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课 师生之间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认识到师生交往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人际干系,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正确方式。
3. 培养良好的师生交往能力,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师生交往的正确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
2.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与老师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做到尊重和理解老师。
三、教学准备1. 制作PPT课件,包含师生交往的案例、图片和视频等素材。
2. 准备一些与师生交往相关的案例和故事,以便在教室上分享。
3. 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与教室讨论,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师生交往》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师生交往的意义,掌握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2. 懂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干系的重要性。
3. 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
二、教学重难点1. 建立和谐的师生干系的方法。
2. 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师生交往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a.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
b. 在与教师交往时,我们应该主动关心教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激励,同时也要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c. 与教师交往的方法包括:注意场合、方式和方法;主动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前提;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原谅老师的错误等。
补充材料:师生交往中需要避免的言行举止a. 不尊重教师,对教师出言不逊。
b. 不注意场合,对教师进行恶语讪谤。
c. 与老师争执不休,得理不让人。
辽海版人与自我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众心齐泰山移》教案
辽海版人与自我五年级上册《第六课众心齐泰山移》教案一. 教材分析《众心齐泰山移》是辽海版人与自我五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故事和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文阅读、活动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合作和团队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自私、独立性较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树立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团队力量。
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材料,如PPT、视频等。
2.准备小组合作活动所需道具和资源。
3.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呈现课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体验,分享成功合作的案例。
小组合作活动:根据课文中提到的例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和小组活动,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助我成长教案
知识助我成长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教育的含义、教育的作用、受教育权的涵义、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
2、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
3、增强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重点和难点: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是重点。
义务教育的特征是难点。
课前准备:搜集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
教学过程故事导入1、偏远山区的放羊娃很简单地安排他的人生――放羊。
为什么放羊,放羊娶媳妇,娶媳妇干啥,娶媳妇生娃,生娃干啥,生娃放羊。
2、“阿韦龙野人”是一个长期流浪在法国南部森林地带无人照管的男孩,1799年被当地农民发现。
尽管他具有并不逊于其他孩子的遗传禀赋,但丧失了受各种形式教育的机会,包括语言、理智在内的各种属于人的能力再也无法形成。
以上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简单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和第一目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板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迅速浏览课本第一目,把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在小组内探讨。
你问我答、大家交流。
1、白芳礼老人为什么把帮助孩子接受教育作为自己晚年的唯一事业呢?2、教育对个人和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3、设想一下不受教育对于个人意味着什么?4、你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5、谈谈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对他们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
知识拓展理解名言:1、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宋庆龄2、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学生讨论回答以上问题,老师总结并导入第二目二、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板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求学生浏览课本第二目,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探讨。
你问我答、大家交流1、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2、什么是受教育权?3、什么是义务教育?其特征是什么?4、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阅读材料,讨论回答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而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受特殊保护《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法律对未成年人校、社会等环境中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辨识风险和防范侵害的素养;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促进个人品质与社会道德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举例: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保护自己。
(3)权利义务观念的树立:学生需要理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明确自身在法律保护下的责任与担当。
举例: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
(4)法治意识的培养:学生需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形成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举例:通过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谈谈对法律的认识和感悟。
2.教学难点
(1)辨识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保护措施:学生需要区分不同环节的保护措施,了解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举例: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家庭保护侧重于生活关爱,学校保护侧重于教育引导,社会保护侧重于公共环境,司法保护侧重于法律制裁。
(2)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防范侵害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保护措施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保护。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规则守护我们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规则守护我们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规则守护我们成长》是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理解规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存在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自觉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如校规、家规等。
但是,他们的规则意识还不够强烈,对于一些复杂的规则理解能力有限,同时,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在逐步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情景和案例,激发学生对规则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理解规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遵守规则。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存在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
3.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景,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模拟实践活动的材料和场地。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校规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规则的存在。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规则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情景: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乱跑,导致交通堵塞。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活动: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司机、行人等,按照交通规则进行活动。
【川教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 第6课《我是一个小公民》教案
川教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
第6课《我是一个小公民》教学设计
课题我是一个小公民单元第5课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年级六年级
教材分析
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常常被忽略的话题,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它是一个核心问题。
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国民具有公民意识,培养小学生树立合格的公民意识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更长远的历史意义。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关心社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小公民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学习他人的优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合格小公民。
3.培养学生履行规定义务,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思想情感。
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合格小公民.
难点培养学生现代民主意识,培养学生履行规定义务,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出示:图片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也都是社会的公民。
那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在家里: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②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③孝敬父母、长辈等。
在学校:①尊重老师;②热爱学习,遵守纪律;
③关心班级和同学;④爱护公共设施等。
在社会上:①遵守社会秩序,②不乱扔垃圾;
③积极参加社区活动;④关爱他人;⑤保护环
境等。
互动交流通过设疑,让
学生在思考中,
懂得做才能成为
合格的小公民,
为下步开展活动
做好准备。
《助力成长,培养领导力》教学设计
4. 团队中的领导经历。
答案:例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我担任了小组长。通过与组员沟通和协作,我带领小组完成了任务,并在活动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2. 教学难点:
(1)领导力的内在特质:领导力作为一种抽象的能力,其内在特质不易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领导力的内在特质,如自信、责任感、决策力等。
(2)领导力的培养方法:学生可能对领导力的培养方法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练、小组合作和反馈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领导力的培养方法,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示例题型及答案:
1. 领导力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它包括自信、责任感、决策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领导力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励和引导他人,实现共同的目标。
2. 领导力的组成部分。
答案:领导力的组成部分包括自信、责任感、决策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等。
3. 领导力案例分析。
简短介绍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领导力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领导力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领导力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领导力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领导力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领导力的特性和重要性。
《助力成长,培养领导力》教学设计
课题: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
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会分辨生活中哪些是学习,认识到学习没有终点。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视频等。
学生:课前小调查“大人是否还需要学习”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小儿郎》导入新课,学生看完谈感受。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成长离不开学习教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
让我们追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学生交流:(学说话、学走路、学写字、学整理等等)。
教师:活动小调查:请同学们问问爸爸妈妈一下问题:教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有的吗?你在学习中或得了哪些本领?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那么大人是否还需要学习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做的小调查,我们一起看一看吧!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教师: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学生交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二:处处可学习教师: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看看下面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的?学生交流:学生观察教材,回答问题。
①从报纸和儿童杂志上学到很多知识;②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待;③跟叔叔学吹笛子,使我更喜欢音乐了;④在野外玩耍时,我认识了许多植物和昆虫。
教师:玩耍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说说自己在玩耍中学到了什么?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呢?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总回答。
教师:做事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
说说你的哪些本领是从“做”中学来的。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学习,随处随地不在学习,我们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我们更应该争取时间好好学习,勤学好问,快乐的学习,过好我们美妙的小学学习生活。
七年级政治我爱我师
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教学目标1.树立尊师观念,增进与教师的情感。
2.积极与老师交流沟通,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了解教师的重要作用,懂得学生应该热爱尊敬老师。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第六课第一个项目的内容。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在学校生活中如何与老师和谐相处的教育。
在师生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能尊重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
但有些学生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往和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尊重自己老师的情感,为下面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
围绕这一内容,教材从二个层次进行讲述,一是“师爱浓浓”,二是“热爱尊敬老师”。
其中“师爱浓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热爱尊敬老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师爱浓浓--热爱尊敬老师”两个方面展开。
具体通过“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积累收获”实施课堂教学。
在合作探究环节中,通过“忆师情--颂师恩--思我行”活动,由调动学生情感开始,逐步提高认识,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动上,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与策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置活动及尊师故事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整理适合教学的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搜集尊师小故事和尊师爱师的名人名言,观察、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课件1:播放歌曲《长大后我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概述《学习伴我成长》是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中的开篇课文。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理解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和书本,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2.教材编排特点单元主题鲜明: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以“学习伴我成长”为主题,为后续课程如“我学习,我快乐”和“做学习的主人”奠定了情感与认知基础。
内容贴近生活: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如学说话、学走路、学礼仪等,展示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无处不在。
注重体验与感悟:通过活动、讨论和分享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加深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2.能力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调查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到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3.知识目标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理解并认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白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体验并认同学习的多样性和乐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升学”的观念,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持续性和终身性,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经过两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和学习能力。
他们对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尚未形成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学习观念。
2.认知特点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情境。
二下语文第六课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二下语文第六课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春日》一课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研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春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课文分为四个部分:春天的景色、春天的花草、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活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春、色、光”等生字,学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春天景色的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生字,学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教师提问:“春天有哪些花草?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3)教师提问:“春天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4)教师提问:“春天人们有哪些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4.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注意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背诵。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春天景色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方面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讨论交流、朗读背诵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生字,学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六课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南大版八年级全一册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与老师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
通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1. 了解老师的工作与职责,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尊重。
2. 学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升与老师沟通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角色,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与老师交流时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够主动、自信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视频材料,用以介绍老师的工作和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2. 准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场地和道具,以供学生实践和模拟交流场景。
3. 提前准备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首先,通过一则关于师生互动的短片或一个温馨的师生互动小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视频或故事可以展现出老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互相关心等美好情景。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体验到老师与同学间的亲密关系,从而引发学生对老师角色的思考。
二、师生互动的探索阶段接下来,以班级分组的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他们心目中的理想老师形象以及现实中他们喜欢的老师的特征。
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师的不同特质,以及他们为何会喜欢或欣赏某些老师。
同时,老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 自我介绍与互动由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个人经历、教学风格等,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基本情况。
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在介绍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2. 老师角色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老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案新人教版
④ 集体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集体活动的策划流程
- 集体活动的实施方法
- 集体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⑤ 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集体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 个人在集体中的成长与进步
- 集体生活的美好回忆
⑥ 个人在集体中的成长与进步
- 个人在集体中的成长与进步
- 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定位
-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集体生活成就我”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拓展:
介绍与集体生活成就我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集体生活成就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集体生活成就我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
- 《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文章讨论集体主义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文章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团队合作的力量》(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对于个人和集体发展的影响)
视频资源:
- 《集体生活的美好瞬间》(记录集体生活中难忘的时刻,展现集体的力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6课 “我”和“我们”(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集体生活是初中生的情感需要。
本节课,进行解手链活动调动学生集体积极性,通过课前调查,采访班集体打动自己的人或事,选取材料均来自学生现实生活,体会集体温暖,观看力量对比视频,明确个体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最后回顾集体荣誉相册,情感升华,同学们伴随音乐写下想为班集体做的事。
学生感受班级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在集体中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热爱集体,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的意识,为集体的温暖和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了解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知道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2.能力目标:学会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坦然面对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角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承担自己角色应尽的责任,关爱集体,成就个人。
【教学重点】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个性,自觉承担在集体中的责任。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李云龙演讲视频李云龙在演讲中讲到:“一支具有优秀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的,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的,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教师小结:集体氛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集体生活可以成就自己。
【讲授新课】(一)在集体中涵养品格活动一:阅读教材P58运用你的经验,分析“我”的变化要求:1.小组内互相分享交流进入初中以后自己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方面的变化。
2.小组内互相分享交流你眼中“他人”的种种变化。
问题:1.列举集体氛围对你有影响的具体表现?2.说一说为什么在集体中我们会有这些转变?教师小结: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集体的共同活动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我们个人的行为越来越接近集体的要求和标准。
宪法伴我成长宣传课教案(精选7篇)
宪法伴我成长宣传课教案(精选7篇)宪法伴我成长宣传课教案【篇1】一、主题班会的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
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
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优秀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册第五章《我们成长的故事》,具体内容包括:成长的快乐与挑战、自我认知与尊重、友谊的力量。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学会正确面对挑战,增强自我认知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培养友谊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挑战,学会积极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尊重他人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成长的快乐与挑战、自我认知与尊重、友谊的力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中的挑战,培养自我认知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挂图。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学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挑战。
2. 讲解:a. 成长的快乐与挑战:介绍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
b. 自我认知与尊重:讲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c. 友谊的力量: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意识。
3. 实践: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挑战。
b. 举行“自我认知与尊重”主题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互相交流。
c. 学生互相写信,表达对朋友的关爱和感激。
六、板书设计1. 成长的快乐与挑战2. 自我认知与尊重3. 友谊的力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写出你最难忘的一次挑战,并分享你是如何克服的。
b. 与同学互相写信,表达对对方的关爱和感激。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复习提纲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复习提纲1、师爱浓浓的表现是什么?或:老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作用(好处)是什么?或我们为什么要尊敬老师?(P85-87)①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给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我们学会学习。
②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老师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③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
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个学子不断地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理想的彼岸。
④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老师应该受到学生的尊敬,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2、怎样热爱尊敬老师?(P87-89)①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
②我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真诚地接受老师的批评,使自己不断进步。
③尊敬老师,还要对老师有礼貌,这也是对老师敬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3、为什么要尊敬老师的劳动?(P87)①教学是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②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老师的工作是辛苦而繁重的。
③我们要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
4、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或: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P89)①我们与老师共同在学校中生活,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②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③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更是我们的朋友。
5、怎样与老师交流、交往?(P89)①我们应当与老师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②我们要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坦露心扉,寻求帮助,得到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使自己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教案
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第1框友谊的真谛【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和技巧。
(健全人格)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道德修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友谊的真谛。
一、导入新课诗词是中国古人诉说情感追求的载体,阅读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哪种情谊的珍视?关于友谊的诗词,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教师总结: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友谊的真谛”。
二、新课讲授(一)友谊的真谛,细心体悟活动一:阅读教材P42的“生活观察”信任、志趣相投、友善、忠诚、理解、诚信、陪伴、喜欢、平等、帮助、亲密、支持等。
选择特质:请学生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三个词,并对全班的选择进行简单统计,总结哪些特质赢得较高的支持率。
分享交流: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选择,并简要谈谈选择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学生认为什么是友谊中最重要的特质,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中引出友谊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来到新学校,在新集体中,你一定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请分享自己在生活、学习、思想、心理上得到朋友和同学的关心帮助的经历,并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对友谊的渴望,是心理需要,没有朋友,会感到孤单。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有彼此真诚相待,和善相处,才会收获美好的友谊。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进入新学校、来到新班级、结识新同学、建立新友谊、开始新生活的感受,引起共鸣,感受友谊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对自己的友谊状况进行了解。
活动二:阅读材料,感受友谊的重要性材料一: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范。
管仲贫穷时,鲍叔牙始终对他友善。
后来,鲍叔牙又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最终,管仲成为齐国的丞相,他始终不忘鲍叔牙的恩情,两人的友谊被后人传颂。
分享特殊关爱助我成长说课稿
20 年 月 日A4打印 / 可编辑八年级思想品德知识助我成长说课稿八年级思想品德“知识助我成长”说课稿临洮县苟家滩中学曹建元【教材分析】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知识助我成长》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第一框题。
本框题主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的内容而设计。
本框题由“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两目组成,是第二框题的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教育的涵义和作用,义务教育的地位、涵义和特征等知识点,明确“作为公民享有法律赋予的受教育权”。
2.本课教学目标: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二、我与他人关系”中:“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目标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即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更对国家和社会有利。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教育的涵义和作用;受教育权的涵义;义务教育的地位、涵义和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对个人、国家的作用。
确立依据: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
学生只有对教育的重要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更好的丰富和完善自己,学会学习,打造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
难点: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
确立依据:初二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年龄小,对义务教育的法律意义认识不足。
他们只有明确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责任,才能学会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更好的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八年级政治教案第六课
八年级政治教案第六课【篇一: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第六课)】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6—1 知识助我成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教育的含义和重要作用;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明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能力目标: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教育既赋予人类智慧与美德,又赋予社会进步的力量,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例子——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
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
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课本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教育的含义p58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义。
①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教
学设计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
2、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
3、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知识目标:
懂得教育的含义,教育的作用,受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
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具备对有关是否合乎教育法的判断能力。
教具准备
CAI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
CAI:《儿子和驴子》
一个家长和老朋友聊天,谈及自己的儿子。
家长:我要教育我的儿子,以免他成为愚人。
朋友:做的对,要给孩子准备上学用的钱。
家长:但这笔钱数目不小啊,够我买头毛驴。
朋友:如果你买驴,而不让孩子上学,家里就两头驴了。
教师问:你是如何理解那位朋友说的“如果你买驴子,而不让孩子上学,家里将有两头驴子”?
学生:(略)
教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会愚昧无知,难以成才,接受教育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能够使我们明白更多的知识,赢得生存的更大空间。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权利。
板书: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知识助我成长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活动二:
材料一:《大眼睛》
材料二、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大学生、研究生张宗友,2001年在南京大学考博成功,成为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博士生。
张宗友1990年因家贫面临失学,金寨县希望工程办公室予以援助,使其得以继续学业。
在救助期间,张宗友不负众望努力学习,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阜阳师范学院,1996年9月又考入南京大学攻读硕士。
由于学业突出,上大学期间希望工程继续资助他。
1999年,张宗友从南京大学毕业,留校执教。
2001年1月,他报考母校古典文学博士,历经辛苦,近日终于如愿以偿。
张宗友平时十分热心于希望工程的公益活动。
他表示,“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希望工程的关爱。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这幅广告画是为什么设计的?(2)希望工程是为什么而设立的?(3)材料二中的张宗友的命运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4)张宗友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问:刚才我们同学的发言,使我们知道,教育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
下面我们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教育。
请同学们谈谈你的认识,什么是教育?
学生回答略
教师:教育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
板书:1、教育的含义
广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狭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机构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活动。
教师问:我们同学今天坐在学校里学习,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
学生:(略)
教师:现在我们所讲的教育是指狭义上的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
教育对一个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阿韦龙野人”的故事。
活动三:
CAI:阿韦龙野人
教师问:结合故事,设想一下教育对于人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请同学们结合阿韦龙野人故事谈谈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并回答教育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弗兰西斯·培根是怎么谈教育的。
CAI: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教师: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使每个人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板书:2、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问:材料二中的张宗友的命运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这个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答:(略)
教师:知识改变命运,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他的生存状态,促进了他自身发展,使他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教师追问: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吗?
学生答(略)
教师:知识改变命运,是教育使每个人的生活不同,幸福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而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板书:3、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必须接受教育
教师:教育对于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国家赋予我们受教育的权利。
学生答(略)
活动四:
材料一:某乡中学有1000多名学生,前年开学,校方发现80多名初中生没有按时返校。
虽经教师家访动员、宣传教育,仍然有31名学生的家长不支持子女返校。
乡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这些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但仍然不奏效。
为使失学的学生重返课堂,乡政府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31名学生的家长处以罚款。
这些家长不得不将其子女送回学校。
材料二:2006年春季开学之际,国家做出了首先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农村贫困地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决定。
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31名学生家长的行为是否侵权?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2.对31名学生的家长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哪些特征?
4.接受义务教育,对个人和家庭及国家有什么好处?
学生:是侵权行为。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
教师:(略)
学生: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师: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这是公民一项基本人权。
教师问:请同学想一下你已经接受了什么教育?将来还准备接受什么教育?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形式的教育?
学生答:(略)
教师:上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上大学、读研究生、博士等是接受高等教育,参加自学考试是接受成人教育,上小学、初中是接受义务教育。
这些都是国家为了公民受教育权得到实现所展开的各类教育。
现在我们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就此重点介绍一下九年义务教育。
板书:4、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教师:了解了什么是义务教育,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义务教育具有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教师:材料一表明了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材料二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的特征。
板书:5、义务教育的基本特点
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知识对我们的重要性,知道了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典型特征。
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给我们带来终生受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