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学遇上古诗词

合集下载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1. 艺文以成名,数学为要端。

策马扬鞭去,求学路漫漫。

2. 数学无高下,思维皆为源。

算术逢困境,勇者不畏难。

3. 数学如强弓,箭法射必中。

圆周求半径,正弦余弦穷。

4. 直线无弯折,曲线兼曲直。

积分求面积,微分为基础。

5. 三角有公理,勾股是定理。

勇攀数学巅峰,智者必成功。

6. 数学如珠玉,璀璨耀人眼。

代数方程式,解之如拨弦。

7. 数学似炼金,变数求定理。

幂函数指数,概率为常识。

8. 几何研究形,平行线相逢。

勾股直角三,错位变式酬。

9. 矩形求面积,梯形勾股求。

变化求差分,导数为导引。

10. 数学如美酒,细品方知趣。

四面体求体积,椭圆椭球求。

11. 等差等比数,差商两维度。

递推求未知,求解脱困境。

12. 数学如宝石,隐秘内蕴深。

线性方程组,矩阵求解题。

13. 空间几何形,立体体积求。

多面体求角度,平行四边形。

14. 代数求根式,整式多项式。

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

15. 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求项数。

交点方程求,解方程求根。

16. 数学似星空,无穷蕴无限。

级数求和值,微积分导数。

17. 数学如研磨,细水长流深。

曲线积分求,微分公式求。

18. 三角求变角,求边求角度。

扇形求面积,圆求弧长求。

19. 数学似古琴,音律难领悟。

数学如磁石,吸引解难题。

20. 数学如高山,攀登需汗颜。

求学求真理,数学在其中。

被数理化玩坏的古诗词

被数理化玩坏的古诗词

被数理化玩坏的古诗词一、化学版古诗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句诗原本描绘的是庐山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升起紫色烟雾,瀑布如银河般挂在山川之前的壮美景色。

可被化学一玩坏,就有了新的解释。

有人说,“紫烟”其实是香炉中的石头(可能含有金属离子)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例如,可能是铜离子在高温下发生焰色反应产生了紫色,于是就调侃说李白原来是个隐藏的化学爱好者,不经意间就记录了一个化学现象。

还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化学角度看,这描述的不就是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开采出来后,经过高温煅烧(烈火焚烧)变成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遇到水变成熟石灰(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重新生成碳酸钙,保持自身的“清白”嘛。

这种解读虽然有点恶搞的成分,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古诗词与化学知识的奇妙联系。

二、物理版古诗词。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按照物理知识来理解,这速度可不得了。

从白帝城到江陵,距离千里(这里是夸张手法,但距离确实不近),一天就到达了。

如果计算一下平均速度,那可是相当快的。

这就涉及到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速度 = 路程÷时间)。

也许李白乘坐的船顺流而下,水流速度加上船本身的速度,才让他有如此快的行程。

而且“彩云间”可以想象成白帝城的地势高,从高处往低处走,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也有助于加快船行的速度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物理上分析,瀑布飞流直下,水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三千尺是夸张的高度,说明瀑布的落差很大,那么水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这一诗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壮观,也能从中挖掘出物理中的能量转化知识。

三、数学版古诗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里就有简单的数学概念,“两个”和“一行”就是数量词。

有人就打趣说,这是杜甫在给小朋友们做数学启蒙呢。

而且从几何的角度看,黄鹂和翠柳可以看作是点和线的关系,白鹭在青天飞翔,又像是一条直线上的动点。

当古诗词遇见数学。。。古诗词都被玩坏了哈哈哈哈

当古诗词遇见数学。。。古诗词都被玩坏了哈哈哈哈

当古诗词遇见数学。

古诗词都被玩坏了哈哈哈哈
原po:
@韦十七: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

然后一大波评论爆笑来袭:
一人行,必有我。

一个臭皮匠,顶个诸
十年高考六年模拟!!!
一朝被蛇咬,半朝被蛇口…
还有四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攻受
一寸光阴一寸金,三寸光阴一个鑫
众里寻她千百度,人里寻她三百三十多度
日啖荔枝三百颗,年啖荔枝十万零九千五百颗
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千媚生
两岸青山相对出,四岸青山是炸弹,五岸青山三带二。

千里江陵一日还,万里江陵十天半个月打来回
两个黄鹂鸣翠柳,三个黄鹂斗地主,四个黄鹂打麻将,十个黄鹂广场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两岁两枯荣,三岁三枯荣,四岁……尼玛我累了你自己拉个excel表格吧!
一骑红尘妃子笑,三骑红尘妃子呵呵呵,十骑红尘妃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最后只能说:数学君请还给古诗词一片纯净的天空好么?!。

古诗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古诗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I 教育创新古诗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张涛高海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 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解决数学教 学中的问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想使每节课 都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就必须注重方法,善于利用教学资 源创新课堂教学。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古诗词这个话题刷 爆了朋友圈。

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难得 的课堂教学资源。

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但是,它所 表达出的诗境诗律仍能给学生带来数学之美;它所呈现出的 诗情诗意仍将给学生带来数学之趣;它所蕴含着的诗文诗史 更将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博。

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 给古诗同留下一席之地,让学生体验古诗词与数学之间跨学 科的完美结合,体验诗意数学。

而这种体验,既可以放在新 课的引人中诱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放在教学过程中 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还可以放在课后的练习中激发学生 对解题的热情;更可以作为数学课的一部分独立出来做专题 介绍。

只要因地制宜地将古诗词灵活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 就能让学生从古诗词有趣的内容和形式上,感受传统数学文 化的魅力,就能让学生从古诗词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上,感受 传统数学文化的辉煌,这样,我国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就将 得到传承和创新。

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特色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已经积 累了一些古诗词知识,包括熟练背诵、情景感悟、释义等 等。

数学教学方面也有这样的骨干团队,善于发现教学中的 闪光点、与课程整合的切合点以及学科间的渗透。

通过教学 实践,我们发现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 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圃龙点睛的作用。

1.借诗巧记。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一些古诗词、典故等, 可以巧妙、快速地识记一些祜燥、生涩、难以理解的关系 量,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融洽师生感情。

如我们在讲解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时,可借用杜甫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将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智慧。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体味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古人对于数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探索,融入到了诗歌中。

比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群星湛湛漫乾坤,万点银河明且浑。

欲识抛人宿何许,皆因求至睿星辰。

”这句诗中,他提到了银河和星辰,暗示我们在探索宇宙奥秘时,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

而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以描绘九月九日登高的场景为背景,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却让人深思。

茱萸原本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但因为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人们会插茱萸来驱邪,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而王维这句“遍插茱萸少一人”,隐含着数学中“加一减一”的思想,使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凄凉和思乡的情感。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关于忧国忧民的爱国诗歌,但其中也涉及到对数学的思考。

他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句诗中的“不见去年人”一句,实际上是表达了一个数学概念——变量的消减。

通过体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辛弃疾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思念之情。

在元代王冕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句千古传世之作,将数学中的无穷思想与壮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视野,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除了以上几位诗人,还有很多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他们的作品中触及到了数学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期间,数学家们发掘了很多古代数学家的杰作,其中不乏以古代的数学思想。

他们结合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和现代数学的发展,开辟出了许多新的领域,将数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数学遇上古诗词

数学遇上古诗词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肠迷》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半半歌》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同上,这首《半半歌》的同类项是半字。

全诗句句不离半字,但并不觉啰嗦、累赘,反而具有一种音韵美。

数学遇上古诗词

数学遇上古诗词

数学遇上古诗词
《数学遇上古诗词》
古人曾经说过:“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可以解开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古诗词中有许多涉及数学的概念,比如“五言绝句”,它的格式是“一句四字,二句六字,三句八字,四句十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另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涉及几何的概念,比如“八卦”,它是一种古老的几何图形,由八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它的形状和结构。

此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涉及概率的概念,比如“百家争鸣”,它是一种古老的概率游戏,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每个人的胜算。

总之,数学与古诗词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可以互相帮助,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古诗词中的数学

古诗词中的数学

古诗词中的数学古诗词中的数学题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虽然数学和诗词看似迥然不同,但仔细研究古诗词,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一些数学的思考和题目。

本文将以古诗词中的数学题为题材,探索古代文人在诗词中融合数学的灵感。

一、数学与自然中国古代文人在写诗词时,十分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他们将自然的变化和数学关系联系起来,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中的“依山尽”和“入海流”所暗示的数学关系是指日出和日落的现象。

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在山的一侧升起和在山的另一侧落下,从而了解到日出和日落的规律。

这一现象与数学中的“夹角”的概念有关。

直线与平面相交,形成的夹角在不同时间点会有不同的数值。

文人通过这样的观察,将自然中的变化与数学联系起来,表达出了自然界的美妙。

二、数学与感情古代文人在诗词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还表达了对感情的思考。

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将内心的情感予以体现。

例如杜牧的《秋夜怀友》诗中有一句“高卧南山陲,白发为谁新。

”这句诗中的“高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高远之情。

而后面的“白发为谁新”则是一种辗转思考的表达方式。

古人常以“白发”喻衰老,但这句诗中的“白发”却暗示着一种数学问题——数列的推导。

古代文人在表达自己的思考时,往往通过一种情感化的方式,将数学融入其中,给人一种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的感受。

三、数学与境界古代文人常以境界为题材,他们通过对境界的描绘和冥思,呈现出一种空灵和超越的美感。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提到的“绝顶一览众山小”,以及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诗中的“万象为宾赴,千状共依憩”都是描绘境界的良好例子。

这些诗中的景象都暗示着一个数学问题——无穷的概念。

绝顶观景和长江奔流的景象都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而文人在表达这些境界时,通过数学这一更具象征性的方法,将无穷的概念融入其中,表达出自己对境界的精神追求。

古诗词中的数学

古诗词中的数学

数学,与古诗词摘要:1.我和数学的交流史;2.数学与古诗词的意境美联系。

中国的古诗词流传下来的,数不胜数。

而其中的名诗名句,大家从小耳濡目染。

对于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语文中研究很多。

而这次,我们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找找这文学瑰宝中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古代诗词数学美数学四要素首先,我还是想谈谈我跟数学这个科目之间故事。

在我小学的时候,盛行奥数华赛,于是,赶上流行,我也去报了奥数班。

然后本来就很稀少的周末时光就又减少了很多,就泡在那个奥数的培训班。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最后时刻我还是得奖了,好歹还是为升学做了点贡献。

上初中咯,就是天天的耍,数学老师又是个女的,所以一直都是不温不火。

对于一个快更年期的数学老师的莫名其妙的生气,我们都是很淡定的把数学学的很淡定。

后头中考咯,发现不得行咯,还是要好好的学哈数学,跑去到一个年轻的男老师那里补课。

我估计异性相吸这个也算是个理由,所以初三下半期对于初中的那几个重要题型掌握的还不错,所以中考数学还是将就的满足。

高中,嘿,运气好,遇到整个学校最有趣的数学老师。

所以,这个数学就学的一点都不被动。

平时对数学的积极性很高。

反正高中数学就是各种题各种公式,所以经常会花相对更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而且乐在其中。

反正高考下来,相比较最满意的就是数学。

大学,有幸遇到一个好老师。

不仅教会书本的数学知识,更让我觉得之前学习数学,完全是在应试,所以,就开始留心生活周围的数学。

那么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在我国古诗词中,数学的美。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艺术中,医疗中,文字中,都有数学的身影。

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各种文化瑰宝更是耀眼。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无价的文化宝物。

我个人觉得我们国家的古诗词是最美的!而又是能把数学运用进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美!这就是数学在古诗词中的完美与巧妙地结合!诗与数学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数学概念或意象与诗歌的结合。

诗句中,在描写景色的诗句中,很多都是夹杂着很多数学的问题。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数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学科,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是一种表达美感的艺术形式,而有关数学的古诗词更是将数学崇高的思想与文艺相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数学的古诗词,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代文人对数学的颂扬和赞美。

首先是清代数学家翁同龢先生的一首诗:静坐悄无语,思量正有馀。

五经家数学,读来心更新。

算破恒河水,穷究太虚无。

七窍通神物,四时顺鬼神。

这首诗中,翁同龢先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他说:“静坐悄无语,思量正有馀。

”数学是一门需要沉思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诱人之处在于它的严密性和抽象性,而这种严密性与抽象性往往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理解。

接着,我想向大家介绍宋代数学家秦九韶的一首诗:九曲黄河万里沙,两弯夕照一江斜。

吕刚火箭初将出,公式万券自当赊。

秦九韶先生以诙谐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他称呼数学为“公式”,赋予了数学一种生动的形象,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更为亲切的感觉。

他描述了黄河流淌的景象,将黄河比喻为数学的曲线,将夕阳的倾斜映照比喻为数学公式的独特之美,使读者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浪漫与美丽。

再来是明代数学家杨辉的一首诗:天地何其广,犹爱杨辉纲。

斐波纳契数,诸子谁能忘?上求因数悟,下议本原亡。

道行一朝办,功过捷径长。

杨辉先生以深情的笔墨,抒发了他对数学造诣的自豪与自信。

他说:“天地何其广,犹爱杨辉纲。

”杨辉纲是杨辉二项式在中国古代称谓,这句诗表达了杨辉对自己所创造出的数学思维工具的自豪和骄傲之情。

他还提到了斐波纳契数列,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学模型,杨辉以此表达了对数学的深切热爱。

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绍清代数学家程大位的一首诗:初无乘谢河,循环理不离。

三堂会同寺,万象达彼时。

翰墨弥天地,缤纷理何之。

崎岖心自定,大艺益朕思。

程大位先生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数学的伟大与神奇。

关于数学方面的古诗

关于数学方面的古诗

关于数学方面的古诗
嘿,你知道吗?古诗里可藏着好多和数学有关的奇妙世界呢!就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简单的几个字里不就有数字嘛!这多
有意思呀。

你想想看,古代的诗人们那可真是厉害,他们能用那么优美的语言
把数字都融合进去。

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
里的“两”和“一”是不是特别生动形象?就好像那黄鹂和白鹭就在眼前活灵活现的。

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塞,那三千尺的夸张,多有气势啊!这不就跟数学里的夸张手法似的。

这就好比是在说,数
学和古诗就像是一对好伙伴,相互成就,共同创造出这么多美妙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我还真没意识到这里面有这么多和数学相关的呢。

后来慢慢发现了,就觉得特别神奇。

你说古代人咋这么聪明呢?
他们咋就能想到把数学和古诗结合得这么好呢?
再看看“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数字用得恰到好处,把
那夜晚的景象描绘得如此生动。

这不就是数学在古诗里跳舞嘛!
我觉得啊,这些关于数学的古诗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
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让我们在欣赏古诗的美妙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它们告诉我们,原来知识之间是可以这样相
互交融、相互辉映的呀!所以啊,我们可千万不能小瞧了这些古诗,要好好去品味,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哟!
我的观点就是:数学方面的古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欣赏,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情感世界。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研究可追溯至古代,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创造。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首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作品。

1. 《数理科学》五行相克耕古种,阴阳隋泛结朋友。

无距无量质浮灭,有智有慧算课题。

这首诗以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为引子,表达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

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无形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谋算。

2. 《曲线方程》山水绵延,曲线连通。

曲江流远,坐标定方。

分点取值,折线成杨。

欲求结论,需算众元。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延绵与曲线的连接,来表达对于曲线方程的研究。

古人将曲线与山水相联系,把数学的曲线方程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一种美妙的联想与感悟。

3. 《立体探秘》坐看立方,边角相连。

三面封闭,面颜皆等。

体积逆映,秘密在其中。

浑然一体,谜底徐徐揭。

这首诗以立方体为背景,表达了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秘。

古人将立方体的特点与数学规律相结合,通过描述立方体的形状、面颜、体积等,揭示出立体探秘的神秘与魅力。

4. 《概率之谜》世事莫测,变幻无常。

从心计算,概率增长。

求真探幽,追寻规律长。

透过迷雾,揭开谜底亮。

这首诗以概率计算为题材,表达了对于概率的探索和研究。

古人认为世事无常,只有通过心中的计算和对规律的追寻,才能透过迷雾,揭开概率之谜。

5. 《无尽数列》数列无尽,延伸无限。

级差递增,展开新思维。

探索初级,追求高深。

数之无疆,数学精神永存。

这首诗以数列为主题,表达了对于数学的探索和追求。

古人认为数列是一个无限延伸、无尽探索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追求新的思维和高深的数学理论,展示了数学的无边无际和精神的永恒。

这些诗词充分展示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和研究,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将数学与自然景观、智慧与思考相结合,使人们对于数学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探索。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

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我们才能在今天的数学领域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

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

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中国古代以数学问题的描述为主的诗词很多,仔细解读这些诗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解题思想,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一、周瑜寿数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位六倍与寿符;哪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属周瑜?诗中的“寿”指的是年龄.诗的意思是:周瑜病逝时的年龄是一个大于30的两位数,其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3,个位上的数字的6倍正好等于这个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解: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为x,个位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得解得答:这个两位数是36,即周瑜共活了36岁.二、官兵分布一千官兵一千布,一官四尺无零数;四兵才得布一尺,请问官兵多少数?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千名官兵分一千尺布,一名军官分四尺,四名士兵分一尺,正好分完,问军官和士兵各多少名?解:设有x名军官,y名士兵,根据题意,三、百馍百僧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几多大僧几小僧.这道题用现代文叙述是:有100个和尚分吃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3个人吃一个,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解: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则答:大和尚有25人,小和尚有75人.四、百羊问题甲赶养群逐草茂,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羊群小半群,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说明:诗中“半群”、“小半群”,是古人对几个常用分数的习惯“一群凑”是指再增加一群,即为原来的“2倍”.这道题的意思是,甲赶着一群羊去找草料茂盛的地方,乙牵着一只肥羊从后面赶上来,乙问甲,“你这群有100只吗?”甲答道:“若我牵的那只也算进去,正好凑满100只.”问这群羊有多少只?解:设这群羊有x只,由题意,得解之,得x=36(只).五、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一百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这道题目用现代文表为:若干只鸡兔被关在同一个笼里,笼里有鸡头、兔头共36只,有鸡脚、兔脚共100只,问鸡兔各有几只?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6-x)只,由题意,得2x+4(36-x)=100.解之,得x=22(只),于是36-x=14(只).六、张百买鸡一百钱买一百鸡,公鸡每只五钱齐,雏鸡一钱买三只,三钱一只是母鸡.有请聪明能算者,三种买法列算题.这是一道著名的“百鸡问题”,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张丘建所出.其大意是“一百元钱买一百只鸡,小鸡一元钱三只,母鸡三元线一只,公鸡五元钱一只,小鸡、母鸡、公鸡各买几只?”解:设x、y、z表示小鸡、母鸡、公鸡的只数,则(2)×3-(1),得8y+14z=200,≤100/7且,z是4的倍数.∴z=0,4,8,12.这时y=25,18,11,4.七、寺内僧多少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数学的诗句古诗

数学的诗句古诗

数学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数学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33数之剩2,55数之剩3,77数之剩2,问物几何?译文:有1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余数乘以2101;77数之,余数乘105。

3者相加,如不大于1百零5,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1百零5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1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1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3人同行710稀,5树梅花廿1枝,7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5便得知。

9宫格将1至9这9个数字排成3列,不论纵横斜角,每3字相加都是105。

黄蓉回答:9宫之义,法以灵龟,24为肩,86为足,左3右7,戴9履1,5居中心。

这个很浅显,应当只需要解释“戴9履1”:九在最上、一在最下。

2.数学的诗数学的诗有:一、《山村咏怀》:邵雍(北宋)1去23里,烟村45家。

亭台67座,8910枝花。

译文:1眼看去有23里远,薄雾覆盖着45户人家。

村庄旁有67座凉亭,还有很多鲜花正在绽放。

:诗人用“学校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11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1般。

二、《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唐)1蓑1笠1扁舟,1丈丝纶1寸钩。

1曲高歌1樽酒,1人独钓1江秋。

译文:戴着1顶斗笠披着1件蓑衣坐在1只小船上,1丈长的渔线1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1首渔歌喝1樽酒,1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三、《咏雪》:郑板桥(清)1片2片34片,5片6片78片。

千片万片很多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译文:1片1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1片。

数学有关的古诗

数学有关的古诗

数学有关的古诗
数学与古诗的结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以下是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古诗:
1. 《赠数学姜兄》-艾性夫
向来涂抹趁春妍,老去栖迟叹雪颠。

一倍法灵君说数,三生缘定我随天。

正须花外羁奔马,莫向桥南听杜鹃。

见说侯封容易觅,紫茸靴袴锦鞍鞯。

2. 《赠数学吴桂子》-方回
先天有数妙蓍龟,诧鬼夸神满卷诗。

独一许翁可吾意,预占晴色赏酴醾。

3. 《赠数学萧吉卿》-方回
蓍草占周易,君从简处寻。

运筹见奇偶,落笔判升沉。

总悟生时数,谁萌分外心。

吾衰今七十,惟有死山林。

4. 《数理科学》-佚名
五行相克耕古种,阴阳隋泛结朋友。

无距无量质浮灭,有智有慧算课题。

5. 《曲线方程》-佚名
山水绵延,曲线连通。

曲江流远,坐标定方。

分点取值,折线成杨。

欲求结论,需算众元。

6. 《立体探秘》-佚名
坐看立方,边角相连。

三面封闭,面颜皆等。

体积逆映,秘密在其中。

浑然一体,谜底徐徐揭。

这些古诗中融入了数学的元素,展现了数学与文学的美妙结合。

它们不仅传达了数学的概念和原理,还通过诗歌的形式赋予了数学以情感和意境。

这些古诗不仅是对数学的赞美,也是对诗歌创作的独特尝试。

数学相关的诗句

数学相关的诗句

数学作为一门精确的科学,通常不会直接成为诗歌的主题,但历史上一些诗人和思想家确实创作了一些反映数学美、几何形态或数字魅力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包含数学元素的诗句:
1.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涉及数学概念,但诗句中的“千里目”暗示了距离和视野的广阔,与数学中的空间观念有关。

2. 宋代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里的“九州”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虽然不是数学概念,但反映了对国家版图的认知,与地理和几何学有关。

3. 现代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里虽然同样没有明确的数学概念,但诗中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如“暴雨”、“河流”、“风”,都隐含了自然界的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等数学模型。

这些诗句虽然不是直接讲述数学理论,但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数学的某些侧面,如空间观念、数量关系和图形美。

古诗中的数学知识

古诗中的数学知识

古诗中的数学知识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知识以巧妙的方式融入诗中,既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又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1. 计数与算术:一些古诗中直接涉及到计数和基本的算术运算。

例如,《山村咏怀》中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数字的运用,巧妙地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反映远近,既有文学底蕴又有数学巧思。

2. 几何与形状:古诗中也有描述几何形状和空间概念的诗句。

例如,《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从数学的点、线、面、体不同角度进行细微的刻画,黄鹂为点,白鹭作线,窗框做面,江水自成空间。

3. 概率与统计:虽然古诗中较少直接涉及概率和统计的概念,但有一些诗句可以通过解读来体现这些思想。

例如,《咏雪》中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首诗将有限的数引申向了无限的数,通过描述雪花的数量变化,可以联想到概率和统计中的概念,如随机性、分布等。

总之,古诗中的数学知识体现了文学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通过欣赏这些蕴含数学思想的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美妙和魅力,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古诗的艺术价值。

数学如诗:当数字邂逅诗词

数学如诗:当数字邂逅诗词

数学如诗:当数字邂逅诗词数学,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文学之中也有所展现。

诗词中,就有这样一种数谜诗,寓数学运算于诗词之中,用朗朗上口的诗歌形式,展现一道道趣味数学题。

唐诗宋词中有较为简单的数学运算,加减乘除都包含在内。

如白居易的《自诲》就有这样几句: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

汝今年已四十四,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

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疾速倏忽如一寐。

蕴含着数学运算,通过人生岁月的长短来感慨生命的短暂,从而激励自己。

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歲三分已一分。

”(《花下自劝酒》白居易)“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复旦。

人寿七十稀,七十新过半。

”(《曲江早秋》白居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李白)的诗句。

文学家们运用数学。

数学家们也以诗歌的形式来演绎数学。

明朝数学家程大位著有《算法统宗》一书,在书中,他常常以诗词来陈述题目,比如有《西江月》一曲:平地秋千未起,板绳离地一尺。

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

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戏。

良工高士请言知,借问索长有几。

当数学问题的表达被转换成诗词形式来呈现时,就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情境及想像的空间。

从这一首词中,我们可以想像当时仕女们欢声笑语、一起热闹荡秋千的场景,脑中就自然勾勒出了这幅画面:秋千静止时离地1尺,向前推了两步即10尺(古人将一步算作5尺),秋千就离地5尺,绳有多长呢?画面一出来,就知道运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了。

再比如“以碗知僧”的问题: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能算者,道来寺内几多僧。

这首是呈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深山藏古寺,僧人一起用饭,三个人合吃一碗饭,四个人喝一碗羹,不知道这幽静的古寺之中共有多少僧人呢?简单运用方程式即可算出。

除了陈述题目外,诗词还可用来表达数学问题的解法:比如,对于中国古代著名的算题“物不知数”:今有物,不知其数。

关于数学的古诗大全

关于数学的古诗大全

关于数学的古诗大全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 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

4.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5. 一片两片雪纷纷,三杯五杯酒醺醺。

6.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7.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10.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11.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12.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3.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14. 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15.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16.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17.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18.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19.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20.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21.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2.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23.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24.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25.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26.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27.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28.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29.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30.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31.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32.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33.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34.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35.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36.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37.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38.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39.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40.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太妙了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太妙了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太妙了作者:付宝木来源:《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2019年第08期面对一道数学习题,我们要学会分析、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而分析、判断的过程,就是儿童思维过程。

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儿童除了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外,还得从小学习一点辩证思维。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对任何事物都不要被局部表象或假象所迷惑,必须客观地总览全貌,避免片面性,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我们在解题时,为了认清题目的真面目,得学会跳出题目之外,方可认识真正的“庐山”。

举个例子:有5个点随机放在边长是1单位的正三角形中,请说明至少有2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单位。

这道习题需跳出题目之外,要制造4个同样的“抽屉”,这是解题的关键。

取大三角形边长是1,分成4个同样的小三角形(如左下图),则至少有2个点落在同一个小正三角形中,因此至少有2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单位。

翁卷《冯公岭》中的名句“乱峰千叠拂去霓”所描写的山峰似乎高不可及,但远处眺望,见到的“众山却是此山低”,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如果孤立地去观察,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识别事物的真相。

儿童是能够进行比较的,但又往往不善于比较,必须让他们懂得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点,必须在相同的条件和标准下进行。

以下例子很能说明“比较法”在解数学题时是何等重要:师徒二人合做某项工程,30天完成。

今二人合做12天后,余下工作由师傅一人做,还需24天完工。

此工作师徒二人独做各需多少天完成?这题可把两组条件列式如下:师傅做30天,徒弟做30天,完成全工程;师傅做12+24天,徒弟做12天,完成工程。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师傅6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徒弟18天的工作量,即师傅1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徒弟3天的工作量。

所以,师傅独做需30+30÷3=40天完成,徒弟独做需30×3+30=120天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太妙了!孩子绝对不能错过
俗话说:文理不分家。

一个人只学数学是不行的,只学语文是不可能的。

文理两者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都说语文是感性的代表,数学是理性的代表。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小学数数
数字诗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数学找规律
杂数诗
百鸟归巢图
宋•伦文叙
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
数字隐藏诗
断肠迷
宋•朱淑真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你摸着门道了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
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合并同类项
一字诗
题秋江独钓图
唐•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
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半字诗
半半歌
清•李密庵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同上,这首《半半歌》的同类项是「半」字。

全诗句句不离「半」字,但并不觉
啰嗦、累赘,反而具有一种音韵美。

复字诗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

这首诗中,每句都有「溪」字出现,所
以同类项是「溪」。

等差数列
宝塔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
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

上面这首诗每层字数从一开始递增,直至七结束,这不就是首项为一,公差为一
的等差数列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