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段中试题

合集下载

《解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9单选题,10-12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B.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验证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为“牛顿”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假设D.马拉着车向前加速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3.如图所示,A是一个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4.如图所示,是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到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 t,则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A.等于 B.大于C.小于 D.等于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10m/s2)()A.5m B.11.25m C.20m D.31.25m7.如图所示,一轻杆AB,A端铰于低墙上,B端用细线系住跨过低墙顶上的C点用力F 拉住,并在B端挂一重物.现缓慢地拉线使杆向上转动,杆与墙的夹角θ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杆所受的压力N和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N和F均变大 B.N变小,F变大C.N变大,F变小D.N不变,F变小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A.5.0N B.2.5N C.8.65N D.4.3N9.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0mB.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10.某人提一重物直立保持静止,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11.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A. B. C. D.12.如图所示,直杆AB与水平面成α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杆底端B 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现将滑块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以确定()A.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a1、a2B.滑块最终所处的位置C.滑块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μD.滑块第k次与挡板碰撞后速度v k二、实验题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A.假设法B.理想实验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在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cm,CD=6.26cm,DE=8.67cm,EF=11.08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E=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4)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请根据图象;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三、计算题(共40分)14.如图所示,物体A重G A=40N,物体B重G B=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1)画出A和B的受力示意图(2)求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求物体B所受细绳的拉力T.15.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g取10m/s2),求:(1)升降机匀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2)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3)当体重计的读数是420N时,判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16.如图甲,一物体在t=0时刻以某一速度沿固定斜面下滑,物体运动到斜面底端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斜面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物体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3)物体能上滑的最大距离s.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9单选题,10-12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B.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验证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为“牛顿”【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解答】解: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故A错误;B、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是惯性系,故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的,故B正确;C、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理想实验验证,故C错误;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即1N=1kg•m/s2,但不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三定律之间的联系,牛顿第一定律是基础,说明力不需要运动来维持,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具体关系.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假设D.马拉着车向前加速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惯性.【分析】惯性是描述物体的运动的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不仅仅是“停下了”的难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来源是相同的,所以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假设.【解答】解:A、运动快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汽车的动量越大,停下了所需要的冲量越大,时间就越长.故A错误;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来源是相同的,所以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故B正确;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依据他所做的实验,进行的理想化的推理,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对实际的生产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故C错误;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马对车的拉力始终等于车对马的拉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运动学多个概念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都是属于基础知识和容易混肴的一些知识.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3.如图所示,A是一个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绳子拉力等于B的重力,保持不变.A对斜面的压力等于A及沙子的总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A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B的重力,当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时,分析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由平衡条件分析大小的变化.A保持静止,合力为零,保持不变.【解答】解: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知绳子拉力等于B的重力,保持不变.故A错误.B、A对斜面的压力等于A及沙子的总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A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故B正确.C、未加沙子时,A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绳子的拉力大小关系不能确定,A的运动趋势方向不能确定,所以A可能不受静摩擦力,可能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也可能沿斜面向上.当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时,若A原来不受摩擦力或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若A原来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当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时,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不断减小.故C错误.D、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A所受的合力为零,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能产生低级错误,认为加沙子,A的合力增大.4.如图所示,是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到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 t,则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A.等于 B.大于C.小于 D.等于【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若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平均速度推论求出位移,从而比较大小.【解答】解:若图线为图中虚线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梯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位移x=,因为实际图线围成的面积大于梯形面积,则物体的位移大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推论,以及知道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要求物体的加速度,知道物体在第n秒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s=t,需求物体在第n秒内的平均速度,故需求物体在第n秒初的速度v1和在第n秒末的速度v2.【解答】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于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 t=v0+at可得物体在第(n﹣1)秒末的速度为v1=(n﹣1)a,物体在第n秒末的速度为v2=na,则在第n秒内的平均速度,根据s=t物体在第n秒内的位移s=×1故物体的加速度a=故选A.【点评】知道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求物体的加速度,可以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要求平均速度,需要知道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表达式.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10m/s2)()A.5m B.11.25m C.20m D.31.2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公式:h=gt2得:第1 s内下落的距离h1=×10×12 m=5 m.设: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落时间为t,则有:H=gt2…①最后1s之前的下降的高度为H﹣4h1=g(t﹣△t)2…②由①﹣②得:4h1=gt2﹣g(t﹣△t)2,∴t=2.5 s…③把③式代入①得:H=×10×(2.5)2 m=31.25 m.故选D.【点评】匀变速运动的常规题目,牢记公式,找准数量关系列方程,注意每次都从抛出点开始计算,这样比较简单.7.如图所示,一轻杆AB,A端铰于低墙上,B端用细线系住跨过低墙顶上的C点用力F 拉住,并在B端挂一重物.现缓慢地拉线使杆向上转动,杆与墙的夹角θ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杆所受的压力N和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N和F均变大 B.N变小,F变大C.N变大,F变小D.N不变,F变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当细绳缓慢拉动时,整个装置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运用三角形相似法,得出F N与边长CA、BA及物体重力的关系,再分析F N的变化情况以及F的变化.【解答】解:设物体的重力为G.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作出力F N与F的合力F2,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2=F1=G.由△F2F N B∽△CBA得知AB、AC长度不变,杆与墙的夹角θ逐渐减小,则BC减小,知F N不变,F减小.F N与杆所受的压力N大小相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中涉及非直角三角形,运用几何知识研究力与边或角的关系,根据相似三角形法解决是常用的思路.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A.5.0N B.2.5N C.8.65N D.4.3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作图法分析什么条件下拉力F最小.再根据平衡条件求解F的最小值.【解答】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作图法可知,当拉力F与细线垂直时最小.根据平衡条件得F的最小值为F min=Gsin30°=5×0.5N=2.5N故选B【点评】本题是物体平衡中极值问题,难点在于分析F取得最小值的条件,采用作图法,也可以采用函数法分析确定.9.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0mB.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竖直上抛后,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求出5s内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由△v=at求出速度的改变量.【解答】解: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45m,上升的时间为t1==3s,从最高点开始2s内下落的高度h2==×10×22m=20m,所以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h1+h2=65m,故A错误;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45m,上升的时间为t1==3s,从最高点开始2s内下落的高度h2==×10×22m=20m,所以5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S=h1﹣h2=25m.且方向竖直向上,故B 正确.C、由于匀变速运动,则速度改变量△v=at=gt=﹣10×5m/s=﹣50m/s.故C错误.D、平均速度=m/s=5m/s,方向竖直向上.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竖直上抛运动,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分段法,一种是整体法,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注意:5s内物体的位移也可以由此法解出,x=v0t﹣gt2=30×5﹣×10×52(m)=25m,位移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0.某人提一重物直立保持静止,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人受力分析:重力、绳子的拉力、支持力与地面给的静摩擦力,四力处于平衡状态.当人后退后重新处于平衡,则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由力的分解结合平衡条件可确定摩擦力、支持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对人受力分析,重力G、绳子的拉力T、支持力F与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四力处于平衡状态.当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θ变大时,则对绳子的拉力T进行力的分解得:Tsinθ=fTcosθ+F=G由题意可知,绳子的拉力大小T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随着夹角θ变大,得静摩擦力增大,支持力变大,导致人对地的压力增大;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点评】这是物体受力平衡的动态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再由力的分解或合成来寻找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受力分析时容易出错,认为人受到三个力,重力、拉力与静摩擦力,却漏了支持力,学生误以为绳子竖直方向的分力就是支持力.11.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A. B. C.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由图可知各段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即可确定其运动情况,画出v﹣t图象.【解答】解:由图可知,t0至t1时间段弹簧秤的示数小于G,故合力为G﹣F=50N,物体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t1至t2时间段弹力等于重力,故合力为零,物体可能为匀速也可能静止;而t2至t3时间段内合力向上,故物体加速度向上,电梯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AD均符合题意;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关键在于明确加速度的方向,本题易错在考虑不全面上,应找出所有的可能性再确定答案.12.如图所示,直杆AB与水平面成α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杆底端B 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现将滑块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以确定()A.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a1、a2B.滑块最终所处的位置C.滑块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μD.滑块第k次与挡板碰撞后速度v k【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滑块运动分两个阶段,匀加速下滑和匀减速上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两端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解答】解:设下滑位移为L,到达底端速度为v由公式v2=2ax得:下滑过程:v2=2a下L ①上滑过程: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下滑加速度为:③上滑加速度为:④①②③④联立得:所以A正确;,又f=μF N=μmgcosα两式联立得:,所以c正确;因为滑杆粗糙,所以最终滑块停在底端,所以B正确;因为不知道最初滑块下滑的位移,所以无法求出速度,所以D错误;故选A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上滑和下滑时摩擦力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不同,另外抓住连接两段的桥梁是碰撞前后速度大小相等.二、实验题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C.A.假设法B.理想实验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在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cm,CD=6.26cm,DE=8.67cm,EF=11.08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40m/s2,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E=0.99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4)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过度或【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图析法;方程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质量、合力三者的测量很重要.(2)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求小车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挂任何东西.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即:mgsinθ=μmgcosθ,可以约掉m,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操作过程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4)实验时应平衡摩擦力,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a﹣F图象在F轴上有截距;平衡摩擦力过度,在a﹣F图象的a轴上有截距.【解答】解:(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2)平衡摩擦力时,小车上不应该挂砝码,只让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即可,选项A错误;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B正确;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选项C错误;在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以使得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选项D正确;故选:BD.(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40m/s2;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0.99m/s,(4)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看出,小车上不加拉力时就已经有了加速度,故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过度或木板一端垫得过高.故答案为:(1)C;(2)BD;(3)2.40,0.99;(4)a﹣F图象如上图所示;平衡摩擦过度或木板一端垫得过高.【点评】对于实验我们要明确实验原理、具体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同时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等.该题考查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同时会求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学会通过描点作图象,注意单位的统一与正确的计算.三、计算题(共40分)14.如图所示,物体A重G A=40N,物体B重G B=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1)画出A和B的受力示意图(2)求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求物体B所受细绳的拉力T.【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物体B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物体A受拉力、重力、压力、支持力、B对A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A向左的滑动摩擦力.(2)当水平力F=32N可以将B匀速拉出可知:在B被拉出过程中,物体A和B均处于平衡状态.对A受力分析可知外力F等于B对A的摩擦力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之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μ(G A+G B)代入有关数据可求得μ.(3)物体B受细线的拉力和摩擦力而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2)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上图所示:物体B对其压力F N2=G B=20N,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1=G A+G B=40N+20N=60N,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F f2=μF N2=20μ,A受地面的摩擦力:F f1=μF N1=60μ,又由题意得:F=F f1+F f2=60μ+20μ=80μ,F=32(N),代入即可得到:μ=0.4.(3)对物体B,根据平衡条件,有:T=μG B=0.4×20=8N答:(1)画出A和B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2)求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3)求物体B所受细绳的拉力为8N.【点评】本题考查应用平衡条件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注意A对地面的压力并不等于A的重力,而等于A、B总重力.15.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g取10m/s2),求:(1)升降机匀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2)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3)当体重计的读数是420N时,判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天水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2013级段中考试试题物理(A)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其中1-11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15题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1m/s2向右B.1 m/s2向左C.1.5 m/s2向右D.0.5 m/s2向右2.如图,一光滑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3.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C.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P的质量是m,Q的质量是2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

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7μmg B.5μmgC.3μmg D.μmg5.质量为M 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所示,则A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 ⎝⎛++22m M mF mg B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FM m+C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不变D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F 1F 2为A .cos θ+μsin θB .cos θ-μsin θC .1+μtan θD .1-μtan θ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下图左所示。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天水市一中2014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物理试题命题:牛 杰 审核:孙维忠一、选择题(注: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A.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去了B.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去了C.橡胶棒丢失了质子D.毛皮得到了质子2.A 、B 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绝缘金属球,半径为r ,球心相距3r ,A 带电荷量+Q 1,B 带电荷量+Q 2,则A 、B 间相互作用力 ( )A.无法确定B.等于122(3)kQ Q r C.大于122(3)kQ Q r D.小于122(3)kQ Q r3.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的方向B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C .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 .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4.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 ,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 .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的加速度较大C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较大D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电势能较大5.真空中有一静电场,其在x 轴正半轴的电势 随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 )A .R 处的电场强度E =0B .若试探电荷从x 1处移到x 2处,电场力不一定做正功C .x 1处与x 2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D .该电场有可能是处在O 点的正的点电荷激发产生的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V ,点A 处的电势为6V ,点B 处的电势为3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200/V m B.2003/V m C. 100/V m D.1003/V m7.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和q 2,分别固定于A 、B 两点,DC 为AB连线的中垂线,C 为A 、B 两点连线的中点,将一正电荷q 3由C 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电势能逐渐减小 B .电势能逐渐增大C .q 3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D .q 3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8.如图,在正点电荷Q 的电场中有M 、N 、P 、F 四点,M 、N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 为MN 的中点,∠M=30°,M 、N 、P 、F 四点的电势分别用M ϕ、N ϕ、P ϕ、F ϕ表示。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试题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试题

天水一中2015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题命题:杜梅芳审核:孙望明(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第3、4、8、10题为多选题,其余题为单选题。

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不得分)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的过杆技术是否合理时,可以将刘翔看作质点B.陈中和主教练在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在战术板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不能把女排队员看成质点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D.研究乒乓球比赛中打弧圈球时,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都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纬度较大处,重力加速度较大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3m/s2,a乙=-5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D.甲、乙在不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5.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从A点沿光滑斜面上滑,最远可达C点,B为AC的中点,已知物体从A到B所用时间为t,则()A .物体从B 到C用时间为 B .物体从B 到C 用时间为C .物体从A 到C 用时间为D .物体从A 到C 用时间为 6.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已知其初速度是60m/s ,加速度大小是6m/s2,则飞机着陆后12s 内的位移大小是( )A .288 mB .300 mC .600 mD .360 m7.汽车刹车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 停下,则刹车后前1s 内的位移与前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A .1∶8B .1∶5C .3∶7D .1∶38.某人在t =0时刻时,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该质点在第3s 内及第7s 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求出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B .能求出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C .不能求出第3s 末到第7s 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D .能求出该质点加速度9.从高为20米的屋檐下每隔0.2秒落下一个小水滴,把这些小水滴的运动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则当第一个水滴恰好落地时,第3滴和第4滴水之间相距为( )(取g=10m/s 2)A.6米B.5米C.4米D.3米10.A 、B 、C 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 .A 物体做曲线运动t 2⋅()t 12⋅+t 2⋅()t ⋅-22C .三个物体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三个物体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11.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 .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C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D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12.a 、b 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 ;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 .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 .在5~15s 的时间内,先是a 车在前,而后是b 车在前D .在10~15s 的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6空,每空3分,共18分)13.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 的挡光片A 、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的距离为d.0t A C B v v v >>0t A C B v v v ==0t =5s t=15s t =20s t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Δt1和Δt2,则小车加速度a=________.(2)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14.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B.天平及砝码C.4-6V交流电源D.毫米刻度尺(2)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_________A.实验所用的重物可用实心泡沫球B.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再释放,释放后再接通电源(3)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1=30.0mm,x2=45.4mm,x3=60.8mm,x4=76.2mm,则物体在打下点2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5届高三上第一学段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5届高三上第一学段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天水一中2012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题物 理命题人:刘卫东 审核人:赵小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注意:第1、3、6、10、12小题为多选题)1.a 、b 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时刻,a 车和b 车处在同一位置 B.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位移大于a 车的位移2.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 、b 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 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 弹簧水平,a 、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则a 、b 两弹簧的伸长量x 1与x 2之比为 A.212k k B.21k k C.12k k D.212kk3.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的质量均为m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3μ,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 可能是 A .g a μ= B .32g a μ=C .3g a μ=D .32gm F a μ-= 4.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满足 A. gtan θ=v 2/R B. gsin θ=v 2/R C. gcot θ=v 2/R D. gcos θ=v 2/R 5.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t ,则它运动时间为A .g v v t 0-B .gv v t 22-C .g v v t 2202- D .g v v t 20- 6.如图所示,一个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 的水平圆盘上放着两个木块,木块M 放在圆盘的边缘处,木块M 和N 质量之比为1:3,且与圆盘摩擦因数相等,木块N 放在离圆心13R 处,它们都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

)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C .花样滑冰比赛中的运动员可以被看成质点D .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B .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总是施力在先,受力在后C .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支持力的同时,它对地面也产生了压力D .一个物体施的力,不一定作用在别的物体上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 2, x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 .4 m/s 与2 m/s 2B .0与4 m/s 2C .4 m/s 与4 m/s 2D .4 m/s 与0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210m/s g ,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 )A .物体第2s 末的速度为20m/sB .物体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C .物体第2s 内下落的高度为20mD .物体第1s 内下落的高度是10m6.如右图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D.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 7.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 时,速度为v ,当它的速度是v /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 .l /2B .22lC .41lD .43l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A .乙比甲运动的快B .第2 s 末乙追上甲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 远v /(m ·s -1) t /s O 24 -4 -2 1 2 3 A 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解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不得分)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2.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预计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承载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并进行长达30天的中期驻留试验,将创造中国宇航员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也是中国开始建造空间站的关键步骤.根据上面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季度”和“30天”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地面控制中心在对载人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②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③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④从N到M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4.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5.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D.在t=3s时刻a、b速度相等,恰好相遇6.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的大小为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A.1:1 B.3:4 C.4:3 D.3:18.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A.t0B.2(+1)t0 C.(﹣1)t0D.(2+1)t09.对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B.若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物体的平均速度变化率恒定C.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平均速度越大位移越大D.若位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一物体做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6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11.2015年9月24日上午,黄冈市四运会青少年田径比赛决出22金,参赛健儿充分展示了自身的速度和耐力,现场精彩不断.罗田选手郭倩在女子少年乙组1500m决赛距终点近300m时鞋子跑掉了一只,她光着一只脚坚持跑到终点,并以5′36“65的好成绩最终夺冠.物理研究小组分析了郭倩跑最后百米冲刺的录像带,测得:郭倩在最后百米冲刺的前7s跑了57m,8s末到8.1s末跑了0.8l m,跑到终点共用11.8s,则关于最后百米冲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14m/sB.运动员在8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9.2m/sC.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47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8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1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C.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 m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13.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交流电频率是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标出几个计数点1、2、3…,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4.00cm、x2=9.00cm、x3=15.00cm,则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1=m/s,打计数点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2=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三、解答题(要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共3小题,共40分)14.如图表示某物体的v﹣t图象,(1)从图象可知OA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AB段的位移大小是多少?(3)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大小是多少?15.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1)汽车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3)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16.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s0=40m,速度均为v0=10m/s.某时刻,甲车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从此时刻起,求:(1)甲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2)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多大?(3)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不得分)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A、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C、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D、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2.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预计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承载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并进行长达30天的中期驻留试验,将创造中国宇航员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也是中国开始建造空间站的关键步骤.根据上面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季度”和“30天”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地面控制中心在对载人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考点】时间与时刻;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分析】时间描述的是“段”,时刻描述的是“点”,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第三季度”和“30天”都表示时间.故A错误.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初末位置重合,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故B错误.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飞行一圈,则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0,但是瞬时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飞船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②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③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④从N到M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分析】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说明运动时间相同,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解答】解: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说明运动时间相同①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等,故平均速度相同,故①正确;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时间相等,路程不等,故平均速率不相等,故②错误;③虽然时间相等,但A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无法比较,故③错误;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时间相等,A的路程最大,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故④正确;故选A.4.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分析求解,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和匀加速运动的分为匀减速和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有关,并不是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故A错误;B、据加速度的意义可知,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并不是与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故C错误;D、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如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其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B.5.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D.在t=3s时刻a、b速度相等,恰好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位移时间图线斜率表示速度,根据斜率的正负判断运动的方向,位移相等时,根据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由图线可知,a、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为零,开始时b的速度大小较大.故A错误,B错误.C、a、b图线的斜率为一正一负,知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为2:3.故C正确.D、在t=3s时,a、b的位移相等,速度不等.故D错误.故选C.6.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的大小为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人经过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故选:C.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A.1:1 B.3:4 C.4:3 D.3: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汽车刹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再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从而得出位移之比.【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2s所以刹车在2s内的位移:m=30m.4s<6s,所以在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m=40m.所以x1:x2=3:4.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A.t0B.2(+1)t0 C.(﹣1)t0D.(2+1)t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可以用其逆过程,相当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关系式可以解出所需的时间.【解答】解:设物体从a到b所用时间为t,从c到b所用时间为t1则t1=t﹣t0 ①设ab长度为L,物体运动加速度为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式,根据逆过程,得:L=at2②从c到b由根据逆过程得:L= ③①②③联立可得t1=(+1)t0由对称性,从c到b再回c所用时间t2=2t1=2(+1)t0故选:B.9.对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B.若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物体的平均速度变化率恒定C.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平均速度越大位移越大D.若位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加速度;平均速度.【分析】根据速度的方向确定位移的变化,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判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解答】解:A、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位移不一定减小,故A错误.B、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恒定,则物体平均速度变化率恒定,故B正确.C、根据x=知,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平均速度越大,位移越大,故C正确.D、位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加速度不一定恒定,物体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C.10.一物体做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6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分析】由于末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末速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值,根据速度变化和加速度公式可求出两个可能值.【解答】解:由题,v0=6m/s,v1=10m/s,v2=﹣10m/s则△v1=v1﹣v0=10﹣6=4m/s,△v2=v2﹣v0=﹣10﹣6=﹣16m/sa1===4m/s2a2=则说明速度的变化量最小为4m/s;最大可以为16m/s;加速度的变化最小为4m/s2;最大为16m/s2;可知,BD正确,AC错误;故选:BD.11.2015年9月24日上午,黄冈市四运会青少年田径比赛决出22金,参赛健儿充分展示了自身的速度和耐力,现场精彩不断.罗田选手郭倩在女子少年乙组1500m决赛距终点近300m时鞋子跑掉了一只,她光着一只脚坚持跑到终点,并以5′36“65的好成绩最终夺冠.物理研究小组分析了郭倩跑最后百米冲刺的录像带,测得:郭倩在最后百米冲刺的前7s跑了57m,8s末到8.1s末跑了0.8l m,跑到终点共用11.8s,则关于最后百米冲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14m/sB.运动员在8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9.2m/sC.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47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8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考点】平均速度.【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前7s内的平均速度,以及最后100m的平均速度,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8s末的瞬时速度.【解答】解:A、依题意运动员前7s的平均速度为:,A正确;B、8s末到8.1s末跑了0.81m,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8s末的瞬时速度v=,故B错误,D错误.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故选:AC1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C.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解答】解:A、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A错误;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C、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x1=×(10+40)×20+20×40=1300m,乙的位移x2=×20×40=400m,所以甲乙相距△x=x1﹣x2=1300﹣400=900m,故D正确.故选:CD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13.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交流电频率是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标出几个计数点1、2、3…,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1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4.00cm、x2=9.00cm、x3=15.00cm,则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1=0.45m/s,打计数点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2=0.55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1与2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解答】解:频率为50Hz,则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1与2点的速度,则有:v1===0.45m/s,v2===0.55m/s,那么加速度:a===1m/s2.故答案为:0.1;0.45;0.55;1.三、解答题(要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共3小题,共40分)14.如图表示某物体的v﹣t图象,(1)从图象可知OA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AB段的位移大小是多少?(3)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大小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即可解题.【解答】解:(1)OA段:由图可知(2)AB段的位移数值上等于由图AB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为:S AB=(8﹣4)×4=16m(3)这14S内总位移大小为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总面积:S=(4+10)×4﹣4×2=24m答:(1)从图象可知OA段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2)AB段的位移大小是16m;(3)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大小是24m.15.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1)汽车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3)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由初速度、加速度求出汽车刹车到停下的时间,判断刹车后20s内汽车的运动情况.再由位移公式求解滑行的距离.(2)运用逆向思维: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出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解答】解: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a=﹣5m/s2(1)设刹车的时间为t0,则有t0==s=6s则汽车刹车20s后的位移与6s末的位移相同,x=v0t+=30×(m)=90m(2)由x1=v0t1+at12得50=30t1+解得t1=2s(3)汽车减速为0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x2=v0t2+at22,代入解得x2=22.5m答:(1)汽车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是90m;(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是2s;(3)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是22.5m.16.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s0=40m,速度均为v0=10m/s.某时刻,甲车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从此时刻起,求:(1)甲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2)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多大?(3)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解.(2)分别求出甲车停止时,两车的位移,然后根据位移关系求出两车的距离.(3)已求出甲车停止的时间,再去求出停止后还需多长时间追上,两个时间之和即是所求的时间,【解答】解:(1)由v=v0+at,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1=2s故甲车经过2s停止运动.==10m(2)时间t1内,甲车的位移x甲=v0t1=20 m乙车的位移x乙两车相距△x=10+40﹣20m=30 m故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30m.(3)甲车停止后还需时间t 2==3s.t=t1+t2=5s.故经过5s两车相遇.2016年10月16日。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期中考试卷物 理命题:王植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 1和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力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 .7J B .5J C .3.5J D . 1J2.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 1、F 2先后将质量为m 的同一物体由静上开始沿相同的固定粗糙斜面由底端推至顶端。

第一次力F 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 2沿水平方向,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则在这两个过程中A .F1做的功比F 2做的功多 B .第一次物体机械能的变化较多 C .第二次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较多 D .两次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同3.要将一个质量为m 、边长为a 的匀质正立方体翻倒,推力对它做的功至少为( ) A.(2-1)mga/2 B.(2+1)mga/2 C.2mga D.2mga/24.用长度为L 的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将小球移至和悬点等高的位置使绳自然伸直,放手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低点的势能记为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动能和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 B.12 C. 12 D. 135.近日德国的设计师推出了一款名为“抛掷式全景球形相机”,来自德国柏林的5位设计师采用了36个手机用的摄像头并将其集成入一个球体内,质量却只有200g ,当你将它高高抛起,它便能记录下从你头顶上空拍摄的图像。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你只需进行设定,让相机球在飞到最高位置时自动拍摄即可。

假设你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相机,到达离抛出点10m 处进行全景拍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你在抛出过程中对相机做的功为A .10JB .20JC .40JD .200J 6.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空中o 点以速度0v 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小球经过P 点时动能205k E mv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O 到PA.下落的高度为205v gB. 速度增量为30v ,方向斜向下C.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为arctan13 D. 经过的时间为03v g7.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以上高为H 的地方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面高为h ,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A. mgh +2021mvB. mgH +2021mvC. mg(H+h) +2021mv D. mg (H +h )8.流星在夜空中发出明亮的光焰.流星的光焰是外太空物体被地球强大引力吸引坠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同空气发生剧烈摩擦造成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流星在空气中下降时势能必定全部转化为内能 B .引力对流星物体做正功则其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C .当流星的速度方向与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合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流星做曲线运动D .流星物体进入大气层后做斜抛运动9.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某一点M 时,其动能减少80J ,机械能减少32J ,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则物体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为 A.36J B.24J C. 20J D.12J10.如图,一半圆形碗的边缘两边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挂着两个小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 m 1>m 2。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8题为单项选择,9-10题为多项选择,每题4分,共40分〕1.〔4分〕关于加速度的概念,如下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加速度为零,如此速度一定为零2.〔4分〕在校运动会中,某同学在标准的400米跑道上参加800米比赛的成绩是130秒,如此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6.15m/s,6.15m/s B.0,6.15m/sC.6.15m/s,0 D.0,3.3m/s3.〔4分〕在空中某固定点悬一根均匀的绳子,现从悬点释放绳子让其自由下落,假设此绳通过悬点正下方20m处某点A共用了时间1s,如此该绳全长为〔〕〔g取10m/s2〕.A.10m B.13m C.15m D.18m4.〔4分〕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即反弹,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取竖直向上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是〔〕A.B.C.D.5.〔4分〕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在6s内〔〕A.A、B两辆汽车运动方向相反B.A车的加速度大于B车的加速度C.t=4s时,A、B两辆汽车相距最远D.t=4s时,A、B两辆汽车刚好相遇6.〔4分〕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7.〔4分〕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B.2v2﹣v1C.D.8.〔4分〕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4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如此关于物体的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4.9sB.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4m/sC.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10m/sD.10s内位移可能为﹣100m9.〔4分〕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假设加速度一样,初速度不同,如此在运动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10.〔4分〕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假设g=10m/s2,如此〔〕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m/sB.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C.小球是从1.25m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二、实验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空4分,共计20分〕11.〔8分〕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光电门针对自由落体运动进展了研究.如下列图,用铁架台固定竖直长木板,光电门A、B分别固定在长木板上,AB相距S=41cm;现从光电门A上方某高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1=1.05×10﹣2s、△t2=3.50×10﹣3s,小球直径d=10.50mm.回答如下问题:①小球通过光电门A时的瞬时速度为m/s.②物体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12.〔12分〕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钩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a〕.所示的装置,钩码拉动小车,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b〕.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1〕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步骤是〔填写字母〕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将小车移至靠近定滑轮处E.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2〕如图〔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AB=4.56cm、AC=12.16cm、AD=22.52cm、AE=36.06cm,如此: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13.〔12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出井口再落回到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体的位移是4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物体从抛出点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竖直井的深度.14.〔12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列图.〔1〕写出计算过程并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5.〔16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直线前进,车前与车相距x0=20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向前运动.〔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4m/s?〔2〕汽车追上人之前,他们之间的最大间距是多少?〔3〕经过多长时间车才追上人?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8题为单项选择,9-10题为多项选择,每题4分,共40分〕1.〔4分〕关于加速度的概念,如下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加速度为零,如此速度一定为零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反响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错误;BC、加速度反响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故B错误C正确;D、物体加速度为0,说明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但不能说明物体的速度为0,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掌握加速度的定义与其物理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难属于根底题.2.〔4分〕在校运动会中,某同学在标准的400米跑道上参加800米比赛的成绩是130秒,如此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6.15m/s,6.15m/s B.0,6.15m/sC.6.15m/s,0 D.0,3.3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题意分析运动员的位移和路程,再由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方法可求出.解答:解:同学在比赛中,位移为0;而路程为800m;故其平均速度为:v==0;平均速率为:v′===6.15m/s;应当选:B.点评:此题要注意明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3.〔4分〕在空中某固定点悬一根均匀的绳子,现从悬点释放绳子让其自由下落,假设此绳通过悬点正下方20m处某点A共用了时间1s,如此该绳全长为〔〕〔g取10m/s2〕.A.10m B.13m C.15m D.18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先由自由落体规律求出通过A点的时间,再由匀变速规律可得绳长.解答:解:绳下端到A点时的速度v,从下落到全部通过的时间为t,由自由落体规律可得:解得:设绳从下落到下端接触A的时间为t1,如此绳长为:=故C正确应当选:C点评:灵活选取研究过程,是此题的关键,另外要熟练应用自由落体和匀变速规律.4.〔4分〕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即反弹,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取竖直向上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开始时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向下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竖直向下保持g值不变;落地后弹起的过程中,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解答:解:由于题目选择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开始时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向下的速度逐渐增大,即速度为负值且一直增大,加速度竖直向下保持g值不变,即斜率保持不变且斜率为负值,故ABC错误;落地后弹起的过程中,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为正向均匀减小.加速度竖直向下保持g 值不变,即斜率保持不变且斜率为负值,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此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并能根据实际的运动过程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性质.5.〔4分〕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在6s内〔〕A.A、B两辆汽车运动方向相反B.A车的加速度大于B车的加速度C.t=4s时,A、B两辆汽车相距最远D.t=4s时,A、B两辆汽车刚好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即运动方向.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如果从同一位置出发,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同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一样.根据速度和位置关系,即可判断两者间距如何变化.解答:解:A、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一样,故A错误;B、B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A直线斜率的绝对值,故B车的加速度大于A车的加速度,B错误;C、在t=4s之前B物体的速度比A物体的速度大,B在A的前方,所以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远,t=4s之后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近,故t=4s时,A、B两辆汽车相距最远,故C正确,D错误;应当选:C.点评:此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结合初始条件进展分析处理.6.〔4分〕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考点: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结合速度的方向判断位移的变化.解答:解:质点初速度v0>0,加速度a>0.知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样,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a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由于速度的方向未改变,如此位移一直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应当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7.〔4分〕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B.2v2﹣v1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进展求解.解答:解: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如此有.设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如此有.联立两式解得v=.故D正确,A、B、C错误.应当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8.〔4分〕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4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如此关于物体的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4.9sB.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4m/sC.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10m/sD.10s内位移可能为﹣100m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抓住第5s内的位移可能向上,可能向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5s内的初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进展分析求解.解答:解:A、假设位移的方向向上,根据得,4=v0﹣5,解得第5s内的初速度为9m/s,上升到最高点还需的时间,如此物体上升的时间可能为4.9s.假设物体的位移向下,如此﹣4=v0﹣5,解得第5s内初速度为1m/s.故A正确.B、第5s内的位移可能向上,可能向下,如此平均速度可能为4m/s,可能为﹣4m/s.故B 错误.C、由A选项解析可知,4s末的速度可能为9m/s,可能为1m/s.故C错误.D、当物体第5s初的速度为9m/s时,如此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v0+gt=49m/s,当物体第5s初的速度为1m/s时,如此物体的初速度v=v0+gt=41m/s.可知10s末的速度可能为﹣51m/s,可能为﹣59m/s,根据x=得,10s内的位移可能为﹣10m,可能为﹣90m.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可以全过程研究,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注意速度、位移、加速度的方向.9.〔4分〕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假设加速度一样,初速度不同,如此在运动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出a、b两物体的速度之差,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出a、b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从而分析判断.解答:解:A、设加速度为a,如此a、b的速度之差△v=〔v a+at〕﹣〔v b+at〕=v a﹣v b,知a、b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C、a、b两物体位移之差=〔v a﹣v b〕t,知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D错误.应当选:A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0.〔4分〕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假设g=10m/s2,如此〔〕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m/sB.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C.小球是从1.25m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最后求出反弹的高度.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0.5s末物体反弹,此时速度的大小为3m/s,故A错误;B、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为△v=﹣3m/s﹣5m/s=﹣8m/s,如此速度的改变量大小为8m/s,故B 错误;C、由图象可知:前0.5s内物体自由下落,后0.3s物体反弹,根据v﹣t图象中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0.5×5m=1.25m.故C正确;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对应图中0.6s﹣0.8s内速度图象的面积,所以h=×0.3×3m=0.45m,故D正确;应当选:CD点评:解决此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每时刻对应于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二、实验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空4分,共计20分〕11.〔8分〕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光电门针对自由落体运动进展了研究.如下列图,用铁架台固定竖直长木板,光电门A、B分别固定在长木板上,AB相距S=41cm;现从光电门A上方某高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1=1.05×10﹣2s、△t2=3.50×10﹣3s,小球直径d=10.50mm.回答如下问题:①小球通过光电门A时的瞬时速度为1.00m/s.②物体的加速度a=9.76m/s2;〔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求出瞬时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解答:解:〔1〕由于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利用其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因此有:滑块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表达式v A==1m/s〔2〕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表达式v2==3m/s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有解得:a==9.76m/s2.故答案为:〔1〕1.00,〔2〕9.76点评:掌握在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正确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加速度.12.〔12分〕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钩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a〕.所示的装置,钩码拉动小车,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b〕.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1〕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步骤是DE〔填写字母〕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将小车移至靠近定滑轮处E.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2〕如图〔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AB=4.56cm、AC=12.16cm、AD=22.52cm、AE=36.06cm,如此: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898 m/s;小车的加速度为2.94 m/s2.〔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应该从实验的过程和步骤去考虑;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情况总结得出.〔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 m﹣x n=〔m﹣n〕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步骤是:D:将小车移至靠近定滑轮处,那么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很小,即在纸带上打下的点也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故D错误E: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故E错误应当选DE.〔2〕由于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C===0.898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 m﹣x n=〔m﹣n〕aT2,得:a==2.94 m/s2.故答案为:〔1〕DE 〔2〕0.898; 2.94;点评:此题考查了实验的具体操作细节,要加强实验的实际操作,不能单凭背实验来解答实验问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13.〔12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出井口再落回到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体的位移是4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物体从抛出点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竖直井的深度.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有整体法和分段法,要求路程或上升的最大高度时一般用分段法,此题可以直接应用整体法进展求解.解答:解:〔1〕设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如此:m/s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接住前0.5s的速度为v1=4m/s设物体被接住前1s的瞬时速度为v2:如此v1=v2﹣gt得:v2=4+10×0.5=9m/s,如此物体从抛出点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t=+1=+1=1.2s;〔2〕竖直井的深度即抛出到接住物块的位移,如此h=v0t﹣gt2=11×1.2﹣×10×1.22=6m.答:〔1〕物体从抛出点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为1.2s〔2〕竖直井的深度为6m.点评: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有整体法和分段法,要求路程或上升的最大高度时一般用分段法,此题只有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直接应用整体法求解即可.14.〔12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列图.〔1〕写出计算过程并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1〕物体在0﹣1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0﹣60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知在10s末的速度最大,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最大速度,作出汽车在0﹣60s内的速度时间图线;〔2〕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汽车在60s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1〕设t=10s,40s,60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由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1=2×10m/s=20m/s 由图知10~40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v2=20m/s由图知40~60s内汽车以加速度1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3=m/s=0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如下列图.〔2〕由v﹣t图线可知,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0m=900m.答:〔1〕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如下列图;〔2〕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900m.点评:此题首先要根据加速度图象分析出汽车的运动情况,求出各段运动过程汽车的速度,即可画出速度图象,求解总路程时可以运用运动学公式分段求解,但是没有图象法求解快捷.15.〔16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直线前进,车前与车相距x0=20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向前运动.〔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4m/s?〔2〕汽车追上人之前,他们之间的最大间距是多少?〔3〕经过多长时间车才追上人?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与、相遇问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达到4m/s时的时间.〔2〕汽车和人速度相等前,人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两者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后,汽车的速度大于人的速度,两者距离越来越小,知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大,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两者的最大间距.〔3〕抓住位移关系,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追与的时间.解答:解:〔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t=.〔2〕当汽车和人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远,如此t=4s.此时汽车的位移.人的位移为x2=vt=4×4m=16m.他们相距的最大距离△x=x2+x0﹣x1=16+20﹣8m=28m.〔3〕设经过t′时间车追上人,如此有,代入数据解得解得t′≈11.5s.答:〔1〕经过4s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4m/s.〔2〕汽车追上人之前,他们之间的最大间距是28m.〔3〕经过11.5s车才追上人.点评:此题考查运动学中的追与问题,知道速度相等时,两者有最远距离,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追与的时间.。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段试题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段试题

天水一中2015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段中考试物理试题命题:孙望明审核:孙望明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慢的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发现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开动,则前、后两次乘客分别采用的参考系是()A.自己坐的火车,站台B.站台,对面的火车C.两次都是对面火车D.两次都是站台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在校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B.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C.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的运动轨迹D.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3.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m,方向由南向北B.物体的路程是10m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北D.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南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54km/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km/h,则v等于()A.22.5km/h B.81km/h C.80km/h D.90km/h 5.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5m/s,对此速度正确的理解是()A.在该时刻的前1s内,物体的位移为5mB.在该时刻的后1s内,物体的位移为5mC.在该时刻的前0.5 s和后0.5 s内,物体的位移共为5mD.若从该时刻起物体作匀速运动,则以后每秒内的位移是5m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7.一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A.第1秒内和第3秒内位移相同B.前4秒内位移为零C.第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改变方向D.第1秒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8.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B.第ns内就是(n-1)s末到ns末这1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C.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D.不管是前5s还是第5s,都是指时间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路程D.位移11.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D.ns时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12.甲、乙、丙三个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加速度是1m/s2;物体乙的速度是2m/s,加速度是6m/s2;物体丙的速度是-4m/s,加速度是2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A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B.通过A点前1s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C.通过A点后1s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3.(4分)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当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时,每隔打一次点.14.(1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B 、C 、D 、E 、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式(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B v m/s ,=C v m/s ,=D v m/s ,=E v m/s ,=F v m/s .②将B 、C 、D 、E 、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右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描点2分,作图4分计6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 /s ,历时0.2 s 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 /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16.(10分)一辆汽车正以v 0 = 108km/h 的速度在高速路上行驶,前方突遇事故,司机采取急刹车,汽车最终停止运动,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 6m/s 2.求该车刹车3s 及6s 时的速度大小.17.(12分,普通班做,特殊班不做)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 = 5m/s,加速度a = 0.5m/s2,求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17.(12分,特殊班做,普通班不做) 某汽车训练场地有如图设计,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ΔL=12.0 m。

甘肃省天水一中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满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1-8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B。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为F1+F2+F3,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3。

如图所示为一链条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已知主动轮是逆时针转动的,转速为n,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比为k,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动轮是顺时针转动的B.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kC.从动轮的转速为nkD.从动轮的转速为Error!4.如图,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4 m/s,则船从A点开出相对水流的最小速度为( )A。

2 m/s B.2.4 m/sC.3 m/s D。

3。

5m/s5。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斜面上的A点水平抛出,忽略一切阻力和能量损耗,若已知小球经过时间t后落在B 点,则小球从A 点到距离斜面最远处所经历的时间是( )A.0。

7t B 。

0.5tC.0。

3t D .0.2t6.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重为G 的球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斜面上,此时水平力的大小为F ;若将力F 从水平方向逆时针转过来某一角度α后,仍保持F的大小不变,且小球和斜面体依然保持静止,此时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f F ,那么F 和f F 的大小分别为( )A .F =,f F = B。

2015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5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8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每题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50分)1.(5分)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g、N、m/s都是导出单位B.kg、m、N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2.(5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30号凌晨4时26分开始进行第四次下潜实验,并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如图所示.下潜全程历时8小时57分,于13时2分完成下潜任务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母船.关于此次潜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5182米”是指位移B.“5182米”是指路程C.“4时26分”、“8小时57分”、“13时2分”是指时间D.“4时26分”、“13时2分”指时刻,“8小时57分”指时间3.(5分)滑雪者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雪者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雪者初速度的大小为()A.V B.(+1)V C.V D.V4.(5分)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5.(5分)关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力B.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地球上的物体收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没有反作用力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6.(5分)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μg B.C.D.g7.(5分)如图所示,在密封的盒子内装有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球刚能在盒内自由活动,若将盒子在空气中竖直向上抛出,则抛出后上升、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能忽略)()A.上升对盒底有压力,下降对盒顶有压力B.上升时对盒顶有压力,下降时对盒底有压力C.上升、下降均对盒底有压力D.上升、下降时对盒均无压力8.(5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B.C.L﹣ D.9.(5分)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加速度和是乙物体加速度相同B.甲物体着地的速度是乙物体着地的速度的C.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的时间的D.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10.(5分)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如图1).图2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5s的平均速度是0.5m/s B.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28mC.30~36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D.前10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二.实验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1.(5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12.(5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13.(5分)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A.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垫起的角度太小B.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垫起的角度太大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D.实验中不满足“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4.(10分)一小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加速度a=2.5m/s2,其最大速度为V m=3m/s,试求它在t=5s内发生的位移.15.(10分)如图所示,m A=0.5kg,m B=0.1kg,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当大小为F=5N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A上时,求物体A的加速度.(忽略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和绳的,取g=10m/s2)16.(15分)如图甲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θ=37°,一滑块以初速度v0=16m/s从底端A点滑上斜面,滑至B点后又返回到A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1)AB之间的距离;(2)滑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8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每题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50分)1.(5分)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g、N、m/s都是导出单位B.kg、m、N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解答】解:A、千克是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B、牛顿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推导得出的单位,为导出单位,故B错误;C、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F=kma,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k才取1,表达式才能写成F=ma,故C正确;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利用kg,故D错误;故选:C。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试卷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试卷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段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道题4分,共4×12=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9-12题是多项选择外)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为正,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2.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3.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 m处C.B在A前3 m处D.B在A前5 m处4.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B.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C.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D.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5.如图所示,用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倾斜板上静止不动,则木块( )A.有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6.水平桌面上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A.15N,30N,40N B.0,15N,15N C.0,20N,40N D.15N,40N,40N7.下面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8.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9.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堆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小球在位置“2”的2倍C.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为D.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10.三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下列每一组力中合力可以为零的是( )A.2N,3N,4N B.4N,5N,10N C.10N,12N,21N D.10N,10N,10N11.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分力的夹角θ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θ角越小,合力越大12.五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F1=F2=F3=F4=F且这四个力恰好为一个正方形,F5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F1和F2的合力与F3和F4的合力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C.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FD.这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F,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4×6=24分,作图必须使用尺规和黑色中性笔)13.(16分)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答__________(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答:__________.14.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__________cm,其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三、计算题(解题过程中需有必要的受力分析图和文字说明)15.如图所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CO都是最多能承受100N的细绳,已知BO处于水平位置,∠AOB为150°.欲使绳子不致断裂,所悬挂的重物m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16.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系数均为0.2,现在,人用一水平恒力拉绳子,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绳子的拉力及人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17.如图所示,在两块木板中间夹着一个50N的木块A,左右两边对木板的压力F均为150N,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如果想从下面把此木块拉出来,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如果想从上面把它拉出来,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四、附加题(该题不限班级,成绩计入总分)18.甲物体从阳台自由下落,已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秒的位移是60m.(g=10m/s2)(1)阳台离地面的高度;(2)最后1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若甲释放2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需给乙多大的向下的初速度.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段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道题4分,共4×12=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9-12题是多项选择外)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为正,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考点】加速度.【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C、加速度为正,速度可能为负,则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竖直上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2.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考点】重心.【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解答】解:A、重心只有在作用效果上的一个点,该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B、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C错误;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是物体是最重的一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注意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考查学生对重心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 m处C.B在A前3 m处D.B在A前5 m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相距的距离等于位移之差.【解答】解:A、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错误.BCD、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为x A=×4×3m=6m,x B=×2×3m=3m,则出发时B在A 前3m处.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速度﹣时间图象要注意:不能读出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抓住“面积”表示位移、斜率等于加速度进行分析.4.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B.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C.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D.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要掌握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力,弹力是直接接触的力.【解答】解:A、根据弹力产生原理,可知,弹力是直接接触的力,因此A对C没有压力.故A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物体A对地面没有压力作用,故B错误.C、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则会对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加弹力,因此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故C正确.D、由C选项分析可知,A对B的压力是由于A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弹力的认识.首先要掌握弹性形变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才是弹力.5.如图所示,用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倾斜板上静止不动,则木块( )A.有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定性思想;临界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依据平衡条件可得出物体受力的个数.【解答】解: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推力F,重力G,将重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墙面下滑和要使物体远离墙面,由于木块一直静止,合力为零,重力有个沿墙的分力G2,使物体由下滑趋势,因而静摩擦力必须与G2平衡,有静摩擦力,则接触面处一定有支持力,即支持力一定不为零.因而木块一定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一共受到四个力.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受力平衡的条件,运用假设法得到摩擦力一定不为零,进而才能得出支持力一定不为零.6.水平桌面上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A.15N,30N,40N B.0,15N,15N C.0,20N,40N D.15N,40N,40N【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专题】压轴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当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受到的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而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将滑动,由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摩擦力.【解答】解: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最大静摩擦力F m=μmg=40N;当拉力为15N和30N时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分别等于15N、30N;当拉力为80N时,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发生滑动,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40N;故选A.【点评】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若为滑动摩擦力,则一定符合滑动摩擦力公式.7.下面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产生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可以作为阻力,也可以作为动力.【解答】解: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A错误,D正确;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C、静摩擦力也可存在运动的物体.故C错误;故选:D.【点评】静摩擦力方向特点是: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以是阻力,做负功,也可以是动力,做正功.8.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压力指向被压物体,支持力指向被支持物体.绳子的拉力也为弹力,总是沿着绳子,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而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解答】解:A、压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故A正确.B、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故B正确.C、绳对物体拉力是弹力,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D、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与物体的状态有关,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确定.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三种弹力的方向,注意轻杆模型与轻绳模型不同,轻杆的弹力比较复杂,要由物体的状态来确定.9.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堆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小球在位置“2”的2倍C.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为D.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要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根据△s=aT2;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中点时刻的速度;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3:5.【解答】解:A、由图可知1、2之间的距离为H1=2d,2、3之间的距离为H2=3d,3、4之间的距离为H3=4d,4、5之间的距离为H4=5d.由于△H=H4﹣H3=H3﹣H2=H2﹣H1=d,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匀变速,根据△H=aT2可求解出加速度为,故A正确;B、因为位置“3”所处的时刻是位置“2”和位置“4”所处的时刻的中点时刻,故v3==,故B错误;C、因为位置“4”所处的时刻是位置“3”和位置“5”所处的时刻的中点时刻,故v4=,故C正确.D、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3:5,而题目中位移比为2:3:4,故位置1不是初始位置,故D错误;故选:AC.【点评】对于运动学方面的一些推论或结论,往往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解题方法,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积累,并能灵活的运用.10.三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下列每一组力中合力可以为零的是( )A.2N,3N,4N B.4N,5N,10N C.10N,12N,21N D.10N,10N,10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夹角180°时合力最小,并且|F1﹣F2|≤F≤F1+F2,判断第三个力是否在范围内即可判断总合力是否为零.【解答】解:A、2N和3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5N,4N在这个范围内,合力可以为零,所以A正确;B、4N和5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9N,10N不在这个范围内,合力不可以为零,所以B 错误;C、10N和12N的合力的范围是2N≤F≤22N,21N在这个范围内,合力可能为零,所以C正确;D、10N和10N的合力的范围是0N≤F≤20N,10N在这个范围内,合力可以为零,所以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的范围:|F1﹣F2|≤F≤F1+F2.11.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分力的夹角θ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θ角越小,合力越大【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如果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把这几个力叫做那一个力的分力,而把那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是重复受力;两个不共线的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解答】解: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任意一个分力,故A错误;B、合力是两分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而对角线不可能同时垂直两个边,故B错误,C、当两分力方向相反时,则合力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D、两个大小不变的力,其合力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等效替代关系.12.五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F1=F2=F3=F4=F且这四个力恰好为一个正方形,F5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F1和F2的合力与F3和F4的合力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C.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FD.这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F,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解答】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1和F5的合力应该在F1和F5之间,与F3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B、F1和F4大小相等方向相同,F2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F1和F4的合力与F3和F2的合力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故B错误.C、F1和F4大小相等方向相同,F2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2F.故C错误D、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2F,方向与F5方向相反,F5大小为F,所以这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F,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的关键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及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合力.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4×6=24分,作图必须使用尺规和黑色中性笔)13.(16分)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答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答: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1)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通过O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F,据此可正确画出F1和F2的合力图示;(2)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来分析判断;(3)明确实验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4)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测力的大小时出现误差,或者在做平行四边形时出现误差;【解答】解:(1)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与F1和F2共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如图所示.(2)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橡皮筋的拉力大小相等,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故A正确;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条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 错误;C、两次拉橡皮筋时,为了使两次达到效果相同,橡皮筋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O,故C正确;D、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D错误.故选AC.(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符合实验事实.(4)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测力的大小时出现误差,或者在做平行四边形时出现误差,故具体情况可能为: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AC(3)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4)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点评】解答实验的出发点为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并能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同时注意应用所学物理基本规律解决实验问题.14.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17cm,其劲度系数为1000N/m.【考点】胡克定律.【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根据胡克定律F=kx进行求解,x为形变量.当施加拉力时,形变量为l﹣l0,当施加压力时,形变量为l0﹣1.【解答】解:设弹簧原长l0,劲度系数为k,则由胡克定律F=kx,施加拉力时:F1=k施加压力时:F2=k(l0﹣14),联立以上两式可得:l0=17cmk=10N/cm=1000N/m故答案为:17,100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公式F=kx,知道x为形变量,基础问题.三、计算题(解题过程中需有必要的受力分析图和文字说明)15.如图所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CO都是最多能承受100N的细绳,已知BO处于水平位置,∠AOB为150°.欲使绳子不致断裂,所悬挂的重物m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甘肃省天水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48分,每题4分。

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是质点B. 转动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C.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可以被看作质点D.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物体就可以简化为一个质点,而与物体的实际质量和大小无关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 水B. 桥C. 人D. 地面3.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间D.时间在时间轴上是一点,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段4.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x1、x2和x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A. x1>x2>x3B. x1<x2<x3C. x1=x2=x3D. 三者关系无法确定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标量的有()A. 位移、力、加速度、速度B. 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C. 密度、时间、质量、路程D. 重力、路程、时间、速度6.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BC段运动最快B.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0到4h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0km7.小球从高2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m后落到地面停下,规定竖直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A. 4m,-2mB. 3m,-2mC. -3m,-2mD. -3m,2m8.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大小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 m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B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一定减小C .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一定逐渐变大D .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一定增加10.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223x t t =+,x 和t 的单位为m 和s ,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 4/m s 与23/m sB. 2/m s 与23/m sC. 2/m s 与26/m sD. 4/m s 与26/m s11.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与运动时刻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3.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大于1.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B. 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变C. 质点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D. 质点前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1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 取10 m/s 2) ( )A. 小球下落的高度2.5 mB. 小球在0.8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 m/s ,方向竖直向下C. 小球在0.8 s 内的位移为0.8 m ,方向竖直向上D. 小球在前0.5 s 内和后0.3 s 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填空每空2分,图像4分。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8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54分.其中第1题至第12题为单项选择,第13题至第18题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向外观察,他看到的现象哪个肯定错了〔〕A.车同向行使的自行车向后运动B.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的前面不动D.公路两旁的树是静止不动的2.直线运动中,如下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平均值C.运动方向不变时,瞬时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物体的以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7 m/s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C.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小于4 m/s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 m/s24.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下列图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D.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其意义是〔〕A.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2m/sD.物体在任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④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5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3.5 m B.7.5 m C.1.5 m D.4.5 m8.如下列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一样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9.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如此该质点〔〕A.加速度为2m/s2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10.如下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①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关于时间和时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B.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秒末和第4秒初为不同时刻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不一样12.一辆汽车沿着笔直的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跑完其余的路程,如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B.C.D.13.如下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14.如下列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 t的直线运动的v﹣t图象.在时间t0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分别是〔〕A.>B.<C. =D.a随时间逐渐减小15.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质点的加速度保持不变C.前4s内物体的位移是4mD.t=0和t=4s两个时刻物体处在同一位置1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此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有〔〕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7.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B.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 s末D.4 s后甲在乙前面18.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B.质点20s内的平均速率等于0.45m/sC.t=20 s时刻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质点20s内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二、实验题〔此题共16分〕19.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V的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每隔秒打一个点.20.〔1〕使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根本步骤: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B.穿好纸带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D.接通电源,进展打点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下方法能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局部进展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3〕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如此纸带上打下D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m/s.纸带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小数点后保存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此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1〕求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2〕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3〕汽车从开始刹车经过6s所通过的位移.22.物体从高H处自由落下,最后1秒内运动位移是H.〔g=10m/s2〕求:〔1〕物体下落的时间;〔2〕物体下落的高度H;〔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23.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v0=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33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假设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1〕求长途客车司机从发现狗至客车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求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3〕假设狗以v=4m/s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且同时〔t=0〕奔跑,狗会不会被撞?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共18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54分.其中第1题至第12题为单项选择,第13题至第18题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向外观察,他看到的现象哪个肯定错了〔〕A.车同向行使的自行车向后运动B.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的前面不动D.公路两旁的树是静止不动的【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A、同向行驶的自行车速度小于自己汽车的速度,故同向行使的自行车向后运动,故A正确;B、路旁的房屋静止不动,汽车向前运动,以汽车为参考系,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故B正确;C、前面的汽车速度与自己乘坐的汽车速度相等,两车间距不变,故相对静止,故C正确;D、自己乘坐的汽车在行驶,与路旁的树木一定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此题选错误的,应当选D.【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展分析解答,简单题.2.直线运动中,如下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平均值C.运动方向不变时,瞬时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分析】瞬时速度是对应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是状态量;平均速度为位移比时间,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是过程量;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率为路程比时间;【解答】解:A、瞬时速度是对应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是状态量,故A正确.B、平均速度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是过程量;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B错误.C、对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率是各个时刻的速度瞬时值,可能是随时变化的,而平均速度表示平均快慢程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重点掌握好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率三个概念的定义,知道他们的区别,明确各自的物理含义.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物体的以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7 m/s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C.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小于4 m/s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 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题中末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一样,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末速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值,根据速度变化和加速度公式可求出两个可能值【解答】解:由题,v0=4m/s,v1=10m/s,v2=﹣10m/s如此△v1=v1﹣v0=6m/s,△v2=v2﹣v0=﹣14m/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7m/s,故A正确加速度为a1===6m/s2a2===﹣14m/s2故D正确位移s=得,s1==7m或s2==3m,故B正确此题选错误的,应当选:C【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矢量的方向性,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当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样,为正值;反之,为负值4.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下列图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D.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考点】平均速度;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分析】路程是轨迹的总长度,位移是从开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同一地方,越高的地方重力加速度越小.【解答】解:A、人的大小相对于路程来讲可以忽略,所以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故A正确;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故B错误;C、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路程,故C错误;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路程位移、质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记住定义即可,根底题.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其意义是〔〕A.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2m/sD.物体在任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在任何1s内速度的变化量△v=at=2m/s 【解答】解:A、在任何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故A错误,B正确;C、初速度不知道,无法确定第1s末的速度,故C错误;D、物体在任意1s初和此比前1s末指同一时刻,故速度一样,故D错误应当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④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即可解题.【解答】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所以③错误,④正确;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①错误,②正确;应当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根底题.7.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5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3.5 m B.7.5 m C.1.5 m D.4.5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解答】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得: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3=5×s1=5×1.5m=7.5m应当选:B【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8.如下列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一样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位移时间关系图线反映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在时刻t1,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所以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A错误.B、在时刻t2,a的位移增大,b的位移减小,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如此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故C正确.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图线的斜率不是一直大于a图线的斜率,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大.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能够通过图线得出运动的方向.9.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如此该质点〔〕A.加速度为2m/s2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求得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由x=5t+2t2=可得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4m/s2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故A错误;B、前2s内的位移x=18m,据可得2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故B错误;C、据△x=aT2=4×12m=4m,可知C正确;D、因为加速度为4m/s2,故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为4m/s,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规律与推论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如下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①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考点】平均速度;速度.【分析】速度的大小为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故①正确.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③对于运动的物体,假设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如此平均速度为0.故③错误.④对于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不可能为零,如此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④正确.应当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1.关于时间和时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B.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秒末和第4秒初为不同时刻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不一样【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不是在于长短的不同,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时刻是指时间点,所以A错误;B、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的长度,是一段时间,所以B正确;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所以C正确;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均为1s,故二者时间一样;所以D错误.应当选:B.【点评】此题考查时间和时刻;注意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12.一辆汽车沿着笔直的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跑完其余的路程,如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B.C.D.【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假设汽车的总位移为3x,前的位移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此段时间表达式.后位移,汽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求出此段时间,最后由平均速度公式列出全程平均速度与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求解v.【解答】解:设全程的位移为3x,如此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前2x的位移,以速度v2行驶了后x的位移.如此汽车通过前位移的时间:t1=;汽车通过后位移的时间:t2=全程平均速度: ==应当选A.【点评】此题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去求解速度v,是常规题,比拟容易.13.如下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速度变化很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可能很小,故A正确.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故B正确.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D正确.应当选:AB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14.如下列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 t的直线运动的v﹣t图象.在时间t0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分别是〔〕A.>B.<C. =D.a随时间逐渐减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分析】由图可知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图象的斜率可得出加速度的变化;将该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比拟可得出平均速度与的关系.【解答】解:ABC、连接图象的起点和终点可得到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虚线所示,其平均速度为;而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变加速运动的位移大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可知该变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C错误;D、由图可知,图象切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D正确.应当选:AD.【点评】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如此根据斜率可求得加速度的变化;由图象的面积可得出物体通过的位移.要知道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15.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质点的加速度保持不变C.前4s内物体的位移是4mD.t=0和t=4s两个时刻物体处在同一位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结合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质点的位移.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解答】解:A、在0﹣2s内和2﹣4s内速度一负一正,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B、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不变,可知质点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前4s内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等于零,如此位移为零,故C错误.D、4s内的位移为零,可知t=0和t=4时刻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故D正确.应当选:B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此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有〔〕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也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方均根,即=.【解答】解:C、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故平均速度为=;而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故物体经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故A错误,C正确,D正确;A、B、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方均根,故=,故A错误,B正确;应当选:BCD.【点评】此题关键要记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和中间位置速度的推论公式,根底题.17.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B.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 s末D.4 s后甲在乙前面【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了图象中的追与问题,先要明确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性质,甲一直做匀速运动,乙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把握相遇特点,根据v﹣t图象特点:“面积〞表示位移等等进展求解.【解答】解:A、在v﹣t图象中,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由图可知当t=2s和t=6s时,两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相等,说明位移相等,由于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因此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乙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沿正方向;故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故B错误;C、在前2s内,甲乙两者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第2s末相距最远.然后,乙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二者距离先减小,然后再增大;2s末时两物体相距x1=×2×1=1m;4s时,两物体相距为:x2=×2×2=2m;故4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故C正确;D、在t=2s时,两物体相遇,2﹣4s内,乙的速度比甲的大,乙在甲前面.当t=6s时,甲乙再次相遇,因此在2~6s内,甲在乙后面;故D错误.应当选:AC【点评】在同一坐标中表示两种图象,要明确两图象代表的运动形式,能和实际运动相结合,注意图象交点的含义,如此题中图象交点表示速度相等,并不一定相遇.其位移关系等只能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进展判断.18.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甘肃省天水三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三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三中高一(上)第一阶段测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漏选得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共,60分)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3.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C.火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火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就是路程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C.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不可能为零5.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6.在我县田径运动会的在100m跑的比赛中,高一年级某同学参加了男子比赛,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2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9.8m/s B.10.4m/s C.9.2m/s D.10.0m/s7.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却很小是可能的C.物体的速度在增加,加速度却在减小是不可能的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又在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8.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为负值C.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可以为负值D.只有规定了正方向,讨论矢量的正负才有意义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0<t<2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2.(16分)(2015秋•天水校级月考)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每隔s打一个点,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它们都用的是(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名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s,1号点瞬时速度V1= m/s,4号点瞬时速度V4= m/s,2至6号点的平均速度V= m/s.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分析、推理和计算过程,共24分)13.一质点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的速度为15m/s,经过B点的速度为10m/s,经过C点的速度为0,又反向B运动,第二次经过B点的速度为30m/s,质点由A到B,B到C,C 到B的时间分别为3s,5s,7s.求:A到B,B到C,C到B各个阶段的加速度.1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s﹣t图,分析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情况.15.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判断0﹣2s,2﹣4s,4﹣6s,6﹣8s各阶段的运动情况.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三中高一(上)第一阶段测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漏选得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共,60分)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参考系是描述运动时,假设不动的物体.甲车内人看到乙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样,乙车中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乙向东运动.解答:解: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参考系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本题中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明该同学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体积小、质量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若物体的形状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火车通过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自行车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3.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C.火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火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考点:时间与时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6点10分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12小时指的是时间,故B正确;C、火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9点45分指的是时刻,故C错误;D、火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10分钟指的是时间,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就是路程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C.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不可能为零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解答:解:A、路程没有方向,只有大小,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A错误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以相等,故B正确C、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故C错误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若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5.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人经过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故选:C.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6.在我县田径运动会的在100m跑的比赛中,高一年级某同学参加了男子比赛,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2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9.8m/s B.10.4m/s C.9.2m/s D.10.0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该同学的位移为x=100m,通过100m的时间为t=10s,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由题已知:该同学的位移为x=100m,通过100m的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故选:D点评:本题设置了好多陷阱,不能被迷惑,要严格对照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7.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却很小是可能的C.物体的速度在增加,加速度却在减小是不可能的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又在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故A错误;B、加速度很大,但如果时间很短,则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故B正确;C、物体在速度增加时,如果增加变慢,加速度是在减小的,故C错误;D、只要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掌握判断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8.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为负值C.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可以为负值D.只有规定了正方向,讨论矢量的正负才有意义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故A正确;B、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若选择初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则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取正值,此时物体也是做减速运动,故B不正确;C、同理取初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则物体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也取负值,故C正确;D、规定正方向后,可以矢量的正值表示与正方向相同,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点评:加速度是矢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与规定的正方向无关.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考点:加速度.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解答:解:A、有加速度的物体,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那么速度减小.故A错误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故B正确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不一定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0<t<2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值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位移的正负确定物体位移何处.解答:解:A、在2s前速度为负值,物体向负方向运动,2s后速度为正值,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正确.C、在4s前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负值,4s时位移为零,知4s前物体一直处于出发点的负方向上.故C错误.D、在0<t<2s的时间内,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知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从位移图上可以知道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斜率)和位置(纵坐标).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物体从0时刻开始出发,而乙物体从t1时刻开始运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物体从坐标x1开始出发,而乙物体从坐标为0的位置开始运动,故B错误.C、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甲的斜率小于乙的斜率,故乙运动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正确.D、t2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即两物体相遇,但由选项C的分析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位移图象的特点:①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②位移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这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2.(16分)(2015秋•天水校级月考)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 每隔0.02 s 打一个点,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 ,它们都用的是交流电(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名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1号点瞬时速度V1= 0.195 m/s,4号点瞬时速度V4= 0.69 m/s,2至6号点的平均速度V= 0.655 m/s.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要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1、4的瞬时速度.解答: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0.195 m/sv4===0.69 m/s而2至6号点的平均速度V===0.655m/s;故答案为:4~6V,0.02,220V,交流电,0.1,0.195,0.69,0.655.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同时要加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分析、推理和计算过程,共24分)13.一质点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的速度为15m/s,经过B点的速度为10m/s,经过C点的速度为0,又反向B运动,第二次经过B点的速度为30m/s,质点由A到B,B到C,C 到B的时间分别为3s,5s,7s.求:A到B,B到C,C到B各个阶段的加速度.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明确加速度的定义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注意加速度的矢量性.解答:解:A到B过程中,由速度公式可知:a1===﹣m/s2;BC过程加速度a2==﹣2m/s2;C到B的加速度a3==m/s2;答:A到B,B到C,C到B各个阶段的加速度分别为﹣m/s2;﹣2m/s2和m/s2;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1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s﹣t图,分析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情况.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与力学(二).分析: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运动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图线表示静止.由此分析.解答:解: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线段OA表示汽车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线段AB表示静止.线段BC表示沿正向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线段CD汽车沿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考查基本的识图能力,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15.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判断0﹣2s,2﹣4s,4﹣6s,6﹣8s各阶段的运动情况.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0﹣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4﹣6s内先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8s沿负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点评:在速度﹣时间图象中,要明确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结合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1 -。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天水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2015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文)试题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均为单选题)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恒力作用时,物体运动为()A.继续做直线运动B.一定做曲线运动C.不可能做匀变速运动D.与运动形式不能确定4.关于运动的合成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B.合运动的速度为分运动速度的矢量和C.合运动的加速度为分运动加速度的矢量和D.合运动的时间为分运动的时间之和5.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6.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A.由质量大小决定B.落地时间一定相同C.速度小的物体时间长D.速度大的物体时间长7.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A.地球表面各处的周期相同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D.地球上各处所受的向心力大小相等8.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C.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D.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9.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D.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10.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11.水平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的物体相对于圆盘静止,则圆盘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是()A.沿圆盘平面指向转轴B.沿圆盘平面背离转轴C.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的切线方向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重力提供的.C.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弹力提供的.D.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的13.如图所示,若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向挤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一中2015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段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慢的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发现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开动,则前、后两次乘客分别采用的参考系是()
A.自己坐的火车,站台
B.站台,对面的火车
C.两次都是对面火车
D.两次都是站台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
A.研究在校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
B.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C.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的运动轨迹
D.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
3.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m,方向由南向北
B.物体的路程是10m
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北
D.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南
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54km/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km/h,则v等于( )
A.22.5km/h B.81km/h C.80km/h D.90km/h
5.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5m/s,对此速度正确的理解是()
A.在该时刻的前1s内,物体的位移为5m
B.在该时刻的后1s内,物体的位移为5m
C.在该时刻的前0.5 s和后0.5 s内,物体的位移共为5m
D.若从该时刻起物体作匀速运动,则以后每秒内的位移是5m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7.一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
A.第1秒内和第3秒内位移相同
B.前4秒内位移为零
C.第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改变方向
D.第1秒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8.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
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
B.第ns内就是(n-1)s末到ns末这1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
C.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
D.不管是前5s还是第5s,都是指时间
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路程 D.位移
11.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 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2m/s
B.第 ns末的速度比第 1s末的速度大 2(n-1)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ns时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
12.甲、乙、丙三个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加速度是1m/s2;物体乙的速度是2m/s,加速度是6m/s2;物体丙的速度是 -4m/s,加速度是2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A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
B.通过A点前1s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
C.通过A点后1s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3.(4分)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当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打一次点.
14.(1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B 、C 、D 、E 、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式(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B v m/s ,=C v m/s ,
=D v m/s ,=E v m/s ,
=F v m/s .
②将B 、C 、D 、E 、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右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描点2分,作图4分计6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 /s ,历时0.2 s 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 /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16.(10分)一辆汽车正以v 0 = 108km/h 的速度在高速路上行驶,前方突遇事故,司机采取
急刹车,汽车最终停止运动,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 6m/s 2.求该车刹车3s 及6s 时的
速度大小.
17.(12分,普通班做,特殊班不做)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 = 5m/s ,加速度
a = 0.5m/s 2,求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大小.
17.(12分,特殊班做,普通班不做) 某汽车训练场地有如图设计,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 、B 、C 、D 、E 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ΔL =12.0 m 。

一次训练中,学员驾驶汽车以57.6km/h 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教练与学员坐在同排观察并记录时间。

当教练经过O 点时向学员发出指令:“立即刹车”,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

忽略反应时间,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在D 标杆附近。

教练记录自己经过C 杆时秒表的读数为t C =6.0 s ,已知L OA =36m ,教练距车头的距离Δs =1.5 m 。

求:
(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离标志杆D 的距离Δx .
天水一中2015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段中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A 2.C 3.C 4.B 5.D 6.B 7.B
8.B
9.BCD 10.ABD 11.AB 12.ABC
二.填空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3.电火花 0.02s
14.①0.400 , 0.479 , 0.560 , 0.640 , 0.721 ②如图所示。

(描点2分,作图4分计6分)
15.(10分)解: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
则v 1=800 m /s ,v 2=300 m /s
a =v 2-v 1t =300-8000.2 m /s 2=-2500 m /s 2
“-”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6.(10分)解:选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
则v 0=108 k m /h = 30m/s ,a = -6 m /s 2
汽车从刹车到静止所用时间
t 0 = a v
v 0
= 5s
t 1 = 3s < 5s
则刹车3s 后汽车的速度
v = v 0 + at = 12m/s
则刹车6s 后汽车的速度为0
17.(12分,普通班做,特殊班不做) 解:物体在前2s 内的位移为 x 1 = v 0t 1 + 21
at 12
=5m/s ×2s+21×0.5m/s 2×(2s)2
=11m
物体在前3s 内的位移为
x 2 = v 0t 2 + 21
at 22
=5m/s ×3s+21
×0.5m/s 2×(3s)2
=17.25m
所以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 Δx = x 2 —x 1 = 6.25m
17.(12分,特殊班做,普通班不做)
(1)22 /?a m s =;(2) 6.5x m ∆= 解:(1)从O 到C :2
0122OA C c
L L v t a t ∆+=- 解得:22 /?a m s =
(2)从O 到停下,有
2
02v ax =
解得:64x m =
3OA x L L x s ∆∆∆=+--
解得: 6.5x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