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手册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科学实验操作
《工具和机械》单元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
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学具中有)
操作方法:
(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
(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
(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
(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
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操作方法:
(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
(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
实验材料: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砝码(50克)、剪刀。(自备)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轮轴1个、销子1个、钩码24个、2段棉线、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或机械实验盒)
操作方法:
(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
(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
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自备)
操作方法:
(1)把轮圈组装到轮轴装置上;
(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更大的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3种,并记录实验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研究定滑轮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定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铁架台1个。(六上工具箱中有)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12图组装定滑轮装置;
(2)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记录两端的钩码数(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反复做3-5次,并记录实验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动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铁架台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六上教学工具箱中有)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13图组装好动滑轮装置;
(2)复习测力计及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牛顿(N);
(3)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上),反复做3-5次,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第六课滑轮组
1、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1个、钩码若干、1段线、铁架台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六上工具箱中有)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14图组装滑轮组装置;
(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下),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研究斜面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1块搭斜面的平面板状材料(五上工具箱中有)、1个垫斜面的小物品、1盒钩码、1辆小车(六下教学工具箱中的小车)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自备)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16图组装斜面装置;
(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2、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添加4个不同高度垫斜面的小物品、其余同上。(自备)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17图组装好斜面装置;
(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齿轮大小对改变轮子转动快慢的研究
实验材料:1辆自行车或完整的自行车结构图、1辆变速自行车。(自备)
操作方法:
(1)数出前后齿轮的齿数推出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2)在变速车中,大齿轮带动最小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快,但是用力最多;大齿轮带动最大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慢,但是省力最多。
《形状与结构》单元
第一课抵抗弯曲
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实验材料:长度21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长度21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18cm)的纸条,铁垫圈(学具中有)。(自备)(或A4纸)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27、P28图组装实验装置;
(2)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3)成倍改变纸梁的宽度和厚度,记录相应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
实验材料:A4纸若干张、铁垫圈、双面胶或透明胶。(自备)
操作方法:
(1)如课本P29图组装实验装置;
(2)把大小相同的牛皮纸或挂历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垫起不同形状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记录相应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瓦楞纸板的研究
实验材料:瓦楞纸板若干。(自备)
操作方法:
(1)经过手掰瓦楞纸板感觉其软硬,撕开观察其构造,学生会发现瓦楞纸板有特殊的构造,正是这种构造使其抗弯曲能力变得很大。
(2)观察后研讨这样的结构为什么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要学生作出自己的解释,这是对本节课形成的科学概念的变式应用。希望学生能发现瓦楞纸板不只是把纸单纯的弯折,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