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逻辑学》的重要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及《逻辑学》的重要性-
(一)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概况及主要成果
“十五”期间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理论上有了重要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符号逻辑
符号逻辑是逻辑学领域中最基础的部分,符号逻辑的许多问题,如应用问题、哲学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等都已作为逻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专门研究对象。“十五”期间,对这一基础理论部分,学者们并没有忽略,对它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从技术层面研究一些公理系统或者定理自身;用朴素的观点介绍集合论的基本知识;编写适合当作高等院校人文学科的逻辑教材,更便于传授和普及经典逻辑理论。
2、哲学逻辑
哲学逻辑是以模态逻辑为代表的一类逻辑的总称,它极大地拓宽了逻辑学的研究视野,把现代精密的演绎方法注入了哲学、伦理、法学等学科。从广义上说,哲学逻辑的范围极其广阔。“十五”期间,该领域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弗协调逻辑、道义逻辑和认知逻辑发展迅速,在引介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国内的理论成果;模糊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等分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自然语言逻辑
自然语言逻辑是逻辑学和语言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产物,是介于现代逻辑和形式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目前,作为逻辑的一个分支,自然语言逻辑尚处于草创阶段,但它有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强劲的生命力。这一分支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十五”期间,该领域的研究已深入到语用的层面,并且语用的思维维度正被作为一种方法用在对悖论等问题的解决上,语用学转向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和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语言逻辑的形式化发展也更近了一步。
4、逻辑哲学
逻辑哲学研究逻辑所提出的哲学问题,是对逻辑的哲学反思,主要对逻辑学家使用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具体说来,包括逻辑学的学科对象、研究范围、逻辑真理的性质、逻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等。“十五”期间,该领域对存在问题、逻辑的研究对象等基础问题仍在追问,认为逻辑的内在机制和研究对象并不完全一致;成果斐然的悖论研究和认知问题交叉发展。
5、归纳逻辑
归纳逻辑是关于或然性推理的逻辑,所谓或然性推理,即其前提真时其结论很可能是真但不必然真。现代归纳逻辑的显著特点是对或然性推理加以系统化和定量化研究,
现代归纳逻辑还面临一个传统逻辑遗留下来的问题,即休谟问题,亦即合理的归纳性问题。“十五”期间,该领域加强了对现代归纳逻辑的研究。
6、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属于逻辑学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要实现计算机对人的智能的模拟,使计算机真正体现出人的智能的品质。它的难点不在于人脑所进行的各种必然性推理,而是最能体现人的智能特征的能动性、创造思维性。因而,人工智能关心如下课题:诸如关于他人的知识和信念的推理;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的知识,对不正确的处理,容错推理等。“十五”期间,该领域研究取得进一步发展。
7、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必
须克服将辩证逻辑和辩证法混淆的错误倾向,走辩证逻辑逻辑化的道路。近些年来,随着国内逻辑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开展,有些学者根本否定辩证逻辑是逻辑。“十五
”期间,对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合理性问题,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加强了辩证逻辑形式化的研究。
8、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这一被公认为可通过思维训练提
供思维能力的分支,在国外课堂上是一门成熟的大学课程,
但于国内只在局部范围内受到了重视,只在少数大学课堂开设了这门课程。但自从有些学者在学术会议上多次倡导后,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浪潮。它作为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其实际意义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重视。“十五”期间,该领域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研究,并挖掘出我国古代墨家逻辑中的论证逻辑。
9、中国古代逻辑
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局面热烈,各种角度、不同层面的挖掘在向前推进,各类观点不断推出、相互争鸣。“十五”期间,该领域关于“中国古代有无逻辑”的本体研究和反思仍在继续;进一步加强了与西方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写进教材;不再局限于对墨经的研究,拓展了我国古代逻辑的研究范围。(二)本学科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从上面的研究成果来看,“十五”期间,我国的逻辑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理论上的分歧尚未统一,还存在一些环节的研究比较薄弱,尚待加强。
逻辑学理论上存在的主要分歧,诸如“究竟什么是逻辑?辩证逻辑能否形式化?究竟怎样的形式化才有
意义,才是合理的?什么是本质性?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古代
有没有逻辑?中国古代逻辑是否合法?”等等问题,“十五”期间,逻辑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试图加以解决,但到目前为止,它们仍然是开放性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学科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逻辑虽然在朝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但总的来说,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尤其是现代逻辑教学和普及不足,缺乏人才,缺乏人才培养的机制,比如不重视现代逻辑知识的培训。
第二,逻辑学研究领域实际上非常广泛,涉及数理逻辑、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决策等相关理论科学。但是,逻辑学与这些相邻学科的交叉研究还不够深入。
第三,在应用方面,不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不注重逻辑学科的应用研究。
第四,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学术交流容易停留于问题表面的争论上,缺乏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第五,研究学科前沿问题的学者缺乏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条件和主动性,难以参与和进入国际研究的行列。
第六,盲目参照国外同行的逻辑观念和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和结合汉语语言和思维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