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汽车钣金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钣金质量检验制度汽车钣金质量检验制度协议关键信息项:1、检验标准2、检验流程3、检验工具与设备4、检验人员资质与职责5、不合格品处理方式6、质量记录与追溯7、培训与考核机制1、检验标准11 外观质量标准车身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划痕、褶皱和变形。
车漆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和流挂现象。
边缘和拐角处应光滑过渡,无毛刺和锐边。
12 尺寸精度标准车身各部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车门、车窗等开合部件的间隙应均匀一致,符合相关标准。
13 结构强度标准钣金修复后的车身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正常的使用和碰撞。
焊接部位应牢固,无虚焊、漏焊和裂纹等缺陷。
2、检验流程21 初步检验在钣金修复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首先进行初步外观检查,包括车身表面平整度、车漆颜色和有无明显缺陷等。
检查修复部位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使用量具进行测量。
22 细致检验对车身结构进行检查,包括焊接部位、连接件等,确保结构强度符合标准。
进行淋雨试验,检查车身是否存在漏水现象。
23 最终检验综合考虑初步检验和细致检验的结果,对整车钣金质量进行评估。
填写质量检验报告,记录检验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3、检验工具与设备31 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直尺等,用于测量尺寸精度。
间隙尺,用于测量部件之间的间隙。
32 检测设备车身矫正设备,用于检测车身结构的变形情况。
漆面厚度检测仪,用于检测车漆厚度。
淋雨试验设备,用于检测车身的密封性。
4、检验人员资质与职责41 资质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汽车钣金工艺和质量标准。
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42 职责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流程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
负责填写检验报告和相关质量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不合格品处理方式51 轻微不合格对于轻微的质量问题,如表面小划痕、轻微色差等,可进行返工修复,修复后重新检验。
钣金件检验标准5则范文

钣金件检验标准5则范文第一篇:钣金件检验标准3063钣金件检验标准一、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306钣金件的尺寸、外观检验。
二、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A.尺寸验收标准: 尺寸按图纸要求及钣金加工公差表执行,特殊情况以实际装配为准。
B.表面处理验收标准: 1.颜色、图案、光泽度与样板相符合,同批产品无色差(不得大于3度)。
2.附着检验:用百格刀划一面100方格到底材后,用3M胶布贴上,60度方向瞬间用力拉开,不得脱落40/100格。
3.溶剂检验:酒精擦拭后,不能有变色、掉色、无光泽等现象。
4.硬度检验:以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成45度推出,表面无划伤。
C 外观判定标准, 1.表面不得有任何碰伤、开裂、刮伤等严重表面缺陷。
2.表面污点、颗粒、气泡检验: 2.1 A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3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2.2 B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5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2.3 C 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7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3.箱体内表面允许8点气泡或污点, 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4.烤漆厚度30μm-60μm。
5、不得有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6、不能有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7、不能有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8、不能有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5)不能有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6)不能有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7)不能有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8)不能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9 不能有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备注:A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B面:与A面相邻的4个表面、C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第二篇:钣金件检验规范钣金件检验规范包装质量要求1、目的明确来料的包装要去,确保外包装能有效防护产品,避免在运输、搬运等过程造成损伤,同时确保来料产品易于识别和追溯。
钣金件检验标准

钣金件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
钣金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
1. 表面无划痕、凹凸、氧化等缺陷。
2. 涂装表面无起泡、脱落、色差等现象。
3. 孔洞、凸台、凹槽等加工尺寸与图纸要求一致。
二、尺寸检验。
1. 使用量具对钣金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进行检测。
2. 检验孔位、孔径、孔距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对折弯角度、弯曲半径等进行精确测量。
三、材质检验。
1. 使用化学分析仪对钣金件的材质进行检测,确保材质符合要求。
2. 对材质进行硬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和耐磨性。
四、装配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检验装配接口的配合度和稳定性。
2. 检验装配后的整体尺寸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1. 对于需要进行密封、防水、防尘等功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功能检验。
2. 对于需要承受压力、扭矩等力学性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对于需要抗腐蚀的钣金件,进行盐雾腐蚀测试。
七、特殊要求检验。
1. 根据钣金件的具体用途和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2. 对于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化的检验方案。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尺寸、材质、装配、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和特殊要求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确保钣金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生产过程中,厂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追溯和改进。
同时,不断优化和提升检验标准,也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钣金车间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车间质量检验标准内容1,原材料质量标准2,下料质量标准3,冲切质量标准4,冲孔质量标准5,辊弧质量标准6,折弯质量标准7,焊接质量标准8,粗磨质量标准9,组装质量标准10,抛光质量标准目的:明确钣金车间各工序所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确保每件产品合格流入下工序。
适用范围:钣金车间加工的各工序,是对钣金车间加工产品的质量的控制。
职责:1、钣金车间操作技术人员负责对钣金加工过程的产品的自检,互检。
2、综合质检部在钣金车间的质检员负责对钣金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抽验、监督、确认。
3、综合质检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发现,记录并做标识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生产部钣金车间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5、采购部对进厂的钣金原料不合格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检测工具:5mm卷尺、200\300卡尺、角度尺、目测一、下料组1、内装:⑴先审图后施工,首先对工程项目的料厚,规格,领用数量进行审核后,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下料。
⑵标准件下料5件内的长≤2000m m、宽≤1200m m尺寸公差控制在±0.5m m,5件以上的产品下料尺寸要完全跟图纸一致,≥2000m m公差控制在±0.8m m.⑶非标件下料5件以内的长≤2000m m、≤1200m m宽尺寸公差控制在±0.8m m,5件以上的产品下料尺寸要完全跟图纸一致,≥2000m m公差控制在±1m m。
⑷标准件、非标件的下料毛刺公差控制在±0.3m m。
⑸标准件5件以内的产品对角线公差在±0.5m m。
5件以上的产品对角线要完全跟图纸一致,非标件5件以内的产品角线公差在±1m m,5件以上的产品对角线要完全跟图纸一致,长度≥4000m m,宽度≥1300m m对角线公差±3m m。
⑹表面无划伤、凹凸点、水印、氧化、辊印、波浪、变形等。
划伤、凹凸点宽度>1m m,深度>0.3m m,板面是≤2000m m,划伤、凹凸点宽度>1.5m m、深度>0.5m m,板面是≥2000m m。
钣金检验规范

钣金检验规范(标准文件)一、钣金外观部分1、目的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为外协加工提供检验根据,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钣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
2、参照文件2.1本文件根据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2.2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2.3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2.4本规范若参考文件相抵触,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3.1术语部分钣金件外观术语解释: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根据本行业客户的具体实际要求,金属钣金件制品的外观不合格类别有亮度差、边缘不良、变形、污渍(不清洁)、麻点、压痕、粗砂、磨花等。
结合以上不合格类别的客户要求等级,可将钣金件制品共分6级和特殊级,以作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1)。
3.4 检验项目及标准3.4.1冲压件判定标准(表2)标题: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版本: A页次: 3 of 3N=数量,L=长度,W=宽度,D=直径,A=区域,J=距离,H=深度,S=面积1 批鋒在五金件周围多出的五金料废边1.影响外观为轻缺陷.目测 L 为長 H為寬L ≤0.1mm.H≤0.1mm2.影响功能或装配为重缺陷.2 五金件手印以反光面检查为条件不允許超过标准为得不良.目测3 帖紙粘性与实物粘贴实验以测试结果已定1.脱落为严重不良2.与样品相差为轻缺陷目测披LH3.4.2 成型钣金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3)3.4.3 检验时注意事项: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原则上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
1、主视面:板面平整、过渡圆滑、接缝严密,无裂纹、飞边、毛刺、锈蚀、错位、变形、锤痕、磕碰、划伤、凸凹不平及非工艺性孔洞等缺陷。
如有轻微外观缺陷需打磨平整并作抛光处理。
非主视面:板面较平整、过渡较圆滑,无严重磕碰划伤,允许有轻微凸凹不平及错位,不允许有裂纹及非工艺性孔洞等缺陷。
2、顶盖、立柱、前后风挡、下围等关键部位搭接处必须采用满焊,要求焊接牢固、焊缝平直,无虚焊、漏焊、焊瘤、夹渣、飞溅、烧穿等缺陷,焊后打磨平整并作抛光处理;车身地板、前围、后围、侧围及顶盖等部位连接处采用断续焊,焊缝长度15-20mm,焊缝分布均匀,间距60-80mm,搭接周圈要求切实,搭接处间隙≤2mm;加强梁及加固板等重要位置采用断续焊,焊缝长度20-30mm,焊缝分布均匀,间距30-40mm 焊接螺母:焊接牢固可靠,焊后攻丝处理。
3、车门:铰链安装牢固、转动灵活,车门启闭可靠,无干涉、卡滞及异响现象,车门闭合后周边间隙均匀,车门密封间隙15±2mm。
4、前风窗:弧度与封样玻璃吻合良好,周边间隙均匀一致(5~6mm),风窗对角线偏差≤3mm。
5、轮罩:以轮轴中心线为基准,前后偏差不超过5mm,上下偏差不超过5mm,内外偏差不超过5mm。
6、灯框、门框、门洞周圈、前围周圈等能够影响外观质量的部位要打磨圆滑,不能影响刮腻子及后道工序的施工。
其他:风道宽度误差≤5mm,车身左右偏移≤7mm,左右高度偏差≤7mm。
7、车身无漏焊、漏件,材料厚度及其他装配尺寸严格按图纸要求执行。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钣金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钣金质量检验是保证钣金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化的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钣金质量检验的标准,包括相关术语、检验方法、流程和要求。
二、术语定义1. 钣金:指以薄板金属为原材料,通过剪切、冲压、弯曲、焊接等工艺加工成型的金属制品。
2. 质量检验:指对钣金制品的尺寸、外观、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的检查和测试。
3. 尺寸偏差:指钣金制品在尺寸方面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4. 表面处理:指对钣金制品表面进行的清洁、除锈、涂装等工艺处理。
三、质量检验方法1. 可视检查:通过人眼观察钣金制品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划痕、变形、气泡等缺陷。
2. 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量规等,测量钣金制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3.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度测试、硬度测试、耐腐蚀测试等,通过相关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评估钣金制品的物理性能指标。
四、质量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检验设备、仪器和检验样品,制定检验计划和程序。
2. 可视检查:对钣金制品的外观进行检查,记录存在的缺陷和不合格项。
3. 尺寸测量: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测量工具对钣金制品的尺寸进行测量,记录偏差值。
4. 物理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判断钣金制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6. 不合格处理: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钣金制品,根据相关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五、质量检验要求1. 尺寸要求:钣金制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一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2. 表面处理要求:表面处理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钣金制品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3. 物理性能要求:钣金制品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
六、附件1. 钣金质量检验报告模板2. 检验设备、仪器清单3. 样品取样程序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是我国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原则和责任。
钣金件通用检验标准

钣金件通用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钣金件的质量,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通用检验标准。
本文将就钣金件的通用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进行检验工作。
一、外观检验。
外观是钣金件质量的第一印象,也是用户最容易直观感受到的部分。
在外观检验中,应该注意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凹凸、划痕、氧化等缺陷,颜色是否均匀一致。
此外,还需要检查有无变形、错位、裂纹等情况,确保外观符合要求。
二、尺寸检验。
尺寸是钣金件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其装配和使用效果。
在尺寸检验中,需要准确测量各个部位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各项尺寸符合要求,尺寸公差在允许范围内。
三、材质检验。
钣金件通常采用不同材质制作,如不锈钢、铝合金、碳钢等。
在材质检验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确认其种类、牌号、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疲劳、氧化、变色等情况,保证材质符合要求。
四、表面处理检验。
钣金件的表面处理通常包括喷涂、镀锌、阳极氧化等,这些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钣金件的防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在表面处理检验中,需要检查表面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均匀性等指标,确保表面处理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钣金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能,如承载能力、密封性能、耐磨性等。
在功能性能检验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钣金件通常需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低温、潮湿等。
在环境适应性检验中,需要对钣金件进行一系列的环境试验,验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确保产品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七、包装运输检验。
最后,钣金件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包装和运输,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产品不受损坏,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环节。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通用检验标准涉及外观、尺寸、材质、表面处理、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包装运输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一.冲裁检验标准
1、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2、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3、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二.折弯检验标准
1、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除特别注明外,折弯内圆角为R1。
2、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可与限度样板相比较)。
3、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三.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
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四.焊接检验标准
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2、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
如加工图纸上对焊点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3、点焊间距小于50mm,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布置均匀,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板材实际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5、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
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6、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Ra3.2~6.3,喷漆件为Ra6.3~12.5。