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琵琶行PPT(优秀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琵琶行(实用课件)
![苏教版琵琶行(实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769e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a.png)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贬官至江州司马时创作的。
当时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白居易深感自己无法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创作了这首长篇叙事诗,借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琵琶行》以其深刻的主题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弹拨方式
左手技巧
右手技巧
讲解琵琶演奏中左手的按弦、揉弦、滑音等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介绍琵琶演奏中右手的拨弦、扫弦、摭分等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右手技巧来控制音色和音量。
03
02
01
曲式结构
分析《琵琶行》的曲式结构,包括引子、慢板、快板、尾声等部分,以及各部分在整体音乐中的作用。
作品背景
该诗通过对琵琶女命运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内容概述
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和情感世界。
艺术特色
审美教育
该诗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苏教版《琵琶行》PPT(优秀实用课件)
目录
课程导入《琵琶行》内容解析苏教版《琵琶行》的解读《琵琶行》的演绎与欣赏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01
CHAPTER
课程导入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详细描述
该部分深入分析了《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展现了该诗的文学价值。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贬官至江州司马时创作的。
当时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白居易深感自己无法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创作了这首长篇叙事诗,借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琵琶行》以其深刻的主题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弹拨方式
左手技巧
右手技巧
讲解琵琶演奏中左手的按弦、揉弦、滑音等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介绍琵琶演奏中右手的拨弦、扫弦、摭分等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右手技巧来控制音色和音量。
03
02
01
曲式结构
分析《琵琶行》的曲式结构,包括引子、慢板、快板、尾声等部分,以及各部分在整体音乐中的作用。
作品背景
该诗通过对琵琶女命运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内容概述
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和情感世界。
艺术特色
审美教育
该诗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苏教版《琵琶行》PPT(优秀实用课件)
目录
课程导入《琵琶行》内容解析苏教版《琵琶行》的解读《琵琶行》的演绎与欣赏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01
CHAPTER
课程导入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详细描述
该部分深入分析了《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展现了该诗的文学价值。
苏教语文必修四《琵琶行》PPT
![苏教语文必修四《琵琶行》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be94ec19e8b8f67c1cb93a.png)
“同是天涯沦落人”: 京倡商妇怨: 少年欢乐: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中年沦落:年老色衰,门前冷落, 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当前心境: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 妆泪红阑干。 京官谪官恨:
倾述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 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辞京谪居,卧病浔阳,有酒 克制 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11、作者揭示音乐感人魅力是什么? 明确:诗人抓住了音乐所表达的“情”, “情”贯穿音乐描写的始终,如“未成曲调先 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 事”,旋律变化也体现了“别有幽愁暗恨生”。 抓住“情”来写,就写出音乐的灵魂,使音乐 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感人魅力。
整理情节:
送人 听曲 互叙身世 感叹
音乐
调弦定音, 同凡响, 声中含情;
信手续弹, 声声含悲, 心事无限; 弹奏名曲, 技艺高超。 为下面具体 描写乐声作 铺垫。
总说
低沉 抑郁
描 写 音 乐 的 方 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琵琶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共54张PPT)
![琵琶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e29d5d0c22590103029d85.png)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歌》《琵琶行》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闲适诗:《赋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 得古原草送别》 中多是非”。
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 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 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 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 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 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 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 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 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典型境界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 “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 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 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 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 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典型氛围
余音绕梁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这首诗的 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 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 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 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 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 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 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人 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 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 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 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 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 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 等。
琵琶行ppt144 苏教版
![琵琶行ppt144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03ca520b1c59eef8c7b45a.png)
《琵琶行》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 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 玉盘。”大弦的嘈嘈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 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比之于急雨,比之于 私语,比之于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 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弦的美妙各具特色。 诗里还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比喻曲调的流转和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曲调的高亢雄壮,都 把琵琶的声音描写得淋漓尽致。元稹《琵琶歌》 里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 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 击水晶盘”,也都是以声喻声的。元诗比白诗为 早,白诗“莺语”二句,可能受到元诗的影响, 但较元诗为胜。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摹声与比喻结合。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三:叙议结合,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 终抱着“为民请 到贬江州 命”“兼济天下” 司马以前) 的宗旨。
后期 (即自贬 江州司马 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 的时期,揉和儒家 “乐天知命”道家 “知足不辱”和佛 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 法宝。悔恨“三十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唐宣宗 李忱
琵琶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中唐著名诗人, 文学家。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 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唐代“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贞元十五年(798)中进士, 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后因直 言极谏,被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晚年 好“佛”,长居长安过着隐士的生活, 75岁去世。著有七十一卷的《白氏长庆 集》。他的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摹声与比喻结合。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三:叙议结合,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 终抱着“为民请 到贬江州 命”“兼济天下” 司马以前) 的宗旨。
后期 (即自贬 江州司马 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 的时期,揉和儒家 “乐天知命”道家 “知足不辱”和佛 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 法宝。悔恨“三十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唐宣宗 李忱
琵琶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中唐著名诗人, 文学家。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 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唐代“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贞元十五年(798)中进士, 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后因直 言极谏,被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晚年 好“佛”,长居长安过着隐士的生活, 75岁去世。著有七十一卷的《白氏长庆 集》。他的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苏教版必修四《琵琶行》教学课件(30张)
![苏教版必修四《琵琶行》教学课件(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bfe28141be23482fb4da4c50.png)
(三)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思考:小序的作用、诗作的内容。
小序的作用:
扼要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故事梗概, 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 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时间:被贬第二年的秋天 地点:湓浦口 人物:作者、客人、琵琶女 故事:送客闻琵琶、聆听琵琶曲、听诉身世苦 本诗写作动机:同病(一)导入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李忱挽白居易
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 引》,“行”是乐曲的 意思。白居易还有《长 恨歌》。歌、行、引是 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 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 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 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 七言、杂言的古体,富 于变化。
诗作的内容:
本诗主要叙述了诗人月夜江边送客巧遇 一飘泊江湖的琵琶女,并被其高妙的琵琶声 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四)赏析:
诗歌描写琵琶女的弹奏共有几次?哪一次给 你的印象最深?又是如何写的呢? 江头送客闻琵琶 三次弹奏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 一个是被压抑的 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却在这风凄月明之夜产生了强烈 的情感共鸣,成为了知音。白居易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 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 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见其对歌伎 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 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穿越时空,超越时 代,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琵琶行ppt283(课件+课下能力提升+教学案,3份打包) 苏教版
![琵琶行ppt283(课件+课下能力提升+教学案,3份打包)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bf0a6f700abb68a882fb54.png)
暂: 副词,顿时,忽然 更: 副词,复,再 言: 名词,言语 却: 动词,退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 叹息声 今义:拟声词,形容小鸟和虫的鸣叫声 (2)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 以前,从前 今义:向着前方
[步骤二 文意理解] 3. [分析概括] 诗 人 为 何 发 出 “ 同 是 天 涯 沦 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提示:诗人被贬,异常苦闷,这刚好与琵琶女的 人生境遇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 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诗人的 心弦,让他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 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 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于是就发出了“同是天涯沦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设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 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格式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 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 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 总式)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诗歌主旨 本诗描写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寄寓了作 者对琵琶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还借琵 琶女的身世来观照自己被贬受屈的不幸境遇, 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慨,抒发了才子之悲。
一、阅读诗前小序,完成下面问题。
[步骤一 基础梳理]
1.[实词、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新课入门须知] [朝闻天下]
如何挖掘传承白居易文化 《重庆日报》讯(记者 夏婧) 公元 818 年,白居易 被明升暗贬就任忠州(今忠县)刺史,为官两年间,留下百 余首传诵至今的忠州诗词,这份文化瑰宝应该如何保护、 传承?12 月 13 日,白居易研讨会在忠县举行。清华大学 中文系教授谢思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才 智等近 20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挖掘 传承白居易文化进行交流探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3.1.3琵琶行》课件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3.1.3琵琶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231bf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2.png)
六、欣赏琵琶女的弹奏技艺
诵读第二段,思考: 1、在琵琶女的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表情 有什么作用? 2、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琵琶女所演 奏的乐曲有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乐曲高潮在哪里?
1、在琵琶女的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表情有 什么作用?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 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她的调弦动作入手,用 “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域,从而 表明她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
三、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
1、“明年秋…铮铮 然有京都声”
2、“问其人…转徙 于江湖间”
3、“予出官二年…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第一段 第二、三段 第四段
四、请讲述琵琶女的故事,并概括她的形象特点及意义
封建社会中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众人 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五、诗人又是个怎样的形象? 受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
2、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琵琶女所演奏 的乐曲有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乐曲高潮在哪里?
比喻
(1)大弦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2)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用一个“滑” 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接着用“冰泉冷涩” 突出它的缓慢冷涩,好像进入半终止状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 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 主义良好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 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 的作品《卖炭翁》。
琵琶行ppt164 苏教版
![琵琶行ppt164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c019910740be1e640e9a51.png)
7. 多情自古空余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8.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9. 一丛深色花, ( 十户中人赋。 ) 10.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2.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返回
对联诵名家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后句多用来表示: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何妨抛开 拘束,做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呢?这一句是若是独立 来看,就是另一种热情洒脱的意境了。
读《琵琶行》有感
——毛泽东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它山之石:
返回
写作背景:
唐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 刺死了宰相武元衡,这是统治集团内部的 互相倾轧,宪总也无可奈何,而已不在左拾 遗柬官位置上的白居易,却首先上疏,要求 皇帝”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当局深诬他 越职言事,于是把他贬为江州司马,当个闲 官.第二年秋夜,他到江边送客,发生了 《琵琶行》序中的故事,便有了这首长诗。
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 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 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 用?
明确: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 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 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 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 事诗。
琵琶行优秀课件(公开课)ppt课件(精)
![琵琶行优秀课件(公开课)ppt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c2b7eb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4.png)
绘画美
情感共鸣
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琵琶、人物、环 境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 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通过多元艺术的融合,使读者在欣赏 课件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更深入 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音乐美
将琵琶声与诗歌韵律相结合,使读者 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 的韵律之美。
04
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
唐代音乐文化及其影响
01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政府重视音乐文化的
发展,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如太常寺、教坊等,推动了音乐的繁荣
。
02
唐代音乐的特点
唐代音乐以歌舞大曲为代表,具有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节
奏鲜明等特点。同时,唐代音乐还吸收了外来音乐的元素,如西域音乐
唐代诗歌中的音乐元素
在唐代的诗歌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对音乐的描绘和赞美。诗人们通过生动的笔触,将音 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
唐代诗歌与音乐的交融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诗歌与音乐的交融不仅对当时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和音 乐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后世的诗人和音乐家常常从唐代的诗歌和音乐中汲取灵 感和营养,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琵琶行优秀课件(公 开课)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 • 学生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琵琶行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唐代诗人白居易
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代表作品及文学成就。
苏教版高中语文-----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琵琶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ada27a27284b73f2425089.png)
第三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乐曲
幽愁暗恨。 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曲终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 “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摹声与比喻结合。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凄切伤怀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女:寂寞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离愁、惨”!(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三:叙议结合,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被贬江洲
名满京都的艺人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病卧浔阳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幽愁暗恨。 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曲终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 “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摹声与比喻结合。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凄切伤怀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女:寂寞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离愁、惨”!(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三:叙议结合,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被贬江洲
名满京都的艺人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病卧浔阳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琵琶行》课件(共50张PPT)
![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琵琶行》课件(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d6c077ddccda38366baf08.png)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 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 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 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 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 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 ,不断地修改,直到她 白居易书《楞严经》 能听懂才把诗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闲职。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Fra bibliotek 琵琶行
唐 宣 宗 挽 白 居 易 联
胡 儿 能 诵 琵 琶 篇
孺 子 解 吟 长 恨 曲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 (从入仕到 着“为民请命”“兼济天 贬江州司马 下”的宗旨。 以前)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卖 炭翁》
诗歌名句
•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 草送别》 •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 (即自贬江 期,揉和儒家“乐天知 州司马到死) 命”道家“知足不辱”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 中多是非”。
琵琶行ppt146 苏教版
![琵琶行ppt146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d5503af78a6529647d535a.png)
--使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侧面突出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找出体现琵琶女感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 琶 女
以 情 演 曲
似诉平生不得意。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欣赏乐曲
《春江花月夜》
琵琶
解题
行
小序
第一课时
诵读
唐 玄 宗 挽 白 居 易 联
胡 人 能 诵 琵 琶 篇
孺 子 解 吟 长 恨 曲
作者
分析
作业
第二课时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 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 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 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 “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 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 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 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何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 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 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 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 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 诗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揭 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 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千古 传诵的名句。
以 情 绘 声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专题三.琵琶行 (共28张PPT)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专题三.琵琶行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9ccc6b5ef7ba0d4a733b96.png)
ní cháng
sè zhà bèng bó
fǎng
霓裳 冷 涩 乍 迸 帛
舫
2.《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
什么故事?
( 结合注释1回答。)
白居第9易章 (7扩7声2-系84统6调),音 字乐天,
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 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继承了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他的 早期讽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 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 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 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 尤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琵琶女出场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 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答:急切、欣喜。
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
答: 矛盾、含羞。
形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 象 辛酸心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 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助兴 的音乐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 景。 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 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 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 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 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 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 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 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琵琶行ppt240 苏教版
![琵琶行ppt240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d1a952a26925c52cc5bf9b.png)
琵琶弦上说情思——音乐赏析
品读集中描写琵琶女 演奏的一段文字,考 虑一下,曲调共有几 层变化?我们能否从 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 捉到琵琶女的情感和 生活轨迹呢?
音乐旋律、情感变化及诵读指导
欢乐曲 急切愉悦 清脆轻快 悲愤曲 不平愤懑 高亢激越
前奏曲 孤单凄凉 低沉压抑
沉思曲 幽怨压抑 冷涩凝绝
?
琵琶弦上说情思——音乐赏析
倾诉, 在自己人生失意之时 倾听, 当他人愁恨宣泄之际 共鸣, 在彼此心灵感动之处
同是天涯沦落人——情感探究 老师感言 人之一生,不可能总是一路坦途。失意 时,低谷时,能够自己默默扛下固然是坚 强的表现,但如果有幸,我还是愿意有一 知己能够听我心声,哪怕只是听一听,我 心足矣。就像白居易,恬然自安,不过是 欺骗自己的谎言,当偶遇经历相似的琵琶 女,当两人相互倾听倾诉,彼此引为知己 时,我想无论之前经历过什么,之后还会 遇到些什么,最起码此时的他们是幸福的。 那是一种沦落天涯也有人知的幸福,一种 不必熟知自有心灵共鸣的幸福!
不畅快。---《明湖居听书》 ——叶君健《看戏》 B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 变得鸦雀无声。《看戏》
踏花归来马蹄香——拓展练笔
听下面一段音乐 《赛马》,从旋律、 情感等方面自选角度 进行赏析,尽量运用 多种表现手段 多种表现手段,写出 此段音乐之美,字数 不限。
课堂小结
孟子有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当诗人那 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的慨叹响彻苍穹之时, 一段千古流传的知音佳话已然写 就。琵琶声虽已远去,作者白居 易却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 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 经典,他那滚烫的泪水亦沾湿了描述却让我 们“如听仙乐耳暂 明”,作者运用了哪 些技巧达到了这样的 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 “江州司马青衫湿” • ——伤悲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夜晚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和荻花在 秋风中瑟瑟作响。 • 我和客人一同下了马来到船上,举起酒杯 想畅饮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欢
乐
曲
• 诗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
乐
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 (cháng)后《绿腰》。
•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 挑。开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弹 的是《绿腰》。
欢
乐
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粗弦声音沉重抑扬犹如暴雨,细弦声音急 切细碎好似窃窃私语。沉重轻细的声音交 错弹奏,如同大大小小的珠子散落在玉盘 上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
悲愤ຫໍສະໝຸດ 曲• 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悲
愤
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bèng),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bó)。 • 突然间如同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铁甲 骑兵突然冲出,刀枪碰撞轰鸣作响。 • 乐曲终了,琵琶女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 了一下,四根弦同时发出如同撕裂丝绸一 样的声音。
• 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来,还怀 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
2.演奏名曲
聆听琵琶声
[提问]
我们能否发现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从而捕捉 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前
奏
曲
• 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说尽心中 无限事。”
前
奏
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 在教坊的第一部里。 • 一曲弹罢曾让琵琶大师佩服,梳妆打扮起 来,梳妆后的貌美常常被同行歌伎嫉妒。
五陵(lí ng)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xiāo) 不知数。 钿(diàn)头银篦(bì )击节碎,血色罗裙翻 酒污。
•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
• 1.邀见弹奏琵琶的女子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我追寻着声音悄悄问弹奏琵琶的是谁?琵 琶声停了下来,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 迟疑。我移近船只请她过来见面,添酒、 挑灯,又摆上酒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夜晚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和荻花在 秋风中瑟瑟作响。 • 我和客人一同下了马来到船上,举起酒杯 想畅饮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 • 修辞:互文、借代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虽然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因为将与 朋友分别心里悲伤,这时江面茫茫一轮明 月沉浸在江水之中。 • 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 记了回去,客人也忘记了开船出发。 • 侧面烘托琴技
沉
思
曲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停歇中另有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 与恨产生,这时虽是无声却胜过有声。
沉
思
曲
• 明确: •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 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 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 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 琶女怎不肝肠寸断?这时,旋律变得“冷 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 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之中……
• 因而作了这首长诗,作成歌曲来赠送给她。送给 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叫做《琵琶行》。
的 感 情 基 调 。
原 因 , 并 为 全 诗 定 下 了
凄 切
和 序 。 故 交 事 概 代
在 正 文 前 况 时 面 , 间 , 作 说 、 者 明 地 有 写 点 一 作 段 、 的 人 小
物
听读课文,完成练习。
悲
愤
曲
• 明确: •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但绝非柳暗花明, 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 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 懑之情。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刀枪 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的愤怒控诉。 • 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 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 抗争!
3.听者陶醉
东船西舫(fǎng)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 白。
• 东西两条船上悄然无声,只见那倒映在江 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
• 1.少年欢乐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má) 陵(lí ng)下住。
• 迟疑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 站起来显出庄重的脸色。 • 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 陵附近。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作者简介
•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 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 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 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 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 “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 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 朽和罪恶。 •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 被贬为江州司马。
• 元和十年,我贬官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 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 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 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 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 好嫁给一个商人。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 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 迁谪意。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 门前冷清下来,很少有车马光顾,年纪大 了,只好嫁给商人作妻子。 • 商人只看重钱财而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 浮梁县买茶做生意去了。
3.悲苦心境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他去了以后,我在江口独守空船,围绕着 船儿陪伴我的只有这明亮的月亮和寒冷的 江水。深夜里我忽然梦见我年轻时候的往 事,梦中哭得搽了胭脂粉的脸上红色泪痕 纵横交错。
湓浦 倡女 悯默
铮铮然 商贾 因为长句
翻译文句,并说说此“序言”的作用。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 浦(pén pǔ)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 铮铮( zhēng )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 女(chāng) ,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 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
琵琶
行
唐 玄 宗 挽 白 居 易 联
胡 人 能 诵 琵 琶 篇
孺 子 解 吟 长 恨 曲
解题
1、 关于歌、行、引: 《琵 琶行》原作《琵琶引》。白 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 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 一种体裁。
(引:李贺《李凭箜篌引》)
自由朗读小序,完成下列问题。
1.正音。
1.注意下列字形字音:
荻花 裂帛 虾蟆 云篦
霓裳 间关 东船西舫 悄无言 教坊 红绡 钿头 呕哑 嘲哳
听读课文,完成练习。
1.注意下列字形字音:
荻花dí 霓裳nícháng 裂帛bó 东船西舫fǎng 虾蟆há má 教坊 fáng 红绡xiāo 云篦bì 呕哑 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间关jiàn 悄无言qiǎo
•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 加感叹不已。 • 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相遇在一起啊, 为什么一定要从前曾经互相认识呢!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 我从去年离开京城长安,被贬职居住在浔 阳城,又染上了疾病。浔阳地处偏僻,没 有音乐,整年听不到乐器的声音。
•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 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也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白居易善叙述,语言浅易明畅,作品以通俗 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 的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一起均是白居 易的代表作品。
• 不管是春天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还是秋 天明月朗照的夜晚,我常常一个人拿出酒 来独自酌饮。难道这里没有樵夫的山歌与 牧童的笛声?可那声音嘈杂凌乱让人听不 下去。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今夜听到你弹奏的琵琶乐曲,我好像听到 仙界的音乐,耳朵顿时清朗明净。你不要 推辞,再坐下来弹上一曲,我要为你谱写 一首《琵琶行》的歌词。
• 她转动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三两声, 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已先有了情意。声声弦 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自己 一生不幸的遭遇。
前
奏
曲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她低着眉头随手连续地弹,说尽了心 中无限伤心的往事。 明确: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 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 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 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 我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 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 的味道,
因为( wéi )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 二言。命曰《琵琶行》。
• 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争相赠送锦帛,弹完 了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镶着 金银珠宝的发篦因被拿来随着乐曲打拍子 而被敲碎,猩红的罗裙被泼翻的酒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