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杂文的形象化手法
从《夏三虫》浅析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从《夏三虫》浅析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作为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其杂文凭借着高度的说服力,严密的论证,一针见血的观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有限的篇幅里,鲁迅成功地将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夏三虫》作为鲁迅《华盖集》之中收录一篇杂文,鲜明地体现出了鲁迅杂文创作后半期的艺术特色,其形象性特征更是成为了此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相比于同时期的杂文不同,鲁迅杂文更加偏重于逻辑说理,通过形象化手法将原本苦涩的逻辑道理变得盎然有趣,更让不少读者在短小精干的文章之中品位出了杂文的精髓所在。
具体而言,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为语言的形象化,其次为鲜明的形象塑造,在《夏三虫》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一、语言的形象化鲁迅杂文的形象性,跟其形象化的语言无法分开。
相比于一般的文章,鲁迅的杂文在更加短小的篇幅之中融入了更多的道理,因此形象化的语言是鲁迅杂文能够顺利传达其内涵含义的关键所在。
通览《夏三虫》不论是字、词、短语、单句、叠句,以至整段文字乃至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形象化的语言。
为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蚤、蚊、蝇的特征,从而表达其所代表的三类人的丑恶嘴脸,鲁迅用形象化的语言,让人们一读便懂,一读便能够清晰地了解其文字背后的嘲讽含义。
这样的例子在《夏三虫》的文章之中,可谓是触目皆是。
如,“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
”“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
”这样具有着拟人、比喻等手法在内的形象化语言描写,让人们仿佛看见一个个资产阶级帮闲派和帝国主义分子化身成为了一只只丑陋而又全然不自知的虫子。
也唯有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才能够使得使读者读文字,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景,让人们通过品读跳蚤喝血时的样子,来联想帝国主义分子那毫无掩饰的丑恶行径,以及资产阶级帮闲派的虚伪嘴脸,而这也正是鲁迅杂文的魅力所在。
略论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文档
略论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鲁迅的杂文,幽默、犀利、辛辣、隽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些鲜明的特色,都与其运用讽刺的艺术密不可分。
讽刺在鲁迅的杂文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讽刺技巧娴熟的运用,使他的杂文达到了无人企及的最高峰,而他的讽刺艺术优势主要是通过夸张、反语、比喻、对比、仿词等修辞手段来实现的,下面试做赏析:1、夸张鲁迅认为,夸张决不能脱离现实,是将平常的不合理的人和事,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出这些人和事的真实来使人觉得可笑,从而达到讽刺的效果。
如鲁迅在《论第三种人》中将“死抱着文学不放的”第三种人,夸张地说是“恰如用自己的手拨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
”这种夸张把那些认为文学可以超越阶级的第三种人的不符合现实的思想展现出来,产生了喜剧性的讽刺效果。
再如《偶战》中,为了批判国民党所谓的“正当舆论”,鲁迅用了绍兴地区一个名叫“群玉班”的戏班,名不符实,演戏没人看的夸张的歌谣将国民党不得人心讽刺得体无完肤。
“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连忙关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得牢,只剩下一把馄饨担。
”在《娜拉走后怎样》中:“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
”通过夸张把中国人安于现状的“国民性”弱点充分地展现出来,给予有力的讽刺和鞭挞。
2、反语反语又叫“倒反”、“反说”或“反辞”等,即“说反话”,运用和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带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这种修辞格常用于表达愤怒和憎恨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鲁迅曾经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
譬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杀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里运用的“文明人”、“伟绩”和“武功”都是反语。
把帝国主义者称呼为“文明人”,既揭露出帝国主义者创造杀人武器,又批判了军阀独裁用帝国主义枪炮杀害女学生的罪行。
浅谈鲁迅杂文的形象化
,
这 时我 们便 至 少 将 他 打 一 个 对 折 说愁是 白发 三千丈
’
,
可 是 决 不 相信 他 的 耳 朵 象 以 为也 许 有 七 八尺
,
猪 秽 一样
这 时 我 们 便 至 少 将 他 打 一 个二 万 扣
但决 不 相 信 它 会 盘 在顶 上 象 一 个 大 草 囤
道理
,
。
”
这 里 由 于鲁 迅 以生 动 的 比 拟具体 的 画 面 说 明 要 讲 的
“
使 人 一 读 就懂
,
,
一 想 便通
。
鲁 迅 在揭 露
:
学者
,
文士
,
正人
,
君子
,
”
这 些 统治 阶 级 帮
,
闲 的时 候
常 常 用 比拟 的 手 法 活 画 他 们 的 嘴脸
,
“
遇 见 所有 的 阔 人 都 驯 良 他们
’
遇 见 所 有 的 穷人 都
、
狂吠
”
的狗
“
虽 然是 狗
,
又 很 象猫
,
”
的叭 儿 狗
遇 见 比 他们 更 凶 的 凶 兽 时 便显 羊 样
,
鲁迅 指 出
、
手 段 之 阴 险揭 露 得淋 漓 尽 致 夸大 肩
’
、
鲁 迅 在劝 人 不 要相 信 那 些 冠 冕 堂 皇
, ,
俨 乎 其 然 的文 章
:
掌握 其
两耳垂
装腔
。
、
撒谎 的实 质 的 时候
`
他 以 读 文 学 作 品 时需要打 折 扣 比 拟
觉 得 比 通 常也 许 大 一 点
论鲁迅杂文创造艺术形象的象征色彩及其表现形态
这样
,
才使
) 都是为 说理形象化
,
一 用
“
象 征 暗
“
那 些 鲜 活 形 象 以 及 诸 多形 象 皱 染 着 的 鲁 迅 杂
”
那 会 碍 于 事理 表 达
。
因此为
“ ”
杂文 艺
文 获 得永 久的 艺 术 魅 力 世不朽
。
得 以 超越 时空
,
传
”
所 不容
我以 为这 种看 法 既不 合鲁迅 杂
,
文 艺 术 的 实际
:
造 了 生 动 的 艺术 形 情理 相融 以及
逻辑性 与形 象性的
夫的 艺术 时
又 指出
安 特 莱 夫 的创 作
, 。
“
都
含有 严 肃 的 现 实 性 以 及 深 刻和 纤 细
印 象主义 与写 实主 义相调和
使 象征
… … 消融 了 内
巧妙 结 合
i仑
,
”
上 立
面世 界 与 外面 表现之差 境地 我们
”
所以 总 是 能够 超 越 时 代
史 内容 的 真 实性
、
,
并 给 予不 同 层 次 的
,
然 而 至 今 很 少 有人 论 及 鲁 迅 杂 文
“
读 者以 丰富 的 审 美 感 受 和 思 想 启 迪
除了 历
,
对这 一 手法的 究其原 因 要特 征的 型 示 术
”
,
引进
和改造
,
更无 人 指 出
。
理 性 思 考 的 深 刻 性外
、
其
过 鲁 迅 杂 文 艺 术 形 象 象 征 色彩 的 独 特 表 征 无 非认 为
试论鲁迅杂文的讽刺技法
试论鲁迅杂文的讽刺技法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杂文作品以犀利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考见长。
在鲁迅的杂文中,讽刺技法是他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不仅能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的丑陋和荒谬,还能够引导人们思考社会的问题,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思想支持。
本文将就鲁迅杂文的讽刺技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讽刺的定义和作用讽刺是一种含蓄而有力的批判方式,通过扭曲、夸张、隐喻等手法来揭示社会现实中的问题。
讽刺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引发思考和行动。
讽刺在文学艺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够揭示社会的问题,还能够调动人们的情感和意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思想支持。
二、鲁迅杂文的讽刺手法鲁迅的杂文作品中,讽刺手法是他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他通过夸张、扭曲、比喻等手法来揭示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引发思考和行动。
下面将就鲁迅杂文中常用的讽刺手法进行分析。
1、夸张手法夸张是鲁迅杂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讽刺手法,他通过对现实中一些事物的夸张描述来揭示出现实中的问题。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阿Q的夸张描写,来讽刺中国人的软弱无能和自卑心理。
阿Q在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自认为是“最有出息”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被社会所抛弃的人。
通过对阿Q的夸张描写,鲁迅揭示了中国人的软弱无能和自卑心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比喻手法比喻是鲁迅杂文中另一个常用的讽刺手法,他通过对现实中一些事物的比喻来揭示出现实中的问题。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对狂人的比喻来揭示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和荒谬。
狂人在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被封建社会所压迫的人,他不断地反抗和挣扎,但最终还是被社会所淘汰。
通过对狂人的比喻描写,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荒谬,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扭曲手法扭曲是鲁迅杂文中另一个常用的讽刺手法,他通过对现实中一些事物的扭曲描写来揭示出现实中的问题。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
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延伸阅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地位如何2、首次对中国古代小说全面地进行了类型研究,从而开创了小说批评的新模式。
《中国小说史略》对宋代及其以前小说的分类并无太多的新意,基本沿袭了古人的说法;他对小说类型的新设计主要体现在元明清时期各类小说的划分与界定,如元明之讲史,明代之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清代之拟晋唐小说、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等,这些名称迄今沿用。
3、对每类小说的渊源与流变进行了系统地考述。
如第二十六篇关于狭邪小说的分类与源流、第二十八篇关于谴责小说的理论界定与例证阐释,即为显例。
格言鲁迅的格言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小度写范文赏析鲁迅杂文【死】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赏析模板
赏析鲁迅杂文【死】鲁迅杂文集鲁迅杂文赏析鲁迅的散文《死》全文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关于翻译本书,读起来又乏味了,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
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还是割爱为好。
”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的《故事新编起死》的寓意和大致内容是什么?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就是庄子了。
庄子大谈他的哲学,汉子大怒。
作为学者的鲁迅,遇到了乡下人的现实主义,请巡警帮他解围,是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义出来的。
故事中的那个骷髅,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叫我怎么去探亲,那你把衣服剥下来给我穿吧。
庄子说,不行,只好吹警笛,庄子没办法,没衣服穿。
他只看到旁边有一个老头,当然这老头就是庄子。
于是他一把抓住庄子说,我先揍死你:所谓“起死”就是让彼时彼地的古人复活,与此时此地的现代人对话,这其实就是鲁迅写《故事新编》的本意,整本《故事新编》就是一篇“起死”:“你把我弄的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此也一是非,是五百年前的一个乡下人!不是我弄你的。
论鲁迅杂文的思想和美学风格
论鲁迅杂文的思想和美学风格[内容摘要]鲁迅杂文,是他毕生业绩的主要表现,既是战斗的匕首,也是艺术的珍品。
杂文,这种中国早已有之的文学体裁,一到鲁迅手里,不但思想内容有了全新的意义,而且艺术形式也有了独特的创造。
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爱极而愤的民族豪情,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简洁凝炼的语言,丰富活泼的体裁,讽刺比喻的妙用,又使其艺术形式巧夺天工。
其作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鲁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斗历程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杂文思想美学风格一、鲁迅杂文的思想鲁迅杂文,不仅是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学的典范和学习写作技巧的楷模,首先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绝好教材,特别是贯穿其中的鲁迅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我们现代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必将产生特殊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鲁迅一生共写杂文六百余篇,计一百余万字。
这些杂文,展现了从辛亥革命前至抗日战争这三十多年中国的历史潮流,其间每一时期的生活和斗争,社会面貌和思想文化战线的波涛,都在鲁迅杂文中留下了印迹;从这意义上说,不懂得鲁迅的杂文,就不懂得中国的昨天。
鲁迅杂文,又展示了鲁迅作为文化革命的主将,以杂文为武器,在思想和文化战线上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光辉战绩;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懂得鲁迅的杂文,就不懂得鲁迅战斗的一生。
(一)与封建主义彻底斗争的精神五四退潮时期,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伟大的分裂”,一方面是工农民众的阵营,一方面是依附封建残余和帝国主义的反动资产阶段。
这种新的反动思想披上了欧化或所谓五四化的外衣,充当反动统治者的帮凶。
这时期鲁迅杂文的火力便集中于这些军阀官僚及其叭儿狗身上,或冷嘲热讽,或大声疾呼,或巧妙譬喻,无情揭露了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封建妖孽和洋场恶少;反对中外反动派及其叭儿狗对爱国青年的诬陷与残杀;反对尊孔读经的封建复古派、“国粹主义者”;反对自由主义,主张打落水狗等。
其中《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对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中站在反动军阀一边的无耻文人的讥讽和抨击,为当时中国思想斗争史保存了珍贵的文献;而对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反动派英勇争的爱国青年,予以热情讴歌。
理水的杂文笔法
理水的杂文笔法
1.讽刺与幽默:鲁迅先生的杂文以讽刺见长,《理水》也不例
外。
他以远古时代为背景,以洪水为线索,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展现了人类的荒诞和可笑。
同时,他运用幽默的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举重若轻,言简意赅: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简练明快,表达
力强。
《理水》中,他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3.对比与反衬:鲁迅先生善于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表达自
己的观点。
《理水》中,他将远古时代的洪水与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对比,以此揭示人类社会的荒诞和不合理。
4.知识性强:鲁迅先生的杂文涉及面广,知识性强。
《理水》
中,他运用大量的历史知识和现实材料,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深入的分析,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谈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谈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提到鲁迅,我们不仅会想到《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及其笔下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还会想到他那战斗力极强的杂文。
鲁迅一生共出版杂文集16部,近700篇,计140万字,而这些杂文的形式又是多样的,除了辩论形式外,有的用抒情形式,鲁迅的杂文是一座难于跨越而至今还无人能够跨越的高峰,他开创了杂文创作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杂文在30年代就进入繁荣期,“左联”的刊物和其他许多进步的文学刊物,都刊登了大量的鲁迅杂文作品,以他为旗帜,在当时左翼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追随他效法他的左翼杂文作家群。
他们的杂文创作风格相似。
这种文学现象,一些学者文人称之为“鲁迅风”,可以说,鲁迅的杂文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语言、形式、内容还是标题的使用,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1 标题的悬念艺术一篇文章,最先与读者见面的就是标题。
好的标题富有吸引力,能唤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
鲁迅作为文章大师,从不轻易设置文章的标题。
纵观鲁迅的杂文,每个标题无不体现了他的精巧构思,从而使标题与文章相得益彰,作品内容与形式两臻其美。
鲁迅的杂文之所以能深受读者的欢迎,震撼人们的心魄,这主要来之于作者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与作者精湛的标题艺术密切相关。
巧设悬念,就是鲁迅杂文标题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鲁迅独创性的将文学创作中的这一技巧运用到了杂文标题之中,故意在标题中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登错的文章》这个标题就十分奇特,当读者一看到这个标题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什么“文章”?为何“登错”了?结果将会怎样?这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浓厚兴趣,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促使人们非看内容不可,待看完全文方解其意。
原来作者是借当时少年刊物上登载岳飞、文天祥的故事,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这两位人物“做现在的少年们模范,却似乎迂远一点”,而应该“励现在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对国民党反动派出卖国家、屈膝投降的罪行也进行了猛烈的鞭挞。
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
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如下是有关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真实感人、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真实细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有:(1)极其深刻的艺术化人物命名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有着极其深刻的艺术,对人物的塑造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暗示情节等作用,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联想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有一部分就是勾勒人物外形特征的漫画。
比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赵白眼”等,都极其省俭地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点。
还有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作品人物“人如其名”,《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
鲁迅笔下人物所用的名字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如“华大妈”“夏四奶奶”等。
(2)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动作形态描写鲁迅喜欢通过描写人物的形态动作,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反映社会现实。
例如《药》的主人公华老栓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
华老栓是一个小茶馆的主人,勤快、朴实、谨慎而又愚昧。
他每天“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地给人冲茶”。
辛勤劳动积攒了一包洋钱,准备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却寄希望于人血馒头。
当得知人血馒头即将到手时,他半夜里“忽然坐起身”,“一面听着”儿子小栓咳嗽,“一面应着”老伴的问话,“一面扣着”衣服,“伸手”向老伴要钱。
接着作者有一个出色的动作细节描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
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出门遇上几个人,他又“按了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这里的一“抖”一“按”的两个细微的动作,比较细腻的展示了华老栓的性格特征,一个老实巴交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一方面心疼来之不易的洋钱,一方面又爱子心切的心理跃然纸上。
(3)独特而成功的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雄辩的语言风格
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语言雄辩、铿锵有力。
他善于使
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 激烈的批判精神
鲁迅的杂文充满了激烈的批判精神,犀利地揭示社会黑暗面,揭
露人性的丑陋面。
他毫不留情地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歧视现象,反
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关切。
3. 黑色幽默感
鲁迅的杂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通过富有幽默感的
表达方式,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让人在阅读中
获得一定的快感和启示。
4. 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
鲁迅的杂文表现手法多样,艺术价值极高,例如他运用对比、象征、抒情等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的杂文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更让人们领略到
文学的美感。
小度写范文鲁迅杂文的特点100 _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模板
鲁迅杂文的特点100 _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鲁迅杂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
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
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
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鲁迅的杂文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犀利批判:鲁迅的杂文非常尖锐,经常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深刻的批判。
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虚伪,展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 语言简练:鲁迅的杂文语言力求简练、有力,用词精准,往往能通过少量的文字表达出强烈的意味。
他的笔触犀利直接,直指问题的核心,不浪费笔墨。
3. 冷静客观:尽管鲁迅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但他的杂文具有冷静客观的特点。
他以客观的立场观察与揭示问题,用理性而冷静的语调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呼唤。
4. 幽默讽刺:鲁迅的杂文中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以戏谑和嘲笑的方式揭露现实的荒谬和荒唐。
他的幽默讽刺常常伴随着锐利的洞察力,使读者不禁感到警醒。
5. 独特的观察角度:鲁迅有着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问题和现象。
他常常从社会底层或犄角旮旯的角度出发,带给读者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视角。
总体来说,鲁迅的杂文风格鲜明、独特,文字简练而尖锐,善于批判和讽刺,以客观冷静的语调展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他的杂文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引导读者思考与反思,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而挖掘性的批判。
简析鲁迅杂文中的讽刺手法
简析鲁迅杂文中的讽刺手法简析鲁迅杂文中的讽刺手法鲁迅在战斗的一生中,曾经运用过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斗武器,其中,杂文是他从事革命斗争的主要武器。
单从数量上说,鲁迅一生创作了700多篇杂文,16本杂文集。
在文中,他以情动人,以理制胜,多用冷嘲热讽的方式进行社会批评和政治批评,泼辣而幽默的讽刺,是构成鲁迅杂文战斗力和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同时,鲁迅杂文的讽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修辞技巧(一)夸张鲁迅杂文通过艺术的夸张手法,使讽刺对象浓缩或突显,坏的显得更坏,丑的显得更丑,,以达到讽刺的目的。
如在《张资平的小说学》一文中用“A”符号,夸张地描绘出专写黄色三角恋的张资平的卑劣灵魂,造成极强的讽刺效果。
又如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并非中庸,并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他解释说中国女人的脚“不小则已,小则必求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摇摇摆摆。
”可见,中国人并非中庸,“其实颇不免于过激的”。
这样的推论并不常见,但我们又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因为从假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是确有夸张成分的,尤其后面得出的“孔夫子有胃病”的推论让人忍俊不禁。
他由这样的前提得出那样的结论就是一种逻辑上的夸张。
(二)对比对比是鲁迅杂文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他通过鲜明的对比来显示反动阶级的假、丑、恶的真面目。
如《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一文中,列举了同时出现的极不相干的两件事加以对比,通过对比,把国民党反动派表面宣扬“王道”“仁政”,实际上却不顾人民死活的虚伪本质揭示出来。
(三)反语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
他好用反语,在文中往往以貌似肯定的话,迂回驳斥敌论。
如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道: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发扬国光”。
就用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引号,形成反语,“发扬国光”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还有“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也是反语,实为“倒退”。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杂文作品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鲁迅的杂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所称道。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鲁迅杂文的独特艺术风格呢?
首先,鲁迅的杂文风格鲜明、犀利。
鲁迅笔下描绘的社会现实常常令人触目惊心,而他对此的批判和反思更是切中时弊。
在他的杂文中,他不仅痛斥社会黑暗现象,更以一种犀利、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们深感震撼和思考。
其次,鲁迅的杂文语言生动、贴切。
鲁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材料,利用细节描写和丰富的比喻、象征手法,将抽象的社会问题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如《阿Q正传》中那个“吊死鬼”,就让人感受到了社会压迫和个人妥协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最后,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意蕴丰富。
他不仅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批判,更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狂人日记》中的“我唯一的快乐就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疯子”,不仅表达了疯狂和自由的诉求,更暗示了现代人在现实中的无奈和挣扎。
总之,鲁迅的杂文风格深受后人推崇,其犀利、生动、深刻的艺术风格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对后人的思考和启示有着重要的影响。
- 1 -。
小度写范文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 [杂文特点 鲁迅杂文的特点]模板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 [杂文特点鲁迅杂文的特点]鲁迅杂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
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
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
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浅谈鲁迅杂文中的艺术风格
浅谈鲁迅杂文中的艺术风格作者:吴亚兰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10期【摘要】鲁迅的杂文,独树一帜,风格多姿。
艺术上呈现着绚烂的色彩,即使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从修辞技巧、语言风格两方面来分析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鲁迅杂文讽刺艺术特色鲁迅在战斗的一生中,曾经运用过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斗武器,然而,杂文是他从事革命斗争的主要武器。
在文中,他以“情”动人,以“理”制胜,多用冷嘲热讽的方式进行社会批评和政治批评,泼辣而幽默的讽刺,是构成鲁迅杂文战斗力和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同时,鲁迅杂文的讽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修辞技巧1.夸张。
鲁迅杂文通过艺术的夸张手法,使讽刺对象浓缩或突显,坏的显得更坏,丑的显得更丑,,以达到讽刺的目的。
如在《张资平的小说学》一文中用“A”符号,夸张地描绘出专写黄色三角恋的张资平的卑劣灵魂,造成极强的讽刺效果。
2.对比。
对比是鲁迅杂文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他通过鲜明的对比来显示反动阶级的假、丑、恶的真面目。
如《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一文中,列举了同时出现的极不相干的两件事加以对比,通过对比,把国民党反动派表面宣扬“王道”“仁政”,实际上却不顾人民死活的虚伪本质揭示出来。
3.反语。
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
他好用反语,在文中往往以貌似肯定的话,迂回驳斥敌论。
如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道: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发扬国光”。
就用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引号,形成反语,“发扬国光”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还有“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也是反语,实为“倒退”。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丰富”和“大度”都是反语,因为“丰富”本指物品多,“大度”本指气度宽宏,豪不计较。
而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其中的蔑视、嘲讽之意显而易见。
形象化——鲁迅杂文的特点之一
形象化——鲁迅杂文的特点之一杂文,是文艺性政论文。
但它有别于一般的政论。
政论,如报刊社论、评论等,是独有的一种文体,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其他文体不能替代的。
政论,其实是论政,论政局、政事、政情乃至政权。
由于其时效性强,往往因“政”过时迁,很快便完成其“使命”。
杂文却不同,它是散文的一种,属于文学的范畴,好的杂文,能传之恒久,如诸子百家和古文中,多有这类文章。
“五四”以来,如鲁迅的杂文,因为它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于是,它也就与这国民性同在,因而常读常新。
政论文章在于说理,长于抽象的逻辑思维,难免概念化。
杂文,也是在说理,然而,它却是以文学笔法,即形象化的思维,形象化的语言,进行写作的。
文学作品,是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者的思想,埋得越深越好。
正如恩格斯说的:“倾向应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表达出来。
”杂文作者的思想,固然应当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要“旗帜鲜明”,这一点它与政论相同,而写杂文时,却需要用文学手法表现,此即谓文学性之所在。
好的杂文,无不具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兼备的特点。
所以,杂文作者,不但应具备政论家的理论、思想水平,以尖锐深刻的目光去审视、剖析社会和人生,而且也要具备文学家的写作功力,以便更好地去剖析社会和人生。
所以,杂文家不但应是一名文学家,还应是一位思想家。
鲁迅的杂文,何以说理那么透彻,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有些句子乃至段落,能够被人们出口成诵?我认为,除了它那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之外,鲁迅杂文的形象性,是其关键所在。
可以说形象化——语言的形象化和理念的形象化,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点,也是人们学习鲁迅杂文的重要方面。
鲁迅杂文的形象性,首先是他充分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的语言。
不论是字、词、短语、单句、叠句,以至整段文字乃至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形象化的语言。
有时,为了阐明一种思想,一个论点,往往使用几个形象来表现。
这样的例子,在鲁迅杂文中,可说是屡见不鲜,触目皆是。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一、形象性
1、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
如《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以人参、鸦比喻精华、糟粕,形象的说明了对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
2、创造了类型形象,如叭儿狗、蚊子等类型形象,概括了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某种普遍性特征,用比喻、白描等方法创造出来,简练传神。
类型形象具有典型力量。
二、抒情性
鲁迅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情文并茂,情感浓烈。
三、讽刺性
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
四、文体上
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其风格也多姿多彩。
结构严谨论证严密;三言两语,尖锐锋利。
但多样而又统一,作为鲁迅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
五、语言上
语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
好用反语,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满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