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今天上午,湖南省综治委在长沙召开省直和中央驻湘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在会上强调,要坚决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依法依规追究单位和领导责任。(2010年10月28日来源:红网)
一位乡党委书记数了数自己亲手签订的责任状,一共有20多份,诸如道路交通安全、防汛、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等等。其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可见一斑。(201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一票否决”原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决时所采用的决策表决制度。从决策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说,“一票否决”是群体决策时的一种表决计票方式,即某人的否决票会导致备选决策方案不能通过,实行“一票否决”的方式本质上是实行全体一致的决策方式。近些年被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实行“一票否决”是一种目标管理责任制,是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对其管理的力度,即提高考核指标体系中相应指标的权重,使之在对考核对象的评定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围绕中心、保证重点的“一票否决”指标的设臵,突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对于全局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现在很多管理者将“一票否决”当成了一把“上方宝剑”到处滥用,动辄就高举这把“上方宝剑”威胁下级。将其作为考核与评估的重要标尺乃至惟一标尺,而且列入“一票否决”考核的指标也越来越泛化:“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社会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节能减排一票否决”、“社会扶贫一票否决”、“信访工作一票否决”、“招商引资一票否决”、“森林防火一票否决”、“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只要官员要重视某项工作,就将某项工作纳入“一票否决”的范畴。
笔者认为,“一票否决”本身并没有错,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这些事关基本国策的“一票否决制”应该而且必须坚持下去。但是,任何先进的方法一旦异化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手段。现在,被异化滥用的“一票否决”已经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一首出自乡镇干部之手的“打油诗”无奈地倾诉了基层干部在“一票否决”下工作的苦恼:“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繁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目前,“一票否决”制已产生了以下20种弊端:
⒈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当过多的工作事项被纳入“一票否决”时,就会出现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以确保“一票否决”事项能顺利过关的境况。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中一旦出现什么纰漏,没有成绩不
说,还得承担相应的责任,拼命工作换来的却是“零”成绩,很容易挫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⒉弱化了重点工作。对下级实施多项指标“一票否决”,看起来件件工作都很重要,实际上什么都不重要。管理工作的实践表明,干事情既要着眼全局,又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实施多项指标“一票否决”没有了主次,不仅淡化和弱化了真正的重点工作,也分散了基层干部的精力,不利于重点工作的突破和有效推进。
⒊恶化了部门的权力。掌握有一票否决权的管理者都是身处要职、拥有一定权力的角色。他们对下级动辄约法三章,将权力扩展到方方面面,一旦某项工作被列入“一票否决”,就意味着他们多了一项可以对下级“兴师问罪”的权力。因为与这些指标对应的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下级单位政绩的好坏,关系到地方官员的奖惩与升迁罢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就演变成为了某些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⒋导致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如“信访一票否决制”中发生的极端事件就层出不穷。由于信访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防止工作成绩被个别上访事件而“一票否决”。不少基层政府打出了严防死守的旗号,不仅要通过开办各种学习班来“教育”上访群众,还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截访”。在国家信访局门口就常年驻扎有许多地方派来的截访工作队,任务就是堵住前来上访的群众,并拉回办理。一些地方
的截访工作队还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看见“长得像上访的”就抓,然后分送到各地工作队处理。
⒌强化了人治的色彩。“一票否决”的滥用表明,依靠行政命令为主要方式的制度非但没能促进工作加强,反而导致基层工作弄虚作假,助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施政心理。“一票否决”是一种上级评价下级,下级要对上级负责的制度,也就是上级牢牢掌握对下级的生杀予夺大权。这就包含有很浓的人治色彩。有些“一票否决”违背了“功过分明”的常理,成为官员互相倾轧的工具,甚至成为某些官员表演“一言堂”,实施人治的舞台。
⒍加重了基层干部的精神负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官小事多、权小责大”。上级各个部门的工作只要行政命令一下,最后都要压到基层干部身上,各种指标接连压过来,使基层干部穷于应付。而上级部门人人都喊自己的工作最重要,没有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考虑。无奈之下,基层干部为了“政绩”,为了不被追究,只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这样一来,势必让基层干部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的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许多基层干部说,最怕半夜电话响,提心吊胆哪里出问题。
⒎出现了好走极端的现象。如实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执行过度,为求不被否决而鸡飞狗跳,欺上瞒下,乃至于采取专政手段对付生育人口;另一个极端是一票被否决后再无后顾之忧,索性利用计生政策敛财,大肆征收社会抚养费
等等,甚至故意放任生育以求罚款,其结果是计生部门反倒变成了超生人口合法化的发证部门。
⒏产生了作风漂浮的问题。有的地方把签定责任状,实施“一票否决”当成了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平时却很少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至于基层工作中有哪些困难和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却很少过问,仅仅满足于最终的考核结果。这无疑助长了浮而不实的工作作风。
⒐搞乱了干部的工作意识。“一票否决”作为一种行政制度和管理手段,它体现的是领导对某项工作的重视,在保障重大工作顺利开展上确实需要实行“一票否决”,比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目前很多地方“一票否决”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愈来愈多特点,造成中央意图与地方意志鱼目混杂,导致干部的工作意识和思想观念对所有工作产生“一视同仁”、“混淆轻重”的后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⒑滋生了干部造假的风气。“一票否决”是上级政府对基层工作的刚性要求。当基层的现有条件和能力无法完成“一票否决”的项目时,第一反映便是“自保”,这也是人的第一本性,一种如“求生存”一样的本性。面对这些无法回避的工作,为了不被“一票否决”否决掉,只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套把戏,掩盖问题、隐瞒事故、制造假象、报喜不报忧等现象便产生了,使“硬指标”考核沦为文字游戏和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