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羊毛质检报告

羊毛质检报告

羊毛质检报告
羊毛绒指的是用羊绒原料纺织而成的一种服装面料。

其中的羊绒是生长在山羊身上的外表皮层,它们能够抵御风寒,可以自然适应气候,因此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

检测范围(部分)
山羊绒、羊绒衫、羊绒线、羊绒纱、羊绒被、羊毛羊绒、羊绒面料等等。

检测项目(部分)
纤细度、柔和度、柔韧性、弹性、密度、均匀性、保暖性、吸湿性、成分分析、拉力、净绒率、含绒量等。

检测标准(部分)
GB/T 2910.25-2017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5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法)
GB 18267-2013山羊绒
GB/T 27629-2011毛绒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GB/T 32605-2016羊毛、羊绒被
GB/T 36433-2018纺织品山羊绒和绵羊毛的混合物DNA定量分析荧光PCR法
GB/T 40826-2021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图板电子扫描仪法
GB/T 40905.1-2021纺织品山羊绒、绵羊毛、其他特种动物纤维及其混合物定量分析第1部分:光学显微镜法
百检检测羊毛绒质检报告办理流程:
致电400-101-7153后安排工程师一对一服务,制订羊毛绒质检方案,包括确认报价和检测周期等,并签订协议。

寄送样品至实验室开始检测,在完成后出具检测报告。

如有问题可随时咨询工程师解决。

关于羊毛绒质检报告费用问题:
具体费用需根据检测项目等因素决定,如果有加急需求,需要额外支付加急费用。

羊绒质检报告

羊绒质检报告

羊绒质检报告
报告编号:20211001
报告日期:2021年10月1日
委托单位:某公司
被检物品:羊绒服装
检验项目:外观检查、成分分析、干洗性能、针织弹性、抗皱性能、耐磨性能
检验结论:
1. 外观检查:羊绒服装外观整洁,无明显损伤、缩水、起毛、褪色等现象。

2. 成分分析:样品中检测出羊绒纤维含量为90%以上,符合标准规定。

3. 干洗性能:样品在一定程度干洗条件下,无缩水、起皱、变形等现象。

4. 针织弹性:样品经过拉伸测试,恢复率达到80%以上,符合标准要求。

5. 抗皱性能:样品经过模拟使用测试,无明显皱纹、形变等现象。

6. 耐磨性能:样品经过磨损耐磨测试,无明显断裂、起球、变形等现象。

综上所述,该羊绒服装合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员:XXX
审核员:XXX
备注:本报告为委托单位专用,并限于以下用途:对委托物品的质量状况作检验评定,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山羊绒服饰测评报告范文

山羊绒服饰测评报告范文

山羊绒服饰测评报告范文一、引言山羊绒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纤维材料,其柔软舒适、保暖性能出色,成为高端服饰制作的理想选择。

本次测评报告旨在对山羊绒服饰进行评估,探讨其质量、工艺、舒适度等方面,以便消费者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山羊绒产品。

二、材料与方法1. 测评对象:从市场上随机选择了5件山羊绒服饰,包括羊绒大衣、羊绒围巾、羊绒帽子等不同种类。

2. 测评指标:2.1 质量检验:包括纤维质地、工艺、产地等方面。

2.2 舒适度评估:包括保暖性、透气性、柔软度等方面。

2.3 外观设计:包括款式潮流度、色彩搭配等方面。

三、结果与讨论3.1 质量检验通过质量检验,发现所选山羊绒服饰的纤维质地均细腻柔软,触感舒适。

工艺上,线缝密度均匀,细节处理精细,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水平。

产地方面,其中3件服饰来自蒙古国,1件来自中国,1件来自意大利。

蒙古国产的山羊绒素以纤细轻盈、柔软舒适著称,而意大利产的山羊绒则注重设计与时尚。

总体来说,这些服饰在质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准。

3.2 舒适度评估通过测试,山羊绒服饰显示出极佳的保暖性能。

其绒长对气温的适应性非常好,能在寒冷的气候下提供良好的保暖效果。

同时,与其他纤维相比,山羊绒具有更好的透气性,避免了闷热的感觉。

此外,山羊绒服饰的柔软度也非常好,穿着时不会带来不适感。

综合来看,这些山羊绒服饰在舒适度方面表现出色。

3.3 外观设计在外观设计方面,山羊绒服饰呈现出不同的款式和色彩。

其中包括简约大气的羊绒大衣,高雅精致的羊绒围巾以及时尚有型的羊绒帽子等。

这些服饰设计兼顾了实用性和时尚度,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颜色方面也很丰富,有经典的黑白灰色,也有亮丽的彩色系列。

总体而言,这些山羊绒服饰在外观设计上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四、结论基于对山羊绒服饰的质量检验、舒适度评估和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所选的山羊绒服饰在质量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准,纤维质地细腻柔软,工艺精细。

2. 山羊绒服饰在保暖性和舒适度方面具有突出表现,适应性强,透气性好。

羊绒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羊绒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羊绒质量下降原因分析羊绒质量下降缘由分析说起羊绒羊毛,许多人都知道,羊绒是山羊绒纤维的简称,羊毛则是绵羊毛身上剪下的毛,前者因产量少,价格昂贵,堪称“软黄金”,而后者产量大,数量多,可粗纺、精纺加工织制品,但也是珍贵的自然纤维。

据了解,一些山羊品种的绒毛可以达到13.1-15.2微米之间,长度也在36毫米以上,用这些羊绒生产也来的产品雪白度可以达到69左右,是其他品种无法比拟的,但是现在,由于和肉用羊以及高产绒量羊的杂交,这种羊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

那么,毕竟是什么了羊绒羊毛质量下降呢?一是从养殖学的角度来解释。

在养殖地区,部分养殖户重肉轻毛,由于羊肉和地种毛的价格差达到了三倍,所以牧民主要考虑羊的肉用价值,细毛羊生产管理要求水平高,比如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管理要求四同“同年龄、同性别、同种类、同饲养环境”。

但做为我国养殖户来讲,多数由牧民自己养殖,没有这种养殖饲养管理条件。

二是外在因素分析。

一是细毛羊是与澳大利亚美利奴羊杂交可胚胎移植,70%血统来自澳大利亚,耐寒性和生存力量远不如士种羊,加之细毛羊成本增高,同等状况下,养殖户不愿喂养细毛羊。

二是羊毛价格低迷,挫伤养殖户进展细毛羊的乐观性,宁夏细毛羊产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三点问题:一是混收混售。

混等收购、混等销售是指细羊毛、改良毛、士种毛三类毛不分等级进行收购和销售,这种现象在全区极为普遍,这样估摸的直接危害是好羊毛混同羊毛,高等级羊毛混同于低等级羊毛,导致羊毛不能优用,优毛得不到优价。

二是不按净毛公量结价。

依照净毛公量结算价格是世界羊毛交易通行的做法,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交易,从根本上杜绝掺假掺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三是不完善的市场经营体制。

目前我区的羊毛经营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经营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不规范的经营手段,经营方法,使一些有害物质(异性纤维等)混入羊毛内,破坏羊毛品质,降低使用价值。

其二是没有建立经营活动必要的诚信,使一些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不敢涉足这个市场。

新疆富蕴县阿勒泰羊毛绒品质分析

新疆富蕴县阿勒泰羊毛绒品质分析

1. . 1纤维类 型 将样 品 中粗 毛 、绒 毛分 别拣 出 ,按照 2 G / 4 7 — 0 8 毛绒纤 维类 型含 量试验 方法 》 BT 12 0 2 0 ( ( 中重量
法计 算含 绒率 。
1 . 排 长 度 在 绒 毛 样 品 中抽 取 试 验 样 5 m ,按 照 _ 2手 2 0g
2 1 年 6月 第 2期 ( 01 总第 1 1 ) 5期
草 食家 畜( 季刊 )
新疆富蕴县 阿勒泰 羊毛绒 品质分析
王 乐 , 。 高维 明 1 1 文 新 , ,郑 2 胡 昕 , 陶卫 东 , 张 敏 , 吕雪峰 。 ,
石敦 华 , 赛迪 古丽 , 帅 , 师 巴合提 ・ 吾拉 孜 汗 , 尔兰 。 叶
13 试 验 仪 器 .
n ct一 0 5 新 疆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毛 羊绒 yyx 4 —1 ; 细 山 羊 新 品 种 培 育 》 项 目编 号 20 3 12 7 , 0 7 13 - 作者简 介 : 王 乐 (9 1 ) 女 , 西 大 同人 , 士 , 17 - , 山 硕 副研 究员 , 事动物 遗传 育种与毛绒 品质 分析研 从
收 稿 日期 :0 10 — 2 2 1— 3 0 基金 项 目 : 代农 业 产 业 体 系一 现 一绒 毛 用 羊 , 目 编 号 项
1. . 4细度 2
按照 G / 13 — 0 7 羊 毛及其 他动 物纤 BT2 0 0 20 ( (
维 平均 直径 与分 布试 验方 法 纤 维直 径光 学分 析仪 法》 方 法测定 细度 。
究 工 作
赛 多利斯 天平 (/0 0 、0 m钢直 尺 、色 彩色差 110 0)3 c 仪 、 F A10纤 维细度 仪等 。 OD 0

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绵羊毛公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

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绵羊毛公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

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绵羊毛公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作者:王莉邱瑞卿吕晓红邹俊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04期公证检验基本情况(一)山羊原绒。

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的企业13家,公证检验3063.35吨,完成任务量的100.11%,较上一年增长15.02%。

检验颜色类别全部为白山羊原绒,其中,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检验8家企业2705.83吨,完成任务量的100.22%;呼伦贝尔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所检验3家企业100.68吨,完成任务量的100.68%;锡林郭勒盟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所检验2家企业256.84吨,完成任务量的98.78%。

(二)分梳山羊绒。

2016年度全区参加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的企业5家,公证检验2106.44吨,完成任务量的100.31%。

其中,白分梳山羊绒1764.23吨,占公证检验量的83.75%;青分梳山羊绒235.39吨,占公证检验量的11.17%;紫分梳山羊绒106.82吨,占公证检验量的5.07%。

(三)绵羊毛。

2016年度乌审旗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完成103批次共3439.25吨,完成任务量的171.96%。

质量状况2016年山羊原绒、分梳山羊绒、绵羊毛综合质量平稳。

其中,山羊原绒整体品质与上一年相比波动不大,净绒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分梳山羊绒整体品质与上一年相比有所下降,平均直径略变粗、平均手排长度变短、平均含粗率上升;乌审旗羊毛整体品质与上一年相比有所提高,平均毛丛自然长度变长、平均直径略变细、平均边肷毛含量和疵点毛含量下降。

(一)山羊原绒。

1.内蒙古自治区公证检验山羊原绒质量:平均直径15.71μm,较上一年细0.01μm;平均手扯长度41mm,与上一年持平;平均洗净率69.65%,较上一年下降0.15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49.11%,较上一年上升2.03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1。

2.全年山羊原绒公检量中2711.52吨产自内蒙古,占检验量的88.51%,主要产地是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和通辽市10个地区。

山羊绒

山羊绒




骨干企业:中银绒业、马斯特集团、圣雪绒、 嘉源绒业、德海绒业、盛源、生海等, 两大基地:灵武、同心羊绒制品制造基地。 品牌:“中银”牌无毛绒 成为世界上颇有影 响的山羊绒品牌,“圣雪绒”羊绒衫被国家 商务部确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 •
• • •
山羊绒是一种高级的毛纺织原料,也是一种传统的出 口商品,其制品具有手感滑软丰厚,绒毛密集细腻, 光泽自然柔和等优点,山羊绒的种类及质量鉴定较为 复杂,现做简要介绍: (一)颜色分为白绒、紫绒、青绒三种: ①白绒系指山羊所生产的绒及绒内的短粗毛为白色; ②紫绒系指黑山羊所生产的绒; ③青绒一般是指青山羊或红山羊所产的绒。 (二)生产方法分为活羊抓绒及其他绒两种: ①活羊抓绒系指从活羊体上抓下来的绒,手感光滑, 颜色正,光泽亮,有油性; ②其他绒主要包括活羊拔绒、生熟皮抓绒、干退绒、 灰退绒、套绒、油绒等。

与羊绒的优良独特特性相对应,羊绒制品的特 点也非常明显,将其手感柔软、绒面丰满、保 暖性好、吸湿性强、光泽自然柔和、穿着舒适 等特点集中起来就是高雅华贵、风格独特。用 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精心加工制造的高档 产品,给人以华贵典雅的感觉,消费者穿上后 倍增风韵,能够获得温馨的享受和高雅的风度, 是人们追求服装高档完美的理想佳品。


羊绒按其天然颜色分为白绒、青绒、紫绒, 其中以白绒最珍贵,仅占世界羊绒产量的30 %左右,但中国山羊绒白绒的比例较高,约 占40%左右。 羊绒产量极其有限,一只绒山羊每年产无毛绒 (除去杂质后的净绒)约为50克-80克,平均每 五只山羊的绒才够做一件羊绒衫。世界上绒 山羊主要生长在中国北方、蒙古、伊朗、阿 富汗一代的高寒、半荒漠地区。


(二)纤维平均长度。 它是决定纺纱支数,纺纱工艺的重要依据。纤 维平均长度对纺纱品质有较大影响。如细度相同的 纤维,平均长度越长,可纺的支数越高,纺成纱的 强度高,条干好,纺纱断头率低。纺细支羊绒针织 纱所用无毛绒,平均长度要在32mm以上,如做羊绒 精梳条平均长度要达到34mm,含粗毛、皮屑率不能 多,更要注意含油率。粗支机织纱平均长度可短一 些。分梳羊绒时要先经预梳机预梳,预梳后再经过 充分分梳所得到无毛绒平均长度可长。直接进行充 分分梳纤维损伤大。白无毛绒的平均长度一般比青 绒、紫绒要长。

山羊绒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山羊绒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山羊绒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由于山羊绒等动物纤维同属于蛋白质纤维,化学性质相差不大,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化学检测和分离方法。

目前,主要是利用各类动物纤维生物遗传特性在其形态结构上的不同反映为根据,对其进行鉴别,有光学投影法、扫描电镜法、溶液法、染液消光度法、DNA鉴别法等。

我国颁布的山羊绒定量分析方法标准为GB/T 14593—2008《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扫描电镜法》[4]和GB/T 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采用的方法分别为扫描电镜法和光学投影法。

其中光学投影法因其技术成熟、仪器便于操作,更为普遍使用。

但测试的准确性依赖于测试人员的水平与经验。

由于山羊绒等动物纤维同属于蛋白质纤维,化学性质相差不大,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化学检测和分离方法。

目前,主要是利用各类动物纤维生物遗传特性在其形态结构上的不同反映为根据,对其进行鉴别,有光学投影法、扫描电镜法、溶液法、染液消光度法、DNA鉴别法等。

中国驼绒交易网我国颁布的山羊绒定量分析方法标准为GB/T 14593—2008《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扫描电镜法》[4]和GB/T 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采用的方法分别为扫描电镜法和光学投影法。

其中光学投影法因其技术成熟、仪器便于操作,更为普遍使用。

但测试的准确性依赖于测试人员的水平与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山羊绒公证检验基本情况
(一)山羊原绒。

2012年度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7031.78吨,占全国总产量(据2012年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17989吨计)的39.09%,同比增长9%。

其中:白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6800.32吨,紫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231.46吨。

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6个省(区)。

其中:内蒙古检验量3281.77吨,占总量的46.67%;宁夏检验量2209.90吨,占总量的31.43%;青海检验量1100.94吨,占总量的15.66%;新疆检验量233.52吨,占总量的3.32%;辽宁检验量103.45吨,占总量的1.47%;陕西检验量102.20吨,占总量的1.45%。

(二)分梳山羊绒。

2012年度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总量为3724.39吨,其中:分梳白山羊绒3140.12吨,占总检验量的84.31 %;分梳青山羊绒221.92吨,占总检验量的5.96%;分梳紫山羊绒362.35吨,占总检验量的9.73%。

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量分布于我国内蒙古、浙江、河北等6个省(区、市),其中:内蒙古检验量2053.00吨,占总量的55.12%;浙江检验量703.26吨,占总量的18.88%;河北检验量506.40吨,占总量的13.60%;陕西检验量413.07吨,占总量的11.09%;天津检验量41.66吨,占总量的1.12%;北京检验量7.00吨,占总量的0.19%。

山羊绒质量状况分析
(一)山羊原绒。

1.山羊原绒总体质量状况
按公证检验项目统计分析,2012年度山羊原绒平均直径为15.6μm,同比增粗0.2μm;平均手扯长度为43mm,同比上升1mm;平均洗净率为67.80%,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为47.6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增粗。

主要指标如下:
(1 )平均直径最小值为1 4 . 4 0 μm,同比增粗0.7μm;最大值为16.7μm,同比变细0.11μm。

平均值为15.60μm,同比增粗0.2μm。

平均直径≤14.5μm的特细型山羊原绒,占公证检验总量的3.82%,同比下降6.62个百分点;平均直径在14.5μm~16.0μm的细型山羊原绒,占公证检验总量的64.59%,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平均直径>16μm 的粗型山羊原绒,占公证检验总量的31.59%,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特细型羊绒减少,粗型羊绒增加。

(2)平均手扯长度为43mm,同比上升1mm。

平均手扯长度在40 mm~46 mm山羊原绒占公证检验原绒总量的94.12%,同比上升27.56个百分点。

(3)平均洗净率最大值为85.89 %,最小值为45.24 %,总体平均值为67.80%,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

(4 )平均净绒率最大值为6 8 . 1 4%,最小值为28.90%,总体平均值为47.6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平均净绒率小于40%的占公证检验量的3.44%,同比上升0.64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在40%~50%的占公证检验量的70.28%,同比上升3.31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在50%以上的占公证检验量的26.28%,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

2.内蒙古、宁夏、青海产区山羊原绒质量状况
内蒙古、宁夏、青海是我国山羊原绒主产地,2012年度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分别为:16.1μm、15.4μm、14.7μm,同比内蒙古、宁夏分别增粗0.2μm、0.2μm,青海则变细0.1μm;平均手扯长度分别为42mm、41mm、42mm,同比内蒙古、宁夏没有变化,青海减少1mm;平均洗净率分别为70.27%、71.57%、62.22%,同比内蒙古、宁夏分别上升1.07个百分点、1.69个百分点,青海则下降1.93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分别为46.33%、47.63%、47.35%,同比分别下降0.8、0.75、2.15个百分点。

(二)分梳山羊绒
2 0 1 2 年度分梳山羊绒质量状况:平均直径15.8μm,平均长度32mm,平均含粗率为3‰,平均含杂率为0.9‰,异色纤维含量平均值为4根/5g,其他动物纤维含量1.0%,分梳山羊绒品质下降的状况没有好转。

主要指标如下:
1.平均直径15.8μm,同比增粗0.1μm。

平均直径≤14.5μm特细型占0.64%,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平均直径14.5μm~16.0μm细型占66.90 %,同比下降7.69个百分点;平均直径≥16.0μm粗型占3
2.46 %,同比上升9.63个百分点。

平均直径增粗,特细型、细型羊绒比例下降,粗型比例上升。

2.平均长度32mm,同比下降1 mm。

平均长度≥40mm的占公证检验量的1.94%,同比上升0.57个百分点;平均长度30mm~40mm,占公证检验量的6
3.96%,同比下降18.97个百分点;平均长度≤30mm的占公证检验量的3
4.10%,同比上升18.40个百分点。

3.平均含粗率为3‰,同比上升1‰。

平均含粗率≤1‰的占公证检验量的23.23%,同比下降7.83个百分点;平均含粗率在1‰~3‰的占公证检验量的33.49%,同比下降12.27个百分点,平均含粗率达到或超过3‰的占公证检验量的43.29%,同比上升20.11个百分点。

4.平均含杂率为0.9‰,同比上升1‰。

平均含杂率≤2‰的占97.08%,同比下降0.61
个百分点;平均含杂率2‰~3‰的占1.03%,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平均含杂率≥3‰的占1.88%,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5.异色纤维含量平均值为4根/5g,同比无变化。

6.其他动物纤维含量1.0%,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非动物纤维含量为0,同比无变化。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从2012年度山羊原绒、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数据来看,山羊绒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
(一)品质直接影响。

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增粗,表明山羊原绒品质在下降。

分梳山羊绒不仅平均直径增粗,而且特细型、细型羊绒比例下降,粗型比例上升,也表现为品质下降。

虽然少数羊绒主产省份如青海、辽宁两地的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分别变细0.1μm、0.5μm,但是,山羊绒总体平均直径仍然增粗0.2μm,这是造成我国山羊绒品质整体下降的主要因素。

平均含粗率、平均含杂率升高,表明羊绒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

(二)政策因素影响。

毛绒的生产基本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信息不灵、农牧民的市场主体意识不强,被动适应市场。

目前,支持山羊绒主产区开展标准化生产的投入少,从而导致一些山羊绒主产区牧民为片面提高山羊个体产绒量,引进产绒量高、细度较粗的绒山羊种羊,与当地优质绒山羊品种杂交。

虽然产绒量明显提高,但是绒纤维平均直径逐年增粗,山羊绒质量大幅下降,大大降低了山羊绒在国际国内的质量信誉。

(三)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影响。

一直以来,绒山羊饲养始终延续传统、粗放生产方式,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只重视山羊的存活率,不重视市场需求、质量和效益,盲目生产,缺乏山羊绒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配套政策支持。

在购销季节,不分年龄、部位混合抓绒,混绒销售。

企业收购无法分等定级,凭经验目测估计山羊绒的细度、含绒率、长度等品质指标,按“堆”收购,也是影响山羊绒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建议措施
通过山羊绒公证检验质量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山羊绒质量状况、加工质量控制水平。

为提高我国山羊绒质量,扩大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行绒山羊标准化养殖,提高羊绒生产标准化水平。

羊绒主产区域要高度重视羊绒质量下降的问题,要以羊绒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应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科技成果,以提高山羊绒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行山羊绒标准化生产,不断扩大规模化养殖。

(二)加强羊绒质量监督工作。

依法加大对羊绒纤维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收购、加工、销售羊绒纤维不执行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质量违法行为。

推进建立羊绒质量分级员制度,从钊绒、分型定等、组批包装等方面严把质量关。

(三)加强产地羊绒市场建设,规范羊绒流通。

建议建设区域性规范化羊绒交易市场,山羊原绒在市场交易或委托经纪人交易前进行分选,分型分等、规范包装、公证检验,以公证检验证书作为交易结价的依据,体现优质优价,建立引导牧民生产有市场、品质优、质量好的山羊绒提质增效机制,着力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羊绒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