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1. 艺文以成名,数学为要端。
策马扬鞭去,求学路漫漫。
2. 数学无高下,思维皆为源。
算术逢困境,勇者不畏难。
3. 数学如强弓,箭法射必中。
圆周求半径,正弦余弦穷。
4. 直线无弯折,曲线兼曲直。
积分求面积,微分为基础。
5. 三角有公理,勾股是定理。
勇攀数学巅峰,智者必成功。
6. 数学如珠玉,璀璨耀人眼。
代数方程式,解之如拨弦。
7. 数学似炼金,变数求定理。
幂函数指数,概率为常识。
8. 几何研究形,平行线相逢。
勾股直角三,错位变式酬。
9. 矩形求面积,梯形勾股求。
变化求差分,导数为导引。
10. 数学如美酒,细品方知趣。
四面体求体积,椭圆椭球求。
11. 等差等比数,差商两维度。
递推求未知,求解脱困境。
12. 数学如宝石,隐秘内蕴深。
线性方程组,矩阵求解题。
13. 空间几何形,立体体积求。
多面体求角度,平行四边形。
14. 代数求根式,整式多项式。
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
15. 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求项数。
交点方程求,解方程求根。
16. 数学似星空,无穷蕴无限。
级数求和值,微积分导数。
17. 数学如研磨,细水长流深。
曲线积分求,微分公式求。
18. 三角求变角,求边求角度。
扇形求面积,圆求弧长求。
19. 数学似古琴,音律难领悟。
数学如磁石,吸引解难题。
20. 数学如高山,攀登需汗颜。
求学求真理,数学在其中。
当数学与古诗词相遇,原来这么奇妙!
当数学与古诗词相遇,原来这么奇妙!俗话说:文理不分家。
一个人只学数学是不行的,只学语文是不可能的。
文理两者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都说语文是感性的代表,数学是理性的代表。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原来,认真学好古诗,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呢!小学数数数字诗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他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
数学找规律杂数诗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数字隐藏诗断肠迷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你摸着门道了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合并同类项一字诗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半字诗半半歌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有关数学的古诗
有关数学的古诗有关数学的古诗 1数学的古诗1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
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妙趣横生。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纪晓岚是著名的才子,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
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无独有偶,清代的"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也连用了十个“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高僧晚归图: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北宋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虚设的官员,饱食终日,于是写道: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把他们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讽刺了他们反对变法的丑态。
解放前,法币天天贬值,物价一日数长,一位教师这样描绘饥寒交迫的生活: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
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下面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入诗的佳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1、唐杜《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明李调元《打油诗》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6、唐崔颢《登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唐王之涣登《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带数学的古诗词100首
带数学的古诗词1、《咏竹》清代:郑燮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译文: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郑板桥是一个大画家,这首诗,似乎描写了一幅清雅的画竹图,没有叠加,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枝竹子,十分清雅。
2、《陇西行》唐代: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3、《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4、《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马上作》明代: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6、《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1. 数轴纵横展,数学道路通。
2. 几何画图妙,勾股定理求。
3. 圆周率无穷尽,无理数绵延。
4. 矩阵变换美,线性代数成。
5. 质数孤独行,素数无限长。
6. 微积分奇妙术,导数斜率求。
7. 积分面积定,曲线下面准。
8. 斐波那契数,天地间奇妙。
9. 等差数列清,公差一律平。
10. 等比数列异,比例常乘积。
11. 统计数据分,方差标准差。
12. 概率论预测,随机事件行。
13. 群论结构奇,同态同态稳。
14. 数论研究数,整除除不尽。
15. 线性规划求,最优解行程。
16. 拓扑空间广,连接性是关。
17. 罗尔定理用,导数连续求。
18. 贝叶斯定理,后验概率推。
19. 黎曼猜想难,素数分布研。
20. 离散数学多,逻辑推理好。
21. 解方程解不完,无穷多根存。
22. 图论网络连,最短路径求。
23. 泰勒展开式,函数近似求。
24. 美妙复数界,虚实配对成。
25. 欧拉公式美,指数幂相连。
26. 对数函数变,底不变换。
27. 二项式定理,二次项展开。
28. 立体几何学,体积表面求。
29. 数列求和式,通项相加成。
30. 三角函数角,正弦余弦求。
31. 矩阵行列式,行交换成。
32. 向量模长求,方向角算。
33. 转动惯量定,刚体运动求。
34. 网格图分色,染色定理靠。
35. 导数梯度求,方向最速度。
36. 科学计数法,数值表示好。
37. 椭圆曲线密,密码学安全定。
38. 卡诺图化简,逻辑电路表。
39. 哈密顿回路,图论路径求。
40. 无限级数和,收敛发散看。
41. 逆矩阵求解,方程组解出。
42. 平凡定理成,自然数全分。
43. 累加累乘积,连乘连加求。
44. 蒙特卡洛法,随机模拟出。
45. 逼近法用,近似解得出。
46. 线性回归拟,最佳拟合线。
47. 多元方程组,高斯消元求。
48. 切线切点求,切线方程揭。
49. 分段函数画,不连续点定。
50. 美妙数学界,无穷奥妙藏。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将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智慧。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体味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古人对于数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探索,融入到了诗歌中。
比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群星湛湛漫乾坤,万点银河明且浑。
欲识抛人宿何许,皆因求至睿星辰。
”这句诗中,他提到了银河和星辰,暗示我们在探索宇宙奥秘时,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
而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以描绘九月九日登高的场景为背景,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却让人深思。
茱萸原本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但因为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人们会插茱萸来驱邪,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而王维这句“遍插茱萸少一人”,隐含着数学中“加一减一”的思想,使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凄凉和思乡的情感。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关于忧国忧民的爱国诗歌,但其中也涉及到对数学的思考。
他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句诗中的“不见去年人”一句,实际上是表达了一个数学概念——变量的消减。
通过体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辛弃疾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思念之情。
在元代王冕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句千古传世之作,将数学中的无穷思想与壮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视野,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除了以上几位诗人,还有很多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他们的作品中触及到了数学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期间,数学家们发掘了很多古代数学家的杰作,其中不乏以古代的数学思想。
他们结合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和现代数学的发展,开辟出了许多新的领域,将数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关数学的古诗
有关数学的古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数学常常被融入到古诗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美的数学古诗。
这些古诗以文学之美表达了数学的深奥和智慧,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用优美的词藻具象化,赋予了数学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数学的古诗,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一、《圆圆曲》圆截弓形结亦如,不枉圆中综君怀。
进设其周;剖之则见,可器可器。
这是唐代数学家杜诗中的一首诗,解释了圆的性质和构造。
诗中以弓形结比喻圆的形状,表达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通过剖析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的构造,说明圆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器物。
二、《求圆周》圆周弧度无痕迹,轩辕徙徙把计改。
三纲九恒,编粲明晰,众臣罪己。
这是唐代数学家刘徽创作的数学古诗,表达了寻找圆周长的方法和思想。
诗中以圆周弧度无痕迹比喻圆的周长不可直接测量,通过轩辕改进计量器具,最终找到了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诗中也提到了三纲九恒,指代了数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三、《割圆法》萧瑟秋风起,星火燎原根。
分圆变四边,知新觉有因。
这是宋代数学家李方桂创作的一首古诗,描述了割圆法的过程和思想。
诗中以秋风起、星火燎原根比喻数学思想的传播和推进。
通过将圆分割成四个部分,揭示了一种用几何方法求解简单无理数的思路,开拓了数学研究的新领域。
四、《除积定理》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
润曲广义式,方知蕴几权。
这是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除积定理的思想。
诗中通过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等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除积定理的广义形式和数学推理的深度。
诗中也提到了几何代数的概念,说明了数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
五、《方程术》光点相减逐步追,长夜漫漫计花钱。
方程因式归根律,解纷休断听山泉。
这是明代数学家杨辉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解方程的算法和数学思想。
诗中以光点相减、长夜计花钱比喻方程求解的过程,通过因式分解和归根求解的方法,找到了解方程的根本规律。
诗中的解纷休断听山泉表达了求解方程时需要耐心和静心。
用数学与古诗仿写
用数学与古诗仿写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数学找规律杂数诗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太神奇啦!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数字隐藏诗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太神奇啦!断肠迷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你摸着门道了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合并同类项一字诗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太神奇啦!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半字诗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太神奇啦!半半歌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关于数学的古诗和数学的信息
1.关于数学的古诗有:
《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雪梅》(明,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闺怨》(清,黄焕中):"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
2.数学的信息有: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已成为许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应用非常广泛。
古诗词里面的数学关于点线面体的有哪几首诗
古诗词里面的数学关于点线面体的有哪几首诗一、引言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描绘自然、讴歌美景的作品。
然而,我们很少关注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尤其是与几何学相关的点、线、面、体等概念。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古诗词中有关数学概念的表达,特别是关于点、线、面、体的诗歌,希望能够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古代诗人数学审美的窗户。
二、古诗词中的数学概念1. 点:《鹧鸪天•春思》唐代诗人杜牧在《鹧鸪天•春思》一诗中写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乡的情感,而“岭外”二字则恰如几何学中的点,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
在数学中,点也是构成线和面的基本要素,而在诗歌中,诗人运用“岭外”一词,不仅传达了诗人的离情,更将思乡之情化作一个离散而又不可或缺的点,从而展现出古诗词与数学概念的奇妙融合。
2. 线:《钗头凤•世情薄》宋代女词人薛涛在《钗头凤•世情薄》中写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这首词通过“雨送黄昏”一景,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冷暖的感慨。
而“雨”和“黄昏”之间的关系,恰如数学中线的延伸和连接,将世情和人情构成了一条情感的线。
通过这一形象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诗人在表达情感的也运用了线性的数学概念,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
3. 面:《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
这一诗句描绘了天空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其中“云涛”与“晓雾”相连,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壮丽画面,这就如同数学中的平面概念一般,将诗人的想象和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直观而富有审美意境。
4. 体:《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句,描绘了原野上随风摇曳的草木,这些生生不息的植物恰如数学中的立体,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变的自然景象,使诗歌在表达生命和岁月时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研究可追溯至古代,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创造。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首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作品。
1. 《数理科学》五行相克耕古种,阴阳隋泛结朋友。
无距无量质浮灭,有智有慧算课题。
这首诗以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为引子,表达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
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无形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谋算。
2. 《曲线方程》山水绵延,曲线连通。
曲江流远,坐标定方。
分点取值,折线成杨。
欲求结论,需算众元。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延绵与曲线的连接,来表达对于曲线方程的研究。
古人将曲线与山水相联系,把数学的曲线方程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一种美妙的联想与感悟。
3. 《立体探秘》坐看立方,边角相连。
三面封闭,面颜皆等。
体积逆映,秘密在其中。
浑然一体,谜底徐徐揭。
这首诗以立方体为背景,表达了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秘。
古人将立方体的特点与数学规律相结合,通过描述立方体的形状、面颜、体积等,揭示出立体探秘的神秘与魅力。
4. 《概率之谜》世事莫测,变幻无常。
从心计算,概率增长。
求真探幽,追寻规律长。
透过迷雾,揭开谜底亮。
这首诗以概率计算为题材,表达了对于概率的探索和研究。
古人认为世事无常,只有通过心中的计算和对规律的追寻,才能透过迷雾,揭开概率之谜。
5. 《无尽数列》数列无尽,延伸无限。
级差递增,展开新思维。
探索初级,追求高深。
数之无疆,数学精神永存。
这首诗以数列为主题,表达了对于数学的探索和追求。
古人认为数列是一个无限延伸、无尽探索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追求新的思维和高深的数学理论,展示了数学的无边无际和精神的永恒。
这些诗词充分展示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和研究,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将数学与自然景观、智慧与思考相结合,使人们对于数学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探索。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
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我们才能在今天的数学领域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数学的诗句古诗
数学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数学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33数之剩2,55数之剩3,77数之剩2,问物几何?译文:有1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余数乘以2101;77数之,余数乘105。
3者相加,如不大于1百零5,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1百零5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1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1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3人同行710稀,5树梅花廿1枝,7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5便得知。
9宫格将1至9这9个数字排成3列,不论纵横斜角,每3字相加都是105。
黄蓉回答:9宫之义,法以灵龟,24为肩,86为足,左3右7,戴9履1,5居中心。
这个很浅显,应当只需要解释“戴9履1”:九在最上、一在最下。
2.数学的诗数学的诗有:一、《山村咏怀》:邵雍(北宋)1去23里,烟村45家。
亭台67座,8910枝花。
译文:1眼看去有23里远,薄雾覆盖着45户人家。
村庄旁有67座凉亭,还有很多鲜花正在绽放。
:诗人用“学校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11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1般。
二、《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唐)1蓑1笠1扁舟,1丈丝纶1寸钩。
1曲高歌1樽酒,1人独钓1江秋。
译文:戴着1顶斗笠披着1件蓑衣坐在1只小船上,1丈长的渔线1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1首渔歌喝1樽酒,1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三、《咏雪》:郑板桥(清)1片2片34片,5片6片78片。
千片万片很多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译文:1片1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1片。
跟数学有关的古诗
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以抽象的方式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奥秘。
与数学相关的古诗,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又凝结了他们对数学的独特领悟。
下面是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古诗,让我们来欣赏它们的美妙。
1. 《圆》圆如天地曲无边,周而复始不为难。
推求直径、周长关,一片无限在其中。
这首诗描述了圆的无限性和它与直径、周长的关系。
圆如天地一样广阔无边,周而复始,追求圆的性质不会感到困难。
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诠释了数学中圆的特性,展示了圆的美丽和奇妙。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优美多,由一分割后永妙。
天地宇宙皆遵往,人间艺术也中含。
这首诗歌凭借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黄金分割的美妙。
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将一段线分割为两部分,使整体与较长部分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之比。
这一比例在自然界、艺术和建筑中被广泛运用,诗人将其与宇宙、人间艺术相联系,抒发了对黄金分割的赞美之情。
3. 《勾股定理》牛郎织女天河间,勾股定理传神还。
直角边上直角辅,恒成直角相乘真。
这首诗歌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将勾股定理表达得生动形象。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斜边的关系。
诗人通过将勾股定理与传说故事相结合,使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这些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数学的细腻感悟和深刻理解。
它们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表达得深入浅出,让人感受到数学之美的同时,也增添了文学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数学都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它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探索世界的奥秘。
数学诗词摘抄大全
数学诗词摘抄大全
数学是一门深奥而美妙的学科,它以逻辑和推理为基础,通过抽象的符号和公式来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复杂性。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优美的诗词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和思维的深度。
下面是一些数学诗词的摘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领略。
1. '数碍西南寻径径,径然而至矩形长方。
长方有芳心,心存曲线亦无恙。
'这是一首描述矩形和曲线之美的诗句,表达了数学中几何形状的独特之处。
2. '圆周率无限长,似一曲悠扬的歌,奇妙的数字舞动,勾勒出宇宙的奇幻图景。
'这句诗描绘了圆周率的神秘和无限性,以及它在几何和数学中的重要性。
3. '三角形的角度,如同命运的抉择,每个选择都是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整个图景的构成。
'这句诗将数学的三角形与人生的抉择相联系,传达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无限数列飞舞,数学的节奏在其中摇曳。
每个数都是独特的音符,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乐曲。
'这句诗形容了无限数列的美妙和律动,展示了数学中的节奏感和美学价值。
5. '微积分的微小变化,如同春风拂面,细腻而温柔。
它揭示了事物的微妙变化,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本质。
'这句诗表达了微积分的重要性和它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这些数学诗词摘抄不仅反映了数学的抽象美和思维的深度,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数学对于世界的解释和探索的重要性。
通过欣赏这些诗句,我们能够更加热爱数学,更加深入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含有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含有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一、《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早晨,我告辞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二、《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动听地唱歌,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积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靠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三、《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全部的山,飞鸟全都断绝;全部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四、《无题》:徐再思(元)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四周有十几枝花。
五、《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漫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早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伴侣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旧冰心玉壶,坚守信念!二.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译文:有一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
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和数学有关的古诗词
和数学有关的古诗词:
参考示例:
1.《山村咏怀》(宋)邵雍:这首诗中运用了数字的概念,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些数字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构成了美丽的乡村景象。
2.《咏雪》(清)郑燮:这首诗以雪花为题材,通过重复使用的数字“千片万片无数片”,表达了雪花飘落的美丽和无尽的感觉。
3.《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这首诗通过数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来描述一群鸟归巢的情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数字在诗歌中的应用。
4.《使至塞上》(唐)王维:在这首诗中,数字被用来描绘广阔的空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数字“一”和“三”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景物和自然现象。
5.《绝句》(唐)杜甫:这首诗通过对数字的使用,描绘了一个立体的空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将进酒》(唐)李白:虽然不是直接描写数字,但其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通过黄河的比喻,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7.《客中行》(唐)李白:这首诗通过数字“人生百岁七十稀”来感叹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数 学 诗 词
数学诗词引人入胜的数学诗春叶收集整理“最高的诗是数学。
” 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像,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
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
我国古代诗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
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和数学时有联姻,如把数字嵌入诗之中,有的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
当你在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得到了美的享受!一、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游山玩水,碰上大雪,触景生情,口吟数字诗,形象地描绘雪花飘落与梅花融为一体的情景: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
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
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
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
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
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古诗词
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艺术珍品中的瑰宝。
那精炼隽永的语言、委婉游离的措辞、深刻而又含蓄的内容、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巧妙传神的修辞手法,以及鲜明的节奏和韵律等,都是古诗词的显著特征。
在古诗词中,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
古诗词与数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古诗词中间嵌镶数字。
古诗词中的数字犹如点睛之笔,构成诗文的主线或脊梁,就好像围棋的九段高手,投下一子,满盘皆活矣。
如“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画家、大书法家郑板桥所作的一首咏雪诗也很富有代表性,为一代又一代世人所传诵: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看不见。
诗人由近及远,由少到多,把漫天飞舞的大雪维妙维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远及近,由有到无,让傲雪的红梅迎风扑面,真是美妙绝伦!
又如“三十功名尘与上,八千里路云和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第二,直接用古诗词编制数学题。
例如,在《增删算法统宗》中,就有下面这样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就是一道完整的数学题。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对于这道并不复杂的数学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吃饭的碗的个数应该与总
人数的三分之一相等,盛菜的碗的个数应该与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相等,因此,总
人数为:364÷(31+4
1
)=624(人)。
一、读一读,下面镶嵌有数的古诗词。
咏 雪 郑板桥(清)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山村咏怀 邵康节(宋)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清)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想一想,下面的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
1.周瑜寿多少。
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是十位正两倍;那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属周瑜?
2.武大郎买饼。
大郎买饼串满街,甜咸炊饼销得快;甜三咸二两厘一,咸四甜二两厘二;各买一只甜咸饼;大郎饼价该怎卖?
3.哪吒斗夜叉。
八臂一头号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两处争强来斗胜,二相胜负正交加;三十六头齐斯神,一百八手乱相抓;旁边看者问一问,几个哪吒几夜叉?
4.鱼肉价钱。
老头提篮去赶集,一共花去七十七;满满装了一菜篮,十斤大肉三斤鱼;买好未曾问单价,只因回家心太急;旁边行人告诉他,九斤肉钱五斤鱼;有劳各位高材生,帮帮算算此难题?
5.隔溪牧羊。
甲乙隔溪牧羊,二人相互商量;甲得乙羊九只,多乙一倍正当;
乙说得甲九只,两人羊数一样;问甲乙各几羊,让你算个半晌。
6.二果问价。
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又问各该几个钱?
7.鸡鸭多少。
鸡鸭共一栏,鸡为鸭之半;八鸭展翅飞,六鸡在下蛋;
在点鸡鸭数,鸭为鸡倍三,请你算一算,鸡鸭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