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政策.doc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全文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全文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98号文件精神,现将2021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概述如下:一、健全制度体系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将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统一后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小学小中高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二、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按照国家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明年上半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将新出台我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
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第二条规定,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明年新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将注重教育教学一线任教的教师,对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已评聘相应岗位专业技术职务,长期未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即长期未履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件》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和义务的,今后将不再按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级。
所以,提醒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双肩挑”人员指兼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和乡镇教办人员以及原专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今后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须按《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应承担一门学科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
-江西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
-江西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年江西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如下(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体系。
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
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具体来说,我省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据悉,这是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首设正高级,即今后中小学老师也能当“教授”。
(二)制定执行新的职称(职务)评价标准。
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向特别优秀教师、一线教师、农村教师适当倾斜。
(三)改革和创新中小学教师评价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形成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规范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落实评审专家责任制。
要全面推行评聘公示制度,实行“六公开”,即:向教师公开岗位数额、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评聘程序、参评人员业绩、评聘结果、监督电话。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
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严格执行聘用合同,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
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称法改革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法改革实施方案1. 引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评价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我国决定对中小学教师职称法进行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提高评审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 改革目标2.1 提高评审公平性:建立公正、透明的评审机制,确保教师职称评审的公平性,防止人为干预和腐败现象。
2.2 科学评价教师能力: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表现和教育教学能力,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
2.3 激励教师成长:通过职称评审制度,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2.4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
3. 改革措施3.1 完善评审标准:制定详细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包括教学成果、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师风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核指标。
3.2 设立评审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由教育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组成,负责职称评审工作。
3.3 加强评审程序监管:建立评审工作监督机制,确保评审程序和结果的公正和公正性,严厉打击评审中的不正当行为。
3.4 推动教师培训和发展: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和专业成长。
3.5 加强信息化支持: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提供全面的评审材料和资料,便捷高效地进行评审工作。
4. 实施步骤4.1 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细则:根据改革方向和目标,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具体细则和操作规范。
4.2 建立评审委员会:组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责任和评审程序,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3 宣传解读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政策,提高广大教师对改革的认知和理解。
2024 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方案(详细版)
2024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方案(详细版)目录2024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方案 (1)一、评审原则 (2)二、分配指标: (2)1.一级教师8人(其中中学2人,小学(幼儿园)6人) (3)三、评审程序 (3)1.成立2024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 (3)3.申报与评选办法 (4)四、具体进度安排 (5)五、本方案解释权在实验学校办公室。
(5)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11)根据《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职评量化考核方案。
一、评审原则1.坚持“五公开、一监督”原则。
即职评政策公开,岗位职数公开,推荐评审办法公开,个人主要评审材料公开,推荐和评审结果公开,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
2.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
3.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即个人实事求是的上报,学校实事求是的考核。
4.发挥职评工作的杠杆作用,以职评促管理。
评审推荐工作与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相结合,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加强师风建设相结合,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促进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二、分配指标:1.一级教师8人(其中中学2人,小学(幼儿园)6人)1.在乡镇任教满30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可不受指标限制申报。
2.在乡村学校连续工作30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可不受指标限制。
三、评审程序1.成立2024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职工代表:(临时从教师代表中抽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X(兼)成员:XXX1.制定并完善《实验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量化考核细则》报教代会审批。
3.申报与评选办法(1)一级教师由实验学校组织申报、评审、推荐。
(2)小学、幼儿园申报一级教师实行初评与终评相结合的方法①初评先由各校组织实施:各校对照人社局、教育局职评文件中有关业绩条件(九选二)、教科研条件(四选一)对有申报意向的教师的材料进行初审,在审核记录中标明符合条件的材料名称。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版】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管理体制和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范围改革范围为我省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中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的在编在岗教师。
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和其他在岗中小学教师可参照本实施方案参加职称评审。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健全制度体系。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此,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创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制度迫在眉睫。
本文将就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完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指标是评定教师职称等级的重要依据,因此,应当完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应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授课水平、教学质量、课堂管理等方面。
其次,还要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项目,并对其成果进行评估。
最后,要关注教师的师德师风,加强道德评价,强化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二、优化职称晋升流程为了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优化职称晋升流程。
一方面,可以适当缩短职称晋升的时间周期,提高评审的效率。
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修,参与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此外,可以增设鼓励性的评审环节,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以此激励教师持续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价机制为了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个性化成长,应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价机制。
可以考虑引入专家评审、同行互评等方式,增加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还可以采用学校评审和地方教育部门联合评审的方式,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确保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完善职称晋升待遇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待遇水平,应完善职称晋升的待遇政策。
一方面,要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后的工资待遇,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职称的价值和价位。
另一方面,要加强职称晋升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职称晋升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和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幸福感。
五、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在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地的机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加强对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跟踪和监测。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教学型教师:侧重评价其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
-科研型教师:侧重评价其科研能力、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方面。
-社会服务型教师:侧重评价其在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贡献。
3.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第1篇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一、引言
为深化我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公正:确保教师职称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分类评价:根据教师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2.培训宣传:对教师进行政策培训,提高其对职称改革的认识。
(三)监督与评估
1.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2.效果评估:定期对职称改革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反馈调整改革措施。
五、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政策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严肃查处职称评审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维护职称评审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稳步推进改革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改革。
-及时总结改革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措施。
五、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各地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全文完)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职称制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但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进行了,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的目标是为了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过去的职称制度中,升职的主要依据是教龄和学历,但这种评定方式忽视了教师的实际教学成果和专业能力。
因此,后的职称制度将更加注重教师的学科实力和教学效果,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评估和专业培训。
其次,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强化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
新的职称制度将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如增加科研和教学项目的加分权重,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学科水平。
此外,还规定了更为合理的晋升标准和程序,减少了一些繁琐的评定要求,提高了教师晋升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另外,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评职称的评审机构和程序。
过去的职称评审往往由学校自行组织,存在评审过程不公开、缺乏专业性和公正性等问题。
因此,后的职称评审将由教育部门的专业机构来负责,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同时,评审程序也更为规范和严格,增加了对教师实际教学成果和教育理念的了解和考察,减少了只注重表面成绩的弊端。
此外,还注重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新的职称制度要求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职称评审还将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素养,在评定职称时将更加倾向于那些良好的师德表现和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总的来说,2024年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完善评审机构和程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这一的主要影响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职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相信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将会越来越强大,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细则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细则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细则,这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重要调整和优化,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一系列的细则。
首先,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应以培养学生为核心,从教学效果、师德师风、专业素养和业绩贡献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业成就、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发展全面和个性化。
其次,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职称评定的程序与要求。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建立健全评审机构,通过专家评审和评定委员会综合评议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审。
评审过程透明公正,评审标准科学合理。
教育部还规定了具体的评审材料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研究、教科研获奖等方面提供丰富的材料,并注重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再次,最新细则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准入条件和职称晋升标准。
教师职称评审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学科专业和教育教学能力,要综合考虑教师的工龄、岗位级别、学位、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因素进行评价,以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业绩。
总结起来,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细则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巨大突破和优化,明确了评审的核心指标和流程,为教师职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这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
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激励了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进取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202479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202479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指导意见(人社部202479)一、背景中小学教师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群体,其职称制度的完善和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人社部制定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二、总体目标通过职称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激励机制明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与程序,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高效运作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内容1.转变职称评审的依据将传统的以学历和年限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职称制度转变为以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评审将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以及师德表现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2.完善职称评审标准明确各个职称级别的评定要求,将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创新、教学管理、作品/论文/项目等方面的指标纳入评审标准,同时要兼顾学科专业性和综合素质,确保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突出中小学特色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特点,将中小学教育的函数和特征纳入评审标准,强调教师在学生素质培养、学科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的需求。
4.优化评审程序简化评审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评审效率。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专家的培养和管理,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5.加强职称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广泛宣传职称制度的意义和目标,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新职称制度的理解和应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研修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保障1.政策和法规的支持相关政策和法规应及时制定和修订,以保障职称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推进。
2.支持和奖励机制为积极参与职称制度和表现突出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奖励和培训机会,激励教师发展,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方案(最新版)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方案(最新版)目录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方案(最新版) (1)一、指导思想 (2)二、严格申报评审标准条件 (2)三、中小学(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程序 (6)四、材料报送方式及时间 (7)五、其他方面的要求 (7)为做好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关于做好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告》、《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3年度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2023年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评价,使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走向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轨道,以调动我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以人为本、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二、严格申报评审标准条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标准条件,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育人为本,师德为先的原则,实行同行专家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须符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申报评审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须符合《临沂市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标准条件》中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要求,具体如下:(一)具备《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
(二)评审标准。
各系列职称评审严格按照现行评价条件执行,其中《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已延长有效期。
正高级教师要体现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政策导向,严格按照“在县区或更大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公认为教育教学领军人物”等申报条件,严格评审程序和标准。
评审通过的正高级教师(含基层系列)中,担任学校(村小、教学点除外)和教研机构领导职务(包括校长、副校长、校级党组织正副职、教研机构正副职)的不得超过30%。
(三)具备规定的学历要求。
2024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
2024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评定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全国各地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包括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的评定。
第三条职称评定工作的核心要求是以教育教学业绩为基础,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教育实践、教育管理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第四条职称评定工作应当完全依法依规进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评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五条教育部将会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职称评定工作。
第六条职称评定工作应当注重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教学效果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化的作用。
第七条职称评定工作应当定期组织,以年度为周期进行。
评定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确保工作进程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教师职称评定应当符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
第二章职称评定标准第九条教师职称评定应当以教育教学业绩为核心,以以下方面为评定标准:(一)教学能力: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创新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
(二)科研水平:主要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包括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申报及批准等。
(三)教育实践:主要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成果等方面,包括学生辅导、教育活动组织等方面。
(四)教育管理:主要评价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管理成果等方面,包括班级管理、教研组织等方面。
(五)道德修养:主要评价教师的道德理念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包括教师师德表现等。
第十条根据中学教师的不同职称等级,评定标准可以有所区别,但综合评价的原则不变。
第十一条职称评定应当重视教师的实际表现,注重过去一年的教育教学业绩,并可适当考虑教师在岗期限、专业背景、教龄等因素。
第三章职称评定程序第十二条职称评定的程序包括申报、初评、选拔、公示、答辩和评定等环节。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doc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2019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更新:2018-11-22 02:54:0812月26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人社部在将全面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正式施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届时中小学教师在职称等级上将分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此外还辅以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明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在26日的工作会议上,尹蔚民表示,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据了解,我国从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
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鼓励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预计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到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1%左右。
尹蔚民说: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全力推动落实国务院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了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
,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创纪录的699万人。
尹蔚民说,除了上述措施,人社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服务。
初步确定,明年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以内。
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山东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
今天,我将向大家通报有关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学校最为重要的资源。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山东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实施方案。
目前,这一方案已经印发并开始实施。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职称评审标准变更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进行了调整。
在职称评审中,将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业绩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职称评审程序简化为了提高职称评审的效率,我们对职称评审程序进行了简化。
在评审过程中,取消了以往的证明材料复印和鉴定环节,简化了评审材料的提交和审查程序。
同时,我们鼓励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机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三、职称评审投诉处理机制完善为了保障教师权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职称评审投诉处理机制。
教师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如发现不公正行为或存在问题,可以通过投诉渠道进行申诉。
我们将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对投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处理,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和合法。
四、职称评审结果公示为了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我们将职称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评审结果将在学校网站和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并通过其他适当的渠道向社会公布。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校建立投诉检举机制,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和意见。
五、职称评审奖励政策优化为了激励教师参与职称评审和提高职称评审的积极性,我们优化了职称评审奖励政策。
教师获得高级职称后,将享受一定的工资增长和福利待遇优惠。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校建立科研经费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进一步规范职称评聘工作,现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本方案旨在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体现岗位实绩导向,注重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评价,强化教师的教育责任和职业道德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具体要求如下:1. 加强政策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流程,推动职称评聘工作向科学化、公正化发展。
2. 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实绩,突出课堂教学质量、科研教研成果和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对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给予更大的激励和评价。
3.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的教育责任、职业道德、学科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二、具体措施1. 完善评审制度,制定职称评审的评价标准和程序,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加强教师培训和提升,通过开设专题培训班、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职称评审及职称晋升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和荣誉激励。
4. 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强化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5.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特长,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创新方面积极探索。
三、保障措施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2. 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职称评聘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为教师提供评聘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证明材料,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师德师风建设。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细则全文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细则全文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总体要求(一)改革目标建立健全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职称制度,优化职称结构,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改革原则1. 坚持公平公正。
职称评审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教师参与,强化监督,杜绝不正之风。
2. 坚持质量导向。
注重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坚持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4. 坚持动态调整。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职称设置和评价标准。
二、改革内容(一)职称等级设置中小学教师职称设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
具体如下:1. 初级:员级、助理级2. 中级:一级、二级3. 高级:高级、正高级(二)职称评价标准1. 员级、助理级:注重教育教学基础能力和实践经验,重点考核教育教学实绩。
2. 一级、二级: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重点考核教育教学实绩、教育教学研究。
3. 高级、正高级: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成果,重点考核教育教学实绩、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贡献。
(三)职称评价方式1. 个人申报: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向学校提出职称评审申请。
2. 学校推荐:学校根据教师申报情况,进行资格审查和推荐。
3. 上级评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确定职称等级。
4. 公示:评审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 审批:公示无异议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颁发相应职称证书。
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二)做好政策宣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指导意见》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一项重要文件。
该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和完善,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我将对该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一、优化评价标准和程序。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确保评审机构的公平公正。
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教师们进行评审材料的报送和查询。
三、建立健全职称评审的激励机制。
指导意见强调,要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绩水平。
具体包括设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奖励机制,对评审合格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渠道。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指导意见要求,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具体包括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五、加强评估和监督机制。
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评估和监督工作,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和公开透明。
具体包括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估和监督的专门机构,对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这份指导意见的内容时,可以看到,其中的措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将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要求,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政策.doc
201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政策事关中小学教师待遇《要点》明确提出,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2019年,教育部将推动各级人民政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
研制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事关中考命题改革、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改革《要点》提出,2019年,教育部将采取工作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深化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包括:出台中小学招生入学2019年工作通知。
制订推进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
加强督查督办,加快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中小学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事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要点》提出将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各省(区、市)全面建立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
2019年,教育部将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推动中西部省份提高普及水平。
制订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最低标准,指导各省(区、市)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部署各地制订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组织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专项督查。
事关高考改革2019年,教育部将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要求。
积极探索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在院校招生、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中参考使用高中综合素质档案,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学生。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方案。
强化对教师这类行为的监督查处《要点》提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贯彻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深入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
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政策引导1.出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安排。
2.加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研究力度,明确各级职称评审标准和要求。
3.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考核的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评审体系。
4.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开透明和规范操作。
二、优化职称评价体系1.在教师职称评审中,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科学研究水平和师德师风。
2.考虑开展教师业绩评价,将教师的教学效果、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纳入评价体系。
3.引入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审,提高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推动建立职称评审结果和岗位聘任的对接机制,落实职称评审与晋升、薪酬待遇的关联性。
三、加强师德建设1.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训,落实教师的师德考核要求。
2.建立中小学教师诚信档案,记录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和违规违纪行为,作为评职称的重要参考。
3.推行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要求,倡导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
四、加大培训力度1.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探索和教改实践。
3.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拓宽教师的视野和学术思路。
4.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指导,为教师的职业晋升提供支持和指导。
五、建立激励机制1.对取得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2.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对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重大项目研究和教研课题的支持和资助。
3.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薪酬待遇的关联机制,提高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实际价值。
4.加大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公开宣传力度,提高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国民素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晋升通道不畅、评价标准不明确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必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二、改革目标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2. 完善晋升通道,激励中小学教师继续深造和提高教学水平;3. 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三、改革方案1. 完善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时,应综合考核教学业绩、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师德表现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同时,评委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2. 优化晋升通道建立多元化的晋升途径,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等活动。
不仅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还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应建立留任制度,对连续多年表现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给予留任奖励,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培训和发展支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培训内容应涵盖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心理辅导等方面,以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应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支持力度,在资金、学术研究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
4. 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师德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怀,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可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师德评选等方式,不断强化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
四、实施保障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职称评审和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建立奖励机制,对评聘后成绩突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事关中小学教师待遇
《要点》明确提出,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2019年,教育部将推动各级人民政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
研制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事关中考命题改革、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改革
《要点》提出,2019年,教育部将采取工作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深化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包括:出台中小学招生入学2019年工作通知。
制订推进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
加强督查督办,加快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中小学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事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
《要点》提出将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各省(区、市)全面建立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
2019年,教育部将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推动中西部省份提高普及水平。
制订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最低标准,指导各
省(区、市)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部署各地制订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组织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专项督查。
事关高考改革
2019年,教育部将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要求。
积极探索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在院校招生、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中参考使用高中综合素质档案,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学生。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方案。
强化对教师这类行为的监督查处
《要点》提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贯彻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深入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
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督促各地出台实施办法。
研制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
开展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表彰奖励工作。
推动创作反映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
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生考试弄虚作假等违反十项准则的行为。
事关教师招聘、编制、资格考试、职称等改革
《要点》提出,今年还将深化教师管理与教师教育改革,督
促各省份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师编制等管理政策。
深化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各环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将采取一系列工作措施,包括: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研制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的意见。
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
研制符合基层实际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引进指导意见。
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研制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研制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岗位设置的指导意见。
研制出台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重点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
稳步推进三级五类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建设国家级“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选树一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典型和一批学校先进基层教学组织。
遴选一批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以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