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教育信息化既是信息媒体引入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而能力的培养起始于教育,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被提上了日程。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地区,离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教育这一块,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据调查,我国城市和发达地区信息化指数与农村相差5倍多。因此,大力提高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代化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发展战略上,用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新的再跨越”,这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新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农村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诚然,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全体中小学生都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书面上,特别是农村学校,人们仅仅是充满无限期待,却始终

不能落实到行动上。新课标中也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确定了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方向。但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各地设备情况不同,教材使用情况也各不相同,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课堂结构、教学模式等还需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广大农村教师更是普遍认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管教育怎么发展变化, 有没有实现信息化, 只要教好语文、数学就行了。而几乎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都肩负打字、计算机教室管理、校园网维护等职责,纯属“打杂匠”,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热情大减。

2.设备落后,资金不足,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而且硬件设施的更新与补充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农村学校使用的是10年前购置的少量电脑,且早已过时淘汰,尽管也花了一些资金进行更新,但由于资金不足,现有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办学单位角度来看,纵使办学单位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也拿不出钱来投资,农村小学资金不足,没有能力满足教学需求。笔者所在学校1999年购置了第一批无盘工作站50台,让师生们带着美好的愿望走进了信息化的大门。可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靠这些“老爷车”根本拉不动信息化的进程。2002年,学校靠教师集资又更换了二三十台有盘站,但还是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上课的时候,电脑经常出问题,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这样,教育信息化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自己拥有计算机也仅限于极少数人,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

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生要自己上网查找资料, 收集信息, 几乎是纸上谈兵,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高也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硬件落后,资金短缺,是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3.教师队伍信息素养低下,导致信息化发展缓慢

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偏多,青年教师偏少,部分教师思想落后,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慢,加上农村小学设备落后、实践机会少等原因,阻碍了农村教师整体信息素养的提高。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的使用产生畏惧,进而排斥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因此, 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旧教学模式上。这是农村小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有的农村教师也想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但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对学校有限的设备不能很好地利用,不能把有限的信息资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越不用就越不会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农村小学缺少专业信息技术教师,而且普遍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由计算机专业、信息电子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任教,他们专业知识扎实,技术熟练,但缺少学科教学以及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理论、方法等,使学科教学法成了无源之水,缺乏理论深度;另一种是学校缺乏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转行,他们在教学上只能是现学现卖,自己实践都难,更谈不上对其他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了。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属于后一种情况。

4.培训教研流于形式,信息化发展停滞不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培训一刀切,不能分层次培训,有的教师不学也会,但却规定必须跟着学;二是内容简单,评价单一,主要是面对没有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和评价的,很多教师参加培训,却没有学到新的知识技能;三是不能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专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信息技术发展特别快,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很难适应发展要求;四是教研水平还处于低水平阶段,仅限于知识点、操作方法、模式化软件的使用上。

5.资源利用低效,使用流于形式

现在,农村学校虽然也初步拥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施。但一方面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等方面的能力,一段时间后设备损坏或功能降低,使本来就紧张的设备又更紧张了;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及时间安排上限制学生使用这些设备;再一方面,学校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对教师进行提升信息技术教育素质方面的培训。由于存在以上原因,这些设备除了上课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就被闲置起来,没有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软件方面,虽然我们正在实施中小学生现代远程教育,尽管远程教育资源还算丰富,而且政府还为学校配备了一些远程教育设备,初步具备了远程教育功能,但是,由于受硬件的影响,这些资源也仅如“花瓶”,束之高阁,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广大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认识不够,大部分流于形式。平时不用,只是在公开课、参赛课时才使用,操作不熟练,甚至出现错误操作等现象;即使平时使用,也只是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