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建议

作者:朱键鑫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0期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实现全面小康,农村小康是难点,也是关键,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为此,建议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尽快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民增收;小康;难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习总书记曾讲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我市两办也正式发文明确了“两聚一高”主题,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农村是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1 农民增收的难点

1.1 工资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存在一定困难

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务工工资在经过近几年快速提高后,已处于较高水平。农村居民务工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空间,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家庭经营效益增长势头减缓

农业收入对家庭收入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粮食价格的不稳定,种粮收益也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受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农户非农经营效益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效益低下,生产经营后劲不足。

2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拓宽渠道,挖掘农民收入增长点,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今后必须坚持创新思路,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围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任务,突出抓好以下九个方面。

2.1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素质

围绕提升能力素质,分门类、分专业、分层次、分结构、分期分批抓好农民培训,建立培训与需求相适应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基础上,注重提升培训质量,重点突破热门技术,努力提高培训效率。帮助从事一产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对进入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和储备式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稳定性。

2.2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创业

自主创业是农民最理想的就业方式。充分利用农村能人技术优势、资金基础、发展能力等有利条件,鼓励其率先创业、二次创业,带动一般农民就业。大力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他们进行创业项目咨询和论证,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扩大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通过发展家庭工业等多种形式的乡村工业,加快发展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中提供创业机会。

2.3 加快农村改革,培育新型主体

农民组织建设是近年来增加农民多元化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继续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提升专业合作质量,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在利益联结上强化一批,在运作机制上规范一批,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经济人、农技人员等牵头创办专业合作社。同时,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开展多领域的生产经营合作,着力推进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2.4 农业内部挖潜,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鼓励涉农部门、经济技术部门、各类工商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创办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组建各种类型的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推进产业作用外向化,进一步整合农产品的品牌资源,集聚品牌功能,放大品牌效应,维护品牌声誉,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力,加大吸引外来资本,引进外来技术,开拓国外市场,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推进功能效用多样化,强化种植业的生态效能、推进农业设施和规模,突出“一村一品”建设,挖掘休闲观光和旅游功能,全面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化,大力实施农业园区化发展战略,坚持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现有园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园区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依托优势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培育,拉大产业链条,形成一园一特色、三产齐发展的新局面。

2.5 引导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

在坚持长期稳定家庭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鼓励农户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

转移。积极推进“两置换一转化”工程改革试点,引导广大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农民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后,让其专心从事他业,并获取务工经商和土地志收益的双重收入,有利于巩固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双层经营成果,促进农民增收。

2.6 扩大支农补贴,吸引“三资”投入

按照中央“二个高于、三个大幅度”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和增长幅度,扩大支农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探索建立财政专项扶农基金,明确资金投入使用办法,科学界定财政投入范围内容,建立健全相应指标体系,切实明确财政投入具体要求,促进财政投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力推进“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结对机制建设,吸引外资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折不扣抓好农业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做好农民增收的“加法”,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做好“减法”;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班子建设,发挥这些工作的乘数效应,做好“乘法”。

2.7 完善农村金融,优化融资环境

通过政策支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等方法,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健全完善农村担保、再担保机制,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县农村金融创新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提升金融支农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在全县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2.8 健全社会保障,确保共同发展

大力提高养老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和保障层次,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向农村的覆盖延伸,推进社会保障接转。努力完善农村已有的保障制度,如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纯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逐步与城镇的保障制度并转,逐步做到各种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城乡全覆盖。全力扶持帮助低收入户增收。农村纯农户、贫困户、五保户等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是实现农民整体增收的重点和难点,主动为他们创造和提供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条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增加收入,减少农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农民共同增收。

2.9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

工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县农民增收的第一功臣,当前我县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只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才能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