应用:降低某种情境成分的相对强度,促使易于转变态度 ○参与改变理论 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类型:主动参与型---自觉遵守群体的规范 被动参与型---被动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 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 ○认知失调论
- 来自百度文库 -
工作满意度
认知能力
教育水平 年龄 技能 适应性 智力 灵敏性 自立 配偶就业状况 情感 自信 配偶职业发展 进取 成就感 信仰 生活地区 生活标准/期望 生活风格 挫折 家庭责任 兴趣 任务导向 集权度 人本导向 挑战 竞争 组织特征 环境 任务
工作价值观
管理风格
组织氛围
人际关系 领导赏识 沟通 民主性
态度端正、积极,会导致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态度消极,则 - 7 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即高生产率或低生产率。
4.1.1 态度的概述
工作态度的类型: ○工作满意度—员工对自己工作所抱有的满足 与否的态度。 影响因素:富有挑战性工作、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 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工作参与 ○组织承诺(最早提出者:贝克尔)
态度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2、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有特定的态度对象。
3、 态度的潜在性
态度实际一种内在的结构,不等于行为,所以态度不能 被直接观察到。
4、态度的协调性
三组成一般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5、 态度稳定性
- 6 -
态度的功能
1、 态度与社会判断
态度注入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参照框架,在 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2 -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4.1 态度与行为
4.1.1 态度概述 4.1.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4.2
组织承诺与行为
4.3 价值观与行为
4.4 态度、价值观的改变
- 3 -
4.1.1 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 性、一致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它不能直接观察,只
“情感性”约束
公平性 福利 工作时间 奖励 报酬
小团体 工作角色 工作条件 政策 规章 职责范围 工作约束
外界机遇 绩效标准
个性
非工作价值观
期望
“连续性”约束
- 9 -
工作满意感对行为的影响
工作满意感与劳动生产率 工作满意感与离职率 工作满意感与缺勤率
- 10 -
态度与行为关系:
态度越具体,与行为的相关性越高 态度本身的矛盾和复杂导致态度与行为不总是 一致 许多情境影响行为 个体的切身体验会加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行为对态度具有相当影响作用
2、态度与行为效果
态度本身有一定的过滤作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态度积极, 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则好,反之亦然。
3、 态度与忍耐力
态度的确是个体忍耐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坚定的态度,有助于忍 耐力的提高。
4、态度与相容性
个人或群体对他人、集体的态度,往往影响他与群体的融合程度。
5、 态度与生产效率
- 17 -
1.1 管理心理学概述 4.2 组织承诺与行为
情感承诺 组织承诺 组成 连续承诺 规范承诺
- 18 -
4.2 组织承诺与行为
组织承诺形成
¤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 激励、工作满意感、工作绩效、个人特征、 工作特征、工作压力、团队和领导关系、 组织特征。 ¤形成机制 员工——组织匹配 期望满意 因果归因 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 回顾性文饰作用
管理心理学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工商管理学院 丁 青
- 1 -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态度的定义及结构、组织承 诺的概念和结构;理解态度的特征和功能、组织 承诺的形成、对行为的影响及在管理中的应用; 掌握态度改变的理论、过程、方法,了解态度的 测量。 本章的重点:态度的特征,态度改变的理论、过 程、方法,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章的难点:态度改变的理论、过程、方法,组 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课时:6
能从个人行为去推测。)
态度具有三种成分:
认知——对对象的评价,包括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情感——个人对于对象的好恶
如尊敬、轻视、同情、排斥、喜欢、厌恶等。
意向——个人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采取行为的准备状态。
- 4 -
4.1.1 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基础
价值观
- 5 -
态度的特性
1、 态度的社会性
- 12 -
4.1.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致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欲望
能帮助人达到目标的对象,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态度的情感和意向成分与欲望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
¤知识
态度的认知成分与人的知识密切相关。
¤个体经验
很多态度是由于经验的积累与分化而慢慢形成。如四 川人喜欢吃辣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