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分析

合集下载

聂鑫森《大师》文学评论

聂鑫森《大师》文学评论

《大师》文学评论小组成员:刘小苹潘茂林裴鹏飞应咏翠《大师》是一篇短篇小说,人物单纯,情节简单清晰、通俗易懂。

它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五十多岁的乡村教师秋小峦带着自己父亲的秋溪谷的遗画进京寻求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鉴定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对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做了如下的具体分析。

首先,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非常自然、构思也很巧妙。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秋小峦拜见黄云山,而黄云山却显得无力应付的冷然的态度,第二部分是他在看了秋溪谷的画作之后的惊叹与热情,黄云山对秋小峦的态度呈现了前冷后热的转变,作者通过这个明显的前后转折的变化来组织文章结构,使情节不断推进、深入,从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其次,语言仔细考究、含蓄精练,在平淡中见其文采,在其叙述中却不失其应有的强的表现力。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门铃小心翼翼的响了。

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说秋小峦是怎样按门铃的而是将门铃拟人化,好似门铃就是秋小峦的化身,所以通过这句话我们却能深切的感受到他那种在拜见大师时胆怯、紧张、焦虑而又急迫的心情,这看似平淡、简洁的叙述中我们又能感受到其语言的文采。

又如文章快结束时说“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顺利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从这里的“观者如堵”我们可以想象黄云山还是为了这次展出做出了许多宣传、许多努力的,可是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用冗长的、直接的话来表达就仅仅“顺利”两个字就就把黄云山为这个画展竭尽全力的过程展现出来。

另外,我觉得这篇小说里不论是每个人说的话还是他们细小的动作都非常符合他们的身份、地位,很合时宜,语言不赘不冗,每句话都恰到好处,让人感觉在语言方面挑不出毛病来。

再次,在写作技巧的方面,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小说里的黄云山和秋小峦是正面出现的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对其的描述都是非常直接的,通过小说的前一部分阅读我们知道黄云山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著名山水画大师,对他的拜访求见者甚多,可能他无意骄傲但是由于他的生活环境、他的身体状况使得他在面对来访者时显得厌烦,同时,小说的第二部分又向我们表现了他的大视野、大境界以及不凡的气度;秋小峦,他有着我们的传统美德就是孝顺,他朴实、诚恳。

安藤忠雄大师作品分析报告

安藤忠雄大师作品分析报告

实用文案大师作品分析——20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的经历:安藤1941 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 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安藤的设计思想: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藤的建筑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也不是凭空臆造,追求新奇的怪诞之作。

安藤的建筑观和美学观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基础的。

安藤的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与自然的不可分性●素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对纯粹空间的要求水之教堂安藤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纯净的几何体●可信赖的混凝土材料●自然芝加哥住宅光之教堂风格特点: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中,以操控自然光线在素面空间结构的灵性表现,呈现异样的神秘感,结果大受好评,同时展露出他处理神圣空间的能力,而非只是冰冷的清水混凝土,因此,安藤忠雄处理神圣空间的能力享誉国际。

大师作品分析

大师作品分析

两种颜色的草铺成的流动图案
红棉树群
现代艺术博物馆庭园
博物馆的外部环境设计完善了博物馆本身的理性主义 部分,布雷.马克斯基于抽象的艺术形式, 部分,布雷.马克斯基于抽象的艺术形式,在建筑物 附近运用几何元素,将环境与建筑物协调起来。 附近运用几何元素,将环境与建筑物协调起来。园林 和建筑之间形成的对话是景观师和建筑师之间不断交 流的结果。 流的结果。
弗拉门哥公园平面图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这个公园是一个文化休闲的活动区域,位于 这个公园是一个文化休闲的活动区域, 里约热内卢的瓜纳巴拉湾海滨。 里约热内卢的瓜纳巴拉湾海滨。项目最初是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要在山脉和海之间的狭 窄地段里修建一条双向高速工路。 窄地段里修建一条双向高速工路。
马蒂斯
包豪斯大学;由格罗 皮乌斯主持,一些最 激进的青年画家和雕 塑家在校任教,成为 欧洲先锋派艺术的据 点。
在参观柏林的达姆雷植物园时,布雷.马克斯意识到,当时巴西 马克斯意识到, 在参观柏林的达姆雷植物园时,布雷 马克斯意识到 人对本国热带植物不屑一顾,却热衷于从欧洲引入的植物, 人对本国热带植物不屑一顾,却热衷于从欧洲引入的植物,且保 留着欧洲的传统风格,如法国和葡萄牙的规则式园林,并未采用 留着欧洲的传统风格,如法国和葡萄牙的规则式园林, 英国的风景园林风格。 英国的风景园林风格。他却认为其实巴西土生土长的植物 在庭 院中大有可为的。于是他开始致力于本土植物的研究, 院中大有可为的。于是他开始致力于本土植物的研究,以至于在 今后的景观设计中他对植物运用得得心应手。 今后的景观设计中他对植物运用得得心应手。 1929年,德国的政治气氛开始变得污浊,文化先 锋派遭到 年 德国的政治气氛开始变得污浊, 迫害,马克斯决定返回祖国,开始了他景观设计生涯。他创造了 迫害,马克斯决定返回祖国,开始了他景观设计生涯。 适合巴西的气候特点和植物材料的风格, 适合巴西的气候特点和植物材料的风格,开辟了景观设计的新天 与巴西的现代建筑运动相呼应。从此, 地,与巴西的现代建筑运动相呼应。从此,他以巴西为起点和平 开始了50多年的 绘画创作”生涯。 多年的“ 台,开始了 多年的“绘画创作”生涯。 1994年,一代伟人于种植园中与世长辞。 年 一代伟人于种植园中与世长辞。

大师作品赏析

大师作品赏析

作者介绍
别墅介绍
走 廊 细 节 图
内部细节图
古根海姆博物馆
作者介绍
弗 兰 克 ·盖 里 弗 兰 克 ·盖 里 (FrankOwen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 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 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 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 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 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 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 格 源 自 于 晚 期 现 代 主 义 (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 ,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这钛金 属屋顶的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 (MuseoGuggenheimBilbao)。
建筑外观
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 向波动的三层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 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 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 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 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 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 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 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 筑在北向的沉闷感。在南侧主入口 处,由于与19世纪的旧区建筑只有 一街之隔,故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 渡尺度的方法与之协调。更妙的是 ,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 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 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 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 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 体。以高架路为纽带,盖里将这栋 建筑沛然莫御的旺盛生命活力辐射 入城市的深处。
内部设计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为精彩尤其是入口处的中庭设计被盖里称为将帽子扔向空中的一声欢呼它创造出以往任何高直空间都不具备的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的强悍冲击力曲面层叠起伏奔涌向上光影倾泻而下直透人心使人目不暇给百不能指其一

艺术家的传世之作 解读伟大大师的名画

艺术家的传世之作 解读伟大大师的名画

艺术家的传世之作解读伟大大师的名画伟大的艺术家创作的名画是他们艺术生涯中的传世之作。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技巧上还是在艺术价值上都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创造力。

本文将通过解读几幅伟大大师的名画,深入了解其表达的艺术主题与内涵。

一、《蒙娜丽莎》 -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杰作。

这幅画以女性肖像为中心,展现了无数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技巧。

画中的蒙娜丽莎微笑着看着观众,她的神秘笑容引发了很多猜测和解读。

这幅画的魅力之处在于其逼真的细节和复杂的构图,从她的眼神、嘴角的微笑以及背景的氛围都展现了艺术家对人物情感的捕捉与表达。

二、《星夜》 - 文森特·梵高文森特·梵高的《星夜》是一幅流行艺术作品,凭借其夸张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风格而闻名。

这幅画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浪漫,星空、月亮和梵高停留的村庄都被艺术家用强烈的色彩表达了出来。

《星夜》向观众传达了梵高在艺术创作中对于情感与内心世界的诠释,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吶喊》 - 艾德华·姆克艾德华·姆克的《吶喊》是象征主义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幅画在画面上采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挣扎。

画面中的人物扭曲的脸和红色的天空都展现了姆克的个人情感和对于人类存在的思考。

《吶喊》以其强烈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风格使观众深受触动。

四、《牧歌》 - 弗朗西斯科·高雅《牧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弗朗西斯科·高雅的一幅杰作。

这幅画描绘了一群田园牧歌的人们,他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作品通过细腻的画风和充满活力的色彩展现了对于乡村生活的赞美。

《牧歌》是一幅充满温暖和宁静感的作品,使观众感受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与关怀。

结语:这些伟大大师的名画都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具有深远的艺术意义和文化价值。

通过解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对于人生、情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大师作品分析

大师作品分析

B
63
参考书目:
1. 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2. 史密斯.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王贵祥译.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工业出版社,2007 4. 柯洪编著.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刘托译.北京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 罗杰•H •克拉克,迈克尔•波斯.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汤纪敏,包志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工业出版社, 2006 6. 路易斯 康的空间构成—图说20世纪的建筑大师 原口绣昭 著 徐苏宁 吕飞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B
19
柯布西埃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 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 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 分别为 86,113,183,226厘米。 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 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 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 和113厘米。
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 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 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 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 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 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
美国,阿拉维纳曾为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圣爱德
华大学设计了学生宿舍(2008年)。
B
62
圣爱德华大学宿舍
作业任务书
以组为单位(4人/组),从现代主义或其后的建筑大师中选择一位大师在欧洲的建筑 作品进行分析:
(1)与周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区位、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外部空间、出入口、景观组织等,绘 制黑白图,归纳总图设计特点; (2)建筑功能布局与空间组织:绘制功能分析图、平面与垂直交通空间组织的类型与特点、空间限 定的方式、家具布局分析,总结特点; (3)建筑形态与造型:建筑形体组合与构图、各立面的构图、轴测、开窗方式、建筑造型特点; (4)建筑结构与材料运用: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各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建筑材料的运用、建筑细部构 造分析。

大师作品赏析ppt课件

大师作品赏析ppt课件
3
贡特尔·基泽
他是“欧洲视觉诗人”派 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 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究比例和 尺寸、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 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和 平运动》海报将文字嵌入图形之 中,强调方向的版式编排,使版 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感。
4
皮埃尔·门德尔
皮埃尔·门德尔用理性的哲 学思想处理图形、表现主题。慕 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戏剧海报 (图3)以简洁的图形、文字、 色彩来表现主题思想,以中轴线 为依据,对称的版式结构,给人 庄严、稳重、典雅之感,在文字 编排上增加了一定的不对称因素, 既庄重又活泼。黑色与高纯度色 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7
卡山大 卡山大是上世纪最著名的海报设
计家。将先锋运动如立体主义的创作 经验带入商业设计中。他用自己设计 的字体来传达海报的信息,采用当时 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和前卫艺术 风格的特点,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风格 典范,影响今天的设计师,这个海上 轮船海报是将船的自然形态通过几何 图形及装饰手法加以提炼,使之成为 简洁明快的设计图形。大小船烟冒出 的黑烟将画面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感 性和理性的冲突,中对齐的文字编排, 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 象征性的图形,突出主题,色彩鲜艳, 构图明快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大师作品赏析
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 印刷术上的发明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 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它不仅对德国的出版业是 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对工业化发达的欧洲及其出 版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大批精通印刷术的 平面设计家。
2
彼得·贝伦斯
他是“青年风格”运动最重 要的设计家、是德国现代设计的 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 父”。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 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 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 他为德国电气公司所设计的海报 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 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中心点状 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 代的企业特征。

大师作品分析

大师作品分析

室内设计手法
带型长窗将室外光线引入室内, 使室内大部分区域都有柔和的 光线.
大厅处的巨大玻璃窗墙面将室 外的风景引入室内,使廊道也 能作为小阳台,欣赏室外风景。
画廊坡道的运用与整个画 廊的造型形成了呼应,而纵 长的空间给人一种流动感, 加之上升的坡道,使此感觉 更加强烈。 使感人到腾升、 自由.
整个一层以交通空间与公共空间为主,是 通往其他空间的纽带,将其他空间紧密的 联系一起,大厅也起到了对两个不同功能空 间的分割.
二层平面分析:
经过楼梯上到二楼,经 过一个公共区域与人行廊 道可来到食堂,这是一条 相对私密的路线,可经过 食堂去到私密空间。 另外,可通过二层进入拉 罗歇的私人画廊中,画廊是 底层架空的,是整个建筑中 唯一采用底层架空的空间, 就是为了突出画廊这一空间.
手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鉴:
透过柯布西耶的这个建筑作品,我们可以看 出他很擅长利用对比的建筑手法,让建筑的 特点相得益彰。还有对空间的处理,柯布运 用一些特别的,打破常规的细节构造来让空 间充满动感与活泼,例如坡道和门的内凹等。 还用对自然光线的运用,通过开窗方向让人 能体验到日出日落时屋内不一样的光阴效果, 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天窗的使用也让人能感受 到充足的光感。柯布的作品,让我们学习到 我们建筑设计更应该注重人在其中的感受, 心灵上的触动,而且我觉得他的布置的简约 性也很值得我学习,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来构 成简约的空间,很符合现代人的居住风格。
大师作品分析
拉罗歇-让纳雷别墅
——勒·柯布西耶
1950-1953 1930-1932 昌迪加尔法院 1946-1957 拉罗歇让纳雷别墅 朗香教堂 母亲之家1925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萨伏伊别墅 1928-1930 迦太基别墅 马赛公寓 19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师作品浅析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银行家古埃尔原本想在这里打造一片高级住宅区, 共建造了60座住宅。但由于离市中心太远,只卖出 两座,其中一座有高迪买下,已改造成为高迪博物 馆。这个在商业上可以说完全失败的项目,在建筑 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1984年古埃尔 公园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埃尔公园建于1910年-1914年,公园的道路、出 入口和广大广场等公共部分由高迪设计,公园内随 处可见自然手法的运用,不管是石阶、石柱和弯曲 的石椅上都充满了各式的马赛克,全都由瓷砖拼贴 而成,色彩斑斓,让人有身处梦境之感。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受难立面
与装饰丰富的诞生立面相比, 受难立面更为朴素简单,由大 量光秃秃的石头组成,上刻有 醒目的直线,与骨架上的骨骼 相仿。为展现耶稣的受难、被 钉在十字架上的折磨,立面旨 在描绘人的罪过。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荣耀立面
最大型引人注目的荣耀立面 自2002年开始修建。荣耀立面 将会成为三个立面中的主立面, 从这个里面可以直接进入中殿。 立面展现耶稣成神升天的经历: 死亡、最后的审判和荣耀,而 地狱则是留给那些违背上帝旨 意的人的。该立面的建设将会 涉及拆除教堂南方街道上的街 区。荣耀立面的阶梯将会接续 从街道原址建造的有象征地狱 和罪恶的装饰的地下通路。立 面的门廊将会立有七个石柱, 象征属灵的恩赐。立柱底端会 有七宗罪的象征物,顶端则会 有七美德的象征物。
中殿顶部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 内部的立柱是高迪独特 的设计作品。除了分叉 以进一步支撑重量,它 们千变万化的表面纹理 是多种几何图形拼合的 结果。最典型的一个例 子是基底方形的立柱随 着高度的升高变成了八 边形,接着又成了六边 形,最后变化成了圆形, 这是螺旋状立柱三维拼 合的产物。
用曲线诠释建筑
屋顶是奇形怪状的构筑物,有的 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 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 钟那其实是高迪美化过的烟囱和 通风管道。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 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 高迪于1883年接受工程,并融 入自己的设计风格。高迪将他 43年的心血都花在了圣家族大 教堂,直至他73岁去世,教堂 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如今, 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还在继续, 将在2026年,也就是高迪高迪 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时工。圣家 堂的建设进展缓慢,仅靠个人 捐赠和门票收入维系,中间又 受西班牙内战干扰,在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 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 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 挑战依旧未被解决。预计于 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纪 念之时完工。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圆形大广场下方的百柱厅,是由84根柱子所支撑,凹凸 如云波水澜的天花顶,全部采用马赛克图案装饰。这些 柱子除了提供支撑力还负有排水的功能,下雨时圆形大 广场的黄沙夹带流水,可经由圆柱,流入旁边的树林, 如果雨量充足,通向糖果屋阶梯上的彩色蜥蜴还会喷水。 沿着大厅边的石阶继续向上则可来到百柱大厅的屋顶, 而屋顶便是公园的中心广场,既有效利用了空间,又在 功能细节的处理上别出心裁。高迪称它为“希腊式剧 场”,可见它既是一个休闲广场,又是一个露天剧场, 而这里也是整个公园中最精华的部分。
大师作品浅析 米拉公寓
大师作品浅析 米拉公寓 由于米拉之家位于转角,高迪 想尽所有的方式节省空间,首 先是建筑的外观采用看起来厚 重,但实际上非常薄的石材板; 又设计了两个天井,住家平面 图因此成为甜甜圈形,每一户 都能双面采光,家中各个空间 还得以互相串连,不但节省走 道空间,内部也没有任何一道 墙是不可拆的,可谓是节省空 间到最后一厘米,不论在当时 还是今日,应该都是大胆、科 学,而且前卫的设计。
用建筑诠释生命!
感谢聆听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围绕着中心广场,在高低错落的地形上,高迪设 计出了别具一格的走廊,它们建筑在山林之间, 曲曲折折。晴天的时候游客漫步在走廊内可以遮 阳,雨天则可以避雨。走廊的支柱造型基本都取 自动植物,有的形似大象的腿,有的则宛如棕榈 树,还有的是人体造型,而这些支柱的材料全部 是采用当地的石材,虽然看上去粗犷质朴,但是 却宛若天成。在丽日晴空之下,蓝白相间的蘑菇 塔,状若糖果的石头屋,还有曲线逶迤的彩瓷椅, 造型奇特、别具一格的长廊,造型离奇、光怪陆 离的建筑及精美马赛克雕像,让人恍若进入一个 超现实的世外桃源。
高迪之死
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全城喜气洋洋,突然,电车把 一位穿着寒酸、形容枯槁的老人撞倒了!人们以为这个糟老头子只是乞丐罢了,被 送到医院医治无效后,像所有横尸街头的流浪汉一样,就要被送到公共坟场草草埋 了。没想到有一位老太太认出了这是建筑师高迪,出殡那天万人空巷,全城的人都 出来为他送葬、致哀!
大师作品浅析——高迪
建筑史上的“但丁”
汇报人:XXX
CONTENTS
大师生平简介
大师作品浅析

大师生平简介
大师作品浅析 大师生平简介
安东尼·高蒂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塑性 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 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 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师作品浅析 一个故事——巴特罗公寓
西班牙是海洋国家,所以水是西班牙风格的灵魂元 素之一。巴特洛公寓内部就运用了大量的蓝色瓷砖 和水纹玻璃。
大师作品浅析 一个故事——巴特罗公寓
海蓝缤纷的磁砖拼贴出“海 洋”的主题,所营造出的海洋 味儿正象征加泰罗尼亚人与海 为伍,冒险犯难、追寻自由和 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
石柱下的石龟
正在施工的荣耀立面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堂的设计为拉丁十字架式, 内有五条走廊。中殿的拱顶高 达45米,侧殿拱顶高30米。 十字型翼部有三条走廊。立柱 间隔7.5米。半圆形后殿的立 柱,由于基于比利亚尔的设计 间隔稍有不同,部分立柱的设 计在回廊中进行了过渡调整, 使得平面图上立柱的分布呈马 蹄铁形。十字架构的汇聚处是 四根斑岩立柱,支撑起了巨大 的双曲面结构,周围则还有十 二个围成环形的双曲面(仍在 建设)。圣家堂中央的弧顶高 达60米,半圆形后殿上另有 一个高至75米的双曲面穹顶。 高迪的设计意图是让站在主入 口的参观者能够直接看到中殿、 十字和后殿的拱顶;所以拱顶 的高度依次升高。
大师作品浅析 圣家族大教堂—诞生立面
于1894至1930年间建造的诞生 立面是首个完成的立面。着重 展现耶稣降生的内容,并装饰 有不少令人联想到生命的元素。 受高迪的自然主义风格影响, 雕刻作品大量采用了自然景观 和图像,各自都表现着自己的 特质。例如,三条门廊被两根 立柱分开,立柱下分别有一只 海龟、一只陆龟,各自象征海 洋和陆地,同时有因为各自的 始终不变就又成了时间的象征。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位于立面两 侧的变色龙,象征着变化。。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大师作品浅析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大师作品浅析 一个故事——巴特罗公寓 加泰罗尼亚的英雄圣乔治为了救 出公主与龙展开了搏斗,用剑杀死 了龙。龙的血变成了一朵鲜红的玫 瑰花,圣乔治把它献给了公主。高 迪的灵感来源于此,所以这座房子 的每一个设计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着英雄,鳞片 状拱起的屋顶是巨龙的脊背,房子 的外立面用彩色瓷片镶贴,像是长 满龙鳞的龙身,镶嵌彩饰的玻璃和 构思独特的阳台则是面具……当然 ,也有人说那是骷髅,这样恰恰与 屋内大厅人骨造型的支架相互呼应 。不过,这样的设计一点也没有给 人阴森的感觉,阳光照耀下色彩缤 纷的拼贴玻璃叫人眼花缭乱……
结识莫逆
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取得了建筑师的称号, 更主要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一个同样浪漫且多金的幻想家。由古埃尔出资 高迪设计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 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个创作者所渴望的东西:充分自由的 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
大师作品浅析 米拉公寓
米拉之家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六层住宅,一层阁楼,两个正门入 口。 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阳台栏杆,屋顶高低 错落,极富动感。
大师作品浅析 米拉公寓 高迪曾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 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 丽的造型。”他认为大自然界是没有 直线存在的,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 才属于上帝 设计的特点是‘它本身建筑物的重量 完全由柱子来承受,不论是内墙外墙 都没有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建筑物 本身没有主墙’,所以内部的住宅可 以随意隔间改建,建筑物不会塌下来, 而且,可以设计出更宽大的窗户,保 证每个公寓的采光。 米拉之家的内部,每一户都能双面采 光,光线由采光中庭和外面街道进来, 房间的形状也几乎全是圆型设计,天 花板、窗户、走廊、很少有方正的矩 形。
公园主入口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石阶上的蜥蜴
大师作品浅析 高迪的乌托邦——古埃尔公园 蛇形座椅
拱门
这座公园里最有名的当属世界最长的 椅子。说它是长椅并不恰当,其实它 打破了对公园长椅的印象,这个全世 界最长的座椅,其实是百柱厅的屋顶 边缘,高迪结合围墙与座椅,做出了 如同蕾丝磙边的曲折座位,并以彩色 瓷砖拼贴,形似舞动的长龙,又像起 伏的海浪,蜿蜒围绕着广场,创造出 丰富的视觉感受,也带动了活泼的气 氛。这个趣味空间被称为圆形大广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