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质小麦品质分析与应用
小麦种质资源的分类与利用

小麦种质资源的分类与利用一、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品质、产量、适应性等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发展小麦种植业,充分发挥小麦的生态、生产和经济价值,对小麦种质资源的分类和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小麦种质资源的分类小麦种质资源是指小麦在自然界和人工选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形态、性状和遗传基础的群体、品种和系谱。
小麦的不同种质资源按照其性状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传统地理种质资源小麦的传统地理种质资源是指在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的小麦植株,包括各种野生小麦和琼粒小麦等。
这些地理种质资源具有广泛的种质多样性和生物学丰富性,通过对其加以改进和利用,可以获得新的良种品种。
2. 原始栽培种质资源小麦的原始栽培种质资源是指在人类采集、培育和改良小麦过程中所产生的小麦品种,其中包括西亚、中亚和西南亚等地区的优良品种。
这些种质资源对于小麦的优化改良和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3. 古代品种种质资源小麦的古代品种种质资源是指在人类文明史上古代时期所产生的小麦品种,包括中世纪以前的各种小麦品种和类型。
这些种质资源对于小麦的历史研究和小麦遗传资源的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当代良种种质资源小麦的当代良种种质资源是指在近代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所研制和选育出的优良小麦品种,包括各种冬小麦、春小麦和新型杂交小麦等。
这些良种种质资源具有优良的品质特征和丰富的适应性,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麦遗传育种小麦遗传育种是指通过对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小麦的遗传性状进行改良和优化,培育出更加适应不同气候、土地和生长条件的新型小麦品种。
小麦遗传育种的研究可以通过对小麦遗传育种变异种群的分析、遗传育种基础研究、遗传工程研究和基因组学研究等方面进行。
我国的小麦品质与加工

我国的小麦品质与加工1小麦营养成分与品质特征1.1小麦的营养构成及特点小麦通常含有70%的碳水化合物,9%~14%的蛋白,2%的脂肪,1.8%的矿物质及12%的食用纤维。
小麦籽粒含有81%~84%的胚乳,6%~7%的糊粉层,7%~8%的表皮及3%的胚芽。
小麦表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
小麦胚芽含有30%的蛋白,30%的脂肪,并含有相当数量的糖。
它含有占小麦总量60%以上维生素B1,20%~25%的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维生素E,10%~25%矿物质存在于胚芽中。
1.2我国小麦品质特征在发达国家中,小麦收获季节经常对品质进行分析,根据其质量的不同分别售给相应的使用单位。
小麦包括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工艺品质及储藏品质。
从食品质量出发研究小麦种植和加工,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原则。
我国小麦品种特征是种皮坚硬,面粉有粘性。
其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磨粉品质好,但不足之处是焙烤面包的品质差,焙烤蛋糕的品质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选育品种时长期忽视焙烤面包品质。
小麦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受遗传基因、气候、雨量、土壤施肥状况及产量高低影响。
一般生长在干旱土壤含氮量较高的条件下,蛋白质增加。
而产量越高,蛋白质含量愈低,则淀粉含量增加。
2我国小麦加工现状及发展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大体在1亿吨左右(1991年~1997年)。
小麦经碾磨可加工成面粉。
在面粉加工中,小麦胚芽如果不单独提取出来,混入麸皮作为饲料是资源的浪费。
也失掉了面粉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一条途径。
由于麦胚中含有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变质,不利于面粉的储存。
用含胚的面粉烘焙食品,烤制面包,其品质差。
最有效方法是在小麦加工过程中,将小麦胚芽单独提取出来,作为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原料,制作各种营养保健食品,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加快麦胚食品研制和开发,提高粮食利用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2.1面粉加工现状改革开放的20年间,我国引进国外先进小麦制粉设备生产线200余条,使我国的制粉技术达到先进国家80年代的中后期水平。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19_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2023,52(2):21‑30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 :10.15933/ki.1004‑3268.2023.02.003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19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秦毛毛1,2,刘艳喜1,王雯斐1,常阳1,周正富1,雷振生1,2,吴政卿1,2(1.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摘要:以郑麦119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2019—2021年3个年度、12个市(县)共36个环境下的品质指标,探讨其品质稳定性,为该品种的种植区域合理布局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郑麦119的平均面粉吸水率为65.5%,面团稳定时间为12.1min ,湿面筋含量为36.7%,拉伸面积为117.1cm 2,最大拉伸阻力为524.6BU ,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
年际间,郑麦119籽粒容重、硬度、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地区间,籽粒容重和峰值黏度差异较大,籽粒水分含量、籽粒硬度、面粉白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伸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升值差异不显著。
说明该品种品质表现稳定。
另外,郑麦119三年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值分别为3001.8cP 和3118.3cP ,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淀粉糊化特性。
在制品试验中,郑麦119制作的面包内部结构细腻平滑且面包芯气孔细密,烘焙品质好,综合评分与郑麦366相当,且高于市售商用面包粉;制作的面条,爽滑且抗褐变能力强,蒸煮品质佳,综合评分与郑麦366和市售河套雪花粉相当。
证实该品种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品种。
关键词:小麦;郑麦119;品质稳定性;加工品质;烘焙品质;蒸煮品质;年际间;地区间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268(2023)02-0021-10收稿日期:2022-09-19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2210211030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项目(2022ZC70)作者简介:秦毛毛(1988-),男,河南许昌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与品质加工工作。
河北省优质小麦品质分析与评价

Ke od :H g—ulyWha;Q at;A a s n vlao yw rs i q a t h i et uly nl i adea t n i ys ui
河北省属北方强筋 、中筋冬 麦区 ,国家优质小麦
品种 2 5个 ,品种名称及来 源见表 1 。
1 2 方 法 .
优势产 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 26 7万 h 6. m 左右 ,种植 面积和产量居 全国第 3位 。2 0世纪 8 0年代 以前 由于
公司粉质仪测定 ,按 A C 42 法。 A C5 .1
122 品种 ( .. 系)品质评价 按蛋 白质和稳定 时间将 优质麦分为 2 进行统 计 。 ( )强筋类 :小 麦蛋 白质 类 1 ≥1. % 、稳定 时间 ≥1 i; ( )中强筋 :1 % ≤蛋 50 0 n 2 m 4
法直接用来加工高档面包 、饼干和方便 面等食 品 ,相 当 多的品种甚 至做 不出好 的馒头 和 面条。9 0年代 中后期 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和食 品加工 业的发展 ,小麦生产与需求 、增产与增 收的矛盾 日益突
出 。随着种植业 结构调整和小麦市场化程度提高 ,适
Ab ta t T e q ai h rces o 5 h g — u l y wh a n He e r vn e we e su id T e rs ls s o d ta al sr c : h u l y c aa tr f2 ih q ai e ti b iP o i c r td e . h e ut h we h tl t t hg q aiywh a ait swee sr n l tnwh a , a d g an ts ih , w tgu e ih— u l e tv rei r to g gue e t n ri e tweg t t e e ltn, g osp oen c n e t r ih r s rti o tn ehg — we e , b t s d me tto v l e, we gu e c ne t gu e id x, d v lp n tme, sa i t tme a b g i e— r u e i nain au t ltn o t n , ltn n e e eo me t i tbl y i h d i df r i f e e . a ig te sau fwh a u l y, r s u c u eirt n h r ceit fr go n He e , te b e d n fg o n e F cn h tts o e tq ai t e o r e s p ro i a d c a a trsi o e in i b i h re ig o o d y c wh a , p o el l nig ae sa d idu ti x l i t nfrhg — u lt e tv reisw r lod su s di h a e . e t rp ry pa tn ra n n sra e pot i o ih q aiywh a a ite e eas ic se n te p p r l ao
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标准

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标准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系统,包括小麦的品种、种植环境、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存储条件等。
以下是具体的鉴别与评级标准:1. 品种特性:小麦的品种直接影响其品质。
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淀粉类型等特性,这些特性对小麦的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2. 外观品质:小麦的颗粒大小、均匀度、饱满程度等都是评价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
颗粒饱满、均匀的小麦通常质量较好,加工出的面粉品质也较高。
3. 杂质含量:小麦中杂质的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评级标准。
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面粉的纯净度,甚至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安全性。
4. 水分含量:小麦的水分含量对其存储和加工过程都有影响。
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小麦发热、霉变,影响品质;而水分含量过低的小麦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过度加工,影响面粉的品质。
因此,小麦的水分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完成以上基础品质的鉴别后,就可以根据以下评级标准对小麦进行等级划分:1. 等级划分依据:根据小麦的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通常会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淀粉类型、灰分含量、加工精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级。
2. 一级小麦: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含量丰富,灰分含量低,淀粉类型优良(中强或强),加工精度高,颗粒饱满且均匀。
这种小麦通常用于制作高级面包、馒头、糕点等高档面制品。
3. 二级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筋含量较丰富,加工精度较高,但颗粒大小、均匀度等食用品质稍差。
这种小麦可用于制作普通面包、面条、馒头等面制品。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小麦的评级标准也可能会有所调整或变化。
总的来说,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种植或食品加工领域的工作人员。
优质小麦引种试验的产量与品质分析

碱 含 量 随 施 N 量 增 加 而 增 高 ,6 m。 8 g纯 N 时 , 碱 含 量 达 到 3 4 % ; 钾 含 量 与 施 N 量 差 异 规 律 不 明 67 施 k 烟 .7 全 显 。 从 不 同 打 顶 时 间 来 看 ( 7 , 5 % 中 心 花 开 时 打 顶 的 总 糖 含 量 最 高 , 0 中 心 花 开 时 打 顶 的 还 原 糖 含 表 )以 O 1O 量 最 高 ,O 现 蕾 打 顶 的 总 糖 含 量 最 低 , 原 糖 含 量 较 低 ; 白 质 含 量 差 异 不 明 显 ; 碱 含 量 随 打 顶 时 间 推 迟 5 还 蛋 烟 而 降 低 , O 现 蕾 打 顶 的 烟 碱 含 量 超 过 3 ; 钾 含 量 以 5 % 中 心 花 开 时 打 顶 最 高 。 目前 烤 烟 生 产 实 践 中 , 5 % 全 O 上 部 叶 的 质 量 问 题 主 要 是 烟 碱 含 量 偏 高 、 含 量 偏 低 、 片 过 厚 [ 。综 上 所 述 , 施 N 水 平 较 低 时 , 当 推 迟 打 糖 叶 5 ] 在 适 顶 时 间 , 利 于 烟 叶 化 学 成 分 品 质 的 改 善 。在 本 试 验 条 件 下 , 6 7 施 纯 N O 6 5 g 5 烟 株 中心 花 开 有 以 6 m。 5 ~ . k 、O . 时打 顶 , 叶化 学 成分指 标 更符 合优 质烟 的要求 。 烟
优 质 小 麦 引 种 试 验 的 产 量 与 品质 分 析
小麦品质育种现状与进展

小麦品质育种现状与进展一、引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小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对小麦的需求,培育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当前小麦品质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二、小麦品质育种现状1. 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是指通过选择和杂交等手段来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历史悠久,但效率较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往往只能培育出局部地区适应性强的品种。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遗传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检测某些基因或基因型特征,并在选配时进行辅助选择。
这项技术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优异品质特征和高产性状基因型组合的杂交后代,并提高了新品种选配成功率。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确的修改,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直接对小麦基因进行编辑,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性、产量和品质等特征。
这项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小麦品质育种进展1. 优质小麦新品种培育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成功培育出了许多优质小麦新品种。
如“华农1号”、“华农2号”等品种均具有高产、耐逆性强、食用价值高等特点。
2. 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小麦品质育种中。
例如,在2017年,中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工具对小麦中一个关键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精确编辑,并成功地培育出了具有更好的品质特征的小麦新品种。
3.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品质育种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和其他生物技术手段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小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实现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小麦品质育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中育9302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中育9302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中育9302是一种针对这种需求而培育的新品种,具有高产、耐病、营养丰富等优点。
本文主要介绍中育9302的育种方法、特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中育9302;高产;抗病;营养丰富一、引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产量高,为我国人民的饮食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使得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
因此,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育9302就是一款针对这种需求而培育的新品种,其具有高产、抗病、营养丰富等特点。
二、育种方法中育9302的育种方法主要采用了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在遗传育种方面,选取了耐病、高产表现突出的小麦品种进行配对杂交,同时结合选择、筛选等手段对后代进行多轮选择和筛选,最终得到了表现优异的F9代后代。
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方面,主要采用了分子标记标记法、多点标记标记法和群体多重连锁分析法等方法,从而提高了选育效率和选育准确性。
三、特性1.高产中育9302的高产性表现十分突出,每亩产量可达到1100公斤以上,较传统品种提高了10%左右,大大增加了小麦的产量。
2.抗病中育9302的抗病能力也非常强大,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叶锈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较好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了农民的防病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
3.营养丰富中育9302的面粉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四、应用前景中育9302作为一款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它可以成为小麦种植的重要品种,推动小麦的高效、可持续种植。
另一方面,它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带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因此,中育9302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优质小麦品质分析与应用海南洋浦海发面粉公司李家民当今世界小麦市场受近年来中国小麦库存上升价格下降与2002年加美麦产量下降价格上涨的影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已从小麦的纯进口国悄然有了食用小麦出口,优质小麦也登上了国际市场。
虽然中国优质小麦不尽人意,但面粉加工企业谁也没有置之不理,替代进口麦是每一个企业的课题。
笔者多年从事面粉加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现对中国优质小麦的品质做一分析,希望对优质小麦的应用有所帮助。
一.2001/2002年度我国优质小麦的发展状况根据2001年5月在河南新乡召开的“全国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研讨暨产销衔接会”资料分析(#1),2001年我国共种植优质小麦10360万亩,总产量3200万吨,约占当年小麦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详细资料如表〔一〕。
表(一)、全国优质小麦种植情况统计表单从数据来看,我国优质小麦的推广工作已形成一定规模,用来满足我国年需求2060万吨优质专用小麦应该绰绰有余。
而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优质小麦(符合GB/T17892-1999NO1)不超过250万吨,另有300万吨次级的优质小麦(符合GB/T17892-1999NO2)。
从品种上来看,1992年和1995年,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联合举办了两次优质小麦品种品质鉴评活动,评出了62个面包用硬质小麦和18个饼干蛋糕用软质小麦品种,但形成规模的并不多。
由此可见,推广优质小麦的工作中国农业部门上层是高度重视的,但基层做的并不够。
一方面基层对优质小麦的推广工作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与农业系统研究、推广、种植、收购、加工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有关。
现就我们掌握的一些具体情况做一介绍:河南省:以新乡市为中心的高筋小麦种植区,包括周边濮阳市,安阳市,焦作市的一些辖县,种植面积约200万亩,总产量70-80万吨,品种有高优503,豫麦34,豫麦47,小堰54等。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优质小麦的推广工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优质小麦的政策,农商联手,产销衔接,形成了稳定的优质小麦供应基地。
其中高优503,豫麦34品质较好,面团稳定时间8-13分钟,可做为面包粉配麦,豫麦47,小堰54筋质稍差,稳定时间4-7分钟,可做为面条粉配麦。
其他一些优质品种也在试种。
豫南的信阳市属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小麦区,当地的小麦面筋23-26%,可做为糕点饼干粉的配麦,如能培育出面筋在22%以下的优良品种,应是很好的弱筋小麦基地。
河北省:石家庄以东辖县及衡水市辖县高筋小麦种植区,主要品种为8901,种植面积约50万亩,可提供20万吨面包粉用麦。
邯郸,邢台地区提供的8901及高优503样本品质不错,但未形成批量。
山东省:山东省对优质小麦的推广比较重视,起步较早。
胶东半岛烟农15前几年受到加工厂的青睐,现种植面积约200万亩,但其稳定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已退化为较好的普麦。
济南17小麦品质不错,但由于推广种植失控,只有部分优质样本,90%以上的商品小麦稳定时间仅4-6分钟,大部分地区已不做加价收购。
稳千一号及935031这两个面条粉用麦虽被广为推广,但稳定时间仅2-6分钟,许多粮贸公司也没有加价收购。
山东省优质小麦普遍推广带来的结果是大量次级优麦混入普通小麦中使普通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升高2分钟。
内蒙古:幅员辽阔的内蒙古优质小麦产区主要有两大区域,一是巴盟河套灌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优质小麦,面积250万亩,年产优质小麦100万吨,主要品种为永粮4号。
永粮4号是一个高筋多用途小麦,面条,饺子,面包用粉均可,不足的是做面包吸水率偏低,筋质强度稍差。
巴盟也在选育优质面包用小麦,以弥补其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运输问题,除本地及周边加工企业外,外地企业很难保证原料供应,况且本地小麦一般价格比外地同质小麦高10%-20%,致使外地企业更是望而却步。
二是呼盟地区,小麦常年播种面积250万亩,虽然也引种“野猫”、“格来尼”、“4083”、“3U92”、“龙麦26”、“克丰6号”等优麦品种,有一定数量的供应,但品质不太稳定,特别是降落数值偏低。
黑龙江:黑龙江北大荒在以前粮食紧缺的年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只注重产量的结果导致近年黑龙江小麦成了劣质小麦的代名词,全省小麦播种面积已由3000多万亩下滑到1000万亩左右。
痛定思痛使他们下大力气调整品种结构,大量种植“野猫”、“格来尼”、“4083”、“3U92”、“龙麦26”、“克丰6号”、“小冰麦33”、“垦红14”等优麦品种,但质量的稳定性还需提高。
江苏省:江苏省苏北平原是小麦的主产区。
前几年连云港地区“陕229”倍受面粉厂青睐,而近两年品质的退化和各地优质小麦的推广,“陕229”已风光不再。
现他们也引进一批新品种试种。
值得推荐的是苏南地区的软质小麦,淮河以南,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土质条件,非常适合弱筋小麦的种植,加之选育的“宁麦9号”,“扬麦9号”等优质弱筋小麦的推广,有望成为我国优质弱筋小麦的基地。
其余省市除辽宁省有部分“辽春10号”可做面包粉用麦外,笔者未得到可大量供应优质小麦的消息。
二. 2002/2003年度我国优质小麦的发展状况2002年5月25~26日,农业部在山东泰安召开2002年度优质小麦产销衔接会,来自各省市农业局、粮食局、各大型企业的正式参会代表500多人参加了该会。
各省市农业系统,特别是山东的各县优质小麦生产情况均有介绍。
比起去年在新乡的2001/2002年度的会议,外省参会的人员少了一些,参会人员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优质小麦没有形成批量的各省市参会人员明显减少。
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程是对部分国产优质小麦的品质进行现场鉴定。
虽然参评的品种不能完全代表国内优质小麦,但某种程度上还是反映出了各品种的质量情况。
现就本年度优质小麦具体情况做一介绍。
(一)、山东省:山东省常年小麦种植6000万亩,总产量2000万吨。
2002年优质小麦达2200万亩,产量700万吨。
其中济麦19有750万亩;济南17有500万亩;烟农19有350万亩;淄麦12有220万亩;烟农15有220万亩;莱州95021有50万亩。
其中:济南17、烟农19、淄麦12为为强筋麦;济南19、烟农15、莱州95021为中筋麦。
中筋麦还有新开发的山东优麦2等、PH85-16D9401等品种。
下表为山东省优质麦质量情况:(农业部门提供)注:济麦19=939031;烟农19=烟优361(二)、河北省:由于河北省的地理环境,小麦产区分为4个优麦发展区。
一是邢台、邯郸地区的南部麦区发展高优503、邯优3475;二是石家庄、保定中部麦区以种植8901为主;三是衡水、沧州的东部区以济南17、8901、89W52、5099为主;四是廊坊、唐山、秦皇岛东北部麦区以主产中优9507、京9428为主。
河北省小麦种植总面积3800万亩,其中优质小麦2002年达1050万亩,300万吨。
各品种植面积如下:8901:400万亩;中优9507:47万亩;邯优3475:45万亩;高优503:40万亩济南17:37万亩;5099:31万亩(三)、湖北:湖北省优麦区主要在襄樊、随州两市及十堰花岗、孝忠、荆门四市的北部,主产品种有鄂麦14、鄂麦15、郑麦9023,总面积420万亩。
(四)、北京市:北京市以优质强筋麦中优9507和中强筋麦京9428为主。
其中中优9507播种19万亩,产量6.65万吨;京9428播种面积29万亩,产量8.63万吨;中优9507稳定时间大于10分钟,蛋白16.5%,面筋35%;京9428稳定时间大于6分钟,蛋白16.0%,湿面筋35.8%。
(五)、内蒙古:内蒙古小麦产区分为四块地区:一是巴蒙河套灌区,优质小麦250万亩,产量为80万吨。
主要是永粮4号占95%,另外“巴96-4870”、“巴96-6489”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品质优,正在发展中;二是土默川平原的呼包二市,重点推广永粮4号和宁春19号;三是大兴安岭西北地区主要品种为龙麦26、克丰6号、3U92,近期大力推广野猫、格来尼、970189等品种。
龙麦26 :87万亩,3V92 :37万亩,格来尼:20万亩,克丰6号:10万亩,野猫:10万亩。
四是西辽河地区,重点推广辽春10号等品种。
(六)、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最高小麦播种面积达(1980年)3150万亩,但受质量的影响,黑龙江小麦销路不畅,目前仅保留(2001年)574万亩,优麦总产量94.5万吨,主要品种为龙麦19、龙麦26、4083、龙辐麦97-0189、龙幅麦B569、小冰麦33、垦大4、垦红14等。
不知什么原因,此次开会缺乏优麦大省河南省的资料。
三.2002年5月泰安优质面包小麦鉴评情况:此次鉴评会以进口美加小麦为对照,统一密码编号、统一实验磨粉、统一物理品质检测和烘焙评分、统一面包成品的制作,将以上情况列为基础分。
参评的几个样品(含3个进口麦)为:1号:美麦2#2号:中优95073号:郑麦90234号:89015号:美麦DNS6号:小冰麦337号:豫麦348号:中伏199号:中作8131-110号:济麦2#11号:济南1712号:龙辐26表2为烘焙评分结果:注:总分1=专家组和群众组平均分总分2=基础评分*70%+专家评分*15%+群众评分*15%专家评分和群众评分是在现场以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的平均分计算得出。
对以上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非常有意思:1、试验室基础评分:8901、小冰麦33以94并列一、二名;美麦2#以93分排列第三名;中优9507、豫麦34、核优19、中作8131以92分并列第四至第七名。
加麦2#以91分列第八名;郑麦9023、美麦DNS、龙辐26以89分并列九至十一名;济南17以75分列第十二名。
2、现场品质鉴定情况::我们不讨论含基础分的总评分的结果,因为受基础分影响太大,我们就现场鉴评结果分析:1、平均分列为第一方阵(1-4名)是美麦DNS、美麦2#、加麦2#、济南17,与专家组的评分一致,只是相互顺序有变。
群众组美麦DNS列第五,挤入第一方阵的是龙辐26。
2、平均分列第二方阵(5-8名)的是龙辐26、中作8131、豫麦34、8901,与专家组的评比一致。
群众组只是美麦DNS和龙辐26的差别。
3、平均分列第三方阵(9-12名)的是中优9507、郑麦9023、小冰麦33、核优19,平均分与专家组、群众组的结果是一致的。
总的来讲,针对现场鉴评:相对于进口小麦、济南17、龙辐26与其差距较小;中作8131、8901、豫麦34质量还可以;中优9507、郑麦9023、核优19、小冰麦33质量差距较大。
四.三年来优质商品小麦质量情况以上几方面的资料大多来源于农业部门,现在再看一下商品小麦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