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勃〃迪伦Bob Dylan
生日:1941年5月24日星座:双子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身份: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

代表:《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暴雨将至》《敲响天堂之门》《重访61号公路》
嘉奖:1988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8年4月7日获得美国第92届普利策奖。

今晚,被音乐圈和大小文艺青年期待许多年的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终于要在工人体育馆登场了。

对于前去观演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小长假后“压轴娱乐”,当然更不是什么K歌大合唱之夜,大家一本正经的态度足以用“朝圣”二字概括。

尽管无法预期所“朝拜”的那个流行文化圣人将会戴着怎样的面具去演唱,即便是拥趸未必真正明白其面具背后的多重身份。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洞悉其神秘的轨迹,哪怕是迪伦的铁杆歌迷,抑或是拥有无数张他的正式专辑以及Bootleg的人,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懂得了谜样的他。

这种“不明白”除了因为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天生低调的性格以
外,还因为他在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许多个纵横交错的标签。

他是摇滚歌手,他是和平斗士,他是诗人,他是“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就像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听过鲍勃〃迪伦声音和故事的人,都完全可以拼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鲍勃〃迪伦。

关于他的故事和歌词,你无需真的懂,因为那个时代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关于今晚的演唱会,无论是“到此一游”还是“多年圆梦”,你只需坐在现场,从他不复当年的歌声里撷取到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性认知,录一张属于你自己的Bootleg,已足以算是经过了宝贵的时光通道,弥补上一点“身不在此”的遗憾了。

如果你还准备为自己的“朝圣”做些什么,不妨去做足功课,在/参考一下鲍勃〃迪伦过去十多年的现场曲目单,让这个即兴的老歌手在转换调门的时候,不至于和现场其他人一样猝不及防。

总之,他不在那儿,他在这儿,北京。

没错,鲍勃〃迪伦,他来了。

1 他来了
演出是怎么成行的?
滚石乐队、林肯公园和杀手乐队的北京之行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宣布告吹,这让鲍勃〃迪伦的开唱在众人眼里从开始就是一个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言。

前年,音乐圈里疯传迪伦要在台北和京沪开唱,后来被证实是个泡影。

上海乐评人孙孟晋曾撰写博客称是因为台湾某演出公司要的“转手费太高”而未能成行,这使得迪伦的中国之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月3日,北京歌华莱恩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微博宣布,70岁的鲍勃〃迪伦将于4月6日、8日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中国演唱会,消息瞬间被转发了上万次。

歌华公司总经理魏明表示,迪伦的演出从未在报批上出现任何问题,而和迪伦经纪公司的接触也并没有通过香港和台湾的公司,整场演出都是歌华莱恩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促成。

消息一经发布,在媒体圈和摇滚乐圈都掀起了轩然大波,第一时间订票的歌迷有不少,各家媒体也都认为迪伦的北京行是个“绕不开的选题”,上海一家报纸甚至把另一位乡村歌王威利〃尼尔森的照片配以迪伦来华演出的稿子刊发,证明了国人对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欠缺了解但又不得不作为议题去讨论的尴尬。

2 他看到了
偶像是怎样炼成的?
鲍勃〃迪伦究竟是谁?所有的说法都把他捧上一个“里程碑”的高位,究竟该如何在他看似晦涩的歌词中触及他可被理解的实质?
要了解迪伦,首先必须沉下心思让自己回到50年前的美国。

对于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父辈梦想中的“美国梦”,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带来了精神的空虚,不少中产阶级的年轻一代把目光投向了政治领域,积极参与反战、民权、女权、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反
社会、古巴革命、民权运动和欧洲左派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垮掉的一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的思潮。

这个时代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者们,他们以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为平台,写了大量针贬时事并且充满火药味的“抗议歌曲”,让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让位于文学功能。

鲍勃〃迪伦开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起家,后来以领导者的语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

对于迪伦本人和他忠实的歌迷来说,领袖、斗士等“代言人”的身份只是他不断剥离的身份而已,他对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诗人和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之类去社会化的身份。

3 他征服了
瞭望台是怎样筑成的?
被歌迷们最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彻底对抗议民谣的背叛。

出现在1965年新港民谣音乐节现场的迪伦,虽然依然还是在脖子上套了口琴架,保持着许多传统美国民歌手的演出特色,但在他的身旁,却出现了一支由吉他、贝斯和鼓组成的摇滚乐队。

当一曲暴烈的《Maggie’s Farm》结束后,现场歌迷发出了经久不息的嘘声。

即使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迷们都难以忘记迪伦的离经叛道,以及对传统民谣精神的背叛,为他取了个“犹大”的绰号。

从民谣到背叛民谣的摇滚乐,再到借助毒品的力量疯狂巡演。

1966年,迪伦在伍德斯托克附近出了一场差点要了他的命
的车祸,此后的他又一次背叛了之前的自己,他结婚生子,让自己回归家庭并贴近神性,一头扎进内心世界。

同时他的音乐再次回归乡谣和情歌,火红的60年代在他后来的音乐里,不过是一场没做完的梦。

年近七旬,迪伦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巡演之路。

当然你不可能从一场演唱会上窥视到一个人丰富的一生,甚至抱着“补课”的心态去看一个老人的吟唱也似乎有些太上纲上线,或许最好的对于他的观看方式,就是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吟游诗人,听他哼唱那些在岁月里模糊的字句,而他的人生有多么重或是多么轻,答案依然在空中飘。

【九人谈】
●郑钧(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来说,就像神一样。

摇滚乐从猫王开始,但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因为他的歌词探讨的都是关于人生、人文主义。

他的音乐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反思的东西,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

鲍勃〃迪伦的不少歌词已经写入美国的小学课本,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

●朴树(音乐人)
我眼中的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老头,我推荐大家看他那本很有意思的传记《像一块滚石》,将他心里软弱的那一面
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大家。

鲍勃〃迪伦的这次中国行我肯定会去看,希望这些国外的摇滚大师来得越多越好。

●何勇(摇滚歌手)
我眼中的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音乐家,他是我对整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感兴趣的代表人物。

我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听他的歌,最喜欢的他的作品和大家都差不多,都是他最有名的那几首,比如《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和《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

●张楚(摇滚歌手)
鲍勃〃迪伦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他的歌词,非常朴素诚恳,在音乐上又去掉了很多花哨的东西,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出现像他那样的艺术家和文学家。

他的形象也是经典的,虽然是一个明星,却又不像一个明星,就像塞林格小说里的人物。

●左小祖咒(音乐人)
鲍勃〃迪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具创作才华的民谣摇滚歌手和音乐家,他和猫王不同的是他对于政治的敏锐判断力,在他看来摇滚歌手必须为底层和弱势群体说话。

他写歌的方式影响了同时代的很多人,像披头士、滚石乐队、地下丝绒等,这些人大部分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过我,我对他非常感恩。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的“枪花”翻唱版。

●高晓松(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在音乐上的意义,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影响,用“教父”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地位。

他生而逢时,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影响了千百万人,1994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开始纪念他了,现在又过去了17年。

他的歌也是我心中的大爱,特别喜欢《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好多个翻唱版本都特别好,包括“枪花”翻唱的金属版本。

●张有待(DJ)
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人,影响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早期的音乐比较有批判性,后期的音乐更多的是自醒和反思人性。

我最喜欢的一首鲍勃〃迪伦的歌是《再一杯咖啡》(one more cup of coffee),这是他写的一首情歌,虽然他有名的作品都不是情歌,但这首情歌比其他的情歌更深刻地探索了人类的情感。

●孙凌生(果味VC主唱)
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是民谣音乐和摇滚音乐的鼻祖,他歌词的意义超越了他音乐的意义,当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歌词时,他会指引你一条路,让你打开许多你自己意识不到的一些想法。

我会推荐朋友去看他的演唱会,因为他能在这个岁数来到中国真的不容易。

我最喜欢的他的歌应该和大家一样是《像一块滚石》
(like a rolling stone)。

●杨樾(乐评人)
鲍勃〃迪伦是一个为20世纪世界摇滚乐树立了标杆和定义的人,他证明了摇滚乐首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然后才是一种音乐类型。

说实话,我觉得他的歌挺难听的,越老越难听。

但他的创作自由度很大,即兴性也很强,中国人骨子里没有他所生存的那种社会与文化环境,所以并不容易融入到他的音乐里。

最有印象的是他的两张专辑《重访61号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和《帝国杂剧》(Empire Burlesque)。

对鲍勃〃迪伦而言,一生就似一场旅程,只有不断地出发才能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像他当时毅然离家出走前往纽约,或是现在满脸沧桑地带着皱纹和回忆来到中国。

迪伦的大半生,追逐时代,审视时代,推动时代而终被时代所追赶,以至于我们常常只能看着他的背影,或是把他的一张张呈现在人前的脸孔分门别类,这种方式虽然是他所拒绝的,但这也许更方便我们理解他。

第1张面孔曾经青涩的民谣歌手
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他在大学开始唱民歌时改名鲍勃〃迪伦。

他取这个名字一半是因为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狄龙,另一半是因为这个新名字实在好听又好记。

他的民谣生涯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的。

鲍勃和不少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厌倦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他整天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到自己。

当时的摇滚乐还并没有成型,不少年轻人都嫌弃“三件套”式的音乐太简单,于是鲍勃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从扒流行民歌组合金斯顿三重唱(Kingston Trio)开始,到疯狂地模仿当红的民谣歌手伍迪〃格斯里(Woody Guthrie)。

时间沉淀,鲍勃〃迪伦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

1961年1月,鲍勃〃迪伦第一次以自己的这个“艺名”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酒吧登台献艺,用口琴和吉他模仿伍迪〃格斯里。

他可爱的“伍迪模仿秀”吸引了不少陌生人的注意,于是他成了这个民谣工坊里的一个被人看好的新学徒。

他寄住在别的民谣歌手家,他和人组队去看望住院的偶像伍迪〃格斯里。

后来他的偶像成了他的贵人。

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迪伦崭露头角。

1962年,迪伦在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封面上略带羞涩地望着镜头,任由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一个更为英俊的伍迪〃格斯里。

一年后,迪伦跟随自己的制作人改签哥伦比亚公司,随后的两年间他推出了收录在《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放任自流》《时代变了》和《鲍勃〃迪伦的另一面》这三张专辑中,并且两次在全美最大规模的民谣音乐节新港音乐节上表演。

当时,小马丁〃路德〃金刚刚组织了“华盛顿大游行”,随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

在迷茫动荡的1963年,彼得〃保罗和玛丽合唱团唱红了迪
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

迪伦在歌词里提到了九个问题,关于情感、关于世界和人生的走向,而他们的答案,也许时至今日仍在风中飘。

专辑《时代变了》升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政治宣言,专辑封面上迪伦紧蹙双眉的愤怒神情也成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脸孔。

1963年和1964年的演出使得他的名声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也渐渐地从伍迪〃格斯里的影响中走出,成为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

1963年的一场演出中,迪伦念了一首自己写作的献给伍迪〃格斯里的长诗,这既是致敬,也是告别。

在这一阶段里,鲍勃〃迪伦的主要创作方向是抗议民谣,除了《答案在风中飘荡》之外,《大雨降至》以及《时代变了》《战争的主人》都是发人深省的抗议民谣歌曲。

这个时代的迪伦是最为人熟悉的,似乎全世界的乐迷都愿意他沿着这个模式永远走下去。

第2张面孔不断改变的摇滚斗士
鲍勃〃迪伦迄今为止的生涯都是在“被贴标签”和“撕标签”中进行,用“斗士”一词来形容他也不为过。

不仅因为他歌词中的批判和自始至终的摇滚精神,还在于他反复地否定自己,别人捉摸不透的同时却能感受到他的坚定。

迪伦的转变和顽固在一段时期被很多人曲解,歌迷也屡次指责他“为了商业利益出卖自己”,但他认为:“只要能继续做我喜欢做的事,我不在乎被标签,或者媒体怎么看,因为我每天晚上都在面对人们演出。


迪伦对时代的主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警惕心。

他说,“我只是觉得主流文化很落后,是个骗人的把戏。

它就像窗外那坚固的
冰霜,你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鞋子走在上面。

”无论是出席格莱美或是参加义卖唱片《天下一家》时,迪伦几乎总是以一些孤僻、不合群的行为让他在活动组织者眼中成为大煞风景的人。

虽然当年他用民谣精神引领抗议活动,但迪伦始终意不在政治。

熟悉他的民谣歌手Dave Van Ronk回忆说:“鲍勃从来就不是一个政治化的人。

”当迪伦被紧急国民委员会授奖时,他发言公开表示拒绝,称自己只是一个独立诗人而已,不想做任何人的代言人。

1965年初,受到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迪伦用时髦的西装和尖头皮鞋代替了皱巴巴的牛仔裤和工装服,在接受采访时也越来越“没正型”。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谈及准备制作的新电影时,他回答说那将是一部牛仔恐怖片,当问及是否在片中扮演牛仔时,他回答说:“不,我扮演我妈妈。


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迪伦在1965年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受了来自歌迷的敌对情绪。

在演出前一天,迪伦突然擅自决定挑战民谣音乐节的惯例,决定要带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上场。

当场的情况乱成一团,抗议歌手和歌迷认为他“背叛”了民谣,迪伦尊崇的民谣领袖Pete Seeger甚至愤怒得差点要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

他和乐队只演了三首歌就在嘘声中匆忙下台。

此后的两年,迪伦开始沾染药品,而他的词作也越来越晦涩难懂。

他在1966年的专辑《美女如云》,通篇渲染着让当时的美国人感到费解迷幻的色彩。

同时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巡演,每日在兴奋剂和药品的支撑下24小时地工作,像是一台插了电的机
器。

而他身边的人都看得出,这台机器不久就要彻底地损坏了。

他的每一场演出总是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原声民谣,大家相安无事,下半场电声摇滚,观众便力图用嘘声盖过音乐。

1966年的一场车祸让迪伦开始远离聚光灯的中心,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再一次地发生了改变。

1967年的《约翰卫斯理哈丁》专辑突然之间回归了温暖抒情的乡村民谣,而歌词也不再犀利地直指社会现象。

关于车祸后自己的转变,迪伦曾说:“我不知道别人的幻想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的玫瑰。

那会很好。

那就是我最深遂的梦想。


第3张面孔天生的游吟诗人
民谣是迪伦成名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而诗意的歌词则是他作品中最核心的因素。

他的歌词完全能够脱离曲调而被当做诗作来阅读,而他的文学成就也完全可以在他的传记里独立成章。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主流评论开始推崇迪伦文学方面的造诣,有批评家称他为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

外界的各种褒奖没有使迪伦沦陷,他对自己的评价调侃而中肯:“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

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1996年,在艾伦〃金斯堡的大力举荐下,迪伦被诺贝尔奖提名。

自那之后,迪伦又数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这一点就足以获得诺贝尔的关注。

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迪伦最终也没得诺贝尔奖,不过却在2008年的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获得特别荣誉奖,得奖评语为“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除了文学之外,迪伦在绘画方面的才华也为人所称道。

2007年,迪伦在德国的开姆尼茨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展出从1989年到1992年间迪伦在全球举办“永不停止的巡演”时用画笔记录下的所见所闻。

巡演期间,他用素描、炭笔画的方式记录了冷寂的自然风景、旅馆的房间和萧瑟大街上的人,起名“憔悴的空白系列”。

策展人克斯廷〃德雷克塞尔说:“也许这些作品在技巧上还稍欠火候,但如同唱歌一样,迪伦在绘画创作上,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的。

”而德国评论家们更是不吝惜溢美之词:“即使鲍勃从未唱过一句,写过一行,正在展出的这些绘画也值得一看。

第4张面孔终究孤独的万人迷
从女性角度来看,迪伦年轻时的形象是“万人迷”的典型代表。

卷发,深情双眼,才子内核……事实上他的私人生活并不如上世纪60年代其他摇滚歌手那么复杂混乱,每一段都有可以追
究的故事感。

迪伦的第二张唱片封面上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女友苏西〃罗图洛,他们在一个雨后的街头相拥而行,比起照片上甜蜜的女孩来说,迪伦似乎还要更羞涩一些。

当时的迪伦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明星,倒是苏西的人脉更广一些,时髦美丽的她帮助迪伦进入了更广的文艺社交界,迪伦在回忆录中也毫不吝啬对她的美誉:“极其美艳,极其活泼,笑容可以照亮一整条街道,像是罗丹雕塑活了过来。

”虽然两人很快分手,但苏西是被认为对迪伦影响仅次于琼〃贝兹的一个。

而当时的民谣歌后琼〃贝兹则是迪伦最重要的一级阶梯。

1961年,贝兹已经家喻户晓,还登上过《时代》的封面,她喜欢上了迪伦创作的《Song to Woody》,还在几次大型的公开演唱中都带上了迪伦。

1963年到1965年期间,他们一同歌唱,一同反战,形影不离。

“声音极其极其美好,可以把一切坏思想驱逐出人的灵魂。

有着和我一样的孤独感,她像一个寄居在远方的埃及艳后,不可亲近。

她毫无疑问是真正的民谣皇后”。

迪伦这样形容贝兹。

迪伦成名之后,两人的感情日益变淡。

伤心的贝兹写了一首《Diamonds and Rust》送给迪伦:“我们都明白回忆带给我们什么,它带给我们钻石和铁锈,你向来擅长玩暧昧的文字游戏。

是的,亲爱的,我爱你。

如果你给我钻石和铁锈,我早已为之付出过了。

”这首歌的歌词让迪伦为之感动,可惜好景不长,迪伦很快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萨拉。

迪伦和萨拉的婚姻从1965年一直维系到了1977年,萨拉陪他走过了车祸和之后的复原,并为他生了四个孩子。

1976年,两人的婚姻濒临破裂,他的唱片《Desire》中有一首歌叫《Sara》,缠绵浪漫,每一句都是对妻子的依恋和挽留。

1977年,他们还是离了婚。

后来马丁〃西科塞斯的记录片中,迪伦在谈及和萨拉(Sara)的婚姻时,忍不住老泪纵横,可惜后来被马丁剪掉了。

此后,他又和一位叫卡罗〃丹尼斯的伴唱者有过六年的婚姻,还生了一个女儿。

两次婚姻的失败给迪伦带来的伤害让他渐渐养成一些怪癖:他只愿意住在汽车旅馆里,喜欢狗儿们围着他转,窗户要大开,不使用空调。

在他的孩子眼中,他也是个“疯狂、自闭、孤独的只关心自己的音乐的人”。

或许只有无休无止的巡演是让迪伦觉得更舒服的生活方式,直到现在他已经是个七旬老人,还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有人说,迪伦已经在26岁之前完成了自己所有的人生,后来他就和时代脱节,感到尴尬无事可做,但他从未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任何解释,只是在不停地上路,唱歌。

目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在演唱会现场“可以完整地说出十首歌名”,正在家恶补鲍勃〃迪伦的老专辑乃至上世纪60年代的流行文化史。

这份迪伦考卷就足以检测你“恶补”后的结果。

如果你可以回答到80分以上,那今晚就可以放心地跟邻座普及关于鲍勃〃迪伦周边常识而不至于露怯了。

■迪伦考卷
1.以下关于《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的说法哪种不正确?
A.Rolling Stone的含义最初来自于谚语“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动的石头不会有苔藓)
B.Rolling Stone是一首歌曲,是一本杂志,是一支乐队,还是中国歌迷非常熟悉的一个唱片厂牌。

C。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名字正是取自于这首歌名
D。

上世纪60年代一批“在路上”的美国青年的精神力量之一就是这首歌
2 鲍勃〃迪伦刚刚“出道”的时候,曾经把谁当作自己音乐上乃至造型上的楷模?
A。

安迪〃沃霍尔B。

娄〃里德C。

伍迪〃艾伦D。

伍迪〃格思里
3 和鲍勃〃迪伦有过正式恋爱关系的女人不包括:
A.Suze Rotolo
B.Tina Turner
C.Joan Baez
D.Sara Dylan
4 哪位女影星曾在电影《I’m Not There》里反串扮演鲍勃〃迪伦并登顶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影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